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christopher nolan

《星际穿越》:还记得《飞向人马座》吗?终于找到了可以拍它的导演了

看《星际穿越》的第一遍,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我十几岁的夏日的午后,我捧着一本从图书馆借来的《飞向人马座》看得津津有味。那是我看的第一本长篇科幻小说,没有想到,也是中国二十世纪以前最好的一本科幻小说。几十年后,诺兰回到了硬科幻的世界里,把所有人童年时期看过的那种最原始的科幻梦想搬上了银幕,以一种近乎完美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我们如今看的科幻,几乎被炫丽的特效所蒙蔽了。所有的设备都是最新的,像是刚刚从工厂里下线(参见《饥饿游戏》);主人公身上的装备全都一尘不染,像是生活在无菌车间里(参见《地心引力》);所有的信号都是数码的,美得就像站在挂历前表演(参见《源代码》以及几乎现在所有的科幻片);所以,当我第一次看见电影里出现陈旧的、几乎是铺满灰尘的NASA秘密工厂,我多少是有几分失望的。但随着电影情节的推进,我意识到我犯了一个错误。童年的回忆涌上心头,最真实的画面是我们最初始的记忆。所有的一切都真实得可怕,真实得像几十年前,《飞向人马座》的女主人公误入飞船而冲上太空时的情景。后来我才知道,诺兰拒绝了一切3D和绿屏技术,他用胶片拍摄,尽力还原了电影本来的面貌。这让人觉得,这个故事是可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那些玉米地是他找人种的,那个黑洞是他用了800TB的数据做出的最接近真实的黑洞;那种胶片带来的些许的模糊感,让人觉得这与数码摄影的那种冷冰冰的割裂的美感是不同的。技术并非不好,但技术容易让人忘记,你最初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这也许是诺兰不用手机,也不用email的原因所在。他并不是摒弃技术,而是在努力讲述故事。在故事的内核面前,一切技术只不过是为人所驾驭的东西。 甚至这个故事本身也是。我说它像《飞向人马座》,是说这部电影与诺兰的其他大部分电影不同,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烧脑片”,故事结构本身是平淡无奇的线性叙事。看这部电影,你需要的是物理知识的储备,而非像《Inception》或者《魔术师》那样复杂的逻辑和推理。在近未来的地球,由于沙尘、空气含氧量下降等原因,人类急需找到一个新的方法解救自己的后代。于是以马修·马康纳为代表的宇航员离开了自己两个年幼的孩子,向着不可知的茫茫太空挺近。飞翔,不断地飞翔,远离家园。这样的澎湃激情是人类探索太空的最初动力,当Endurance飞越土星时,那巨大的美丽的光环让人觉得,我们是如此渺小,而宇宙是如此壮丽,像《飞向人马座》一样,不论最初的原因是什么,当你逃离了地心引力之后,剩下的就只有无穷无尽的世界让你去探索。 寻找家园这个故事其实是对人类最根本问题的探索: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恢弘的太空除了美丽之外,给予我们的是深刻的不安全感。哪里才是我们的下一个家园?而在找到了家园之后,怎样才能回去最初的家园?地球上吸引我们的最初的东西是什么?难以想象那些充满巨浪的星球和冰冷的岩石都是在地球上取景的,因为它们看起来太疏离、太荒凉,让人无法想象在这样的星球上如何生活下去。而使他回到地球上的动力,是对女儿的爱,正如Dr. Mamm所说,人在临死前想到的最后一件事情都是自己的子女。事实上,这本电影本身就是诺兰送给女儿的礼物,“Flora’s Letter”,这是一个父亲能为自己的孩子所奉献的爱。 这就是所有人说诺兰冷酷,他的作品也冷酷,但事实上他是四个孩子的父亲,他的妻子是大学时的恋人的原因。他有自己的世界,而且正试图把天才的灵感和想象力与一切人类作品中最重要的因素——情感结合起来,向世人呈现出表现力与所表现的内容完美结合的作品。他正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蝙蝠侠黑暗崛起》:蝙蝠侠和罗宾的幸福生活

