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电影

True Detective 《真探》:美剧的黄金时代

从个人感情出发,我不是非常喜欢《真探》的结尾。Rust作为贯穿全剧始终的一个现实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竟然被救赎了,成佛了,他脸上的十字架和被小马搀扶着的基督下十字架象征一样刺眼。我有点想不明白,这是编剧的反讽,还是他本来要表达的深意。在全剧前七集半的每一句Rust的台词里,他都显得那么现实而冷酷,有种“我笑世人看不穿”的清高与坚持。我觉得编剧可能想表达的是,你不是清高吗,不是虚无吗,但你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不能触碰的痛结——你的女儿,而你这十几年在堕落与暴力中反复的生活终于借黄王之手终结了,这个案子的终结也是你过去生活和人生观的终结,你放弃了,Let it go了,于是就被救赎了,带上宗教的光环了,成为基督了。 但作为主流观众来说,这实在是一个不能再温暖的结尾。看着自我痛苦的Rust获得了温暖的归宿,完成了自己的责任,让观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作为一部八集的迷你剧,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尾了。 事实上,这部迷你剧,从开始到结尾的每个镜头、结构、细节、台词,以及人物表演,我都是喜欢的。换句话说,我完全被击中了。陈丹青还是谁说过大意是现在是美剧的黄金年代,正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小说的黄金年代一样。看到这句话,我长吁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再纠结我追美剧是否是个高大上的娱乐活动了!我没有赶上古典音乐的黄金时代,没有赶上小说的黄金时代,甚至没有赶上电影的黄金时代,但我这不还是赶上了一个嘛。如果未来真的证明我们所处的时代是英美剧的黄金时代,那我相信,像《真探》、(广告狂人)这样的电视剧绝对是其中的代表,就像奥斯丁代表小说,而卓别林代表电影一样。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最穷最偏远的州,和中国的贵州差不多。嗯,贵州也有傩戏,和故事里的收割祭祀差不多。Rust作为高大上的那一方面代表,是从休斯敦重案组转来的,而休斯敦在美国的地位怎么也比得上深圳吧,所以就想象一个深圳警察局的青年才俊被调到了贵州的偏远小镇,和当地一地头蛇警察磨合办案的过程,是如何的有张力有看头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许多观众说这部剧节奏慢,在我看来,一点也不慢!也许他们习惯了看CSI或者变形金刚这样的感官刺激主导的戏吧。虽然前一两集都是缓慢叙事的台词,两个主角坐在十七年后的摄像机前娓娓讲述当年的离奇案件,但“十七年后”和“十七年前”的叙事是同时展开的,加上两个主角的立场也不同,这就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我尤其喜欢导演/编剧这种分段叙事的结构。十七年前的案子看似已经了结,但却留下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线头直到今天,而两位主角的从此天涯路人也一直留到现在时才抖开包袱。这是一个典型三段式的交叉点,过去、现在、未来都在“现在”这个时点汇合,过去的所有导致了现在的结果,观众看到这里有个“啊哈”时段,“原来是这样”的醍醐灌顶;然后这些过去和现在的结构又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集中在最后两集,引导观众看下去、获得一个结果的希望。而在主角的叙事中,“过去”和“现在”又是交织在一起的,“现在”的主角,从长相、态度和阅历方面都与过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现在”的主角叙述“过去”的往事,本身就带有一种望远镜看事物的不真切感,而从主角嘴里说出来的叙事,与镜头展现的真实场面又有千丝万缕的微妙差别,造成各种悬念,吸引观众看下去。这是剧本叙事与电影/电视镜头的完美结合,视觉语言和文字语言在这里展现了1+1>2的功效。怎么可能觉得进展缓慢呢? 然后再说一下演员的表现。这里也需要感谢编剧(事实上他在拍完这部剧之后也成为了美国影视界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给双主角的设定创造了两个完全互补、相互映照的角色。Rust是属于“灵”的那一面,他对自己有严苛要求,从住的公寓只有一张床垫到他说的那些抽身世外的人生观,他都是跳出现实世界看自己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而小马无疑属于“肉”的一面,美国典型邻家大哥/大叔,方下巴,喜欢体育运动,被女人喜欢而拒绝不了诱惑,又有普通人的正义感,英雄主义情结,属于世俗的大部分美国人。这种“灵”与“肉”的碰撞是极具火花了,从他们一开始别扭的说话姿势开始,到他们独特的相处方式,后来的默契与分道扬镳,都牵扯着观众的视线。而到了“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他们的重逢、冰释、再次联手,又让观众的情绪起起伏伏。两个演员的表演都是一流的,具体到眼神、走位,百看不厌。 其他被称赞的镜头、音乐、色调、钱德勒小说风格致敬等等我就不说了,无一不熨帖。见好就收也避免了许多美剧拍到后来虎头蛇尾的风险。第二季要换导演和演员,希望还能保持第一季的风格。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Leave a comment

