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电影评论

Crazy Stupid Love:家,甜蜜的家

秋风乍起,这是来芝加哥看的第一场电影,竟然还是熟悉的Fandango院线。电影在LA拍摄,让我想起加州,阳光,不要钱的趴车位,房子与房子之间遥远的距离。这部上映已经若干个月的电影竟然还有场次和观众,在开场之前已经足以说明电影的受欢迎程度。而之后两小时的故事,也充分证实这是本年度爱情喜剧中到目前为止最好的一部。 多线索叙事讲得好就像《巴别塔》《两杆大烟枪》,不好就像《情人节》《全城热恋》,后者基本是明星贺岁式的拼凑,简单粗暴的人物关系毫无看头。而像Crazy Stupid Love这样的多线索叙事是通过人物间巧妙的关系组合把整个故事串联起来,开始让人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还以为剪辑出现了问题,最后真相大白时还是挺让人佩服编剧的想象力的。虽然不同人物情节有些不平衡,比如外遇的那个小三就完全没有刻画好,但瑕不掩瑜,看下来还是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中年危机,婚姻家庭,爱情喜剧,老到不能再老的话题,编出有新意的故事真不容易。和妻子差异太大要离婚的Cal,神秘多金男Jacob,暗恋雇主的小保姆,装大人的可爱男孩,情感危机的老婆,一团乱麻的感情纠纷。难得的是演员竟然纷纷到位,Steve Carell刻画中年笨拙家庭男惟妙惟肖,Julianne Moore近年来演的戏就没一部下过水准,其中她和Steve打电话的一场戏看得我潸然泪下;Ryan Gosling接住Emma Stone的那个动作也震惊到我,而那一身”photoshoped”的肌肉估计会成为经典台词。最关键的是,这个故事里有真实,有同情,有对人生的本真刻画。寻找真爱的过程也许是愚蠢疯狂的过程,但结果是我们每个人都奋不顾身去追求的,摔倒、眼泪、嘲讽、误会,在甜蜜的家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蓝精灵的童年回忆

我庆幸自己生在80年代,这样我就可以跟女儿说:妈妈小时候最爱看的漫画就是蓝精灵。这么说起码她可以听懂,而不像生在50年代的我妈我爸,只能跟我说:爸妈小时候最爱看的漫画是草原英雄小姐妹,我只能一头雾水,而我女儿更是闻所未闻。普世价值的存在是多么有好处啊。 美国人实在苛刻,IMDB上蓝精灵只有4.8分。我没觉得这部动画片比美国人一贯喜欢的傻乐型动画《格列佛游记》或者《南极大冒险》之类的更差,起码影院里穿着小裙子坐着的小女孩都看得咯咯咯直乐。只能说这是一部适合5岁左右儿童看的动画片,或者5岁左右儿童的父母。蓝精灵永远是那样可爱,蓝妹妹永远是那样温柔,在遥远的大森林里住在蘑菇房子里的蓝精灵生活仍然是那样令人向往,他们的童话世界是我们每个人童年最美好的梦。 记得小学的时候一个同学拿来一个蓝精灵模型,大概只有泡泡糖那么大小,可是却充分地吸引了我的眼球,让我爱不释手,甚至死乞白赖求那个同学送给我。那个蓝精灵大概是他上海的亲戚什么的给他的,在我们那个小城市里实属罕见。他想了想,同意送给我,我当时的心情是现在有人买钻戒给我也得不到的。我们俩一到下课就跑到教室外面的阳台上玩这个蓝精灵,高兴的心情持续了——呃,三节课。最后一节课前我的蓝精灵终于引起了某个小人的嫉妒,她装在不小心把这个小玩偶从三楼的阳台上碰了下去,从此我再也没有找到他。一上午我的心情从波峰跌到了谷底,此后的一整个学期我想起这件事都觉得心痛。蓝精灵仿佛以慢镜头的姿势从我眼前摔下去,然后慢慢地,慢慢地,消失。不知道这个蓝精灵还在哪个遥远的角落,埋在深深的泥土中。前几天路过玩具店,发现里面竟然有一模一样的蓝精灵模型,正是我童年记忆中永远失去的那种。蓝爸爸,蓝妹妹,应有尽有,4.98美元一个,童叟无欺。我站在他们面前想了片刻,罢了,我女儿有那么多玩具,怎么也不缺这么一个了。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1 Comment

