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的意义

陈绮贞唱过《旅行的意义》,说“你看过了许多的美景,你看过了许多的美女”。许多人觉得度假就是旅行,旅行就是度假。“我要请年假去旅行啦。”可是度假的意义,和旅行是不一样的。旅行的意义在于去过许多地方,看过许多的人,经过许多的事;可是度假的意义在于放空、发呆,让自己短暂地变得单线程起来,思考,或者什么都不思考。

中国人没有度假。我们没有假期观念,连双休日也是十几年前才有的概念。大部分人的一辈子在于怎么吃饱饭,怎么买房子,怎么养孩子。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爸爸妈妈提起度假;他们说“旅游”,是一个人出差去桂林另一个人跟着;是单位里刚好有车去省里带上孩子去玩几天;或者邻居的叔叔阿姨去“旅行结婚”。我的假期是暑假和寒假,待遇是图书馆可以借好多书,写完假期作业可以看会儿电视,夏天可以去江里游泳,冬天可以去溜冰。没有“假期”。没有在忙碌的工作中放空出来的,什么都不用干的那几天,没有自己的时间。

我中考完后,爸爸去井冈山出差,顺便把我带了去。只有在中考完了这种没有暑假作业的“大假”时,我才能每天什么都不做地无所事事。从盘山公路一路上山,我照例是晕车的;但听着爸爸单位的叔叔们侃大山(当天的话题好像是国民党的失败原因是内讧太厉害之类),我也觉得倍儿有意思。到了茨坪,暑热一扫而空——井冈山上的湿度和温度比山下都低很多,没有蚊子,没有空调,也不需要风扇。他们开会去了,我可以在宾馆的阳台上一个人呆着,坐在藤椅上好像是看一本叫《中篇小说选刊》的杂志,先从喜欢的题目看起。一上午过去了,四周静悄悄地,远处是墨绿的山,柔和的雾,好像在下点小雨,又好像只是雾气。我所做的一切不用对任何人报告,也不用对家长老师负责,这是只属于我的时光。那不是旅游,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度假胜地。

青春总是急躁的。上大学时一到假期就急匆匆和同学结伴去旅游,恨不得把全国所有高校的宿舍资源都利用光。去了很多省,很多大学,很多博物馆。没有一次像度假。在青海的一年很多时间在学校后面金黄色的青稞田里无所事事,或者在山坡上的松林里发呆。可惜那时候心气浮躁,只恨时光不能匆匆再匆匆,瞬间流走。

后来我知道什么是度假了。人都有背井离乡的本能,我们喜欢不停地走,仿佛去过的地方越多,就越值得炫耀。所有人都对网上那些卖房环游世界、骑行西藏、辞职去丽江开旅店的人赞叹不已,去过哪里成了饭局间最流行的谈资,可是我要说,那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我们像《三体》里门说的一样,同时拥有贪婪地探索宇宙和不停地思乡两种完全相反的本能。度假不像旅游,它不用拿出来炫耀,因为你可能根本哪里都没有去——也许就在近郊的苟各庄住了几天。它是私人的事情,是忙碌与忙碌间的润滑剂,是心灵的与世隔绝,是诗意地栖居。

我想起来广惠寺的那个喇嘛。藏传佛教地区有这样的传统,年轻男子出家一段时间,之后再还俗,娶妻生子,也可以继续修行。我在初冬的下午去拜访他,他请我喝自制的酥油茶。我在一封信里写道:“我望着手中的茶碗壁上精致的花纹,和碗沿上细密的水珠,对他们不由得羡慕起来。他们的生活是多么朴素而简单阿!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收音机,没有报纸,甚至看不见书籍。而这样的生活又是多么安详阿!”

