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April 2008

伊莎贝拉

金培达超常发挥了?总之这部电影的音乐比那个什么昨天晚上的破奥运歌曲we’re ready强多了。后来我又想起来无间道2的音乐也很不错,也是回归前后的彷徨心态,400年如梦如醉的沧桑浮华即将散尽对照情节的光影明暗。原声完全可以拿出来当单独的专辑听。   除了音乐,就剩下杜汶泽了。梁洛施出道以来就演了这么一部好电影……哎,可怜的英皇包身小女工。整个光线p得青一块紫一块,把个澳门整的像《春光乍泄》里的阿根廷。电影的情节都隐藏在感情起伏之间,很奇怪梁洛施演的小欣和杜汶泽演的老爸之间的关系。那是介于亲情与爱情之间的感情吧,带着对同一个女人的怀恋,带着与对方的相依为命。   彭浩翔拍起文艺片还真是小情小调啊。两位主角憧憬着自己的明天,却被自己的昨日紧紧束缚,这样一种又美好又伤感的感情叫人难忘。   很喜欢上面那张海报,澳门的地标大三巴在灯影中安静矗立,让我想起舞台上的钟楼怪人。     又:伊莎貝拉是Isabella的中文音譯,在西班牙語裏,Isabella就有“對上帝的承諾”這樣的意思。這個故事的主題也是有關承諾和責任,而且女主角的名字就是Isabella。   《伊莎貝拉》講述的是澳門回歸中國48天前,澳門警官馬振成(杜汶澤飾)因惹上官司遭停職,正當他鬱鬱寡歡之際,遇到了從未見過面的女兒張碧欣(梁洛施飾),她是馬振成與初戀情人所生,如今無家可歸,心愛的西施狗也被趕走了。就這樣,父女倆開始了不同尋常的尋狗經歷,引發了許多趣事。    

Posted in 电影 | 2 Comments

怪物

很久之前,似乎是一年前吧……买的韩国片子,一直没看 哎,现在韩国人拍电影都这么有想象力了。汉江里的怪物,且不说特技如何故事如何吧,这个想法本身就值得赞赏了。 中国人什么时候能拍我们还有想象力时代的故事啊。封神榜西游记什么时候能上院线啊!

Posted in 电影 | 5 Comments

黄石的孩子

一部从立意到构思到演员到情节都非常像爱德华诺顿《面纱》的片子。不过也是我在大讲堂以外的电影院第一次听到掌声的片子。当然,也是因为片尾最让我招架不住的真假情节混合着煽的片段。 一个外国好人的片子。一个中国版辛德勒的片子。周润发和杨紫琼在片子里的作用除了招徕中国观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原版的故事是好的,可惜细枝末节太多。有的导演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办法。

Posted in 电影 | 1 Comment

雷光夏:看不见的城市

雷光夏是台湾著名的词人才女,但这次的音乐影像剧和《看不见的城市》原著实在没什么关系。一没有魔幻的感觉二没有drama的气氛,整个舞台有些像小型的演唱会+配乐诗朗诵。或者往好了说,更像声音电影吧。   雷光夏的小嗓子很台湾,甫一出口就让我想起几米,地下铁,苏打绿,白日出没的月球,包括舞美,灯光,动画flash,我们的1980s照片,全是岛民的小情小调。乐手是很棒的,尤其是吉他徐千秀(就是苏打绿那个秀秀!)和手风琴,歌声没什么技巧,但听着很舒服,是有诗人气质的那种歌唱。   基本上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把自己的创作串起来。但没有故事性,没有高潮低潮,很像现在中国某派畅销作家的散文或者随笔,如果不睡着,看看还是可以的。单纯当成音乐来听,有几首歌还不错,比如《黑暗之光》。《我的80s》也可听。   7点30开始,8点45结束,只有一个小时多一点。encore是《原谅》,其实我对她的歌一点也不熟,哎。   P.S. 跟这部剧没什么关系的《看不见的城市》介绍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七零年代的小说《看不见的城市》,完美地探触了小说艺术的穹苍,其中描述的各个城市,可以从抽象降落至具体,亦可从似曾相识的细节,带至最陌生的异地城池。目前,没有任何视觉形象能够成功复制它。我们则企图以声音与之对话。     原著全书共分十一个主题,分别为:《城市与记忆》、《城市与欲望》、《城市与符号》、《轻盈的城市》、《贸易的城市》、《城市与眼睛》、《城市与名字》、《城市与死亡》、《城市与天空》、《连绵的城市》和《隐匿的城市》。       除小说文本之外,亦会增加数个创作章节,作为与观众所在城市之间的真实提示。

