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电影 waking

Rio《里约大冒险》:巴西旅游宣传片

周末爸爸妈妈去Midway Museum,我们去downtown的horton plaza看动画片,3D的Rio。首先我要说,这部片子的3D不是卖点,起码不像Avatar或者肉蒲团那样是卖点;其次,这部动画片竟然既不是Disney也不是皮克斯出的,而是20世纪福克斯;再次,我不知道巴西旅游局有没有做赞助或者植入,但在2016年Rio奥运会之前来这么一次,真是太值了,不但美国人民对Rio有了超级好的印象,整个动画片就是对全世界的Rio宣传片,比张艺谋拍的背景宣传片好多了。 近一两年看到的中国背景的电影也就是Karate Kid了,虽说整个大环境基本真实,对中国的描写也还算公正,可是看到那么别扭的四合院和中学还是让人觉得心头发紧。而在Rio中,虽然有贫民窟,有犯罪团伙,可是那充满热情的桑巴舞和巴西歌曲,灯火璀璨的Rio港和标志性的耶稣雕像,还有举世闻名的Rio狂欢节,无一不让人想立刻买张机票投身到那汹涌澎湃的热情人潮中去。加上Jamie Foxx的煽情歌曲和Anne Heatherway的性感配音,简直是从头到尾扣人心弦的完美演出。 中国太需要这么一个故事了。虽然我不知道在巴西人民的眼中,这部电影看起来有没有不真实或者刻板印象之处,但我觉得起码它全面地展现了南美的美好和热情,起码对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民起到了正面效果。而在Karate Kid中,除了武术和功夫我们仿佛没有别的长处——哦,如果排除那假模假式的游园会和一看就是ABC穿的旗袍之外。美国人对中国演员的唯一印象就是成龙和李连杰,而对中国的唯一印象就是功夫。知道功夫当然不是坏事,可是在功夫之外,是好莱坞的他们真的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还是更令我们害怕的,中国变成了毫无历史和性格的平凡的国际大都市?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海上传奇》:贾樟柯的海上迷城

有人把贾樟柯的上一部纪录片《二十四城记》和《海上传奇》相比较,贬前者的“真假混合”的叙事手法而赞这部电影的真实拍摄。在我看来,作为电影,两者都是好的;作为纪录片,只要没有絮絮叨叨的旁白硬把镜头编成一个故事(如《最后的狮王》 The last lion),也是好的,至于纪录片的伦理和导演视角的悖论在哪里,我不想讨论。我喜欢贾樟柯的一点就是无论他的观点多么鲜明,观众总得通过他的镜头和叙事去找背后的东西,而镜头前的东西永远是干净的,冷硬的,不拖泥带水的。中国内地现在的导演中,只有他和顾长卫的电影语言如此,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表达风格。 片子总是阴郁的,镜头中甚至只有灰度,没有色彩。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建筑,灰蒙蒙的电线。上海与香港,这两座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双生花,在贾樟柯的镜头中水波粼粼,锈迹斑斑。这些锈迹就像那些仿佛是从历史后面走出来的人物一样,随着他们沙哑的发音和破旧留声机般的歌声,将发黄的历史推到了幕前。张原孙的英文舞曲,潘迪华的《永远的微笑》,还有许冠杰的《浪子心声》。浓烈的历史潮水一波又一波刺激着人的心灵,那些不同立场、不同家世、不同教育的人,黑道的,国民党的,大民族资本家的,为新中国而牺牲的,为文革为牺牲的,为民主精神而牺牲的,每一个故事都掀开这座海上迷城的一角,却看不清这帷幕后面隐藏的是什么。这些故事看起来如散珠一般没有联系,但这些发生在大历史下的个人家庭的悲欢离合,却是串起近代上海的重要线索。我们很庆幸这座传奇之城还活着,不仅建筑活着,语言活着,人也还活着。从老上海人到新上海人,从狭窄的苏州河水道到堂皇的世博园,这座城市背后的影子还在,根基还在。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2 Comments

