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电影

《聚焦》Spotlight:美国的新闻、政治与艺术的统一

1970年代,波士顿地区第一起神父虐童案被爆出。2002年,《波士顿环球报》报道了一份七十人神父的名单,这份名单上的天主教神父均为有实可查的猥亵儿童施害者。整份名单上实际有八十七人,占到整个波士顿天主教区牧师的6%。 2002年后,这一报道在世界各地发酵,民众终于认识到这不是几个神父的害群之马,而是整个天主教会的精神病现象,从而掀起了对宗教、对人性的反省和拷问。 从第一起虐童到大规模报道,中间隔了三十年。《环球报》的四人调查小组名为“聚焦”,而电影正是根据“聚焦”小组调查此事的真实事件改编,成为今年奥斯卡的大热提名。 影片基本是白描的手法,平铺直叙,从新来的报社CEO要求小组调查这一案件开始,层层推进,剥茧抽丝,直到最后真相大白。没有惊心动魄的镜头,也没有狗血的情节,却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当他们最早从一个受害人那里知道波士顿有13个这样的神父时;当他们找到精神病学家,听到他的观点说“13个太少了,我的观点是90个”时;当他们走到地下室的档案库,逐字逐条地翻当年神父被调离的目录时;当他们找到了97个可疑名单时;当瑞秋找到一个神父像承认自己去了趟超市一样承认自己猥亵了男孩时;当迈克尔·基顿饰演的记者终于获得他的线人朋友的认可,在最终70人的名单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圈时;这些镜头并非车祸、死人等中国电影惯用的鲜血淋漓,甚至没有耸人听闻的音乐,却在观众的心上划了一刀又一刀;这是受害人心里最深的伤痕,记者悲悯情怀和做“对的事情”的庄严。最后列维·施瑞博尔作为报社领导说的“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我们成为记者的原因”,是本剧的点题,也把电影的主题升华到了人性的高度。 拍此类政治、新闻题材电影,全世界估计没有国家能出美国其右。从《水门事件》始,编剧和导演对大环境下的新闻事件观察入微、信手拈来,工整细致,细节打动人心。看完之后深深感慨,中国五十年内是拍不出这种电影了;一个是缺乏社会环境的根基,另一个人是缺乏社会精英层面在艺术和政治上的统一。中国也有好电影,但都是继承古代文人抒情风格的,比如《霸王别姬》、《小城之春》,文人情怀太重,而政治诉求不足。 全剧中有两个地方我觉得最动人。第一个是瑞秋·麦克亚当斯饰演的记者心情不好,把洗碗机弄坏了,此时另一个记者来找她,两人在门廊上默默地抽烟。同事之间发泄着只有彼此才懂的心情,一个人说,觉得自己对宗教的信仰全部毁了,心里有什么东西碎了一样;另一个人则说自己再也不想去教堂了。观众这才知道,记者也是事件中的受害者,观察得越深,就对自己信仰拷问越重。电影之前的伏笔,是这些人都是本地人,对故土、对教区有着根深蒂固的信任和信仰,如今这一事件的深究把他们的信仰全打碎了。观众可以看到记者的内心,而不是仅仅把他们作为客观呈现的载体。 另一个神来之笔是最后马克·鲁弗洛终于拿到尘封的卷宗时,飞奔进出租车打车回报社的镜头。那些被教会势力封印的材料终于得以重见天日,这些材料是直接指证红衣主教劳尔包庇神父罪行的最有力证据。而此时镜头并未直接给马克·鲁弗洛,而是打在飞奔的出租车上,背景音则是马克·鲁弗洛给报社领导在手机中念出的一封封受害者给主教的来信。这些信件字字血泪,而观众的心也仿佛和马克·鲁弗洛一样飞了起来,恨不能立时就把这些证据公之于众。 《聚焦》无疑是奥斯卡钟爱的电影,有政治,还有左的政治;有客观立场,又有春秋笔法;还有一大票戏骨们极其精彩的群戏。