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September 2014

美国签证:多少往事飘散在风中

每次我到美国大使馆的门口,看见人潮排成长队,缓慢地向前移动,我都觉得,这是一条河流,每个要去美国的人,都要跨过这条河流。纵使有人怀揣万金,或者身无长物,但没有人可以幸免在签证官面前的展示,任由他们毫无感情的手指敲着电脑查你的祖宗十八代,透过厚厚的玻璃审视你的脸上每一个细微的表情,与百年前Fresh off Boat的第一代华人移民并无区别。 每次在这样的人流中,随着前前后后的人群走向签证官窗口的终点,总要花上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在北京寒冷的冬天,大家裹着大衣,簌簌地发抖,虽然原因各异理由不同,但为同一个温暖的彼岸的目标,在这几个小时间,达成了临时的盟友,颇有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觉。“你是签什么的?”成了最常见的搭讪话题,然后可以谈到准备材料、谁是“杀手”,各种面经,直到排到窗口前,一声好运,从此再不见面。美国那么大,大使馆那么小,谁还关心身后那个萍水相逢的人呢? 每个去签证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在他们厚厚的一摞签证材料中,我看到家庭照片,学位证书,房产证,结婚证明,离婚证明……仿佛是人生到目前为止的博物馆展览。我曾经见过有人扛了半面墙那么大的结婚照片想进入使馆,鎏金的相框在太阳下面闪着光;有人因为被拒签失去理智,不停地噙着眼泪问“为什么,为什么……”就是不肯走,直到保安把她请出使馆;有老人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希望去美国探望多年不见的孩子,却被拒签,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还有更多的,从签证窗口回过头来,脸上的笑容那么灿烂,对后面的伙伴竖起大拇指,或者一脸平静地去领粉色的纸条(每天有不同颜色表示签证通过或拒签),行色匆匆地赶往人生下一个目标。 在中美之间不断往返,少不了要无数次地签证。第一次去美国是J签证,比较少见的访问学者签证。这种签证在美国可以工作,可以生孩子,移民局把你当做外来人口,没有任何移民倾向,所以不会干涉你在美国做任何事情。当然,J签证的限制是回国后必须在国内待够两年,才能重新回到美国。在讨论了五分钟圣迭戈的秀丽景色之后,签证官大大咧咧地问我:“去生孩子吗?”我目瞪口呆地望着他:“没这个计划哇……”“那就生一个!”签证官说,把签证扔出了窗口。 第二次是F签证,F-1学生签证,F-2学生配偶,也就是所谓陪读签证。这回签证官跟我讨论的是学习问题。“你学习好吗?”她问。“当然,全是A。”我不无自豪地说。不知道她知不知道A在亚洲学生中Average(平均分)的意思?学生签证也不能有移民倾向,所以大部分人都尽可能地在签证官面前展示自己的研究计划、学习目的,证明自己并非想抢了美国人的饭碗。F签证现在很容易过了,尤其学校不太差的时候;可是十年前911刚发生的时候,签证官拒绝了无数清华北大怀揣梦想去美国念博士硕士的学子们,我认识的一个人前后被拒签了七次,到最后几乎没有什么理由,因为有一次拒签,后面拒签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我们都觉得很不公平:凭什么这个世界上有一块土地是我们去不了的?但是世事如此,最想做的事情,也是有可能做不成的。 前几年父母亲来看我,老人家不会说英文,也是拎了一大包材料来签证,签的是B-1/2旅游探亲签证。签证官的中文还挺溜,和颜悦色地问了几个问题就放水过了,顺便谈了谈美国旅游的注意事项。事实上,大部分人来美国参加会议、旅游、探亲、看朋友、家庭团聚,用的都是这类签证。与F签证和J签证相比,这类签证人最杂,也是最容易被拒签的签证之一。很有可能准备了厚厚的材料,签证官看都不看,挥手就过;也有可能一份材料没带齐,却就卡在这里,签证官觉得你不可信,一念之间被拒签。我的理论是,被拒签什么也说明不了,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不论是旅游还是工作学习,中国人如今都有太多的选择;现在不是二十年前了,中美之间的差距在迅速缩小,看看Outlets里面每人手里拎五六个包的扫货大妈就知道。 然而,为了达成目的,我们还是要尽力说服签证官,好坚定不移地执行自己的人生计划。在面谈这一点上,我特别反对面对签证官点头哈腰卑躬屈膝的行为或者表情,好像我要求着你让我去美国一样。美国人特别重视人和人的平等,与对方谈话,一定是有礼有节,直视对方眼睛的。这一点与在美国路上散步遇到陌生人一样,友好一笑,说句How are you,迅速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再侃侃天气,侃侃美国的大好河山,签证官没有理由不让过的。其次,我一定要提出的是,千万不要说谎!美国的整个社会秩序都在建立在信用上面的,一个人的言行记录,工作生活,都有信用分数。说谎也许一时可以通过,但一旦被抓住,面临的可能是终身无法去美国的后果。我有一个朋友去面签,签证官问她是否来生孩子的,她照实回答说是的,顺利地来了美国;另一个在过海关的支支吾吾,结果海关人员勃然大怒,让他们进了小黑屋(详细审查的房间),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上一次签证是H-1B工作签证。写到这里,发现自己好像签过了美国所有的签证种类!这一回,签证官和我侃的是秋装最新时尚潮流。签完后她问我,是否要去邮局寄护照。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坚决不要!我没跟她说的故事是,某年我选择了EMS寄护照,结果丢在途中,而离我开学只有两天了。情急之中我找到在美国朋友托比,他的同事恰好轮值在我们使馆当签证官,而他们是在美国国务院培训新人的时候认识的。他把我的新护照从衣兜里带进使馆,重新给我做了一次签证。这是我唯一的一次找美国人开的后门。后来这哥们被调到印度去了,而托比从印度调去了意大利。这不就是我们银行职员轮岗的生活么?