The Adjustment Bureau《调整局》:自由意志教科书

金庸小说里面说到“心魔”,说到有一部兵书,就有一部佛法来化解;那些练武练到走火入魔的人,都是因为只掌握了兵书没有掌握佛法的缘故。黑客帝国里面Neo最终发现,只要自己意志够强大,你可以随意掰弯勺子,或者把人都透视成0和1的电脑符号;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果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要战胜瞌睡虫好玩心等等一切阻碍进步的原因……所以,The Adjustment Bureau 里面揭示的理念——所谓心魔啊自由意志啊等等一点也不新,也不足为奇,那都是金庸、Neo和我们小学老师玩剩下的。 相比于预告片的Film Noir黑暗气质,电影正片有点平铺直叙得让人失望。故事一开始就告诉观众有“调整局”这么一个东西存在,Matt Damon饰演的政客在事业与偶遇美女Emily Blunt的爱情之间徘徊不定,而调整局的雇员从打工仔到老大依次递推出现,劝说/要求他放弃所谓Plan之外的事情;然后到全剧最高潮的时候编剧摆了观众一道,提出所谓自由意志就是自己心魔,只要战胜心魔,自己也可以……云云(此处为不剧透省略三百字),看上去像是完全编不下去了所以只能搞出来个柳暗花明而已。 相比故事的薄弱,production design倒显得有点意思。调整局这个新造出来的词汇总让我想到美国一系列的神秘官僚机构,比如联邦调查局,中情局等等,而主演的服装也恰好满足了我对这种庞大臃肿而又疑云重重的机构的想象。五六十年代的复古西装礼帽,冷峻阴暗的办公大楼,挑高的天花板和层层叠叠的档案柜,对,还有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官僚制度和可笑的”Chairman”的称呼——都让我回到了冷战时代,不知道是在讽刺Communism还是杜鲁门主义。但这种讽刺性机构的存在,就更让我觉得电影中关于事业和爱情的讨论不堪一击,美国人认为他们的价值观才是主流,这不是恰恰与“自由”意志背道而驰吗?Matt Damon的演技没看出来好,Emily Blunt的气质还真不错,努力营造得使两个人之间终于有了点气场,虽然最后那个吻——其实最开始那个吻也是,实在是让人觉得有点矫情,不知道是不是导演的“自由”意志作祟。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Leave a comment

Unknown《未知》:悬念解开就没得看了

豆瓣上的各位高手都觉得Unknown很白痴,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最近智商下降,竟然觉得还不错。这是一部基本靠悬念支撑的电影,从预告片的悬念一直延续到电影的前半部分,让人觉得似曾相识又云山雾罩。后半部分一旦悬念解开,观众要看的也就只有花瓶美女和帅哥打斗,变成平淡无奇的大片。如果我是导演,我宁可把悬念部分拖到最后解决,最好是在电影倒数五分钟的时候解决,然后立即结束,起码还像Inception那样给观众留下个骂娘的结尾。由于整部电影靠的都是预告片那点儿悬念支撑,所以本影评绝不剧透,同时鄙视剧透还不在开头中说明的影评们。片子还是挺流畅的能一鼓作气看下去,从像《致命ID》的开头开始,到越来越深的悬念和奇怪的人物出现,基本不会有卡壳的情节,让人再次相信,一部商业悬念片的编剧是多么重要。Liam大叔是本片的栋梁支柱,这个美国版张丰毅真是越老越帅,演技也没的说,在这么一部商业片中还能尽心尽力地用表演吊起观众的胃口。Diane小姐在演海伦的时候印象不太好——没见过古希腊美女长成这样,在这里面演个东欧非法移民的出租车司机,还还原了几分娇俏,与她的长相颇为符合。Mad Men里的娇妻Betty在本片中还是冰山美人的感觉,我甚至觉得她和Betty没差,连走路的劲儿都是一样的,根本不像个职业的……哎,不能说,一说就剧透了。美国人的假想敌还是确定在冷战时期的老对手身上,只不过最近多了富得流油的阿拉伯人。不过也能理解,超级大国不四处树敌怎么能霸气外露呢?更多影评请见:www.wangxiaoxin.net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Leave a comment

The Roommate 《室友》: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一个变态的室友

        我敢说每个人上大学的时候身边都一定有一个异常的同学,可能是室友,也可能是走廊尽头的某个朋友的室友,更有可能是道听途说的可怕室友。这些室友可能只是有些抑郁、有些不合群,也可能是半夜拿着刀在宿舍里乱走或者拍拍每个人的脑袋,还有可能是把室友用哑铃砸死从阳台上扔下来之类的,不一而足。  总之,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一个变态的室友,这已经成为大学的潜规则。  所以,这部电影是可以拍成一个很好的新题材惊悚片的——起码我觉得这是一个合格的剧本。看一个占有欲过强的变态室友使尽各种手段,各个击破前男友、男友、老师、闺蜜,是个故事缜密结构完整的剧本。可惜导演拍的的时候明显是把一个好本子拍成了平庸的电影,故事没有了环环相扣的紧张,情节也有些支离破碎;该紧张的地方还是够紧张,可是有些地方却松弛得过了分,也就让观众一直觉得不那么恐怖。  这部片子让我惊喜的是Leighton Meester,这个在GG里出演Queen B的女王在大银幕上一改她之前给人的刻板印象,演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室友,其演技对照另一个室友Sarah和那个loser男友要努力得多,虽然还是有些稚嫩,但一投足感觉都是经过了雕琢的,颇可一看。回来跟Seneca讨论,说你们美国的宿舍真好啊,只有两个人,她说,可是室友都是一样的……  原文地址:http://www.wangxiaoxin.net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1 Comment