六月份刚去了西雅图。刮着海风的太平洋流带走了湿气,所以虽然多雨,但并不潮湿。深夜到机场,几乎无人。早上起来推开窗,呵,好一幅富春山居图。高耸入云的冷杉密密排在公路两边,树端就是云朵。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暮光之城》里的贝拉为什么会在爱德华带她飞到冷杉顶端时被倾倒。这是我喜欢的风景,看那些树可以看一早上,一上午;正如看海龟,养热带鱼,去动物园,或者拍摄流星一样;而这与你是否在丽江或者泰国无关。与旅游无关。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的,不过是朴素又安详的生活。

 

附录:给xx的一封信 (若干年前)

某某:
    这是我的备课本,也是我们这里唯一富余可以按需分配的纸张.而我坐在办公室里,因为我们的房间里的炉子因为管理不善老是熄灭,所以只好跑道这里来取暖.这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早晨他们都没有起来—-我只好一个人爬到大通汽车站,坐上到学校的中巴.车里除了司机和售票员之外只有两个人,因此我可以随着车里一如既往的《阿拉木汉》的旋律随意哼唱。升起的阳光融化了车窗上的冰花,远处阳面山上的积雪已经融化,而阴面还是耀眼非常。路两旁的树叶已经掉光,因此空气清冷的很。我不禁想起前几天刚下第一场雪的时候,我把最后的靴子套上了还是冷,踩在厚厚的雪里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该死的校车竟然没有用防冻油,于是到半路一堆人下车用路旁的干草烧油箱,直到“砰”的一声油箱爆炸,让我们一场惊魂。
    但是这里的老师穿的竟如此单薄。他们说,现在还热着呢,等到下第十场雪的时候,你们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
    现在还热着呢?
    我不知道北京是否这样。恍然之间,我们已经相距两千多公里和不止一个年代。我常想,若这地球上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都不一样该多好,这样每个人都能听到新鲜的故事。可是偏有那么多的人把自己和对方绑在一起,夜以继日的重复相同的生活。转眼间,你我都成了新鲜故事的传播者,只不过我们共同的本科生活,那甜蜜悠闲的本科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远处山坡上的原始森林还坚持郁郁葱葱,只是戴上了白色的帽子;飞鸟展翅在林间飞翔。昨天,雪后初霁的午后,我一个人带着相机,到镇子郊外的广惠寺去。刚拍了机长,一个穿紫色袈裟的喇嘛闪身出来,邀请我进去看看。这是个规模很小的藏传佛寺,廊前挂着牦牛毛制成的综毯。转经筒整齐的排列在门前。他引我进去,在昏暗的殿堂里指给我看宗喀巴大师的千佛像,还有未来佛,观音,护法神的等身像。我们坐在他那间狭小的门房里聊天。他给我看他们念的佛经,一页一页用油布包裹好,全是藏文。我也搜肠刮肚给他讲内地汉传佛寺的景色,他好像听得很会心。
    他是互助人,今年三十二岁,修行已经十四年了。
    谈了一会,他请我去他家喝茶。原来所有的喇嘛都集中住在寺旁的一个大院子里,从那里可以望见白雪皑皑的达坂山口。国家给喇嘛们的待遇都很好,每个人有一大套房子。房子的外面看起来很破旧,因为是土墙,但里面确实意想不到的好。坐在里屋的大炕上,他拿出一大碗酥油和炒面。就这样,在这个初霁的午后,在这个暖意熔融的炉边,我平生第一次喝道了酥油茶。味道很奇怪,有点像牛奶和茶叶混在一起的味道。他让我把下面的茶水喝完,让上面融化的酥油沉淀下来,再和炒面拌在一起,加上糖。这炒面也是他用青稞面自己炒的,是他们每日的主食。炒面吃在嘴里,甜甜的,像素糖的味道。
    看着他进进出出的忙碌,我不由对这奇妙的生活产生了一丝遐想。世界上真的有那么多人和我们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生活是多么朴素而简单阿!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收音机,没有报纸,甚至看不见书籍。而这样的生活又是多么安详阿!没有功利没有纷争,有的只是一尘不染的房间和心灵。我望着手中的茶碗壁上精致的花纹,和碗沿上细密的水珠,对他们不由得羡慕起来。
    走出他的家,外面的阳光依然明亮。而空气依然清冷。我甚至开始觉得这个安静的小镇也变得喧闹了,广惠寺才真正是一个万径人踪灭的地方。我开始怀念寺旁的松树沙沙往下落雪的声音了。
    这就是我在这个生日前夕,一个下午的经历。希望你在北京能拥有一个愉快的冬天。

