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电影

从《灰姑娘》看美国的儿童教育

不出所料,《灰姑娘》是一部极其正统的、唯美的、浪漫的、狗血的,受众年龄在五至十岁之间的迪士尼电影。但是没看电影以前,我以为这样的电影已经不会再受欢迎了。仿佛大家都腻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史莱克》一定要搞个反转结局,《沉睡魔咒》一定要搞个妖艳的巫婆,各种马达加斯加企鹅、快车、爱丽丝,儿童战警,一定要搞些惊悚的冒险的题材,仿佛这样才有悬念,才能吸引大家看得下去。这样的创作手法对观众有什么影响呢?直接后果就是我三岁的女儿在影院里看这些电影的预告片时就被一惊一乍的音乐和情节吓得躲在我怀里,闹着要回家。 都是PG级电影,《灰姑娘》就是一部能让孩子在电影院里安静下来的电影。开头恬淡的音乐,蓝蓝的天,白色的云,可爱的小姑娘,直接把我拉回到了小时候看《格林童话》时的想象中。那时候的灰姑娘是淳朴的,后妈是恶毒然而真实的,神仙教母能力不是无限的,南瓜是不会成精的,王子是忠诚的。这样一部真人版的童话电影,完美再现了所有人小时候看到这篇童话时的第一感觉,没有悬念,没有包袱,只有极其绚烂的色彩和纯洁到只剩一张白纸的灰姑娘。人物扁平又如何?你还能指望灰姑娘拍成甄嬛传吗?说这部电影应该拍成《五十度灰》的直男们,你们忘了这部电影的受众是我女这样的小朋友,而买单的是他们的娘。 这是我和女儿在影院里共度的一个愉快的下午。她坐在我的怀里,不时问问我她不明白的地方是什么意思,看到蜥蜴变成了随从、白鹅变成了赶车人,她笑得前仰后合,而我们一起被灰姑娘的蓝色长裙美哭,那个镜头大约有五分钟的时间,我们谁都没有说话。在那个瞬间,我忘记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和知识分子所应该有的反讽的能力与女权的意识:就让我坐在那里,欣赏五分钟这条漂亮的裙子吧。而当影片结束时,我女能说出灰姑娘很勇敢、很善良这样的观后感,更让我深深地觉得,美国的儿童教育是我们很多儿童文学都望尘莫及的。 平心而论,《灰姑娘》与白雪公主、睡美人一样,都是个极其陈腐的童话故事。故事里必定有个美丽的公主,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必定有个王子,有一场劫难,最后以婚礼告终,完全不符合现代的男女平等意识。然而这部电影是这样弱化这个主题的:开头不到五分钟,亲妈在去世前就点了题:Have courage and be kind。要勇敢,要善良。此后的九十分钟,灰姑娘一直坚定不移地围绕着中心思想完成她的人生道路。不论命运多么坎坷,坎坷到了荒谬的程度(要是我估计自杀或者出走了),她还能笑着面对一切,还能保持最大限度的善良,连家里的老鼠都不放过表达善心的机会。结局呢?她勇敢地走了出来,向王子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公关了自己,公关了王国,最终成功上位。勇敢和善良必然能带来人生的幸福结局,这是这个故事向五至十岁女观众表达的唯一主题。男女平等?家庭琐事?打破礼教?见鬼去吧,这不是这个年龄的观众应该学习的内容。真,善,美,还有多少人记得童话故事的三字真言?这部电影做到了。 我不禁想到美国的许多儿童文学作品。每次去图书馆,都是浩如烟海的儿童图书,从简到难,而且无一不围绕着真善美这三个字。大部分是教孩子怎么“做人”:团结、有爱、尊重他人的权利、亲情、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独立……这些道理随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娓娓道来,连我都看得津津有味,更不要说小朋友们了。和爸爸去钓鱼,自己动手挖蚯蚓。非洲的小朋友在海边晒太阳,享受浪花扑在身上的微笑;和恐龙一起上幼儿园,怎么教它上厕所呢?再看看中国的《幼儿画报》,红袋鼠、火帽子和跳跳蛙的系列故事,第一篇是讲瓶子碎了怎么粘起来,第二篇是讲怎么样防止浴室的雾气,第三篇是不要跳井盖……很实用,但实用得有点过了头。这就算好的了,还有更多充斥着歧视、不公平的故事:某某小朋友因为谁谁不漂亮就不跟他玩了,还有植物大战僵尸改写的故事……很难从里面读到人生的教育意义,更不用提帮助成长和看世界。 所以我建议母女们都去看看这部电影,像是妈妈自己的童年在女儿身上的镜像。一起吃着爆米花一起对着南瓜车爆笑、水晶鞋发花痴,然后学会善良和勇敢。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Leave a comment

