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书籍旅游

从尼金斯基到普鲁申科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1251 从学校图书馆借《尼金斯基手记》,英文版1936年。扉页夹着的借书卡上,有着从1968年直到电脑使用前所有借阅者的日期,长长几页。这个版本中,他的妻子Romola将自己认为不利于他的内容全部删去,占全部手记的三分之一。 这远不是最后的尼金斯基,但读来仍字字血泪。不是说他的身世悲惨——他的境遇比之其他平凡演员来说已经算太好。他的天才和才华给了他一个不算差的生活。然而,尘世生活对他而言,完全是外面的世界。他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与上帝对话。文字极为简单,从句几乎没有,词汇大部分是爱,死亡,哭泣,神,小丑。他的文笔像孩子一样质朴而笨拙,描写他童年的欺侮,与佳吉列夫既爱又恨的感情,矛盾的家庭关系。在这些简单而惊人的句子后面,读者可以想象他是在如何痛苦地想寻找一个与外界的出口,日日夜夜不停歇,希冀用笔倾泻自己的感情。 他说,“我的妻子想得太多,而感受得太少。”他认为,太聪明的人不懂得感受这个世界。 他说,“我是神的小丑,我是上帝的孩子。”他认为他是为神而活着, 到后来,用笔也不能完成他与这个世界的交流。写完这些手记,他便堕入了永恒的黑暗。从1920年到1950年他逝世的三十年间,他告别了给予他光辉与荣耀的舞台,终身居住于疗养院中。 此前,他是佳吉列夫舞蹈团的成员。1909年,21岁的尼金斯基来到巴黎,展开了他们征服世界的芭蕾舞生涯。他高超的大跳让人吃惊,他的双腿能在空中击打12次。然而更让世人震惊的是他对舞蹈灵魂的理解和他惊世骇俗的表演:《天方夜谭》中满身欲火的埃及奴隶,《彼得鲁是卡》中机械般的傀儡木偶;《春之祭》让观众在看台上大打出手;和在观众惊呼中跃入夜空的《玫瑰花精》。他的创作和漂亮让巴黎的贵妇和小姐们如痴如醉,纷纷上台撕扯他的舞衣;有人看过他的演出之后流下眼泪,说“我是如此幸运,竟然生在一个有尼金斯基的年代!” 这是所有天才的命运:如流星划过夜空般转瞬点亮人类历史,然后,复归黑暗。 佳吉列夫因为某种自私或者商业的原因,一个活动的镜头也没有留下。据说没有任何一张相片曾经真正捕获尼金斯基那神秘的诱惑力,他的编舞几乎无法重现。我们只能凭借几张断影残片,回想尼金斯基当年的风采。 尼金斯基的成功与佳吉列夫是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是佳吉列夫将他推向了艺术的巅峰。他是复兴俄国芭蕾的艺术活动家,他以罕见的艺术领悟力和鉴赏力创作了精美绝伦的表演和耳目一新的舞美设计,带给巴黎芭蕾史上著名的“俄罗斯芭蕾演出季”,兵不血刃地占领了相当衰弱的西欧艺术舞台。在他的号召下,20世纪初几乎所有的天才音乐家和画家都围聚在他身边,编导福金、马辛、里法尔、巴兰钦,演员尼金斯基、巴甫洛娃、卡萨维娜、玛尔科娃、多林,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拉威尔、理查·斯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画家巴克斯特、米罗、毕加索等,后来他们都成为了各国现代艺术和舞蹈复兴的先驱。 俄罗斯再也没有尼金斯基。 但在这个国家20世纪后半叶不可避免地衰落之路上,我们看到仿佛如尼金斯基显灵般的点点星火。比如,21世纪初的普鲁申科。 俄国的花滑向来有芭蕾传统,普鲁申科本人小时候也接受过严格的芭蕾舞训练,甚至一度在芭蕾舞者和花滑运动员之间犹豫过。他的花滑动作基本上是最得俄国芭蕾真传的一个,他在花滑的地位比得上尼金斯基在芭蕾舞界的地位,他和教练米申相依为命的感情也让人想起佳吉列夫。 2004年,匈牙利提琴家马顿加入他的团体。他们的合作,让人隐隐想起尼金斯基与斯特拉文斯基。此后不久,观众们的期待变成了现实,普鲁申科开始跳《献给尼金斯基》。 在风雪声中,普鲁申科的第一个动作便是“上帝的小丑”。事实上,除了自由滑必须的旋转和跳跃,他在这套滑冰中连接处的动作几乎全部是尼金斯基舞蹈中的动作,包括《天方夜谭》的奴隶,玫瑰花精的告别,和最为有名的《牧神午后》。他在这套动作中模仿了当年尼金斯基侧向观众、双膝双臂弯曲站立的牧神形象,当他立起双足站在冰面上的时候,我们仿佛看见了复活的希腊之神。 我们无法看到当年的尼金斯基,但在这套动作中,我们能看见俄国芭蕾艺术一脉相传的灵魂。 普鲁申科的艺术道路远没有尼金斯基曲折,这也许是他不能成为那个“痛苦的天才”的原因。正如尼金斯基所说,太过于关注现实的人往往会去忽略感受这个世界,普鲁申科有这样的才华,但他所处的社会没有提供给他足够的保护。当然,其实我们不能去判定尼金斯基与普鲁申科孰好孰差,他们的行业、时代都相差太远。但在《献给尼金斯基》这部普鲁申科最好的作品中,他与生俱来的对俄国精神的理解全部都倾注在此。在演绎尼金斯基从天才到痛苦到最后升华的一生中,在伴随着《天方夜谭》主旋律的无尽旋转之中,尼金斯基复活在了冰面上。 http://www.tudou.com/v/SM7hOd2KzK4 2004 普鲁申科 《献给尼金斯基》

