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电影评论

Sense8:当你成为别人时

神创造人类时,并没有给人类感知他者的能力。所以,我们永远也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也永远无法证明或者证伪我们对他人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所以才有了庄子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有了萨特的“他人即地狱”。即使亲如一家,血缘关系也对此无能为力。 如果有一天,我们可以感受到别人呢?可以看到他们看到的东西,听见他们听见的东西,知道他们的想法,获取他们的能力。沃卓斯基姐弟的新片Sense8(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中文译名,叫八仙过海)就为我们展现了这样的一个想象中的世界:有一个族群(Cluster),他们生活在世界上的不同角落,说着不同的语言,做着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人生问题。从冰岛到非洲,从韩国到芝加哥,从警察到小偷,从药剂师到企业高管……然而,他们却可以感知彼此,正如八人之一的德国混混所说:这样的感情比亲情还重要,因为它不是基于血缘,而是基于选择。 沃卓斯基给我开启了新的想象模式:如果有朝一日你能感受到别人,你会去做什么?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因为我们几乎永远也不可能做到这样;然而这个问题也是有现实意义的,即在这个世界上,有着超越血缘的、基于选择的关系。这种关系以你对对方内心的认知为出发点,与相貌、种族、职业、文化教育水平都没有关系,而是实实在在地看见他人的内心,他者的世界,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这是我们内心平行于外部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信之则有,不信则无。从这一点上说,沃卓斯基的哲学与《黑客帝国》时代是一脉相承的,你相信,就能用意念把勺子掰弯。如果你不能掰弯,那是因为你还不够相信。同理,在Sense8中,如果你相信,就能感受到别人的内心世界。如果你感受不到,那是你还不够深入。 从黑客帝国到云图到Sense8,沃卓斯基还是一样的表现主义与世界主义,一是用各种极具代表意义的符号来表达他们眼中的世界,比如八个主角的选取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表现地球文化民族的多样化;二是一定要政治正确,从黑人到白人到黄种人,异性恋同性恋到变性人,基本上,支配地球转动的都是minority,从来没有白英新什么事。我喜欢这个故事的开篇,对之后的发展也拭目以待,只要故事情节还是围绕着现实世界,就会有许多的新奇情节可以展开在这个设定之下。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夏日,在奥林匹克公园(二)

重新看了一遍《暮光之城》才知道,整个故事与奥利匹克半岛是不可或分的。女主居住的小镇Forks在奥林匹克半岛的西端,第一集中,Bella和同学去的海滩La Push曾经是印第安人的领地;在舞会之前,Bella和同学去Port Angeles(安吉利斯港)买裙子,那算是奥林匹克半岛上最大的城市,其面积大概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三四线县城吧。所以说,Bella基本相当于住在森林当中,那确实是吸血鬼选择的终老之所。 今日的Forks小镇还挂着电影里有的那个人口标牌:本镇人口,3xxx。除了暮光之城的粉丝之外,大多数游客把这里当成一笑而过的景点;而对小镇的三千人来说,电影的拍摄给他们带来了为数不多的就业机会。 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守着这样一片丰富的森林资源,这里仍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小镇呢?Quinault湖上的船长为我们解开了谜题。美国在1970年代曾经制定过非常严格的自然资源保护法,这一带的任何自然资源,包括森林,都是不允许砍伐的。所有的伐木工人都失业了。“后来他们制定了更为宽容的政策,允许人与自然之间做个妥协。