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 wangxiaoxin on 从一个华盛顿到另一个华盛顿
- 匿名 on 从一个华盛顿到另一个华盛顿
- 天天 on 异乡风味与中国胃
- GM on 我为什么要回国
- waking on 《虔诚的鳏夫》:什么时候中国导演也能这么自信就好了
Categories
Archives
- April 2020 (3)
- January 2020 (6)
- December 2019 (4)
- November 2019 (1)
- October 2019 (31)
- April 2018 (3)
- March 2018 (4)
- January 2018 (2)
- December 2017 (3)
- November 2017 (1)
- October 2017 (6)
- May 2017 (1)
- April 2017 (1)
- March 2017 (15)
- July 2016 (2)
- May 2016 (2)
- February 2016 (4)
- December 2015 (1)
- November 2015 (3)
- October 2015 (6)
- September 2015 (3)
- August 2015 (1)
- July 2015 (1)
- June 2015 (5)
- May 2015 (1)
- April 2015 (1)
- March 2015 (10)
- February 2015 (1)
- January 2015 (6)
- December 2014 (2)
- November 2014 (4)
- October 2014 (3)
- September 2014 (3)
- August 2014 (4)
- July 2014 (2)
- June 2014 (1)
- April 2014 (2)
- March 2014 (3)
- February 2014 (4)
- January 2014 (1)
- December 2013 (3)
- November 2013 (9)
- October 2013 (2)
- September 2013 (2)
- August 2013 (5)
- June 2013 (1)
- May 2013 (3)
- April 2013 (2)
- March 2013 (2)
- February 2013 (1)
- January 2013 (1)
- December 2012 (5)
- November 2012 (3)
- October 2012 (6)
- September 2012 (9)
- August 2012 (4)
- July 2012 (10)
- June 2012 (11)
- May 2012 (4)
- April 2012 (5)
- February 2012 (4)
- January 2012 (6)
- November 2011 (5)
- October 2011 (4)
- September 2011 (1)
- August 2011 (4)
- July 2011 (3)
- June 2011 (4)
- May 2011 (1)
- April 2011 (6)
- March 2011 (11)
- February 2011 (4)
- January 2011 (12)
- December 2010 (9)
- November 2010 (11)
- October 2010 (6)
- September 2010 (4)
- August 2010 (9)
- July 2010 (9)
- June 2010 (6)
- May 2010 (15)
- April 2010 (10)
- March 2010 (11)
- February 2010 (13)
- January 2010 (15)
- December 2009 (19)
- November 2009 (17)
- October 2009 (20)
- September 2009 (17)
- August 2009 (20)
- July 2009 (9)
- June 2009 (6)
- May 2009 (12)
- April 2009 (14)
- March 2009 (7)
- February 2009 (8)
