Category Archives: 电影

MUMMY3

最近中国人民的娱乐生活真是贫乏啊,一部只有热闹没有情节的片子10点半的电影院竟然还坐满了人,哎。我常说看这种片子能肉体上清醒精神上睡觉,哈哈。 另外,孟广美真可怜。

Posted in 电影 | 3 Comments

工作业余时间想放松,就去豆瓣上看《赤壁》影评

我随便摘抄几句给大家看看笑话…… 1.         吴宇森执导的《赤壁》严格地讲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电视剧,而且还是日本战国风格的电视剧。这部应该更名为《赤壁合战》的电视剧,讲述了爆发于三位大名之间的残酷战争。他们分别是控制着京畿地区和天皇的右大臣织田孟德,割据东南、有着“南国之虎”称号的上杉仲谋,以及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率领野武士起兵反抗织田家的牧野守小早川玄德。   2.         胡军叔叔虽然眼睛小了点,不过在打斗的镜头里却是灰常灰常帅的,用QQ姐的话来说,我要是小受我肯定对这男人爱进骨子里。可是刘备叫他的时候我总觉得他是在叫“紫龙”……   3.         关羽的几次出场都很雷——两块盾牌一翻,他拎着刀走着台步就出来了……   4.         赵薇同学一开口,好吧,这是多么标准的安徽普通话啊。这俩人能是一起长大的兄妹,这是多么大的奇迹啊!   5.         位电眼军师的功力实在是太强劲了,随便blingbling着就拿下了东吴地位最高的三个人,难怪他老说自己要随时保持冷静……     6.         每次小乔和周嘟嘟共处一室的时候,嘟嘟的脸上都会露出窘迫的表情。而当小乔做俯卧撑之前,嘟嘟的脸上分明写着“厄…好吧…来吧…”而当镜头移到小乔和嘟嘟交织的双腿时,俺身边的瑞秋儿忽然说了句——“呀,明显短一截啊…”   7.         可能因为兰小龙的名字在编剧名单里过分扎眼了。我看得时候总忍不住想,“哦,周瑜就是高成嘛。哦,诸葛亮就是袁朗嘛。哦,甘宁就是齐桓嘛。咦,那甘小宁是谁呢?”

Posted in 电影 | Leave a comment

生活的艺术:借刀杀人

把杀人片拍成现实主义片子很不容易,但导演和阿汤哥做到了。杀手在这里只是一份平常的职业,某个专业人员在某个城市的一晚上,和另一个同样专业的人员命运的交叉际遇。 阿汤哥是个杀手,杀人对他来说就是一份乏味的工作:公文包,灰西装,胸口两枪脑门一枪的乏味而保险的杀人方式,让观众第一次觉得,这不是艺术而是生活本身。Will smith的出租车司机,精准到连红绿灯都能掐准,每天梦想买一部Benz做礼车公司,却永远只能对着热带小岛的照片发呆。这样的两个人竟然精密配合了一晚上,杀了四个人,眼看第五个就要成功,胆小懦弱的出租车司机终于奋起爆发,在捷运上干掉了杀手,与女主角成功脱离险境。 我原以为这是部激情澎湃的黑帮片,最后却发现这是一部生活片。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无路可退,我们只能日复一日地上班,回家,赶飞机,看电视,为去哪里度假和房贷发愁……包括杀手。最后阿汤哥静静地一个人死在凌晨的捷运上,正如他所预言,“这个城市,甚至没有人发现你死去”。奋起的出租车司机能逃脱这命运吗?莲杀手都没有激情的时候,我们能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一点艺术的感觉吗? 生活的艺术,原来是比杀手的艺术更难的。

Posted in 电影 | 2 Comments

你心中的那个本城莲

我没看过原著漫画,也就不理解漫画粉丝对这部电影的抨击。对我来说,NANA这部电影说的是尘世中的欲望和爱。两个不巧同名的小女孩命运撞到了一起牵牵绊绊,虽然性格职业人生背景都如此不同,但一起经历的感情和故事渐渐让看着对方时都有了“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的感慨,于是再也难以分开。   叫奈奈的小女孩,棕色卷发,粉红的唇彩,用bird的话来说,应该是属于“美”系的,举手投足间都是香喷喷的甜点味儿,心中只有男朋友,吵架,分手,都在自己的草莓水杯里掀起暴风雨。叫娜娜的小女孩,黑色短直发,烟熏妆,摇滚精神,带着对歌唱和乐队的梦想来到东京,与仓库弃儿乐手本城莲有美好而痛苦的过去。她们都有彼此独立的世界,却在东京同一片屋檐下互相舔舐对方的伤口,互相给对方温暖和慰藉。   那样的细密的感情如脊背上细细密密的汗珠一样在电影里无处不在。奈奈与娜娜,章司与幸子,娜娜与莲。在娜娜和莲之间,那些欲望和爱被放大到心中最深沉的位置里。它们存于娜娜第一次见莲时穿的那件红色洋装里,存于莲胸口那个荷包挂锁里,存于两个人一起在浴缸里泡澡、搓背、聊天里,存于两人分手时娜娜从火车车厢里跳下来就直接跪倒在雪地里,存于分开两年后,他们发现彼此的感情还是如潮水一般汹涌里。   为什么看NANA会哭泣?因为我们都怀有这样的感情,却没有一个本城莲。