可惜这个政策花了14年的时间才落实到这个偏远的地方,”他语气中透出深深的无奈,从他的眼神中,我能看出他家里一定有人是那一代的伐木工人,也许是他的父亲,也许是他的爷爷,“那时候经济已经完全被毁了。直到如今,半岛也没有从当年的打击中恢复过来。” 半岛的小镇上,包括Forks(福克斯),没有任何高楼,普通民居也比西雅图地区的质量差远了,很多还保留着二十世纪中叶的拼接木板样貌,像伊斯特伍德西部片中的没落景象。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妥协,也许是地球上永恒的话题。 对于旅游观光业,《暮光之城》可谓功不可没。排除狗血的情节和幼稚的演技不谈,影评选址确实是有独到眼光的。当爱德华背着Bella纵身跃上高大的云杉时,那一片广阔天地在眼前一览无余。在密密茫茫的烟霭与雨雾中,很难有看清这一片山水的机会,除了在飞机上,也就只可能是在吸血鬼的背上了。那一片亚寒带茂密的针叶林,昂首向天的杉树和松树,蜿蜒流转的大河,在城市和一般景区看不到的壮丽景象,赋予了这片土地最独特的烙印,孤独的印第安部落已在这里居住了上千年,世世代代,与这里的水土一样生生不息。 在福克斯小镇的游客中心门前,还摆放着电影中女主开过的红色皮卡。现在我知道为什么要选择皮卡了:这不是炫酷,而是追忆。这是伐木工人的最后遗产,是狗血的故事背后对半岛情结的致敬。

Posted in 书籍旅游,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Leave a comment

Song One:安静的歌,安静的感情

这是一部适合在安静、有充足时间的时候看的电影。如果你想看诡谲的情节,妖艳的美女,华丽的布景,这里都没有。可是我在飞机上安静的一个半小时里,看到的是说出口就太多的感情,两个不善言辞的人之间的暗流涌动,还有把时光停在爱情最美好阶段的冲动。 谁没有和初恋在街上走上一整晚的美好回忆呢。听夜晚的河水、飞过的鸟鸣,火车的汽笛,那些在平时生活中都不会注意的东西,此时却觉得如此美好。内向的歌手想要帮助女主的弟弟,却渐渐注意到了女主本身。女主想要邀请歌手出来,却连地点在哪里都忘了说。没有狗血,没有出乎意料的反转,可就是让你想起自己的感情,默默爱过的那个人,有好感的朋友,无疾而终的感情,还有那些年回荡在校园草坪上的歌声。这大概是年轻最好的部分。 飞机上很安静,窗子都关上了,周围的人好像都不存在。拿着一杯饮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一分钟一分钟地把电影看完。看到歌手去女主家里吃晚饭那段,女主妈妈非让女主唱小时候最爱的歌,唱着唱着她就哭了。那种微妙的、似水流年的感情,恐怕只有过来人才会懂吧。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一月电影札记

SPY: 女间谍 今年反间谍片流行,从kingsman到女间谍,全都是最不像间谍的人成了间谍。而spy从本质上说,不是一部间谍片,而是一部女权片。我就喜欢看一个完全不符合大众对美女定义的女主角,在做着不符合大众对自己stereotype的工作中逐渐显示出来的魅力,而把其他男性角色统统甩到后头的故事。美国《娱乐周刊》对此片的第一句评论就是:好莱坞花了一些时间,才找到对Melissa McCarthy(本片女主演)的定位。在男性霸权的今天,好莱坞要找到一个好的女性角色比男性角色的机会少多了,而找到一个不以相貌取胜的女性角色更是少之又少。难怪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女配演员上台时,要大声呼吁男女同工同酬。Melissa接到这个角色,是她的幸运,也是好莱坞的幸运。她的演艺天赋在这里完全得到了发挥,即使只是一部完全无脑的爆米花喜剧电影,但她起码拥有了从此和一线演员平起平坐的地位。 Kingsman:皇家特工 这片子在豆瓣上的评分之高令人难以想象,我觉得大部分都是冲着科林叔去打的分。除去西装和英国口音,这片有着和《海扁王》一样的本质,当然,也是同一个导演。让我回想起小时候看的《少年特工》 ,虽然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但都是青春热血与成长。青少年应该会爱死吧。   Avenger2:复仇者联盟2 这片是Memorial day长周末的周五晚上看的,电影院里人山人海,mad max的票竟然卖光,不得已才退而求其次看了这部电影。结果在电影院里被交织的困意和轰鸣的爆炸声摧残得欲仙欲死,不明白怎么会有人喜欢看这种除了感官刺激别无其他的影片。 青蛇 中学时学校发了这部电影的票,没去看,给妈妈了。妈妈回来说,不知道讲的是啥。二十年后,终于补齐了当年没去电影院看的遗憾。我非常不同意对这部电影流行的,百合与吃醋的看法。我觉得影评的主题不是情和义,而是人和佛(和妖)。佛是要灭绝一切人性的,而妖一心想的是怎么获得人性。这三者中不可调和的矛盾才是影评的主题。另外也不觉得这部电影的色调美。感觉像在后面挂了一个红光灯一个蓝光灯拍的。王祖贤和张曼玉是演绝了。   (未完待续……)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广告狂人》:时代的终结与个人的继续

