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December 2009

晚安,2000s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1036 1999年12月31日晚上,我们在西单看烟花。从胡同里还没有来得及跑到大街上,21世纪就来了。千年虫没有出现,到处都是狂欢的人们。我还能记得空气中飘散着烟花和永和大王的气味;那时候北京还没有申请上奥运,房价还未开始暴涨,我们的青春蠢蠢欲动,贫穷而充满希望。 而现在,最后一天也即将结束了;当人们还没争论出来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英文到底应该说成twenty oh-oh还是 the aughts的时候,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就这么离开了我们。TIME这个月一期的cover story是,The first decade of 21 century is the decade form the hell。对于世界来说,它是从地狱里来的十年。911,阿富汗,恐怖主义,海啸。金融海啸,通货膨胀,地震,房产地震。美国十个州破产。GM破产。金砖四国崛起,MJ逝世,麦道夫诈骗650亿美金。网络从无到有,又从有到聊胜于无。但对于个人来说呢?我在这十年里面做了什么? 盘点一下。我获得了三个学位,两个major,一个minor;在青藏高原呆了一年,游历了十三个国家。和男朋友分手若干,结婚一次;工作N年,写了数千篇文章。认识很多朋友,最亲近的不超过十个。安了一个家,转眼又离开了它。听了很多CD,看了很多电影。英语水平有所进步,提琴水平大幅下降。和十年前那个在西单穿着棉袄看烟花的我,身高体重不变,经历和心里的想法却多了很多。长大十岁。开始有皱纹和记不清事情的时候。当时能想到十年之后我在哪里吗?打死也不能。当这个十年开始的时候,谁能想到这么快它就又溜走了呢? 我还记得再往前的十年,1990年代的开始,那是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包括政治和气候。我记得那时候家里有很多挂历,因为是个整十年所以要庆祝一下,但经济情况恰恰不太好。那时候外婆还在,我们家还住在没有电梯的六层。那时候,我也想不到十年之后的我会在哪里。 北京的积雪应该已经很厚,但一水之隔的这里只下了点小雨。海边的天空是青灰色的,海鸥飞翔。北京应该已经进入了最后一天的倒计时吧;晚安,2000s。晚安,我们的过去十年。

Posted in 日记摄影 | 9 Comments

Once《茫茫人海》:五雷轰顶的那一刻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1033 一台DV拍的电影,一个没有名字的男主角和没有名字的女主角,不知名的导演,不明星脸的演员,光靠六首歌,就获得了奥斯卡奖,Once的魅力,就在于这部电影的事情,在任何人身上都发生过,就是那种茫茫人海中你遇到一个人,感觉很投缘。由于某种莫名其妙的话茬,比如电影中拖在地上的吸尘器,你们走在了一起。 然后某件事情或者某个动作或者某句话,突然让你有那种五雷轰顶的感觉,你会在心里对自己说,That is it。就是它了。就是这样的一刻。就是这样的她或他。 Once里面,Girl在店里弹钢琴,Guy蹲下来看着她的那一刻,就是那五雷轰顶的一刻吧。这样的一刻可能在任何人身上都发生过。不管你是谁,名人或者老百姓,罗密欧和朱丽叶,查尔斯和戴安娜,默多克和邓文迪,都柏林的吸尘器修理工和捷克卖花女。你们可能在一起,但绝大部分的,你们最后分开。再往后,你们桥归桥,路归路,成为茫茫世界中两个擦身而过的陌生人。联系你们在一起的,可能就只是那一架旧钢琴,或者一张薄薄的CD碟。 但谁说你们没有爱过呢?虽然在最激情的时候,也只是凌晨四点,带着倦意和录音之后的激情说一句“我们一起去伦敦吧”,或者冬夜挑灯为他的歌填词,CD没电池了,穿着睡衣,拿着储蓄罐也要去杂货店买到,然后,不顾旁人的眼光,听着CD边走边唱If you want me。谁说你们没有爱过呢?在海边,他问,你爱他吗?她说,Mam térád。在捷克语里,Mam térád是我爱你的意思。你们用互相听不见的语言爱过。 导演很聪明,连接吻都没有让他们接。我觉得,这么单纯的感情中,连接吻都是破坏气氛的。不是接吻,不是上床,不是结婚;你以为五雷轰顶的那一刻是幸福的开始;其实,那一刻就是幸福。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5 Comments