Saving Mr. Banks《拯救班克斯先生》:他们说电影都是骗人的

  在电影中,特拉弗斯女士和迪士尼先生最后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可是在现实中,她甚至没有把后几集的Mary Poppins版权卖给迪士尼;在电影的电影中,他们拯救了班克斯先生,他振作了起来和他们一起去放风筝;可是在现实中,这些美好的愿望都没有实现。甚至特拉弗斯女士希望现实地拍这部电影的愿望也没有得到实现:他们最后还是拍了一部理想的、甜蜜的、高大全的《欢乐满人间》。  在所有迪士尼的动画中,没有一部不是以喜剧结尾的:辛巴战胜了刀疤,白雪公主嫁给了王子,尼莫找到了爸爸(虽然这部不是迪士尼),飞屋的老爷爷最终实现了梦想。这是我最不喜欢看动画片的原因:从头到脚,没有一个情节是真实的。它像是粉饰我们生活的鸦片,给孩子灌输着世界是美好的的梦想,在这一点上,我和特拉弗斯是持有相同意见的: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需要面对现实。  虽然汤姆汉克斯和艾玛辛普森都是神一般的演员,把两个强势而又固执己见的人演得惟妙惟肖,可是从片尾的当年录音还原来看,他们俩人就注定不可能有一次完美的合作。作家对自己的角色和情节充满了感情,那是她头脑中的东西,每一次改编,都像是被被人夺走了她的孩子,更何况是商业化到极致的迪士尼电影。可悲的是,没有人爱看悲剧,大家都希望有个团圆美满的结局,即使他们也知道,电影都是骗人的。《欢乐满人间》欺骗着当年的观众,而《Saving Mr. Banks》欺骗着现在的观众。我们都醉心于这种欺骗。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 Leave a comment

非常完美:男人不宜

明天是七夕,王小心在这里给大果儿拜个早年了。七夕的片子不少,金宝汇的电影院很好,冷气开得巨足,里面除了我和iris还有两对情侣和一对拉拉之外就没别人了,而且屏幕很清楚! 基本上这部片子就是女孩子自己看着爽一下,美一下,yy一下就可以满足了,因为这里面除了章子怡扮清纯范冰冰扮妖艳其他人扮搞笑之外就没有其他养分。每个人的表演都像在隔靴搔痒,觉得有那么点好笑,但又举得自己笑得傻,似乎笑料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来就结束了。苏志燮大秀身材,我对他最后的悲惨命运很同情;何润东说的有些话有那么点道理,但一出影院就全忘记了。电影虽然说是在中国,但头回当制片人的国际章把环境搞得像在好莱坞,那房子,那雪,那loft,那摆设,活生生sex&city里面的纽约市嘛,只可惜我们北京的国贸三期和上地MOMA外景的空气污染煞风景了。 影片的招牌是纯情女孩努力追求真爱。哎,本来是讲纯情爱情,可是别以为真能从这片子里学到什么,还不如看看章子怡和范冰冰戏里戏外一顿恶斗的八卦新闻呢。 章子怡还是扮清纯点好看,她在这部片子里的眼神光堪比赤壁中的金城武。对了,还有我们家奔驰的logo很大,dealer的展厅名不虚传……