Posted in 书籍旅游 | 4 Comments

中途岛航母和一个国家的诞生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1235 忘了哪个美国人说的,美国的强大并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些表面上的东西,比如摩天大楼、股票交易市场、医疗福利、免费教育,而是这些繁华背后,支撑这个国家三百年历史的、最根本的民族性和规则化。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住了些时日后,我发现美国人办事笨拙,却兢兢业业,智商高的不多,却能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经营得扎扎实实,三百年后犹能如此,当年他们的祖先一定更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吧。 星期天去看Midway Museum,全美第五个航母博物馆,简单说就是整艘退役航母搬到本港做成了博物馆,供游人参观。本城的港口本就是军港,二战著名的雕塑“水兵之吻”就矗立在岸边,港口内放眼望去雄赳赳的军舰们集结在港内颇为风光。在本城还能看得过去的天际线的一侧,Midway看上去也有几分军港的风情。 Midway level航母一共有三艘,这是最早的一艘。我完全不懂军事,只能抄个大概: – “中途岛级航空母舰与美国现役几级航空母舰相比,无论吨位和个头都要小很多。它的标准排水量51000吨,满载排水量64000吨,舰长298.4米,宽34.4米,吃水10.9米;动力装置采用4台蒸汽轮机,功率21.3万马力,最大航速32节;最大续航力1.43万海里。” 这些数字是什么概念呢?反正我进了它的船舱之后一眼望不到头,也不知道是我中学多少个田径场了。三层是官兵生活的空间,有宿舍、厨房、洗衣房、监狱、食堂、雅间、理发室,甚至还有邮箱,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座海上漂浮的城市,让我想起科幻小说里的钢筋铁骨的宇宙飞船,人类现代工业文明所能造出的奇迹。低级士兵的住宿条件很艰苦,基本跟中国火车的硬卧一样,床面掀起来就是小小的抽屉,总之我的东西是肯定放不下的……而且还没有窗户,难为他们在空旷的海上日日夜夜,却住在这密不透风的蜗居里。 – “中途岛级刚建成时,装有l8座 l27毫米单管高平两用炮、21座四联装40毫米炮,多座20毫米炮;同时搭载有130余架螺旋桨式舰载机。随着斜角甲板的采用、喷气式飞机的发展,“中途岛”号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数仅剩66架,但性能却得到很大的提高。“中途岛”级航空母舰曾是美国海上军事行动的最好见证人,参与过数百次海上行动。“中途岛”号在退役前夕,还全力以赴地参加“沙漠风暴”行动,发挥过不小的威力。” 66架飞机是什么概念呢?爬上航母的顶层flight hanger deck,是400多米长的跑道,布满从50年代到90年代的各型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预警机,看得我眼花缭乱。这些都是当年最先进的军事设备,大部分中国到现在都没有达到。作为非军事迷和非美国人,我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当年在役之时,甲板上一定一派日夜繁忙、有条不紊的繁荣景象。难以想象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和武器是被一群睡在火车硬卧上的士兵们驾驭,曾经在midway航母上服役过的22万军士都见识过战机在航母上起落的场面。在连电脑都没有的时代,美国人是如何完成这样庞杂、系统的流程,并维持它的运转?这不是遗址,这是一个活着的奇迹。 航母大到我和bird还没走到一圈就累得不行,只能盯着最高处的舰长室发呆。桅杆上挂着的旗语迎风飘扬,翻译过来是“Midway, home of the brave”的意思。我们有长城、兵马俑,那是任何人都无法抹去的光荣。但我们几乎没有任何现代的创造、现代的科学和现代的想法。面对别人的文明,我真是既为人类震撼,又为我们自己心酸。航母不光是靠螺丝钉和钢板建造;更是靠技术、科学和规则去运转。我们没有这样的完善规则,更没有遵守这些规则的民族性。当代的中国缺少的,是我所在的这个国家诞生、建立和强大起来的磐石,那些最根本的东西。