Up in the air《云霄之上》:孤独的灵魂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1028 Up in the air被美国媒体评价很高,我想,还是因为乔治·克鲁尼教科书一般的表演。如果最后结局团圆,结婚的结婚,过节的过节,圣诞平安夜一家团圆静听钟声,那么就是部圣诞家庭商业片,大家看完各自散去,没啥好说;但导演终于忤逆了美国大众的HE心理,而我觉得,这恰是对一个人最终归宿的最好阐释,而且也终于没有那么烂俗了。 乔治·克鲁尼饰演一个裁员公司的白领Ryan,每天的工作就是坐着飞机在云霄之上的美国广袤土地上飞来飞去地替别的公司裁人,他的公司名字也有趣:Career Tranportation Company,简称CTC,直译就是“职业转换公司”,正如他每次裁员时那雷打不动的开场白:“I’m here to talk about your future”,看起来真是讽刺异常。经历过太多悲伤气愤的脸,太多对人的不信任,他的人生观就是孤独地飞翔在云中,以酒店为家,积攒里程积分——不为任何目的,只是单纯数字上的膨胀。他的形象就是中国年薪30万以上男中产的代表:离婚或单身,没小孩,出差,全部家当能装在一个箱子里带走。直到公司有一天来了个刚毕业的80后小女文青,信誓旦旦要把裁员改成电脑视频模式——这样就可以节约员工的出差花费。在和小女孩的斗智斗勇中,乔治克鲁尼也经历了别种价值观的洗礼,参加了他侄女的婚礼,在路途中的艳遇几乎想要发展成Relationship……但最后呢?Alex说得好:我是成年人,而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美国人是世界上最重视家庭观念的国家之一,片中那个小女孩Natalie的话代表了大部分人的理想:找个喜欢狗的男人,结婚生孩子,不要孤独地死去;但Ryan的一句话说出了隐藏在大多数人心中的担忧:Finally youwill die alone。 这是所有人害怕而不敢说出口的鸵鸟,就算他的侄女和女婿最后幸福地结婚,Ryan劝说那个男人的话语也显得那么苍白无力。Ryan代表的是另一群人的价值观:他爱孤独,游戏人生,及时行乐。他不和任何人交心,保持自己的独立,家里比酒店还要简单,生活就是飞机上的虚无缥缈。他的表现,无非是现代社会中大部分男人和一部分女人想法的夸张。然而,就算Ryan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也未免会受到“Home, sweet home”的影响,他也几乎想要Settle down下来,大风雪中跑去找他爱的女人;但是,就算你找到了又如何呢?如果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这就算是童话的结局吗?结局还是人总会孤独地死去,我只能说导演还算发了善心,在他碰壁之前就给他看到了结局吧。 所以这部电影,说的不是爱情也不是团圆,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这部电影让人想到叔本华的豪猪:豪猪都想取暖,又会刺到对方,所以他们只能在近和远之间矛盾。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是这样的豪猪。最后的结果挺好,不管你如何,云上的风景总是始终如一。他会Settle down吗?也许会,也许不会,但矛盾永远不会完结。 回来的路上,车里放着黄耀明的《艳阳天》,说Ryan这样的孤独灵魂真合适: 忘掉万般恩爱的缠绵 留下渐泠热毛毯 千疮百孔裂痕一个落拓灵魂 前面或有艳阳天 守不到的诺言记忆中已沉淀 不知不觉渐行渐远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5 Comments

21世纪的福尔摩斯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1025 期待已久的Holmes终于上映了,与麦姐离婚之后的Guy Ritchie果然重振雄风,拍了一版介于19世纪007和上世纪三十四年代film noir之间的福尔摩斯,其选角、情节、布景之出人意料都是Guy Ritchie式的,着实让看惯了好莱坞超人钢铁侠的观众过了一把瘾。 先说情节。大部分观众小时候肯定都看过福尔摩斯探案集吧,就算没看过应该也看过柯南里面对Conan Doyle的尊崇吧;那些经典的长篇破案小说《四签名》《血字的秘密》《巴克斯维尔的猎犬》之类虽然不是记忆犹新,起码也能看到就想起。