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Uncategorized

《生存家族》:更古不变的家庭议题

《生存家族》是个典型的日本片,就是那种把主角背景全换成另外一个国家也能让人一眼看出的日本片。 一是设定。除了日本,很少有国家喜欢拍这种莫名其妙的与生俱来的灾难感,比如“日本沉没”和“日本以外全部沉没”这种,脑洞之大,无出其右。这次拍了个一停电就两年半,而且人人安之若素,好像觉得这很正常,除了没法生存之外礼节还是要保存的……这要是换成美国人拍,主角早就拎着机关枪上打砸抢了。 二是更本质的,家庭题材和放低视角的拍摄。这种角度从小津安二郎开始,到是枝裕和,日本特别擅长处理家庭成员之间含情脉脉、或者说是黏黏糊糊的关系,只不过这次换了个灾难片的视角,但本质上写的还是家庭核心和田园生活,这与日本民族的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 故事很简单,东京突然大停电,城市生活以及整个现代生活的基石陷入瘫痪,有着各种中产问题的一家子只好骑车去乡下的爷爷家。乘飞机一个小时的路程,骑车要花上三个月,还有各种艰难困苦,甚至生命威胁——看到这里不禁觉得,现代生活是多么脆弱!一个停电,就可以让我们困在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甚至失去饮食和水这种基本的生存储备,更别说洗澡换衣这种习以为常的日常了。 结尾是皆大欢喜的大团圆,所以并没有让电影更加升华,但中间的很多笔触感动我。比如暴风雨中父亲因为喝了脏水而拉肚子不得不蹲在野外,让人又好笑又觉辛酸,还有同样是父亲从甩手掌柜到逐渐负起家庭责任的改变,也让人感动。 这种笑中带泪的拍法也是日本电影所擅长的。影片有几个地方是神来之笔,让人在为主角揪心中还能笑出声来。一是神户的水族馆的鱼全都拎出来烤了吃,看到这里简直笑得肚子痛;还有爸爸的假发、电池冷却液,不动声色中戳你一笔。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动物世界》:脑力版大逃杀和饥饿游戏

《动物世界》这个名字起得真不怎么样,看标题我以为是李易峰和迈克尔道格拉斯合作配音了个纪录片,差点就错过了。好在看了一下内容简介,发现是我比较喜欢的在封闭环境中的大逃杀情节,所以决定看看。 感谢小莲赠票,让我感受了下国内的观影生活。王府井横店影城人山人海,不知道大部分是不是冲着李易峰来的。我抱着不好看就走的心态坐了下来,果然前五分钟颇让我失望。一个涂得花里胡哨的小丑在地铁上乱打一通,然后出现了在电玩厅垂头丧气的李易峰,我差点以为是真人饰演的动画片。好在周冬雨出现之后,情节直转入现实,李易峰饰演的郑开司因为经济拮据而被迫抵押母亲的房产,结果被庄家迈克尔道格拉斯骗上了一艘公海上的游轮开始玩石头剪刀布的烧脑游戏,影片的主线才算正式开始。 我没有看过原著,所以花了一番功夫理解游戏规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石头剪刀布,宇宙通用规则(美国管布叫paper,哈哈)。一百多号上船的人,每人十二张牌,每种牌各四张;每人三颗星,输一次丢一颗星,赢一次赢一颗星,游戏结束时,牌全部打完、星不少于三颗的人视为胜利。不过加上贷款买牌、买星等等,就有点复杂。我本来有点失望不是类似大逃杀或饥饿游戏类的武力/体力游戏,而是个纯粹拼智商的游戏,但由于原著的逻辑说得比较通,层层推进的还通顺。整个船上的游戏基本是在李易峰和他人拼智商的情况下进行的,除了最开始的幼稚,之后如何组团、贷款、买牌、计算、博弈,之间还穿插了和发小回忆小时候的故事,我才知道前面那段莫名其妙的小丑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实实在在的童年回忆。小丑打怪的回忆和幻觉穿插了整部电影,而最后为了救大叔的小丑附身也非常燃,感觉是主人公对童年的救赎,基本是整部电影的高潮。 3D效果基本没有用,除了小丑的那几段之外基本可有可无,我觉得不如省点经费在制作上更好。比如每个人在游戏过程中有几颗星几张牌后来都没有画面交代,让我一直糊涂(这点被评论的朋友批驳了,可能是我在努力跟上剧情看不见了)。对于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来说,还有一些不解的东西,比如如果是从最后手里只剩石头的玩家里买牌,他们为什么能买到那么多张?按照均衡思维,每个人手里剩下的牌不也是大致均衡的吗?希望电影公映之后有更多解释。 总体看来,是部不错的爆米花电影。据说是李易峰转型之作,不过我并没有觉得他在剧中的角色和之前的扮演的角色形象有什么不同,虽然演的是穷人家孩子出身,但总体还是以耍帅扮酷为主。不过这个角色比《老炮儿》中的废物儿子要适合他多了,起码还可以秀一秀他练过的好身材。