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音乐

中国的古典音乐演奏时代

我首先得承认我很久没有听过古典音乐,以致新认识我的人都不知道我曾经还是混过学校乐团的。话说音乐这个东西还真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需要熟练的工种一离开水平立马就下降,所以我对前几天在后海滴水藏海开吉他歌友会的那哥们还是真心佩服他能把这么多年的东西再拾起来。不过这并非今天的主题,今天要说的是最近听的两场音乐会。   一场是1月4日的搜狐之夜,郎朗的钢琴音乐会。此前我真不知道单独器乐的演奏会还可以在国家体育馆这么一个硕大无朋毫无音响效果可言的地方表演,等到和bird到了现场果然大开眼界。几十台重量级的音箱横贯四周,观众们捧着可乐热狗鱼贯而入,舞台的灯光,布置,整个一个超级碗现场。作为新年喜庆气氛的一部分,搜狐还特意派了两名主持人出来报了个幕并说了些新年的吉祥话儿,那华丽的服装在上下半场的头一分钟各出来露了个脸儿。上半场的曲目是肖邦的第一钢协,我正听得入神时发现每隔3米就有一个小孩在和离他最近的小孩打闹,打闹内容根据男女各有不同,但基本以尖声大叫和互相抽打为主,奇怪的是这么大的声音竟然对场内演奏完全没有影响,因为场地实在是太大了。郎朗在中国颇有粉丝,奥运会之后可能还加上了外国粉丝,当他穿着金条装被一大群帅哥保镖簇拥着走向场中央的时候,那脸上的笑容让我认为简直是一个皇帝。真的,最后他弹了什么我完全没有听见,但肯定没有睡着,因为我周围的声音真是太多了。   Bird说这算是中国人民的音乐普及运动,好吧,中国的古典音乐什么时候也进入走秀时代了,在我远离演奏会的那几年。我将近十年没有去过音乐厅了,也有好些时日没有去过中山公园音乐堂,这个国家歌剧院建好之间北京我认为是音效最好的音乐厅。我记得本科的时候花10块钱买一张票就可以在“打开音乐之门”栏目的某一个下午,趴在二楼还是三楼的侧座栏杆上,听上海四重奏的《死神与少女》,那柔板真是轻柔似水,一直拉到我心里去。怀着对当年的美好向往,我终于在过年前去了趟国家大剧院的音乐厅,真是好,不管是设计还是音效,但是差不多同样位置的票已经卖到280一张,还几乎全部售罄,我不能说这是一件坏事,可能真的是大家都开始听古典了,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我发现凡是大家都喜欢的事情,就会变成一场秀。   李传韵的小提琴独奏会果然是一场秀。座位非常好,音乐厅的环形设计使我离他的直线距离不到10米,如果加上望远镜,我几乎可以看见施佳佳和李传韵的谱子。台上只有钢琴和小提琴,不加麦克的琴声通过空气直接传到我耳朵里,音乐会上没人说话没有小孩吵闹,最吵闹的是主角李传韵。昨天晚上的独奏会完全是个人的炫技,除了第一首《思乡》是我不费吹灰之力可以拉完的之外,剩下的除了恰空和维也纳随想曲之后基本上是一般业余小提琴爱好者打死也学不会的曲目。伊扎伊的奏鸣曲一出来,没听过的全惊了,和弦的不和谐简直让人难以忍受,恐怕只有像李传韵这种极具天赋的人才能把它行云流水地轻松拉完吧。可是问题就出在这里。李传韵不仅两次甩了弓子,还有一次突然停下来说“对不起,我今天右手有问题”,让我在整个后半场都为他提心吊胆,生怕他不能很好地完成演出。后来我才知道,这算是他的个人风格,某个采访里就是这么写的:    “像这类让人哭笑不得的李传韵式趣事儿还有很多,比如他会带着他的玩具“小熊熊”去开独奏会;他会当着观众的面不加掩饰地对钢琴伴奏说:“对不起,忘谱了”、“是这首吗?我差点拉错……”;他会无视主持人让他多留一会儿的暗示而直言“我今天状态很差”,然后借上厕所的机会“尿遁”,跑啦!他会在台上手舞足蹈,状若癫狂,甚至不顾形象地做些摇头、皱眉、用手扇风的“小动作”;他会在大庭广众下连翻几个筋斗提精神,有几次没掌握好还摔了个仰八叉;他会在演出太过疯魔而把弦拉断时朝台下大叫,“妈妈,备弦没带”;换弓弦时又嚷嚷着“有松香吗?”      音乐一旦变得太演奏,就是一场秀。观众当然希望演奏家有激情,有自我发挥,有高潮,但更希望艺术家在舞台上可以冷静地处理他面对的问题,在理智的前提下完成一场演出而不是为所欲为。昨天观众很高兴,因为曲目实在太难了,而他也实在太流畅了,但对我来说,炫技不是艺术而是技术,体育馆的演出也不是音乐而是走秀。   顺便说一下,李传韵这孩子功底真得了得,如果不知道他的技术有多好,就去看看他的《超级玛丽》。跟前几年的吉他版对比,提琴版的玛丽的差别就相当于你在空中走钢丝的时候有没有握着那根平衡杠。      http://www.tudou.com/v/sv7aBIp-zlA