但是,Guy导演选择了一个非小说中的情节,而是把福尔摩斯的侦探技术放在一个基于真实故事的改编之上,让读者从头看一个新的破案故事,这样起码在影院的两个小时就没有空想:这个情节到底是什么啊,我知道杀人凶手云云。而且,新故事的好处在于它能迎合21世纪嗜血观众的口味——大部分人对19世纪那些温吞吞的案件可能都没有什么兴趣了。Guy的这个故事有点像《十二宫》又有点像《七宗罪》,总之还是很新式的,而且逻辑缜密又带着19世纪的Vintage“古着”帽子,肯定不会让你睡着。 再说布景。我爱Guy Ritchie笔下的英国,从口音到短小精悍的冷幽默,再到脏兮兮的小巷,阴冷潮湿的天气,漫天席卷的乌云和隐藏在乌云背后的月亮,绅士走路时拐杖跺跺作响,女人的长风衣卷过阴风阵阵。我想说,Guy Ritchie是最了解自己国家的人,那些19世纪的英国味道就在漫不经心的镜头中一带而过。最后在尚未完工的伦敦塔桥上的决斗甚是黑色电影——没有一个暖色,全部是黑大衣,黑帽子,深色木板,乌云和灰色天空组成,颇有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我几乎都能感觉到风吹到我的脸上。虽然背景特效做得有点假,但创意还是可圈可点的。 再说演员。Robert Downey Jr.和Jude Law真是萌得死去活来!Jude的英式老帅哥就不用说了——这版的华生绝对是史上最华丽的华生,Robert Downey除了某些穿着圆领背心的时候比较像美国人之外,其他时候表现还是非常合格,最绝的是两个人站在一起的pose和打情骂俏的时候(请原谅我用这个词,不过他们在一起基本就是欢喜冤家的感觉),让看惯了Brad pitt这种正经帅哥的女观众也眼前一亮。两人唇枪舌剑,两句话的英国冷幽默就能把观众逗笑,恰到好处地采用原作中福尔摩斯的那些生活习惯——瘾君子、衣冠不整、思索时爱弹小提琴而不是拉小提琴、大男子主义——会让小说的fans也看得过瘾。请女同胞们一定一定去看吧,一定一定会养眼的。 最后说风格。Guy Ritchie的这版福尔摩斯出人意料却又能让观众买账,就在于他创造了一个新的福尔摩斯,迎合21世纪观众口味的福尔摩斯。新的故事,华丽的情节,精致的服装和布景,老式帅哥打扮,福尔摩斯和华生都是武打高手,用铁血式的拳法吸引观众。没有邦德那种装腔作势的高科技武器,这俩人的打斗让整部电影从头到尾都充斥着那种铁血的腥味,你甚至都能听到他们走路时带起的呼呼风声。要特别一提的是音乐——那种苏格兰的民族音乐加变奏,真是这种血腥味的绝配。最后的片尾做得也非常漂亮,如果这版演员做成一个连续剧,我也会看下去的。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1 Comment

平安夜的迪士尼焰火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1022 在美国过圣诞节是件尴尬的事情。朋友嘛,都回家吃饭了,你说家里年三十儿吃个团圆饭不可能邀请外人吧,何况人家回家就是开着车在高速上一跑就是好十几个小时,这路程也未免太长了点儿。中国人自己玩儿吧,又不是自己的节日,难道让人包饺子过圣诞啊。所以,我们决定去人多的地方玩儿,于是买了票直奔迪士尼。 平安夜的迪士尼不像年三十儿的故宫有种大雪压顶的寂寥与清净,迪士尼就是欢乐的海洋幸福的国度,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脸上全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美国小朋友们从地广人稀鸟不拉屎的郊区townhouse跑来这里,终于明白了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的成语是什么意思,那更是乐得脸上都开了花,我们就在花朵的海洋中行走。那些米老鼠呀,阿拉丁呀,都是尊贵的人物,是呆在房子里等着人排队合影的,在外面照相的都是打杂的人物,比如什么Goofy之类,那队长的还是目不暇接。 迪士尼分为Adventure land,Tomorrow land,Fantasy land和Frontier land好几种,每种有不同的主题。基本上,Fantansy land是给两岁左右的小小朋友玩的,Tmr land是给小男孩玩的,Adventure是给冒险迷们玩的,但像我这样没有受过动画片熏陶的人是生冷不忌的(虽然前前篇博客还大骂国产动画片来着)。所有的地方都要排队,热门的地方要排到1个小时以上,所以强烈建议大家使用Fast pass,是免费的,每个热点地方都可以拿,拿完之后有个时间,比如上面写着12:30-1:30回来,那在这个时间回来就不需要排队,直接进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坐到热门的印第安纳·琼斯两次的原因。 