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 wangxiaoxin on 从一个华盛顿到另一个华盛顿
- 匿名 on 从一个华盛顿到另一个华盛顿
- 天天 on 异乡风味与中国胃
- GM on 我为什么要回国
- waking on 《虔诚的鳏夫》:什么时候中国导演也能这么自信就好了
Categories
Archives
- April 2020 (3)
- January 2020 (6)
- December 2019 (4)
- November 2019 (1)
- October 2019 (31)
- April 2018 (3)
- March 2018 (4)
- January 2018 (2)
- December 2017 (3)
- November 2017 (1)
- October 2017 (6)
- May 2017 (1)
- April 2017 (1)
- March 2017 (15)
- July 2016 (2)
- May 2016 (2)
- February 2016 (4)
- December 2015 (1)
- November 2015 (3)
- October 2015 (6)
- September 2015 (3)
- August 2015 (1)
- July 2015 (1)
- June 2015 (5)
- May 2015 (1)
- April 2015 (1)
- March 2015 (10)
- February 2015 (1)
- January 2015 (6)
- December 2014 (2)
- November 2014 (4)
- October 2014 (3)
- September 2014 (3)
- August 2014 (4)
- July 2014 (2)
- June 2014 (1)
- April 2014 (2)
- March 2014 (3)
- February 2014 (4)
- January 2014 (1)
- December 2013 (3)
- November 2013 (9)
- October 2013 (2)
- September 2013 (2)
- August 2013 (5)
- June 2013 (1)
- May 2013 (3)
- April 2013 (2)
- March 2013 (2)
- February 2013 (1)
- January 2013 (1)
- December 2012 (5)
- November 2012 (3)
- October 2012 (6)
- September 2012 (9)
- August 2012 (4)
- July 2012 (10)
- June 2012 (11)
- May 2012 (4)
- April 2012 (5)
- February 2012 (4)
- January 2012 (6)
- November 2011 (5)
- October 2011 (4)
- September 2011 (1)
- August 2011 (4)
- July 2011 (3)
- June 2011 (4)
- May 2011 (1)
- April 2011 (6)
- March 2011 (11)
- February 2011 (4)
- January 2011 (12)
- December 2010 (9)
- November 2010 (11)
- October 2010 (6)
- September 2010 (4)
- August 2010 (9)
- July 2010 (9)
- June 2010 (6)
- May 2010 (15)
- April 2010 (10)
- March 2010 (11)
- February 2010 (13)
- January 2010 (15)
- December 2009 (19)
- November 2009 (17)
- October 2009 (20)
- September 2009 (17)
- August 2009 (20)
- July 2009 (9)
- June 2009 (6)
- May 2009 (12)
- April 2009 (14)
- March 2009 (7)
- February 2009 (8)
- January 2009 (10)
- December 2008 (9)
- November 2008 (15)
- October 2008 (18)
- September 2008 (11)
- August 2008 (10)
- July 2008 (6)
- June 2008 (14)
- May 2008 (5)
- April 2008 (11)
