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

想去的报名。
 
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

展览时间:2008年7月29日——10月7日
开馆时间: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B展厅(西区一层)

前    言


    这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东方文明,无论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多次南下,还是西方列强的闯入,都未曾中断文明的传承与进程,卓尔不群、独立远东。
    这是一个神奇瑰丽的东方文明,在西方人眼中,既有“丝国”(塞里斯、Seres、∑ηρε)到“瓷国”的嬗变,也有“汉人”到“唐人”的演绎,在马
可·波罗等冒险旅游家颇具传奇的游记中,是令人向往的神奇世界。
    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以华夏文明为主体,吸纳、融合各区域文明汇聚而成。宛如海纳百川,奔流不息。
    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东方文明,在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碰撞中,以无与伦比的包容和再生力,实现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并推动着世界文明整体的进程

    这就是中华文明,蕴含着“和”的文明。以礼明序,以乐和群,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古老的中华文明,从遥远的时空中走来,如今在这里向您展示中华文明昨夜灿烂星辰中最为耀眼的明星,也是最能唤醒那尘封已久的美好记忆的文物瑰宝


第一部分  曙光初照

(史前时期  公元前21世纪以前)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人在求得生存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然和自身,也进化着自己。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采集野果到种植庄稼,从穴居山洞到建造房屋,从与野兽相争到驯养家畜,从结绳记事到刻画文字符号,从实用器到礼仪用具,从氏族到城邦,迈进文明的门槛。由南方的西樵山文化至北方的红山文化,从东方的良渚文化到西方的马家窑文化,文明曙光初照中华大地。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第二部分  礼乐安邦

(公元前21世纪~前3世纪)


    伴随着国家的出现,中华文明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夏商周为稳固其统治,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礼乐制度,以礼明序,定尊卑;以乐调节心灵,融和上下、群体关系。由此而生的礼乐器造就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当西周王室衰微、诸侯逐渐势力强大,伴随而来的是区域文明的长足发展和繁荣。秦的大一统,也统一了区域文明。秦祚虽然短暂,但作为中华文明规范体系的典章却垂范近二千年。

 

一、礼仪的沉淀
(公元前21世纪~前8世纪)

    公元前2100年前后,夏禹在治水中脱颖而出,建立夏朝,“禅让”变为“世袭”。商周时期,礼乐渐趋兴盛,并伴随频繁的祭祀。从大量出土的精美的青铜礼乐器中,可以遥感当年礼仪的庄严与繁复。甲骨文、金文则记录着这一文明的进程。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二、区域文明各领风骚
(公元前8世纪~前3世纪)

    高度发达的礼乐文明,不仅成就了自身的辉煌,也辐射到周边地区。受其影响,周边地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自身文化中孕育出独具魅力的区域文明,相同材质造就了不同的器形,蕴含着不同的文化符号。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三、百川终入海
(公元前3世纪末)

    地处西戎边陲的小国秦,经商鞅变法后,逐渐强大,横扫六合,建立了疆域广袤的秦帝国。车同轨、书同文,促进各区域文明的进一步融合,协调发展,汇流成中华文明的发展主轴。秦朝虽仅存15年,但其所奠定的政治文明却垂范后世、传承千年。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第三部分 盛世华章

(西汉至隋唐五代  公元前3世纪~公元10世纪)


    汉在秦统一的基础上开拓进取,呈现出新兴帝国的朝气蓬勃气象。丝绸之路的开通,将东亚与西亚、欧洲文明连在一起,中土文明在影响对方的同时,也受对方影响。汉朝雄强的流风余绪延续到魏晋,伴随着豪杰并起,风流纷争,北方民族相继南迁,各民族互相碰撞、融合。国力强盛的唐朝借西来“胡风”的熏陶,吸纳各种外来文明,再一次显示出勃勃的生机和阔大的气象。强汉盛唐,绵延着原生创造,兼容并蓄各种外来文明,呈现出新风异彩,祥和灿烂,为历代盛世所称颂。