Posted in 音乐 | 7 Comments

在2008的最后一天说再见

舞台终于暗下来,乐队也安静下来。坐在舞台的一角,张震岳闭上眼睛,轻轻唱起蓝调版的《再见》。   “我怕我没有机会跟你说一声再见因为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你”   从来不知道,这首带有些许台湾高山风味的《再见》蓝调可以唱得这么柔情和忧伤。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某个综艺节目的屏幕上,那时候对张震岳还没有太多感觉。后来才发现他的摇滚和文艺,发现他原住民的那一点天赋和执着,于是开始听《小星星》,听《思念是一种病》,听《就让这首歌》。迄今也听得不多,但在2008年12月31日晚上的北展现场,发现全北京的文艺小愤青们塞满了整个剧场,后面的弟弟从头到尾全部跟着哼唱,他们比我们更有激情。   “明天我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和你要分离我眼泪就掉下去”   这首歌你是唱给谁的?是某个意外分开的姑娘,还是某段不得不逝去的生活?离得太远,我看不清你是否也含着眼泪。我不觉得你是新新人类,也不是什么明星或偶像,只是一直在唱歌的,一直在写音乐,一直在唱着生活和心境变化的年轻人。不管是摇滚还是乡谣,只要能有击中人心的那么一点东西,就足以立足了。   “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   年末就是这样的引人惆怅。2008这个被人念叨了无数次的年份在离去的时候也是一样默默而匆匆,北京连一场雪都没有。在这样的年末的冬天的晚上,我们只能听歌,怀念,或者起舞。   “我不能答应你我是否会再回来我不回头不回头的走下去”   再见,2008,再见,2008的waking。再见,在我们即将分离的夜晚,再见,在我们共同经历过那么多的道路上。未来还会有很多,那么就不回头地继续走下去吧。   借用bobbi同学拍照一张因为她坐得比较近~

Posted in 音乐 | 3 Comments

魔杰座:周杰伦的才华就到唐朝为止

 我是从《因父之名》开始喜欢周杰伦的,后知后觉。到《青花瓷》和《不能说的秘密》时候,对他的喜欢基本到达定点,所以义无反顾地冲进电影院,看了他所有的电影,冲进正版音像店,买了他之后的所有专辑。      《魔杰座》的失败不在于周杰伦的声线——他的声线本来并非他的优势,也不在他的R&B风格——周董从来敢于尝试多种风格我最喜欢他的 一点就是他做什么都有模有样。叶惠美真是会培养孩子啊。《魔杰座》的失败在于慢歌,慢歌的失败是从头到尾的,包括我最期待的中国风《兰亭序》。      周董的第一首中国风大概是《东风破》,从意境上来看应该是讲民国左右的事情,和《发如雪》一样都没有太大感觉,虽然后者叙事的年代应该更古旧 一点。《千里之外》毫无疑问是民国,看费小哥和那支MV就知道了,从《菊花台》开始惊艳,这也是我认为他最好的中国风歌曲——这个年代应该是黄巢起义的唐 朝,“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方文山这时候让我刮目相看。《青花瓷》虽然比《菊花台》在曲调上稍差,但我认为这是方文山的惊艳之作,“天青色等烟 雨而我在等你”绝对可以写入当代流行歌曲的经典。但这首词在“青花”上玩了个乌龙,我在之前的博客中曾经写到“青花”其实是一种颜色而不是我们常常看到的 明代之后的刻满青色花纹的瓷器,所以这首歌其实应该是“青花颜色的瓷”而不是“青花瓷”。青花出现的年代应该是在五代和宋左右,这也应该是这首歌叙事的年 代。      《兰亭序》这首歌的名字让我惊艳,但唐朝以前魏晋名士的风韵岂是人人所能把握?那藏在乾陵中尚未见天日的王羲之的龙飞凤舞,被周杰伦和方文山 活活演成了一个民国小妞。“牧笛横吹黄酒小菜又几碟,夕阳余晖如你的羞怯似醉”这哪里是风清骨骏的魏晋风骨,简直是辛亥革命前后地主乡绅家的小凤仙嘛。算 了,周杰伦的掌控能力就到此为止吧,到今天为止,还没有看见过任何流行文化产品——电影,电视剧,歌曲能把唐朝之前的故事演绎好的,连五代都不行,想想冯 小刚的《夜宴》吧。      龙战骑士:是《龙与地下城》的游戏主题歌吗?      给我一首歌的时间:左耳进右耳直接出了      蛇舞:怎么那么像孙燕姿在埃及拍的那张专辑。      花海:失败的慢歌      魔术先生:第一首不错的歌。曲调和风格有点像任天堂游戏《马戏团》的背景Midi。那句跟上专辑一模一样的“不用麻烦了”真是失败和可笑。      说好的幸福呢:很多人说好,我觉得一般。      兰亭序:不如菊花台和青花瓷,比剩下的中国风强。      流浪诗人:怎么这么伍佰?第一次听闽南语还是挺有趣的。      时光机:很难听      乔克叔叔:第一或者第二好的歌。借《黑暗骑士》和希斯莱杰的光,全世界人都在崇拜小丑。喜欢副歌部分。      稻香:第一或者第二好的歌。很台湾很乡土。      也许有点苛刻了,但我是就整个周杰伦音乐体系中的歌曲来做“竖”评的。横评的话,华语商业流行乐坛仍旧无出其右者。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音乐 | 7 Comments

