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遍看Inception之后的影评

捕获 我发现我在博客上一写书评就没有回复,55,于是只好重操旧业写影评。

上周又看了一遍Inception,这回是IMAX版且不是坐在第一排,于是没有上一遍那么悲催。这真是一部不怕看第二遍的电影——甚至比第一遍感觉更好,因为已经对设定和概念有了解之后,就可以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解谜的过程和细节的倾注上。事实上,看第二遍并不只是我和bird的主张,起码EW的影评人也去看了第二遍,虽然他第二遍的评分和第一遍还是一样。

第二遍关注的重点和第一遍是不一样的。第一遍在亦步亦趋地跟着导演看故事,第二遍则可以看帅哥和挑刺,还可以欣赏。我想起上大学时学电影理论,讲到对电影的意象有无数种诠释,例如电影是窗子,镜子,眼睛,梦等等。关于梦的这一说法,解释是因为电影可以达到人类各种想象或者YY过却达不到的境界,所以观众才喜欢看大片啊科幻啊帅哥美女啊什么的。但很少有导演会把整个梦境植入电影中,甚至把电影当成梦境来拍——我映像中的一部是Waking Life (《半梦半醒的人生》),有点过于抽象——这恰恰是Inception的基本元素所在,于是梦即电影,电影即梦,演员入梦,观众入影。

于是,在这部“梦”/”如梦的”的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演员像造电影一般地造他们的梦。Decaprio是导演,小帅哥JGL是制片人(producer),Ellen Page是舞美和设计(production designer),Tom Hardy是演员(他有三重演员身份:角色里,梦里,和现实的电影里),印度人是场记和统筹(financier)。这是一个建立在群体行动上的创意,而没有人怀疑Cobb迷失在自己梦境中的情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射了导演Nolan自己在工作中的踌躇和焦虑。

比较picky一点的影评说这部电影在Cobb的感情生活和大片一般的情节之间有个断层,导致这部电影向商业妥协,丧失了再往前一步变得更加经典的可能性。但没有人怀疑这部影片的创意、它与90年代后期一系列“酷”电影——如Matrix, Fight Club等的一脉相承,充分地展现出了Nolan在驾驭情节和表达新奇上的无可比拟。“梦”是未知的,电影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人在每部电影的创作过程中都甘冒风险的话,那么我们的影院里就只能看到一批无聊的续集和商业广告的拙劣植入。而Nolan,甚至在续集上也拍出了第一集没有的创意,例如那部著名的Dark Knight。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5 Responses to 第二遍看Inception之后的影评

  1. Xian says:

    据说蝙蝠侠每一部都很好,不过还是TDK最好,不过我都没看过,另外您这种文艺调调真是一种只读文体。。。

  2. 平博 says:

    书评没有回复我觉得是因为那些书看的人少,如果写名著,估计回复会不少

  3. Vero says:

    书看起来慢啊 话说盗版出来以前电影其实也没法讨论

  4. says:

    我还是对你的小花群更感兴趣些,飘过

  5. LC says:

    这电影还没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