- March 2008 (7)
- February 2008 (10)
- January 2008 (8)
- December 2007 (10)
- November 2007 (7)
- October 2007 (11)
- September 2007 (9)
- August 2007 (3)
- July 2007 (10)
- June 2007 (2)
- May 2007 (5)
- April 2007 (8)
- March 2007 (8)
- February 2007 (4)
- January 2007 (4)
- December 2006 (7)
- November 2006 (6)
- October 2006 (9)
- September 2006 (10)
- August 2006 (11)
- July 2006 (9)
- June 2006 (12)
- May 2006 (7)
- April 2006 (22)
- March 2006 (8)
- February 2006 (11)
- January 2006 (9)
- December 2005 (10)
- November 2005 (13)
- October 2005 (8)
- September 2005 (8)
- August 2005 (10)
- July 2005 (16)
- June 2005 (5)
- May 2005 (14)
- April 2005 (2)
Monthly Archives: July 2010
唐山大地震:该用广角的时候冯小刚用了微距
在电脑上看了唐山大地震,盗版的,没花钱。当然我想看正版也看不到,但除了看不到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不想进电影院哭。正如当年我不愿意去看《妈妈再爱我一次》,后来不愿意去看《南京南京》一样。为了一个已经知道的结果去买票,这是我最不愿意做的事情。 当然在电脑前面我还是哭了,虽然是一边吃着哈密瓜一边漫不经心地看完。看完之后,我最想说的就是冯小刚把这个题材给糟蹋了,起码也是降价了。这部名为《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其实是一个中国家庭30年的苦情戏,整个地震和救灾的历史背景都被虚化了,就像一个明明需要用广角拍的镜头,导演偏要用85/1.4的人像头或者更近的微距头,其实你用人像大光圈拍也没什么不可以,但是那不是地震,不是中国近几十年来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不是一个民族痛苦的缩影,不是那么多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的源泉。后来我知道,这个原著小说的名字叫《余震》,英文名字叫“地震之后”。地震中最扣人心弦的部分被一带而过——那些死去的,逃生的,救援的,趁火打劫的人,那些悲惨的、悲壮的、温暖的、人性的事,都变成了元妮一家的虚化焦外,也许是导演的避重就轻,但实在称不上“唐山大地震”这五个字。 好吧,我们且用《余震》这样的主题来罩住这个故事。这个故事里面说了什么呢?一家四口的分离,奇迹般的重逢,三十年的愧疚,一辈子的亲情。这是一部合格的主旋律的政府大戏,由冯小刚这么一个明明是走cult电影道路的导演来指导本来就有几分奇怪。我们看不到在《甲方乙方》里面那种无厘头的幽默和草根式的才气,看到的是一个“把故事讲好”“把观众看哭”的商业片。这两点从来不是冯小刚的弱点,所以整部电影看下来毫不冷场;但是缺少了那种王朔式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和表达,整部电影也就是一部普通的商业电影而已。 而拿商业电影的标准来衡量《唐山大地震》的成功与否,是完全错误的。这个题材的拾起本就艰难,把这么一个题材拍成中国的家庭变迁史和主旋律电影就更不应该。票房的收入和观众的哭泣都不能说明这部电影的成功,我在08年汶川地震时上网看到的客观新闻和图片流下的泪水都比看这么一个艺术作品要多。我可以说,中国任何一个导演,只要去拍一部唐山或者汶川地震的纪录片,不需要任何感情的修饰,不需要刻意的剪接,只需要把客观事实和镜头陈述在观众面前,就足以让任何一个普通人泪流满面。而“唐山大地震”这么几个字出现在屏幕和宣传上,就已经是票房的保证,这保证与没有人不爱看灾难有关,与没有人不知道这灾难有关,而与冯小刚无关。 所以在微距镜头前面,徐帆的表演是用力的,陈道明的身影是动人的;我们看到了惠芳式的中国传统家庭妇女,却错过了一个本来可以更好的广角的故事。影片末尾的唐山地震纪念墙倒是让我印象很深,那泓隔开人世那一边的亲人的碧水让人感慨良多。后来我想了想,也许这样也好。灾难是不应该被拍成艺术作品的,起码不应该在伤痛渐渐淡去之前就被拍成电影。也许没有一个中国导演可以拍出《卡廷惨案》这种直击人心的灾难电影,中国人太习惯漠视,而不习惯自省。