Posted in 书籍旅游 | 3 Comments

Temecula City一日游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1227 多谢离同学提醒,南加除了家花(就是上周看的那一种)还有野花,只要头年雨水充沛,来年的野花必然开得漫山遍野都是。其实最好的赏花去处在开车四个小时的沙漠里,但我们决定去公路旁边碰碰运气。 往北沿I15开40mile,就到了以酒庄和old town闻名的Temecula City。高速两边的风景从延庆到青海变化不同,除了路上实在是车满为患,还真有几分大西北的味道。Temecula city是个老村儿,我的理解是跟北京周边那个爨底下差不多的,不过爨底下有1000多年了吧,这个村儿是1898年建的……古老的木头房子和木板路走上去还是有一点文物感觉的,艳阳下面三三两两,边散步边看路边小摊,也能淘到上上个世纪写着“今日不宜出行”的美国黄历、黑胶唱片和1916年的明信片呢。 Old town边上有个Farmer’s market,其实就是菜市场,跟西苑早市一个水平的。但我没有在美国看到露天卖大葱的,不由多看了几眼。Market里面有小吃,Britto(卷饼), Taco(肉夹馍), Soup(牛杂汤)等不一而足,近墨西哥就是有这个好处,能吃到中国人的主食。再买一小筐新鲜草莓往旁边的草地上一坐,吃的津津有味。白人小孩直接扯个毯子趴在树荫下午睡,这是什么境界啊。 草地旁边就是Temecula City Musuem,叙述了这个小镇建立的发展史。不要门票但鼓励捐款。二楼正在展出墨西哥外来务工人员生活摄影展,我看他们的生活条件比中国农民工还是好很多的,不过大家的心愿却惊人相同。还有模拟小镇当年生活的风情画,和一些不足百年的文物等等。 吃饱喝足后我们跑到酒庄品酒,中途还误打误撞进了个Domestic water supply的湖,大太阳下面除了一堆人在钓鱼之外乏善可陈。Racho California Road上Winery比比皆是,可惜现在不是种植葡萄的季节,只有光秃秃的白色护栏和篱笆。随便走进一个Winery,10块钱可以品尝到当地出产的六种酒,坐在阳台上看看远处雪山,顺便还能打个盹。来的大部分是中年中产男女,打发悠闲的周末下午。 本来想到夕阳西下的时候再去拍野花,可是加州太阳实在太好五点都不带落的,只能在I15 North方向找个出口直接停在Local路边。这是不太荒野的西部,然而路上几乎没有车来车往。野花在山坡上黄色紫色一大片开得正欢,我把曝光调到负2/3赶紧拍了几张。这样的荒原,这样的植被,让我想起当年支教的时候青海的山坡上也是花儿朵朵,可惜那时候只记得玩,也不知道要拍下来。 最后来一张荒野公路照。谁能告诉我怎么把背景的颜色调黯淡以凸显前景?

