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 wangxiaoxin on 从一个华盛顿到另一个华盛顿
- 匿名 on 从一个华盛顿到另一个华盛顿
- 天天 on 异乡风味与中国胃
- GM on 我为什么要回国
- waking on 《虔诚的鳏夫》:什么时候中国导演也能这么自信就好了
Categories
Archives
- April 2020 (3)
- January 2020 (6)
- December 2019 (4)
- November 2019 (1)
- October 2019 (31)
- April 2018 (3)
- March 2018 (4)
- January 2018 (2)
- December 2017 (3)
- November 2017 (1)
- October 2017 (6)
- May 2017 (1)
- April 2017 (1)
- March 2017 (15)
- July 2016 (2)
- May 2016 (2)
- February 2016 (4)
- December 2015 (1)
- November 2015 (3)
- October 2015 (6)
- September 2015 (3)
- August 2015 (1)
- July 2015 (1)
- June 2015 (5)
- May 2015 (1)
- April 2015 (1)
- March 2015 (10)
- February 2015 (1)
- January 2015 (6)
- December 2014 (2)
- November 2014 (4)
- October 2014 (3)
- September 2014 (3)
- August 2014 (4)
- July 2014 (2)
- June 2014 (1)
- April 2014 (2)
- March 2014 (3)
- February 2014 (4)
- January 2014 (1)
- December 2013 (3)
- November 2013 (9)
- October 2013 (2)
- September 2013 (2)
- August 2013 (5)
- June 2013 (1)
- May 2013 (3)
- April 2013 (2)
- March 2013 (2)
- February 2013 (1)
- January 2013 (1)
- December 2012 (5)
- November 2012 (3)
- October 2012 (6)
- September 2012 (9)
- August 2012 (4)
- July 2012 (10)
- June 2012 (11)
- May 2012 (4)
- April 2012 (5)
- February 2012 (4)
- January 2012 (6)
- November 2011 (5)
- October 2011 (4)
- September 2011 (1)
- August 2011 (4)
- July 2011 (3)
- June 2011 (4)
- May 2011 (1)
- April 2011 (6)
- March 2011 (11)
- February 2011 (4)
- January 2011 (12)
- December 2010 (9)
- November 2010 (11)
- October 2010 (6)
- September 2010 (4)
- August 2010 (9)
- July 2010 (9)
- June 2010 (6)
- May 2010 (15)
- April 2010 (10)
- March 2010 (11)
- February 2010 (13)
- January 2010 (15)
- December 2009 (19)
- November 2009 (17)
- October 2009 (20)
- September 2009 (17)
- August 2009 (20)
- July 2009 (9)
- June 2009 (6)
- May 2009 (12)
- April 2009 (14)
- March 2009 (7)
- February 2009 (8)
- January 2009 (10)
- December 2008 (9)
- November 2008 (15)
- October 2008 (18)
- September 2008 (11)
- August 2008 (10)
- July 2008 (6)
- June 2008 (14)
- May 2008 (5)
- April 2008 (11)
- March 2008 (7)
- February 2008 (10)
- January 2008 (8)
- December 2007 (10)
- November 2007 (7)
- October 2007 (11)
- September 2007 (9)
- August 2007 (3)
- July 2007 (10)
- June 2007 (2)
- May 2007 (5)
- April 2007 (8)
- March 2007 (8)
- February 2007 (4)