周冬雨令人惊奇地在里面只演了个配角,与她的咖位不符,我原本以为她会偷偷跟着李易峰上船,然后来个鸳鸯亡命大逃杀之类的故事。可能对第二集有期待吧。 看完这部电影,觉得编剧真是影视剧的重中之重。导演固然给力,故事还得吸引人。目前看来,中国可能还没有这么烧脑的编剧,网小倒是可能。要不投资人再去起点上挖一挖文,少上晋江看无脑玛丽苏故事?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从《快乐男声》到《声入人心》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waking王小心(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07364921/ 我第一次知道王晰是在2007年的《快乐男声》海选。那一年差不多是我第一次认真给选秀节目投票的一年,投给了冠军陈楚生。那一年的快男还是有投票的,一块钱一个短信投票,我记得最后陈楚生大概是300多万票吧,比前一年的尚雯婕少一些,但在当时也是相当火了。300万票里,大概有我的1000多票,真怀念那个全民可以投票的年代。那一年我追完了所有的节目,也认识了很多快男,全国十三强基本能倒背如流。那一年我看着陈楚生登顶,两个人的节目演了五个多小时,就感慨,这可能是他们俩这一辈子的高光时刻了。上星的电视台,全国播放,多少资源倾注在他们身上?一语成谶,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快男也慢慢消失在人海,过着不同的生活。在一线唱歌的只有张杰,苏醒、吉杰去幕后了,王铮亮也转了幕后写了《时间去哪儿了》走红,陆虎靠今年的《雪落下的声音》也红了,阿穆隆肇事逃逸入狱,俞灏明拍戏烧伤又顽强复出,都不容易。陈楚生还在写歌,做自己的工作室,最近也有新歌出来,算是过上了他想过的生活吧。 那一年的快男我觉得有几个遗珠:王晰、朱岩和龚格尔。王晰的《叶赛尼亚》和《相思河畔》惊艳了我,朱岩的《一江水》听得我几乎掉下泪来,但是在名次全靠投票的年代,他们都没有进全国决赛。那时候也没有微信和微博,彩虹屁是在天涯和bbs上的,有各种文青长篇大论地写文,一篇文下去不知道就是多少票涨起来。通过这个节目我认识了好多朋友,现在仍然是最好的闺蜜之一,还促成了一段姻缘,所以说人生啊,你永远不知道你喜欢的一样东西、做的一件事,会有什么样的蝴蝶效应。 比赛完之后当然也没有再关注。后来过了几年,在我当年喜欢的选秀明星逐渐沉寂的时候,听说王晰在金钟奖拿了冠军,后来又是青歌赛的冠军,让我“噢”地想起了他,觉得原来开始走体制内路线了啊,表现还挺好。前两年上《歌手》的时候,又是让我一个惊喜,原来他还活跃在歌坛,原来他的路越走越宽了。《歌手》的节目我认真看了几期,觉得不错,但音色的底子,仍然是当年快男的。但是,他的风格大大不一样了,如果有找到当年快男视频的姐妹就知道,当年他也是作为小鲜肉推出的,留着当年非常流行的朋克发型,海选之前还有过片花介绍,应该是节目组看好,作为重点推介的选手之一。后来看着金钟奖、青歌赛的视频,看着他一点一点地蜕变,年轻的脸庞逐渐成熟,脸上的棱角也逐渐磨掉,歌声也随着圆润起来,不由得感慨,他走过了我的青春啊。 然后就在《声入人心》里看到了他。 巧的是,周深也是第一次在大众节目里亮相就被我发现了。那年的《中国好声音》应该是第一届之后最火的一届,我基本上听了个从头到尾。他唱《欢颜》的时候我就觉得好听,不仅是因为男生女音的噱头,而是作为听了很多齐豫的人,我觉得这首歌就算是个女生唱也好听。后来的《贝加尔湖畔》当然惊了所有人,不过更让我钦佩的是那英选曲和组人的高明。那一届那英组大放异彩,“四美”确实是亮眼了舞台,最后的张碧晨唱功了得,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帕尔哈提,他那一首《你怎么舍得我难过》让我在电视机前痛哭失声。 后来也没有再关注周深。但现在的网络发达多了,一个人总不会完全消失的。要想知道他的消息,网络上总搜得到。后来听到《大鱼》,又在晓松奇谈的末尾听到《玫瑰与小鹿》,和最近的《蓝色降落伞》,才知道他和高晓松的关系,一直很好奇他的故事,但对人还是一点都没有了解。还有就是耳帝的乐评里,几乎每年的十佳现场都有他,从《贝加尔湖畔》到《大鱼》到今年,也让我一直在歌单里放着他的哥。 但直到前几个月的《声入人心》,才让我重新看见他的人。 所以这两个在我认真看过的选秀节目里被我认为的遗珠,就在一个新的选秀节目里相遇了。 后来发生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其实节目组开始估计是没有这两个人组合的剧本的,正如王晰所说,“纯野生”,可能就是发现了对方的声音很合适,于是自己组了个队,组了个剧本,唱了好几首歌。于是大家开始有CP的玩笑,越磕越上头。