Posted in 书籍旅游, 乱七八槽, 日记摄影 | Tagged , , , , , , | Leave a comment

芝加哥波普之夏:复制品时代的罗伊·里奇滕斯坦

IMAG0246

芝加哥是属于二十世纪的。这座在1871年的大火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摩天之城,充斥着所有二十世纪的文化要素。从芝加哥学派到Art deco,从Less is more的现代主义到Less is bored的后现代主义,这里的建筑简直就是一本二十世纪建筑史的教科书。

二十世纪是美国最辉煌的世纪。战后美国欣欣向荣的经济带来了机器大生产的繁荣:所有东西都量产——罐头、家电、金发的女郎。自塞尚以降,人类似乎没有拿得出手的艺术,尤其是纯艺术作品:我们把建筑当成艺术,然后把工业也当成艺术,汽车、广告、漫画、摄影……无一不可以是艺术。在繁荣而虚假的美国社会中,波普艺术出现了。这群流行和大众文化的歌手用最赤裸的方式展现了工业革命之后、批量生产所能达到的人类文明的极限。Roy Lichtenstein(罗伊·里奇滕斯坦)认为,真实的世界在画布之外,之前的艺术是不真实的,而波普艺术是对这个世界的反抗。

Roy Lichtenstein的作品,在我看来,是把资本主义最丑陋的一面呈现于人前。他不辞辛苦地复制漫画式的人物:金发的女郎,廉价的眼泪,做作的腔调。还有成为资本主义文化符号的米老鼠和唐老鸭,被他用一种极原始的,几乎是刀劈斧砍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他的画中,符号被抽象出来,作品被去除了一切浪漫的、多余的修饰和花边,有的只是规律的线条和少数几种异常鲜艳的色彩。金色的头发。鲜红的嘴唇和指甲油。蓝色的背景。他甚至不辞辛苦地复制报纸印刷的油墨点,那些墨点或深或浅、或大或小地排列在他的画布上,冗长、沉闷而令人眩晕。在后期,他甚至用这些墨点复制了宋朝的山水画,用它们来表示中国画中的皴擦点染。

IMAG0244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Art Institute Chicago)在千禧公园的南面。近在咫尺的人脸喷泉里面,孩子们穿着泳装尽兴地玩耍。站在千禧公园的广场上,代表不同流派的建筑钢笔大楼,铅笔大楼和橡皮擦大楼一览无余。独立日周的高温褪去,芝加哥的夏日温煦晴朗,人潮如海。Roy Lichtenstein 死后最大的作品展览选在这样一个季节开幕,也是接着芝加哥二十世纪的昔日荣光吧。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Tagged , , , , , , | Leave a comment

芝加哥波普之夏:罗伊·里奇滕斯坦对世界的讽刺

IMAG0246

芝加哥是属于二十世纪的。这座在1871年的大火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摩天之城,充斥着所有二十世纪的文化要素。从芝加哥学派到Art deco,从Less is more的现代主义到Less is bored的后现代主义,这里的建筑简直就是一本二十世纪建筑史的教科书。