Posted in 电影 | 2 Comments

我看赤壁

小时候学小提琴的时候,老师问我们,你们知道什么曲子最难拉吗?不是外国的那些巴赫莫扎特,而是《梁祝》《思乡》。这些音乐国人耳熟能详,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梁祝,不仅是音准不准,旋律到不到位的问题很容易被听出来,就算是拉对了,也很难获得听众的欢心。所以,如果需要表演的时候,你们就尽管拉莫五或者莫三好了,没人会说不好的。   对很多中国人而言,三国的故事从一千年前就开始流传,不说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本身就有千丝万缕的差别,就是每个人心中的三国也大不尽相同。对我来说,三国的概念在小时候每天晚上散步时候爸爸给我讲的故事里面,在那一套80年代很多家庭都珍藏的《三国演义》连环画里面。我担心刘备的灭亡,惊叹诸葛亮的空城计,嘲笑蒋干的无知,欣赏周瑜的风度。三国这个故事之所以好看,就如同特洛伊之于希腊,天国王朝之于欧洲,每个人对它都有了在脑海里反复多年的描摹,相像。有了这些千差万别的先入为主,三国的故事才变得无比难拍,包括93年央视版的三国演义,拍成了那样严谨的一部教科书似的电视剧,演员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自己毁了人们心目中的关羽张飞的形象,还是一样收获那么多的非议。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赤壁》是一部值得尊重的电影,尽管骂的人和说好的人一样多。就冲三国这个故事,我也一定会去电影院,哪怕拍的导演是阿甘。其实,吴宇森已经是非常适合拍这部片子的导演。就像张艺谋可以拍菊豆但拍不了黄金甲,陈凯歌可以拍霸王别姬但拍不了无极,田壮壮能拍小城之春但拍不了吴清源,冯小刚能拍大腕但拍不了五代十国一样,华语圈目前的导演中,能在商业性和艺术性达到最平衡的状态,在调动千军万马的资源和投资的同时脑海里对故事的结构和人物塑造还有立场的导演,非吴宇森莫属。   更何况赤壁的故事是他一生都想拍的故事,他已经想了二十年。用二十年的想法去对抗中国人一千年的描摹固然不够,但也比张艺谋把雷雨套到唐朝,冯小刚吧哈姆雷特套到五代十国强吧。   整部电影的构思是非常好莱坞式的,从开篇就可以看出来。逐渐恢复犀利的宝剑把我们带入历史的图画,片头的音乐更是典型的好莱坞史诗。献帝的出场和孔融的祭酒明显是在国际市场解释这个故事的背景,虽然我相信不懂三国历史的中国人一样多(我身边的mm就问赤壁之战是曹操赢了还是孙吴赢了!)包括片中的插曲——牧童的竹笛也是典型的西方音律体系,中国的五音中是没有fa和si的。但在这西式的表面下,表现出来的含蓄和智慧确是中国式的。就是那么西方的旋律中,周瑜心中的东吴丘壑一览无余,诸葛和周瑜初次相见的打情骂俏也是东方人的智力过招,幽默而含蓄。   虽然在人物塑造上有很多败笔,比如所有的女性角色;但主要人物的塑造,包括刘关张赵云孔明周瑜和孙权曹操,我认为都是言之有理的。很多人诟病的编草鞋,练字场面我觉得是恰到好处的幽默,而不是张艺谋电影里那些台词引人发笑;关羽的pose虽然摆得过于明显,但他和赵云的那些动作确实是经过精心设计煞是好看;诸葛亮虽然不是大家心目中普遍认为的“智多而近于妖”的形象,但言之有理可以成立。有人笑说这哪里是孙吴联军,分明是人民解放军,可是哪一部电影没有政治立场呢?话说《三国》的权术谋略,还没有一个导演能在一部电影里表现出来,我们就只能接受人民解放军和美帝先。   场面上的败笔比人物塑造好像还要多些,回光和八卦阵除了好看之外确实有点弱智bug,但吴宇森的风格从来就是追求华丽而非写实,没看过的去看他的《MI2》的成功和《风语者》的失败就知道。赤壁的失败不在于人物和场面设计,而在于立场过于简单,过于西方式的政治正确和错误而不是中国式的奸雄和权臣的平衡;赤壁的可贵在于故事的线索和结构清晰有条理,每个人物的出场错落分明,曹军和孙刘的对抗丝丝入扣;塑造人物是有立场而非另一部三国影片《见龙卸甲》式的不知所云——不要以为这多么容易,看惯了中国导演的弱智大片之后就会怀疑他们不拍历史而拍虚构的原因是他们根本驾驭不了这些故事,也驾驭不了民间耳熟能详的英雄们。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梁祝》,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三国》。能把这样的故事拍成电影,而且是像模像样的电影,吴宇森已经是华人的英雄。