- January 2007 (4)
- December 2006 (7)
- November 2006 (6)
- October 2006 (9)
- September 2006 (10)
- August 2006 (11)
- July 2006 (9)
- June 2006 (12)
- May 2006 (7)
- April 2006 (22)
- March 2006 (8)
- February 2006 (11)
- January 2006 (9)
- December 2005 (10)
- November 2005 (13)
- October 2005 (8)
- September 2005 (8)
- August 2005 (10)
- July 2005 (16)
- June 2005 (5)
- May 2005 (14)
- April 2005 (2)
Author Archives: Xin Wang
《别告诉她》The Farewell:中国式亲情
waking王小心 评论 别告诉她 2019-08-20 13:51:01 我司旁边新开了一家Alamo Drafthouse Cinema,特点是有一个租古早DVD碟片的小店和可以一边点菜一边吃饭一边看电影的放映厅,今天S又恰好没课来妈妈的公司混,于是晚上我们一起看了这部Farewell。 早就听说这是一部催泪与幽默齐鸣的电影。故事讲一个从小移民美国的女孩听说住在中国的、从小一手把她带大的奶奶得了只能活三个月的肺癌,于是全家从五湖四海一起回到中国,名为举行孙子的婚礼,实为“见最后一面”的瞒着奶奶善意谎言。女孩Billi的美国教育让她觉得荒唐:怎么可以对当事人隐瞒病症的事实?而在中国,人人都觉得这不是问题,因为人人都这么做。 电影有个悲伤的主题,要按照《渴望》或《唐山大地震》式的中国家庭伦理剧来拍,估计得洒出一盆狗血;而这部电影则把悲伤拍出了温馨和幽默,甚至是“好看”的感觉。在大部分时间里——大概从十五分钟开始吧,我手里就攥着纸巾,一边擦眼泪一边笑出声;电影完后,一女孩在洗手间里跟我说:幸亏今天没画眼妆。好久没看过这种倾泻情感式剧情、还不让人觉得苦情的电影真是太难得了。 但说到底,这部电影的目标受众还是美国观众。正如前文所说,这样的事情在中国根本都拍不成电影,因为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这么干。所有人都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做着他们认为为你好的事情。Billi的妈妈在她爷爷去世时没有告诉她,因为她还在学校,“学习重要”;导致她心理一直觉得爷爷就这么消失了,在她心里最易碎的和故乡的最后一点联系也就这么没了;这次奶奶生病,她妈妈也没告诉她,因为“你那张脸肯定瞒不住”。但同时,怎么能说她妈妈不爱她,他们不爱她奶奶呢?正是因为爱,才让她妈妈培养她(在生活中,培养Lulu Wang导演)音乐和写作,让她有了今天的发挥空间;才让他们想让奶奶高高兴兴地去世,正如奶奶当年当年对爷爷做的一样,直到瞒不住,才告诉他实情。在深夜的酒店大堂里,爸爸和伯伯有一段深刻的对话,基本上在探讨西方和东方的亲情方式孰优孰劣。似乎并没有对错,但有趣的是结尾放出现实中奶奶的镜头(几乎和电影里一模一样),字幕说:从确诊到现在已经六年了,奶奶依然健在。如果他们选择告诉奶奶实情,结局是否会不一样? 我很喜欢这个电影的很多细节:Billi坐在地上哭,说她小时候爷爷带她抓蜻蜓,她刚说完我就泪目,因为这太真实了,绝对是导演的亲身体验,作为一个六岁就和家庭移民到美国无亲无故的女孩,那是她残存的对故乡童年的最后记忆。这样的细节,彻底勾起了全场观众对祖辈和童年的回忆——不过哪个族裔,哪里的移民,谁没有个这样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呢?在酒店里,Billi抱着借酒宣泄的堂弟的头,两个家族唯二的第三代互相安慰,只有他们有着孙辈对祖辈的共情的爱,却因为一个说英语一个说日语无法交流;还有妈妈和奶奶的婆媳关系,从妈妈的视角看奶奶的控制欲也是所有文化的共同点;另一些细节似是导演故意突出东西方文化差异,比如拔罐和餐桌上的对峙;但想到电影还是建立在东西方差异上并且面对美国市场,也无可厚非。 电影很多镜头我也喜欢,能看出导演的科班出身,比如深夜酒店的大堂,生死对话中,霓虹灯照在Billi的脸上;还有低镜头拍酒店里坐在地上哭的Billi,这里演员的发挥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比戏剧演员更好的Awkwafina;导演对音乐的运用也让我看到了她的古典音乐出身和特色;但有些镜头让我觉得有些过了,比如知道奶奶没看到诊断书时一家人雄赳赳的慢镜头,让我觉得导演似乎想往艺术片上发展却没有成功的努力。 最后说一下我知道这个电影的过程。某天和公司里一个管着一万多人的老大闲聊,他知道我是中国人之后说:“你看过The Farewell吗?好看的。”老大本身是个印度移民家庭出身,而这个电影又是我和一个普通话说得比中国人还好的美国女教授一家一起看的,这不得不说明这电影本身的魅力和它讨论的普世感情。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Leave a comment
《好莱坞往事》:昆汀的好莱坞童话