他们的表演确实精彩,“志同道合”,“惺惺相惜”,有音乐作为共同语言,又在这么好的一个平台上,出成绩是理所当然的。我最喜欢的独唱是周深的《Memory》,我认为是他做了充分准备的一首歌,从语感到层次到歌词,都是仔细琢磨过的,仿佛在唱自己的身世,唱得我热泪盈眶;最喜欢的三重唱是《寂静之声》,和声写得太漂亮,三个人太知道自己在三重唱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我常在想,王晰和周深作为选秀歌手出身,一定对cp文化很有了解吧。好笑的是,在快乐男声那时候,cp还远没有现在这么主流,别说微博里的超话,就是在公众前说一说,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明星自己也是避之不及。当年我看快男时萌的第一个cp就是陈楚生和苏醒,真情实感地磕了好几个月之后被他们自己知道于是亲手拆了,也不想想多少票其实是cp粉给他们投的。现在是太不一样了,大家可以磕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可以磕合作出歌登台表演,正主可以自己组cp自己给cp取名顺便舞出天际,正如红楼梦里宝玉和湘云讨论的,天下万物皆可cp嘛,不过是满足了大家对好事成双的一种向往。 突然想写这么多,是偶然看到王晰的一篇新闻,写了他从快男到现在这么多年的经历,不觉感慨,作为观众,我们只看到了他们浮出水面的时刻,不知道水下面有多少不容易;也感慨也更多不容易的艺人,可能连浮出水面的机会都没有。王晰如此,周深也如此,千千万万的歌手、演员也如此。 最后想说一下湖卫。这真是个牛逼的电视台,不管是从创新、从执行力,还是从从善如流上来说。当年的超女快男就是开创新电视时代的产物,后来的《歌手》、今年的《声入人心》,也展现了他们强大的娱乐大众、寓教于乐的力量。这个节目有两个地方我特别佩服,一个是节目结束之前有网友自己剪了用开头落座的方式告别声入人心,大家一片叫好,然后节目组就真这么做了;还有一个是《歌手》没有找湖卫自己的合伙人,而是用了高天鹤。这两件事完全体现了他们愿意听到外面的声音和强大的执行力。他们真正把新闻传播做到了“教化”的高度,相信正如快男影响十年前的我一样,《声入人心》又不知会影响多少年轻的朋友。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日记, 音乐, 音乐戏剧 | Leave a comment

在故乡与异乡之间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waking王小心(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92587726/ 屈指算来,除了童年和少年那些不谙世事的时光,我在国外呆的时间和我在中国呆的时间差不多长了。如果加上那些年少时光,我的生活则可以分为故乡小城,北京,和美国三个阶段。南国的故乡塑造了我的胃和湿热的脾气;北京塑造了我的人生观并让我交到了最好的朋友;而美国则完成了我的职业教育,发展了我的职业生涯。那么, 到底哪个地方才是我的故乡呢? 我曾经以为北京是我的故乡。我曾经以为北京是我即将生活一辈子的地方。我在北京完成了大学,遇见了许多有意思的人,交到了最好的朋友; 在北京我开始了第一份工作,买了第一套房子,有了第一个自己的家。我看的第一部文艺电影是《罗生门》,买的第一张打口碟是DG的福特文格勒,并找到了能谈论电影、戏剧与人类终极命运的知己;我最喜欢的树是大学校长办公室门前的那棵银杏,秋天的时候,坐在那里看黄叶片片掉落,铺满绿色的草地;我在深夜的出租车后座为失恋痛哭过,看着空空荡荡的城市;我不止一次为皇城那片红色的城墙倾倒过,并一直在想,世界上有那么多红色的口红,为什么唯独没有故宫城墙的红色。 离开北京当然是自主选择,但同时也是命运捉弄、身不由己。我记得北京奥运时那一碧如洗的蓝天,到了美国才发现天天都是这样。但美国也是不同的:西海岸的空气太干燥,夏季没有暴雨,这里的人谈论的话题我都听不懂。于是重新选择学校,重新开始工作,从头开始积攒信用积分——没有它,买房、买车、贷款寸步难行。平心而论,美国的职业教育是世界一流的,我从来没有改过这么多遍的简历,也从来没有做过这么多的presentation。从入校开始,我的简历就被系里、校里、校友、甚至在老师的课堂上改了一遍又一遍;我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长处是什么,卖点是什么,真正想做的东西是什么。 我逐渐开始习惯了美国的生活。我习惯了在马路上看到陌生人也会打招呼;习惯了看着红绿灯过马路,习惯了公共卫生间干净的马桶和坐垫纸,习惯了开门的时候帮后面的人扶着一下门,因为前面的人也为我这么做。我习惯了把服务员、清洁工、外卖小哥当成平等的人交流;闲暇时,看见街上卖手工艺品的人,我会和他们聊聊他们的作品。