Biutiful《美错》:死是生的一部分

在《巴别塔》和《21克》中有上佳表现的墨西哥导演冈萨雷斯的新片《美错》实在是部太沉重的片子,让人两个半小时都喘不过起来。在巴塞罗那阴霾的天空下,Javier Barden扮演的Uxbal在天堂和地狱、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游走。他只有一两个月的寿命,每天面对的是狭窄混乱的小公寓和不谙世事的一双儿女;和他的职业是虚幻得不能再虚幻的与死人通灵,却接触最现实的底层生活——中国和非洲的非法移民;他在生与死之间、在现实与虚妄之间、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在爱情与情欲之间游走。巴塞罗那冰冷的天空仿佛一张大网罩住了这些显露和隐藏的人们。 灰色、蓝色,就是没有暖色。巴塞罗那在冈萨雷斯的镜头下仿佛是人间地狱一般的存在,遥远的圣家堂,明媚的地中海?那和这群人没有关系。明明是支离破碎的情节,却有生的悲哀、死的恐怖、性的混乱,以及偶尔闪现的、一瞬间的亲情和不知道是不是爱情的东西撑起了这个故事,让这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毫不冷场。 本片线索很多。Uxbal的“正职”是与死人交流,告诉他们活着的家属他们需要的东西,并安抚他们平静地进入另一个世界。这个职业使他能看见死去的人栩栩如生,也使他模糊了生与死的界限;除此之外,他帮助中国的非法移民找到工作,说服贪污的警察网开一面;劝说塞内加尔的偷渡者在这里住下来,他目所及处都是人间最悲惨最变态的景象,可是无能为力,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周旋于这些人之间,甚至从他们身上挣钱。他这种拉皮条式的职业与通灵正好相反,一个是高尚的,一个是卑贱的;可是这两种职业又都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是为了抚慰不安的灵魂。他本心的善良让他无法完成这些工作,这种冲突在他为中国的非法移民买了六个煤气暖气,却导致二十五个工人一夜之间全部一氧化碳中毒身亡这一惨剧发生时达到高潮;当老板打开破旧的仓库大门,看到的是死尸、呕吐物、死去的孩子和女人,赤裸裸地惨剧呈现在导演的镜头下。这样的打击让他觉得即将而来的死亡也不能解决他的罪孽,而当他移出父亲的棺木,看到了几十年来从未见过的父亲的容颜时,那种久违的亲情又让人觉得潸然泪下。他的生活让人想到村上春树的一句话:“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而存在。”这是个矛盾的人,矛盾的城市,矛盾的社会。即使影片结尾——那个与开头完美衔接的结尾也让人感到无言的沉重:在生里,他无法照顾好自己的一双可爱儿女,在死里,他只能重新抚慰自己的灵魂。 冈萨雷斯比在《巴别塔》时又更上一层楼,虽然还是片段故事的结合,但那种明显的多线叙事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圆熟的线索融合和情节对称。Javier Barden的演技令人赞叹,其难度比Colin Firth的乔治六世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我过于注意字幕(本片全片西班牙语,在美国上映时采用了英文字幕)而没有来得及关注他的细微变化;两位中国演员成泰燊和罗晋在里面用普通话演出,戏份不多,与电影的基调还算搭界;电影色彩则一如冈萨雷斯之前作品一样的灰暗和冰冷。这个导演有风格,有进步,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本文版权属于作者waking王小心所有,更多请见http://www.wangxiaoxin.net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 | Leave a comment

No Strings Attached: 帅哥美女的个人秀

  按说艺术应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吧,可是这部电影寡淡得就像从任何人的生活中抓取出来的小故事一样,与Love and Other Drugs同样的套路和情节——又没有美女脱衣;平淡得像校园恋爱的故事——又没有现实的感觉,除了招人喜欢的Natalie Portman和Ashton Kutcher,这部片子可真是没有什么值得表扬的地方了。  唯一觉得有乐趣的地方应该是电影后半段,Ashton在电话里对Natalie说,你想我只是因为你在婚礼上,看着别人都幸福而已吧;这样的桥段、这时候Natalie的神情,让我想起许多年前的时候,觉得自己喜欢的人擦肩而过时候的绝望;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绝望的时刻吧,尽管后来想起来,那只不过是你感情生活的一段小插曲而已。  而且,即使是那样的绝望,也早已经雁过无痕了。所以这部电影还是留给恋爱中的大学生看吧,也许他们会更有感觉。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一月电影总结(Sept 6. – Oct 6. 2010)