Posted in 音乐 | 1 Comment

谈论 4.19爱国集会and抵制家乐福事件

  引用 4.19爱国集会and抵制家乐福事件 from carreras’ blog 集会已经结束几天了,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报道也已经都读过。作为组织者之一,也应该做一些总结。这篇博试图阐述我个人的几个观点:第一,法国人需要一个教训;第二,为何我不相信自由主义者;第三,文化精英主义和中法关系。 法国人是这样的,他们的思维依然停留在路易十四横扫欧洲的时代,或许有的人好一些,停留在了拿破仑横扫欧洲的时代。要得到法国人的尊重和敬佩,必须你比他还要厉害还要牛,要能做到他做不到的事情;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就是如此,尽管在这个首先提出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国家。其实人这种社会动物,自己能感觉到别人看自己时心里在想什么。刚通过两轮竞赛最终进入到这个项目里,周围人可以说谁也没把这个外国人看在眼里。我在班里受到佩服和尊敬开始于学年初的几次课程:艺术品市场那门课,老师第一节课回顾历史,连问几个历史时间段(诸如1664年发生了什么,1830年发生了什么之类),法国学生那个脑残啊,自己国家的近代史(当然了比美国悠久多了),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都目瞪口呆,我唯一一个外国学生对答如流,剩下19个法国学生开始向我投来异样的目光(谁让咱住他们伯爵家,对他们国家那短短几百年的王朝历史弄了个门儿清呢)。随后英语的几门课,我几乎垄断了话语权,法国学生一个个开始害怕我了;再后来我暑假实习过的公司老板也是系里的负责老师之一,讲完课后当着大家面问我,“你觉得讲得如何?有没有要补充的部分?”到此为止,我们班人见了我都脸上堆满了笑容。对付法国人,他们不了解你会瞧不起你,毕竟自己当年也曾经阔过,并且是欧洲霸主(十七世纪的);但只有你真正让他明白哪里都比他强,他才会打心眼里佩服你。所以我后来和Polytechnique的一个朋友说,你要比法国人更牛逼,他才会仰起脖子看你。这一点上,我极为赞同中央提出的,干好自己的工作就是最大的爱国。 国内的文艺青年们仿佛都对抵制家乐福很不以为然,当然了这种思潮追溯起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就是君子特立独行,在法国文化里就是自由主义者左派精英,精英么自然得与众不同。我们文艺青年无法抵制法国文化就如同整个西方世界无法抵制中国制造的商品一样……然而自由主义者们忘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多么肮脏的一个世界,或许能够真正实践精神自由主义的,只有文学艺术和女人——危险,这仿佛又坠入了狭义浪漫主义范畴。中国的隐士们不都只能在家里吟诗喝酒作画抚琴么?雨果也不得不被拿破仑三世流放?自由主义是一个很精英的东西,或许我忘记了加上第三个选择,在深山种田?自由主义者们的理想,就如同喇嘛们认为美国人有一天会出兵打败中共还给他们一个西藏国一样,是个遥远的梦罢了。西方是最虚伪最讲实力的地方,我们可怜的谦虚传统美德熏陶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文艺青年们,不是抵制家乐福的行动,法国参议院主席又怎能带来总统的慰问信?丛林法则并没有过时。 经济开始衰退之前,法国知识阶层的潜意识里一直是法国的精神、文化和艺术照耀全球,他们有这么骄傲的理由和资本。法国的文化和艺术深度和广度丝毫不逊色于别的任何一个文明。法国人对美国人的不服气和蔑视,根源在于他们的文化精英主义和优越感。可惜的是,当法国人遇到中国人,他们的文化优越感自己就打了点儿折扣。当中国人真正在自己五千年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找到结合处并涅磐出新的时代文化后,法国人定会比别国更快地接受这一事实。然而现在知识界也开始反思法国的文化是否,说明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文化精英主义了;未来中国和法国的和解之路,或者说是真正的互相接受之路,在于文化的交融:一方面启蒙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希望中国真正的精英文化能够在法国精英中取得共鸣。注意:第一,舞龙舞狮我不认为是中国文化;第二,轮子们搞的那一套歌舞表演不是中国文化。 顺便提一声儿,周五去卢浮宫看Jan Fabre的临时展览,看完回来顺便鄙视一下身边那些没文化的法国人。顺便再说一声儿,还有个特解气的事,也是属于打蛇打七寸的:对付法国人的精英主义(其实就是崇拜比自己牛的,瞧不起没自己牛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比他还精英。具体体现在,上学的同胞们考试要比法国人考得还好,上班的同事们业绩比法国人还要高,且多提高自己修养,吹死法国人。就这么简单。 最后补充澄清一个事实,因为一些网站和博客宣称集会活动由学联组织、使馆出钱等。事实是,组织者们完全从网络发起,10天前大家根本互相都不认识;使馆没有出过一分钱,活动开销都是靠爱国学生和爱国友人捐赠;学联也没有参与到组织活动来。就这么简单。