我很少为电视剧写评论。《广告狂人》是为数不多的、我想为之写评论的电视剧之一。 2007年第一季广告狂人播出时,我还在中国的4A公司上班。4A,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dvertising Agencies, 两个音节轻轻吐出,在当时代表着中国广告业的巅峰,能引来Vendor同行羡慕的目光。金宝街的夜晚,华丽大厦楼下的出租车,创意部门被关上的日光灯以及漆黑的空间里一盏盏幽幽的台灯,都构成我的生活。曾经在为一支广告配音时被客户骂得狗血喷头,在凌晨三点的出租车上看窗外的北京,是那么冷,冷到像沙漠的夜晚一样,呼出的不是空气,而是冰冷的沙砾。 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十年之后再美国,回首当年的广告生涯,觉得做了什么客户、得了什么奖,都被记忆毫不留情地抹去了。留在脑海里的全是细节:和美指一起去酒仙桥的小饭馆吃午饭;离职的时候跟我吵过架的创意总监给我发短信说,你别走了,我再也不和你吵架了;在崇文区的旧民楼里和导演拍一支病毒视频拍到半夜,导演不停说:“这条不错!”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以为即将收工时,导演神采奕奕地说:“再来一条!”再来了无数条之后,此人如今成为了北京城里著名的电影导演,而我在太平洋另一端、现代广告发源的国度里,继续我的Marketing生涯。 我好像是赶上了中国传统广告业的一个尾声。像八十年代东北产业工人走下历史舞台一样,中国广告业照搬美国4A忽悠客户的传统还在,可是逐渐失去了高大上的华美衣裳了。在互联网、社交网络和移动技术当道的时代,广告业早已改变,我也觉得广告业应该改变,可是那些4A的行话,流程,WIP,曾经是照耀一代人梦想的标识,像产业工人的车床、铅锤,光是看着,就有种遗产的感觉,既美好又失落。 Don所处的年代,正好是这样的传统广告业的黄金年代。客户会为了一句文案一掷千金,他们也真的相信电视广告能煽动消费者买他们的产品,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没有手机电脑的年代,还有什么能比大众传媒更能把注意力牢牢地绑定在一块屏幕上呢?于是有了Harry这样的媒介,有了Peggy这样的文案,有了Stan这样的美指,有了广告人赖以生存的整个世界。 他们的提案是那样激动人心,能催人泪下。在第一季的末尾,Don提案的“旋转木马”,让在场的客户热泪盈眶,也让在电视机前的我热泪盈眶。当你做出一支好广告时,你知道这是一支好广告;这种“The one”的感觉,是所有广告人梦寐以求的。Don是所有广告人梦寐以求的目标;他不是一个个人,而是结合了所有人人生的一个时代标签。他上过战场,经历过大萧条,他睡倒街头,知道人生最深的伤痛;他不得不用另一个人的名字生活,这使他与尘世生活若即若离;他有最漂亮的妻子,最可爱的儿女,最光鲜的工作,最丰厚的收入;他看尽人世一切浮华奢靡与悲欢离合,他不是洞察者,他是洞察(insight)本身。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广告狂人》的七季,写尽了一个上进、乐观、荒谬、愚蠢的时代。我看着电视里的人物,包括孕妇,都在吞云吐雾;今日我在美国上班,和同事们讨论次剧时总是惊异于当时职场对女性的歧视,里面有些人说的每一句话几乎在今天都可以被告上法庭;我惊异于那个时代和今天有了多大的差距,那个积极的,动荡的,不堪一击的时代。 然而,《广告狂人》说的不光是时代。《广告狂人》说的是人。剧中的每一个人,在我周围的同事中都可以找到镜像。几年前我写过剧评《新秀丽手提箱的故事》,讲悲惨的一天之后,Don和Peggy短暂而温暖的师生情谊。这是这部剧中,我最被感动的一条支线。我想起当年的香港老板,长得圆头圆脑,总是身先士卒,挡在我们前面,和我们一起在茶餐厅里抓耳挠腮地想办法,一条一条写在餐巾纸上;我也喜欢Peggy和Stan的友谊或者说爱情,让我想起当年的同事,诚恳正直的北京姑娘,一起吐槽客户一起八卦,直到现在,每年三八节都记得给我发微信,即使我已经远在天涯。 我们创造的也许是一个时代,而我们能回忆起来的,只是身边的人而已。 所以在《广告狂人》的最后,Don从莫名其妙的瑜伽灵修班里脱身出来,回到了麦肯,回到了可口可乐。再也没有时代印记,没有了香烟、人权斗争、总统竞选、女性歧视。只有Don 一个人,继续属于他自己的事业,或者生活,这也许是时代的终结,却是个人的继续。 我们从那个时代里脱身出来的人,也在继续我们的生活。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菲洛梅娜:A面小说,B面电影

