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 wangxiaoxin on 从一个华盛顿到另一个华盛顿
- 匿名 on 从一个华盛顿到另一个华盛顿
- 天天 on 异乡风味与中国胃
- GM on 我为什么要回国
- waking on 《虔诚的鳏夫》:什么时候中国导演也能这么自信就好了
Categories
Archives
- April 2020 (3)
- January 2020 (6)
- December 2019 (4)
- November 2019 (1)
- October 2019 (31)
- April 2018 (3)
- March 2018 (4)
- January 2018 (2)
- December 2017 (3)
- November 2017 (1)
- October 2017 (6)
- May 2017 (1)
- April 2017 (1)
- March 2017 (15)
- July 2016 (2)
- May 2016 (2)
- February 2016 (4)
- December 2015 (1)
- November 2015 (3)
- October 2015 (6)
- September 2015 (3)
- August 2015 (1)
- July 2015 (1)
- June 2015 (5)
- May 2015 (1)
- April 2015 (1)
- March 2015 (10)
- February 2015 (1)
- January 2015 (6)
- December 2014 (2)
- November 2014 (4)
- October 2014 (3)
- September 2014 (3)
- August 2014 (4)
- July 2014 (2)
- June 2014 (1)
- April 2014 (2)
- March 2014 (3)
- February 2014 (4)
- January 2014 (1)
- December 2013 (3)
- November 2013 (9)
- October 2013 (2)
- September 2013 (2)
- August 2013 (5)
- June 2013 (1)
- May 2013 (3)
- April 2013 (2)
- March 2013 (2)
- February 2013 (1)
- January 2013 (1)
- December 2012 (5)
- November 2012 (3)
- October 2012 (6)
- September 2012 (9)
- August 2012 (4)
- July 2012 (10)
- June 2012 (11)
- May 2012 (4)
- April 2012 (5)
- February 2012 (4)
- January 2012 (6)
- November 2011 (5)
- October 2011 (4)
- September 2011 (1)
- August 2011 (4)
- July 2011 (3)
- June 2011 (4)
- May 2011 (1)
- April 2011 (6)
- March 2011 (11)
- February 2011 (4)
- January 2011 (12)
- December 2010 (9)
- November 2010 (11)
- October 2010 (6)
- September 2010 (4)
- August 2010 (9)
- July 2010 (9)
- June 2010 (6)
- May 2010 (15)
- April 2010 (10)
- March 2010 (11)
- February 2010 (13)
- January 2010 (15)
- December 2009 (19)
- November 2009 (17)
- October 2009 (20)