《赤壁》原声评论

岩代太郎的音乐听得很少,这张赤壁倒挺让我喜欢的,去电影院看了三遍赤壁也很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音乐。          电影原声分成两种,一种是从这里那里拿来主义的,拼成一张小品,好的话真是与电影恰如其分的衔接,比如Kill Bill,差的我就不说了,中国电影到处都是;一种是直接找人从一个动机出发,发展成许多变奏或狂想曲式,这种已经被大部分稍有资金的电影或电视选择。这 一类型里面,比较成功的是《卧虎藏龙》,还有《太阳照常升起》等等。          岩代太郎的这张作品的旋律相当西式,完全没有考虑到中国古代只有五音而无fa,si音高的特征,甚至可说是相当的好莱坞化。如果就是个电影配乐也就无可厚非了,可是您别让吹笛子的小孩也吹出个半音来啊,你以为这里哪里啊,羌族或者维族么?          除此之外,这张唱片还是颇为可圈可点的,开头迂回而雄壮的旋律配上那逐渐恢复光彩的锈剑就颇为凌厉,还有瑜亮的旋律,曹操的旋律都衍生得 不错,第一遍时并没有太大感觉,可是很耐听,逐渐发现里面还蕴含着电影没有拍出来的那种三国最珍贵的谋略和权术的感觉。两首含蓄的慢板Previous Day和Precious One也不错,甚至牧童的那首A Hero And A Boy除了太西方之外,也尽力表现了周都督的胸中东吴丘壑。     

Posted in 音乐 | 3 Comments

雷光夏:看不见的城市

雷光夏是台湾著名的词人才女,但这次的音乐影像剧和《看不见的城市》原著实在没什么关系。一没有魔幻的感觉二没有drama的气氛,整个舞台有些像小型的演唱会+配乐诗朗诵。或者往好了说,更像声音电影吧。   雷光夏的小嗓子很台湾,甫一出口就让我想起几米,地下铁,苏打绿,白日出没的月球,包括舞美,灯光,动画flash,我们的1980s照片,全是岛民的小情小调。乐手是很棒的,尤其是吉他徐千秀(就是苏打绿那个秀秀!)和手风琴,歌声没什么技巧,但听着很舒服,是有诗人气质的那种歌唱。   基本上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把自己的创作串起来。但没有故事性,没有高潮低潮,很像现在中国某派畅销作家的散文或者随笔,如果不睡着,看看还是可以的。单纯当成音乐来听,有几首歌还不错,比如《黑暗之光》。《我的80s》也可听。   7点30开始,8点45结束,只有一个小时多一点。encore是《原谅》,其实我对她的歌一点也不熟,哎。   P.S. 跟这部剧没什么关系的《看不见的城市》介绍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七零年代的小说《看不见的城市》,完美地探触了小说艺术的穹苍,其中描述的各个城市,可以从抽象降落至具体,亦可从似曾相识的细节,带至最陌生的异地城池。目前,没有任何视觉形象能够成功复制它。我们则企图以声音与之对话。     原著全书共分十一个主题,分别为:《城市与记忆》、《城市与欲望》、《城市与符号》、《轻盈的城市》、《贸易的城市》、《城市与眼睛》、《城市与名字》、《城市与死亡》、《城市与天空》、《连绵的城市》和《隐匿的城市》。       除小说文本之外,亦会增加数个创作章节,作为与观众所在城市之间的真实提示。