《钢的琴》:产业工人的末世悲歌

在张猛的镜头下,整个东北重工业区呈现出一种西方文学中旧约般的末世情态。日光透过破败的包豪斯建筑,照进废弃车间里的荒芜杂草和油漆斑驳的钢铁,光斑在镜头上闪闪烁烁。我从来没有见过有人把破产的工厂拍得这么美,仿佛这不是破旧的工厂,而是某些具有生命的东西,而机器在其中承担了让这个有机体死而不僵的机能。在破旧的外表下火花四溅的钢水,颤颤悠悠的吊车,上下摇摆的天平,都是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让人看到它似有似无的生命力深藏在层层垃圾的底下,仿佛蛰伏的巨兽不知道何时会爆发。 张猛的镜头简单,剪辑直接。许多外景的镜头都是用广角直接拍建筑的正立面,仿佛一张二维的画,浓缩了时间和空间感,人物在里面渺小得如同画上的配角。而人物的出现也是奇怪的:他们的背景永远都是空荡荡的:没有行人,没有街景,没有群众演员。有的只是雪后的枯枝,冒着热气的煤球炉子,空无一人的街道,远景斑驳的宿舍楼。仿佛这个城市和这些工厂一样,在爆炸的轰鸣声中倒下,如同留苏的老工程师竭力挽留的两个大烟囱,永远地灰败和沉默下去。 他的剪辑也和镜头一样直接了当。比如陈桂林借钱四处碰壁之后,下一个镜头就直接是偷钢琴;而偷钢琴行不通之后,下个镜头就是开始找人造钢琴。可是他也并非只有造钢琴这一个主题。 有人说,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产业工人。他们的手指灵活,车工细腻,那是从代代师傅那里传下来的手艺。这些手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败给了崛起的第三产业,后来是IT业,在后来是泡沫一堆的金融业。那些存在于我们童年脑海中的手艺被张猛以最浪漫的形式呈现,给这些末世的产业工人划上了一个伤感的句号。这些工人,他们是我们的父亲,他们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小时候能用废木头给我们做小马扎,我们的母亲能用灵巧的手给我们织各种花色的毛衣。他们用废旧的零件车出旋转的陀螺,他们用融化的钢铁焊出一朵铁花。具体到个案上,我的父亲曾经用木头的边角料做了一个电池灯,用于照明不时停电的那个年代,而里面的电池来自于我母亲的工厂。我小时候常常去她的车间里帮阿姨们串电池盖,听那些女工聊天,闻着柏油的气味。这些手艺在时代的浪潮中变得一无所用,直到张猛的镜头前。 他本来可以做得更煽情,像贾樟柯在《二十四城记》中一样,让受访者讲讲当年的故事。可是他没有这样做,甚至在刻意回避煽情。小元站在父亲面前的时候,只要镜头再多几秒钟,我就会落泪,可是他戛然把镜头转向了其他的地方。这不是编造,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他的镜头是活在这些工人中间的。 “钢”琴的声音不好听,含含混混的。可是在父亲和工人听来,那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影片的末尾有点象征主义的感觉,秦海璐如同卡门般晃动妖艳的舞裙,奏出了产业工人谢幕前最后的赞歌。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颐和园》:如同奔流的江河

娄烨说之所以影片名为颐和园,是因为那是俞虹与周伟爱情中最美好的意象,如同他其他的电影名字《苏州河》、《紫蝴蝶》,还有顾长卫的《孔雀》、《立春》。颐和园并不是我们大学时最爱去的地方,因为有点远。圆明园近在咫尺,也可以划船,还有晚清荒芜的颓废之感。谈恋爱的时候多数去圆明园,在半人高的杂草里走走,看黄昏的夕阳在北京的风尘中若隐若现。我印象最深的颐和园之旅,是班里组织春游,和风细柳,在长长的十七孔桥上慢慢地走。这些意象的出现转瞬即逝,甚至没有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太多的记忆,像我们的大学时代,青春挟裹着生命滚滚而过,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 似乎所有的生命都是为了那几年而活。那几年,每一段生活都是平平淡淡的反义词,遇到的每个人都是马克笔做的重点记号。导演在讲俞虹,讲周伟,其实也在讲我们自己。许多人觉得俞虹矫情,没有逻辑,可我却觉得,这就是我们。很多时候我们过着这样的生活而不自知,我们在后来的柴米油盐中努力遗忘这样的心情。极端地活着,强烈地活着,比我们生命中的任何时候都强烈。 所以影片里的革命和爱情同样重要。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给人带来高潮。所以冲动的感情总是伴随着革命的洪流席卷而来,而死亡,这个与爱情和革命息息相关的最后的主题,如同李缇的墓碑上所说:无论自由相爱与否,人人死而平等。有些人选择了在年轻的时候死去,更多人选择了世俗地活着。在柏林高楼上对着天空那个悬而未决的微笑,在影片末尾的熊熊火光中,可曾看到青春的决绝的自己? 最后,豆瓣上同时找不到两部电影的影评:一部是x党x业,一部是颐和园。真是挺讽刺的,尤其是,两部内容还挺相似的……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隆巴顿是个好青年