- September 2009 (17)
- August 2009 (20)
- July 2009 (9)
- June 2009 (6)
- May 2009 (12)
- April 2009 (14)
- March 2009 (7)
- February 2009 (8)
- January 2009 (10)
- December 2008 (9)
- November 2008 (15)
- October 2008 (18)
- September 2008 (11)
- August 2008 (10)
- July 2008 (6)
- June 2008 (14)
- May 2008 (5)
- April 2008 (11)
- March 2008 (7)
- February 2008 (10)
- January 2008 (8)
- December 2007 (10)
- November 2007 (7)
- October 2007 (11)
- September 2007 (9)
- August 2007 (3)
- July 2007 (10)
- June 2007 (2)
- May 2007 (5)
- April 2007 (8)
- March 2007 (8)
- February 2007 (4)
- January 2007 (4)
- December 2006 (7)
- November 2006 (6)
- October 2006 (9)
- September 2006 (10)
- August 2006 (11)
- July 2006 (9)
- June 2006 (12)
- May 2006 (7)
- April 2006 (22)
- March 2006 (8)
- February 2006 (11)
- January 2006 (9)
- December 2005 (10)
- November 2005 (13)
- October 2005 (8)
- September 2005 (8)
- August 2005 (10)
- July 2005 (16)
- June 2005 (5)
- May 2005 (14)
- April 2005 (2)
Tag Archives: 王小心
Midnight in Paris《午夜巴黎》影评:美国中产的最后归宿
每当我想对生活吐槽的时候,去看Woody Allen总是没错。老爷子镜头中的中产阶级,简直就跟我们系老师的衣着谈吐一模一样:总是比身材大的连衣裙,腰上和胳膊上的赘肉,金灿灿的大耳环,以及更大的金灿灿的项链。在007年电影里光彩照人的女郎,在Woody Allen那里就变成乏味的、胆小的、衣服不合身的中产阶级大妈或准大妈,穿着连衣裙在所谓的品酒会上谈谈工作、度假安排和巴黎。每当这时,我就想说,邦女郎去死吧,看看这才是我们的生活。 每次走在我们那个中西部准都市的街道上,看着街边Boutique的陈设和橱窗,我都会觉得美国民众的品味有了新的下限。Chain store还好,毕竟有设计师把关。但在Boutique里面——我实在不明白,那件绿得发青,不仔细看像是拖把的毛衣怎么可以作为镇店之宝挂在橱窗最显眼的位置,而那件灰不拉几,不知道是什么材料,没有任何形状的夹克被挂在了店门口? 美国的中产阶级是最奇怪的动物:他们非常顽固,却自以为很宽容;他们很保守,却自以为很开放;他们以为世界上有很多种文化,但每种文化说的都是英语。 在这个国家生活了三年之后,我几乎可以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总结出预测性的模式。他们的世界非黑即白,永远也不明白东方人为什么会号召天人合一,福兮祸所依,和他们的平板平淡的面孔。 Woody Allen将他们看得透透的,处处讽刺;却又手下留情,总是给他们安排最好的结局。就像父母慈爱地看着自己有些愚笨心肠却不坏的小儿子,心想:哎,还是留套房子给他把。所以在《午夜巴黎》里面,Woody Allen给主角安排了一个超具安慰性的结局。就这样要长相没长相,要身材没身材,要才华没才华的大叔,竟然有那么美的一个巴黎女文青主动送上门,共淋巴黎的细雨和诗意,也太完美了吧。