Posted in 电影 | 7 Comments

旺角黑夜和我要成名

香港人拍的两部小众电影。一部给文艺青年看,一部给香港电影人自己看。   文青的那部顶着黑帮片的幌子,说的确是底层人民的生活。一个内地农村青年,一个妓女,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警员,一个刚入行的学徒,还有一个线人。这些人的生活在一天之内被汇聚到一起,命运离奇的牵扯,在香港旺角狭窄的街道和霓虹灯下,圣诞节的清晨。最后张柏芝离开香港的时候的那句“香港为什么要叫香港呢?”明显带着尔冬升的矫情,文艺得可笑,但也是导演的目的所在,拍一个镜头之外的香港,众人之下的香港。   《我要成名》明显得到了日益不景气的香港市场下的电影人的器重,只要看梁家辉许鞍华陈果等大牌轮番出场跑龙套就可以知晓。一个典型的励志故事,差不多以梁家辉为原型——但谁不是这样的呢?虽然有点自卖自夸的凄凉,但香港影人用于鼓励自己,观众也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最后霍思燕用颤抖的声音说出那个没有答案的提名时,我们也跟着一起紧张:那下一个成功的人会不会是我们呢?   霍思燕身材不错,长得太一般了。

Posted in 电影 | Leave a comment

谁的功夫熊猫

在一天之内和Bird看了两遍。下午看了一遍中文版,晚上又跑去看英文版。这样沉迷于影片中的每一个小细节的区别,分辨英文版和中文版的翻译的细微不同,而且在第二次看到抖包袱时还能和第一次一样笑得前仰后合。   很多次我都疑惑这到底是东方智慧还是西方智慧?西方人不会懂为什么阿波抢到了包子以后说“师傅,我不饿”,东方人不会明白为什么master 师傅长得那么像尤达大师;master 师傅送别master 乌龟时的那一树桃花,由近拉远的镜头中花瓣向着月亮的方向飘飘荡荡,那一刻我简直要骂曾经做出《哪吒脑海》的中国动画美术死绝了么,为什么这么好的意境不是中国人的动画片?     中国已经好久不曾是一个美术的国度了。    

Posted in 电影 | 2 Comments

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

? 好久没在电视上看电影了,今天用一次DVD才惊觉我家的SHARP原装液晶面板AQUAS果然还是很好用啊,连D5的碟看起来色彩效果都这么好,看来以后还是要主攻DVD。 公司终于来了碟哥,买了我期待很久但中国就是不引进的Other Bolyen Girl,看好莱坞最有前途的新生代女性娜塔莉伯曼和斯嘉丽强生争奇斗艳,看澳洲帅哥Eric演绎都铎王朝为了一个女人改变英国历史的亨利八世,就是个英国版的金枝欲孽。但是,与想象的宫廷戏不同,这部剧的道德感过于强烈,导致每个角色都像是被导演先入为主地带上了刻板成见,玛丽就一定是完美的贤良淑德,国王就一定是被情欲冲昏头脑,不惜为了一个女人与罗马教廷决裂;安妮就一定是不择手段的aggressive连衣服都是扎眼的绿和蓝;废后就一定是刻板的头上顶着一个宝塔的天主教女人……总之每个人都带着个面具。 我能理解导演的苦心,因为宫廷的故事实在是不太好编,要把政治,感情,阴谋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真的要很长篇幅,不如每个人都搞成只有一张脸的角色比较好表现故事也比较好看,但这是赤裸裸的历史啊,改变了英国历史的女人,都铎王朝统治了英国45年的女皇伊丽莎白一世父母的故事,把历史用一个蝴蝶效应般的浪漫故事表现出来,未免太不负责任了。 本片的美术方式有点《绝代艳后》的衣服,服饰和舞美无不尽奢华之能事,我只能说BBC不是盖的,宫廷戏还得找他们啊。 另外,你们觉得这俩妞哪个好看?我本人觉得Scarlett比较美艳,但bird说她那个长相看了就想让人打一拳。当然Natalie是不可避免的清纯啊。