Posted in 乱七八槽, 日记摄影 | Tagged , , , , | Leave a comment

为什么不是足球

美国人对体育的疯狂在全世界也算是名列前茅,然而美国人的体育项目包括田径、橄榄球、棒球、徒步、打猎,就是不包括足球。午餐时,托比问我说:你喜欢什么运动?我说,Football呀!他说:那你一定喜欢佩顿·曼宁吧!我说,我说的是足球呀。他恍然大悟,哦,Soccer! 不忘加上怪模怪样的英国口音。在美国没有足球,足球就是橄榄球。在路上如果碰到头戴NFL (National Football League,美国橄榄球联盟) 帽子的大叔,都在脑海中自动代入中超字样,方便我识别他的社会阶层和兴趣爱好。 美国人不看足球,可是橄榄球和棒球都是国球。橄榄球的盛况类似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足球,那么棒球可能和中国的乒乓球差不多。孩子们从小在街角公园挥着一根球棒,过生日爸爸再送一副棒球手套,从此开始了全民皆球迷的棒球生涯。棒球需要场地不小、灯光不少,然而奇怪的是,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看见灯火通明的棒球场,在夜幕下闪烁着高压灯耀眼的光芒。吃过饭的男女老幼来到球场,随便分组就开始比赛,男女混赛,打得有滋有味,不管是窈窕的年轻靓女,还是托着啤酒肚的发福中年大叔,你来我往,乐此不疲。每当这时,我就想起了中国的小巷路灯下一群人围着象棋棋盘,仿佛看世界大战一样指手画脚,路灯的光晕正好罩在棋盘上,是地球另一边的的清平乐。 橄榄球是另一种美国国民性的体现。每当我向中国的朋友介绍橄榄球,都是这么开头的:你看过《三国演义》吗?三英战吕布,马行千里,飞走如风,大战三百回合,各路人马夹枪带棒你来我挡,“呀”一声,“乒砰”两枪,错手而过,回枪杀来,转灯儿般厮杀,看台上八路人马都看呆了。这就是橄榄球。橄榄球是暴力,是血性,是开蛮拓荒时代殖民精神的遗产和古罗马角斗士灵魂的重生,充满了对“大”和“力”的崇拜。据说橄榄球在前西奥多·罗斯福时代经常有人在场上死亡,后来修改了规则才温和一些,但血性不改。 在美国,从学校到职业都极其崇拜橄榄球,大学校队的橄榄球员是女孩们追逐的对象,如同古希腊载誉归来的战士。死敌球队之间的橄榄球赛也像希腊城邦之间的战争,是可以掀起整个城市或大学熊熊战火的活动。在西北大学和宾州州立大学比赛的时候,校园里是一片紫色的海洋;对方球迷不甘示弱,开了一夜车,长途奔袭到西北的莱恩菲尔德球场,为自己的球队加油打气,兵临城下,气势汹汹,比足球流氓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惯了暴力场面的橄榄球,难怪美国人理解不了以技术为美学的足球。可是有些美国人的无知和封闭让我吃惊。世界杯小组赛时,我和同事们正在小酒馆里聊天,一女人指着屏幕上的比赛问我:“那是什么?”我回答说:“FIFA World Soccer Cup啊!”她回过头来瞪着我,好像我说的这几个词不是英语词汇一样。我同情不会说外语的美国人,对任何非英语世界的信息都无法了解,正如我们把英语踢出高考一样。 世界杯在美国之外的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今年美国队成绩不错,奥巴马也发了推特为国争光,这引起了一部分男同事的兴趣。公司培训时恰逢G组的美国对德国,葡萄牙对加纳的生死战,大家干脆把比分投影在大屏幕上,方便大家随时关注战况。我一低头看见泰德正在低头看手机,问:看什么呀?答曰:嘘,手机直播实况呢!我俩心照不宣地对看一眼,装模作样地继续开会。 当然,这样的热情也就到美国出线为止。到八分之一决赛,大国强队如火如荼,美国人还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只要不是自己比赛,就当世界杯这档子事没有发生过一样。美国对自己国家以外的关注少得可怜,与世界上其他人民的共鸣几乎不存在,从世界杯上可见一斑。奥运会也是如此,没有美国队的比赛、或者美国人不感兴趣的运动,NBC几乎从不转播,让我们在国内看惯了跳水和乒乓的心情何以堪。 同事杰西卡也承认,美国是世界上最封闭的国家之一,大部分人觉得有英语就可以走遍世界,大部分人觉得美国从政治制度到生活质量全球第一,仿佛没有其他国家存在似的。“当然,还有我们的度量衡!”我相当宽容地接受了她的自省,同时不忘吐槽一番关于我每天多么辛苦要把摄氏温度转换成华氏温度的劳动量。说真的,摄氏100度是水开的温度,华氏100度呢?只能是美国人发烧的温度吧!