对成年人来说,迪士尼最好玩的就是琼斯博士和三座大山。迪士尼不像国内的欢乐谷之类纯虐,出来的时候都两腿发软,而是胜在主题,声光电童话的美妙结合,适合我这样的胆小鬼玩。比如琼斯博士就是与电影场景的结合,仿佛真的在古墓中探险,头上不时有冷箭搜搜飞过,或者有巨石向你滚来……我不剧透了,大家自己去玩吧。三座大山是飞溅山(Splash Mountain)、巨雷山(Big Thunder Mountain)和太空山(Space Mountain),基本上相当于我们常说的激流勇进,过山车和室内过山车,但这么一说就没劲了不是。再与纯虐不同,Splash mountaion还能让人体会淙淙小溪,巨雷山有开采矿井的感觉,Space mountaion我在youtube看过视频剧透后就再也没敢去,据说是黑咕隆咚的室内过山车,布景是星空和宇宙。我一听要坐过山车还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掉下去就不敢坐了,但这恰是迪士尼最火的东西,Fast pass一上午就被领完,我们8点再去还要排队60分钟。 除了这些热门场景,剩下的都是十岁以下孩子会爱上的特二型游戏,比如人猿泰山的树屋(Tree house),Jungle cruise,Enhaunted tiki house(这个小孩看得特别带劲),little world, 小小茶杯,旋转木马,巴斯光年,Star tour,小熊维尼,canoe,鬼屋,寻找Nemo,上天入地下海无所不能,我们基本坐完以上,从早上十点进场直到晚上九点关门,已经累得不行了。但迪士尼最好玩的在于每天两次的Parade和节假日的焰火表演,Parade提前半小时就在坐在主路的地上占座,建议买好午饭带回去边等边吃,Adventure里面的那个烧烤不错;表演开始是无数只能在动画片里看到的形象鱼贯而出,白雪公主灰姑娘大小妖怪米奇米尼,因为昨天是平安夜所以特别加了圣诞老人,孩子们全都乐疯了,我们一边看一遍暗暗感慨美国孩子多么幸福,记得我小的时候有人送我一个一指高的蓝精灵模型我就高兴了好几个月,哪里有想过可以和他们握手照相呢。 在说焰火之前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在全球化的的背景下,全世界所有的迪士尼的布置和场景位置都是一摸一样的,这叫什么来着?对了,德波的虚假存在与景观社会。我去过东京的迪士尼,每个地点的位置和摆放和这个完全一样,就像你走到全世界的麦当劳都知道要买什么食物,我在旅行的时候管它叫做安全感。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上海即将建成的迪士尼攻略也会和洛杉矶这个完全一样,你可以由Space mountain拿FP – 琼斯 – 三座大山 – parade – tmr land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书籍旅游 | 3 Comments

我们需要一个海盗电台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1012 199*年,我上高二的时候,买了一本《中国大历史》。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平常,但这本书让我读得心惊肉跳,在一堆人民教育出版社中的16开大历史书包围下,我第一次知道历史原来还可以这样写。 再往前几年,随身听还没有流行开的时候,我家那个破旧的收录放三用机在某些时候可以听到广播里传来的虚无缥缈的**之音或**之声的声音。很多次父母晚上去散步,或者早上该听英语磁带的时候,我就坐在冰凉的五斗橱的玻璃桌面上,听身后的女声播放各种节目,大部分是音乐、娱乐、或者一些专栏。从那里我知道了MJ,知道一些很早的摇滚明星——那个节目现在回想起来,材料和新闻也不是最新的,而是经过编辑的很早之前的东西并且循环播放,但即使这样,对我而言也是新鲜异常,从播音员的语调到内容到节目组织。这些我从来没有听到的声音和看过的书籍,对我后来的成长经历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不能说我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来源于此,但你知道,越是不容易看到或者听到的东西,就越会让人重视。 这就是我为什么在看到《海盗电台》的第一个镜头,那个小男孩把收音机藏在枕头下面深更半夜偷听海盗电台的时候,会觉得那么熟悉和亲切。