有一次西雅图下雨了,我看见他仍然认真地撑着手中的竹竿,竹竿上挂着一堆花花绿绿的编织圆圈。我问他那些是什么,他说是印第安人的捕梦器,挂在床头,能把坏梦捕住,好梦放出来。我问他:能给你拍张照吗?他点点头,努力把用残疾的手把竹竿撑得更直。后来,我每次路过路边的小贩,都会停下来留意看看他们卖的是什么,尽量买一点。西雅图有一份报纸,是一个援助无家可归者的组织运营的,从采编、印刷,到街上的叫卖,都是无家可归者来做,每星期一期,每份两块,就在大街上叫卖。我买过几期,更多的人也买,并不只是因为需要那份信息。 回国了。我站在东西首都剧场旁边的“全家”便利店,想过马路,有点不知所措。斑马线是有的,但并没有车在我面前停下,而我只能瞄准机会,冲到马路中间,然后惶恐地看着另一边的车,重复相同的观察。这些都是我曾经在北京轻车熟路的事啊!我想起来当时在北京的时候,有一个美国朋友跟我说,她在北京呆得太长了,该回家了;我说,北京多好啊,而且每天都在变得更好;她说,北京哪里好了?现在我发现,北京确实每天都在变得更好,然而——还不够好。我希望银行的柜员能给我个笑脸,希望餐馆和机场的空调温度能调低一点,希望wifi不需要手机验证,希望大学的门卫能随便让人进去,而不是非要我出示校友证。 在北京的几周,我每天都在适应着国内生活,除了“还不够好”的那些之外,还有“太好了”的那些。比如小区的院子里就有早餐,油条小米粥煎饼果子应有尽有,而且每个人都举着手机在扫码;比如随时随地的共享单车,比如比美国低廉太多的滴滴打车;我惊异于中国生活的方便程度,并尝试了商场里的格子间唱吧。我们的时代真是一去不复返了啊:再也没有人去钱柜麦乐迪唱歌了,都是微信扫码打开玻璃门,两个人在里面,戴上耳机拿上麦克开唱,再也不用关心旁边的朋友在做什么,也没有服务员端上饮料水果;唱完还能自动录音发回手机,就像数码照片一样方便;回国再也没有了降维打击的感觉,说不定还是回到美国面对这一大堆信用卡感慨中国不需要钱包的生活。 北京的物价已经和美国基本平齐了,每个人看起来都还过得很滋润。大家发愁的是小升初、奥数、私立还是公立医院,没有人为挣多少发愁;风投的朋友说我们现在的概念已经远超美国了,甚至美国很多到中国来抄概念的。看着国贸三期外一览无余的北京天际线,不过五十年功夫,太和殿的制高点已经被国贸、财富中心,和即将建成的中国尊超越,我说,是啊,北京已经太好了,好到不是我的家了。 十年以来,每次回北京,激动程度都在减少,就像一个越来越疏远的前男友,逐渐没有了家的感觉。而出生的小城更是似是而非的故乡,那二十年前感觉的、记忆中的故乡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的故乡,只是一个有着相同名字和地点的不同概念,如果不是中学老友和爸爸妈妈,我将不会认识,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在搬了二十多次家之后,我终于成为了一个没有异乡的人,而代价是,我也永远失去了故乡。 回到美国了。我走出机场,呼吸着充满着大麻味道的、凉爽干燥的西海岸空气,打了个Uber,和司机开始聊天。 “唉呀妈呀,终于能上gmail,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youtube了。” “不用这些,你们在中国做什么啊?” “我们叫饿了么外卖啊!”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日记 | Leave a comment

《至爱梵高》:谢谢你温柔地爱我们

首先,《至爱梵高》这部电影的名字就翻译错了。《Loving Vicent》应该是他写给弟弟提奥信中惯常使用的结语,意思是“爱你,梵高”,或者“来自爱你的梵高”。他说,他爱这个世界,他爱我们,而不是我们爱他。那时候没有人爱他。他是在孤独中离世的。 电影的缺点有两个,一是那65000个画作镜头,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观众对梵高的作品太有印象了,注意力都在上面,尤其是那慢慢下落的晚霞,那沙沙落下的雨水,那深夜里梵高房间的点点烛光,都让人觉得狂喜,因为大家看到了动态的梵高世界,但同时也让大家太注意这些笔触了,几乎成了找彩蛋游戏,对剧情反而不是那么注意了。 第二点是故事本身。我觉得剧情还是可以的,但不应该拍成悬疑片。你花了这么大精力一幅幅描绘梵高的作品,就是为了追究一个死因?拿邮递员儿子送信这个线索寻找梵高的人生动机是很好的引子,但重点不应该放在追究他的死因上面,而应该追问他生前的生活。正如玛格丽特所说,“你想过他是怎么活着的吗?” 为什么不追问他的思想和灵魂呢?因此,不应该局限在和他的世俗生活有关的这几个人物身上,而应该去追问比如提奥一家、高更等与他在艺术上更有交集的人,从他们引出梵高的人生。 下面来说说梵高自己。