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尼金斯基到普鲁申科

12ETD00Z fs-0405433

从学校图书馆借《尼金斯基手记》,英文版1936年。扉页夹着的借书卡上,有着从1968年直到电脑使用前所有借阅者的日期,长长几页。这个版本中,他的妻子Romola将自己认为不利于他的内容全部删去,占全部手记的三分之一。

这远不是最后的尼金斯基,但读来仍字字血泪。不是说他的身世悲惨——他的境遇比之其他平凡演员来说已经算太好。他的天才和才华给了他一个不算差的生活。然而,尘世生活对他而言,完全是外面的世界。他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与上帝对话。文字极为简单,从句几乎没有,词汇大部分是爱,死亡,哭泣,神,小丑。他的文笔像孩子一样质朴而笨拙,描写他童年的欺侮,与佳吉列夫既爱又恨的感情,矛盾的家庭关系。在这些简单而惊人的句子后面,读者可以想象他是在如何痛苦地想寻找一个与外界的出口,日日夜夜不停歇,希冀用笔倾泻自己的感情。

他说,“我的妻子想得太多,而感受得太少。”他认为,太聪明的人不懂得感受这个世界。

他说,“我是神的小丑,我是上帝的孩子。”他认为他是为神而活着,

到后来,用笔也不能完成他与这个世界的交流。写完这些手记,他便堕入了永恒的黑暗。从1920年到1950年他逝世的三十年间,他告别了给予他光辉与荣耀的舞台,终身居住于疗养院中。

此前,他是佳吉列夫舞蹈团的成员。1909年,21岁的尼金斯基来到巴黎,展开了他们征服世界的芭蕾舞生涯。他高超的大跳让人吃惊,他的双腿能在空中击打12次。然而更让世人震惊的是他对舞蹈灵魂的理解和他惊世骇俗的表演:《天方夜谭》中满身欲火的埃及奴隶,《彼得鲁是卡》中机械般的傀儡木偶;《春之祭》让观众在看台上大打出手;和在观众惊呼中跃入夜空的《玫瑰花精》。他的创作和漂亮让巴黎的贵妇和小姐们如痴如醉,纷纷上台撕扯他的舞衣;有人看过他的演出之后流下眼泪,说“我是如此幸运,竟然生在一个有尼金斯基的年代!”

这是所有天才的命运:如流星划过夜空般转瞬点亮人类历史,然后,复归黑暗。

佳吉列夫因为某种自私或者商业的原因,一个活动的镜头也没有留下。据说没有任何一张相片曾经真正捕获尼金斯基那神秘的诱惑力,他的编舞几乎无法重现。我们只能凭借几张断影残片,回想尼金斯基当年的风采。

尼金斯基的成功与佳吉列夫是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是佳吉列夫将他推向了艺术的巅峰。他是复兴俄国芭蕾的艺术活动家,他以罕见的艺术领悟力和鉴赏力创作了精美绝伦的表演和耳目一新的舞美设计,带给巴黎芭蕾史上著名的“俄罗斯芭蕾演出季”,兵不血刃地占领了相当衰弱的西欧艺术舞台。在他的号召下,20世纪初几乎所有的天才音乐家和画家都围聚在他身边,编导福金、马辛、里法尔、巴兰钦,演员尼金斯基、巴甫洛娃、卡萨维娜、玛尔科娃、多林,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拉威尔、理查·斯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画家巴克斯特、米罗、毕加索等,后来他们都成为了各国现代艺术和舞蹈复兴的先驱。

俄罗斯再也没有尼金斯基。

但在这个国家20世纪后半叶不可避免地衰落之路上,我们看到仿佛如尼金斯基显灵般的点点星火。比如,21世纪初的普鲁申科。

俄国的花滑向来有芭蕾传统,普鲁申科本人小时候也接受过严格的芭蕾舞训练,甚至一度在芭蕾舞者和花滑运动员之间犹豫过。他的花滑动作基本上是最得俄国芭蕾真传的一个,他在花滑的地位比得上尼金斯基在芭蕾舞界的地位,他和教练米申相依为命的感情也让人想起佳吉列夫。

2004年,匈牙利提琴家马顿加入他的团体。他们的合作,让人隐隐想起尼金斯基与斯特拉文斯基。此后不久,观众们的期待变成了现实,普鲁申科开始跳《献给尼金斯基》。

在风雪声中,普鲁申科的第一个动作便是“上帝的小丑”。事实上,除了自由滑必须的旋转和跳跃,他在这套滑冰中连接处的动作几乎全部是尼金斯基舞蹈中的动作,包括《天方夜谭》的奴隶,玫瑰花精的告别,和最为有名的《牧神午后》。他在这套动作中模仿了当年尼金斯基侧向观众、双膝双臂弯曲站立的牧神形象,当他立起双足站在冰面上的时候,我们仿佛看见了复活的希腊之神。

我们无法看到当年的尼金斯基,但在这套动作中,我们能看见俄国芭蕾艺术一脉相传的灵魂。

普鲁申科的艺术道路远没有尼金斯基曲折,这也许是他不能成为那个“痛苦的天才”的原因。正如尼金斯基所说,太过于关注现实的人往往会去忽略感受这个世界,普鲁申科有这样的才华,但他所处的社会没有提供给他足够的保护。当然,其实我们不能去判定尼金斯基与普鲁申科孰好孰差,他们的行业、时代都相差太远。但在《献给尼金斯基》这部普鲁申科最好的作品中,他与生俱来的对俄国精神的理解全部都倾注在此。在演绎尼金斯基从天才到痛苦到最后升华的一生中,在伴随着《天方夜谭》主旋律的无尽旋转之中,尼金斯基复活在了冰面上。

http://www.tudou.com/v/SM7hOd2KzK4

2004 普鲁申科 《献给尼金斯基》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书籍旅游. Bookmark the permalink.

4 Responses to 从尼金斯基到普鲁申科

  1. Vero says:

    对于后人来说最可惜的是没有留下任何影像去感受尼金斯基普的节目毕竟还是竞技体育 他也毕竟还是冰上的王者 或无法表现尼之万一吧ps我最喜欢的是圣彼得堡300年

  2. says:

    有个typo, 《献给普鲁申科》写得真好,我一直对尼金斯基耿耿于怀忽然觉得电影《红菱艳》也很像讲他的

  3. 小心 says:

    红菱艳绝对是讲他的!我也想说!

  4. Christina says:

    博主你好,我是普鲁申科的fans,我想问一下,我可以把你这篇文章转发到普鲁申科贴吧吗?谢谢你!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