Captain Phillips《菲利普船长》:啊,船长,我的船长

                我一直对航海生活有向往心理。小时候听《军港之夜》,《大海啊故乡》,再大一点看《潮起潮落》,玩光荣的大航海4,水手说“我从小的愿望就是在甲板上仰望星空”,啊,多么浪漫。  我知道许多人和我有相同心理,然而真正的航海生活却远不如想象中浪漫。在茫茫的世界上飘荡,脚下没有坚实的土地,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海水,没有淡水,没有伙伴,有的只是狭小的船舱、难喝的咖啡,内讧的船务人员,和不知什么时候会蹦出来的海盗。  Tom Hanks演得太真实。船长的苦闷、面对敌人的镇静、沉着有力的指挥、自我牺牲精神,甚至短暂的慌乱,都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我不禁看到了他英雄的一面,也看到了他常人的一面,甚至看到了他被软弱的一面。被获救后他哭着对医护人员说:“谢谢,谢谢……”重复了一分钟,让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我想,一个真实的人,在生与死、血与火的枪口下被解救出来,能做到的最好,也无非如此了。我流泪甚至不完全是为了船长,也为了他的演技。  如果说Tom Hanks能得个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那演索马里海盗头子的那位起码可以得个最佳男配提名。他的演技有一度甚至让我以为他们是找到了真海盗来演。电影最令人击节的地方在于导演没有把他们完全当成反派,在镜头里,他们也是有想法有立场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作海盗是迫于生计,索马里贫瘠的土地养活不了他们;他们驾驶着一艘破船,竟然可以占领几万倍之于他们的国际货轮,这种孤胆英雄的勇气和技术是被生活逼迫出来的,我们可以想象这些亡命之徒背后的心酸。他们贪婪、他们无知,以为一千万美圆只是美国人的随手小菜,但他们也有人性,甚至有着非洲人民与生俱来的那一点淳朴。“我们想要回家。”当他们发现事态已经无非控制时,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是与非并非事物唯二的两面,这是我看完电影最初的感受。这是一个英雄和一个有力的政府战胜敌人的故事,但故事里有无奈、有迂回,也有退缩;这也是一个破碎的家园、破碎的民族的故事,我无法赞同他们,但对他们的命运有了更多的思考。这是部成功的电影,也是部感人的电影。  http://www.wangxiaoxin.net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Leave a comment