我对他知之甚少,第一次看梵高还是在十几年前的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后来又陆续在芝加哥、洛杉矶看到他的画作。美且热烈。当然,每个人都爱他。我觉得他的成就在于他自己说的:I feel too much. Too deeply and too tenderly。他眼中的世界一定比我们的绚丽一百一千倍,类似于从来没有出过庙门的和尚下山见到了人间的那种冲击,或者色盲患者戴上了可以识别颜色的眼镜。而同时,他也被如此多的信息和感触所压垮,他与众不同,也疲惫不堪。他感到被这个世界所拖累。这是我相信的他死亡的最终原因。 我以前不知道他是一个如此有上进心的画家,而这也是看完电影之后,我最为他觉得悲哀的一点。他并不是出世的一个人。他如此想要证明自己,他如此想要他的感触和灵魂对全世界开放,因为他深知他的感触是一个宝库,他自信满满地绘画,觉得可以通过画作被这个世界了解。在作为画家的那八年以前,他就有这些感触了,这八年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出口,所以他才能让内心深处的东西奔涌而出。所以人们才惊讶,为什么一个28岁才拿起画笔、只画了八年的人可以成为艺术大师。悲哀的是,到死他也没有获得这个世界的承认,想到他只卖出了一副画作我就觉得心疼。他活在不被这个世界理解的痛苦之中,而他对自己才华的确信增加了这种痛苦。因此,他才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果他能看到身后的这些殊荣,我想他一定会获得很大的满足(好像某个电视剧这样拍了)。可惜,我们没有能在他生前满足他。 可他并不抱怨。他如此温柔地爱着这个世界,如此温柔地给他弟弟提奥写信。那些话,那些温柔的灵感,那些对世界的观察和感知,我相信他是想对全世界说的。Vincent,谢谢你爱我们。我们爱你,我们都爱你。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448258/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血观音》:折射在女性中的欲望

去年台湾金马奖的最佳影片给了这部《血观音》。据说在评奖的时候,《血观音》和《大佛普拉斯》打得难解难分。确实,这两部电影难分伯仲,如果我是评委的话,也会非常犹豫给谁大奖。不过,我可能还是会把奖给到《大佛普拉斯》。《大佛》虽然在技术上有生涩的地方,但故事非常符合逻辑,又有人生终极意义的况味和反讽在里面,还有导演的神来之笔;《血观音》技术圆熟,但故事离人间太远,仿佛是观众在现实中仰起头,看了一个云端里的故事,烟火气不够重。 《血观音》的故事其实没有《大佛普拉斯》荒诞,但逻辑性并不如《大佛》严密,或者说,没有《大佛》阐释得清楚。《大佛》里的每个人,动机、目的都一清二楚,所以各种荒诞的剧情延伸非常合理,大家都明白当事人在当时的情境下做出的选择;而《血观音》更像一个平面,一个悬挂在时空中的故事。惠英红饰演的棠夫人来路并没有明说,只知道她是从香港嫁到台湾,而她的女儿棠宁和外孙女棠真为什么要被她训练成交际花,也只给了观众一个模糊的印象。《大佛》像是能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我们身边有赤贫的穷人,有偷窥的市民,也有在车里和美女聊骚的秃头中年油腻男。《血观音》中棠家鬼影憧憧的庭院,装作不会说国语的日本议员夫人,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之外,而观众并不清楚背景是什么。棠夫人从一开始就心狠手辣,棠宁一开始就混乱堕落,而棠真唯一的转变是靠字幕的“很多很多年以后”。 说了这么说,并不是要说《血观音》是部差电影。相反,我觉得它是值得一座金马奖的。影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棠家的庭院中展开,像一座舞台(事实上也有一座舞台),各路人马,各色大戏,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像一副《韩熙载夜宴图》那样缓缓拉开的画卷。欲望的流转,恐怖的权术,不能安宁的无间道,都融合在这个故事里。更重要的是,三个女主角演得太好了。惠英红第一次让我觉得她美——以前只是觉得她英气,打女的刻板印象在这里被颠覆了,她简直是中国的凯特布兰切特,把一个历经风雨、老谋深算的女人演得丝丝入扣;棠真的小演员的表演也非常抢眼;但我觉得这里面演得最好的,是连个提名都没有拿到的吴可熙啊。一出场就那么抢眼,堕落放荡,却甜丝丝地喊着县长夫人“王阿姨”,好像是与我们差不多的规规矩矩的礼貌女儿;她能那么软,色诱警察的时候让我觉得我也要被她色诱了;但与棠夫人说“公主身丫鬟命”的时候又是那么绝望,绝望得我都想拭去她眼角的泪;这个角色不像棠夫人和棠真一样是一成不变的,她被赋予了最丰富的内容,既堕落又甜美,既决绝又不舍,既心狠手辣又善良温柔。