waking王小心 评论 好莱坞往事 2019-08-07 12:53:41 “Once Upon a Time”被中文翻译成《好莱坞往事》,其实并不是片名的本意。Once upon a time在英文中,永远是童话的开头。在以前,古时候,有公主和王子的时候……这才是这部电影要表达的原意。看完电影才明白,这不是昆汀写给好莱坞的情书,而是他撰写的好莱坞童话。 人总是对自己工作的地方特别有感情。比如我在零售业工作多年,看见一个接一个department store的倒掉——最新的是昨天的Barneys破产,总不免兔死狐悲;比如我妈在工厂工作多年,看见厂牌被摘的那一天的表现就和赵涛在《山河故人》里面一模一样;只是我们无法像编剧和导演一样编好故事,无法在银幕上留下动人的瞬间。同理,这也是为什么影人拍影人的故事总是特别动人,从久远的《雨中曲》《81/2》到近几年的《鸟人》和《艺术家》,在奥斯卡的大获全胜也说明这样的片子容易受到同行的认可。毕竟,如果要是我拍一部《零售帝国的死与生》让我同事看,估计也能给我个奖项。在一个行业浸淫多年,看人看事的角度都是身在其中的,正如这部电影的拍摄方法,镜头都拉得那么近,这不是电影,这就是他们自己的生活。 迪卡普里奥演的是男一,一个有中年危机的(即将)过气演员;但昆汀的镜头显然更偏爱布拉德皮特,在片中饰演他替身、司机和朋友的男二,那一头在风中飘荡的不羁的金发,那在洛杉矶阳光下裸露的上身,年过五十竟然还能拥有这样的好身材,让人怀旧起八九十年代电影辉煌时期他的大银幕形象,《大河恋》,《秋日传奇》,那张让所有女观众倒吸一口气的脸。他把这张脸移到了六十年代,电影更黄金的时期——不,不光是电影,而是整个美国的黄金时期,泛美航空还在天上飞的时候,奢侈的头等舱空间大到足够开party,男男女女都吸烟,坐车不用系安全带——我知道安全带是最好的发明之一,可是那该死的安全带束缚了多少可能发生的罗曼蒂克啊。嬉皮士满街都是,竖起大拇指就可以搭到顺风车,女嬉皮把头枕在开车的皮特的大腿上,让风吹着她的长发。现在再也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了吧。 另一个导演偏爱的演员无疑是玛格特·罗比,我之前可从来没见她这么好看过。她在电影里演罗曼·波兰斯基的妻子,女演员Sharon Tate。本来我觉得这个角色非石头姐莫属,可是玛格特演得也好,完全的真善美,就像童话中的公主一样。她在电影院里看自己演的电影The Wrecking Crews,一边看一边紧张地期待观众的反应,观众大笑鼓掌的时候她是那么开心;而最后一幕她与关南施饰演的女反派决斗的时候,银幕上的她和黑暗的观众席上的她都不由自主做出了李小龙教她的那个中国功夫的行礼的动作,几乎可以用感人的形容,这是一场戏中戏,她在看戏中的自己,而我们同时在看戏中和戏外的Sharon Tate,还在看戏中的玛格比。昆汀绝对是把她当做女神来描写的,也是把自己的工作当做最心爱的礼物来描写的。 但昆汀对好莱坞的爱不止于此。影片中迪卡普里奥和皮特的角色都是虚构的,但Sharon Tate和罗曼斯基的故事却是再真不过的。他们的悲剧早已被所有影迷周知,是好莱坞历史上最大的惨案之一。我找到了当年的新闻,发表于1969年8月9日的《每日新闻》上。即使在五十年后的今天,读来也是惊心动魄。我们带着已知的悲剧结果看银幕上的美好,越看就越伤心,越看就越担忧,不断在心里问: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这一天会怎样到来?而这,正是昆汀描写的好莱坞童话的开端。 这是一个典型的昆汀的童话,虽然我无法在这里剧透。但想想他其他的作品,《杀死比尔》,《低俗小说》,哪一个不是童话式的故事呢?从皮特暴击嬉皮、迪卡普里奥大爆片场开始,在各种黑色幽默的背后,我看到的是昆汀对这个行业的爱,而这种爱在故事的后三十分钟到达了高潮,别看那些血浆刀尖,R级镜头越多,恰恰说明他的爱越深啊。 影片对当年的好莱坞还原可谓是细致入微,片场、房车,嬉皮士住的洛杉矶北边Van Nuys的spahn’s movie ranch,Sharon那天穿的粉白色斑点比基尼,还有罗曼斯基当年的住宅——比弗利山庄Cielo大街10050号——现在这个地址已经不复存在;可是她当年看自己电影的影院竟然还在,而且就在我家旁边——现在UCLA旁边的Bruin影院,我们去看电影时,曾被它Art Deco式的辉煌而过时的装修所震惊,感觉就像进入了时空隧道。现在想来,那应该是好莱坞还有童话的年代。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Leave a comment
《扫毒2》:我们为什么还在看港片?
waking王小心 评论 扫毒2天地对决 2019-07-09 23:41:26 美国编剧写剧本,写到逻辑不通顺的地方,一般是绞尽脑汁安排情节重塑人物让逻辑通顺故事说圆;香港编剧写剧本,写到不通的地方,一般是编个差不多的故事,让演员再费劲演一演,差不多圆上就得了;大陆编剧写剧本,一般自己都发现不了逻辑的漏洞,要等到片子上映才让观众骂成筛子。所以香港合格编剧和美国优秀编剧中间,还差着一百个大陆编剧…… 《扫毒2》就是个合格香港编剧的剧本。我晚上八点去的首都电影院,竟然人满为患,上座率颇高。中国影院的预告片比美国少好多啊,还没坐定,龙标就上来了,还没来得及复习我多年前看的《扫毒1》剧情。后来才发现,不复习也没关系,《扫毒2》完全是个不同的故事。 电影开头干脆利落:2004年的同一天,刘德华、古天乐和苗侨伟作为黑社会老二、黑社会小弟和反黑组警的人生轨迹因为同一件事情碰到一起,然后又开始往不同的方向发展。刘德华开始洗白;古天乐一去不回头;而苗侨伟为了完成妻子的遗志,变成了缉毒警察。