 

一.时代的定格
(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

    秦统一后区域文明的重组,在汉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文景之治”开启了两汉盛世,与欧洲的罗马帝国并肩称雄东、西方。创造这一盛世的人们及其语言文字也被定格,即汉人、汉语和汉字。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二、南北民族、东西文化大交融
(公元3世纪~6世纪)

    汉末乱世经晋的短暂统一后,又出现了较长期的南北分治局面。汉文化在南方得到延伸和发展,青瓷造型及釉色之美,也成为人们情感的新载体。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相继南迁,其风俗文化与汉文化在不断的碰撞、融会。夹杂着佛教的东渐,以及波斯和希腊文化的羼(chàn)入,它们逐渐融入中华原生文明之中,散发出存异趋同的独特魅力。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三、黄金时代
(公元6世纪~10世纪)
    唐朝的开明政治和民族融合,开创了社会的繁荣。开放的社会,使唐朝成为各种民族、宗教、文化的汇聚地,“丝绸之路”引来的不只是诸国“胡商”,各种文化艺术也纷至沓来,这是空前的文化交流与大融合。融会南北,贯通中西,把唐代推向中世纪世界文明之巅峰。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第四部分  古典终结

(公元10世纪~19世纪)


    宋在唐代文明的基础上峰回路转,时代精神从追求外在雄伟华丽转向内在的宁静愉悦,由世间转向心境,讲求雅致和细腻入微的感官享受。琴棋书画成为文人的情感载体,品茶论酒成为时尚雅趣;“以玉比德”观在理学的倡导下再次提升,瓷器是否类玉成为评判优劣的标准。但北方游牧民族仍相继南下,重文轻武的社会已不能抵挡游牧民族的剽悍及其铁骑,故有女真、蒙古、满族相继入主中原,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当中华文明沿着自己的轨迹发展、完善并推向极致时,西欧诸国却走出中世纪,生产力迅猛发展,迈进近代文明,改变了世界格局,也改变了中国文明的进程。

 

一. 宁静中的愉悦
(公元10世纪~13世纪)
    黄袍加身后取得政权的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以“杯酒释兵权”实现了文人治国的理念。经前朝绚烂文明之极后归于平淡的宋,重文轻武,追求心灵的宁和,生活的安逸。前有西夏、辽夹肩,后被女真所逼偏安一隅,仍能“酣睡于卧榻”。尽管它缺乏英雄气概,但其对人生、世事的哲学感悟,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宋瓷神韵中可领略时人的儒雅心境。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二、民族融合谱新曲
(公元10世纪~14 世纪)

    皑皑雪原,金戈铁马;小桥流水,西厢风月。北宋国力不够强盛,其文明却为周边民族所倾慕,西北党项、东北契丹,后来的女真、蒙古族,或争得一角,或入主半壁江山,或一统中国,但最终为中华民族所融入,同时也为中华文明又增添了新的色彩。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三.盛世余晖
(公元14世纪~19世纪)

    在明清近五百年的岁月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文明被推到了极致,并成就了古典最后一个盛世。清高宗更是踌躇满志,将紫禁城主殿更名“ 太和”。然而这正是西欧列国空前巨变、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时期,明清也随着时代的脉搏在跳动,先是经传教士传入一些近代科学知识,后在西方列强向外扩张的强大压力下转向闭关自守。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Posted in 兴趣 | 5 Comments

我看赤壁

小时候学小提琴的时候,老师问我们,你们知道什么曲子最难拉吗?不是外国的那些巴赫莫扎特,而是《梁祝》《思乡》。这些音乐国人耳熟能详,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梁祝,不仅是音准不准,旋律到不到位的问题很容易被听出来,就算是拉对了,也很难获得听众的欢心。所以,如果需要表演的时候,你们就尽管拉莫五或者莫三好了,没人会说不好的。
 
