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September 2010

望京地区超级好房出租(我自己的房子汗)

因为是自己的房子,以前超级爱惜超级不舍得的,一直保护得很好;所以希望找到靠谱的房客,麻烦大家多帮我转载一下,看有没有朋友或者熟人要租的就最好啦。 【房屋具体位置】望京北路澳洲康都,公交广顺桥南站附近,n条公交线,就不列了 【房屋面积和朝向】建筑面积83平米,两室一厅,客厅+落地窗朝西南,大卧室朝南,小卧室阳台朝西,景观超好,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直接看见西山,天气不好也能看见楼下的公园和绿地,奥运会看烟火国庆看飞机那是完全没有问题,以前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坐在阳光里的地板上喝茶看书 【家具设施】木地板,水电燃气,家具家电齐全(当初是结婚时买的,一点一点去家居城淘来的,心血啊,都是好东西),精装修,电话宽带都有。中央空调,制冷制热都很好,不用自己付空调费了。 【租金和付款方式】4200元/月,付三压一 【其他费用】水电燃气网费电话费租户自理,中央空调是包年的,冬暖夏凉,每年大概4k左右,房东我自己承担 【可入住时间】11月1日起 【联系方式】sophiewangxin at gmail dot com,QQ: 1279959872 最短租期:一年起租 【合同签约方】房东此房是否出自中介或代理等:自己的房子,中介勿扰!!! 【其他说明】交通便利,n趟公交经过广顺北大街的广顺桥南站;如果开车的话直接就可以上京承高速和五环,到13号线和5号线都很方便。小区里有带泳池的浩沙健身,以及免费的篮球场。房子视野非常好,可以看见高尔夫球场和大片绿地。下楼出小区北门就是新建的望湖公园。物业算比较负责,进小区要刷卡。小区里就有超市。5分钟步行可以到家乐福和六百本,家乐福里最近似乎还新开了个电影院,总之一切都非常方便。房东(就是我自己)人在国外,所以不用担心不好相处啥啥的,因为根本不会有相处的机会。。。我的朋友会帮带着看看房子,看对眼就一切ok了。 希望房客整洁爱干净,能把房子当成家一样爱护  

Posted in 日记摄影 | 9 Comments

椰林树影,水清沙幼

大四的时候和Bird看麦兜,看到椰林树影、水清沙幼,真是无限向往。最近才突然发现,原来我已经住在椰林树影、水清沙幼的地方快一年了啊!但讽刺的是,这一年南加天气和经济一样受某不知名事物影响,平均温度比往年要低上十五到二十华氏度。小花裙沙滩凉鞋没穿上不说,还九月份就下起了小雨,害我冲到店里去买了件大毛衣…… 天冷Kindle也冷,所以我给Kindle做了一个套子! 顺便秀一下新买的新kindle,起码细致程度上比汉王是要强多了…… 最近花钱如流水,考完GRE当天晚上就买了个Canon 50 1.4的镜头给自己作为奖励……希望以后天气能好起来,这样能多去海边拍拍照片了。 说到GRE也是痛苦的事情一件。五年前我无论如何没有想到自己会重新拾起GRE的书和单词重看一遍,像大学生那样一道一道做题,话说其变态程度和变异程度真是令人难以想象,导致我总觉得自己来美国就干了这么一件靠谱的事情……以后我们发达了一定要搞个中文GRE,用施氏食狮史搞死他们。

Posted in 日记摄影 | 12 Comments

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到国庆游行,梦到36楼,梦到没有网络的年代,梦到我的两把小提琴,一把新的一把旧的;梦到男生的笑脸,梦到毕业离校彷佛近在眼前;收拾行李,打包信笺,离开还未离开就已经记忆模糊的地址。 我仿佛身处巨大的孤岛上,四面都是水,没有交通工具,离水那边的朋友和亲人隔着无法企及的距离。孤岛上枝蔓丛生,没有人,只有巨型的月亮挂在空中,清冷的月光溅在我的身上。

Posted in 日记摄影 | 10 Comments

The Secret History《校园秘史》:纸时代的残酷青春

我得说这个中文译名拉低了整部小说的层次,搞得好像个网络言情或者艳情小说一样。原书的英文名The Secret History还是相当拉风的,正如书的封面上那个不知名的希腊雕塑一样,神秘暗黑的风格弥漫了当时的全美畅销书榜。 这是本书作者Donna Tartt的处女作,主要内容是讲述者Richard在大学一年级转学之后,来到位于于佛蒙特州的一所与世隔绝的汉普顿大学念书。很容易地,他加入了一个由5人组织的校园精英社团——这群聪明而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年轻人受到一位行为古怪而魅力非凡的古典学教授的影响,以学习古希腊神学和文学为主,不幸的是,成员们在一次古希腊式的狂欢酒会中,意外地发生了一起命案,从此成为了他们无法阻止的黑暗泥沼。 谁没有过象牙塔似的校园生活呢?我永远都记得我的中学校园里整齐得像士兵般的水杉,金黄色的银杏,冬暖夏凉的教室高高的天花板,围墙后面幽深的草丛中夏天不时会出现的小蛇。这样的景色中点缀着天真少年嬉闹的身影,女孩子粉红的脸颊,《孔雀东南飞》的背诵声,还有隐隐约约的,带着点残忍和黑色的青春。 书里描写的世界也是与外界隔离的;Richard不仅处在与他的家乡北加州完全不同的美国新英格兰地区,而且更处在教授Julian带领下的古希腊文化的海洋。他接触到的朋友,他阅读的书籍,教授的气质,他们的生活,好像不食人间烟火般地高贵,换做是谁,也会一头扎进这样的圈子里,恨不得与过去的生活决裂吧。 可是青春,尤其是在十三岁到二十岁的那段青春,再梦幻的生活也是残酷的吧。我虽然已经远远过了这段年龄,可是回首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为什么那样许多残酷的事情都会发生在那个年龄;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走在悬崖边的少年,麦田守望者也无法把我们唤回。我们曾经都那么危险。 当然我们中的大部分都回来了:回来考虑考试工作买大电视车贷房贷生儿育女……但少数人永远地迷失在了其中,比如本书中的Henry和他的同伴。Henry无疑是本书中最值得同情和最光彩照人的角色,他在这个小圈子里的领导力,他对其他人的影响,他的魅力和他的气质与这个小圈子所学习和向往的生活方式——古希腊的“酒神”式的生活方式相得益彰,而正是因为他们所追求的这种生活方式——这种绝然迥异于同时代芸芸众生的思考与生活方式,使得他们的迷失更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我记得大三的时候上朱孝远的《文艺复兴》课,他论述古希腊哲人的生活方式是“双脚并立跳过头顶,极端的痛苦与极端的快乐之间的平衡”,大意如此,这与美国人普遍尊奉的杜威实用主义有着太大的差别。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现实的世界格格不入,才会发生这样的意外,而使意外不可避免地变成了残酷青春的悲剧。 本书写于1992年,那时候既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也没有网络——是的,那正是我们大一在军理课上拼命用信纸给高中同学写信的日子,一切还在古老传统的最后轨道上。该书在当年全美销量榜中冲出重围排名第二,不知道这本书为什么在中国没什么影响力,虽然在2007年已经被译成了中文。在我看来本书的描写栩栩如生,给人画面感极强,是可以拍成电影的佳作。

Posted in 书籍旅游 |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