十五年后,他们的人生又开始碰到一起。 电影的情节很简单,没有反转、卧底、间谍等烧脑情节,基本是一个一线到底的故事。不少镜头的调度让我为邱礼涛心中暗喝一声彩,比如最后的地铁追车是两车相碰的硬核、林嘉欣拜佛时从大佛的高度俯视、和第一次苗侨伟带着小弟小妹查阿巴斯时那个45度角的俯视镜头。这个镜头足以让观众从客观看到不同立场的角色存在,同时又不至于远到产生和故事的疏离。在这样远近有致的调度下,我觉得演员有了演技,古天乐有了演技,林嘉欣有了演技之后颈纹也不重要了,甚至刘德华都在某些时候有了演技,当然也不排除他老了之后放弃回炉冲重造所以也不用“端着”演了的可能。在刘德华找到昔日兄弟为自己报仇一幕时,小弟看到古天乐照片犹豫地看向刘德华,而刘德华竟然做出了一个有表情的默契——了然——决心——狠毒的心理活动,殊为不易。 看着看着,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我们一直对港片有初恋情结。因为港片本质上是武侠片,而且是最早一代上海影人带去香港的将古典文化融入的武侠片。我们中国人就爱看兄弟情深、也爱看兄弟阋墙,爱看一入江湖深似海,也爱看沧海一声两岸声滔。刘德华报仇,本质上是孤胆英雄独行侠,古天乐贩毒,本质是孤臣孽子变江湖浪子,有这样的底子,大家对逻辑的漏洞都可以原谅,在金庸小说里,这叫武侠,在香港导演镜头下,这叫港片,在西方观众眼里,这叫西部片。 所以不管香港已经变成啥样,我们对港片还总是宽容。不光是因为九十年代录像厅里混着烟味和初恋味道的deja vu,还因为它代表着我们心中向往的江湖,一个虚拟的、披着现代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红尘万丈的、忠肝义胆的江湖。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Leave a comment
《登月第一人》:冷静还是无情
waking王小心 评论 登月第一人 2019-07-05 22:11:07 我忘了在哪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讲宇航员是怎么选人的。其中有一个重要特质是,他们比平常人更不容易感到紧张。作为一个挑战人类极限的人类,而且需要做很多之前无人做过的挑战,这个特质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尼尔·阿姆斯特朗无疑就是这样的人,影片在第一个镜头中就已经阐述得明明白白:即使在女儿罹患癌症、心烦意乱的前提下,他仍然可以把出故障的试飞飞机安全开回地面。这,也是他之后被选为宇航员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这一特质使得电影分外难拍,也是这部电影并不出彩的原因:他们也许比平常人具有更少的感情。冷静到了一定程度,也许会和无情难以割舍,在外人看来,也许是冷酷。 纵观阿姆斯特朗的人生,几乎没有任何弯路,就是一个完美的NASA宇航员形象。中西部中产阶级家庭出身,工科大学生,打过韩战,当过试飞员,在NASA期间多次完美完成任务,登月后成为大学工程学教授,活到82岁,因为心脏病而逝世。这么一个平淡无奇的人生,几乎没有什么拍成电影的冲突,除了女儿因脑癌夭折之外。所以在电影里,导演把它放大了,甚至让高斯林带着女儿的手链上了月球。但其实这对看过纪录片和传记的我来说,并没有太大说服力。在他心中,完成任务是第一位的,他所处的历史位置不允许他出任何差错,任何可能的风险都要被减到最低。所以,在静海上的那个情节虽然感动,但我并不觉得真实。如果有感情,我觉得他有的也是那种大爱,即对国家的热爱与对神的崇敬,在六十年代那种狂热的冷战氛围中可能会显得更加真实。但如果这样拍,个人的那条线就只能完全摈弃,就和导演想表达的命题大相径庭了。 瑞恩·高斯林希望用刻板的面部表情和机械的动作来表达阿姆斯特朗近乎无情的冷静这一特质。这位查泽雷的御用演员实在是太不像阿姆斯特朗了——他们的面相几乎完全相反——所以他觉得也许只能用神情和气质来模拟。但事实上,如果你看过今年新出的登月纪录片《阿波罗11号》(我也写了影评在这里),你就会发现真正的阿姆斯特朗并不是面无表情,在进火箭之前最紧张的时刻,他甚至还对镜头露出了微笑。他并不是一个严肃的人,他也会和队友开玩笑;也就是说,他的冷静并不浮于表面,而是在他那比平常人跳动得慢的心脏里,在一次次从容完成危险任务的结果里,而这是很难用电影的手法来表现的。 所以即使这是部讲故事的剧情片,我仍然更喜欢看今年的《阿波罗11号》,因为对于这一无与伦比的伟大人类历史事件,只要用剪辑得当的、真实的镜头砸过来,就足以形成对观众排山倒海的震撼。人类的感情在这件事情前是渺小的;也许一个充满情感的故事很感人,但我只要看看宇航员慢慢穿上厚重的宇航服,冲天而起的火焰,巨大的轰鸣,控制室内紧张到无法呼吸的气氛,就能得到更大的刺激。如果需要情感,那就加上宇航员在返航途中朗诵的那段圣经。在这件事情上,任何文艺创作都不如真实来得更好。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Leave a comment
《小偷家族》:二十一世纪的《偷自行车的人》