Posted in 新闻与政治 | 2 Comments

test

据说我blog又不能看了?

Posted in 日记 | Leave a comment

伍佰《你是我的花朵》和周云蓬《谷雨》

这周去听了两场风格完全不同的演唱会,或者叫演出。一是周五晚上的伍佰《你是我的花朵》,二是周日晚上的民谣歌手周云蓬《谷雨》。   伍佰的演唱会在工体,体育馆有多少座位?作为一个非偶像歌手,票基本都卖光了而且黄牛很少,这真是难得。第一次听工体的现场,没有华丽的灯光和舞美,出场的嘉宾就是谭咏麟老头和几个美女,还有个说相声的伴唱……哎,我对伍佰真的不熟悉,他唱的所有台语歌都没听说过,只有少部分大众歌曲如《你是我的花朵》《突然的自我》这样的还能跟着唱。大部分人还是比较拘谨地坐在那里,像Sam这样全场狂热的fans不多。只有《白鸽》的旋律一响起,我才仿佛突然回到混ytht rock版的时候,那时候还不到20岁的小How用高8度的嗓子唱《白鸽》的年代。那时候唱卡拉ok的地方还是五道口,那时候我发现所有唱摇滚的人嗓子都好到唱流行绰绰有余,那时候ooj等众骨灰id还活跃……哎,我是不是too young to listen to 伍佰。   这样的场地,我总觉得离歌手太远,喧闹的电声沸腾的人群让我听不到歌手本人发出来的声音,总觉得与在电视上看没什么区别;听到的还是麦克风而不是人声通过空气传到耳膜,所以一直把自己当成外人;也许没有一个歌手本人的魅力而不是歌曲的魅力能吸引我到能让我专心听完全场音乐,所以我还是热衷于小剧场话剧和演出……   周日晚上的周云蓬在朝阳文化馆的9剧场(忘了是9个剧场中的哪个),虽然天下着北京春天的最大一场雨,虽然空气冷到好像二月,但主办方还是错误地估计了周云蓬的影响力,只租了80多座的剧场而且只有一场,以致像我和mush这种晚到的观众只能在外面干等了半场然后只能进去坐在垫子上听完下半场。   剧场很黑,只有简单的光束从天花板落下来,打在歌者和手风琴伴奏者的身上。没有化妆,没有寒暄,没有哪怕最简单的舞台设计。只是唱,戴着墨镜谈着木吉他的周云蓬。唱民谣的旋律白话的歌词:我买了一套房子花了30多万……我们生前是兄弟死后下地狱……一杯又一杯直到天亮……不同的歌曲一样的生活。盲人的歌声醇厚,就在离我三米的地方响起。他就是唱“五香豆腐皮”也会打动我,因为够朴素,够质直,既是诗,又是歌。还有我最喜欢的《一江水》:   我的生活和希望总是相违背我和你是河两岸永隔一江水   9岁时失明,15岁弹吉他,19岁上大学,21岁写诗,24岁开始随处漂泊的歌者。中国2000后最值得聆听的民谣之一。在黑暗中打动我的,永远是歌声和诗的力量。出场后买了他的专辑《中国孩子》:"我希望我可以和命运合二为一。"   P.S. 某些遥远的地方,一辈子都不可能去。四川有个县叫“白玉”,西藏昌都有个地方叫“也要走”,新疆的“叶尔羌”,湖南的“苍梧”,这些地名撼人心魄,有神态有灵魄,在天之涯海之角他们有隐秘的故事,殷勤地招呼我过去听。但人生苦短,我大概没有时间听所有的故事,如果今生无缘,那就隔着山山水水握一握手。  走在街上,想唱上一句,恰巧旁边的人唱出了那句歌。是什么样的神秘的力量抓住了两颗互不相识的心?音乐是游荡在我们头上的幽灵,它抓住谁,谁就发了疯似的想唱歌,可我怎么才能被它永远抓在手里?我走遍大地或是长久地蜗居一处,白日纵酒黑夜诵经,我呼喊音乐,把我从我的现实生活中拔出来,但常常落空,我只有埋头于生活里,专注地走一步看一步。音乐不在空中,它在泥土里,在蚂蚁的隔壁,在蜗牛的对门。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当我们说不出来的时候,音乐,愿你降临。  ——周云蓬于香山   P.P.S. 他的某些歌曲:http://mp3.baidu.com/singerlist/%D6%DC%D4%C6%C5%EE.html