要比较小说《菲洛梅娜》和电影《菲洛梅娜》的优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与一般的小说改编电影的延展与浓缩不同,电影《菲洛梅娜》与小说相比,几乎是从磁带的B面讲述了同一个故事,完全不同的角度,与小说拼成一个完整的圆弧。电影像是小说的纪录片、旁白者、注解师,不同的解读,甚至不同的观点,让看完小说的读者能从全新的角度欣赏同一个故事。看完小说和电影,读者会惊异于一件事情可以从这么多不同的角度去讲述和解读,虽然不比《罗生门》是完全相反的观点,可是完全是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说《菲洛梅娜》由前英国记者Martin Sixsmith写成,讲述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天主教高压的爱尔兰社会中,未婚先孕的女子不能保有自己的孩子,只能被送到修道院做苦工,医疗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而他们的孩子,以“领养”的名义几乎是“出售”给有钱的美国人。两千美元,天主教家庭,就可以“领养”到一个健康的爱尔兰裔儿童。经历了与自己儿子生离的姑娘菲洛梅娜,与经历了在懵懂之中就被迫与母亲分离的安东尼,在新大陆的生活,与养父家庭的不和、对自己来历的苦究,对自身性向的疑惑,在上层社会共和党中的体面工作与内心世界中途的挣扎……跌宕起伏的人生,如戏一般。而安东尼把所有的这一切都归咎于他生母的“抛弃”:如果连亲生妈妈都不要自己了,那谁还会爱你呢?带着这样的疑惑,他踏上了漫漫的了解身世之路…… 小说是线性叙事,从1950年代娓娓道来,细致描述主人公在成长道路上的每个关口、每个戏剧化的场面,每个悲伤的结局。而电影呢?相比你也猜到了,是从母亲的角度出发的。影片甫一开始就到了二十一世纪,从修道院出来之后又在人间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菲洛梅娜此时已经是老妇了。她又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当年被迫和自己的亲生骨肉分离的悲恸和遗憾总是萦绕在脑中挥之不去。恰好,她遇到了Martin,一个刚刚被迫辞职的前BBC记者,典型的劳动阶级、虔诚教徒菲洛梅娜和知识分子、愤世嫉俗的Martin之间充满张力的互动,在寻子之路上发生的点点滴滴,成了这部电影笔力最重的地方,是安东尼故事的反面,也是传奇的补写——看,在你传奇的人生之后,这是所有一切的根源。 一个孩子,从三岁起就和生母分离,被带到了完全陌生的家庭,开始全新的生活,应该是对过去的生活毫无知觉的。他被培养成美国的精英阶层,上了最好的私立大学之一,成了律师,去了华府工作,才华横溢,天赋异禀,成为他母亲口中的“大人物”。而菲洛梅娜呢?她一直居住在乡下,蓝领工作,爱看“霸道总裁爱上我”一类的爱情小说,举止粗俗,记者Martin一开始是看不起她却又无可奈何的。但是,这是一个母亲啊。这是一个被迫签下永远放弃抚养权的母亲,在五十年后对自己孩子执着的寻找,当他知道儿子的成就时,她的自豪感和所有的母亲是一模一样的:“他竟然是共和党的律师!如果他和我生活在一起,可能他也就能当个镇上的律师吧!”这样的话从一个教育、阶级都不高的母亲嘴里说出来,除了满满的母爱,还有什么呢?菲洛梅娜知道安东尼是一个同性恋时,这个天主教徒一点都不稀奇:“我有预感,他一直就是个敏感的孩子……”她和他在一起才呆了三年啊!安东尼以后走得那么远,那么高,但在母亲的脑海中,他一直是那个单纯敏感、母亲哭泣时能用稚嫩的手帮她擦去眼泪的孩子。她幻想他的一生,用最朴素天真的她的视野去想象美国的生活:“要是他流落街头怎么办?”“要是他没工作怎么办?”“要是他变成一个胖子怎么办?”“为什么会变成胖子?”记者奇怪地问。“因为美国的菜量实在太大了啊!”看,这是每个母亲心里的担忧,无论这个孩子是否在她身边,甚至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一面。 而在安东尼这边,他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他能记起他的故乡山川,知道自己来自爱尔兰,也知道母亲“抛弃”了自己。他循规蹈矩,在学校里各方面都表现出色,因为他对自己的不自信,就必须要求自己做到最好来让别人接受自己。