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兴趣

九朝会的玉簪记

 “《玉簪记》,高濂著。写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爱情婚姻故事。剧中写少女陈娇莲在金兵南下时与家人离散,入金陵女贞观为道士,法名妙常。观主之侄潘必正会试落第,路经女贞观,陈、潘二人经过茶叙、琴挑、偷诗等一番波折后,私自结合,终成连理。作者把陈妙常对爱情既热烈追求又害羞畏怯的复杂心理,描写得玲珑剔透。《秋江哭别》一出,情景交融,富有诗意。《琴挑》、《秋江》等零出,被各种地方戏作为保留剧目,盛演不衰。”     我怀着对昆曲就是阳春白雪的曲高和寡和Iris看了九朝会的昆曲堂会,发现带有阶级色彩的评论真是害死人。什么“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什么“对封建礼教的蔑视”简直就是一派胡言,我眼中怀疑明代的昆曲就是现在的东北二人转。一会儿人高马大愣头愣脑的潘必正上来,唱“怨鳏居兮徬徨”,一会儿陈妙常来个“叹长宵兮孤冷,抱玉兔兮自温”,一会儿男的再来“只怕露冷霜凝,衾儿枕儿谁共温”,女的拍案而起,怒道“潘相公出言太狂,莫非有意轻薄于我?”男的无语遁走,女道士却又在花阴深处顾影自怜,说“此情空满怀,未许人知道”,简直就是现代酒吧男女419的古代版,真可谓是人民群众有钱了,格调也变得高雅起来,不但吃饭要吃魏晋风骨,以前在酒吧看的事情现在都搬到戏台上了,服务员道士服装一穿,吴道子的步辇图一挂,让人在魏风晋云中晕晕乎乎不能自已,本以为是清心寡欲,结果整个一香艳词曲…… 回来搜索了下两个演员,还是很有功力的。 邵天帅的《游园》:  http://vhead.blog.sina.com.cn/player/outer_player.swf?auto=1&vid=3577667&uid=1241931211

Posted in 兴趣 | 11 Comments

推荐一个片子:台北故宫——你所不知道的故宫

当年央视很有名的《故宫》系列片那群人马拍的,不禁让我感叹现在所混的真是个没文化的行业。   http://space.tv.cctv.com/podcast/taibeigugong

Posted in 兴趣 | 6 Comments

百度 VS 淘宝

转一个朋友的blog,谈论百度近况的。只能转图因为转文会被封。 引用来源:http://www.douban.com/note/21803292/

Posted in 兴趣 | 3 Comments

爱比死更冷酷

孟京辉的话剧永远在求新求变,比如2008版的恋爱的犀牛那兜人一头一脸的冷水和镜子,比如这场改编自电影的《爱比死更冷酷》。我觉得他一直是形式大于内容的人,要不是廖一梅给他的话剧注入点文学功底,也许就是剩下噱头了,虽然这种革新的实验性精神还是值得赞扬的。 本场话剧长达82分钟,舞台和观众席中隔着一全封闭的隔音玻璃幕墙,全部演出时间观众必须带着耳机。这就造成了舞台和观众的隔绝,所以造成给我的感觉是我像是在话剧的舞台上看了一场电影。虽然坐在第一排演员离我近在咫尺,连他们呼吸和任何的小动作都看得一清二楚,但始终没有看正常话剧中那种交流和融合的感觉。 本剧由法斯宾德的电影改编,所以这个话剧就更像电影。两个剧帅无比的男演员分演弗兰茨和布鲁诺,举手投足还颇有新浪潮味儿。中间某些部分听起来特别像电影原声的感觉而不是舞台台词。演约翰娜的女演员非常有风尘味道,很好。《恋爱的犀牛》中男一和女一分别在其中演个小配角,整体演员还是孟京辉御用那批。 演出后有个主创和观众的交流,仍然带着耳机,仍然是隔绝的玻璃幕墙。观众提问的角度不一,不能说水平高低,但都比我上大学时在讲堂看电影完后的交流提问诚恳多了……孟京辉对其中有些问题的回答让我感同。比如,在一个明天不用上班的周末的晚上,大家花两个小时在这里讨论一部话剧,本身就是件挺奢侈挺珍贵的事情,至少比看冯某某的电影奢侈多了。

Posted in 兴趣 | 3 Comments

日本名字的网站

My authentic japanese name is 猿渡 Saruwatari (monkey on a crossing bridge) 愛恵 Itoe (bless with love).Take your real japanese name generator! today!Created with Rum and Monkey‘s Name Generator Generator.