那些古早的日子,需要一个手电筒在被窝里偷偷看禁书的日子,在抽屉里藏着自己写的侦探小说不让父母看到的日子,看《中国大历史》听**之声,偷偷看动画片的日子。那些在公海上,向全英国2000万摇滚乐迷播放政府禁播的摇滚乐的DJ们,是那个时代的星星之火。一箱一箱知名乐队的黑胶唱片,一段一段在今日听来稀松平常的摇滚,连“F word”的出口都要受到那么大的阻力和反复,人们向传统宣战的炮火从来没有停过。 这部影片不是一个怀旧的故事;这种新鲜和传统、开放和禁锢的对抗是跨时代的,即使有父母的禁令,统一的课本,我们也可以以各种形式接触到墙外的事物,而这种事物给人带来的活力是无与伦比的;所以,即使大片的域名被关闭,大量的网站被墙,大批的乐队被禁止,这些不让我们听到、看到、读到的东西也总会有一天传播到我们这里。只要有一个海盗电台出现,它将赢得数以亿计的观众。对海盗电台的渴求是人的本能,正如亚里士多德的洞穴人看到外面的世界一样,当他知道外面的真实世界是如此绚烂多样的时候,他将不会再回去。 在纸张时代,那些被禁的书,总会在民间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在收音机的时代,英国政府不播放摇滚乐,所以就有了海盗电台(或者应该成为盗版电台?);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有了境外网站白·名单,我们现在正缺一个海盗电台。 下篇预告:《平安夜的迪士尼城堡》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3 Comments

为什么中国没有动画片?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1008 昨天跟Fanny同学聊天,她讲她要写篇稿子,讲讲国产动画片以及为什么喜羊羊这么红。我说,中国现在哪有动画片?去豆瓣上一查,那些四星五星的动画片全是1950,1960和1980年代拍的,而且基本上越往后越烂。谁说中国没有动画片?中国有放到21世纪跟好莱坞梦工厂日本动漫相比毫不逊色的动画片,那一长串冠以“美术片”的名字的动画片是中国动画史上的骄傲:《大闹天宫》《哪吒脑海》《三个和尚》《崂山道士》《九色鹿》《鹬蚌相争》《阿凡提》……哪一部不是熠熠生辉,令人印象深刻?中国没有动画片,是说90年代以来到现在,中国的动画片基本像80年代的电影和90年代的院线一样,彻底走入低谷。那些影响过几代人的动画片技术、元素、人才、市场,都到哪里去了呢? 我觉得,中国动画片的死亡,首先在于儿童教育的畸形。有多少人小时候看动画片挨过父母的打骂,说要以学习为主要好好写作业?有多少人现在猛电驴动画片是因为小时候实在看不到?美国、日本动画片的发达,首先在于儿童从小是被鼓励玩,被鼓励看动画片的。我们这里有多少父母、学校、政府想方设法陪着孩子玩——复活节的彩蛋,万圣节的Trick or treat,圣诞节的姜饼房子,全都是为孩子发明创造的东西。而中国“玩”是被当成贬义词,是不好的东西,既然“玩”是不好,那动画片也就不好,不铲除就万幸了,哪里有什么市场可言? 好,就算儿童不看,我们还有成人。但中国动画片的细分市场做得如何呢?我就不说最近几年数量都没有更别提细分的年代了,中国的动画片曾经想过拍给成年人看?想想动画片都在什么时候播就对了:寒暑假,新闻联播之前,全是成年看不到的“副时间”。我们一提起动画片,就觉得是小孩子看的东西,所以动画片走的都是低智化低龄化低水平化的三低路线。作为成年人,要看动画片,为了不让自己变成弱智,就只能看欧美日本。什么?你说现在的女孩都喜欢灰太狼?那是她们说给男朋友发嗲听的,那不是动画,是男女关系政治化。 市场缺乏,导致中国的动画片走入盲目学习美国动画片的死胡同。拜托,美国人之所以喜欢看鼠小弟变形金刚,那是因为他们没历史,他们的文化就是幻想,就是飘在空中的飞屋与会发光的夜光树!中国的动画导演——也许不止动画导演把自己五千年的文化素材和美学传统全都抛弃了,学着拍什么《莫比乌斯》和什么《无极》,看看,啃泥了吧。我真是痛心疾首啊,眼见着他们一笔又一笔地花着纳税人的钱跟在迪斯尼梦工厂后面摆Pose,我真替那些孙悟空、哪吒、东郭先生、崂山道士们感到悲哀,觉得他们也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没有翻身的机会了。我们有敦煌,我们拍出了金碧辉煌的《九色鹿》,我们有那么多大好河山,祖宗们都已经给我们塑造好了这些人物花草,只需要将它实现,连音乐道具都现成准备好了——没钱做音乐你可以用京剧啊,用《渔舟唱晚》啊,没道具你可以用毛笔画啊,我们还有水墨画啊。我们本来可以拍多少部《九色鹿》,多少部《西游记》啊! 既然做不出好东西,那就上短平快的商业快餐。