可是,在他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你是被抛弃的孩子,你是没有人爱的孩子。他觉得自己永远不配得到幸福,因而自虐式的一而再再而三地毁灭自己的感情:不论异性还是同性,他的爱情结局永远是戏剧性地悲惨。他向神父坦白:“我的原罪就在于,我爱的是男人。”然而有真爱降临时,他又不愿意面对。他对自己的初恋情人谈起自己的故乡:“那好像一首歌,你还记得听到它的时候美好的感觉,可是,你已经永远忘记了它的旋律……” 他三次到自己的出生地——爱尔兰的一座天主修道院寻找自己的生母。修女们从始至终都拒绝了他的请求。最后一次,他得知自己罹患艾滋时,最后一次请求修女帮他找到他的出生资料。修女仍然拒绝了他。 小说和电影都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主人公的名字都没有替换。正如记者在电影所说:“不能改名,这正是这个故事的意义。”我看的书里,有安东尼三岁前在修道院的照片,有他参加成人仪式的照片,有大学毕业的照片,有当律师的职业照片,也有他回到爱尔兰修道院的照片。最后一张,是他的母亲站在他墓地前的照片。 五十年的寻寻觅觅,不过换来一抔黄土。当母子终于相见时,生离变成了死别。 最后一次受到修女拒绝时,他提出了最后的请求。他把他的财产捐给修道院,只求葬在出生的地方。他的伴侣跟他的养父大吵一架,把他带回了爱尔兰。最后的答案在电影里:母亲欣慰地发现,儿子还记得她,记得自己的故乡。 小说和电影里有宗教、有人伦、有道德、有自我的矛盾与冲突。小说里的照片,在电影里变成了录像。菲洛梅娜看着一帧帧安东尼逐渐长大的画面,感受着五十年来的母爱全部浮现在屏幕上,那是渴求却不可得的遗憾,时空交错中永远不能弥补的失落。再没有什么能比一个母亲失去自己的孩子更令人难受的了:而菲洛梅娜能对当年拒绝她寻找儿子的修女说声:“我原谅你了”,也让记者震惊,从而深思他与菲洛梅娜不同的价值观。他愤世嫉俗,以眼还眼;她受到如此多的不公正待遇,却仍然笃信上帝,善待自己。这是宗教间的冲突,在我看来,更是阶级间的冲突。大多数观众可能会站在记者的角度看问题,而菲洛梅娜最后与记者的融洽,说明这些价值观其实是殊途同归的:人与自己命运的妥协。 电影绕过了安东尼的一生,着重点在菲洛梅娜寻找自己的孩子身上。避重就轻,却用敏锐的笔触阐明了这一主题。朱迪·邓奇与Steve Coogan之间的互动有趣极了,两位精湛的演技能用一个眼神就把观众逗得忍俊不禁。小说则更充满戏剧性,很多地方能看出来是作者添油加醋的,我不太喜欢这种借着真人真事煽作者自己情的写作方式,然而作者笔力颇深,带着记者的客观与冷静,多用短句,每句常用“He”开头,像是旁观者在讲述不属于自己的故事。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从《灰姑娘》看美国的儿童教育

不出所料,《灰姑娘》是一部极其正统的、唯美的、浪漫的、狗血的,受众年龄在五至十岁之间的迪士尼电影。但是没看电影以前,我以为这样的电影已经不会再受欢迎了。仿佛大家都腻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史莱克》一定要搞个反转结局,《沉睡魔咒》一定要搞个妖艳的巫婆,各种马达加斯加企鹅、快车、爱丽丝,儿童战警,一定要搞些惊悚的冒险的题材,仿佛这样才有悬念,才能吸引大家看得下去。这样的创作手法对观众有什么影响呢?直接后果就是我三岁的女儿在影院里看这些电影的预告片时就被一惊一乍的音乐和情节吓得躲在我怀里,闹着要回家。 都是PG级电影,《灰姑娘》就是一部能让孩子在电影院里安静下来的电影。开头恬淡的音乐,蓝蓝的天,白色的云,可爱的小姑娘,直接把我拉回到了小时候看《格林童话》时的想象中。那时候的灰姑娘是淳朴的,后妈是恶毒然而真实的,神仙教母能力不是无限的,南瓜是不会成精的,王子是忠诚的。这样一部真人版的童话电影,完美再现了所有人小时候看到这篇童话时的第一感觉,没有悬念,没有包袱,只有极其绚烂的色彩和纯洁到只剩一张白纸的灰姑娘。人物扁平又如何?你还能指望灰姑娘拍成甄嬛传吗?说这部电影应该拍成《五十度灰》的直男们,你们忘了这部电影的受众是我女这样的小朋友,而买单的是他们的娘。 这是我和女儿在影院里共度的一个愉快的下午。她坐在我的怀里,不时问问我她不明白的地方是什么意思,看到蜥蜴变成了随从、白鹅变成了赶车人,她笑得前仰后合,而我们一起被灰姑娘的蓝色长裙美哭,那个镜头大约有五分钟的时间,我们谁都没有说话。在那个瞬间,我忘记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和知识分子所应该有的反讽的能力与女权的意识:就让我坐在那里,欣赏五分钟这条漂亮的裙子吧。