Posted in 兴趣 | Leave a comment

我爱桃花

? 生活中没有多种的可能,但罗生门可以,罗拉可以,Sliding Door 也可以。《我爱桃花》就是建立在这么一种解构或者玩笑现实的态度上完成的思想表达。但在这个基础上,我爱桃花走得更远,不仅是故事的拆分和重新理解,还有古今的穿越和戏里戏外人物关系的株连。 但《我爱桃花》最吸引我的其实是故事中的情感关系。 故事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醒世恒言》的一段小帽儿。唐朝时,少年冯燕与牙将张婴之妻通奸。某夜张婴醉归,张妻忙将冯燕藏于米柜中。不想张婴醉卧时压住了冯 燕放在椅子上的帽子,待冯燕欲逃时,示意张妻将那帽子拿来,但张妻会错了意,以为冯燕要张婴腰间的刀杀自己的丈夫,遂抽刀递与冯燕,冯燕见刀觉得这女人心 狠手辣,便一刀把女人砍了。 感谢邹静之发掘了这么个湮没红尘的故事。我惊异于古代小说家对人情世故的精炼的洞察。冯燕的台词说的好,“我要的是巾(巾责),你却给了我一把刀”,男人的自私与怯懦,女人的刚烈与放荡,恋人之间情感的误会都在这句话里体现得清清楚楚。舞台上的男女,生活中也是一对婚外恋的情人,他们反复琢磨,反复入戏又出戏,都想不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这个故事的结尾与大多数现实一样,妻子回归了家庭,刀拔出来又插了回去,日子在平淡如米的时光中流过,没有人记得我曾经爱过桃花,没有人关心我爱过的桃花下的那段暧昧。 这出戏一共只有三个演员,舞台设计也极其简单,只有一张古代的塌,四面竹帘和一棵桃树。最好的地方在舞台可以旋转,所以观众“被迫偷窥别人的生活”,灯光用得很巧妙,说到桃花的时候粉红色的灯光映下来,正好照在桃树下的两人,不禁让人觉得就算是出轨但感情本身并无对错;但整部戏基本的阴冷的调子,配上张妻那一声声的凄惨的台词比如“自己的名字……自己叫,(伤心)自己的名字,自己叫。 ”真是让人觉得生活本来悲苦。 后来我买了我爱桃花的剧本,发现作者有段戏没有演出来,但那段戏看着很有趣,特别是夫妻对话计算一个小剧场话剧的成本和收入的部分。

Posted in 兴趣 | 4 Comments

哈姆雷特和雷雨:四百年前和七十年前的震撼

国庆看了一部哈姆雷特,浅利庆太版。除了舞台设计上的改变,在台词和表演上是非常尊重原著的,而就算极简主义的舞台设计也给观众留下大把的关注台词的时间。但我发现,整个剧场的观众一晚上都在昏昏欲睡。Mush开场前就提醒我会很困,而我完全是抱着接受经典文学再教育的心态来的,但中场时还是困得不行出去溜达,不慎听见某个观众在说:“要演到十点四十五呢”的时候郁闷欲死。在剧场里是非常不容易睡着的,因为王斑等人如雷贯耳的台词永远都在刺激你的耳神经。我终于在最后决斗时挣扎着清醒了过来,而且饶有兴味地观察了王斑用剑刺死他叔父的夸张片段。   我和Mush讨论为什么这出终于原著的经典话剧会让人如此昏昏欲睡。我起初的观点是:A,在莎士比亚 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节奏缓慢,所以戏剧的节奏也特别缓慢。如果去看个戏需要坐马车一天的时间,那么戏至少要三个小时才够本吧。而哈姆雷特是个多么简单的故事啊,三个小时只能靠冗长的台词来凑了。在400年后的今天,人们都对这个故事如雷贯耳的时候,三个小时就变成了不是对故事的好奇而是对演员演技的拷问,那么,昏昏然也是正常现象了。B, 400年之前的逻辑和现在有点不一样,所以人们对当时那个故事的发展顺序并不能完全理解。   后来我发现,还有更多的原因。就我的有限戏剧知识和经验而言,古代戏剧和现代戏剧的一个重要区别——不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就是古代戏剧的任务形象全部都是平面的,而现代则是立体的。莎氏的剧只有两种:悲剧和戏剧,而里面的每个人都可以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非好即坏。还有一些简单的人物作为陪衬,比如懦弱,可怜,单纯等。元杂剧,京剧,好像也是如此。但从近现代戏剧开始(我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人物开始变得复杂而立体,比如《玩偶之家》,比如《王尔德夫人的扇子》,比如《雷雨》。   《雷雨》是九月份看的话剧,同样在人艺剧场。同样也是非常忠于原著的话剧表演,连场景布置都显得那么陈旧。这部同样长达三小时的话剧看下来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震撼。当最后的雷雨倾盆而下,周萍在房间里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当周朴园和侍萍被巨大的痛苦压倒,当繁漪站在舞台中央狂笑,我的眼中噙满泪水却不能落下,真心诚意地认为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无出其右。也许不是最好的小说,但绝对最好地利用了话剧的优势三一律。所有的社会家庭矛盾都被集中在这个三小时的段落里,集中在一场雷雨的前中后。这是话剧能震撼人心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里面所有的角色都是“有人性”的,都是观众可以理解并同情的,甚至包括残酷的周朴园。   曹禺在剧本的序中说过,他最初脑海中浮现的人物是繁漪,这也是他认为塑造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在我看来,这个人物也是《雷雨》中最有血有肉的,她的成功是整部剧成功最不能缺少的一部分。还有侍萍与周朴园的回忆,那些当年我在中学课本上看了之后无动于衷的台词现场看几乎是整部戏最温情的一部分,既然周朴园不是罪大恶极的坏蛋,那么《雷雨》的悲剧才更值得观众同情。观众在戏中能看到自己所能理解的情感,才能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所以,古代戏剧主要看台词和表演,而现代戏剧主要看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所以《哈姆雷特》拍成《狮子王》如此受欢迎,拍成《夜宴》就遭人耻笑。《夜宴》就试图把明明简单的故事拍成现代文学那样深入地刻画人的情感与心理,基本上算是失败。不要问我现代话剧《雷雨》改编的《黄金甲》也那么失败,我只能说是导演太土了。