这种低成本粗制滥造的电影一上来,可能会有票房,但绝对是饮鸩止渴的败坏观众胃口的做法。观众可能买账一时,但救不了动画片一世。认为动画片就是新奇怪兽+可爱小动物,缺乏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和人文教化,这恰恰是中国动画最需要的部分。不要以为美国人就知道娱乐,他们拍的UP比我们这些动画片教育性强多了,主旋律多了。看看我们之前的《大闹天宫》和《哪吒脑海》,你会发现导演绝对是有明确的思想和感情传递出来的,比如孙悟空的革命,哪吒的反叛,阿凡提的睿智,都是通过导演用心做出来的。现在的动画片,再也做不出来两个猴子用画戟挑开水帘洞的瀑布,引出水帘洞里的齐天大圣了。不要说我们技术有问题,现在好莱坞也在拍2D动画;不要说我们成本有问题,你知道当年《大闹天空》有多少张绘画原稿?7万张。给你一个基准,被称为经典的《千与千寻》原稿是2万张。 一个好端端的中国特色的动画片之路就被毁了;我们只能看着柯南和变形金刚发呆。这下广电总局的老爷们怒了:黄金时间只能播国产动画。没有竞争的后果是什么?地方保护主义的后果是什么?看看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不就知道了吗。况且,这连保护主义都算不上,这整个一意识形态。缺乏竞争的后果就是大量粗制滥造的国产动画——以“喜羊羊”为首——蜂拥而至,好一幅“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局面。真的,如果没有这道禁令,我觉得国产动画还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没准出一两个传世之作,现在好了,连观众都失去了审美,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了。你如果发自内心的觉得喜羊羊挺可爱的,那你的胃口已经被败坏了。在反驳我之前,先去看看蓝精灵鼹鼠花黍鼠,再不行看看猫和老鼠米老鼠唐老鸭也行。 所以,在中国动画片的死亡之路上,我们只能黯然回首,向中国早期的动画片工作者致敬:万籁鸣、唐澄、李克弱、区建方、胡进庆、凌纾、沈祖慰、 周克勤……没有他们一笔一划画出来的几万张原稿,没有他们的诚意和汗水,没有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提炼,我们连那些赖以慰藉的久远动画片都将失去。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6 Comments

IMAX 3D版Avatar: 上帝之城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1001 当影院的灯光亮起,字幕悉数出现,我还在3D眼镜背后擦掉泪水,座无虚席的观众席里发出排山倒海的掌声,我知道,James Cameron又亲手建立了一个上帝之城。Avatar在IMDB上的评分已经从8.2跃升8.9,而通常炒作电影的评分都是逐级下降;在豆瓣上的五星是75%,时光网上的评分时9.0,但我看过IMAX 3D版的电影之后,我知道,这些评价是值得的。 *关于视效* 我敢说,这部电影里一定会有镜头成为那种《xx杂志》评选的“30年来最经典的镜头”中的优胜者,而且不只一个。朝着Ployphemis飞奔而去的巨大神鸟,四个Navi人在天空之中的独木桥上身手矫健地飞奔,悬浮在空中的哈利路亚山,Jake骑着霸王飞龙掠过飞流直下的瀑布,都把人的目光牢牢钉在屏幕上。这些瑰丽的景色超越了以前的任何一部影片,以前可能只在动画片中出现的奇异景象在卡梅隆笔下变成了活生生的世界,使这些镜头可以与E.T.里面那个小孩骑车飞过月球的镜头,或者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男主角伸开双臂拥抱天空的镜头相媲美。 不仅如此,这个名为“Pandora”的可爱星球上的一切生物和生态系统,都是如此详尽而有逻辑,甚至可以出一本百科全书来解释。英俊的六条腿的Direhorse,Navi人飞翔的坐骑Banshee,闪雷兽,毒狼,美丽的羞怯的花朵,夜光的植物,Pray can be heard and answered的夜光柳条树,Navi人时代栖息繁衍的、高耸入云的home tree,这些生动的美丽的生物让人深深爱上这颗星球。 更不用说美丽善良的Navi人,虽然是3D动画合成,但绝对是照着人类审美的最高标准来塑造:高大,英俊,苗条,肌肉发达,通体蓝色,没有体毛,身手矫健,善于骑射,头发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可以藉此与动物和生物对话。