- January 2009 (10)
- December 2008 (9)
- November 2008 (15)
- October 2008 (18)
- September 2008 (11)
- August 2008 (10)
- July 2008 (6)
- June 2008 (14)
- May 2008 (5)
- April 2008 (11)
- March 2008 (7)
- February 2008 (10)
- January 2008 (8)
- December 2007 (10)
- November 2007 (7)
- October 2007 (11)
- September 2007 (9)
- August 2007 (3)
- July 2007 (10)
- June 2007 (2)
- May 2007 (5)
- April 2007 (8)
- March 2007 (8)
- February 2007 (4)
- January 2007 (4)
- December 2006 (7)
- November 2006 (6)
- October 2006 (9)
- September 2006 (10)
- August 2006 (11)
- July 2006 (9)
- June 2006 (12)
- May 2006 (7)
- April 2006 (22)
- March 2006 (8)
- February 2006 (11)
- January 2006 (9)
- December 2005 (10)
- November 2005 (13)
- October 2005 (8)
- September 2005 (8)
- August 2005 (10)
- July 2005 (16)
- June 2005 (5)
- May 2005 (14)
- April 2005 (2)
Monthly Archives: June 2015
夏日,在奥林匹克公园(三)
自然的美景,往往是不能用文字或者语言来形容的。在半岛上,我们看到了高山,看到了海洋,看见了夏至落日后渐渐升起的北斗七星,也看到了暮色中的篝火。在山与海之间,在自然的斗转星移之中,我觉得我们不是主人,而是过客。这里是仿佛是地球的一块净土,海洋隔绝了与城市的联系。造山运动和冰川侵蚀使得拔地而起的奥林匹克山变成了没有人可以侵入的保留地,而丰沛的雨水造就了完美的生态系统,三文鱼、野鹿、野羊、松树与杉树是这里的主人,而我们只是擦边而过,赞叹完后就只能驱车离开的外人。 雄伟的Hurricane Ridge离安吉利斯港不过一个小时车程,却全是陡峭的山路。十几分钟内,海拔猛然上升到5000英尺,然后西主峰就这样毫无预兆地跳入了眼睛。成群结队的鹿和羊就在路边的草坪吃草,对着熙熙攘攘的游客无动于衷。今天,很少见到这样完全不怕生的野生动物了。小兔子和小松鼠就伏在路边,连我们举起相机给它照相,也毫无动作。而下山开车一个小时之后,就是山岛竦峙的Ruby Beach,峻峭的岩石突兀地横在水边,而落日正把它的余晖毫无保留地洒在我们眼前。 “看个日落吧。”妈妈说。于是祖孙三代留了下来,迎着刺眼的余晖坐在海滩上。孩子对自然的景观是毫无感觉的,她只在乎爸爸的水漂能打出几个花,或者横在海滩上的朽木能否作她的渔船。我们看着一年中最长一日的夕阳渐渐沉入海中,须臾消失不见,可晚霞还映在天空中,形成高饱和的色彩。 “太阳明天还会回来吗?”“会的,它只是下班休息去了。”“那,它是照到中国去了吗?” 孩子都是诗人。当日我们泛舟湖上时,只有她能说出“蓝天白云掉到水里去了!”这样的句子,而我只能看着风景发呆,并觉得无论是文字还是照片,都不能记录可供怀念之十一的内容。像蜻蜓点水,转瞬即逝,自然不属于我们,我们属于自然。“所有的事物都由血缘联结。我们并非在编织生命之网,我们仅仅是网上的一根细丝。”一百多年居住在这里的西雅图酋长如是说,又被度假村的船长向每个游客传达。 我们对地球做的所有事,都是对自己做的事。(“Whatever he does to the web, he does to himself.”)
夏日,在奥林匹克公园(二)