据说演员为了演好戏里的角色,都对原型的性格、说话风格和行事方式做足了研究。马克·鲁弗洛、迈克尔·基顿、瑞秋·麦克亚当斯、列维·施瑞博尔都把不同记者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值得奥斯卡的提名;演员下的功夫之足,让我都差点没认出来这些演员谁是谁。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最完美的离婚》:日本家庭关系教科书

日本的电影和电视作品,自小津安二郎以下,莫不擅长对家庭关系细致入微的描写。《东京日和》里的老头老太,《秋刀鱼之味》里的父亲,《早安》里站台上欲言又止的男女,到最近的电影《如父如子》中的父子,《海街日记》中的姐妹,都是充斥着矛盾却又血浓于水的关系。也许因为日本国土太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太近,所以亲密无间的各种家庭、男女关系,就成为艺术家们潜心研究的样本。不然,难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日本文学艺术作品中,对心理关系的结构常常深刻到令人吃惊(最近的样本有《告白》,《所罗门的伪证》等)。 《最完美的离婚》也是这样。中国的优秀电视剧,拍家庭关系喜欢戏剧化,如《中国式离婚》,一定要有个第三者,或者《双面胶》,要有个Drama的婆婆,或者《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要有个变态的丈夫。《最完美的离婚》中没有这些戏剧的元素,写的就是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碰到的事情:夫妻吵架,性格不合,凑合过日子;男的恐婚,女的用现代主义掩饰自己心中的不安全感……观众可以在电视中看到自己。瑛太和尾野真千子说的那些话,好像是每个丈夫的心里话;尾野真千子的反击,也可以获得许多女观众的赞同。这世界上有多少夫妻是真正soul mate,无话不谈(非柴米油盐层面上的)、终身不渝?大部分没有那么幸运的人还是要经历性格磨合、婚姻触礁、反思结婚目的、重新寻找生活出路的阶段。所以观众看到他们,就像体验自己的生活,从电视情节中追寻自己家庭生活的出口、矛盾的解决方案,这是《最完美的离婚》最大的成功之处。 日本的这类电影好像剧本和台词总是写得特别好,编剧就像是自己在这种家庭长大的一样,每天端着录音笔把爸妈的对话录下来。除了主角的两对夫妻,他们父母一代作为小城市/乡下的老百姓阶层,那种温馨吵闹又要面子的家庭关系也描写得很棒。作为日剧,节奏竟然不慢,也是让我感到欣慰的点。上一次看日剧还是《半泽直树》,堺雅人固然很帅,可是里面小儿科的剧情和夸张的表现让我几乎没看下去。这部真实多了。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沟口健二《祗园歌女》和《雨月物语》:二维平面上的全景主义

最近是第一次看沟口健二的电影。有点像小津安二郎,但小津比他更家庭,更中产;沟口健二拍的是底层,是歌女、艺妓、劳动妇女,是因为战争、乱世或者贫困的悲惨命运。他的镜头和构图,每一个都有讲究,比如荣子出道时被姐姐带着在街上挨家挨户打招呼时那个动荡的长镜头;比如荣子第一次见客人喝醉时倒在地板上,而姐姐在远处说话的那个极低的角度的镜头;比如客人和艺妓一起观看歌舞表演时那个在所有人后面的机位;还有落魄的姐姐没有生意时,在房子里独自弹三味线琴,长长的门帘垂下来的那个静止镜头。