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猫传》:盛唐罗生门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waking王小心(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239611/

小时候读白居易《长恨歌》,只觉得辞藻华美,口吐莲花,爱情狗血。长大了之后再看,才发现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杨贵妃的死,和唐玄宗的思念和幻境有没有逻辑上的冲突。在历史的记载上,杨贵妃多半是唐玄宗被反军逼迫赐死的;然而唐玄宗在诗的后半段成为一个情痴的情节,与“赐死”这个事实不符。如果自己赐死了自己最爱的女人、灵魂伴侣,后半段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儿后悔、内疚呢?如果杨贵妃真的是自己最爱的女人、灵魂伴侣,那么除了“赐死”之外,就没有一点儿办法可想了,还是说——唐玄宗就是要她死?

小时候的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多半是被封建帝王和大男子思想洗脑了,觉得女人就是附属物,是不可能超越江山、帝王、国家……的,于是也就这样接受了赐死的死法。然而,《长恨歌》里歌颂的爱情,是把杨贵妃和唐玄宗放在平等的地位对待的,并不是君王凌驾于一切之上,在这个设定上,“为了保住江山放弃女人”的情节安排,是说不通的。

《妖猫传》基本上就是从一个当事人/见证人的复仇线索出发,为我们重新想象了杨贵妃的死法和她悲剧。

开头以以小见大,从一只猫,再到一个人,再到当年情况的所有当事人,抽丝剥茧,层层引出当年的故事。虽然好看,但我觉得有点头重脚轻,杨贵妃和重头戏极乐之宴到很后面才出现, 让前面的叙述显得不是那么重要。虽然理解导演希望把高潮放到最后的设计,但完全可以做一个顺叙和倒叙的时空交叉,杨贵妃早点出场,和后面的悲剧、甚至与三十年后的物是人非做个互相印证;也让白鹤少年和阿部仲麻吕爱上杨贵妃显得不那么突兀。

好在到了后面极乐之宴,确实是把大唐的辉煌、魔幻(我一直觉得《梦回唐朝》的唱腔和意境塑造就是有点魔幻的)刻画得栩栩如生,起码目前电影无出其右。看到这里,我觉得陈凯歌应该去拍点唐传奇、聊斋什么的,他的美学是好的,只是需要有一个扎实的剧本垫在那里,没有的话比如《无极》就是失败。看到马嵬坡一段,简直是一波三折,反转了又反转,颇有《罗生门》不断深入、不断追问、不断反转的效果。贵妃喝下药酒时的懵懂和明了,抬棺穿过水中树林的孤寂,墓中的惊悚和凄惨,以及最后白鹤”心诚则灵“的痴狂状态,都看得我胆战心惊,像白居易一样既想知道真相,又坚持认为(或希望)自己认为的就是真相,到最后终于看透,但在回味中,觉得还是坚持自己的希望好。

观众们也终于明白了陈凯歌对《长恨歌》的解读。与帝王可以驾驭一切的”极乐之乐“相比,爱情并不算什么,唐明皇的爱情,最终只存在于戏剧和古诗中,那爱情只是一个标签,不能撕掉。而白居易最终选择一字不改《长恨歌》,事假情真,让所有的情感和文采喷涌而出,终成千古绝唱,也是读者愿意看到的,他们不在乎故事是否真假,他们只希望这世间还有值得歌颂的美好感情。

诗是假的,可情是真的。人间的事,有多少不是这样呢?

《妖猫传》的成功,和美术指导也有很大关系。陈凯歌终于有钱了,花六年时间种树造城,看得我松了一个口气:终于不像《无极》一样,在后面扯个挂历拍电影了。凯歌说,妖猫传是想象中的大唐,而不是还原的大唐。我觉得这点极好,既不落人把柄,又可以跳出窠臼,充分发挥想象力。我觉得想象中的大唐都有一种妖气,那种奇幻到极致的混不吝和大气,像唐朝乐队唱的《梦回唐朝》一样,不是我代积贫积弱几百年刚刚暴发的中国人能理解的。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