Posted in 电影评论
5 Comments
艳阳天
没有阳光的南加州还能叫南加州么……大七月份的,上周我们这里已经冷得要开空调了,这多么阻碍我向非洲鸡大步迈进的道路啊。 好在上上周阳光还不错,海滩上七点钟就有人占座,还有两个老墨竟然裹着睡袋占座了一晚上,真是勇敢勤劳。占座是为的烧烤,我们这些晚去的就只能站着吃了。老白老黑们都纷纷带着遮阳伞帐篷等专业设备,我们也只能躲在一棵低矮的灌木的树荫下面玩三国杀……这是什么世道啊。 好在东西很好吃,三国杀很爽。无数海鸥在我们的头顶盘旋抢食,看见这可怜的样子,我们很好心地给了她一块,被她一口叼走了,旁边的海鸥很嫉妒地看着。这可是虾啊,虾啊!要慢慢品尝! 海滩上美女帅哥很多,奇怪的是孕妇也很多……难道是要补钙? 小萝莉死都不肯抬头,气死我了。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3 Comments
第二遍看Inception之后的影评
我发现我在博客上一写书评就没有回复,55,于是只好重操旧业写影评。 上周又看了一遍Inception,这回是IMAX版且不是坐在第一排,于是没有上一遍那么悲催。这真是一部不怕看第二遍的电影——甚至比第一遍感觉更好,因为已经对设定和概念有了解之后,就可以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解谜的过程和细节的倾注上。事实上,看第二遍并不只是我和bird的主张,起码EW的影评人也去看了第二遍,虽然他第二遍的评分和第一遍还是一样。 第二遍关注的重点和第一遍是不一样的。第一遍在亦步亦趋地跟着导演看故事,第二遍则可以看帅哥和挑刺,还可以欣赏。我想起上大学时学电影理论,讲到对电影的意象有无数种诠释,例如电影是窗子,镜子,眼睛,梦等等。关于梦的这一说法,解释是因为电影可以达到人类各种想象或者YY过却达不到的境界,所以观众才喜欢看大片啊科幻啊帅哥美女啊什么的。但很少有导演会把整个梦境植入电影中,甚至把电影当成梦境来拍——我映像中的一部是Waking Life (《半梦半醒的人生》),有点过于抽象——这恰恰是Inception的基本元素所在,于是梦即电影,电影即梦,演员入梦,观众入影。 于是,在这部“梦”/”如梦的”的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演员像造电影一般地造他们的梦。Decaprio是导演,小帅哥JGL是制片人(producer),Ellen Page是舞美和设计(production designer),Tom Hardy是演员(他有三重演员身份:角色里,梦里,和现实的电影里),印度人是场记和统筹(financier)。这是一个建立在群体行动上的创意,而没有人怀疑Cobb迷失在自己梦境中的情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射了导演Nolan自己在工作中的踌躇和焦虑。 比较picky一点的影评说这部电影在Cobb的感情生活和大片一般的情节之间有个断层,导致这部电影向商业妥协,丧失了再往前一步变得更加经典的可能性。但没有人怀疑这部影片的创意、它与90年代后期一系列“酷”电影——如Matrix, Fight Club等的一脉相承,充分地展现出了Nolan在驾驭情节和表达新奇上的无可比拟。“梦”是未知的,电影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人在每部电影的创作过程中都甘冒风险的话,那么我们的影院里就只能看到一批无聊的续集和商业广告的拙劣植入。而Nolan,甚至在续集上也拍出了第一集没有的创意,例如那部著名的Dark Knight。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5 Comments
The Little Stranger《小小陌生人》:一个时代的挽歌
1947年的英国,战后。整个欧洲都被战争所创,日不落帝国的米字旗终于缓缓落下。人们既无力挽救昔日的辉煌,也无法面对悲观的未来。旧世纪的幽灵还在昔日堂皇的庄园中回响,而已经落魄的贵族们还在竭尽全力维持他们最后的一点荣光。英国女作家萨拉•沃特斯(Sarah Waters)的第五本小说《小小陌生人》(The Little Stranger)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展开。 《小小陌生人》的故事浓缩在一个典型的英国农村地主庄园——百厦庄园里。在奥斯丁笔下的19世纪英国,这样曲径通幽、风景旖旎的庄园本来是达西和伊丽莎白们谈情说爱的好地方,而在二战之后的英国,这样的庄园也变成了年久失修的一片萧条。故事从线索人物——法拉第医生的闯入说起,向读者展现了一副英国没落贵族的群像。讽刺是的,法拉第并非与这个庄园毫无干系,他正是三十年前庄园女仆的儿子。他的父母为了他的教育牺牲了一切,而如今他变成了一个有着体面职业和前途的中年单身汉。