对很多中国人而言,三国的故事从一千年前就开始流传,不说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本身就有千丝万缕的差别,就是每个人心中的三国也大不尽相同。对我来说,三国的概念在小时候每天晚上散步时候爸爸给我讲的故事里面,在那一套80年代很多家庭都珍藏的《三国演义》连环画里面。我担心刘备的灭亡,惊叹诸葛亮的空城计,嘲笑蒋干的无知,欣赏周瑜的风度。三国这个故事之所以好看,就如同特洛伊之于希腊,天国王朝之于欧洲,每个人对它都有了在脑海里反复多年的描摹,相像。有了这些千差万别的先入为主,三国的故事才变得无比难拍,包括93年央视版的三国演义,拍成了那样严谨的一部教科书似的电视剧,演员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自己毁了人们心目中的关羽张飞的形象,还是一样收获那么多的非议。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赤壁》是一部值得尊重的电影,尽管骂的人和说好的人一样多。就冲三国这个故事,我也一定会去电影院,哪怕拍的导演是阿甘。其实,吴宇森已经是非常适合拍这部片子的导演。就像张艺谋可以拍菊豆但拍不了黄金甲,陈凯歌可以拍霸王别姬但拍不了无极,田壮壮能拍小城之春但拍不了吴清源,冯小刚能拍大腕但拍不了五代十国一样,华语圈目前的导演中,能在商业性和艺术性达到最平衡的状态,在调动千军万马的资源和投资的同时脑海里对故事的结构和人物塑造还有立场的导演,非吴宇森莫属。
 
更何况赤壁的故事是他一生都想拍的故事,他已经想了二十年。用二十年的想法去对抗中国人一千年的描摹固然不够,但也比张艺谋把雷雨套到唐朝,冯小刚吧哈姆雷特套到五代十国强吧。
 
整部电影的构思是非常好莱坞式的,从开篇就可以看出来。逐渐恢复犀利的宝剑把我们带入历史的图画,片头的音乐更是典型的好莱坞史诗。献帝的出场和孔融的祭酒明显是在国际市场解释这个故事的背景,虽然我相信不懂三国历史的中国人一样多(我身边的mm就问赤壁之战是曹操赢了还是孙吴赢了!)包括片中的插曲——牧童的竹笛也是典型的西方音律体系,中国的五音中是没有fa和si的。但在这西式的表面下,表现出来的含蓄和智慧确是中国式的。就是那么西方的旋律中,周瑜心中的东吴丘壑一览无余,诸葛和周瑜初次相见的打情骂俏也是东方人的智力过招,幽默而含蓄。
 
虽然在人物塑造上有很多败笔,比如所有的女性角色;但主要人物的塑造,包括刘关张赵云孔明周瑜和孙权曹操,我认为都是言之有理的。很多人诟病的编草鞋,练字场面我觉得是恰到好处的幽默,而不是张艺谋电影里那些台词引人发笑;关羽的pose虽然摆得过于明显,但他和赵云的那些动作确实是经过精心设计煞是好看;诸葛亮虽然不是大家心目中普遍认为的“智多而近于妖”的形象,但言之有理可以成立。有人笑说这哪里是孙吴联军,分明是人民解放军,可是哪一部电影没有政治立场呢?话说《三国》的权术谋略,还没有一个导演能在一部电影里表现出来,我们就只能接受人民解放军和美帝先。
 
场面上的败笔比人物塑造好像还要多些,回光和八卦阵除了好看之外确实有点弱智bug,但吴宇森的风格从来就是追求华丽而非写实,没看过的去看他的《MI2》的成功和《风语者》的失败就知道。赤壁的失败不在于人物和场面设计,而在于立场过于简单,过于西方式的政治正确和错误而不是中国式的奸雄和权臣的平衡;赤壁的可贵在于故事的线索和结构清晰有条理,每个人物的出场错落分明,曹军和孙刘的对抗丝丝入扣;塑造人物是有立场而非另一部三国影片《见龙卸甲》式的不知所云——不要以为这多么容易,看惯了中国导演的弱智大片之后就会怀疑他们不拍历史而拍虚构的原因是他们根本驾驭不了这些故事,也驾驭不了民间耳熟能详的英雄们。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梁祝》,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三国》。能把这样的故事拍成电影,而且是像模像样的电影,吴宇森已经是华人的英雄。
Posted in 电影 | 7 Comments

