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野岛刚

军中乐园:乡愁、致敬和历史的另一面

两岸历史,是一段说不清的笔墨。它太近,近到无法看清,又太远,远到大家已经生疏。从小被洗脑的课本内容,到开放后各种历史学家的观点,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一个故事。最近听《晓松奇谈》,用十几集的篇幅讲台湾的历史和现状,说到1949年,高晓松把它叫成“离骚”,说中国历史上从来只有外族的入侵造成南渡、分离,而从来没有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割如此令人伤痛。说到蒋氏父子的轮渡从吴淞口黯然离开,说到慈湖至今停着没有下葬的两口棺材,说到宋美龄遗嘱中要把自己和姐姐宋庆龄一起葬在上海,说到三百箱文物三十年的颠沛流离,造成如今文物的“台湾故宫精,北京故宫多”局面,说到只有两岸的故宫哪一天合起来了,才是中华民族的完美血脉延续。在洛杉矶大堵车的公路上听台湾,有种超现实的魔幻感,手里按着喇叭,眼泪却一滴滴掉在方向盘上。除了伟人、名人的“大”历史,还有一种历史是我们很少触及的,就是小人物的历史。那些在金门妈祖当兵的士官长们,也许就是二十年前的某一年在放羊路上被抓去了壮丁的山东汉子;831里充斥着的各种方言,每个人都有一个可以拍成电影的故事。故事各不相同,相同的是,他们都有一个近在咫尺却终身无法回去的故乡。那在灶台上擀着饺子皮的亲娘,邻村梳着辫子的放羊姑娘,都成了梦里的环境,投射在831里的姑娘身上。六十年过去了,那一代人的记忆也成了历史。今日的台湾已没有了当年的记忆,那些回不去的故乡,也成了被烧毁的书信和遗物的灰烬吧。今日台湾人对自己的定义,早已随着那代人的远去而变化,今日的台湾,成为政党、经济斗争和历史暗涌中一个解不开的死结。读了那么多书、见了那多人之后,我终于发现,台湾不是一个非对即错、非黑即白的问题,而是一代人或几代人造就的历史。历史是没法改变的,我们无法做假设说“如果那天发生了什么…”而只能说“现在的情况是什么…”钮承泽的电影是乡愁、是对父辈的致敬,也是对一代历史终于落幕的释然。从《军中乐园》的小人物身上,可以看到战争可以怎样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抛开陈意涵和万茜的大胆演出不谈,片中陈建斌的演出的士官长无疑是最大的亮点,奇怪的是之前在其他大陆电视剧中并无看到他的突出的表演,让人心生疑虑到底是陈建斌的演技爆发还是大陆和台湾演员的对比。但起码台湾可以拍出这样的电影,而我们呢?关于两岸的故宫,有另一本很好的书推荐,叫《两个故宫的离合》,讽刺的是,是个日本记者写的。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Tagged , | Leave a comment

《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红尘滚滚的作品与作品的红尘滚滚

《清明上河图》的成功,不在于它的绘画水平和艺术风格。在文人画和山水画流行的中国,知识阶层的理想境界是出世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所以,像清明上河图这样事无巨细地描绘人间的场景,是入不了他们的眼的。可是,知识分子都躲到没有人的地方去了,我们没有办法偷窥当时的平民生活,飞鸡斗狗,红尘滚滚。在这一点上,《清明上河图》是时代的录影机、记事本,在一个没有录像照相技术的年代,给我们留下了一幅最生动的画卷。看着这幅画,我们甚至可以走进那个年代,对那里所有的人和事,小到店招陈设、饮食物馔,大到社会关系、阶层地位,人情往来,都可以有最细节的了解。这胜过千言万语、著书立说。 作者野岛刚继续他的讲故事能力,从故宫说到清明上河图,把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精华一一起开,说与众人。与故宫的文物颠沛流离一样,这样伟大的艺术品来到人间,也经历了几起几落,五进宫、四出宫,在贪得无厌的权利和民间波谲云诡的斗争中幸免至今。这部作品本身刻画的是红尘,可是作品本身在红尘中的命运,几乎可以讲成与画作同样传奇的故事。如果要拍成电影,估计可以拍成像《指环王》那样的上中下三集,讲述所有拿到《清明上河图》的人,从严嵩到溥仪,都没有好下场的诅咒。可惜中国目前没有好的文人导演,拍个《富春山居图》且能拍成四不像的“国际”大片,又怎能指望有人会讲一幅国宝的颠沛流离。 《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也对作品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解释。在五米长的画卷上细细描绘八百多个人物,并把整个画卷设计得如文学作品一般,起承转合,跌宕起伏,这样的伟大作品,竟然是由一个并不出名、甚至没有入选皇家画师名单的画家完成,并基本证明是一人完成,我难以想象,张择端当年是揣度了多大的热情、多坚韧的毅力,花了多少功夫、多少时间才得以完成。这是清明上河图最令人着迷的地方,最为人民记住的不是幽静的高山流水,更不是孔雀起飞时哪只脚先抬起,而是这些最世俗、最本真的笔触,那是我们老祖宗的生活,也是我们自己世世代代的生活。

Posted in 书籍旅游 | Tagged ,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