waking王小心 评论 小偷家族 2019-06-02 03:53:55 日本文人总是对大自然有一种特别的偏好,从小津安二郎到渡边淳一到是枝裕和,都喜欢在笔下或者镜头下出现那么与人贴近的自然,花开雪落,四季流转,我还没有看过一个中国导演是这样的。那些贴在额头上的湿发,粘在白T恤上的知了,暴雨前暗下来的光线,去海边的火车里吹进来的凉风,翠绿的野外,都让人心里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感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这种对自然的拥抱吸引了我。最近总是在飞机上才有时间看电影,像这部在家里能坐下来两个小时看的电影、尤其是日本电影真不多见。是枝裕和的其他电影也好,但总有日本电影的问题,比如《如父如子》、《步履不停》,让我觉得有时拖沓,想拿起手机刷刷微博。这部节奏也不快,可是完完全全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除了荒诞逻辑中的对生活的真实展现之外,演员的表演也功不可没。第一次感动,是看到树木希林饰演的奶奶在海边独自一人的时候默默地说:“谢谢,谢谢你们”的时候,有种热闹背后的空虚,虽然只有短短几秒,却让人印象深刻;而后来情节的映证,才知道原来这是她对人世的告别,而回过头来再细想她当时的表演,令人动容。联想到这位演员本人去年去世的消息,更觉得令人唏嘘,这也许也是她在舞台上对观众的告别吧。 还有一段就是安藤樱饰演的妈妈在审讯时候的对话。说是对话,几乎可以算是独白。警官问到,是不是因为自己生不出来,才想到诱拐孩子的?他们叫你什么呢?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问完后,整个荧幕几乎只有她一张脸的特写。她试图用撩头发的动作擦掉眼中不断涌出的泪水,可是总有更多的泪水涌出。她想要一个家,可是却只能用这种方式建立一个“家”,她每撩一下头发,都好像撩在我的心上。我太久没有在电影中看到这么自然的催人泪下的表演了:要么是《唐山大地震》那种恨不得往你眼里滴眼药水的煽情,要么是过于晦涩而不愿意表达直白感情的的许多电影,像《小偷家族》这种能真心表达自然感情的电影,真是越来越难得了。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六十年前的一部相似题材的经典电影《偷自行车的人》。也是底层生活的真实与眼泪,感人而不煽情,获奖无数。如果说有什么不同,就是那部电影更加现实,几乎是可以看成发生在身边的每日故事,甚至都上不了微博热点;而《小偷家族》还是取了题材的巧,找到了一个新奇的、有噱头的切入点,讲了一个“拍案惊奇”的故事。 我喜欢这部电影的留白,很多情节是隐藏在背后的,比如奶奶看烟花的细节能让人想到她年轻时的富足生活,比如小男孩到底是被主动救出还是顺带诱拐的,比如亚纪的身世以及为什么流落到居酒屋打工,这些都没有交代,可是让人猜想,并觉得猜想已经足够了。影片把重点放在浮出水面的部分,就是那些细细密密的对白,光线照着的伤疤,火光中的抚慰——至于他们到底是什么人,是罪犯还是叛逆少女,是通过什么样的契机到了这里,又有什么重要呢? 他们就是一家人呀。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Leave a comment
《The Kid》:21世纪的西部片
waking王小心 评论 比利小子 2019-05-05 03:53:24 有多久没看西部片了?可能上一次看还是披着西部片外皮的科幻内核的《西部世界》吧。再之前可能是《上海正午》?好吧,我承认,作为类型片的西部片并未在我的片单中经常出现;没想到阴差阳错去影院看了一部完完整整的西部片,还是少年主题的。 美国西部片就和中国武侠片一样,感觉描述的是一个不存在却由于前人不断建构而无比真实的世界。同样的还有,武侠片的好看不在于情节,而在于大侠拔剑的那一刹那;西部片的好看也不在于情节,而在于警察牛仔拔枪的那一瞬间。当人到中年的伊桑霍克眉眼间多了份隐忍和戾气,气质变得无比迷人,出枪的瞬间也变得仪式感十足。其他的主角和配角,少年的西部气质有了,表现还不够突出,姐姐的形象则基本不存在。 除此之外,我觉得本片更适合一部话剧而不是电影:场景太单一太木讷,转场太死板,很多场景都像是在后面扯了一块幕布拍的,完全靠演员的表演展现出紧张冲突。比如,第一幕:家暴——少年杀死父亲;转场——荒野中,夜,外,狂风呼啸,乌云密布;第二幕:日,外,马棚,少年和姐姐碰见牛仔,等等,感觉一个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生完全可以排出这个水平的话剧。如果再山寨点,做成.gif或者ppt也不错,正如中国武侠的“飞雪连天,笑书神侠”一样,用“荒原黄草,阳光刺目”也基本上足以表现西部片的整体意境了。 西部片和武侠片如今都式微了。其实金庸的小说翻拍,从电视到电影,我迄今没看过一部能表达真正意境的片子,可能某几个场景有吧,但整部片都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几乎没有。最早是港片受到技术限制,后来是央视片受到演技和港片限制,然后就慢慢变成了先入为主地所有人都觉得武侠片就该这么拍,拍到这个样子就可以了,结果是造成了日渐提高的人民群众的审美与粗制滥造的武侠片之间的矛盾,整个产业江河日下,近几年只有王家卫的《一代宗师》看得过去。西部片近年来倒是还有佳片,可是整个市场的份额却大大下降了,皆因太过形式化,赶不上二十一世纪的眼界了吧。连《爱死机器人》这样天马行空的的动画片都有了,为什么还拘泥于牛仔拔枪的潇洒呢?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Leave a comment
《我们》:我们是中产阶级,谁是我们的影子?