Posted in 电影 | 7 Comments

加班的后果:电影《鬼位》

http://www.tudou.com/v/2HifDRR8usk 广告公司经常加班,地球人都知道。为了让更多的加班员工得到关爱,A Dejavu production house特意推出了这版让所有加班员工和不加班员工都倍感温暖的鬼片《鬼位》,不加班的员工看后长舒一口气会说,幸亏我不加班;加班的员工也会长舒一口气说,幸亏我们公司不闹鬼。就算在不幸在一个闹鬼的广告公司工作,也可以长舒一口气说,幸亏我不是最后一个走的人。   是的,在一家典型的4A广告公司,不论加班到多晚,你总不会是最后一个走的人;媒介部走了还有客户部,客户部走了还有创意部,有时这个顺序也会轮换,总之没有一天走的时候办公室里不还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有人7点走12点再来,有人12点走4点再来;24小时永远有人轮班值守,所以广告公司总不怕小偷。我也有几次印象非常的加班经历,某年冬天和公司outing到半夜12点回来加班到3点,出门时北京城竟已飘起雪花,而门口竟然还有出租车在趴活;还有一次赶campaign上线前身心俱疲到凌晨5点,某大楼的二层紫气森然,我在出门去卫生间和不去卫生间之间犹豫好久,最后还是回家睡了一个小时九点钟爬起来赶WIP;其实如果只加一次没什么关系,但之前我已经连续工作了二十几天,所以当天中午当体贴的老板请我吃法餐的时候我已经完全感觉不到困,只是觉得整个人走路都轻飘飘的。   所以这个电影的效果应该是让所有加班员工看到有人比自己还惨。摄影师小遥重操旧业,一定很开心,因为她现在的加班时间比我还要晚。有几个镜头我颇喜欢:一个是从办公桌桌位的从上往下俯瞰旋转的镜头,那个画面真让人有点在大工业链条上不断转动的压迫感;还有就是女主角在卫生间镜头向下到近到地面+往上看到异物+推门+脸部表情+门开+脸部表情的不断变换,虽然那时候我已经觉得很可怕所以没好好看……小遥,那时是你提着摄影机吗?   由于我写这篇博的主要目的是为朋友们推广这部DV,所以就不再剧透了。听说还要拍续集,我非常期待看到续集的女主可以和ghose斗智斗勇成功让所有老板们高兴一下:自己的公司是安全的,员工们还可以继续加班,也希望前台Kelly在续集中能继续园她的梦想,做到个前台大总管什么的。    

Posted in 电影 | 6 Comments

如何在电影中作广告

最近电影院去得多了些,两次在一个厅里看了两部电影,插片广告的比例调得失调到媒介公司都会气死,其中还有两部是我们公司投的(那两部倒是没有出问题)。除了研究影片之前的贴片是不是比例错误是不是针对Target audience,影片本身的内容也无聊到我坐在电影院里也开始给它们编排广告招商方案了。   第一部《傻爱成金》简直就是加勒比海风光片!好吧,远的不熟悉,假如把这片子换成普吉岛或者大堡礁,泰国旅游局或者澳大利亚旅游局完全可以在片中多次重复多角度多层次拍摄本岛风光:礁石,沙滩,海水,酒吧,蓝天白云,岛上风光,神秘历史,国家宝藏……都不用之前的“嘿,你怎么还不来”的贴片广告,这个岛立刻就火了,男主角或者女主角可以口播几次该岛名称及最佳旅游路线,再搞个“你想和凯特哈德森一起漫游**岛吗?”之类的online interactive campaign,妈呀,简直就是一个case study啊。   第二部《27套礼服》就更直接了,女主角是个当了26次伴娘的善良人,有一个硕大的笔记本记录她要参加所有婚礼的事务。男主角是个“承诺”版的记者(还有这个版?)专写煽情婚礼报道和故事,却对浪漫嗤之以鼻,不幸看上了女主角,打闹冤家之后男主角想取得女主角的原谅,竟然流着眼泪要送她 一个手机,还口播“有了它,你就不再需要笔记本了,它可以记下你要做的一切事情”!我的妈呀,当时我就想把眼睛凑到电影屏幕上去,看看这个绑着一朵大花的手机有没有logo有没有logo出现啊!这多么完美的植入机会啊!很可惜,没有任何logo出现。这个电影怎么做发行的啊!多少手机厂商排着队就等这么一个机会啊!如果真的做了植入,女主角还可以在失意时捧着这个手机默默流泪,或者接收男主角的短信传情。好在现在什么都可以后期(比如你看一个镜头里出现了一辆奔驰轿车但其实拍这个镜头的时候根本没有),如果这个电影在某些市场上没有发行大家还有机会啊还有机会。    

Posted in 电影 | 3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