Midnight in Paris《午夜巴黎》影评:美国中产的最后归宿

每当我想对生活吐槽的时候,去看Woody Allen总是没错。老爷子镜头中的中产阶级,简直就跟我们系老师的衣着谈吐一模一样:总是比身材大的连衣裙,腰上和胳膊上的赘肉,金灿灿的大耳环,以及更大的金灿灿的项链。在007年电影里光彩照人的女郎,在Woody Allen那里就变成乏味的、胆小的、衣服不合身的中产阶级大妈或准大妈,穿着连衣裙在所谓的品酒会上谈谈工作、度假安排和巴黎。每当这时,我就想说,邦女郎去死吧,看看这才是我们的生活。 每次走在我们那个中西部准都市的街道上,看着街边Boutique的陈设和橱窗,我都会觉得美国民众的品味有了新的下限。Chain store还好,毕竟有设计师把关。但在Boutique里面——我实在不明白,那件绿得发青,不仔细看像是拖把的毛衣怎么可以作为镇店之宝挂在橱窗最显眼的位置,而那件灰不拉几,不知道是什么材料,没有任何形状的夹克被挂在了店门口? 美国的中产阶级是最奇怪的动物:他们非常顽固,却自以为很宽容;他们很保守,却自以为很开放;他们以为世界上有很多种文化,但每种文化说的都是英语。 在这个国家生活了三年之后,我几乎可以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总结出预测性的模式。他们的世界非黑即白,永远也不明白东方人为什么会号召天人合一,福兮祸所依,和他们的平板平淡的面孔。 Woody Allen将他们看得透透的,处处讽刺;却又手下留情,总是给他们安排最好的结局。就像父母慈爱地看着自己有些愚笨心肠却不坏的小儿子,心想:哎,还是留套房子给他把。所以在《午夜巴黎》里面,Woody Allen给主角安排了一个超具安慰性的结局。就这样要长相没长相,要身材没身材,要才华没才华的大叔,竟然有那么美的一个巴黎女文青主动送上门,共淋巴黎的细雨和诗意,也太完美了吧。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 Leave a comment

The Odd Life of Timothy Green《蒂莫西的奇异生活》:父母必读

话说小时候,大部分孩子都有爸爸妈妈说:“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你是充话费送的”之类各种胡言乱语的经历,虽然我是很聪明不信的,但有的孩子居然信了,还伤心欲绝。在这部电影里,这个孩子倒真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花园里长出来的。Jim和Cindy夫妻多年不育,被医生判了死刑,然而在一夜幻想之后的一个奇怪的暴雨之夜,一个浑身泥土的孩子从他们家花园冒了出来,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当了父母之后,我们才深刻地意识到,孩子是一生中最大的礼物。人类是不公平的,爱从来都是长辈给予晚辈,人舍得为自己的孩子花钱,却不一定舍得给自己的父母花那么多钱;人给予自己父母的爱很可能没有给予孩子的多。每个人都欠着父母的恩情,却又把这份情传给下一代。为人父母之前,怎么样也想象不到哺育一个孩子会费多大的辛劳;如同影片中Cindy所说那样,We want it to be perfect. Not him, but “it”, we want his childhood to be perfect.我们希望给他一个完美的童年。为了这个完美,所有的父母都在磕磕绊绊中前进,学习怎样为人父母,为人师表,给自己孩子做最好的榜样。为了弥补一个错误,家长们又犯了更大的错误,而美好的生活就在这错误和摸索中不断前进。 Timothy Green是给Jim夫妻的礼物,也是给他们一个学做父母的机会。可能没有多少未婚青年会有所感触,可是做了父母的我们却在影院里看得感动深受。父母是那种会为了孩子能上次足球场不惜一切代价求教练的那种人,父母是为了孩子不顾脸面演奏自己不擅长的音乐的那种人。父母是一种职业,却是最辛苦,也是大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职业。Timothy在给父母的心中写道,你们是爱我最多的人,比其他的任何事情、任何人都要多。这个孩子,和他来时一样奇异地最终离开了,Jim和Cindy得到的是一季温暖的家庭生活,以及学习为人父母之道的成长。最后他们终于如愿以偿,他们的故事打动了领养中心,给他们送来了一个真正的孩子。可是我却在电影院里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因为我知道,每个孩子对于父母的记忆都是独特的,那个可爱的古灵精怪的Timothy永远也回不来了。 影片拍得不温不火,有几个片段很动人,Timothy的小演员CJ Adams无辜的眼神可爱得紧。虽然没有太多的高潮和令人叫绝的情节,作为一部平实的家庭片还是很适合父母看的。影片还穿插了美国的铅笔工业日薄西山的前景和产业工人的苦苦挣扎,以及新英格兰地区美丽的秋季风景,美国中产阶级(工人阶级?)家庭生活的喜怒哀乐。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Leave a comment