而当影片结束时,我女能说出灰姑娘很勇敢、很善良这样的观后感,更让我深深地觉得,美国的儿童教育是我们很多儿童文学都望尘莫及的。 平心而论,《灰姑娘》与白雪公主、睡美人一样,都是个极其陈腐的童话故事。故事里必定有个美丽的公主,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必定有个王子,有一场劫难,最后以婚礼告终,完全不符合现代的男女平等意识。然而这部电影是这样弱化这个主题的:开头不到五分钟,亲妈在去世前就点了题:Have courage and be kind。要勇敢,要善良。此后的九十分钟,灰姑娘一直坚定不移地围绕着中心思想完成她的人生道路。不论命运多么坎坷,坎坷到了荒谬的程度(要是我估计自杀或者出走了),她还能笑着面对一切,还能保持最大限度的善良,连家里的老鼠都不放过表达善心的机会。结局呢?她勇敢地走了出来,向王子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公关了自己,公关了王国,最终成功上位。勇敢和善良必然能带来人生的幸福结局,这是这个故事向五至十岁女观众表达的唯一主题。男女平等?家庭琐事?打破礼教?见鬼去吧,这不是这个年龄的观众应该学习的内容。真,善,美,还有多少人记得童话故事的三字真言?这部电影做到了。 我不禁想到美国的许多儿童文学作品。每次去图书馆,都是浩如烟海的儿童图书,从简到难,而且无一不围绕着真善美这三个字。大部分是教孩子怎么“做人”:团结、有爱、尊重他人的权利、亲情、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独立……这些道理随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娓娓道来,连我都看得津津有味,更不要说小朋友们了。和爸爸去钓鱼,自己动手挖蚯蚓。非洲的小朋友在海边晒太阳,享受浪花扑在身上的微笑;和恐龙一起上幼儿园,怎么教它上厕所呢?再看看中国的《幼儿画报》,红袋鼠、火帽子和跳跳蛙的系列故事,第一篇是讲瓶子碎了怎么粘起来,第二篇是讲怎么样防止浴室的雾气,第三篇是不要跳井盖……很实用,但实用得有点过了头。这就算好的了,还有更多充斥着歧视、不公平的故事:某某小朋友因为谁谁不漂亮就不跟他玩了,还有植物大战僵尸改写的故事……很难从里面读到人生的教育意义,更不用提帮助成长和看世界。 所以我建议母女们都去看看这部电影,像是妈妈自己的童年在女儿身上的镜像。一起吃着爆米花一起对着南瓜车爆笑、水晶鞋发花痴,然后学会善良和勇敢。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Leave a comment

《少年时代》:你以为你抓住了生活,其实是生活抓住了你

有一天睡午觉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见还是在大四的时候,在学校乐团里,大讲堂的后台,登台准备表演。谱架上的乐谱,随风一页页翻起来,哗啦哗啦。那感觉是如此真实,以致醒来的时候会特别伤感:原来这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可为什么记忆还是如此,一刻也不曾离开呢?  在《少年时代》里,梅森说出了答案:“有时候你觉得你抓住了这个时刻(Seize the Moment),其实不是。是此时抓住了你。”  年轻的梅森在大学开学的第一天,和后来一定会成为狐朋狗友的室友、室友的女友、女友的室友一起去Big Bend徒步。当他们走到山顶,映入眼帘的是霞光满天,衬着美国西部荒凉壮丽的丘壑,他说出了以下的话。  你以为这是青春的开始,其实这就是青春。你以为后面还有更多的快乐的一天,其实这就是快乐本身。  你以为是你抓住了生活,其实是生活抓住了你。  《少年时代》通篇在讲的,就是这个主题。从一个男孩的眼光看这个世界,最初躲在妈妈的被子里和姐姐听故事,和姐姐吵架;期待爸爸妈妈复合,在十几年的岁月里逐渐发现这再也没有可能;然后生活里出现了同学、朋友、老师、初恋;再然后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学什么、怎么学、去哪里上大学;他的世界逐渐拓展,从开头躺在草地上望天,思考蜜蜂的问题,和到最后看到Big Bend夕阳下的整个世界,他的天空被拓宽了,他的人生开始了。  而妈妈,此时在公寓里哭泣:“我以为人生后面还有很多,可是……没有了。”从一个辍学少女到单亲母亲,坚持上完大学,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工作,成为了一个学着,并把他们姐弟俩带大,她完成了从一个少女到母亲、从青年到中年的转变。