waking王小心 评论 我们 2019-04-28 03:46:55 This is US. 这句从小男孩嘴里说出来的话,无疑是本剧的中心思想。作为居住在美国的庞大的中产阶级的一员,看这部电影的全程,无疑也是在看“This is US”的镜像。主人公一家的每一个细节都和我们家太像了:从在加州的居住条件,小时候学过的芭蕾,半新不旧的奔驰车,两个孩子的性别和年龄差别,家庭中男女主人公和孩子之间的动态关系和微妙平衡……可能与美国千千万万的家庭并无本质差别。这就是在看自己的故事。 我们太过熟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同伴。而在这个显性的世界之后,有一个隐藏的世界,像暗物质一样,我们睁着眼睛却看不见,抑或是故意忽略,却时时刻刻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电影用的是恐怖片的手法,可是这哪里是什么想象出来的情节,这就是现实的生活啊。那些在大街上卖手工艺品或卖唱的小贩。那些每周来一次毫无声息打扫花园的墨西哥移民清洁工。那些住在移动拖车里的家庭。那些办公楼里扫厕所的人。我们每天都见到,但从不和他们说话,既不了解他们的生活也不想他们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有度假、孩子有芭蕾课,有401k保险,他们呢?我们并不关心。我们只想享受他们的服务,却并不想让他们进入我们的生活。在电影中,他们是穿着红衣的影子,在现实中,他们就是贫困的中下层阶级,而一旦他们挽起手来,中产阶级就会意识到,他们的生活是多么脆弱。 美国反映中下层阶级的书籍和文艺作品并不少。《我在底层的生活》中,芭芭拉艾伦瑞克就详细阐述了,贫困为什么是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贫困人口并不是在我们的想象中“不努力,不奋斗”的人群,他们从一出生开始,社区环境、学校、长时间体力劳动带来的时间匮乏就让他们无非逃离这个牢笼,他们每天的生活都在想如何付下一天的账单。里面有个事实很震惊我:他们宁愿住在更贵的汽车旅馆里,也不愿住在正常的公寓,只因为汽车旅馆是周租,而他们付不起公寓的月租和押金。《佛罗里达乐园》则直接把穷人和富人的生活赤裸裸地一分为二摆在观众的面前:在全世界最大的迪士尼乐园的旁边,就有着能天天看到烟花却从来没有进去的孩子们,而他们建立了自己虚幻的乐园。 电影用夸张的情节告诉了我们中产阶级可能的后果,而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女主人公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是摆在明面上的中产阶级的恐惧。这是一个每天都在抱怨重税却怕底层的暴力,却从来不想想这两者之间矛盾的阶级,这是一个不断降低生育率以便用最好的投资打造后代的阶层,这是一个拼尽全力以其保持住自己阶层的阶层。这是一个无法跨越自己的阶层。美国当今的现状也表明了,为什么铁锈带的下层中产阶级都纷纷投票给了川普,因为在一个日渐无法保持自己庞大中产阶级的国家中,最先受到伤害的就是那些岌岌可危的下层中产。社会割裂、阶层固化的后果就是恐惧和暴力,逐渐演变成你死我活的斗争。 电影的好处在于,虽然选用了黑人家庭为主角,但整部电影超越了种族话题(如Get Out),而上升到了整个国家的阶级之上,变成了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话题。整部电影有些枝蔓过长,感觉导演想讲的东西太多,让人觉得有些冗长,比如影片开头的兔子和隧道的隐喻,直到最后才解开谜题,而中间围绕白人家庭的支线风格与整部电影也不是很符合,既想搞笑又想严肃,其实没必要讲这么多的。这就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美国故事,可以改名叫:在美国未来的十字路口上。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Leave a comment
《流浪地球》:假如李安来导演
waking王小心 评论 流浪地球 2019-02-09 14:40:56 如果我来拍《流浪地球》,我会以人类发现太阳正在死亡为开始,地球发动机运行、地球开始流浪为结束,因为这才是“流浪地球”的本质——地球为什么要流浪,以及地球是如何开始流浪的。流浪——Wandering,这个悲壮又诗意的词,并不是流浪途中碰到的一次事故,而是我们为什么要开始这次伟大的旅程。在这个Why和How的关键词下,有太多人性和感情可以挖掘了。想一想,当第一个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灭亡时,他是什么感受?当人类决定成立联合政府时,有多少博弈和妥协在其中?有没有流血,有没有革命?当人类修建地下城时,有多少牺牲在里面?当地球停转、洪水滔天之时,是谁决定了牺牲那35亿人的生命?当抽签搬迁地下城时,又有多少伦理、多少爱情、多少艰难的选择在里面? 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好的“人”的故事,而不是像大刘这样简单粗暴,上来就是直接事故,直接开始救援了。