二十世纪是美国最辉煌的世纪。战后美国欣欣向荣的经济带来了机器大生产的繁荣:所有东西都量产——罐头、家电、金发的女郎。自塞尚以降,人类似乎没有拿得出手的艺术,尤其是纯艺术作品:我们把建筑当成艺术,然后把工业也当成艺术,汽车、广告、漫画、摄影……无一不可以是艺术。在繁荣而虚假的美国社会中,波普艺术出现了。这群流行和大众文化的歌手用最赤裸的方式展现了工业革命之后、批量生产所能达到的人类文明的极限。Roy Lichtenstein(罗伊·里奇滕斯坦)认为,真实的世界在画布之外,之前的艺术是不真实的,而波普艺术是对这个世界的反抗。

Roy Lichtenstein的作品,在我看来,是把资本主义最丑陋的一面呈现于人前。他不辞辛苦地复制漫画式的人物:金发的女郎,廉价的眼泪,做作的腔调。还有成为资本主义文化符号的米老鼠和唐老鸭,被他用一种极原始的,几乎是刀劈斧砍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他的画中,符号被抽象出来,作品被去除了一切浪漫的、多余的修饰和花边,有的只是规律的线条和少数几种异常鲜艳的色彩。金色的头发。鲜红的嘴唇和指甲油。蓝色的背景。他甚至不辞辛苦地复制报纸印刷的油墨点,那些墨点或深或浅、或大或小地排列在他的画布上,冗长、沉闷而令人眩晕。在后期,他甚至用这些墨点复制了宋朝的山水画,用它们来表示中国画中的皴擦点染。

IMAG0244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Art Institute Chicago)在千禧公园的南面。近在咫尺的人脸喷泉里面,孩子们穿着泳装尽兴地玩耍。站在千禧公园的广场上,代表不同流派的建筑钢笔大楼,铅笔大楼和橡皮擦大楼一览无余。独立日周的高温褪去,芝加哥的夏日温煦晴朗,人潮如海。Roy Lichtenstein 死后最大的作品展览选在这样一个季节开幕,也是接着芝加哥二十世纪的昔日荣光吧。

Posted in 乱七八槽, 日记摄影 | Tagged , , , , , , | Leave a comment

《禅的行囊》:放得下的,放不下的

看了比尔·波特的《禅的行囊》,很有感触。他住在美国最有嬉皮精神的西雅图地区,成片的森林,湖泊,是修行的好地方。他的文字很有韵味,被译者译成具有汉语风格的文字,是值得一读的生动美文。他有“在路上”的精神,背起背包,从北往南,一路追寻中国禅宗的踪迹。

我不懂禅,虽然自己的故乡是南禅宗的胜地之一。少时春游青原山,好大一座佛寺,明晃晃的墙,穿袈裟的和尚。但关于禅的知道,除了“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之外,我只记得自带的干粮,面包,水壶和满山的映山红。比尔·波特说,“禅”是看到自己的本心,摈除事物本质之外的事情,从而达到平和的境界。我的理解是,由爱而生痴,由爱而生怖。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广告狂人》第一季里,大萧条时期,乡下少年的Dick Whitman碰到站在他家门外乞讨的绅士,衣着整齐,礼貌而有尊严。绅士对他说,他在纽约也曾有过家,有妻子,有贷款,但后来都没有了,那又怎么样呢?他沿着铁路前行,每到一个地方靠自己的力气挣饭吃,有自由,能看到天上的星星。

所以,对我来说,禅是解决世间烦恼的一条途径。人生这一路,越往前走,包袱越多,因为拥有的东西越多,放不下的东西也就越多。因为有太多放不下的东西,一切烦恼、紧张、畏惧、焦虑皆来于此,让人忘记了最初想要做的事情,或者想要明白的道理。不知道我今日的观点,会不会是来源于家乡那座被称为的禅宗胜地之一的寺庙的影响,还是禅宗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大多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禅的行囊》这本书讲的是2006年的中国。那时候餐馆的两菜一汤不过28元,上好的茶叶不过几百一斤。比尔·波特一路南下到九江,偷得浮生半日闲去与茶庄的女老板品茶、聊天,畅想整个夏天喝茶看花的生活。比尔·波特能放下,所有他能当逃兵,学人类学,来中国,在1980年代中国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时候去终南山访问隐士,研究禅,过不以挣钱为目的的生活。