Posted in 兴趣 | 6 Comments

雷雨和哈姆雷特:70年前的震撼和400年前的震撼

先存着这个题目,一会儿来写。

Posted in 兴趣 | Leave a comment

看优衣库怎么推广品牌?

zz from: http://www.brandmarketing.com.cn/article.asp?id=276 上月在订阅的“设计/生活/发现新鲜”网站上看到这个推荐:“基于舞蹈的在线flash时钟”, 就下载了一个放在我的IBM做screensaver,后来某天的monthly marketing & sales review会议上,坐在后排的几个昏昏欲睡的哥们看见我电脑中跳舞的小美女们,当场精神百倍、目不转睛,在会议中途休息时纷纷手持USB冲到我面前,强 烈要求copy一份。 难 道是什么free japan AV让这些兄弟如此冲动?其实这不过是日本一个大众成衣品牌Uniqlo(中文“优衣库”,相当于香港的Giordano,目前在上海开了不少店)的一个 全球品牌推广活动,简单地说,就是一场广告选秀,Uniqlo邀请全球各地的年轻dancer上传舞蹈(当然身着Uniqlo服装),然后在yutube 中发布视频联结,同时bogger可以在uniqlo网站下载代码,放在BLOG中作为flash时钟(据说还可以参加投票抽奖),或者也可以下载屏保文 件。目前这个活动已经发展到全球50多个国家上万个BLOG参与,而且仍在进行中。 这个活动很有意思,我虽不了解Uniqlo,但可从中 领悟到它们要传达的年青、简约、充满创造和活力的个性。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活动非常符合我们倡导的marketing 2.0特征:品牌作为trigger,制造争议性或游戏性的话题,激发消费者互动,由消费者来创造话题和传播内容,并且主动交叉复制和大面积传播,费者在 体验中感受品牌。值得我们这些marketer参考。 就服装行业,我在以前的日志中分析过ZARA、PPG和MUJI等,但大多数服装品牌的传播仍然脱离不开传统的媒体,如电视、报纸和杂志平面广告,以及fashion show等来展示自己的设计及创意,尤其是大众品牌。 其 实我觉得最可惜的品牌是Giordano(“佐丹奴”),它在服装行业曾是一个被追随和模仿的典范,从品牌传播到门店管理(注重细节,象邻家女孩一样轻松 愉快的微笑服务)、强大的供应链管理(很多年前我就听说可以做到门店每销售出一件衣服,数据即时可反馈到仓库和生产线中)。 迄今我仍记得它在90年代初的系列电视广告“没有陌生人的世界 World without stangers”——这是一个非常传神和伟大的品牌理念!一个身穿牛仔裤的女孩子在南美(或者是非洲)的黄昏沙漠中拉着二胡,旁边一群土著居民和她一起欢笑歌舞。 那时,很多象我一样生于70年代的人,心目中最梦寐以求的时装品牌就是Giordano。当然,作为一个大众成衣品牌,Giordano在商业上无疑是成功的,我相信它到今天应仍拥有数量最多的门店、最完善的店面服务和培训系统、财务回报也最稳定。 但 从品牌角度看,它已逐渐沉闷,失去自己的特色(后来发展的"just simply"和"beyond basic"显然是一个平庸的品牌主张),变成一个和Baleno(“班尼路”)平齐的“中学生”品牌——而另一方面,德永佳(Baleno的母公司)在 多品牌发展上显然要胜过Giordano,前者推动的“生活几何”(S&K)、“互动地带”(I.P.ZONE)、“纯真传说” (Bambini)、“衣本色”(Ebase)和Baleno Attitude等都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消费群,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大众成衣品牌组合;而后者推出的"Blue Navy”等品牌表现平平。而失去鲜明的品牌风格,逐渐老化,就失去了未来,这是Giordano最令人担心的地方。 关于Uniqlo的这个品牌推广活动,如果诸位朋友有更详细的信息,可共同分享(另外我还不清楚如何下载BLOG代码,如果有朋友下载后可以发送给我,我也在这里展示一下啊)。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兴趣 | 2 Comments