Posted in 书籍旅游 | 8 Comments

塞外长云踏花行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1202 加州的春天终于来了。昨天和离同学去看花,Carlsbad的flower fields开了三分之一,已经颇为壮观。这块占地50英亩的前豌豆花田被30年代的农场主Edwin Frazee改成了毛茛基地,每年春天都带着花香席卷而来,成为南加春天最重要的景观之一。 一层层的毛茛开得人心醉,大片大片的花田带着浓墨重彩的西洋风情,一直开到天边和海边,与层层长云粼粼波浪卷在一起。西洋人喜欢满眼入色的油画效果,要把不同颜色混入的花从每个类别中剔除,致力于层层叠叠的彩虹带。在终于晴朗的艳阳下面,花朵闪烁得金光耀眼。   花朵的层次细到难以分辨。粉红是一种,紫红是一种,大红是一种,酒红又是一种。虽然大片的颜色满眼都是,但我还是喜欢那些孤独盛开的单枝的花朵。她们的花茎伸向天空,花瓣在阳光下变成几乎透明的颜色。    下次去应该拣夕阳的时候。南加这刺眼的光线,并不适合在中午时分拍花朵。我想起一年前在中山公园,几十只镜头对着一朵郁金香,而这里,方圆几百米只有寥寥游客,北京的摄影爱好者该多羡慕。

Posted in 书籍旅游 | 4 Comments

太阳照在星光大道上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1178 小姐妹千里迢迢从来看我,填满了我空空荡荡的心。当年一起漂泊在欧洲,分开的旅行还历历在目,转眼又在这个隔了几重山水的地方相逢。 我跟她说,我在美国呆得越久,就越觉得欧洲的好处。她说,我也是来了两回之后才觉得美国好的。那我什么时候才能觉得好?那时欧洲白雪皑皑的街道,高耸入云的教堂,跟大狗嬉戏的可爱小孩,空气中混合着海边的咸味和雾气,从飞机上俯瞰下去村庄田地绿荫掩映,我想,这真是块上帝都眷顾的土地。旧大陆的枫叶变成新大陆的仙人掌,我们各自也变了太多。但那些叽叽喳喳的体己话儿,逢年过节的只言片语,可以随时说出口的脏话,却在我们见的第一面就回到从前。 当年我们在平安夜的雪中和小孩子打雪仗,现在我们去海洋公园看Shamu。Shamu高高跃起的水花和冰冷的雪球,带给我的快乐并无不同。 当年我们在小美人鱼的塑像前争着留影,现在我们含蓄地和黑武士照相。太阳照在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上,金灿灿的星星和路边摆pose照相收小费的演员一样,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当年我走遍欧洲的火车站,跳下一趟车又跳上另外一趟,只为了17天的Europass不被浪费。现在我站在LA的车站候车厅中央徒劳地举目四望,车站中气十足富丽堂皇,就是没有一趟准时的列车。 我有一件紫色的运动风衣,在欧洲旅行时带着,又把它带来了美国。这种穿太久的衣服总是会有感情,跟去了太多地方的衣服就更有感情。我总是想,我们也一起走过那么多地方了。 小姐妹,你也是。  

Posted in 书籍旅游 | 6 Comments

加州的铁路亚克西!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1129 早上五点起床,五点半出门,坐上六点的surfliner,预计八点五十到LA。 车开了十分钟,坏了。在铁轨上一动不动。我和Shirley眼睁睁地看着七点和八点的车从我们身边驶过,and we were not on it. 最后终于修好了,慢腾腾的开,十二点终于到了LA。 下午五点的车回来,我四点五十上的月台,no number and no time announcement at all。问旁边的老墨姑娘,曰我通常都在这里等,应该差不离。 五点十分车还没来,老墨姑娘也扛不住了,跑下去问。半天上来,告诉我车晚点了,我能坐其他车走,你自己想辙吧。 我跑到Amtrack的info center,一老墨大妈见怪不怪,笑眯眯地递了张纸条出来,上面写着车晚点1小时,6:15到6:30才能走。 我无语,去买了晚饭打发时间。过了一个小时再问,被告知七点才能走。 七点开始排队,我站得浑身无力浑身虚脱,七点半才有人通知说可以检票。 我想撞墙,其他乘客开始鼓掌。 从不争抢的美国人终于发挥了争抢精神,因为人太多,座不够。他们哪里抢得过我这天朝来的难民,一屁股坐上座位再也不想走。 七点四十,车终于开了,我已经have no comments on it at all。车上服务员态度巨好,向我们解释为什么车会晚点呢?因为在修早上那趟坏了的车。 本来七点五十到家的车途经陈各庄王各庄苟各庄高碑店等阴气森森鬼影重重小站,十点二十才到家。到家之后每隔十分钟就被问一次,你的心理创伤愈合了吗?但是迄今没有愈合……美国的铁路系统真是比想上位的小三和不发年终奖的老板还亚克西!!