人类的审美天赋真是与生俱来的,和教育、职业、社会地位都没有什么关系;要不然,很难想象出身于东京贫民区,小学毕业就工作的沟口健二能有把电影拍得如此漂亮的能力。 沟口镜头下的女性是苦难的,也是作为审美的苦难。极近的近镜头,脸部的特写,看着他们,就能看见沟口生活在女性中、被女性救赎、与女性纠缠一生的命运。他自己的姐姐曾经是艺妓,以一己之身养活了一家人;他的镜头离她们那么近,仿佛是在拍自己的亲人,没有任何隔阂。所有的男性都作为反面角色出现,从混球的父亲到贪婪的资本家,女性被放在一个极高的地位上供奉着,即使陨落了,也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式的陨落,她们的美好作为精神层面上的信仰并未失去。 看沟口健二的电影,可以度过一个内心宁静的晚上。与炮火连天或者各种狗血的电视剧和电影不同,他的电影和小津一样,是安静的。没有特别剧烈的戏剧冲突,全剧线索简单,只有一条主线,情节就沿着这条主线慢慢展开;但观众不会觉得无聊,因为心情已被角色的命运牵动。导演的内心摆在那里,观众仿佛可以看见导演的嬉笑怒骂,为她们的命运而哭泣,为她们的振作而感动。 然后又看了《雨月物语》,沟口健二获得1953年威尼斯银狮奖的大师之作。他的电影不及黑泽明在国际影坛的知名度高,因为黑泽明表现出来的那种色彩浓烈的情感和镜头是符合西方人审美观的。沟口健二的电影大东方了,他把每一个镜头都放在环境中去拍摄,永远是先环境,再人,像中国的山水画,永远是绵延的山峰,百分之九十九的树林、小溪,百分之一的房屋和人。《雨月物语》中的战国,首先是山、田地、村外的树林,然后才到房屋,才到房屋外面的两个人。这种“天人合一”的拍法,是与西方注重人物五官表情的绘画、戏剧完全不同的。Carlo Dolci画《莎乐美》,环境完全隐去了,像舞台上的黑幕,遮住了所有背景,只剩一束强烈的聚光灯,打在莎乐美惊惧忧虑的脸上。所以西方画是立体的,而东方画是平面的,它把所有的人物都放到一个巨大的背景中去考察。这样的风格,我还在中国电影《那人,那山,那狗》中见到过,所以这部电影在日本引起了那么大的反响。 《雨月物语》用这样的全景主义轻而易举地表现出了战国的战争环境。那种兵灾带来的整个自然环境的荒芜和社会环境的慌乱,使之成为了发生聊斋般的故事的最好舞台。一个一心想发战争财的男人,说着要让妻儿过上好日子的的誓言,在乱世中碰到一个惊艳绝伦的女子,顿时忘记了家中贤惠的妻子和幼小的孩子,而城外的荒草丛中之中一座孤零零的诡异的优雅宅邸,被蜡烛投射在墙上的侍女的影子、悠长而严厉的歌声,更给电影增加了乱世怪谈的气氛。 整部电影如《祗园歌女》一样,是静而美的。无论表现的主题和情节有多么剧烈的冲突或痛苦,镜头永远是安静地立在场景背后,以画家的觉悟来描述这一切,仿佛长卷的作者把自己的画作切成了一段一段,摆在观众面前,然后娓娓道来他的故事一样。 影片之所以能获得当年的银狮奖,除了东方美的表现手法之外,当然还有主题思想的因素在。《雨月物语》原著中的这两个故事本来是带有一定战争背景的,沟口健二把他们混合在一起,极大地增添了战争冲突和道德拷问,使得他要表现的反战和女人的主题更加突出。如《祗园歌女》一样,女人永远是忍耐、吃苦、贤良的,男人则是愚蠢、冲动而自私的,而最后总是女人温柔地原谅男人,如同明灯一样为他们指明人生的方向。沟口健二电影中的女性理想虽然与今日的女权主义格格不入,但却是感人而令人同情的。当男主人公回到家,看到他的妻子在荧荧烛火下为他缝补着衣服,在经历了一切狗血的道德拷问之后,他只想在家人的身边睡个好觉,而影片外的观众却在为女主和这个家庭一声长叹了。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祗园歌女》:艺妓的美丽与哀愁