旺角黑夜和我要成名

香港人拍的两部小众电影。一部给文艺青年看,一部给香港电影人自己看。
 
文青的那部顶着黑帮片的幌子,说的确是底层人民的生活。一个内地农村青年,一个妓女,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警员,一个刚入行的学徒,还有一个线人。这些人的生活在一天之内被汇聚到一起,命运离奇的牵扯,在香港旺角狭窄的街道和霓虹灯下,圣诞节的清晨。最后张柏芝离开香港的时候的那句“香港为什么要叫香港呢?”明显带着尔冬升的矫情,文艺得可笑,但也是导演的目的所在,拍一个镜头之外的香港,众人之下的香港。
 
《我要成名》明显得到了日益不景气的香港市场下的电影人的器重,只要看梁家辉许鞍华陈果等大牌轮番出场跑龙套就可以知晓。一个典型的励志故事,差不多以梁家辉为原型——但谁不是这样的呢?虽然有点自卖自夸的凄凉,但香港影人用于鼓励自己,观众也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最后霍思燕用颤抖的声音说出那个没有答案的提名时,我们也跟着一起紧张:那下一个成功的人会不会是我们呢?
 
霍思燕身材不错,长得太一般了。
Posted in 电影 | Leave a comment

谈论 很多人参加毕业典礼就是为了听他唠叨两句

 