现在的这个故事只能算是流浪地球系列中的一集,叫《木星救援》差不多,并没有回答流浪的终极命运,没有写出人类在太空中的渺小和绝望感。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里缺少了人的故事。这个剧本太刘慈欣了,有各种硬核、各种冷静旁观、各种死亡,就是没有“他们是如何成为今天的他们”的故事。来救援的小分队,每个人的性格都奇奇怪怪、前后不符, 我直到后半截都差点没认出来谁是谁;除了男主有几个一笔带过的童年镜头作为背景介绍之外,各种或大或小的配角,Mike隋,韩朵朵、韩子昂,脸上全都写着一副“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我要做什么”的表情,我怀疑没有任何一个演员有人物小传,以至于极大地限制了演员的发挥。 这种简单粗暴的叙事方式还导致了一部分逻辑的漏洞。如祝佳音的评论所说,我不是说科学逻辑——比如地球为什么能动、能否点燃木星等等,这些是故事预设逻辑,我们只要接受就好——而是日常逻辑,比如“这个人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比如周倩把火石给射灭了:你神经病啊?火石很贵的!比如吴京最后放弃飞船,就算是为了儿子吧,可是你之前的形象不都是一个冷静的军官、能放弃老婆的生命,加上你的飞船上有几十万人类最后的希望吗? 槽吐完了,下面是夸赞时间。这部电影确实是达到了好莱坞工业水平的,我不能说它比《星际穿越》强,但如果制作完全一样,演员都换成美国人的话,起码在美国院线是能有票房的。导演说他们去好莱坞参观之后大受刺激,确实是这样。现代主流电影是一个成熟的工业体系,我很自豪看到中国的科幻电影达到了这样的水平,接下来就看人文思想什么时候能达到这个水平了。作为一个不算太迷的科幻销售受众,当年看《流浪地球》中只能在头脑中想象的瑰丽场景变成的活生生的画面,令人激动。我还很欣赏影片中有几个幽默的片段,比如每次开车前的“亲人两行泪”桥段,还有“违规操作扣12分”,办假证、送蚯蚓干贿赂,太中国了。我觉得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畅想《飞向人马座》、《三体》被拍成电影,如果李安来导演就更好了,在刘慈欣的想象力上,里面的伦理部分随便给李安一块都是奥斯卡水平的作品啊。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Leave a comment
《阿波罗11号》: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waking王小心 评论 阿波罗11号 2019-01-26 13:35:56 登月,无疑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创举,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集体行动之一。在一个没有电脑、没有手机和互联网的时代,仅凭数千火箭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工程师的实验心血,代表人类最沉着、最冷静、最手脑平衡的三位宇航员的合作,就可以把人类送上几十万公里之外的荒凉星球,并且还能平安地把他们再带回来。这种事情放在二十一世纪生活的我身上,想都不敢想。但是,五十年前的人类就已经完成了,不得不感叹一声,战争真是人类进步的最大动力。 我觉得人类真是可以不用浪费自己的才能在一些平庸的东西上面。比如电影领域,可能90%的东西都是平庸的,不值得花时间去制作或者去看。而这部电影,光是题材就超越了90%的电影。登月是人类的高光时刻。这样的题材,应该怎么拍电影都不会差。电影发掘了海量当年的素材——从未公开发表过的素材。令人惊奇的是,当年的录像录影资料竟然还比较详尽,很多还比较高清。在这些海量原始资料的背后,怎么剪辑,怎么组合就是导演的功力了。幸运的是,导演给我剪出了一部出色的纪录片。 影片从佛罗里达火箭中心的大远景开始。直到进入准备室之前,我都没有太多感觉,和看新闻记录片差不多,因为那些火箭的镜头我们多多少少都已经从电视上熟悉了。而当镜头一摇到正在穿宇航服的阿姆斯特朗等三个宇航员身上,观众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这紧张恰恰来源于他们的平静,他们一丝不苟的头发,他们沉着的回答;这看起来就像执行一次普通的飞行任务,而不是把人类带上月球。然后是更近距离的上车,离开,开到火箭发射架下,乘电梯直上到100米高的火箭平台,一气呵成,那真实的近距离和真实的噪音让我觉得从来没有离火箭发射那么近过,也让我感觉不需要高科技也能让人有VR的体验,仿佛我就要坐进火箭发射舱里了一般。 影片用屏幕上的时间分秒作线索,告诉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发射。随着时间的临近,控制中心、海滩上游客、火箭庞大的近距离镜头交替出现,近、远、当事人的视角不断转换,加上轰鸣的有节奏的鼓点,给人一种巨大的紧张和焦虑感。直到火箭点火前的最后几秒,音乐、噪音、对话全部消失,只剩下充斥整个放映厅的鼓点数秒,神来之笔。镜头靠近火箭下方的点火器,那一声声击鼓仿佛敲在观众的头顶上。轰地一声,巨大的火焰升腾起来,人类用自己的力量把这个庞然大物送上了宇宙,这个镜头,看得我热泪盈眶。 