Posted in 乱七八槽 | Leave a comment

《绣春刀》的失败在哪里

      如果这部电影不是口碑与票房差距那么大的话,我要说,这是一部不错的商业片,有逻辑(光这一点就足以秒杀大多数国产电影),有情节,有冲突,也有高潮。导演讲了个好故事,虽然有诸多缺点,但不失为一部可以在电影院看得津津有味的武打片。评价也就到这里了。可是当我听说这部电影的票房还没能收回成本时,我吃惊了。  在现在的中国,看电影的都是什么人?评论电影的都是什么人?  我不明白为什么这部电影没有人看。其实《绣春刀》为市场化已经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比如导演路阳最初写的剧本其实是三个人的故事,这其实是一种史诗的写法;但为了突出重点,把故事都集中到的张震的故事上面,变成了戏剧的写法。还有刘诗诗的红衣服、大雪,赤裸裸的意图。成功与否先不说,但导演的思路是经过调整的。  但是仍然没有市场,或者市场比我们预想的差很多。许多评论说票房差是因为宣传、渠道、营销没有做好,我觉得本质上是一点:市场品味太差。我不指望这部电影能像小时代一样赚得盆满钵满,因为我知道中国最主要的人群还是在城乡结合部,或者农转非。对不起,我不是想歧视农村人民,但你成长的环境、受到的教育、见过的世面对品味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不是歧视,大而化之地说,这不是《绣春刀》的失败,而是一个时代的失败——在文化上的失败,如同美国在一战前夕也被人说成暴发户,没有文化没有文物没有博物馆一样。希望在富起来的中国社会和中国人里,电影不仅能作为一项商业的标志,也能成为文化的标志,不仅有大多数人可以欣赏的,正常的商业片(如《绣春刀》这样,而不是《小时代》这样的),也有可以给小众欣赏,最好还能收回成本的独立院线,因为我觉得中国缺的不是正常有品味的观众,而是把这些观众聚集起来的商业化能力;更缺的是沉下心来做事情的长远打算,而不是浮躁的赚完钱就跑,哪里赚钱去哪里的扰乱市场秩序的做法。  说回电影。我一直觉得戏剧的三一律是舞台艺术的黄金定律,虽然电影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如果能把三一律做好的,成品一定不差。《绣春刀》其实有这种思维,但没有完全做到。三个锦衣卫,各有故事,说是心怀鬼胎也好,心事重重也好,各种冲突累积到一起,终于在一个大雪的夜晚达到了顶峰,造成了国家和个人的双重悲剧。我觉得导演是照着这个想法拍的,各种情节的冲突、包袱的揭露也往这个路子上靠,如果拍好了,可以是《两杆大烟枪》或者《雷雨》一样的大喜剧大悲剧。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