Life of Pi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信仰,自然与自我
Life of Pi是极好的小说,不在于文笔,而在于构思,对生命和对信仰的描述。Life of Pi也是极好的电影,可惜没有超越小说。诚然,这部诡异而瑰丽的小说是难以被可视化的,李安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悠远的音乐,美丽的印度风景,鲜明的色彩,海上漂流中油画般的自然。能把小说的故事情节表现出来,电影基本就算成功了。可惜我觉得电影节奏过快,许多书中大量细致的刻画没有体现出来,这一次,李安的成功更多地建立在原著和剧本,而非他自己的发挥上。 主人公从小生长在多元宗教与多种自然共生的环境中,这为他之后的传奇经历埋下了伏笔。估计只有在印度这样一个人与自然如此和谐和平的国度,才能诞生主人公这样的人。大到恐怖的太平洋上,空无一物,只有一条小船,一个人,一只老虎,和变幻无常的大海风景。平静如镜的碧波下面,是暗流涌动的鱼群、章鱼、荧光水母,大到可以掀翻整只小船、一跃而起遮住半天夜空的鲸鱼。 人与动物。 人与自然。 人与自己。 要怎样的斗争与妥协,才能与一个既是敌人、又是朋友的伙伴共同生存在狭小的碧海一角上?如果这个既是敌人、又是朋友的人是自己的内心,那么如何才能接近、说服、妥协、归一自己的肉体与灵魂,战胜这吞噬了一切的自然?Pi说那是老虎,那是个更动听、更感人的故事,也是所有人prefer的故事,因为比起动物,人性显得更加黑暗丑陋。这是一次自己与自己的冒险,更是超越了冒险的旅程。我们在电影院看得又想笑又想捂嘴,既觉得惊悚又觉得感动。可惜李安可能怕观众觉得无聊,大幅缩短了电影时间,大部分时间都在一波接一波的悬念与高潮中度过,导致他风格中最明显的那种陈年酒香、张弛有度的东西没有完全散发出来。我觉得这部电影要拍到两个半小时以上、大幅度拓宽Pi在海上漂流的情节,才能表现书中真正的主题:信仰,自然,与自己的内心。
世界上有那么多城市
冬天到了。今天是夏令时改回正常时间的第一天——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叫夏令时而不是冬令时,明明冬令时在一年中占的时间是更短的不是吗。 四点多,太阳像迫不及待地下班一般跳入了树丛后的阴影。芝加哥的冬天,漫长而艰苦,那么冷,那么黑,好像看不到一点温暖的希望,更不像是刚度过一个炎热的夏季。 米沃什《礼物》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云图》:大卫·米切尔的手术刀与沃卓斯基的交响曲
小说《云图》如同一把手术刀,锋利、精准、刀刀见血,直击人心。大卫·米切尔理工科出身,受到传统欧洲教育,又在亚洲文化中浸淫多年。他的小说有一种东方与西方文化碰撞和结合的微妙平衡。小说《云图》胜在结构,1-2-3-4-5-6-5-4-3-2-1的叙事方式像一张庞大的网,铺天盖地地把读者罩住,让你在迷宫里被耍得团团转,又如同急于寻找出口般寻找每个故事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欲罢不能。 电影《云图》是一场急速赛车般的体验。视觉效果无敌的沃卓斯基姐弟与导演过《罗拉快跑》和《香水》导演Tykwer,这三个智商与创意无敌的人联手,把这部据说是最难拍成电影的小说改编成了视听体验。电影的头三十分钟如同过山车慢慢爬升一样,把1,2,3,4,5,6六个故事的开头展现在观众面前,之后开始急遽旋转,闪回、剪接、碎片一样的拼接,在每个故事若有若无的联系间穿梭来回,用电影所独有的蒙太奇和音乐把同样故事的主题连接在一起。每个故事的讲述方式都是顺叙,但故事之间的顺序被完全打乱,观众如同被倒吊在过山车上,不知道下一秒看到的会是什么,只觉得新奇、心悸、此起彼伏。 小说和电影《云图》让我们同时作为读者与观众看到了阅读和观影所能给我们展现的最大的可能性,作者和导演把这两种媒介的优势都运用到了极致。这是一部书的胜利,也是一部电影的胜利。 电影并没有改编小说太多。《云图》原书中是六个几乎没有关系的故事: 1. 