Posted in 音乐 | 5 Comments

我不是李白

最近小剧场话剧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比如戏逍堂的某些喜剧;同理,许多话剧没有什么名声,却难得的好看,比如《向上走向下走》,最近发现竟然还有《士兵突击》的若干演员比如演老白的左腾云和演小帅的李梁在里面演出,还有史今的歌声……这个戏确实不错,有机会还想再看一遍。   《我不是李白》也是很久以来听人推荐过很多次的戏……在华丽工作就一个好处,离城里近,离娱乐场所近,所以可以随时随地寻找娱乐……这次在东方先锋的演出少了李梁,李响的扮演者换成一个漂亮无比的孩子,程怡还演那个小护士,风格明快,轻松幽默,除了主题没什么深度之外其他部分都挺招人喜欢,尤其是买100快的票坐到了VIP的位置,演员的面孔音容就在我面前围绕,故事也好像就发生在你身边一般。   接下来还有什么话剧可以介绍?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3 Comments

交通法规考试记

老师说,考试结果是当场出分的。老师说,分数是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的,分数在后面。老师说,可以通过颜色来辨认你是否通过。看到第一个字是绿色你就过了,第一个字是红色就是不及格。 我们随着老师的话而心情起伏。老师说,别激动!考完再激动也不迟。老师说,明天交规考试结果如何,百分之九十看今天晚上,于是我晚上看了一晚上书。 老师说,把不会的题先抄下来,抄在一张白纸上,回头再检查。你没有白纸?从交规书上撕一个小条呗。小条不够抄?小条都不够的话那你肯定也不及格了。 考试的机器很像ATM取款机。考试的试场是出来一个进去一个的。考试的地方在某鸟不拉屎的车管所。 我抄下了所有不会的题,结果发现还不到10道。所有不会的题都是没记住的罚分和罚款。这种无知应该可以容忍吧。于是我点了交卷。 看到结果蹦出来的第一个字,我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了教室。果然,百分之九十起作用了。

Posted in 日记 | 4 Comments

春天的中国美术馆

第一个大周末,天气特别好。披上外套,到公司取了钱包,溜达着逛了三联,吃了孔乙己酒店的茴香豆和血炒蛤蜊,从隆福寺卖服装的小店中钻出来,去美术馆看看。   最近没有什么火的展览,但普遍水平还是挺高的。   莫高窟的牌坊还竖立在前院里,可惜已经结束了。除了那个迎奥运书画展不知所云之外,美院四老,郭润文油画和纪清远、卢平的伉俪画展还有吸引我的地方。四老年龄相若,从白发和皱纹上看得出当年在美院当学生的意气风发,老了之后作品也很有神采。   我喜欢张钦若的这幅画,浓烈的色彩看到人的心里去(照片差很多了)。其他人的作品颜色就黯淡很多,都是平实的小品。  郭润文的油画展厅里人最多,很多都是美院的学生围着画家陶瓷。周围的墙上用暗红色的墙布装饰,灯光除了强烈的打在作品上就是黑暗。他的油画作品是当下很流行的那种宾卡斯画法,加入中国传统风格的写实油画,又有浓烈的舞台效果。我总觉得这样的作品吸收了中国画中工笔的手法,画面精致技法繁复,以人体的生动和新奇的动作见长。下面那幅《本命年》可以代表他的创作风格,但光影效果就比现场看起来差远了。 这里有他更多的画:http://artist.artron.net/artistfront_new/exhibi.php?aid=A0000214     纪清远、卢平的作品相比就没有太多可看性,但有少数作品还是有插画的痕迹在。   春天的美术馆竹子都枝繁叶茂。看完画展可以从侧门走出去,玻璃之外的竹影人群也倒映进来。   顺便再溜达到人艺,金帆,又走到东方先锋,张望了下最近的话剧预告。霸王歌行据说不好,寇流兰不知道好不好中,买了我不是李白的票,没蹭到赖声川的如影随形。

Posted in 日记 | 19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