引用

很多人参加毕业典礼就是为了听他唠叨两句

按:感谢wj同学辛苦找来,和大家分享。
 
在许多感动之后
——北大法学院2008年毕业欢送会致辞(2008/6/23)
苏 力
    无论你何种心情,这一天还是来了;居然来了;或,终于来了。
    但我不打算太多关注校园,因为过去半年来扎了堆的意外!二月,冰雪冻住了南中国
。三月,拉萨的浓烟;全球华人呐喊:“做人不能太CNN”。四月,埃菲尔铁塔下,金晶
抱着火炬,那感动了整个中国的羸弱但坚强的身姿。然后是五月和六月,撕裂大地和河流
、也撕裂亿万中国人肝肠的特大地震,以及那些背着生者走出死亡、背着死者走出瓦砾的
,比你更年轻的中国军人……
    我们流了许多泪水,和中国一起;此刻的你,还会感动吗?
    这注定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情感大起大落,一场最生动的毕业教育;你更多
理解了自己,理解了中国,理解了这个相当复杂,不只有温情,还有险恶、有时还很残忍
的世界/自然界。银杏树叶日见浓厚的那个早上,在排队献血的长长队伍中,我看到了你,
和你的选择。你的身影告诉我,你的成长;然后,学位帽的流苏一闪,你走进了这个刚刚
举行了110周年校庆的大讲堂……
   代表北大法学院,我欣慰地也真诚地祝贺你们毕业!
   预言当下是危险的。但我还是想说,多少年后,2008年不仅是你,更可能是中国近代
以来最具标志性的年份之一。不仅仅因为上述事件以及一个半月后的奥运,更因为你、我
以及无数中国人在这一系列事件中的直觉、情感、思考和行动。一个利益和情感紧密交织
的中国正在发生,穿越了生死于斯的村落、县乡甚或省市,也不再限于政界、商界或知识
界人士。打湿中国的泪水,涌向汶川的志愿者和救灾物资,低垂的国旗和驻足的行人,以
及舰、船、火车、汽车和工厂三分钟的悲鸣,重新锻造了我们每个人、这个国家以及每个
个体与这个国家和世界的关系。
    我看到了共和国;我看到了共同体。
    这当然有,却不仅仅是人性和善良;更不因为所谓的“普世价值”。否则,死难更多
的缅甸风灾为什么没有激起你我同等强烈的悲痛?奥运火炬传递为什么在各国会有如此不
同的经历?以及为什么,尽管华人抗议,还是有许多美国人不知道、也没打算知道卡弗里
先生究竟说了些什么?至少今天,民生与福利,民主和宪政,仍然、并只能以民族国家为
边界展开。如果一个国家的民众对利益共同体缺乏认同,对共同的基本利害缺乏感知,他
们就还只是法律定义上的而不是自觉的公民;所谓民主就不无可能导致战乱和分裂——想
想10多年来版图一次次被切割的南斯拉夫以及今年2月间自行宣布独立的科索沃!而所谓
宪政不仅可能成为一个地理国家的政治闹剧,更会是那里民众日常的生活悲剧——想想几
年来爆炸声持续不断的阿富汗和伊拉克!
    说这些也许boring的话,不仅仅因为你我是法律人。精神洗礼或情感升华固然重要,
仅此却不足以应对当今世界,甚至不足以有效展开你个人的未来生活。需要更有穿透力地
思考、感受和理解社会,智慧地洞悉幽暗的人性,看到那些也许恰恰因为情感强烈、我们
才有意无意拒绝看和思考的东西,并行动。
    是的,我们愤怒于某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偏见或成见,但那非常的愤怒也暴露了我们
曾有过非常不切实际的期待,而这本身就是偏见。为什么如此期待别人对自己“全面”、
“客观”甚至“正确”的评价?其中难道没有一点深刻的不自信,甚或自卑?而创造者会
以行动和作品创设标准!当然应当批评CNN或BBC或德国《镜报》不理解甚至妖魔化中国,
但怎么可能期待他们同你我一样、甚至比你我更理解这个国家?更别说热爱了。而你我又
真的理解我们自己,或他们?卡弗里先生的刻薄言辞确有种族歧视的嫌疑,但不无可能,
他试图以“很黄很暴力”的语言争夺收视率;如果这一猜测不错,那么你我有理由分享的
情感反应,在一定意义上,是不是又有点“很傻很天真”?即使他真的仇视中国,那也正
常——你怎么可能期待世界上每个人都对中国友好?正如不可能期待每个人对你真诚一样
——除非你准备上当受骗!《让世界充满爱》是期盼,恰恰因为这个世界还没有,也许永
远都不会充满爱。仅仅歌声,改变不了世界!
    我们关心别人的看法,会努力沟通,必要时也将抗争。但看法,和爱情、友谊、信任
乃至你未来的事业一样,不可强求;强求会使一切变质。中国和中国人的世界形象,说到
底,要靠你我的长期努力。相信世界绝大多数人的善良和判断力,但首先自信:我们正在
创造一个强大的、更是伟大的中国!
    还回到汶川地震。灾难使我们血脉相连,但要清醒意识到,这种心心相印未必,甚至
就不会持久。钱钢的《唐山大地震》曾有过生动描述;涂尔干的《社会劳动的分工》则有
过理性分析。情感是来得快,可能去得也快;和灾难不一样。而一旦生活回归常规,斤斤
计较、勾心斗角甚或贪婪卑下,也会如野草重新占领它的领地。灾难考验个体的选择,但
它不改良人性,因此谭千秋老师安息了,而我们的一位校友“范跑跑”老师则闹出了很多
动静;灾难也不是长效的道德保洁剂,否则诺亚方舟的大洪水或肆虐的黑死病早该把人类
带进天国了!事实上,这次地震同样没能挡住某些罪恶的手伸向死者的财物。
   而我们如此动情,相当程度上应归功于发达的媒体,特别是电视。“触目惊心”,“触景
生情”,人类更多是依赖图像感知世界和自我的生物。我们很容易震惊于如山的废墟、成
片的特别是儿童和孩子的尸体,乃至废墟间小郎铮的一个敬礼就让多少人潸然泪下;否则
,8.0级、特大地震、近10万人死亡和失踪,在我们心中几乎就是一些抽象的文字或数字