1850年,南太平洋的轮船上,律师Adam Ewing的航海日记,与一个黑奴的友谊; 2. 1931年,比利时音乐家Robert Frobisher写出传世《云图》交响曲,与老年天才作曲家和同性恋人之间的纠葛; 3. 1975年,记者Lousia Rey调查旧金山一座核反应堆安全威胁丑闻的故事; 4. 2012年,出版商Timothy Cavendish逃出老年疯人院的故事; 5. 2144年,近首尔,克隆人Sonmi-451觉醒并加入地下反抗组织的事迹; 6. 后末世时期,人类文明被毁灭,夏威夷,原住民Zachry与高科技文明残存者互相帮助的故事。 这六个故事发生在人类浩瀚历史的不同空间和时间内,如同茫茫夜空中散落的群星,在不同时刻,散发着它们独有的光华。但看似不经意的线索,如胎记、纹身、出现在每个故事里的名字、纽扣等等,成为把这些星星串在一起的丝线。这些故事,通过不同的传承方式,冥冥中传到下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手里,并对他们的命运产生千丝万缕的改变。律师的航海日记写成了小说被音乐家读到;音乐家与情人的书信被女记者看到;女记者的故事被出版商出版;出版商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被克隆人看到;克隆人的事迹被后末世时期的原住民奉为神明,并沿着她的道路前进。这些传承的方式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变化,但祖先所做的事情,哪怕只是一次历险、一段友谊或者爱情、一个决定或者一次决心,都会被后代捕捉到,对他们的命运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人类前进的历程。 不管在什么时代,人类所追求的都是同样的东西:自由与爱。而这些东西,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欲望的膨胀,反而变得越来越难获得。19世纪的种族不平等,20世纪初欧洲文明的没落,后期的大国冷战与勾心斗角,发展到22世纪人类对克隆人的压迫与满足自己的私欲,最终导致了人类文明的毁灭,重新回到人吃人的黑暗时代。大卫·米切尔的哲学,是人类文明的进程并非线性,而是轮回;而不管在什么时代,鼓励人类前进与阻碍人类发展的,始终都是两股相对的力量,我们若能活下来,不是因为战胜敌人,而是因为战胜了自己。 小说中,每个故事中共同出现的线索展现了这一点,而在电影中,沃卓斯基与Tykwer则加入了用同一帮演员演六个不同故事的方式,让这轮回式的历史变得更加直白。电影结束后的演员表让我们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汤姆·汉克斯和海莉·贝瑞各演了不下十个角色,其他主要配角如裴斗娜、休·格兰特、苏珊·萨兰登、Jim Broadbent、Jim Sturgess等也各演了起码五六个角色。周迅也有三个角色,只是出场时间都不太长。考据流可以仔细看看,这些在每个国家都能独挡一面的大腕演员联合出演的这种感觉可不是在什么电影中都能看到。这种新奇的做法有些缺点,比如汤姆·汉克斯的奇异化妆和服装总有点走错片场的穿越剧的感觉,而不同时代、不同种族的角色让一个演员来演对化妆师来说确实有些吃力。但正如同在迷宫中寻找线索、坐过山车看到下一个转弯、听旋回舞曲听到似是而非的动机,这些演员和线索的出现无疑很好地串起了整个故事,让这宏伟的主题和野心勃勃的构思变成了雷霆万钧的交响曲,展示出人类宏大而悲剧的历史。 我在生日这天赶上了电影的首映日,周五的下午影院上座率颇高。三个小时的电影竟然没有一刻觉得无聊或者冗长,我心里对沃卓斯基和Tykwer不由得叫了声好。这是部绝对值得看第二遍的电影,联想到安迪·沃卓斯基接受采访时说的:“(投资人)觉得概念和卡司都特别好,就是没人给我们钱”时的辛酸,我要对他们的创造力表示由衷的祝贺。
那些接地气的声音