Posted in 电影 | 7 Comments

白银帝国:帝都的秋天来了

处暑过后,今天下班,忽觉外面风起,一身秋意。正如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一样,晋商是中国民族产业最后的春天,秋风萧瑟,在晋商没落后,中国进入了长达百年的黑暗时代。 电影是根据晋商的真实历史改编,我抄抄天涯上有才网友的文章,“比如片中反复提到,天成元是靠做口外生意起家的,口外的总柜是在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这分明是在暗指当时鼎鼎大名的山西商号大盛魁。当年大盛魁靠着辗转内地和草原贩卖砖茶、马匹、羊群等,大盛魁积累了可观的财富”,正因为这种真实,所以姚树华才把电影拍得像历史和生活一样平淡,全局没有很强的戏剧冲突,连郝蕾这样的“红颜祸水”也没有成为剧情的主线,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配角,完全影响不到张铁林扮演的康笏南和郭富城扮演的康三之间的父子关系。影片煽情的地方很少,但有些细节却描写得过于细致,反而让人觉得拖沓。可能姚树华故意想拍得生活化一点,不那么狗血吧,哎,只可惜了这么好的题材,尤其郭富城最后开窖放银一节,本该是全剧的高潮,却连个煽情的音乐都没出现,让大家好不尽兴。 Corinna说,晋商存在的时代是还有儒家文化的时代,今天各企业在地震水灾面前捐的那点钱完全不能触及企业的道德底线。因为有“仁义”二字,康三才会把自己家的私银拿出来还给顾客,那才是有职业操守的企业,也是晋商没落的原因之一。金融业只能在和平年代发展,因为掌握着巨大财富的商人们在政治权力和军阀枪口下完全是案板上的鱼肉,这也是为什么瑞士的500年和平只换得布谷鸟时钟,却能造就世界上最大的银行。 虽然影片不够狗血,但觉得导演还是用心拍过,里面的服饰,人物,细节还可经起推敲。郝蕾的戏不错,张铁林也不错,至于郭富城,我觉得他已经摆脱了港台明星的桎俈,基本上可以算一个合格的演员了。

Posted in 电影 | 4 Comments

特种部队:知识就是生产力

为什么连喉咙都没有的Rex可以成为帅得像埃尔帕西诺在《魔鬼代言人》里面扮相的麦卡伦的commander?因为他掌握了纳米技术,所以,这个电影告诉我们的唯一道理就是,知识就是生产力呀…… 这个电影的受众极其狭窄,我觉得,比较适合10-20岁的青年男性观看。10岁以下的孩子会觉得太暴力,20岁以上的成年人会觉得太滑稽,我这样的又老又宅的女性会觉得太吵闹,就像我现在觉得,《勇敢者的游戏》不就是一傻商业片吗,可是15岁上高二的我却觉得,哇哦,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看的电影啊。看,果然经过太多事情会让人对世界的兴趣降低。 而且这个电影看起来还很像要拍续集和前传的样子。续集Rex是主角,前传可以让麦卡伦继续演他的生活在路易十三王朝时代的祖先。这样一来,受众就可以扩大为更老一点的观众,比如《天国王朝》的观众这样的。而且,导演还非把这个系列往星传系列上面靠,比如最大的敌人就是主角最亲的亲人一类狗血桥段,估计拍两个续集+一个前传的料不成问题了。

Posted in 电影 | 4 Comments

飞屋旅行记:少儿不宜

这个国内似乎还没有正式上线,昨天提前看了一遍,虽然是中文配音,可是小罗的配音着实挺可爱的。 pixal老是出只有成年人才能看的动画片,我总觉得他们的动画片对小孩子来说太黑暗了一点……小小年纪,哪里知道什么叫爱情,什么叫生老病死啊。影片的前二十分钟基本就是一个没有台词的爱情故事, 卡尔和艾丽的一生把我看哭了……哎,人家的一生,相亲相爱,和和美美,这也是一生啊。二十分钟后急转直下,开始对野蛮拆迁和房地产开放商的强烈控诉,卖了一辈子氢气球的老卡尔把房子整上了天,带着个没有父爱的小罗,开始了寻找本我之旅……不知道Pixal的策划们怎么想的,竟然弄了个探险家当反面角色,而且为了找一只鸟在南美生活了那么多年,总有点穿越之嫌。然后就是正派反派大决战……怎么说呢,反正我觉得挺黑暗的,让我想起五十年代动画片的那种黑暗复古精神——比如我小时候看过的张天翼(?)写的半边城,讲一个城市里面所有的东西变成了只有半边,就让幼小的我吓得不轻——也许真是向五十年代致敬呢。 影片是3D的,我很孤陋,第一次看3D电影,看到字幕可以浮现在荧幕前面的时候简直太激动了,迪士尼的城堡在我面前就像活了一般。