吴可熙没有拿到提名真是金马奖的遗憾。 电影中的隐喻很多,海棠花,在夫人们中间轮转的玉器四件套,苹果,还有那显眼的观音雕像。真可惜我们没有这样的电影。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448146/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大佛普拉斯》:入世的文艺片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waking王小心(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204446/   在奥斯卡落幕的这个晚上,我看了去年台湾的新片《大佛普拉斯》。跟美国高中生活、人鱼爱情、二战英雄相比,还是中国自己的片看着亲切。一个“佛”字,一个佛像,立马觉得这是我们的生活,芸芸众生,红尘万丈,色戒杀生,不过瞬间。 故事并不复杂:在台南的一个佛像工场里,两个伙计百无聊赖,突发奇想,拿来老板的行车记录仪想窥视一下富人的生活,结果却目睹了不该看到的事情,而故事的冲突也就此展开。在这个故事里,有官官相护的议员,有开着大奔夜夜风流的企业家,有穷到一天只吃一餐的拾荒者,也有穷到屋顶漏雨八十岁老母看不起病的工厂伙计。本来,他们的生活不会有交集——顶多只会在看(“听”)行车记录仪的时候,发出“有钱人的生活真是彩色的也!”这种感叹,但同一个屋顶下,他们的故事突然神奇地由大佛交织在一起,发生吊诡的后续。 富人与穷人的生活有云泥之别,但在大佛面前,宝相庄严,众生平等。影片加入大佛,既是一个重要线索,又是一个隐喻。佛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西方的宗教不同,它既神圣又世俗,既普渡众生又置身世外,看起来格外庇佑有钱人和有权人,但最终,我们都是在黑屏里面、在大佛肚子里拼命挣扎撞击的俗人,这一点上,富人和穷人并无区别。一个佛,把电影的寓意拉宽拉高了。我很喜欢看见文学里“佛”的形象的出现,如最著名的《无间道》,曾志伟在佛像下把他的门徒送进了警校,连电影名也与佛教有关。还有金庸的《天龙八部》,人与非人,都把作品拉到了离地半尺远,既入世又出世的程度。 影片中还有个我喜欢的细节,就是肚财在废弃的房子里碰见那个失志的人。粗看是个闲笔,可是风格与整部电影却无比契合,让人觉得舒服。不光是“只有穷人关心穷人”这样的主题需要,更是一种主题背后的衬托。这样的闲笔让我想起黑泽明的《梦》或者沟口健二的《雨月物语》里在琵琶湖上划船的镜头一样,于情节没有关键推动作用,可是却像突然置身世外一样,抽离了整个故事,却让观众看得更加清楚。现在的电影中,很少有这种“浪费镜头”的闲笔了。 《大佛普拉斯》在去年的影展上获奖无数。这样的片子一般被称为“文艺片”,可是拍的却完全是老百姓的生活,比那些所谓的“类型片”贴近生活太多了。由此我想到,我们对电影类型的划分,真是太刻板成见了,而认为某些观众群里只会去看某种特定类型的电影,也真是太拘泥了。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Leave a comment

从《白夜追凶》到《无证之罪》:一片树叶的两面

今年很有意思,看了好几部中国电视剧,之前大概快十年没有看过了。年初的时候看了《人民的名义》,后来又买了有声书开车的时候听,从此就开始了花钱买内容的一发不可收拾的生活。《白夜追凶》和《无证之罪》是我看过的不拖泥带水、三观正确、没有婆媳邻里家长里短的关系的两部不错的网剧了,制作和内容上虽然还达不到一线美剧的水平,但看着下饭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两部剧中,我更喜欢的是《无证之罪》。这个观点估计要受到很多人的反对,看豆瓣上的评分就知道,虽然都是八分以上的高分剧,但《白夜》比《无证》高了一星,几乎达到了神剧的标准。《白夜》的优点是,纯粹推理,即网上评论说的“本格派推理”,基本上相当于好莱坞的类型片,拍好了可以让大家就这爆米花一看三个小时不带腻的。推断合理、演员表演不夸张,在一个类似童话的大设定前提下,案件和人物的行为基本上是可以在现实中发生的。 《无证之罪》被很多人所诟病的是,漏洞太多。其实推敲起来,《白夜》的漏洞一点儿也不比《无证》少。就不说兄弟俩联合探案不被人发现有多不可能了,那个哪里都能黑进去的胖子,现实中有这样的人吗?哥哥打入那么大的一个黑社会组织,估计也就用了一天时间吧,不是童话是什么? 《无证》的漏洞也很多,但首先,这不是一部本格派推理的电视剧,而是一部社会性推理剧,甚至可以说是一部社会伦理剧,破案和推理在里面是极其重要的部分,但作者想要关键描写的是人性。