Posted in 音乐 | 1 Comment

伍佰《你是我的花朵》和周云蓬《谷雨》

这周去听了两场风格完全不同的演唱会,或者叫演出。一是周五晚上的伍佰《你是我的花朵》,二是周日晚上的民谣歌手周云蓬《谷雨》。   伍佰的演唱会在工体,体育馆有多少座位?作为一个非偶像歌手,票基本都卖光了而且黄牛很少,这真是难得。第一次听工体的现场,没有华丽的灯光和舞美,出场的嘉宾就是谭咏麟老头和几个美女,还有个说相声的伴唱……哎,我对伍佰真的不熟悉,他唱的所有台语歌都没听说过,只有少部分大众歌曲如《你是我的花朵》《突然的自我》这样的还能跟着唱。大部分人还是比较拘谨地坐在那里,像Sam这样全场狂热的fans不多。只有《白鸽》的旋律一响起,我才仿佛突然回到混ytht rock版的时候,那时候还不到20岁的小How用高8度的嗓子唱《白鸽》的年代。那时候唱卡拉ok的地方还是五道口,那时候我发现所有唱摇滚的人嗓子都好到唱流行绰绰有余,那时候ooj等众骨灰id还活跃……哎,我是不是too young to listen to 伍佰。   这样的场地,我总觉得离歌手太远,喧闹的电声沸腾的人群让我听不到歌手本人发出来的声音,总觉得与在电视上看没什么区别;听到的还是麦克风而不是人声通过空气传到耳膜,所以一直把自己当成外人;也许没有一个歌手本人的魅力而不是歌曲的魅力能吸引我到能让我专心听完全场音乐,所以我还是热衷于小剧场话剧和演出……   周日晚上的周云蓬在朝阳文化馆的9剧场(忘了是9个剧场中的哪个),虽然天下着北京春天的最大一场雨,虽然空气冷到好像二月,但主办方还是错误地估计了周云蓬的影响力,只租了80多座的剧场而且只有一场,以致像我和mush这种晚到的观众只能在外面干等了半场然后只能进去坐在垫子上听完下半场。   剧场很黑,只有简单的光束从天花板落下来,打在歌者和手风琴伴奏者的身上。没有化妆,没有寒暄,没有哪怕最简单的舞台设计。只是唱,戴着墨镜谈着木吉他的周云蓬。唱民谣的旋律白话的歌词:我买了一套房子花了30多万……我们生前是兄弟死后下地狱……一杯又一杯直到天亮……不同的歌曲一样的生活。盲人的歌声醇厚,就在离我三米的地方响起。他就是唱“五香豆腐皮”也会打动我,因为够朴素,够质直,既是诗,又是歌。还有我最喜欢的《一江水》:   我的生活和希望总是相违背我和你是河两岸永隔一江水   9岁时失明,15岁弹吉他,19岁上大学,21岁写诗,24岁开始随处漂泊的歌者。中国2000后最值得聆听的民谣之一。在黑暗中打动我的,永远是歌声和诗的力量。出场后买了他的专辑《中国孩子》:"我希望我可以和命运合二为一。"   P.S. 某些遥远的地方,一辈子都不可能去。四川有个县叫“白玉”,西藏昌都有个地方叫“也要走”,新疆的“叶尔羌”,湖南的“苍梧”,这些地名撼人心魄,有神态有灵魄,在天之涯海之角他们有隐秘的故事,殷勤地招呼我过去听。但人生苦短,我大概没有时间听所有的故事,如果今生无缘,那就隔着山山水水握一握手。  走在街上,想唱上一句,恰巧旁边的人唱出了那句歌。是什么样的神秘的力量抓住了两颗互不相识的心?音乐是游荡在我们头上的幽灵,它抓住谁,谁就发了疯似的想唱歌,可我怎么才能被它永远抓在手里?我走遍大地或是长久地蜗居一处,白日纵酒黑夜诵经,我呼喊音乐,把我从我的现实生活中拔出来,但常常落空,我只有埋头于生活里,专注地走一步看一步。音乐不在空中,它在泥土里,在蚂蚁的隔壁,在蜗牛的对门。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当我们说不出来的时候,音乐,愿你降临。  ——周云蓬于香山   P.P.S. 他的某些歌曲:http://mp3.baidu.com/singerlist/%D6%DC%D4%C6%C5%EE.html