Posted in 书籍旅游 | 5 Comments

中国哲学和美国教堂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1102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第一句就振聋发聩:“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正如在美国,宗教人人有关。因为在中国,哲学已经解决了超乎现实的追求和超道德价值,所以宗教的存在就没有必要了。相对来说,西方的宗教就显得更程式化、仪式化,并有着强大的竞争对手——科学。 刚来的时候一无所知,于是跑到我家附近的教堂去玩。教堂的工作人员非常客气,热情地接待了我,带领我四处参观,并给我介绍了好几个牧师。我这才知道,我家附近的这所教堂,并不是只有一个教派,而是好几个教派的混合体——他们共享一片区域,却有着不同的礼拜堂、牧师和讲道。我自然不知道该选什么教派,就选了个看上去比较有亲和力的牧师。牧师名叫Chris,热情地想发我的中文名字发音,并给我详细介绍了美国的教派名称。虽然在美国,新教的教徒仍然占统治地位,但由于分支众多,所以如果看不同教派的人数,他们并不比天主教占优。牧师给我介绍了好多教派,回来一查,才知道美国的教派大致分布如下: “在美国所有的宗教派别中,新教教徒最多,约有7200万,几乎占基督教会员的58%。 美国新教又分为上百个名目繁多的小派别,其中许多派别小到除了它们自己的成员外简直不为任何人所知。只有22个派别宣称它们拥有50万成员,新教的教派主要分布在美国南部和中西部。 比较大的新教派别有浸礼会、卫理公会、长老会、加尔文教派和路德教派等,它们的成员都在100万人以上;各大教派下面往往又有许多宗教组织;例如浸礼会下有:美国浸礼派教会(1907年建立)、全美浸礼派大会(1880年建立)、美国全国浸礼派大会(1880年建立)等;卫理公会下有:联合卫理公会、非洲卫理公会主教派教会等。” 我家旁边的这家教堂,就是圣公会(Anglicans)和福音教(evangelical)的联合体,好像还有一个什么其他的教。Chris的解释是,因为由于印刷术的发明,人民有了自己传播圣经的能力,于是不同人对圣经的不同解释导致了不同教派的产生。我当然听不懂各教派之间的区别,只能跟着去瞎玩了几回,以表示我对牧师能记住我名字的回报。顺便说一下,这个礼拜确实是非常仪式化,从唱圣歌到牧师布道到领圣餐,应该是经过长期修订而形成的完美程式。我在教堂里看到的人们的衣着也比大街上的正式得多。 有趣的是,前两天看严北冥的《中国佛教哲学简史》,发现东西方的宗教原来是有相同之处的。虽然由于在80年代早期出版而不可避免地带有许多意识形态的烙印和废话,这本书还是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及不同教宗的历史。我突然发现,佛教中的“宗”和新教中的教派其实是相似的:佛教有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和净土宗,正如新教有公理会、圣公会、长老会、浸礼会和福音教一样,它们虽然都有一个主题思想,但对思想的解读是千差万别的。稍微不同的是,基督教只有一本《圣经》,而佛教的典籍却是浩如烟海,即使从印度传过来之前也是如此;所以,佛教的不同教宗之间的差别应该比新教大,而新教的差别除了对于圣经的解读不同之外,应该还有对世俗事务组织和管理的不同。 由此我想到,冯友兰先生的哲学史中,是否可以把中国的不同哲学思想看成不同教派呢?但后来我发现,还是看成不同宗教更贴切一些。中国人其实也常把“儒、释、道”相提并论,说明儒家和道家起码在思想体系和对世俗的引导上已经能和宗教平齐。那这样一来,程朱、心学等对儒家的解释就可以被看成是公理会或者禅宗了。 《中国哲学简史》还没有看完,不过冯友兰真是大师,句句精炼而戳中要害,简直是社会科学的“奥卡姆剃刀”范本。而且,我发现这本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的第一版竟然是被公认为大陆激光照排正式出版发行的第一本书。书的内封上印有如下说明:“本书未采用传统的铅字排版工艺,全部文字由国产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排版。”作为一个伪知识分子,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告诉图书馆这本书丢了,赔点钱把它收藏起来。结果图书管理员一句话毫不留情地击溃了我的梦想:“丢了赔60美元。”