而当年颐指气使的庄园女主人——艾瑞斯夫人,和她的一双儿女——瘸腿的前飞行员罗德里克•艾瑞斯和老处女卡罗琳,反而变成了被社会遗忘的角落。 故事围绕着这几个人而展开,萨拉•沃特斯笔力所至,一开始就给读者展现了阴森萧瑟的氛围。雾霭蒙蒙的夜晚,没有暖气的冬天,老掉牙的拉布拉多犬,少得可怜的仆人。事实上,正是这唯一的一个仆人——十四岁的农家女贝蒂的装病,使得法拉第医生有了和这家人接触的机会。在这样鬼气森森的氛围中,灵异事件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在鬼故事中普遍作为先觉者出现的小孩和狗为读者创造了第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此后,怪事接二连三地发生,环环相扣的情节把人逼到窒息的边缘,故事充满张力,让读者跟着作者的笔,不知不觉进入诡谲离奇的庄园内部,其紧张气氛的营造和环环相扣的情节让人看完之后彻夜难眠。 然而,如果只是一个平铺直叙的恐怖故事,那本书的构思也就不足为奇。萨拉•沃特斯的过人之处在于,她把诡异的情节、敏锐的社会观察和尖锐的批判之笔融合在了一起,给本书创造了奇妙而契合的气氛。令人心理崩溃的灵异事件并非随处发生的——至少不会在阳光下发生。只有在这样大厦将倾的百年老宅中,才会有“鬼”眼看见“鬼”事。看到作者一步步深入描写庄园主人们的崩溃,读者会理解,与其把谴责加诸于那个早夭的小女孩,不如说是这些没落的贵族自己心中有“鬼”!百厦庄园物理性的崩塌是与旧日辉煌的贵族时代伴随而来的,而人心的崩塌则是残垣断壁的第三重含义,正是因为这个群体的崩溃,才有了这座华厦的崩溃,与其说是“鬼”伤害了人类,不如说是他们自己走向了不可避免的命运。 本书的巧妙之处还在于主人公法拉第医生和庄园主人们之间的处处存在对比。作为新崛起的中产阶级——有文凭、有职业的医生,法拉第在内心深处对庄园始终藏着一份敬畏之情,也许正是这种微妙的崇拜感情使他开始追求庄园的女儿卡罗琳,尽管她“不是个好看的女人”。而贵族们呢,利用这种追求维护自己落魄实质上的最后一层遮羞布,尽管落魄,也要落魄得像个贵族,那种对“下等人”——法拉第医生、女仆贝蒂等人与生俱来的傲慢态度恰恰说明他们内心的孱弱。 所以,与其说《小小陌生人》是一部恐怖小说,不如说这是一个末代的挽歌。二战后的英国正处于这种过去与未来的十字路口上,不管是遗老遗少,还是新崛起的势力,每个人都在这十字路口上彷徨。虽然只是一个小小庄园中的故事,但折射了多少后殖民时代的喟叹,多少落日将近的悲凉啊。 (本文为《小小陌生人》的书评约稿)
Posted in 书籍旅游
Leave a comment
小花裙诞生记
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也能用缝纫机——我对缝纫机的概念就是妈妈那台踩啊踩啊的,不怎么好用还特别沉的老式缝纫机。到美国之后突然发现可以在学校里租缝纫机,才2块钱一个月,我那颗蠢蠢欲动的童年的手工之心又开始泛滥了,于是租下来,去买花布,原材料七七八八买了一堆,看上去还挺专业,开始动工。 先裁剪布,这个好说。美国的pattern上面都有号码,按照自己要的号码裁就可以。裁了一半,Anke突然说,呀不行你这得洗,要不然缩水怎么办。我想想,反正我也是做用松紧带的那种最简单的样式,缩水就缩水吧。于是继续动工,裁口袋,裁完之后发现差点不够布做腰——我买布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要买多少,美国导购可真给我省钱的。 上了缝纫机才发现如今的机器都是电动的了(应该很多年前就是了吧?反正我out了),轻轻一踩就能解决问题。我一路高奏凯歌地缝完了下半部分,突然发现一个致命问题——松紧带弹性不够,就算扯到极限也没有布的长度长。我喊来bird帮忙,bird不屑地看了我一眼,说,你这从逻辑上就是个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只能自己解决,方法是把多余的布也打几个摺,勉勉强器把松紧带缝上了。 然后最致命的问题来了——由于松紧带不够长,结果裙子完全穿不上!我一时真恨不得自己瘦到70斤啊,看来缝裙子也是个需要全面构思和缜密逻辑的活儿。于是又开始大动干戈地拆拆补补修修缝缝,弄到夜里两点钟,终于穿上了自己做的小花裙。 我很幸运地拣了一块花布,所以略去许多难看的阵脚藏起不提。自己做裙子感觉真不错呀,创作性劳动的好处就是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倾注到作品里面去(如果这也算作品的话),与写文写博炒菜烤肉其实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啊。
Posted in 乱七八槽
11 Comments