Posted in 电影 | 8 Comments

窃听风云:基督教箴言启示录

话说bird一回来许多在我家坏了好长时间的东西就神奇地好了……比如电话,比如上网的路由器,所以我能坐在这里放心地写字而不担心发不出去,真是奇怪的事情啊。 今天去看窃听风云,麦庄组合果然出手不凡,一扫Q2国内院线啥都没有的窘态,给我们带来了Q3电影新风向标。Q3电影还真不少,除了那个一线明星都去打酱油的建国大业,还有何平的麦田,花木兰和白银帝国等等,还有好些小制作电影,希望能出好片子。 这个窃听风云的出发点是人性本恶,带着基督教的慈悲为怀劝人为善。所有的悲剧都来源于古天乐的简单一句话:我在想,你要不要把它删了。为了一个商业的内幕消息,把三个原本正直的警员带入他们想都想不到的浑水,只是一个念头,造成所有悲剧的根源。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人的钱不能拿啊。当然,还有方中信和刘青云的情感纠葛,基本上是“别人的老婆不能睡”的意思,根据基督教的七宗罪原则,贪婪和色欲就是这部电影慈悲为怀的主题。 香港电影的拍法,永远是在小地方的大手笔,比如电风扇上的陈年灰尘,下水道里的老鼠,天台上的电线架,还有永远昏黄的灯光,写字楼外风起云涌的暴雨将至。可惜比《无间道》差了一点,虽然是悲剧,但最后还是有个正面结尾,不像刘德华和梁朝伟那样在无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么令人震撼。还有就是刘青云真的会演戏了,拿到影帝后的他果然是经过人生大起大落的人,比之前的用力过度比起来真的进步了不止一个境界啊。

Posted in 电影 | 4 Comments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我在时隔三年之后再看这部电影,终于明白了李安说这句话的含义。不,它不是在说你是一个同性恋,或者有同性恋倾向,你心中的断背山,你看得到它,知道它在哪里,可就是永远不能达到。所以,李慕白永远无法像玉娇龙一样纵情,Ennis也只能羡慕女儿小Emma的豁达,我知道什么是对的,却永远无法做到。 *关于爱情 很多人都认为是Jack更爱Ennis,我却不这样认为。他们的感情是一样的,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Ennis是受传统,俗世和家庭连累更多的那一个,正因为他的矛盾,他那一点点的表露才显得如此珍贵。中年时他们吵完架后Jack脑海里浮现出那个他们年青时Ennis跑过来抱住他,轻轻摇晃,说“不要像马一样站着睡”的镜头,哄他唱歌谣,现实中却是Ennis默默离去,真叫人肝肠寸断。Ennis是被动的那个人,但他的爱一点也不比Jack少,而正是因为没有表现出来,才更令人痛心,比如他们俩分开后他跪在角落里边哭边吐的样子。那真是一个人痛到了极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能对着衬衫轻轻说句:I swear,与Jack的那句“The truth is Sometimes I miss you so much that I cant hardly stand it”形成多么清晰的回应,却只有永远无法回应的遗憾。 *关于电影其实我很是奇怪美国人接受了这部电影,以他们那直来直去的思维而言。李安近年的电影,其实都离不开一个“克制”。这哪里是西方电影,分明就是一部美国风景的《卧虎藏龙》。且不说断背山的风景在李安的镜头中显得那么诗化,重点也不是那些Ennis和Jack一个在山下,一个在山上遥遥相望的浪漫场景,而是他们像东方人一样对自己的感情欲言又止,爱你在心口难开的无言相对。同性恋这个题材选得好,因为李安可以在他熟悉的“出世”和“入世”之间纵情驰骋。李慕白是这样,Ennis是这样,王佳芝也是这样。两人的从头到尾,连一个爱字也无,自己的委屈甚至都不敢拿出来放在对方面前。这种无言的,甚至没有音乐的镜头让人想起国画的大片留白,空无一物的地方却是最能扣人心扉。正是这样的留白才让人无法控制自己的眼泪。 *关于生活三年前的某个冬天晚上,我和tt下班之后兴冲冲跑到竹子的家里看这部电影。坐在竹子温暖的绣花白床单上。我们被牛仔们一口难懂的西南口音难倒,更被蹩脚的翻译迷惑。纵使这样,还是被那两件血肉相连的衬衣震到,说不出的感叹惆怅。昨天办公室新来个碟仙,阴差阳错卖给我张D9的断背山,于是回去之后整个晚上都放任在牛仔的感情世界中,为他们的隐忍克制哭到眼睛都快睁不开。我一个人时,就敢于面对自己的感情,在亲人面前,反而变得感情缺失,张口结舌。你真的有那么深的爱过一个人吗?那个你最爱的人,是否和他说过你爱?大部分时候把爱说出来,只是为了感动别人,甚至感动自己。真爱的那个人,自己都不知道,一爱就爱了二十年。 人和人的沟通交流是那么难的事情,正如Jack和Ennis的感情无法有个完满的结局那样,生活中的遗憾也总是太多。才想起来,那个在断背山里惊艳演出的Heath Ledger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他是个用生命演戏的人,像James Dean一样,把他的生命留在了最天才的年月。戏中死了的那个人还在,活着的那个人却死了,这不是造化弄人,又是什么。

