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July 2014

《白日焰火》: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白日焰火》并非我看过的最好的国产片,但却得了金熊奖银熊奖,真是时也运也。抛开得奖的光环不谈,本片最大的败笔在桂纶镁,好好一个东北女人,应该是全身上下散发着带着泥土气息的风骚的那种,最好让巩俐这样的大俗大雅的土妞来演,最不济也得是个张雨绮。桂纶镁其实可以算漂亮了,可是像远远摆着好看的花瓶,什么都是淡淡的,很难让人爱到骨子里恨到骨子里。 当然在电影中,也没有人那么爱她。廖凡对她的爱,不过是几分虚荣,几分大男子主义,几分色情的幻想,几分寥落的同情。这些东西放在廖凡的人生当中,就像片名一样,如焰火之于白日,如一滴墨水之于大海,瞬间化为无形,不会对生活掀起任何波澜。对于廖凡来说,桂纶镁还没有他在队员面前长脸重要。白日焰火既说的是这桩眼皮底下的悬案,也是王学兵的活死人身份,更是桂纶镁与他们之间的感情,或者说情感的写照。 刁亦男镜头下的东北那么寥落,那么困苦,几乎可以与贾樟柯的山西媲美。没有在北方生活过的人永远想象不到在极北之地生活的苦痛。我有一个哈尔滨的朋友对我说,她上中学的时候,每年冬天都被冻得想哭。那从宁古塔时代就开始著名的北方,被皑皑大雪包裹下的匮乏、肮脏和冬日的丑陋,是如此的真实和接近我们。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 Leave a comment

《雪国列车》:三米以内的阶级冲突

看《雪国列车》,第一印象是觉得车厢里的逼仄。从最末尾的贫民车厢到最上层的统治阶级,不管是豪华游泳池还是高级夜店,所有的横截面不过是顶多三米的车厢宽度。从这头到那头,轻轻两步就跨过去了。 这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相同命运。不论你是列车的设计者维尔福德,还是底层车厢的反抗者,所有人都共享这三米的横向距离。所有的故事都在这三米的空间内发生。后面的人往前,不过是想去争取那更豪华的三米,他们始终在列车之内,被困于寒冷的地球当中,做着永不停止的往复运动。 如同统治者设计的车厢暴乱一样,周而复始,每次都清除有战斗力的男人,以保持车内人口的平衡。这一点,从吃鱼的隐喻就可以看出来:在这座列车里,所有的东西都必须像我们养的生态鱼缸一样,保持一种动态的、微妙的平衡。水草有多少,鱼有多少,氧气有多少,都不能错。在这里,人有多少,鱼有多少,植物有多少,都是一样的。这简直就是一座奔驰在陆地上的诺亚方舟。 可惜设计者忽略了一点:人类的自由思想。没有人会永远安于被统治的地位,这也是人类社会几千年不断战争和起义的根源。社会的资源需要不断再分配,在一个脆弱的、密闭的生态系统中,就显得更不容易维持。三位设计列车的大师(头,尾,南宫民秀)殚精竭虑,也只维持了这生态系统十七年的平衡,好在结尾出现了代表希望的北极熊,不然人类可能真就此毁灭了。 这是个很讨巧的题材,基本上怎么拍都能赚钱。奉俊昊选择了剧情片,当然也可以排成恐怖片,爱情片,文艺片……不一而足。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