其实最近还是看了些电影的,但由于考GRE繁忙一直没顾上写,博客又被拆迁了,不知道国内还看得到不。不过今天惊闻我的电影博客有了素不相识忠实粉丝,顿时受宠若惊,又看见前几天的博客还是有若干回复,所以决定重操旧业,再来叙述一下上个月的电影。   《枪王之王》★★☆ 据说是像张国荣《枪王》致敬的影片,但新主角看上去没一个给力的。古天乐方中信都不是我喜欢的演员,香港人演戏总带着太多自己。最近港片里流行出现的大陆配角就更与他们的气场格格不入,看李冰冰演戏就不知道她到底脑子里在想什么:并不是说她演得不好,可是和《线人》里面的陆毅一样,总觉得云游天外。内容是看过就忘,不偏不倚的港片一部。   《十一罗汉》Ocean’s Eleven ★★★★ 这部片子据说当年很是轰动所以才有后面12,13,14罗汉,这种续集总让我想到王小波在他的杂文里写的,从Rocky1拍到Rocky7的讽刺笔调。不过单就类型片的质量来说,这部片子还属上乘,当年大嘴茱莉亚·罗伯茨宝刀未老风韵犹存的时候,演美女还是颇能激动人心的。当然更激动人心的当属一干不同风格不同年龄不同国籍的帅哥们天衣无缝地成功盗取LV赌场的精彩设计,要的就是大资本,大心跳,大冒险。   《迷魂记》Vertigo ★★★★ 这部片子是一个朋友看完之后说Hitchcock bug实在太多了,我才去找来看的,看完不禁感慨果然学自然科学的就是挑剔,你说电影一伪艺术点到为止观众看懂就行吧,还硬说女主角脖子上那项链可以有仿造品或者不止一条。影片本身倒没有太多的可圈可点之处,与现在一惊一乍的悬疑片比较起来Hitchcock简直就是一个古典绅士,讲述语调不疾不徐,娓娓道来,需要读者有耐心坐在电影院里慢慢地看。对了我家附近的院线十月份竟然要搞一个希区柯克电影节,我也终于可以尝一尝坐在电影院里看大师的味道了。说到他的电影,我最喜欢的其实是《精神病患者》,当年在南配殿里看着黑白录像那叫一个耸动;其次是《蝴蝶梦》,虽然这部片子好主要在于小说好而不是电影;再次《三十九级》《西北偏北》都差不多,应该属于同一路数的好莱坞风味了。   《给朱丽叶的信》Letters to Juliet ★★★ 这个片子我看的时候不知道怎么了,眼泪一直往下掉,可能实在是因为太煽情太狗血了。谁还有运气和自己五十年前爱得死去活来的恋人喜结连理呢?看完之后我马上跑去问丈夫是意大利的人Ann:你说意大利真有这么个朱丽叶回信的传统么?不管有没有,编剧想到这一点真是太浪漫了。虽然现实中的意大利脏乱差绝对是个适合旅游不适合居住的国家,可是电影镜头里的南欧风光真是让人心旷神怡,恨不得化身美女谈场惊天动地的恋爱啊。   《单身男子》A Single Man ★★★★☆ 最近看的为数不多的好片子之一。虽然Tom Ford有点做作,比如电影里的美男美女全都是跟James Dean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的,还有最后Colin Firth死的挺不自然地,但是那笔调,那一气呵成的感觉,一看就是导演酝酿多年胸有成竹、对人生对生命有了感悟之后拍出来的佳作。一个决心自杀的人怎样渡过最后的一天?这一天里他遇到了什么人、什么事,这一天又与他平日的每一天有什么区别?我总是觉得一个知道自己快要死的人,看世界的眼光是和平常人不一样的,他们能看到更深的东西,更好的东西,正如Colin Firth眼里看到的世界一样。Colin Firth完全失去了《傲慢与偏见》中达西的英俊,有的是中年男人的孤寂和深沉。   《华尔街2》Wall Street 2:Money Never Sleeps ★★★ 为什么我会觉得小Shia长得像Inception里面的Joseph?一张文艺青年的小苦瓜脸。我没看过1 ,不过听说1很雄心勃勃壮志凌云,而2则变成了好爷爷好爸爸的家庭伦理剧。我知道selling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4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