重新看了一遍《暮光之城》才知道,整个故事与奥利匹克半岛是不可或分的。女主居住的小镇Forks在奥林匹克半岛的西端,第一集中,Bella和同学去的海滩La Push曾经是印第安人的领地;在舞会之前,Bella和同学去Port Angeles(安吉利斯港)买裙子,那算是奥林匹克半岛上最大的城市,其面积大概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三四线县城吧。所以说,Bella基本相当于住在森林当中,那确实是吸血鬼选择的终老之所。 今日的Forks小镇还挂着电影里有的那个人口标牌:本镇人口,3xxx。除了暮光之城的粉丝之外,大多数游客把这里当成一笑而过的景点;而对小镇的三千人来说,电影的拍摄给他们带来了为数不多的就业机会。 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守着这样一片丰富的森林资源,这里仍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小镇呢?Quinault湖上的船长为我们解开了谜题。美国在1970年代曾经制定过非常严格的自然资源保护法,这一带的任何自然资源,包括森林,都是不允许砍伐的。所有的伐木工人都失业了。“后来他们制定了更为宽容的政策,允许人与自然之间做个妥协。可惜这个政策花了14年的时间才落实到这个偏远的地方,”他语气中透出深深的无奈,从他的眼神中,我能看出他家里一定有人是那一代的伐木工人,也许是他的父亲,也许是他的爷爷,“那时候经济已经完全被毁了。直到如今,半岛也没有从当年的打击中恢复过来。” 半岛的小镇上,包括Forks(福克斯),没有任何高楼,普通民居也比西雅图地区的质量差远了,很多还保留着二十世纪中叶的拼接木板样貌,像伊斯特伍德西部片中的没落景象。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妥协,也许是地球上永恒的话题。 对于旅游观光业,《暮光之城》可谓功不可没。排除狗血的情节和幼稚的演技不谈,影评选址确实是有独到眼光的。当爱德华背着Bella纵身跃上高大的云杉时,那一片广阔天地在眼前一览无余。在密密茫茫的烟霭与雨雾中,很难有看清这一片山水的机会,除了在飞机上,也就只可能是在吸血鬼的背上了。那一片亚寒带茂密的针叶林,昂首向天的杉树和松树,蜿蜒流转的大河,在城市和一般景区看不到的壮丽景象,赋予了这片土地最独特的烙印,孤独的印第安部落已在这里居住了上千年,世世代代,与这里的水土一样生生不息。 在福克斯小镇的游客中心门前,还摆放着电影中女主开过的红色皮卡。现在我知道为什么要选择皮卡了:这不是炫酷,而是追忆。这是伐木工人的最后遗产,是狗血的故事背后对半岛情结的致敬。
夏日,在奥林匹克公园(一)
自从几年前搬到西雅图之后,每次从东区开车到城区上班,缓缓经过520大桥时,在不到十分之一的好天气里,总是可以看见远处繁忙的西雅图港。港口的重型吊车、集装箱近景之外,是空旷的蓝天白云,而在蓝天白云的彼端,是高耸入云的、巍峨的雪山。要不是山顶的皑皑白雪隔开背景,雪山仿佛要融入背景的蓝天中,如平地起,如雾如幻,如山神居所。奥林匹克山的得名,应源于此。 人们只知西雅图是美国西北门户,殊不知西雅图外还有一座奥林匹克半岛直指太平洋。岛外除了茫茫太平洋,再无其他。奥林匹克半岛也得名于岛上的绵延高山,一边是山,一边是海,千年积雪与苍莽森林交相辉映,不是神仙的家又是什么呢? 后来我知道,电影《暮光之城》的拍摄地,就在奥林匹克半岛的福克斯(Forks)小镇。来自亚利桑那沙漠的少女贝拉来到全美国最湿润的地区,与原始森林中的吸血鬼谈起了恋爱。如果要在全美国找一处最适合吸血鬼的住所,那非奥林匹克半岛莫属。这些似人非人、似神非神的吸血鬼借着乌云与绿荫的掩护,以此为家,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此时此刻,我们的车正疾驰在101号高速公路上。虽然只是一个半岛,但从西雅图一路开车沿5号公路南下,再转101公路,到达我们居住的Lake Quinault lodge木屋度假区也需要三个小时。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里原来是印第安的人的聚落,Quinault在印第安语中的意思是“河中之湖”。这个冰川侵蚀出的小湖有无数细小的支流,每年三文鱼在这里洄游产卵,鱼鹰在这里捕食,野鹿、狸猫,形成了完美的生态系统。1890年左右,这里还只是探险爱好者的天堂,男人们只能跟着印第安向导从河流上游一路划独木舟到这里,而女人们是望尘莫及的。1900年代,这里终于修通了第一条公路,而在上世界20年代美国的西部大开发中,这里终于建起了第一个度假区。1920年代的美国与今日的中国非常类似,在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中,充满着纸醉金迷的浮华景象。