李宁的胜利

李宁的胜利 出处:《华尔街日报》 发布时间:2008-8-11 兼具奥运会火炬手与李宁公司创始人的双重身份,李宁这次实现了双赢 这或许是奥运史上最成功的一则免费广告。 中国选择前体操明星、百万富豪李宁作为本届奥运会的最后一棒火炬手,象征着中国从一个共产主义国家转型为一个经济强国。 不过奥运官方赞助商阿迪达斯(Adidas AG)可能就没那么乐意了。 这是因为李宁执掌资产达60亿美元的运动服饰公司李宁有限公司(Li Ning Co.)正是阿迪达斯和耐克公司(Nike Inc.)的竞争对手。 当这位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六枚奖牌获得者升到高空,沿着国家体育场鸟巢屋顶飞奔数分钟最后点燃火炬时,他似乎无视地心引力的存在──更别提奥运赞助商了。 市场调研公司胜三公司(R3)负责人格雷格·保罗(Greg Paull)谈到,这为李宁公司发出了强有力的讯息。胜三与阿迪达斯和李宁公司都有业务往来。 面对中国这个世界增长最快的运动服装市场,阿迪达斯和耐克为争夺奥运赞助市场投入了大笔资金。预计阿迪为奥运官方赞助商身份付出了约8,000万至1亿美元的现金与实物,耐克也单独赞助了中国多只奥运代表队。 有着“L”型标志的李宁公司(有人说它类似耐克的勾型标识)没能在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的舞台上大展身手,只是为体操、射击等少数几只中国国家队提供赞助。不过作为多年来中国奥运队运动用品的官方赞助商,公众心里还是会自然地把李宁公司与奥运联系起来。 即便是在奥运开幕式那一幕传递给世人之前,李宁公司在中国消费者对企业的奥运认知度方面上也并未落后阿迪达斯太多。事实上,胜三公司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45%的中国消费者误将李宁认为是奥运赞助商。 而李宁本人担当最后一棒火炬手的“表演”几乎肯定会为他的公司锦上添花,长久以来李宁公司一直努力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树立其国际品牌形像。上周李宁公司与欧洲运动装备企业Lotto签署了协议,拿下了后者在中国20年的特许权。 在主火炬手李宁最终浮出水面之前,阿迪达斯负责奥运营销的主管柯瑞嘉(Erica Kerner)在谈到李宁有可能担当这一角色时说,所有的火炬手都要身穿阿迪达斯服装。 前锐商务咨询有限公司(ZOU)的所有人陆海瑞(Terry Rhoads)指出,对阿迪达斯来说这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李宁并不是代表李宁这个品牌,而是代表自己这个标致性体坛巨星。前锐与阿迪达斯有业务联系。 可是许多中国消费者却很难把这二者分开。虽然并未蜚声国际,但李宁不仅代表了中国往日的体育成就,也象征着今天的经济改革;正是这样的改革改变了中国,也使李宁跻身中国最富有人群之列。 当20岁的李宁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时,中国刚刚结束了多年的自我封闭和政治动荡。在那届奥运会上,中国获得了15枚金牌,其中有三枚都来自于李宁。 安静低调的李宁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是中国国家培养体育机制的产物。如今,他已从一个无名小卒跃居为商业巨子。李宁还成立了一个专门帮助退役运动员的组织。 而李宁升上鸟巢上空也为人们过去对于主火炬手人选的乐此不疲的猜测划上了一个句号。在最后一棒火炬手千呼万唤始出来之前,这一“竞猜”游戏吸引了众多百姓参与网络和读者调查。 zz from http://gavinz.blogbus.com/logs/27609808.html

Posted in 兴趣 |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