Inception《奠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昨天去看了奠基,周末下午的电影院里竟然坐得满满当当,去晚的我们只能坐在第一排仰视里昂纳多那张扮沧桑的大脸,看来美国人也不二啊,Nolan的号召力还是在那儿的。 这部片子的预告片曾经放过多次,当时我就看得云里雾里,除了觉得很炫之外完全不明白故事的情节,加上Inception这种可大可小的标题,做到了完全不剧透的效果。两个半小时下来,确切地说,我没看懂电影,或者说虽然看懂了故事却没理解Nolan在故事背后的设定和环环相扣的情节。开始我以为是英语的原因,回家后上了豆瓣发现就算翻译成中文也看不懂,和这几天做的阅读题有一拼……大意上,故事应该是发生在一个以梦境为现实的设定中,Leo帅哥的工作就是一个侵入人梦境的盗贼,带领着他的小团队——帅哥Joseph Gordon-Levitt(奇怪,他在summer500天里明明只是个小文青,不怎么帅的),小美女Page等人完成窃取目标的潜意识、或植入潜意识的工作,而渡边谦饰演的角色则是赋予他任务的人,Leo只有完成这最后一个任务,才能回到美国见到他的孩子,而Leo和他妻子之间的故事也堕入了潜意识的迷宫…… 剧透只能到这里,不能更多了;事实上,就算我透了更多估计我自己也讲不清楚。观众在影院只能被Nolan牵着鼻子走,他故事中的那些设定——尽管占据了电影的前半部分,却因为新奇的安排而变得有趣——如果不能接受的话,就完全不理解整部电影。但这些设定并不是虚无的,对梦境和对人的潜意识研究的基本元素构成了这个科幻故事的绝大部分,比如梦中梦,比如现实和梦境的时间差,比如人的意识在梦的更深层次中的逐渐减少,起码看起来都是有板有眼的。我不得不佩服美国的导演编剧们能平白无故地编出拍出这么好看的故事,中国看来看去只有印刷时代的四大名著了,如今的导演们就着四大名著拍都拍不好,差距啊。 Incetipn再次证明了Nolan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这一次他把想象力延伸到了梦境中去,那是一个想象力就是一切的地方,正如电影中有个小细节:团队中某个帅哥拿着一把小火力机关枪扫敌人扫了半天扫不动,另一帅哥突然扛着一架火炮出现在了他旁边,粲然一笑说:你需要更大一点想象力嘛。我心说,这不就是毛主席告诉过我们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嘛!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7 Comments
Prodigal Summer 《纵情夏日》:流行命题的不同写法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1508 这本书没有中文版,书名是我自己翻译的。Barbara Kingsolver是美国有名的女作家,作品风格多样,我的感觉就和毕淑敏差不多,会写一些日常生活鸡零狗碎之外的其他题材,可能也与作者本身的复杂经历有关。她的书在中国好像没有出版过,我也没怎么看过其他的,不过这本《纵情夏日》还是很有趣。 小说基本被截成了三部分:Predator, Moth love and Old chestnuts。书的结构是这样的,1,4,7章是一个故事,2,5,8章又是一个,以此类推,所以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好像感觉在看三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一样,而且看不出有任何关系。唯一的共同点是故事都发生在西弗吉尼亚阿巴拉契亚山脉的深处,这个美国最穷的州原始森林的一个夏天。每个故事都有完全相对的两个主角:猎人和生物保护者;杀虫的老头儿和环境主义者;嫁到穷乡僻壤的城市女孩在丈夫猝然去世后和家里的五个小姑之间的战斗。故事的冲突是显而易见的,要编织主角之间的感情和关系也不是难事,难的是Barbara能看到和理解对立的主角之间共同的情感,并从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 环保主义是最近十几年很流行的话题,对于大部分住在大城市里的人来说,环保似乎仅仅是个“时髦”的名词,而这些人往往是具有话语权的人。那些住在深山老林中的农夫,那些与大自然为伍比我们多得多的人,他们对大自然的见解往往是与我们不一样的。正如我们悲叹野生老虎的灭绝,可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攻击他们仅存家产和牲畜的敌人;我们用我们狭隘的方式去思考大自然,用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来束缚它们,而其他人用生存和现实的眼光去看它们;当两种独立的眼光交织在同一种东西之上时,两种观点的赞许或起码的平衡是很难获得的。这不是对自然的浪漫主义颂歌,而是矛盾重重的现实主义的追猎和捕食。虽然Barbara给了大家一个圆满的结局,结束了这个纵情的夏天,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值得一直思考和探究的。 本书除了结构新奇之外,叙事的节奏和技巧都是传统的;主人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在结尾得以揭示;虽然它们并不认识,但他们是一起居住在这个“人”的社区的同类,他们与自然的对话也在这个夏日之后仍然继续着。