由于禁酒令,聪明的商人想出了一个旅游卖点——Quinault湖属于印第安人,因而不属于美国领地,禁酒令在此无效。他们在湖中盖起了一座漂浮的舞厅!光是想象像盖茨比一样的大亨们在湖中起舞畅饮、通宵达旦、亦真亦幻的景象,就不禁让人心驰神往。 1926年的美国速度与今日的“深圳速度”也可媲美。我们居住的这所酒店被一位建筑承包商带领团队日以继夜地轮流工作完成,从六月到八月,只花了53天的时间。而这所全木质结构的酒店到今日还在使用,而且近百年里,建筑结构和内饰几乎没有大动过。在酒店后院的草坪中坐下,对面的Quinault湖一览无余,湖光潋滟,山水相映,拿上一本书,或者什么都不干,都是可以呆上整天的去处。 这是夏日最长的一天。阳光满溢,在这样的高纬度地区,太阳落下得尤其慢。我们仿佛有无尽的时间,而生活仿佛没有尽头。 酒店的木墙上挂着许多鹿角、鹿头,还有酒店当年的黑白照片,让人想起《闪灵》。而今日的我们,与一百年前的祖先们,确实没有什么不同。
Song One:安静的歌,安静的感情
这是一部适合在安静、有充足时间的时候看的电影。如果你想看诡谲的情节,妖艳的美女,华丽的布景,这里都没有。可是我在飞机上安静的一个半小时里,看到的是说出口就太多的感情,两个不善言辞的人之间的暗流涌动,还有把时光停在爱情最美好阶段的冲动。 谁没有和初恋在街上走上一整晚的美好回忆呢。听夜晚的河水、飞过的鸟鸣,火车的汽笛,那些在平时生活中都不会注意的东西,此时却觉得如此美好。内向的歌手想要帮助女主的弟弟,却渐渐注意到了女主本身。女主想要邀请歌手出来,却连地点在哪里都忘了说。没有狗血,没有出乎意料的反转,可就是让你想起自己的感情,默默爱过的那个人,有好感的朋友,无疾而终的感情,还有那些年回荡在校园草坪上的歌声。这大概是年轻最好的部分。 飞机上很安静,窗子都关上了,周围的人好像都不存在。拿着一杯饮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一分钟一分钟地把电影看完。看到歌手去女主家里吃晚饭那段,女主妈妈非让女主唱小时候最爱的歌,唱着唱着她就哭了。那种微妙的、似水流年的感情,恐怕只有过来人才会懂吧。
Posted in 电影评论
Leave a comment
一月电影札记
SPY: 女间谍 今年反间谍片流行,从kingsman到女间谍,全都是最不像间谍的人成了间谍。而spy从本质上说,不是一部间谍片,而是一部女权片。我就喜欢看一个完全不符合大众对美女定义的女主角,在做着不符合大众对自己stereotype的工作中逐渐显示出来的魅力,而把其他男性角色统统甩到后头的故事。美国《娱乐周刊》对此片的第一句评论就是:好莱坞花了一些时间,才找到对Melissa McCarthy(本片女主演)的定位。在男性霸权的今天,好莱坞要找到一个好的女性角色比男性角色的机会少多了,而找到一个不以相貌取胜的女性角色更是少之又少。难怪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女配演员上台时,要大声呼吁男女同工同酬。Melissa接到这个角色,是她的幸运,也是好莱坞的幸运。她的演艺天赋在这里完全得到了发挥,即使只是一部完全无脑的爆米花喜剧电影,但她起码拥有了从此和一线演员平起平坐的地位。 Kingsman:皇家特工 这片子在豆瓣上的评分之高令人难以想象,我觉得大部分都是冲着科林叔去打的分。除去西装和英国口音,这片有着和《海扁王》一样的本质,当然,也是同一个导演。让我回想起小时候看的《少年特工》 ,虽然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但都是青春热血与成长。青少年应该会爱死吧。 Avenger2:复仇者联盟2 这片是Memorial day长周末的周五晚上看的,电影院里人山人海,mad max的票竟然卖光,不得已才退而求其次看了这部电影。结果在电影院里被交织的困意和轰鸣的爆炸声摧残得欲仙欲死,不明白怎么会有人喜欢看这种除了感官刺激别无其他的影片。 青蛇 中学时学校发了这部电影的票,没去看,给妈妈了。妈妈回来说,不知道讲的是啥。二十年后,终于补齐了当年没去电影院看的遗憾。我非常不同意对这部电影流行的,百合与吃醋的看法。我觉得影评的主题不是情和义,而是人和佛(和妖)。佛是要灭绝一切人性的,而妖一心想的是怎么获得人性。这三者中不可调和的矛盾才是影评的主题。另外也不觉得这部电影的色调美。感觉像在后面挂了一个红光灯一个蓝光灯拍的。王祖贤和张曼玉是演绝了。 (未完待续……)
Posted in 电影评论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