小时候在南方的河滩上听过民工的号子,一声一声,悠远绵长。当时并不知道号声中蕴藏的艰难,只觉得他们声音洪亮,秒杀学校音乐老师。 后来在青海教书,随便一个孩子、喇嘛或者路上的行人拎出来,都秒杀汉族人的歌喉。青海人喜欢随时随地地唱歌,吃饭时唱,喝酒时唱,在旷野里唱,在一片一片的青稞田中唱。长途汽车上永远放着唐古拉或者香巴拉,在起伏连绵的戈壁中,告诉我们前方有雄伟的圣山,有美丽的姑娘。 西北的每个人都是歌唱者。那些几近念白的声音,和近在咫尺的生活的歌词,仿佛从炉子上袅袅上升的青烟中出来,和着辣子面的香味、面片的汤味飘出来, 后来听到苏阳、张玮玮、张佺、白水。他们从西面的高原上走出来,从建筑工地、长途汽车的售票处走出来,带着那些直白平实的声音,走到平原上来。那些带着西北口音的音乐,仿佛听了几千年一样熟悉亲切。我知道几千年前,有人与我们一样生活在这片高原上,过着糊口的生活。在唐朝,在清朝,在丝绸之路上,在黄河水边。为了生计,他们扛起扁担,走街串巷;他们背井离乡,夜宿喧嚣的小旅馆;他们喝酒,谈天。那些浓重的西北口音从不隔音的墙板上飘出来,叮叮蹡蹡,叮叮蹡蹡,每一下都如他们干的木活一样,沉重的锤子敲下去,落在数不清的回音里。那些歌声他们对付在任何朝代都一成不变的艰难生活的手段,是与苍茫戈壁与高原的质朴交谈,是他们世世代代的继承与传唱。 苏阳唱《贤良》,唱“我就是那地上的拉拉缨啊”, 张佺唱《刮地风》,“过路的蜜蜂儿们你要想好了采呀”,声音从曲折的、悲凉的、又带着一点戏谑的旋律中流淌出来,唱到人的血管中去,让人想哭,又觉得高兴,那种终于见到了亲人般的高兴,吃到了爸爸亲手做的粉蒸肉油泼扯面般的高兴。这种声音是与气味、视觉、味道融合在一起的,带着西北烈风中的尘土,黄河水中的浑浊,一切的一切,赤裸裸地卷到我们的面前。 这是中国最接地气的声音,是即使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也拆除不了的声音,是外企里的邮件会议都变成英文也改变不了的声音。那是街边卖馍馍的小摊上的声音,是穿着红色袈裟的喇嘛的声音,是巨大的起重机下建筑工地上的声音。我们在这样的声音中生存、生活,希望着明天,永远不变。
从Looper看美国电影业的海外前途
Looper,又名《环形使者》,是近来为数不多的在美国和中国同步上映的所谓“大片”。前有布鲁斯·威利斯这位著名的从美国大片时代就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动作明星,后有Joseph Gordon-Lewitt这位走小文艺小清新路线而受到中国广大文艺女青年喜欢的演员,此片在美国和中国都有良好的市场基础,票房高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不过和在中国的朋友对了对剧情之后,才发现此片在美国和中国的版本有巨大差别,简直不亚于某些港内合拍片的两个天壤之别的公映版本。首先,美国版里,许晴一言未发,许多镜头,怎么说呢,拍得跟周大福广告似的,搞个特写,或者加个柔光、逆光,许晴画着浓妆,披着头巾,回眸一笑。这个我也能理解,因为笑容、美貌、爱情故事是无国界的,但语言不是。但是据说在国内版本,许晴是说了话了。让许晴说什么呢?就她这个角色在故事中的重要性而言,完全可以通过布鲁斯·威利斯的叙述来表现。许美人的花瓶作用,充分表现了美国观众对亚裔角色的关心程度。 其二是上海2070年的末世景象。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印象,前几年是绝对倒退一百年的前清风味,恨不得每个人都跟郎世宁的画儿里长得一样。这几年由于金砖四国崛起了,大城市国际化,于是变成了前清风味和末世景象的混合体。基本上是东方明珠顶个球,美女还是云髻高束,男人基本长得跟修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华工照片似的。问题在于,据说中国版本加了无数广告,比如京东苏宁什么的,我在美国影院完全没看见,只看见浦东外滩的云山雾罩和穿梭其中的飞行器,让我想起《云图》的预告片,混合了生活气息和末世情结的怪异景象。 美国人越来越知道海外市场的重要性,这种质朴的方式不失为一个好的开头。我记得在Media agency的时候,有媒体来做提案,说现在有技术可以做到在播放的电视剧里做品牌植入,拍的时候背景是空白,播的时候就可以把金茂大厦挂上我们品牌的户外广告,男女主角在前景你侬我侬,背景就是外滩波光粼粼烟花绽放衬着LED的巨大牌子。然后我突然想到,由于金砖四国如此重要又如此有钱,还有如此良好的群众基础,美国作为一个文化和价值观输出国完全可以这么拍:四国各找一个美女,让布老头子拍四遍,然后去上海、里约、莫斯科和孟买分别取景,CG一画,在每个国家公映就放该国的版本,用该国的美女,插该国的广告,不但海外收入大大增加,赤胆英雄还能谈四遍恋爱,简直是天下一家的解决之道啊。