哈利波特7下集的男配一毫无疑问地从罗恩变成了隆巴顿。这孩子真争气,当年的豁牙少年摇身一变变成了英俊青年(尤其对比另两个男主角吧),还当之无愧地拿起了地上的宝剑。当隆巴顿的剑刺向伏地魔的蛇的一瞬间,哦不,其实是在他拿起宝剑迈向伏地魔的一瞬间,人格升华了,电影高潮了,观众们鼓掌了,电影里的观众们激动了;我仿佛看着英国版刘胡兰大义凛然地站在敌人面前,大吼一声:共产党万岁!当然,他喊的不是共产党万岁而是Because you are wrong!但是,其实这两者不是一回事吗?所以,哈利波特其实是部西方版的主旋律儿童教育片,只不过共产党万岁变成了正义必胜,无非是普世价值取代了某种意识形态而已。 哈利波特7终于在该死的人都死了,没死的人都没死的大团圆结局中拉下了帷幕,观众们在拍手称快的同时纷纷表示自己的童年也跟着结束了。我不幸生得早,没赶上在青春期期间看哈利波特,可见一个人在十几岁之后世界观受到的影响真是有限。我们的十几岁看的是郑渊洁和叶永烈,而后来的孩子就能看西方魔幻世界中的普世价值了:正义、友爱、勇敢、担当。罗琳在写作方面是个天才,第一部作品能有这样的架构和文笔,不仅在儿童文学,就是在整个通俗文学中都是少见的。不论是许多新名词的创造,还是故事宣扬的价值观本身,都能在相对缜密而完整的情节中被表述出来。所以,即使我不算哈利波特迷,在看到森林中lily的灵魂对哈利说:“We never left”的时候,还是被感动了,而影院中更有不少人悄悄抹去泪水。 十年来哈利波特陪着我走过了北大周末书市、大讲堂,从486电脑上的盗版碟到美国的3D影院,一路追到末尾,他们的青春也是我们的青春,虽然不是我们的青春期。我们的青春期是刘胡兰和赖宁,而这一代的青春期是哈利和隆巴顿。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Leave a comment

《宋家王朝》的女性主义温情

1995年,张婉婷执导的《宋家王朝》甫一出世,诟病颇多。比如张曼玉一点也不像宋庆龄,以及视角过于小家子气,等等。15年后,我仍然喜欢这部电影,不是因为上面所述的诟病,而是作为一个女性导演,张婉婷击中了我作为女性观众的软肋。这不是一部好的历史片,却是一部好的女性主义影片。 当吴兴国扮演的蒋介石面对请愿自焚的学生,眼中噙着泪花;对比之前三十分钟,他念着圣经中“宽恕你的敌人七十个七次”与四一二事变之后的屠杀共产党员镜头的来回切换,张婉婷在这里也许做了一个政治的妥协,以使影片能在两岸三地上映,我却在此看到了浪漫主义的因素,即过分渲染史实,不惜让它染上狗血的色彩。在影片的最后,被雨淋湿的圣经上逐渐显现的句子“革命即是爱情,爱情即是革命”无疑是对这种浪漫的解读,也是对全片的点题:与其说是历史片,不如说是爱情片,或者感情片。张曼玉饰演的宋庆龄对孙中山的一往情深,宋美龄与蒋介石含情脉脉的眼神,都是借革命之名行导演的情感意图;而中秋夜一家子不同政见者的不欢而散,宋耀如专程跑到日本去阻止宋庆龄的婚姻,以及西安事变之后宋霭龄照亮南京机场的汽车头灯,则是把本来或者无聊或者有趣的历史事实放大到可以成为电影情节的戏剧性场景。张婉婷在这里使用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让史实论者觉得这部电影的视角出现了偏差,另一方面却充满了浪漫和温情,成为众多女性观众的爱情想象。 这部电影的缺点在于过于不辨史实和虚构,优点却也在于结合了史实和戏剧性的情节。假如不把这部电影当成历史片,那真是一部经典的电影。宋家三姐妹满足了所有情感的想象:宋霭龄的母性,宋庆龄的自由,宋美龄的虚荣,三者结合起来就是所有女性对人生的需求。在虚化的历史背景下,三姐妹的人生如星光一般划过夜空,分外璀璨。世界上有多少女性,能有传奇如她们的一生?与国父的爱情,是在“世间万物皆有时”的庇佑下产生的;兴高采烈地成为中国第一夫人,踏进政治与权力的漩涡中心;当年跳着企鹅舞说着要做“新中国的新女性”的小女孩,在那个不寻常的时代中,走完了她们不寻常的路,其中的纠葛缠绕,为大众所津津乐道的八卦,使电影具有了强烈的可看性。 多年后的今天再看本片,当年人们不习惯接受偶像演名人的不适应已经烟消云散,既然刘烨都可以演毛泽东,那张曼玉的宋庆龄更没有什么关系,更何况张曼玉的演技已经超越了人物的形似。她的气质就是宋庆龄的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杨紫琼的宋霭龄,邬君梅已经成为宋美龄专业户,更说明当年选角的成功。配角在电影中,出彩程度甚至超过主角,吴兴国的蒋介石,姜文的宋耀如,就算王学兵演的宋家仆人跑龙套,也是有板有眼。喜多郎作曲的背景音乐是近年来最优秀的电影原声之一,主旋律无疑会成为这个时代电影配乐的经典。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Leave a comment