Posted in 书籍旅游 | 7 Comments

在地中海中看吉本芭娜娜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1083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大陆西海岸30-40度。冬季温和而多雨,夏季干燥而炎热。”——中学地理课本 在大陆东岸的人永远也感受不到的气候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那时候我家的天气四季分明,永远刮着季风和干不了的袜子。这里的雨季来临在冬天,淅淅沥沥的下一天,刮着风,阴沉沉的。无数个个性鲜明的北纬30°城市——杭州、景德镇、 武汉、重庆、成都、雅安、拉萨、巴士拉、科威特、苏黎世、开罗、杰克逊维尔、新奥尔良、休斯敦中,这个应该是气候最温和的一个。但我仍然想念家乡的湿冷,杭州的东方味道,拉萨的酥油茶,欧洲的海风。 泡一壶红茶看吉本芭娜娜,《哀愁的预感》。日本作家永远是那么天人合一,从《古都》到《哀愁的预感》,一点点四季的变化也能花上大段的篇幅描写。那些六月甘美的凉爽,夏天到来的空气;或者野草疯长百草蓬茸,和枯竭的树木一起森然阴翳郁郁苍苍,遮挡着天空。日本人对自然微小的变化都敏感得让人发指,就连村上春树也在《挪威的森林》中不厌其烦地描写秋日的到来,直子日渐加厚的手套和主人公的网球鞋。 美国人对自然的感受表现为他们对自然的亲近。比如他们从不打伞,他们在冬天穿着短裤(冬天感冒也传短裤),不管到哪里都随随便便席地而坐和其他许多剽悍的民风。报纸上有文章说如何识别中国女孩,那就是不下雨也打伞。那些在Great Plain上的、落基山上的祖先教会了他们如何享受自然,如何亲近它们。 这样的天气在北京,也许就是无数个阴霾中的一个,但今天,被惯坏的我已经不想出门。前两天我还去看海豹,不知道今天他们会不会爬上岸。我穿上秋裤,开始看书,门外,走过的邻居一把伞已经被风吹得顶都翻起来,她不是亚洲人。