写作是一个人的事
收到朋友寄来的明信片。几个字,漂洋过海从另一个大洲到达这里,和许多广告邮件、杂志、账单放在一起,安安静静地躺在信箱里。 我是个爱写明信片的人。虽然有短信、微信、各种电子设备,但都无法模拟写下明信片时,墨水落在卡片上的痕迹。在黄石看见小黑熊时些微的震惊,站在埃菲尔铁塔上面看天空的云飘来飘去,涅瓦河的河水浩浩汤汤,都是写明信片的心情。仿佛贴上邮票,寄出去,就把此时此刻的心情封存起来寄给了朋友。在心里,仿佛听到了那边微不可闻的,“砰”的一声,像酒塞拔出了红酒瓶,封存的东西飘出来,酒香四溢。 明信片是微型的写作。更大一点的是日志、随笔、评论、小说、长篇小说。有多少人有从电影院出来,心里觉得有东西要说,不吐不快的经历?看过一篇小说,要找个人评头论足一番,让他听听自己的想法?可惜,这个世界太大,而我们太孤独,想倾诉的人不在身边,于是我们只能在人山人海的演唱会上举着接通的手机,一个人旅游的时候写下明信片,把想要说的、想要对方看的东西,统统倒在里面。 再有的时候,压根没有人可以相视一笑。写评论,写散文,写小说,不过是把自己记忆的闸门打开,把珍贵的东西放在保险箱里,按下发送键或者另存为,把它锁起来,仿佛这样可以永不忘记。其实哪里能不忘记呢?看到过去自己写的东西,都忘记了当时的心情,仿佛注视着另一个人,只偶尔会为当时的自己唏嘘喟叹:为什么在这里变成这样了呢?如果当时不怎么怎么样,生活是否会有另一个结果? 我不习惯网络连载的小说,作者最大限度地迎合读者,读者甚至可以改变主人公的命运,或者作者本来就没有自己的想法,完全看读者的喜好而定。如果我写小说,一定不想写那种在每章末尾都写“求票”“求粉”“求评论”的小说;我热爱那种从不出面发言的作者,每一个字都像是写给自己的东西,读者是副产品,你们爱看不看。写作是最私人的事情,而读者改变主人公的命运,就像是恩客要求妓女变化床上的姿势。但是,这样埋没了许多好的作品。我知道有许许多多好的作者,写着一个人的文字,像完成一件使命一样,伏在书桌上默默耕耘。写作时,空间与时间与我们的空间与时间割裂开来,如果作品不小心流传到别人那里,也像是接到明信片时那轻微的“砰”的一声,然后,酒香四溢。 他们有自己的乐园。
Samsara:轮回与永生
两千多年前的埃及人就已经参透。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死亡是每个人的最后居所。生是暂时的,死是永恒的,死是永生。 两千多年来,追求永生的方式多种多样。埃及人发明了木乃伊,古代人发明了宗教,现代人发明了宗教仪式般的交通、机械化大生产、人类的不同形态和人造人。 从自然到宗教,从宗教到现代生活,Samsara这部没有一句台词、对白或画外音的纪录片呈现了各种追求永生与在地球上永恒存在的镜头。迪拜的通天塔,密宗的坛城,屠宰场里不见血的大开杀戒,快镜头中地铁里不断移动的我们。我们如同地球上的一粒沙子,在精密到类似于仪式式的日常生活中机械运转,匍匐在从曼谷到耶路撒冷,从西藏到欧洲每座城市最高、最宏伟的宗教建筑前面,讲述人类与生俱来的希望。 影片中的各种文化和景象,我去过的、没去过的城市,熟悉的、不熟悉的文化,呈现在镜头前面的形式都很有创意,大部分给人震惊的感觉。比如大漠中的斗转星移,用快镜头的方式呈现日夜变迁;极端对称的山水,奇特的地貌;但更令人震惊的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在镜头下呈现出宗教的感觉。一班一班的地铁,川流不息的工厂工人,养鸡场屠宰鸡群的机器,还有夜色下,灯火流转的车行道和高楼大厦中明灭的灯光。 人类社会的素材可以如此千变万化,90分钟的电影也不过取沧海之一粟。古往今来,在生死的主题之间,我们创造了多少东西,又有多少是无法改变的?