为什么我们无法拒绝伟人八卦

以前很流行《名人传记》之类的杂志,后来是名人传记或者名人成功史的书籍。抛开那些成功学的trick不算,大部分人津津乐道的是名人八卦。比如蒋经国与章亚若的风流韵事,或者毛泽东卫士李银桥披露的某某内幕。正如大部分人去看那部如伏地魔一样名字不能说的电影,主要目的是去数星星和看八卦。数星星与前两年的《建国大业》一样,可以从转瞬即逝的明星脸中寻找乐趣或者笑料;而看名人的八卦,我觉得是有双重的诉求在里面:一是认同,啊,毛泽东年轻时也有这么憨这么不招人待见的日子啊;一是感慨,这是所有历史剧和前传的感慨——在知道了大结局之后再看人物的出场,比如天真烂漫的杨开慧最后死于非命,比如蔡锷讨袁时已经来日无多,比如我们知道陈公博周佛海最后的下场,所以再看看他们风华正茂风流倜傥的镜头,心里是别有一番风味的,正应了那句“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名句,有出世或者俯视芸芸众生的味道。 这部片子的娱乐性就在于把明星的八卦和名人的八卦结合在一起,制造出各种复合杂糅的话题。观众在片子里看到的是席卷而来的奔腾历史,一晃而过的著名事件,在片子外讨论的是名人与常人一样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明星与角色的奇怪纠葛。汤唯戏份的被删和陶斯咏个人历史的被抹去几乎成为了平行的故事情节,在戏里戏外具有微妙的共性;周迅在南湖上那一回眸,复杂的眼神让她又一次秒杀全剧所有女主角,成为瞩目的焦点。这样明星和名人的交互缠绕使得影片成为最大的娱乐赢家,熟知的历史事件和津津乐道的名人相结合,最大程度地弱化了本来应该具有的政治敏感性,而成为娱人娱己的年度流行事件。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功夫熊猫2》:美国式的中国胜利