音乐和音效在这里无疑是立了大功的;在后面的情节中也是,几乎有了分割故事的功能。这么多海量的素材,如果剪辑不合适的话,很容易让观众觉得是个冗长的科教片;但导演不但承担起了科教的任务,而且还用艺术的方式传递给了观众。除了刚才提到的屏幕上的倒数分秒时间,影片还把每项任务的示意图画了出来,告诉观众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因为50年前拍摄的素材并不是为拍电影做准备的,而由于技术限制,很多镜头也无法拍摄。看了这些gif图,我才大概明白登月的步骤,也明白为什么控制室里总是坐着成百上千个科学家。点火、火箭升空、整流罩分离、绕地飞行、登月点火、绕月飞行、登月舱分离、着陆月球、分离月球、与指令仓接轨、绕月飞行、点火回地球、着陆仓分离……基本上就是一个多了很多步的“把大象放进冰箱里”的故事,也是一个让我觉得“怎么可能实现”的故事。然而人类实现了,影片呈现了。正如影片里阿姆斯特朗那句震撼人心的“这是人类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名言一样,并非他意识的感慨,而是彻彻底底的事实。镜头扫过了那些一看就是顶尖聪明的脸庞、那些难得见到笑容的脸庞,控制室里一排排成百上千的火箭科学家、工程师……他们为这项任务付出的努力,值得为整个人类所铭记。 这部影片让我想起我看过的许许多多与外太空有关的科幻片。《火星救援》、《阿波罗13号》、《星际穿越》……我这才知道,那些科幻的情节并不是空穴来风,也并不都是单纯的想象。甚至即使是想象也没关系,因为人类就是从想象开始创造现实的。那些星辰、那些我们只能仰望的星辰,就是我们永恒的征途,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征途中,我们才能明白人类的意义。艾德林在返回地球途中的最后一次电视转播中说:“回想过去几天,圣歌中的一节出現在我脑中:‘我觀看你指頭創造的蒼穹和你擺列的月亮星辰,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 回家的途中,明亮的月在夜空中闪耀,端端正正地照在我们的头顶上。观看苍穹和星辰大海,就是我们人类的意义啊。 另:在飞机上看了《登月第一人》,影评点这里。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音乐
Leave a comment
《无名之辈》:并非喜剧
waking王小心 评论 无名之辈 2019-01-14 14:38:57 看《无名之辈》的时候,我从头到尾就没有把它当作一部喜剧片来看,正如看《疯狂的石头》时,我也没有把它当成一部喜剧片。“喜剧片”这个名字太狭窄了,它把各种影片都归类到了一个自以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范围,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多受众。在我心目中,只有《夏洛特烦恼》或者《泰迪熊》这种类型片才叫喜剧片,因为这些片子都有固定套路,固定桥段和表演,而《无名之辈》,显然不在这个范围内。 《无名之辈》里我最喜欢的戏有两场:一场是天台上的暴雨,一场是尧十三的《傻子》。我发现有贵州情结的导演视觉风格都有点相似,比如饶晓志和毕赣。一座座被阴湿的天气斑驳了的破旧的山城高楼衬托着这一场青山绿水,天台上的风呼呼地刮,预示着这闷热的天气终于有个短暂的转折。在被无数乌云淹没的黑暗中,悬在头上的倾盆大雨终于落下,室内暗得开起了日光灯,让我想起我中学的教室。这样的气氛中,衬托着两个绑匪的情绪高潮,我们明白原来李海根不是懦夫,胡广生才是;而最后高潮之前的尧十三告诉我们,其实他们都是无名之辈,都是懦夫,也都是勇敢的人。在前情基本交代完毕、而高潮尚未到来之时,这样的情绪一松特别容易让人带入自我。我们的故事虽然没有这么戏剧狗血,但谁没有个故事呢?在这样的故事之后,谁不是难以抗拒命运的无名之辈、却又一直想为自己的爱的人改变的勇者呢? 我不知道《无名之辈》在国内的宣传是怎么做的,但这海报确实是低劣的营销。每个看了海报的人都以为这是《夏洛特烦恼》或者《开心麻花》一类的喜剧,既欺骗了观众也伤害了影片,与前段时间《地球最后的夜晚》如出一辙。这部电影的海报应该做成《暴雪将至》或者《暴裂无声》那样的,哪怕把任素汐在天台上躺着拍的照片放上去也比这强。 另外很多号称学院派的影评在豆瓣上纷纷恶评说视听平庸,叙事手法平庸,过于煽情,三观不正等等,等会儿,难道不是《夏洛特烦恼》那种告诉人们要对自己老婆好的说教才叫过于煽情吗?为什么坐台女不可以有爱情为什么醉驾的父亲不能有补偿?再说下去要说小三不能拍电影了是吗?而关于叙事手法——我觉得这部电影逻辑通顺,每条线都说得通,当然不是《疯狂石头》这样的神作每条叙事线都丝丝入扣非彼此不行,但起码是严丝合缝,比《追凶者也》和《暴雪将至》肯定是强的,比导演自己的《你好,疯子》也强太多了。如果说瑕疵,就是最后的高潮过于拖沓,学生群架一场戏除了导演想要有“燃”的感觉并无作用,眼镜拿枪指着李海根的一场戏也与人物性格不符——几乎是把他拔高成了类型片里的正面人物——除此之外,剧情流畅,节奏紧凑,完成度颇高,是部好电影。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