    不是苛求或批判,但也不是宽容,我只想暴露,你我在内,人类的一些弱点。永远不
要低估这些至今没多少改变的人类弱点。
    甚至,我想说,地震后的许多慷慨,尽管发自内心的善良,却不仅仅因为善良,至少
部分地,因为我们的人民更富裕了,国家也更强大了。许多个人才可能成百上千、甚至上
万的捐款,捐出的也不再是穿旧或退出街头风景的衣物;才有人能够自行驾车甚至“打的
”千里迢迢去当志愿者。中国政府才可能一个多小时即启动了,并在几天内运送了,10多
万军人武警进入灾区;震后一个月就制造和调运了上百万顶帐篷和十多万套活动房。是,
富裕不等于善良,但极度贫困甚至会剥夺善良。一个强大的祖国不可能仅仅是情感的,她
还必须拥有巨大的物质财富!其实,我们从来善良;但只是这一次,在整个世界面前,中
华民族才得以展现令我们自身也震撼的强大的善良;而正是30年来的改革开放,为我们的
人性在这一刻的饱满释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还算一个毕业致辞吗?冷酷说教中还夹带了“政治不正确”!但替代公式化毕业致
辞的并非只是“柔软地想起这个校园”。面对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我们必须超越昨天和自
己;我们拥抱,却不止步于感性和温情!
    而且,我相信,无论如何,这都会是你心中最好的校园,留下了你的一段刻骨铭心;
种种失意,哪怕是失望,时光打造,都会成为你回忆中的亲切。其实,记住这一点也就
够了:贺岁之夜的广场上,这个大学的校长为你们,更为了你们,唱着“我一直有双隐形
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
    真的,我相信,即使流了许多泪水之后,今晚,“上元居”的散伙饭上,我仍会看见
你盈盈的泪光!
 
                                    2008年6月22日改定于北大法学院科研楼
 
I find suddenly I have been too farway from the time.
Posted in 日记 | 5 Comments

Transpotting

Choose life.Choose a job.Choose a career.Choose a family.Choose a fucking big television.Choose washing machines,cars,compact disc players and electrical tin openers……       
 
      
     Choose DIY and wandering who the fuck you are on Sunday morning.Choose sitting on that couch watching mind-numbing,spirit crushing game shows,stuffing junk food into your mouth.Choose rotting away at the end of it all,pishing your last in a miserable home,nothing more than an embarassment to the selfish,fucked up brats you spawned to replace yourself.Choose furture.Choose life……But why could I want to do a thing like that?
 
Round and round, Again and again. What can I do?

Posted in 日记 | Leave a comment

强烈的求知欲

大家都像张小盒一样,有强烈的求知欲。我的两个熟人在读在职研,一个每周末去上心理课,一个报名了华尔街英语,还有一个学了好几个月广东话。

而我只想每周末睡在阳光里,醒了之后看阿Sam和Ivan的三角恋情。啊我是多么懒惰的孩子啊。

Posted in 兴趣 | 7 Comments

落花有意的聚会

羡慕死你们吧!我们有厨神的Cheese蛋糕
DSC02392
还有饭团小熊的婚礼(请自行编造情节)
DSC02420DSC02421DSC02432
还有我的什么香料都没放的排骨汤
DSC02406
以及不知道好不好吃的菜
DSC02398
N同学高居单把最高分和次高分的UNO牌
 DSC02435