十二年足够让她从一个美丽的少妇变成成熟的中年女儿,而她感觉自己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课题:结婚、生子、离婚、买房、卖房,然后,孩子们终于离开了家,接下来是什么呢?“My fucking funeral.”看到这里的我眼泪也掉下来了;十二年是梅森的人生,也是妈妈的人生啊。  另一个让我热泪盈眶的地方,是梅森小的时候去爸爸那里过夜,爸爸弹着吉他给他们姐弟俩唱歌。“我在想我的孩子有没有想我……”歌词与前面的情节极尽默契,说尽单亲父母的悲哀。更悲哀的是,爸爸和妈妈都是好人,他们对孩子的爱都是深沉伟大的,可是,他们却不能组成一个家。他们的亲情永远是残破的,只能在有限的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里尽力弥补。爸爸尽量给孩子讲生活的道理,连女儿的避孕问题也要过问,即使两个人都很尴尬;带梅森去野营,教他怎么追女孩子,教给他男人的生活;妈妈的辛劳就更不用说,虽然影片里没有正面描写,但影片里不断出现妈妈开车送他们去学校的画面、自己上课也只能带着年幼的梅森去课堂,单亲母亲的辛苦可见一斑,更不要提在家暴的环境中尽力保护姐弟俩,一次又一次地搬家,一次又一次地离婚;这是父母的爱,和与生俱来的责任。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相似的;而每个人的人生又是不一样的。相似的是我们都做着同样的事:出生、成长、上大学、结婚、生子,然后把孩子抚养成大,送上大学……然而每个人的人生又是那么不一样,这些鲜活的、每一个对其它人来说无足轻重,对自己却弥足珍贵的时刻,就组成了我们自己的人生。  我想起我自己人生中每个难忘的时刻。三岁的女儿午睡醒了,我去床边看她。她皱着一张小脸,刚从沉沉的睡眠中清醒过来,迷惑地重新打量这个世界;看到我对她笑,也试图对我笑,那困惑的、可爱的笑脸。这些时刻她可能永远不会想起,但对我却永远不会忘记。我想起我的妈妈有天翻出了我五六岁时在作业纸上给她画的生日快乐的水彩画,“一想到你稚嫩的小手在那里画呀画押,我就忍不住掉眼泪”;如母如女,这些是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时刻。这些时刻,在我们的人生中,是多么珍贵!  导演Richard Linklater十二年磨一剑,用极大的耐心与极艰苦的工作,打造了这部电影史上最不一样的电影之一。最大的不一样,当然是原班人马拍了十二年。如果说妈妈和爸爸的演员人在中年,变化还不是特别明显,然而梅森的演员Ellar Coltrane从六岁演到十八岁,不但让观众看得目瞪口呆、唏嘘不已,也是演员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完整记录。看完这部电影,我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导演没有让同一个演员演十二年,这部电影是不是还会同样出色?答案是,这仍然是部出色的电影,但不会是一样出色,因为人在自然成长过程中的那种流畅与真实,是任何表演都代替不了的。  这不是一部主流的“三一律”电影,没有戏剧化的冲突与暴力,最过分的镜头,在其它电影里连前戏都不如;自《波将金战舰》以降,人们太习惯了在电影中看到各种蒙太奇镜头,用不同的拼接造成观众视觉和心理上的假象——我说的不光是不同空间的蒙太奇,更是不同时间的蒙太奇,比如电影里常常出现的字幕“二十年后”;而很少有一部电影,真正拍了十二年,记录下来最真实的生活。这项工作不但艰巨,而且冒险。这需要导演在定稿初始就规划好整整十二年的情节与工作日程,如果有一个镜头没有拍到,则不能进行补拍。于是,我们看到了无比真实的生活。从影片开始妈妈朗读第一册的《哈利•波特》,到第一代的xbox游戏机,到男主上高中时party的当年最新流行音乐,每个细节都是时代的缩影。  Ethan Hawke在这部戏里发挥极为出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离婚父亲的形象。实际上,没有一个演员是演得不好的:因为太真实了。饰演妈妈的Patricia Arquette在戏的结尾明显入戏比开始时更深;我们看到的是三个小时的电影,但对她来说却是一项十二年的工作。她坐在公寓里,看着即将上大学的儿子收拾东西,突然哭起来的画面,比任何时候的她都要令人动容。十二年啊,她也真是把梅森当成她自己的儿子了吧。  如果这部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那么它将同其他少数几部历史上获奖的电影一样,创造了一个由“非主流电影”获奖的记录。奥斯卡历来喜欢那些“大”的电影,严肃的主旋律,比如《乱世佳人》,比如《宾虚》,只有少数有创新的电影能够冲破这个桎梏,比如1990年代的《沉默的羔羊》,打破了恐怖片不能获奖的记录;十年前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打破了外国人主演的影片不能获奖的记录;2011年的《艺术家》,更是艺术复古/创新的典范。《少年时代》这样的神片在奥斯卡评委那里能走多远,我们拭目以待。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魔力月光》:伍迪艾伦的春晚小品