Posted in 音乐 | 5 Comments

青花瓷的歌词解读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 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著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 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 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雨过天青”是一种釉色,确切地说,应该是宋代湖田窑影青瓷的本色。一干多年前,当制瓷艺人成功地创烧出胎质洁白、釉汁柔润的湖田窑影青瓷的时候,它就以犹如雨过天青般的釉色为世人所赞叹。来源据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时,朝廷官史请示烧造御用瓷器的造型和设色,柴世宗答以“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采”。根据这一颜色创造出来的釉色叫“雨过天青色”,即是天青釉。   雨过天青是一种非常难于制作的颜色,传说只有当瓷器出窑的一瞬间,正碰上阴雨绵绵的湿润天气,那瓷器上淡淡的雨雾般颜色才会渐渐晕开,成为一种梦幻般的色彩。由于这种瓷器对天气、窑火的温度等要求都特别高,所以雨过天青就变成了青花瓷中最高贵而稀少的一种。   天青色等烟雨,一如我在等你,都是在等成就生命的最宝贵的那一部分。这就是歌词的含义。

Posted in 音乐 | 3 Comments

转载Betty的文章——原来你也是花生

  原来你也是花生 看了waking的太阳照常升起ost,栗正酒吧和陈楚生   当年我们在某个学校的讲堂里看了钟立风的演出 感动于他歌声中的真诚 跑到栗政酒吧去找他 那时候大家都叫他阿钟 他努力而有才华,他的歌被栗政拿去唱,被水木年华拿去唱,他只能做配角 栗政的声音有点油油的,水木年华被很多人喜欢过,但是我一直不喜欢 他们的声音更有技巧,被修饰的更好,可是软绵绵的,我在他们的歌声中看不到真心 阿钟的质朴和执着更能打动我   多年来虽然偶尔也会想起阿钟来,可是一直也没有得到他的什么消息 直到今年夏天中了楚毒 初听陈楚生,觉得他的嗓子并不是特别好,并不是特别清澈(后来才知道那是他生病嗓子受伤了),但是特别能抓人,唱两句就能让你沉浸于他的感情氛围之中。 喜欢陈楚生的人各色各样,不同的人能从他身上找到不同的东西,有人喜欢他的淡定从容,有人喜欢他的艰苦奋斗,有人是外貌控,有人是手指控,有人是声音控。最能打动我的,对我来说最珍贵的,还是真诚。赤子之心。他翻唱的齐秦的歌,有些我原来没听过,找出来仔细反复听了。《sophia》和《想念》,我认为比齐秦唱的好。公子的原创我则最喜欢《她们》。《有没有人告诉你》当然是受众面最广的。拿出来和当年阿钟的《再见了最爱的人》比,《有没有人告诉你》确实要成熟许多,更"拿的出手"。   因为楚生参加摩登天空音乐节,翻看介绍看到了钟立风的名字,于是翻到了他的博客,发现他现在很小资很文青,他的乐队叫博尔赫斯,讨论着西藏、写作、读书等等问题。我茫然了。这还是当年的阿钟吗。那个稚拙而可爱的他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具有sophistication的老练圆滑精致的他。这样的他我不再喜欢了,就像我不会喜欢三年前留长发染黄毛的陈楚生一样。是的,我拒绝长大。 ps:《美丽的梭罗河》,我们的中学音乐课本上有,当时我就非常喜欢 经常用竖笛吹着玩(当时只会这一种乐器~) 一直没找到同样喜欢的人,甚至连听说过这首歌的都很少……   附赠陈楚生超帅MV,不可不看,偶像+实力派:《有没有人告诉你》  