Posted in 电影 | 8 Comments

女座头市:生命的悲歌和希望

当然了,这部电影其实没我名字取得这么好……基本上,是个盲女和类星矢男人的一段人生交集,加上中村狮童和一群帅哥们的打打杀杀。日本人真是形式主义啊形式主义,我终于知道《杀死比尔》是从哪里学来的了,就是日本武士篇这一套吧。除此之外,百人斩少女一类,也充分反映日本人在此方面的审美情趣。   但是,绫濑遥的眼神真犀利啊真美啊,日本小姑娘在屏幕上就是好看。再加上演白河组少当家的窪塚洋介帅哥,日本武士时期的干净单纯如浮世绘一般的风景,屏幕上的两个小时还真是养眼。为什么日本小姑娘一化妆就这么好看呢?比如NANA里面那两个。

Posted in 电影 | 4 Comments

革命之路:杰克和露丝的现实主义生活

看着十年前的帅小伙和大美女变成了山姆门德斯镜头下的这个样子,真是令人无限唏嘘啊。豆瓣上有人说得好,如果杰克当年爬上了木板,他和露丝现在就是这副德行。所谓《革命之路》,不过是围城的另一种说法,笼子外面的人想进去,笼中的人想出来。方鸿渐和孙柔嘉的美国1950年代版,也是世界各地通行版。   好电影的意义就在于,即使没有复杂的情节,夸张的故事,仍能让你产生共鸣。共鸣的原因在于,每一对夫妻,或每两人之间的交流性都是不可预知的,即“我不知他人所想”。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是夫妻的共同生活需要更多的交流和默契,这也是两个个体交流的典型案例,更加困难和更加不可预知。这就是围城的本质,也是为什么每个人看这部电影都觉得主人公身上有自己影子的原因。   Frank和April不是没有理想和理智,他们都对家庭抱着责任感和希望,希望通过交流达到一致和默契。但故事的悲剧在于,导演认为这种交流是无法成功的,不仅在于交流的文本冲突,更在于交流的语言性本身。作为一个个体,你如何判断你和“另一个个体”有交流的必要,就在此时,就在此地?所以,即使生活了几十年的夫妻,老头也会在老太太絮絮叨叨的时候,悄悄关掉自己的助听器,更不要说跋涉在慢慢长路上的革命夫妻了。   顺便说一下,这部电影真的让我很困……我得承认我是在半梦半醒之间看完这部电影,但奇怪地没有疏离感,仍然掌握了故事情节和导演的意图,多么一举两得啊。

Posted in 电影 | 2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