我记得2006年的中国。那时,我跟几个外国记者去山西采访小煤窑,由于话题敏感我们并无实际目标,只能装作旅游者,一路走一路问。路上有淳朴的农民,脸黑到看不出来本来面目的工人,火车上年轻的乘务员,还有绿皮车雾蒙蒙的车窗。采访很成功,出来之后去云冈石窟,黄昏中,佛像上都一层煤灰,刀刻斧劈下是线条柔和慈悲的眼角。那时候我才工作一两年,买的房子还在建,北京的交通还没有崩溃,下了班叫朋友去吃饭,周末去看话剧或者音乐会,觉得整个生活都将浸淫在一种平安快乐、歌舞升平的气氛当中。

那时候,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我的。

Posted in 书籍旅游 | Tagged , , , , , , | Leave a comment

Magic Mike《魔力麦克》: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

p1580398784

电影院里都是女人。闺蜜们在周六的下午闲闲吃着爆米花,喝着可乐,脱了凉鞋把脚架到前排的座上,准备看脱衣舞男大展身手。

脱衣舞男果然好看。汗水顺着古铜色的肌肤往下淌。警察,士兵,消防队员,西部牛仔,都是男性荷尔蒙爆棚的角色扮演。在佛罗里达夏季炎热的小镇上的脱衣舞酒吧,女性是上帝,头一次,男性为了取悦她们而表演。

他看起来什么都有,有女伴,有夜夜笙歌的生活,有大把的现金,有精湛的舞技。然而完美的身体背后是残酷的青春。内裤里塞满了大把大把零钞,在深夜打烊后,Mike小心地一张一张把它们在桌角上扽平,叠成一摞,再在上面放上一本厚书压平。他的理想,是做家具店的老板,自己设计模样怪异的家具卖给顾客。他自己编写了产品目录,穿着不合身的西装去银行,女职员看到他的英俊模样也不禁脸红。可是,她还是无法给他贷款。他温柔地安慰她:“It’s Okay.”30岁了,在青春的末尾上,他想去迈阿密,想离开这个角色,可是从银行里出来的时候,他不知道如何实现这个梦想。重操旧业。重新回到欢场。他笨拙地向喜欢的女孩解释自己的计划,可是Brook问得好:“关键不在于我相不相信,关键在于你自己相信吗?”

他的眼里有与职业不相称的憨厚与青涩。那张酷似阿甘的脸上有泪光划过。

欢场里有四五十岁的老脱衣舞男,依然一身肌肉,卖力表演。已经抱不动观众中的胖女人,腰肌劳损只好尴尬地离开舞台。也有被他带进这里的十九岁的小男孩,连法定喝酒的年龄都没到,却走在舞台上随便一脱衣就尖叫声一片。这里的钱来得快。一晚上,两百三十块。全是一元、五元的零钞,粘着汗水和女人的香水味。小男孩迅速学会了诱惑的眼神、毒品、与女人周旋,Mike离开了,还有新一代的”Magic”。一代一代的脱衣舞男在这个舞台上,夜夜如此,在女人的尖叫与金钱的味道中渐渐老去。

诗人说得好,英雄最怕气短,美人最怕迟暮。小男孩憧憬着未来,他无比感谢Mike让他见识了这个世界:“瞧瞧几个月前我们还在做什么……我特别特别感谢你。”多么讽刺!十年前他也许也这样想过吧?Channing Tatum是幸运的,他离开了这个世界。其他人呢?他们走自己的路,我们无法回答。

***************我是闲聊的分割线****************

顺便说一句,要看肉的可以去,当真五光十色,特种口味,总有一款你喜欢。要看腐片的没戏,这是一青年版的Up in the air。要看孔雀的,呃,孔雀在White collar这种电视屏幕上也是一美男,在这里一比较,差两个男主好多了就。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 Leave a comment