他们最强烈的表达感情的话语是“I see you”,not I see your eyes, but I see into your mind;他们对自然界的善良和他们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就是人类愿望的终极,只可惜完全不能在地球上实现。我喜欢他们额头上那星星点点的金色荧光标记,他们睡觉的树床,他们几千人伸出手臂给Jake,说“you are one of my people”时是最感人的时刻。   *关于内容* 美国人一定是对印第安人心有愧疚才拍的这部电影。大峡谷,自然形成的拱桥,红土,都像是未开发的美洲大陆,Navi人的生活行事方式无疑是印第安的写照,而地球人仗着自己发达的科技对Padora进行的掠夺和强迫迁移不就是美国人开发西部的22世纪版本吗?所以,这是个白人与红人的故事,是个丑陋资本与环境原生态的战争,虽然影片讲的是环保问题导致人类生存出现危机,但作为任何一个被外族欺侮过的民族的一员,看这部电影都不会好受。当Navi人骑着Direhorse冲向人类的机器人和重机枪时,当他们骑着Banshee冲向钢筋铁骨的战斗机和航母时,说真的,我脑子浮现的画面就是僧格林沁带领他的蒙古骑兵与英法联军作战。这是血肉之躯与坚船利炮的战争,是悲壮的,没有可能胜利的战争,也是无法避免的结果。 James Cameron是那种可以驾驭成本的导演——不像某些导演拍小成本还能摆乎摆乎,一有钱就立马栽跟头,他是不会浪费成本,驾驭故事的人,从Titanic上就可以看出。他也许不是好莱坞最会讲故事的人,但绝对是最可以把故事和大场面融合起来的的人之一。160分钟的电影有情有景,绝不冷场,虽然不是深奥的故事和曲折的爱情,但能让你在椅子上坐牢不动,而且像我这样坐在前排戴着3D眼镜看IMAX的观众都不晕不累。   *关于科技*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4 Comments

浅谈Orphan《孤儿》中的宗教意味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996 先说个题外话:我被IMDB和豆瓣上的Avatar评分吓到了,决定马上去看3D版。IMDB上的评分已经从8.2涨到8.7,豆瓣上给五星的占到几乎史无前例的75%,虽然我不fan魔幻吧,但还是决定去看看James Cameron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前两天看到Orphan《孤儿》,我给这部片子打五星,属于强烈推荐大家看一看的那种。虽然十年之后未必还记得起来,但几年之内肯定让你不能忘怀。剧情打四星,还有一星给那演Esther的姑娘,小姑娘真是惊人,看完之后我都在想她父母怎么舍得让她演呢,结果一看生活照片和youtube访谈,小姑娘特别正常健康活泼外向,跟电影里的样子真是判若两人,惊人啊。 这部里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担任制作人的处女作讲述一个家庭领养孤儿引发的惊悚故事。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这片很有点像《闪灵》学习的样子:冬夜,暴风雪,孤独偏僻的城堡一样的房子,蠢丈夫,幸存者,都莫名地像。不过,这片影片中最为出彩的,是我说的那个孤儿Esther的角色塑造和表演。这个萝莉外表女王心的小同学,已经成了无数影迷的偶像,很多影评,不一一赘述。今天讲的,是这个故事中的宗教意味。 美国恐怖惊悚片总有和基督教脱不去的关系,正如我们的鬼片总有个钟馗老道什么的。但基督教教义详尽复杂,这点我们比不了。基督教中的怪力乱神一点也不比中国少,比如经典的《驱魔人》中的恶灵;而基督教对罪恶和救赎的诠释更是系统,比如这部电影中的Esther。 先说Esther的外形本身。她出场的背景就是在一个修女管理的孤儿院中,还唱着虔诚的宗教歌曲。她举止端庄优雅,吃饭前祈祷,衣着总是那么古典完美,她的领结和腕带以及永远不变的圆领洋装让我想起修女或者护士这一类角色,就缺胸前挂个十字架,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东正教修女。 她的行为更有宗教的含义。她并不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人们眼中的那样不堪:她对自己行为的辩护非常有信心。当她搬起石头砸死鸽子的时候;她杀死大儿子时;剪下养母的白玫瑰时,她都虔诚地说:“现在你们可以上天堂了”。