是不是为人父母以后,看见亲情片段都会不由自主地代入?周五晚上的电影院里充满了小孩子,我亲眼见到旁边一个人高马大的父亲看见阿宝妈妈放弃阿宝时悄悄地抹眼泪,当然同时抹眼泪的还有我。《功夫熊猫2》是感情取胜的片子,这是它比一唯一超越的地方。 我向来是把功夫熊猫系列当成中国动画片来看的——在中国拍不出这么好的动画片以前,或者说,在中国已经拍不出这么好的动画片以后。当代没有一部中国的动画片能把赵半狄们讽刺的中国元素拍得这么美——这是一部比中国更中国的电影。和平谷的悬崖古松,类似《太极张三丰》或者倚天屠龙记里面张无忌的顿悟,青城山的红灯笼和高耸入云的宝塔,我只能在好莱坞的动画片里做一个关于中国的梦,而这个梦的内容正是被我们嘲笑的人取之又还于我们的。 但它又不全是中国的。阿宝的草根性格明显是美国“傻瓜”精神的完美写照,傻瓜就是能战胜精英主义的孔雀——哈哈,在动物里,还有谁比高贵冷艳的孔雀更能代表精英呢?傻傻笨笨的熊猫颠覆了大侠的高贵形象,即使在高高的飞檐翘角上装模作样的大声喊话也成了电影中最好笑的包袱,更别提片中那些美国式的幽默斗嘴,让拖儿带女来看电影的一大家子笑得前仰后合。这是熊猫阿宝的胜利,更是美国式的胜利。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Water for Elephants 《大象的眼泪》:生命的巧克力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这样的幻想:一觉醒来,父母双亡/双双失踪/被告知不是亲生,从此无依无靠,流浪在这个茫茫的世界上,碰到高人指点/得到武学秘笈,成为武林高手,浪迹江湖。对年幼的我们来说,按部就班的生活过于束缚我们的想象力,总幻想这个世界有种不一样的色彩,“真正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而这样的梦想会一直持续到我们被真正的生活吞噬为止。 因此我喜欢《大象的眼泪》的活色生香。主人公一觉醒来“果真”父母双亡,跳上黑暗中的火车,从此开始了奇幻的旅行。还有什么职业比整天和一群老虎狮子大象打交道更令人惊奇的呢?那是我们童年时看马戏团的梦想啊。还有什么生活比浪迹在火车上,暂停在草原间,周围充斥着华服的小丑和柔韧的姑娘更令人满足的呢?对于一个康奈尔大学兽医学专业的准毕业生来说,没有什么能比这更适合、更奇幻、更精彩的了。于是Jacob一头扎进了这样的生活,就像一盒打开的巧克力,虽然没有人知道里面是什么,可是没有人能抵挡里面的芬芳和诱惑。 本片被翻译成《大象的眼泪》,可我怎么看怎么是“给大象浇水”。在晴朗的午后,作为演员和朋友的大象Bosie悠闲地漫步在你的身边,伸出长长的鼻子从水瓶里吸水,然后出以不意地喷洒在每个人的身上,仿佛它也是家族中的一员。谁能抵挡这样的生活? 自从看了《达利的情人》之后我就开始变得有点待见嫩牛五方脸起来,先在美国琼瑶片中混个脸熟打好群众基础,然后再开始往文艺大片方向发展,其实挺适合他那张让人过目不忘的脸,这路线挺对的。就像Joseph Gordon一样,那小身板演Summer 500和Inception里的小帅哥都挺合适,而且又傍上Nolan这么一个NB导演,补了风华绝代的Heath Ledger的缺,也是前途无量。只是他的年龄和面容实在和正在衰老的Resee Witherspoon不搭,虽然原著中就是一个东欧移民家庭和美国的金发碧眼女郎,可是看着他们最后幸福生活的黑白电影我还是觉得他们怎么看怎么像姐弟,Resee竟然还是和August更搭,而那个作为全片最大反派的August塑造失败得竟然引起了我的同情:人家好好的一个马戏团老板赏识你提携你结果还被你砸了场子抢了老婆最后还被XXXX了(此处剧透不提),真是冤枉啊。所以说“A film is only as good as its villain”实在是太有道理了,这部片子失败就失败在这里。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Rio《里约大冒险》:巴西旅游宣传片

周末爸爸妈妈去Midway Museum,我们去downtown的horton plaza看动画片,3D的Rio。首先我要说,这部片子的3D不是卖点,起码不像Avatar或者肉蒲团那样是卖点;其次,这部动画片竟然既不是Disney也不是皮克斯出的,而是20世纪福克斯;再次,我不知道巴西旅游局有没有做赞助或者植入,但在2016年Rio奥运会之前来这么一次,真是太值了,不但美国人民对Rio有了超级好的印象,整个动画片就是对全世界的Rio宣传片,比张艺谋拍的背景宣传片好多了。 近一两年看到的中国背景的电影也就是Karate Kid了,虽说整个大环境基本真实,对中国的描写也还算公正,可是看到那么别扭的四合院和中学还是让人觉得心头发紧。而在Rio中,虽然有贫民窟,有犯罪团伙,可是那充满热情的桑巴舞和巴西歌曲,灯火璀璨的Rio港和标志性的耶稣雕像,还有举世闻名的Rio狂欢节,无一不让人想立刻买张机票投身到那汹涌澎湃的热情人潮中去。加上Jamie Foxx的煽情歌曲和Anne Heatherway的性感配音,简直是从头到尾扣人心弦的完美演出。 中国太需要这么一个故事了。虽然我不知道在巴西人民的眼中,这部电影看起来有没有不真实或者刻板印象之处,但我觉得起码它全面地展现了南美的美好和热情,起码对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民起到了正面效果。而在Karate Kid中,除了武术和功夫我们仿佛没有别的长处——哦,如果排除那假模假式的游园会和一看就是ABC穿的旗袍之外。美国人对中国演员的唯一印象就是成龙和李连杰,而对中国的唯一印象就是功夫。知道功夫当然不是坏事,可是在功夫之外,是好莱坞的他们真的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还是更令我们害怕的,中国变成了毫无历史和性格的平凡的国际大都市?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