Moonrise Kingdom《月升王国》:那时我们就懂得一切了

p1504608682

还记得初中前排的那个男生女生么?那个穿白衬衫的背影在老师讲课的背景音中慢慢被夏天的汗水氵因湿。登着单车的校园,江边被梧桐树包成一个拱洞的道路,那像一棵小芽在心中萌发的爱恋都在中考、提高班、老师和家长的唠叨声和交到班主任手里的情书中逐渐远去。我们放弃了与最早喜欢上的人谈恋爱的机会,因为我们听了成年人的话:早恋是不对的,你们长大后会发现自己很幼稚,你们会喜欢上别人,等等等等。

我们成年了,我们和那时的他们一样大了;然而我们发现那时的我们所想,仍然是今天我们所想。那时候的喜欢,与今天的喜欢并无不同;那时下定的决心,与今天下定的决心也一样会更改后悔。看看成年人里有多少离婚的?那时候的我们就懂得一切了:我们可以给自己做主,但我们失去了这个机会。

Moonrise Kingdom给了我们这样的一次机会。Suzy和Sam这两个大人眼中的问题少年相约私奔,带着自己的小猫、几本书和一个录音机,在小岛上长途跋涉,露营,钓鱼,在夜里的煤油灯下读书。导演韦斯·安德森制造了一个极其简单而荒诞的世界,不知是因简单还是荒诞而显得不真实:纯净的大面积颜色,vintage的调调,邮局和灯塔的红白相间,天与海的蔚蓝,童子军的芥末黄,Suzy大衣的肉粉色。这样的色彩中,两个少年给我们演出了一场干净利落的恋爱,不黏糊,不痛苦,却让我们看到他们的决心和生命中第一次喜欢上一个人的感觉。

如果我们当时没有专心准备中考高考,而是和另一个人轰轰烈烈地谈了场恋爱?如果我们当时对自己的心意如此确定,即使在神父面前发誓非你不娶也在所不惜?我们没有机会重来一次,这个小岛就像是我们的永无岛:即使身无分文,也要采一束野花给自己的心上人;即使匆忙离家出走,也要抹上蓝色的眼影;在海边悬崖的岬角搭一个黄色的帐篷,在外面烤鱼,抽烟,读自己最爱的小说给朋友听;我们的决心要让成年人都知道,直到再没有什么能把我们分开。

两个小演员都很给力,穿着打扮更是一绝。我喜欢Sam的貂毛帽子,后面缀着一根长长的尾巴,即使大雨淋得湿透,也要把它端正带上;我喜欢Suzy的粉色斗篷式大衣和装小猫的藤筐,还有从来不笑的酷酷的那股劲儿。地理老师的圣诞套装可爱得紧;Scout master这个温情的角色由爱德华·诺顿出演,对孩子们的爱惜之情溢于言表。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Leave a comment

Ted:这不是一部儿童电影!

我给这部电影打四星,完全是出于我的观影洁癖。其实这部电影可以打到四星半或者五星——对于一部爆米花电影来说,它实在是超出预期太多了。一开始画外音无辜的口吻让人以为这是又一部《极地特快》似的童话,结果没想到正片一出,脏话满口,种族、黄色笑话、自嘲、政治讽刺满天飞,完全颠覆了我看预告片时的家庭片幻想,我差点以为这是部Clint Eastwood或者Oliver Stone拍的充满男性荷尔蒙的电影。