Posted in 饮食 | 9 Comments

日本印象——京都

新干线永远是熙熙攘攘。妹尾河童曾经在旅行素描本中细细描绘过的,高木直子在一个人上东京中细细画出来的,新干线上,鲜衣革履的,成群结队的上班族,穿着校服的学生,打着花伞的家庭主妇,统一在月台上悄无声息地排队等待列车的到来。去京都办事的职员就坐在我旁边,黑色的西服上是面无表情。火车无声地加速,掠过一个又一个站台,一片又一片建筑,飞般的速度使初夏的雨滴打在车窗上转瞬即逝,时间也是如此。
 
日本人的菊与刀中的刀早已不是武士刀,而是新干线。
 

 DSC02197DSC02199
 

 
从大阪到京都只花了15分钟,而接我们的大巴开了一个小时。等待的时候在有“天空之城”美誉的京都车站闲逛,高耸入云的镂空钢铁建筑把这座车站衬托得有如神话。然后我发现,京都车站是这个城市唯一的新建筑。京都是如此老旧!那些被雨打湿的街道让人感觉又狭窄又空旷,美国人二战时对世界遗产的保护让这座城市保留了20世纪初的原貌,平添一些凄凉的意味。
DSC02205
京都有名的西织阵和服馆里面所有的东西都贵得要死,但和服表演的女孩子却个个惊艳。不是漂亮也不是暴露,而是和服穿在她们身上带来的古典而神秘的魅力。她们仿佛个个穿着轮滑鞋,我看不到她们是怎么走路,又像是插上翅膀一样,悠然飘到我面前。我盯着她们的一颦一笑,有的娇嗔,有的明艳,有的雍容,但我却最喜欢最后那个穿着新娘服的女孩,脸上安静得如沉静的水面,却带着一丝待嫁的羞涩,长长头发垂散下来,任谁也会动心吧。
 
DSC02221DSC02229
 
日暮时分才到金阁寺,那中学课本里就有照片的将军庭院。日本一切以小为美,一座庭院也是面积不大却修得曲径通幽九转十弯。这样,人们从某个角度沿着石子小路走进庭院中心时,才会抬头发现金阁寺兀然出现在面前,引起阵阵感叹。阴雨有片刻的暂停,最后一缕夕阳照在纯金色的亭阁上,辉艳万分。阁顶的金鸡风向标兀自转来转去,而世界其他都静止不动了。
DSC02240DSC02252
今日的晚餐终于吃到了日本的豆腐火锅,其实就是豆腐和火锅。肉片是精算到片的,其实蔬菜也是。我万分怀疑团里的男生没人吃饱,但精致的餐盘给我们每个人都制造了假象。
DSC02265
京都在我印象中应该是日本最具风情的城市,然而这天的行程除了金阁寺却几乎没有留下太多印象。它太小,太老,太安静了,在日本现代史上几乎没有什么声音,与中国的很多废都很像。离开时又下起了瓢泼大雨,车在红得明晃晃的平安神宫前匆匆驶过。
Posted in 旅游 | 4 Comments

为什么喜欢张小盒?

因为张小盒就是自己。为什么喜欢陈楚生?因为陈楚生也是自己。
 
生活中有无数个张小盒,也有无数个陈楚生。
Posted in 日记 | 1 Comment

谁的功夫熊猫

在一天之内和Bird看了两遍。下午看了一遍中文版,晚上又跑去看英文版。这样沉迷于影片中的每一个小细节的区别,分辨英文版和中文版的翻译的细微不同,而且在第二次看到抖包袱时还能和第一次一样笑得前仰后合。
 
很多次我都疑惑这到底是东方智慧还是西方智慧?西方人不会懂为什么阿波抢到了包子以后说“师傅,我不饿”,东方人不会明白为什么master 师傅长得那么像尤达大师;master 师傅送别master 乌龟时的那一树桃花,由近拉远的镜头中花瓣向着月亮的方向飘飘荡荡,那一刻我简直要骂曾经做出《哪吒脑海》的中国动画美术死绝了么,为什么这么好的意境不是中国人的动画片?

 
 
中国已经好久不曾是一个美术的国度了。
 
 
Posted in 电影 | 2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