Samsara:轮回与永生
两千多年前的埃及人就已经参透。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死亡是每个人的最后居所。生是暂时的,死是永恒的,死是永生。 两千多年来,追求永生的方式多种多样。埃及人发明了木乃伊,古代人发明了宗教,现代人发明了宗教仪式般的交通、机械化大生产、xxx和人造人。 从自然到宗教,从宗教到现代生活,Samsara这部没有一句台词、对白或画外音的纪录片呈现了各种追求永生与在地球上永恒存在的镜头。迪拜的通天塔,密宗的坛城,屠宰场里不见血的大开杀戒,快镜头中地铁里不断移动的我们。我们如同地球上的一粒沙子,在精密到类似于仪式式的日常生活中机械运转,匍匐在从曼谷到耶路撒冷,从西藏到欧洲每座城市最高、最宏伟的宗教建筑前面,讲述人类与生俱来的希望。 影片中的各种文化和景象,我去过的、没去过的城市,熟悉的、不熟悉的文化,呈现在镜头前面的形式都很有创意,大部分给人震惊的感觉。比如大漠中的斗转星移,用快镜头的方式呈现日夜变迁;极端对称的山水,奇特的地貌;但更令人震惊的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在镜头下呈现出宗教的感觉。一班一班的地铁,川流不息的工厂工人,养鸡场屠宰鸡群的机器,还有夜色下,灯火流转的车行道和高楼大厦中明灭的灯光。 人类社会的素材可以如此千变万化,90分钟的电影也不过取沧海之一粟。古往今来,在生死的主题之间,我们创造了多少东西,又有多少是无法改变的?
2012,在黄石公园(六):牛仔的故乡
上两回说到我们开车出了黄石公园的东门,眼前是一派外星球般的奇异景色。开车一小时越60英里,就到了美国著名的西部城市Cody。 Cody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并不熟悉,但在美国人心目中,估计就等于乌镇凤凰一样,是个有个性的所在。Cody根据这个城市的缔造者、也是美国西部牛仔的著名代表人物Williams Cody命名,他还有一个更有名的名字,叫Buffalo Bill,野牛比尔。 野牛比尔是将美国西部文化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19世纪七十年代西部大开发开始之后,大片的拓荒者来到这里寻找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这里有独特的牛仔文化,有雄伟的落基山脉,有辽阔的平原,有朴实的印第安人。作为这些独特的人文地理使得Cody认为,有必要让东部的美国和全世界认识有浓郁个性的美国西部。作为前美国陆军侦察兵,曾猎杀五千头野牛的Cody组织了名为Wild West的各种巡回表演,并获得极大成功。他给自己起了“野牛比尔”的艺名,并在秀中表演他自己,没想到一炮而红,人们知道了他开发西部、猎杀野牛、建设城市的巨大功绩。两大洲的人民从他这里知道了世界上有这么一块奇异有特色的土地,直到今天,这种印象还存在人们的脑海中。神秘的印第安酋长,传奇枪手,荒凉曝晒的西部景象,成为西部片和一切观众心中对西部的顽固印象,正如闯关东、走西口之于我们,成为历史画卷中特别的一幕。 开车进入Cody,两边有牛仔的竞技场,整齐的街道,一路上见不到的绿色。城中有巨大的以Buffalo Bill为主题的历史中心博物馆,里面有黄石、印第安、Cody一生等的详细介绍,规模宏大,展品多样,设计精湛,是我去过的美国最好的博物馆之一。门口的大妈看我们是学生,竟然还免费让我们进去,真是好人。 博物馆里有Cody建造城市的过程。在美国,西部这些今日看起来繁荣发达的城市,也不过一百来年历史。许多城市的成长过程是“自然”的,也有许多加入了人为操控的因素。博物馆里教堂、学校、商店等城市必备设施的模型,让观众自己摆出自己心目中城市的秩序,并与Cody当年的设计相比较。 走出博物馆,今日美国大部分的城市都已经大同小异。相对中国的多样性(虽然这种多样性已经在渐渐减少),在美国开车旅行最大的无聊之处就在于,开车一千英里,还是同样名字的商场,卖同样的衣服,吃同样连锁店里的食物。即使如此有特色的Cody,今日也被沃尔玛、Subway占据。望着这些整整齐齐的沃尔玛,Homedepot,我在想,是什么造就了Cody?是什么造就了今日的美国? 开车的女孩仍然放着兴奋的音乐,是Greenday的Peacemaker。西部在我们的后视镜中逐渐退去,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