Posted in 书籍旅游 | 3 Comments

平安夜的迪士尼焰火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1022 在美国过圣诞节是件尴尬的事情。朋友嘛,都回家吃饭了,你说家里年三十儿吃个团圆饭不可能邀请外人吧,何况人家回家就是开着车在高速上一跑就是好十几个小时,这路程也未免太长了点儿。中国人自己玩儿吧,又不是自己的节日,难道让人包饺子过圣诞啊。所以,我们决定去人多的地方玩儿,于是买了票直奔迪士尼。 平安夜的迪士尼不像年三十儿的故宫有种大雪压顶的寂寥与清净,迪士尼就是欢乐的海洋幸福的国度,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脸上全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美国小朋友们从地广人稀鸟不拉屎的郊区townhouse跑来这里,终于明白了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的成语是什么意思,那更是乐得脸上都开了花,我们就在花朵的海洋中行走。那些米老鼠呀,阿拉丁呀,都是尊贵的人物,是呆在房子里等着人排队合影的,在外面照相的都是打杂的人物,比如什么Goofy之类,那队长的还是目不暇接。 迪士尼分为Adventure land,Tomorrow land,Fantasy land和Frontier land好几种,每种有不同的主题。基本上,Fantansy land是给两岁左右的小小朋友玩的,Tmr land是给小男孩玩的,Adventure是给冒险迷们玩的,但像我这样没有受过动画片熏陶的人是生冷不忌的(虽然前前篇博客还大骂国产动画片来着)。所有的地方都要排队,热门的地方要排到1个小时以上,所以强烈建议大家使用Fast pass,是免费的,每个热点地方都可以拿,拿完之后有个时间,比如上面写着12:30-1:30回来,那在这个时间回来就不需要排队,直接进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坐到热门的印第安纳·琼斯两次的原因。 对成年人来说,迪士尼最好玩的就是琼斯博士和三座大山。迪士尼不像国内的欢乐谷之类纯虐,出来的时候都两腿发软,而是胜在主题,声光电童话的美妙结合,适合我这样的胆小鬼玩。比如琼斯博士就是与电影场景的结合,仿佛真的在古墓中探险,头上不时有冷箭搜搜飞过,或者有巨石向你滚来……我不剧透了,大家自己去玩吧。三座大山是飞溅山(Splash Mountain)、巨雷山(Big Thunder Mountain)和太空山(Space Mountain),基本上相当于我们常说的激流勇进,过山车和室内过山车,但这么一说就没劲了不是。再与纯虐不同,Splash mountaion还能让人体会淙淙小溪,巨雷山有开采矿井的感觉,Space mountaion我在youtube看过视频剧透后就再也没敢去,据说是黑咕隆咚的室内过山车,布景是星空和宇宙。我一听要坐过山车还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掉下去就不敢坐了,但这恰是迪士尼最火的东西,Fast pass一上午就被领完,我们8点再去还要排队60分钟。 除了这些热门场景,剩下的都是十岁以下孩子会爱上的特二型游戏,比如人猿泰山的树屋(Tree house),Jungle cruise,Enhaunted tiki house(这个小孩看得特别带劲),little world, 小小茶杯,旋转木马,巴斯光年,Star tour,小熊维尼,canoe,鬼屋,寻找Nemo,上天入地下海无所不能,我们基本坐完以上,从早上十点进场直到晚上九点关门,已经累得不行了。但迪士尼最好玩的在于每天两次的Parade和节假日的焰火表演,Parade提前半小时就在坐在主路的地上占座,建议买好午饭带回去边等边吃,Adventure里面的那个烧烤不错;表演开始是无数只能在动画片里看到的形象鱼贯而出,白雪公主灰姑娘大小妖怪米奇米尼,因为昨天是平安夜所以特别加了圣诞老人,孩子们全都乐疯了,我们一边看一遍暗暗感慨美国孩子多么幸福,记得我小的时候有人送我一个一指高的蓝精灵模型我就高兴了好几个月,哪里有想过可以和他们握手照相呢。 在说焰火之前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在全球化的的背景下,全世界所有的迪士尼的布置和场景位置都是一摸一样的,这叫什么来着?对了,德波的虚假存在与景观社会。我去过东京的迪士尼,每个地点的位置和摆放和这个完全一样,就像你走到全世界的麦当劳都知道要买什么食物,我在旅行的时候管它叫做安全感。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上海即将建成的迪士尼攻略也会和洛杉矶这个完全一样,你可以由Space mountain拿FP – 琼斯 – 三座大山 – parade – tmr land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书籍旅游 | 3 Comments

《娱乐周刊》:斯蒂芬·金推荐的2009年十本好书

本文原载Entertainment Weekly Dec 18,2009, 王小心翻译。 太多好书,太少时间! 去年我读了差不多100本书(因为EW的玩命催稿,实际上是08年12月到09年12月的期间),有10本是最棒的。因为我是一个评论家,而非批评家,我不是特别关注新书,不过在这个书单里,他们大多数都是2009年出版的。有一部没有出现在这里的书是Justion Cronin的即将出版的小说,《通道》The Passage。这本史诗般的关于吸血鬼帝国的小说要2010年夏天才出版,但你到时候一定要关注。让我说,这是你不能错过的阅读体验。除此之外,书单如下:     10. 《粗糙之国》Rough Country, John Sandford Sandford的神秘小说是对“无趣的美国老男人是什么”的丰富探究。警探Virgil Flower的在明尼苏达州女同性恋中的侦查情节丰满,令人满意,搞笑频频。 9. 《乌鸦》Ravens George Dawes Green 坏孩子Shaw McBride和Romeo Zderko决定把Boatwright家的房子抵押了来搞一把大彩票。本书中,Green不是在搞笑,就是扣人心弦到让你指甲都咬出血来了。 8. 《明日逃亡》Gone Tomorrow, Lee Child 如果你对天女散花式的冒险家Jack Reacher不感冒,你就错过了一个能让你逃避现实的娱乐的丰富矿藏。本书的大部分场景都发生在纽约地铁上。在令人拍案叫绝的开头中,Reacher塑造了一个看起来像人体炸弹的晚归的骑自行车的人。惊悚就是从这里开始的。Child的文笔干净,不拖泥带水。 7. 《德鲁特》Drood, Dan Simmons 描写狄更斯的晚年,用他的越来越不稳定的同事Wilie Collins作为叙事者。这是一本优美的历史小说,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当代的故事,表现一颗伟大的心灵是如何堕落成精神麻痹的癫狂状态。 6.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书籍旅游 | 2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