美国人真是放得开。电影分级一提高,放弃了带孩子去电影院的幻想,整个电影院就变成了中年人的欢乐Party。电影故事很简单,小男孩John的梦想成了真,圣诞礼物Teddy bear活了过来,陪伴了他的整个人生,直到他需要在家庭和Ted之间做出选择。但其实,电影充满了各种隐喻,有时甚至是明喻:每个男人的心里都住着一只泰迪熊;各种时候他需要在女人和泰迪熊之间做出选择:是成为一个负起家庭责任的男人,还是追逐自己心中小男孩的梦想,不负责任但快乐;只要心里有泰迪熊,就无法离开童年的世界;但最后女人还是抚平男人心中伤口的关键人物;女人想要和男人快乐地在一起,就必须宽容他的那只泰迪熊。最后那个缝针的场景,简直让人又诡异又想笑又好像不该笑的黑色幽默感,快赶上Tim Borton的黑色电影了。好了,到此为止,我基本把电影情节讲了一遍,剧透得也差不多了。

可是哪个男人能离开泰迪熊呢。童年的动画片是那么美好,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幻想有一天坐在恐龙特级克塞号上打倒了格勒密斯;我们希望一辈子都有大麻抽,有女人投怀送抱,不负责任地和各种人上床;这在苍白的、一份租车公司的工作背后,是我们短暂逃离现实世界的唯一出口。为此,我们宁愿付出害怕打雷的代价,愿意逃离衣冠楚楚的社交场合,在泰迪的身边,冲口而出一些平时不能说的话,做一些平时不能做的事。

导演蛮有号召力的,把Nora Jones和Sam Jones都弄来演真人,电影院的大叔大妈看到满头白发的Sam Jones,估计也会好好地怀念一把自己的童年吧。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Leave a comment

居无竹

中国园林讲究疏密有间。像美国那种中产阶级的花园洋房,用割草机和农药养出来的绿茵茵的草地,墙头缀着几支玫瑰,或者像凡尔赛宫那种西式园林的一望到底,一览无余,是不美的。中国园林是曲径通幽,柳暗花明,有水有树,有花有鸟,风啸林间,竹林掩映。这是中国人的居住理想,从范宽李唐的山水画中就可以看出来。

这样的理想,对于大多数现代中国人来说,自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了。大部分的我们工作在格子间,住在鸽子笼,万家灯火时,远处隔着污染的空气望上去的那一片窗的黄色灯光就是家。我们对家和庭院,已经失去了审美能力,终其一生都在为这片三寸见方的空间劳碌。除非你住在乡下——但乡下的村庄那些新盖的楼房也不复传统中国画中的水墨意境。南方富裕的乡村,远望梯田上凡是有空间的地方都立起来一个一个的火柴盒,颜色俗艳,功能单一。

阎连科笔下的北京郊外,在城市与乡村的空隙间,竟然建立起了一个短暂的桃花源。对于这片郊外,我是有印象的。那是在中关村大街还叫白颐路的时候,四环还没有建立起来,因为学校在西北郊,旁边都是百年前皇家园林的属地,既无人管理也无人使用,任由其荒着。那些大片大片的无人地上长满了荒草和灌木,远远望去,好一片温带季风阔叶林的景象。有鸟,有花,有四季的变幻。更多的时候,那里的景象让人想要走进去,坐在那里发呆,看天,想王小波的文章,“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大学的时候与同学去郊外旅游,坐绿皮火车,两旁多数是这样的景象:除了巨型工厂冒出的黑烟,就是自生自灭的林子,我们坐着车厢里吹着电风扇,磕着瓜子,一路到了某个村庄。

在那样的郊外搭一座房子,过陶渊明、竹林七贤那样的生活,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事。那些荒地不知道还在不在,而我的大学生涯已经结束好多年了。想必在今天的北京,“路”变成了“大街”,“铁路”变成了“高铁”,所有卖出去的、没卖出去的土地都应该已经物尽其用了;但起码阎连科和他的邻居们,在残暴的圈地运动的推土机翻起中国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之前,还在这样的荒草中过了几年“居有竹”的时光。《北京,最后的纪念》不是纪念这个城市,纪念越来越小的老城或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而是纪念那一片荒地,北京城乡之间的密林、杂草、动物和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或者更远,纪念的是中国人的田园旧梦,山水时光,陶渊明笔下、王维画中的不复重生的世界。