Posted in 音乐 | 2 Comments

太阳照常升起ost,栗正酒吧和陈楚生

看了《太阳照常升起》,第一件事就是想到要买ost原声cd。虽然里面没有让很多人惊喜的黄秋生吉他弹唱《美丽的梭罗河》——可能是版权或别的什么原因吧——但久石让的功力还是让我感到敬佩。 先说《美丽的梭罗河》。很多人是第一次听到,殊不知很多电影里都用过这个曲子,比如当年的《花样年华》,可是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实际上这是一首印尼民歌,当年周总理带着东方歌舞团去印尼访问,总理还亲自给印尼的人民唱了这首歌,感动得印尼人民热泪盈眶。五十年代由著名的潘迪华演绎,电影里也是她的原汁原味;在《太阳》里黄秋生又一次发挥了他的才华(第几次了?上一次是《不能说的秘密》中的交谊舞),莫名的南洋歌曲放在电影中粼粼的河水上随着疯妈的衣物远去,反而有另外一种贴切的味道。 黄秋生 《美丽的梭罗河》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0YekZfp3m8/ 对于久石让,我以前不是很感冒的,因为我对宫崎骏的动画不太感冒。不过从《花火》开始,他的音乐逐渐为我熟知。他的特长在于电影的音乐和内容十分贴切,互相加分;主旋律的动机听起来就是姜文那个年代的进行曲,大概10秒的主题通过各种变奏贯穿全剧始终的每一个故事,难为日本人不了解中国那个特殊的年代还能编得这么贴切。姜文这个片子成功在两个地方,一个是色彩,还有一个就是音乐。作为我这种对声音极为敏感的人来说,一部片子只要音乐过得去,我就能看下去了。 旋律出现在Mother’s secret lair中。从五十年代妈妈在火车上生下阿廖沙的孩子,到影片开头浓墨重彩的南方夏末农村疯妈爬上高高大树上展翅而飞的鹦鹉,到姜文带着孩子们在深山里打猎,音乐始终让影片有种高于生活的舞台感。在姜文的电影中,管乐始终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这与他一贯的雄性主题有关,弦乐只能是柔和的、衬托的和母性的。 The Parade里面有一段酷似中国旋律的音乐,我忘了用在什么地方。是疯妈用方言念黄鹤楼的地方么?乍听起来有点象《天之痕》一类游戏中的Midi配乐,只不过丰满得多罢了。 这张原声里面还有支非常值得八卦的歌《黑眼睛的姑娘》,也叫Singanushiga。 人声2重唱,主唱: 叶尔江·马合甫什/阿斯哈尔·买买提。典型的新疆歌,算是弥补了一下这部电影中交代不清的年代和地点。故事开头暗沉凄凉的女声和最后篝火晚会时歇斯底里的众神狂欢形成鲜明的对比。原声里的这段改编在电影中并没有出现,男声的和声如同天籁,少数民族特有的凄怆和感情把这首歌衬托得苍凉无比,一瞬间让我想起 Frida里面的一首墨西哥歌曲,也是歌不尽人生浓烈的悲欢离合。 Vivian在炒菜的时候放这首歌,我靠在厨房的门上听。我突然想起来在很遥远的以前似乎听过同样的旋律,就问Vivian,记得你当年给我听的栗正酒吧故事么?里面有一首类似的。Vivian很疑惑,说没有啊?但我这个听过旋律就不会忘记的耳朵硬是不屈不挠地从google的浩瀚大海里翻出了当年的这首歌,它的名字叫《娜依玛亚》,演唱者 钟立风。 栗正酒吧在白石桥首体的二楼,是一家以原创音乐为特色的酒吧,成立于1998年。这里每天都有原创歌手在这里演唱他们自己写的歌曲,算是流浪歌手的驿站。原创音乐是酒吧独特的韵味,每当夜晚来临,这些异乡歌手们把欢乐带给去栗正酒吧的朋友们,他们真挚的演唱和不加修饰的表演风格,形成了栗正酒吧的最佳特色。这张叫做《栗正音乐故事》的cd我不知道是不是正规出版唱片,但在我和vivian刚刚认识的时候一度在我们中间广为流传。栗正是酒吧老板,钟立风是一个吉他歌手,这张原创专辑属于他们俩。当年在黑漆漆的校园主干道上,骑着自行车的我们曾经在风中听过也唱过这些歌。当时,我最喜欢的歌曲是《吸烟的女人》,还有好几首歌也不错,比如《没有我你冷不冷》和《再见了最爱的人》。这张专辑现在很难找到了,我只找到曲目如下: 1. 没有我你冷不冷 – 栗正2. 吸烟的女人 – 钟立风3. 再见了最爱的人 – 栗正4. 爱情稻草人 – 钟立风5. 我曾经最爱的女人 – 栗正6. 一个游戏 – 钟立风7. 一起回家 – 栗正8. 吻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音乐 | 7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