社会派推理和本格派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的人物形象是立体的,你能看见骆闻行动背后复杂的成因,也能看见郭羽是怎样一步步从一个怂包上班族变成了最大反派。在《白夜》里,周巡是直爽的,哥哥是缜密的,弟弟是江湖义气的,你很难看到他们身上有别的因素,人物的成长和变化,也许在周舒桐身上有一点儿,可是被演员表现得不明显,就像柯南一出场就那么厉害了一样,大家专注的是案情,不是人性。 比较起来,我更喜欢看松本清张《砂之器》那样的社会悲剧,在和贺英良一个又一个的杀人证据暴露出来的时候,我们仍然对他抱着深深的同情,就像骆闻一样,甚至像郭羽和朱慧茹一样,这些人身上有错的地方和不齿的地方,但另一方面,又能让人感到同理心,把自己代入他们的环境中,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无证之罪》是照着电影的标准去拍的,12集基本上仅仅围绕着一条主线,没有太多的旁枝末节。从美术、布景,到演员的演技,都达到了电影的水准,尤其是冬天的哈尔冰,简直太适合作大背景了,那种萧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双重意义上的)让我想起《白日焰火》和《钢的琴》,孙红运老婆身上的貂,大白天打手劫车旁若无人,都带着鲜明的地缘烙印,这种地方不发生点什么都难。《白夜》是照着美剧去拍的,兄弟主线的身上有很多POI、《邪恶力量》等朋友或者兄弟搭伙办案的影子,其实也是借鉴了美国警察办案必须有Partner的设定。《白夜》看起来会有第二季,不知道编剧会不会像美剧那样越编越乱。第一季里让我觉得缺少的是双胞胎搭档明明可以写得再煽情一点,充分发挥这个设定的优势,把兄弟俩描写成白天与黑夜、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对比,相反又离不开,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双方都在向对方的性格和行为靠拢,反而让大家觉得没有对比。《无证之罪》也有这个问题,骆闻和严良,多好的对比,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反面。一个坚定反对作伪证、坚持程序正义的法医,最终因为自己的个人悲剧走上了黑暗执法的道路,而一个主张实质正义的警察,最终坚持要用证据把犯人送上最终审判。多好的对比啊!结果骆闻第九集就死了。要是让美剧来拍,一定是骆闻身患重病被抬进警察局,在病床上和严良携手办案,最终看到了大反派的落网而含笑九泉,就不知道这么拍能不能过审。 推荐大家茶余饭后可以看看这两部剧,然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下,看看你们更喜欢的是哪部。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Leave a comment

《树大招风》:香港的挽歌,香港电影的挽歌,以及黑社会的挽歌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waking王小心(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952653/ 自从十年前的《无间道2》之后,香港电影界对回归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从吴镇宇曾志伟争做政协委员,到《树大招风》里查尔斯王子说的意味深长的那段话:“We shall not forget you and we shall watch you with the closest interest as you embark on this new era of your remarkable history. ” 在香港回归二十年后的今天回头再看,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当时的香港,是多么的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树大招风》的故事,说的就是三个闻名香港的大盗在山雨欲来的前夕,献给时代的镇魂歌。八九十年的香港,在港片和我们的想象中,永远是灯红酒绿、觥筹交错,霓虹闪烁的高楼大厦背后是惊心动魄的警匪枪战,那时候有惊动全港的绑架李嘉诚长子的张子强,有连抢七间金铺的叶继欢,还有心狠手辣在街头与警察喋血枪战的季正雄。所谓金盆洗手后,一个销声匿迹于陆港之间,一个开始与大陆官员打交道走私家电,而剩下放荡不羁的一个却想找到另外两人,干一票惊天动地的大案。