Bourne Legacy《谍影重重4》:马特达蒙版的大尾声

谍影重重4一开始就让我有种inception的即视感。雪地戏的大摇杆让我想起梦境第三层里的狙击枪,快到结尾时的Jeremy跳墙让我联想到小李子在蒙巴萨巷战中那堵怎么过不去的巷口。虽然Jeremy Renner比在MI4时也略有发福(可能是角色需要),但还是比小李子苗条很多啊,下来之后一个正手一个反手,两个菲律宾警察瞬间被撂倒,真是不负菲律宾警察的国际声誉啊。 谍影重重前三部基本是走悬疑片路线,这一部由于Jeremy的加盟,走起了动作片路线。与前三部Bourne苦苦追寻自己身份不同,这一部Jeremy充分明白自己要干什么,有什么资本,于是就变成了个人对抗制度的表现戏。悬念的情节基本被清空,主要是看帅哥卖萌和卖肉。卖肉的是Jeremy小哥,继MI4和妇联之后,Jeremy Renner继续瞪着小鹿般纯洁的眼神,我觉得他的眼神比女主都清澈!卖萌的爱德华诺顿,虽然他近两年一如既往的打酱油,整部片子里竟然没有任何出彩的镜头,一直看他嘚吧嘚嘚吧嘚然后就fade out了。。。但美人迟暮,气质犹在啊。虽然穿着衬衫裹得严严实实,可是那个小身板犹自让我萌得流口水。 本片算是相当不错的动作片,阿拉斯加雪山打飞机、营救没有武功的女科学家、以及科学家实验室杀人一节都可圈可点。Jeremy Renner纯洁的眼神望着女主,是个人都会被他感化吧。但场景转到亚洲之后,前面几场相对封闭干净的环境变成了嘈杂混乱的亚洲大市场,飞车决斗固然好,最后却让人有“这么快就结束了?”的感觉,仿佛还有一个高潮没到来。 整场电影基本像是前三部谍影重重的两个半小时尾声,前半部分昏昏欲睡,后半部分意犹未尽。主要看点还是两大帅哥,大反转+功夫秀。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 | Leave a comment