首先我的剧评不剧透,因为这真的是个一句话剧透电影……国内的群众们你们真的要下狠心屏蔽掉豆瓣和微博,做好高筑墙广积粮的一个半月禁闭期准备哇。 好了,下面开始说感想。首先,诺兰真是个文艺青年!影片之前放了个Man of Steel的预告片,其文艺程度真的让我和观众们咂舌。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英雄主义的电影可以有这种文艺拍法!然后整部Dark Knight Rises就证明了诺兰的这方面才华。之前我们聊天说,美国人为什么会喜欢看这侠那侠,这雄那雄的电影?因为美国人民的价值观是很简单的: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美国一定是好的,那阿富汗就一定是坏的;生命一定是好的,那堕胎就一定是坏的;在他们的眼里一定有英雄出来战胜邪恶。这种一分为二的世界观下,出身英语文学专业的导演诺兰就显得卓尔不群。他赋予了小丑和Bane复杂的性格,赋予了哥谭市黑暗的色彩;他让Blake扔掉了警徽,让警察向警察开枪,让老警长在真相与形象中挣扎,让老管家苦口婆心地劝说蝙蝠侠,当观众对正义和邪恶的终极开始发问,还有什么比这更能引人思考的呢? 其次,诺兰是个拍电影的天才。他知道如何掌控场面,也知道如何刻画人生。近三个小时的电影毫无冷场,连我这种第一、二部都没怎么看过的观众都津津有味。场面张弛有度,扣人心弦,而且隐隐有奔着史诗去的感觉。在越狱那一段,诺兰无疑是把西西弗斯的神话写入了他的故事,而排山倒海的念诵声则为电影代入了宗教意味。当哥谭市的上空冒起浓浓黑烟,当海平面的远处升腾起巨大的蘑菇云,诺兰如他所言,创造了一个“统一的哲学,一个圆满的结尾,一个真正的结论”。 Christian Bale始终是帅哥,他那一段雨中的湿身吻戏估计会让女观众嫌短;Anna Hathaway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但身材和打戏都极好;Joseph Gordon-Levitt扮演的警官John Blake演得真好,从一开始他上门拜访蝙蝠侠的那段戏开始就让我惊艳,就算比起Inception 脸宽了一圈的身材也让人无所谓了,真是跟着诺兰有肉吃啊;Tom Hardy…我承认,我虽然一开始就知道他是Tom Hardy,但我真的到最后都没看出来。可惜了一副好皮囊……只能从越狱的小孩中看看他的影子了。但是……算了我真的还是不剧透了。 我喜欢影片的结尾。小警察沿着经纬度寻找蝙蝠侠的踪迹,老管家仿佛看到蝙蝠侠的尘世幸福(这里真的Inception了),但一切都未可知。”Everyone can be Batman.” 蝙蝠侠不仅是正义的,还有一颗大慈悲的心。诺兰留给我们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但我们已经知道答案了,不是吗?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蝙蝠侠黑暗崛起》:蝙蝠侠和罗宾的幸福生活

首先我的剧评不剧透,因为这真的是个一句话剧透电影……国内的群众们你们真的要下狠心屏蔽掉豆瓣和微博,做好高筑墙广积粮的一个半月禁闭期准备哇。 好了,下面开始说感想。首先,诺兰真是个文艺青年!影片之前放了个Man of Steel的预告片,其文艺程度真的让我和观众们咂舌。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英雄主义的电影可以有这种文艺拍法!然后整部Dark Knight Rises就证明了诺兰的这方面才华。之前我们聊天说,美国人为什么会喜欢看这侠那侠,这雄那雄的电影?因为美国人民的价值观是很简单的: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美国一定是好的,那阿富汗就一定是坏的;生命一定是好的,那堕胎就一定是坏的;在他们的眼里一定有英雄出来战胜邪恶。这种一分为二的世界观下,出身英语文学专业的导演诺兰就显得卓尔不群。他赋予了小丑和Bane复杂的性格,赋予了高登市黑暗的色彩;他让Blake扔掉了警徽,让警察向警察开枪,让老警长在真相与形象中挣扎,让老管家苦口婆心地劝说蝙蝠侠,当观众对正义和邪恶的终极开始发问,还有什么比这更能引人思考的呢? 其次,诺兰是个拍电影的天才。他知道如何掌控场面,也知道如何刻画人生。近三个小时的电影毫无冷场,连我这种第一、二部都没怎么看过的观众都津津有味。场面张弛有度,扣人心弦,而且隐隐有奔着史诗去的感觉。在越狱那一段,诺兰无疑是把西西弗斯的神话写入了他的故事,而排山倒海的念诵声则为电影代入了宗教意味。当高登市的上空冒起浓浓黑烟,当海平面的远处升腾起巨大的蘑菇云,诺兰如他所言,创造了一个“统一的哲学,一个圆满的结尾,一个真正的结论”。 Christian Bale始终是帅哥,他那一段雨中的湿身吻戏估计会让女观众嫌短;Anna Hathaway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但身材和打戏都极好;Joseph Gordon-Levitt扮演的警官John Blake演得真好,从一开始他上门拜访蝙蝠侠的那段戏开始就让我惊艳,就算比起Inception 脸宽了一圈的身材也让人无所谓了,真是跟着诺兰有肉吃啊;Tom Hardy…我承认,我虽然一开始就知道他是Tom Hardy,但我真的到最后都没看出来。可惜了一副好皮囊……只能从越狱的小孩中看看他的影子了。但是……算了我真的还是不剧透了。 我喜欢影片的结尾。”小警察沿着经纬度寻找蝙蝠侠的踪迹,老管家仿佛看到蝙蝠侠的尘世幸福(这里真的Inception了),但一切都未可知。Everyone can be Batman.” 蝙蝠侠不仅是正义的,还有一颗大慈悲的心。诺兰留给我们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但我们已经知道答案了,不是吗?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 , , ,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