她没有说谎;她的确是这样认为的。 我们可以认定,Esther之前所受的教育和生长环境都是极端宗教化的,包括她爱如宝物的圣经,她最爱的男人的照片也深藏其中,表明她认为《圣经》是她最珍视的东西,是她所有行为的道德范本;她那满墙令人震撼的的荧光壁画,天哪,抛开色情性和艺术性不谈,简直就是挂在东欧某教堂上的当代艺术。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在Esther的心中,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完成对带给她深重罪孽的这个人世的救赎,她是正义的,有信心的,而不是人们眼中的她应该具有的样子。《驱魔人》的理论认为,小女孩被恶灵上身,是因为她自信不够,基督教中讲求“信仰”和“信心”,Esther两者兼具,只是她与生俱来的缺陷使她站在了大部分人的对立面,也就是“魔”吧。 我没剧透吧?还没看过的同学去看看吧,Isabella让人惊异的眼神啊。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1 Comment

王小心横扫拉荷亚之:美国广告贺岁版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990 虽然我不混广告圈很多年(一日三秋),可是看到广告还是忍不住会职业病式的去探究一番。前一阵我研究了下TIME里面刚说到开心农场的那个公司到底是怎么发的(此开心农场不是彼开心农场),但是因为结论太简单所以没什么好写的;这期研究美国广告的季节性变化,看看进入圣诞季的应季广告,以清楚大幅的杂志广告为主。 美国零售的杂志,大部分是时尚、八卦和食物,从PEOPLE到EW到Better Home不一而足,TIME我看到倒不多,大部分是自己订阅,价格很便宜——与中国相比而言也是。还有National Geographic这样的略微细分型杂志,也是以订阅为主。不同杂志的广告风格也有所不同(废话),我把它们列举如下: 1. 有钱版: 听说Chrysler今年的Media budget才3亿刀,比前两年下降三四倍,我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在心里为这个tricky and slow-pay客户叫声好。但是,破产的GM依然有钱,像雪佛兰这种财大气粗的客户,就敢于在Entertainment Weekly上投三连页宣传他们的不同款汽车。也许圣诞是买车高峰吧! 雪佛兰的财大气粗三连页,好想知道ratecard是多少 2. 节庆版: 这种广告多见于销量非常依赖节日的快消品。和中国一样,这样的client都会推出短平快的圣诞版广告,不求最好只求最多,看到广告就去买M豆,我才有钱赚嘛。除此之外,依靠节日提高销量的小电器也是这么做。    GPS Garmin的圣诞促销,以房子前面的圣诞拐杖作道路指引 M&M’s ,小孩子看到哪有不问妈妈买的 Amazon的年度产品Kindle,真是圣诞礼物的好时机,还与Dan Brown的小说捆绑销售,但中文化做得不好 3. 温情版: 这种产品不主要依靠节日提升销量,但是一定要做出节日的姿态,平日还能用,不想第二种广告过了圣诞就只能弃之如履,我是广告主我也心疼创意费啊!所以,他们一般会出针对不同消费者的不同layout在一个系列中,确保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两本不同杂志的Jeep广告,很明显,一本是政治性的,一本是娱乐性的 同样,Canon的广告也是针对不同消费者,明显是家庭型和时尚型 4. 赤裸裸促销版 这种广告中国不少,但都是直接打折的。美国的做法很有趣,他们会在广告里直接贴coupon,带条形码的barcode。我想起我服务新航的时候,有一次客户问我,是否可以监测每个杂志给他们带来的票数是多少。我们曾经想过每个广告代码不同的方法,但是消费者不会记得让他去买机票的杂志是几号。这种条形码,可以直接从杂志上剪下来当钱用,美国的广告果然发达,只是条形码本身就需要庞大的流程和机制来确保运转,中国广告应该还没有到这个程度。 顺便说一下,这个方法很好使,全世界喜欢占便宜的女生都会用,有人不喜欢占便宜吗?     最后,说一个我挺喜欢的Tiffany广告。也是圣诞系列,但就不是圣诞老人啊红配绿啊那种喜庆的感觉,帅哥在门前等开门,身后悄悄握着一个蓝色的小盒子,静雪+灯光,一切尽在不言中。有人可以找到它的layout吗?

Posted in 乱七八槽 | 3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