Posted in 书籍旅游
2 Comments
独立日烟花归来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1504 我很庆幸没有在北京。据说北京已经达到了40°的高温(虽然其实我觉得每年都这样),我们这里还是19°+多云的气温,外出还要穿长袖,晚上还得穿外套……Bird云,资本主义太没有优越性了,春夏秋冬都没有。 昨天是美国国庆,也是年度烟花盛典的日子。我们选择了SD港的Big Bay——据网站说会有85万人去看烟花,于是我们如临大敌地五点就把车停到了Port of San Diego,跟着一群男女老幼等Shuttle把我们接到Harbor Island。一上岛我就傻了,人家家家户户都武装齐备地带着桌子椅子帐篷毯子,扑克烧烤木炭零食,甚至还有抱着羽绒服和睡袋的,相比之下我和bird两个就像来裸奔的,穿着一件套头衫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只能互相拥抱来取暖。 好在离一家很快给我们送来了温暖,我们有了毯子和椅子,还有卤牛肉和泡椒凤爪吃得白佬纷纷向我们侧目,真是好不惬意啊也么哥。毯子铺在窄窄的草地上,对面就是Big bay的大航母、Coronado岛的大桥如虹如练,San diego的高楼大厦看上去也有了几分都市夜景的味道。 烟火九点开始,据说每年的烟火钱都是SD各大公司凑份子凑的,因为我们是第一次看,无法比较与去年的烟火孰好孰坏,总之看上去没有太多花样,基本以圆形和椭圆形为主,不以宏大取胜,亮点在于烟火就在海面的船只上燃放,瞬间的璀璨夺目就在眼前,好像伸手就可以够到。 我没有三角架没有快门线没有遥控只能靠手端……所以能拍到几张略微能看的照片请叫我手稳帝!
Posted in 日记摄影
7 Comments
The Last Station & Bright Star 《最后一站》和《明亮的星》:大师的相同点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1494 这周突发奇想,决定借两本文艺片自虐一下,结果blockbuster的大哥都对我的行为表示很惊奇,说你喜欢这个调调的电影啊。天知道我其实就喜欢好莱坞那种一惊一乍狗血不死你也天雷死你的片子,但最近看红雷看得实在觉得需要改邪归正了,才借两本小文艺片来自我批评教育的。 刚好,这两部电影都是传记片,都是讲伟大的文学家一生中的最后时光。只不过《最后一站》中,托尔斯泰已成为文学泰斗,烈士暮年,尚能饭否;《明亮的星》中,济慈初出茅庐,铩羽而归,年纪轻轻就染上肺病魂归西天毫不叫人垂怜啊也么哥。 两部片子中都有一女主,是文学家们的缪斯。托尔斯泰与Sofia经历了48的婚姻风雨之后,早已是同床异梦只有生活没有灵魂;济慈与Fanny情窦初开互诉衷肠但观众可以很明显地看出,Fanny其实对济慈的才华并不了解——虽然她很努力地想要了解,传奇爱情的传奇就在于它中止地恰到好处——假以时日,难保Fanny不会变成另一个Sofia。 同样地,片子中还有一男配。在耄耋之年的托尔斯泰那里,变成了他的门徒;在年轻的济慈那里,则变成了他的导师Charles。两者都自诩比女主更了解男主,他们与女主之间的冲突几乎是支撑两部戏叙事的唯一线索。 比到这里还没完。两部戏中都有大量的田园风光,欧洲景色。一是俄国农场的白桦林、马匹和生机勃勃的农村,一是英格兰的高原丘陵,石南丛林,青青草地。其中明亮的星中有几幅场景,更是做足了印象画派的样子,简直就像从乔治想·修拉的画《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上抄来的一样。 我一直在想我上次看到喜欢的传记或者传记片是什么。记得小时候有杂志名曰《传记文学》,我爸妈甚为喜爱,我却一直不怎么感冒。我家有《蒋介石传》《宋美龄传》等等睡前读物,我也一直没有好好看过。我想人们喜欢看传记,是挖掘名人特别是传奇人物背后的八卦心理作祟,看他们到底是怎样成为传奇人士;或者看到他们也和普通人有七情六欲或爱恨情仇,觉得其实他们也是人,于是心满意足地合上书本。 于是看完这两部片,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师的共同点就是:都有一个同性追随者;都有一个美丽的缪斯;都和这个缪斯不是soul mate;必然有一段缠绵的爱情;他们也是人,人生也挺平淡的,所以传记片也只能照着平淡的路子拍。
Posted in 电影评论
4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