整个故事都在准备中进行,好几次你以为高潮就要来了,然而高潮却永远没有来到,然后你终于发现,这个故事不会有高潮了,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他们的命运和香港的命运一样,都是处在阴影下的蝼蚁;他们命运的交集,就是在一家名叫风满楼的酒楼大堂,像《最后的晚餐》一样,摆出暗示命运的静止姿态,然后时钟转动,各奔东西。 《树大招风》说的是三个大盗的命运,但也是香港的命运。曾经璀璨如同东方之珠的香港,在回归之后的命运如同风雨中的小船,颠沛流离,像季正雄深夜在平台上徘徊时被风鼓起的床单一样,暗流汹涌。我们都知道香港回不到从前了,既没有了惊心动魄的警匪枪战,也没有了拍摄那些惊心动魄的港片,更没有了作为远东最大自由港的优势地位,甚至沦为比不过内地二线城市的萧瑟光景。而这一切,在电影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以前的黑帮老大现在在内地官员的批条下讨生活,连他们的小弟都看不起你;抢金店的枭雄看着官商结合的博彩业光明正大地从市民手中抢钱;一句“大陆仔”终于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命运的轮转,时代的落幕,在他们的身上显得如此鲜明。 影片是我近两年来看过的差不多最好的港片了。关于香港的电影这几年少了很多,大部分都是与内地的合拍片,或者内地关于香港的想象的电影。这部由三个新导演各自拍出的片段,在剪辑师的手下竟然变得风格如此统一,令人惊喜。拍季正雄的一段,导演显然有更多的想法,深夜平台上的床单,季正雄手中刀具和沾血钱币的特写,都显出他的细腻与文艺。而任贤齐演出叶继欢的一段,也让我对他的演技有了新的认识,从眼角带风的黑帮大佬,到西装革履的港商,转变之大,他还能控制自如,让我深刻地觉得,演员的演技如何,完全靠导演的功力。值得一提的还有音乐的克制,这么一部怀旧的电影,从头到尾基本只出现了陈小春唱卡拉ok的张学友,和最后的那曲《让一切随风》,克制如同时代的喟叹,跟前一阵用了40多首粤语歌曲的《港囧》相比,让后者显得简直就像个笑话。 最后说一句,香港电影还是不要和大陆合拍的好。没有了审查的束缚,任贤齐跪舔大陆海关公安那一段,拍的多好。香港导演还是放开了拍吧,我觉得只要坚持,总有一天春天会到来。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回乡记

四年之后,从美国到北京,我像一个住在山里太久的和尚,下山之后看见了太多的尘世,各种信息纷至沓来充斥了大脑,需要时间和精力去慢慢吞咽消化。 除了睡觉,每时每刻都在见人,每时每刻都在和人谈天,谈旧事,谈新事,谈变化,谈不变,谈过去与未来的连接。即使这样,觉得还是远远掌握不了四年来发生的事。 觉得离开这个国家已经很遥远了,虽然有些感官还是条件反射式的习惯。比如北京地铁里熟悉的气味,硬塑料的蓝色座椅和座椅上的突起,空气中的煤烟味,还有出租车上的评书声。还有很多不习惯,比如越来越堵的道路,路边占着车道的停车位,超过500的PM2.5,大家带着的口罩。以前很多被我视而不见的东西开始变得明显了:比如所有的车表面都是脏兮兮的,各种丑陋的招牌和街边的叫卖声,以前从未注意到这个城市的难看和差品味。历史的、经典的东西被压缩在一个角落里,映衬着灰色的天空,焦躁的、急切的东西被放大了,喧嚣着人们的一切感官。 以前的朋友和同学步入中年,青年时代不同的人生和职业选择渐渐地显示出了结果,人生开始分化了;现在还主要体现在财务上,以后会慢慢体现在更多的地方。在现在的中国,钱似乎是评判人生成功的唯一标准(其实在各个现代社会都是,不过有的社会没有这么赤裸裸),每个阶层都活得不开心,因为永远有更高的阶层在鄙视自己。 回了趟六年未至的江西,感觉国内经济的腾飞已经渗透到三四线城市了。故乡在我上大学以前发展得极其缓慢,甚至可以说十几年都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然而近十年来,三四线城市的发展是腾飞式的;工资的飞速提高、大量的城市化和乡村人、土地的空置,互联网带来的消费线上化,都让小城市与超级大城市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具体到个人,就是有人愿意为了故乡的舒适放弃大城市的机会了;而大城市的资源集中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城市压力极大,从住房、物价到生活品质,许多人是为了无法企及的希望在拼命。 总之每个人都在变化,每座城市都在变化,生活也在变化。那种曾经可以“和你一起躺在地板上听唱片,听完眼前就出现了银河”(淡豹语)的生活,已经远去了。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