To Rome with Love《爱在罗马》:罗马旅游宣传片

要不是看Woody Allen的新片《爱在罗马》,我都忘记了罗马曾给过我多少的震撼。一开头,威尼斯广场立刻把我拉回到了许多年前初到罗马的那段记忆:宏伟而凄惶,每个角落都是历史。罗马的松树如雷斯庇基笔下的调调一样,顽强而生动地在镜头里一扫而过。Ellen Page眼中的帝国广场,Hayley口中的西班牙台阶,都在黄昏下沐浴着金子的光芒,仿佛亘古不变的传闻出现在了眼前。Woody Allen无疑是爱罗马的,但同时也带着自嘲:看这些不学无术、只知道高蒂的美国人! 几个美国人,一群意大利人在罗马的多线索故事,在这个古老而荣光的城市中被Woody Allen演绎得意犹未尽,令人喟叹。我最喜欢Alec Baldwin的故事。作为著名的设计师,他回到三十多年前居住的罗马,看到Jesse Eisenberg 和Ellen Page演出的一段似真似幻的故事——说得清楚谁是真,谁是幻呢?Baldwin仿佛看到年少的自己,坠入明知不可能却无法控制的情网;Ellen Page饰演的小清新、小文青,抢自己女朋友的男朋友时爱得天雷地火,却在下一刻转身就走,毫不留情。你只是她的过客,这句话在多少人手里变成了现实。 小夫妻出轨一段,则是Woody Allen对男女关系本质揭露的火眼金睛。Penelope Cruz饰演的风骚妓女一出场,多少双眼睛到了她身上;而Milly瞪着一双纯洁无辜的大眼睛,大腹便便加秃头的明星也被她手到擒来。“是出轨然后后悔好呢还是不出轨然后后悔好呢?”是永远的两难处境。Robert Benigni演技了得,他的“小公务员之死”演法的一夜成名奉献了本片最辛辣的讽刺。而最令人捧腹、最幽默的段子则数Woody Allen自己献上的势利的米国中产阶级——他最拿手的那一种。从飞机上的”I don’t like it”开始,这个右倾保守美国中产就与他准女婿家意大利殡葬业的工人阶级家庭格格不入。亲家打招呼的第一句话是“someone died?”笑翻全场。他势利、小气、偏执而神经质,真真假假,我觉得他在许多地方演得是自己。付小费时他说“这里是欧洲,用欧元应该比美元打个折扣”,结果他自夸自己智商150时他老婆讽刺他:“这里是欧洲,你的美国智商也应该打个折扣”。可这么个人,硬是锲而不舍让他亲家站在浴缸里唱歌,还在舞台上设了个莲蓬头,把他亲家捧成了在淋浴下唱歌的全球歌王。 作为欧洲三部曲的第二部,Woody Allen既发挥了他对中产阶级的小嘲讽与小同情,又有对男女关系的深刻见解——然后,还有罗马。Milly站在万神殿前面找不到回家的路,镜头360度一转过来,全是传说啊;片尾的西班牙广场,奥黛丽赫本吃过冰淇淋的浪漫之城,杂乱无章又有自己规则的古都,是否也如同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一样呢?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 | 1 Comment

A Single Man 《单身男人》:我们用生命的每一天来准备死亡

第一次看这片子是在2010年,从Redbox租的one night DVD,看完之后没有特别的感觉,只觉得华美,做作,演员演技好。昨天晚上在豆瓣上翻电影,突然动了念头把这部电影再看一遍,看完了之后,仍然觉得华美,做作,但却突然明白了作者要说的是什么,蚀心入骨的悲伤。 如果明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用来做什么?大部分人的选择是:和最爱的人在一起。但为什么如果不是最后一天,我们就可以放弃与最爱的人在一起这个选择?难道我们会知道,哪天才是生命的最后一天? 我们不知道。即使失去爱侣,打算自杀的George也不知道。他本来为自己的最后一天安排了样本般的生活,却在最后的时刻发现生活重新回到了轨道。他悲哀地认识到,死于大雪中的爱人终将远去,自己总有一天会淡忘那像冰川一样的蓝灰色眼睛。生活中总有新的感情、新的颜色在等着他;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天,即使已做好的赴死的决心,也永远不能抗拒活着的世界。 所以你永远不知道哪一天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们所知的是,从出生起,我们的每一天都是用来准备死亡的。你以为你逃脱了这命运时,命运正在向你无声地走来。 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在日复一日刻板的行程仪式之后,抓住那些“如果现在就死了我也愿意”了的时刻。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Leave a comment