        Woody Allen的片子一向是小情小调,属于在水杯里拍出暴风雨的现代讽刺喜剧大师,某种程度上,有点像二十世纪的简·奥斯丁。不过这部《魔力月光》的格局也太小了点,有点像在酒盅里的暴风雨了。全片的主题实在简单,就一个:魔力不在于通灵,而在于情感;全片的点题也就一个,在最后二十分钟Emma Stone的说服教育;全片的悬念也就更少,几乎在片子开始的时候就被观众猜出了答案:一个以理性分析见长的著名魔术师不相信世界上有任何超现实的魔力。结果怎么着?我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读者你说呢?  Colin Firth和Emma Stone是本部电影的男女主角,通篇都是他们俩的对手戏。在三十年代的法国,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既小资又小清新,湛蓝的地中海,敞篷车,明智的贵族老太太和她美丽的珍珠项链;暴雨中汽车坏掉,俩人跑到天文台上看星星,光看这些关键词,还以为是《蝴蝶梦》小说的开头。但是也就仅止于此了:Colin Firth代表的“理智”和“计算”在Emma Stone代表的“情感”与“魅力”之前不堪一击,Woody Allen用八十分钟的篇幅给观众讲了讲他对感情的理解,电影就这么戛然而止了。  看完电影,我脑补了一下能用一个春晚小品把这部剧讲清楚的可能性。宋丹丹可以演Emma的角色,Colin Firth就让本山大叔来演吧!虽然他可能再也上不了春晚的舞台了……本山大叔扮演的魔术师遇到了美丽的村姑丹丹姐,从此开始了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姻缘……完全不违和嘛。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鸟人》:“好”却“不好看”的电影

           对我来说,冈萨雷斯是我几个非常尊敬却不太喜欢的导演之一,其他的还有大卫·芬奇、伊斯特伍德等等。不过相对于后面这两个导演,我几乎可以说是喜欢他的。但《鸟人》不但没有像《美错》一样让我热泪盈眶,连《巴别塔》的动容都没有做到,虽然我承认,它是一部很好很好的电影(此处应该有“可是我偏偏不喜欢”)。  导演的炉火纯青、演员的精湛演技,都在《鸟人》中精确地体现出来。《鸟人》,或者应该改名叫《鸟侠》,讲述了一个曾经演“飞鸟侠”(不知道飞鸟侠是什么东西的观众,请自行脑补蝙蝠侠、蜘蛛侠)的过气演员在话剧舞台上孤注一掷、企图东山再起的故事。《鸟人》是一部戏中戏,Michael Keaton几乎演的就是他自己(他是八十年代末的蝙蝠侠演员,如日中天),或者说许多好莱坞过气演员的代表。在观众眼中,他们是红极一时的偶像,如今却被渐渐遗忘;在评论人的眼中,他们是靠脸出名的玩偶,没有真才实学,被嗤之以鼻;在他们自己的眼中,他们是矛盾的:既为急流勇退而后悔,又看不起当红炸子鸡;既觉得自己搞的是“艺术”,又渴望得到评论家的垂青。他们缅怀过去的自己,又觉得应该突破,最后只能以生命来解决这样深刻的矛盾。  当然,说Michael Keaton过气其实不公平。比起“过气”,“淡出”更可以形容他,一个演员在经历了大风大浪之后退出前台,“已经不是我们的江湖了”,潜心于幕后制作和与名利不太相关的事业。这是一种王者归来的演技,明白了人生真谛之后的演出,拿到一座小金人绰绰有余,就连配戏的Emma Stone也被他带得异常出彩。  下面说说我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地方。冈萨雷斯是个革命性的导演,我有时觉得他的思想过于先进,或者说太黑暗,而让我无法理解。他在《通天塔》中运用交错的多线索叙事让观众看到最后又醍醐灌顶的感慨,而在《美错》和《21克》之中的投入的深情让人身临其境。但《鸟人》摈弃了这两者,更像是一幕写给圈内人看的讽刺戏。光荣和卑贱都属于他们,晦涩不属于我这样的观众。  我希望冈萨雷斯能再拍点普世性的电影,或者把镜头重新对准他熟悉的西班牙语世界。好怀念他镜头下的西班牙海滩,美墨边境的偷渡者,和生猛沉着的叙述啊。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