Posted in 书籍旅游 | Tagged , , , | 3 Comments

《春娇与志明》:红尘万丈与转身之间

这片要是让《全城热恋》《和你在一起》之类的导演来拍,估计就全然毁了。那么多线索,那么狗血的故事还能冷场!相比之下,我真要全心佩服彭浩翔的才华了,一个城,两个人,三四个配角,可以玩的这么好,从头到尾无一处让人想离开,更不用说结尾的包袱。

很多人不喜欢这部电影,说不真实,不如第一部彭浩翔在他家自己的地盘上原汁原味。可是我却觉得,里面的故事一举一动都道尽平凡男女恋爱人生的百态世情。你就爱上了那么一个人,离开舍不得,喜欢又伤自己,直到你发现,自己变成了他而不自知。他不是不善良,甚至不是不有趣,可是男人的毛病他都有,脾气也都有,你想放下,又不想放下,直到一个搞笑视频能看得你泪流满面,从此放下自尊和他在一起,过柴米油盐的生活。每个人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有什么不真实,有什么不原汁原味的啊?

我甚至觉得,这一部比《志明与春娇》还要触动人心。《志明与春娇》是一点小清新,一点小文艺,一点小港式幽默,一点不触及皮肉的伤害,还是浮在尘世之上。而《春娇与志明》有更多红尘万丈,更多人生无奈,更多取舍之间的犹豫不决。若不是皆大欢喜的结婚稍显狗血,我要说这一部戏比上一部更生活,更沉淀。经年之后,你身边的那个人还是不是你想要的人,你的生活是不是还在如你计划的轨道之上,你的身上到底掺杂了多少那个人的影子,你是不是最后放下了底线和那个人在一起,这,才是小浪漫的文艺开头之后,我们要面对的生活啊。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1 Comment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戏假情真

在九把刀还是吉登斯的时候,我关注过他的一些作品,如《楼下的房客》等等。后来就没了消息,直到他拍了这部小清新的电影。看过电影后看他在北大的演讲,才发现他原来是这么个热血青年,有追求有信心有渴望有坚持,具有大部分成功的人的性格。想想也觉得对,他的那些小说里近乎漫画和电影分镜的写法,确实是有满肚子故事要倒出来的人,不得不一句一句细细告诉读者,笔永远跟不上脑子快的那类作者。

九把刀的电影拍得很生硬。许多镜头就是漫画,一格一格,前后没有衔接,看着更像是静止的画面而不是流畅的情节。比如“周杰伦三年二班”的那个镜头,还有最后大家一起打棒球的场景。记不起来前面发生了什么,后面发生了什么,很多时候,观众会觉得无聊。

好在他有故事。他是在写自己的故事,任何人在说自己的故事的时候都可以成为一个好演说家;在写自己故事的时候都可以成为一个好作家。这部戏之所以感动了我们,是因为他的故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虽然玩的游戏,看的漫画都不同,但残酷青春中最纯最甜的那些暧昧和小故事都是一样的,轮回一样发生在每个人的头上。不管你是学习好的乖乖女,还是调皮捣蛋的差学生,你的衬衫背后永远都有那圆珠笔戳出来的那一抹蓝色,语文课本上永远都有那个人的名字或画像。我们在注定的季节遇到这些人,这些事,然后注定一般,渐行渐远,永远不复相遇。

还记得高中时那个后座的男生,后来参了军,退了伍,进了工厂还是街道?还记得那个头发上有个蝴蝶结的女生,后来去饭店做了服务员,嫁了人,又早早生了小孩?这些人啊,如今遇见,谁能想到我们曾经坐在一个教室里,我们的自行车相距不过咫尺,我们曾共同读过《岳阳楼记》和《孔雀东南飞》?你碰到的每个人,都曾与你有过相同的青春,相同的幻想,相同的少男少女的情愫。

那一年,是我们距离最近的时候。然后我告别了你们,也告别了自己。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