The Artist《艺术家》:无声的力量

《艺术家》圆了我的梦。正如大量中国小清新想穿越到清朝去做八阿哥的三姨太一样,我想穿越到无声片时代作一回默片的观众。银幕上是黑、白、灰的光影,乐队在银幕底下的乐池里演奏配合情节的音乐,而观众对银幕上男女主角的一颦一笑都看得那么投入。因为没有声音,所以脸上的表情更显得夸张;因为没有声音,所以影院里反而更加安静;因为没有声音,观众的注意力都投入在明星发光的脸庞上。没有震耳欲聋的枪炮。没有环绕立体音。没有无休无止的对白。 这简直就像现实世界的观众走入了中国水墨画,玩惯网络游戏的少年重新玩起了mud。 这是一切的起初。没有声音的,没有颜色的,没有声光刺激的。 可是人类的感情并不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在无声的时代,观众一样笑得前仰后合,一样为银幕上主人公的命运而揪心。我敢说,他们甚至比我们投入更多,就像我们小时候对连环画的迷恋是没有任何媒体可以取代的一样。阿汤哥徒手在迪拜巴别塔上的飞檐走壁,比不过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各种机器人外星人的新奇外形,比不过一条小狗给人带来的含泪的笑。技术再发达,我们所能拥有的感情也还是那么多,八千万美元的特技动画,一块戏院里的小小屏幕和胶水剪刀贴上去的台词就可以做到。 然而我们终将抛弃过去。影片的主题也正是“过去的”和“未来的”对抗。有声战胜了无声,而被有声时代抛弃的Clifton 也最终在Peppy的帮助下重新回归了舞台。这是个必然的过程,也是影片中最让人辛酸的情节。可是消费者是最无情的东西,无论他们对过去的事物有多迷恋。我们抛弃了无声电影,我们抛弃了纸质出版物;我们抛弃了网景,我们也抛弃了柯达和胶片时代。当年的观众一定很惊讶,当他们看到今日的人们竟然会重新拍一部无声的黑白电影;所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会带着无限敬仰的心情,给自己的孩子介绍纸质的书,胶片摄影,和没有互联网的时代。 我并不反对有声电影,相反,我愿意看到人类的聪明才智所能达到的极限一次又一次被超越。影片末尾,有声片和歌舞片的洪流滚滚而来,男女主人公跳完舞后从无声片迈入有声片的镜头是全剧中最触动人心的场面。100分钟的静默,等的似乎就是这1分钟的嘈杂。我们突然可以听见了。我们突然听见了他们的呼吸,听见了导演的“action”,听见了片场熙熙攘攘的热火朝天。我们来了,我们终于迈入了这个时代,我们现在的时代。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Leave a comment

从失恋33天到将爱

好久没有看国产电影,回国恶补。我妈是个潮人,当我们看《将爱情进行到底》的时候她也要看,当我们都不看《失恋33天》了的时候她还是要看,可见她对当下流行趋势把握之准确。当我们都从《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小资变成了《将爱》里的大叔大妈的时候,《失恋33天》里的小资还是那么小资,哦不,现在叫小清新了。 看《失恋33天》是Iris推荐的,我们在一起经历过那么多互相吐槽倒苦水的日子,看这个片子若有所悟。里面河南妹的老公说得最好,娶一个女人不是因为她个性鲜明才华横溢,而是因为她省事。看到这里,我再放眼一看,天哪,多年的疑惑全部得到了解答。用一张信用卡能搞定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尽管她生活的唯一乐趣就是在东方新天地下面使劲刷卡;那些愿意把你拉到东方新天地上面的广场真心实意地接个吻的姑娘,就因为对爱情和生活要求太高,而只能是如今人们嘴里的“剩女”。 这听起来很悲哀,如果在五年前,我一定会挺身而出,为真心实意接吻的姑娘鸣不平。但关键在于,大多数姑娘都认为自己是新天地上面的那个姑娘,有思想有才华,有对生活的追求还有对灵魂伴侣的追求。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更多,但那张卡也还是少不了。 但再仔细想想,其实剩了,或者失恋了,或者离婚了,又怎么样呢;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男权社会的基础上的:他为什么要离开我,他为什么要选择那个女人,他为什么要牵着一个河南傻妹。如果真味自己着想,那明明是选择可以不为那个男人变得那么“省事”的,就像黄小仙儿跟在陆然的出租车后面追啊追,想把自己的自尊全都放下去追回那个男人跟他说自己错了,回来吧,结果被王小贱一个巴掌扇醒一样;仔细想想,在这段感情中,自己真的错了吗?在这段感情中,真的错到给他一个充足的理由让他离开自己吗?其实不是的。省事的女人有很多,但我自己就我一个。连自己都守不住,还怎么守住别人呢? 反正所谓的爱情最终都要变质的,看看徐静蕾和李亚鹏的老脸就知道。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