我是第一次看沟口健二的电影。像小津安二郎,但小津比他更家庭,更中产;沟口健二拍的是底层,是歌女、艺妓、劳动妇女,是因为战争、乱世或者贫困的悲惨命运。他的镜头和构图,每一个都有讲究,比如荣子出道时被姐姐带着在街上挨家挨户打招呼时那个动荡的长镜头;比如荣子第一次见客人喝醉时倒在地板上,而姐姐在远处说话的那个极低的角度的镜头;比如客人和艺妓一起观看歌舞表演时那个在所有人后面的机位;还有落魄的姐姐没有生意时,在房子里独自弹三味线琴,长长的门帘垂下来的那个静止镜头。人类的审美天赋真是与生俱来的,和教育、职业、社会地位都没有什么关系;要不然,很难想象出身于东京贫民区,小学毕业就工作的沟口健二能有把电影拍得如此漂亮的能力。 沟口镜头下的女性是苦难的,也是作为审美的苦难。近镜头中是脸部的特写,看着他们,就能看见沟口生活在女性中、被女性救赎、与女性纠缠一生的命运。他自己的姐姐曾经是艺妓,以一己之身养活了一家人;他的镜头离她们那么近,仿佛是在拍自己的亲人,没有任何隔阂。所有的男性都作为反面角色出现,从混球的父亲到贪婪的资本家,女性被放在一个极高的地位上供奉着,即使陨落了,也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式的陨落,她们的美好作为精神层面上的信仰并未失去。 看沟口健二的电影,可以度过一个内心宁静的晚上。与炮火连天或者各种狗血的电视剧和电影不同,他的电影和小津一样,是安静的。没有特别剧烈的戏剧冲突,全剧线索简单,只有一条主线,情节就沿着这条主线慢慢展开;但观众不会觉得无聊,因为心情已被角色的命运牵动。导演的内心摆在那里,观众仿佛可以看见导演的嬉笑怒骂,为她们的命运而哭泣,为她们的振作而感动。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火星救援》:我们这个时代的鲁滨逊漂流记

文/王小心  我们在周六的晚上去看这部电影。结果影院爆满,一票难求。换了一家影院,售票小哥说:“只有第一排的票了,要吗?”我咬着牙说:“要!”心想大不了就撤。结果,我们在第一排仰着头60度角大气不敢喘地看完了全片,连厕所都忘记了去上。片尾音乐响起时,我回头看大厅,满满当当的观众席上没有一个人起身去上厕所。上一次这情景时,还是在2009年《阿凡达》首映的时候。  《火星救援》的故事很简单:一组宇航员到火星上开始任务,却因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不得不紧急撤回地球。其中一位植物学家兼机械师负伤,被误认为死亡而留在了火星上。结果,他奇迹般地生还了下来。听起来有没有很耳熟?对了,这就是影片的别名《我们这个时代的鲁滨逊漂流记》,或者《全世界最handy的男人标杆》,这两个我取的名字都可以充分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首先,主人公,马特达蒙饰演的宇航员马克沃特尼的人设就非常符合一个能在无人环境中生存的要求。植物学家,农民也。机械师,工人也。有了农民和工人这两项特长,你基本就可以征服地球,哦不,火星。接下来,观众就在两个小时的时喜时悲中看着他像打怪练级一样,完成了让我们瞠目结舌的一系列生存任务。种土豆,你们行吗?摩尔斯电码,你们行吗?但他在火星上种出了土豆,还是用自己的粪便当肥料;他通过一个1996年的除了会转什么都不会的摄像头完成了和地球上的第一次通讯。当我们和他一起第一次在屏幕上看到隔着1.4亿公里传来的“Can you hear me”简讯时,一个伟大的创举完成了;每个人都热泪盈眶,因为我们终于可以隔着星球也能聊QQ了;当马特达蒙坐在荒凉的、红色的的火星土地上,看着远处的太阳缓缓落下时,我们可以说“太阳系共此时”了。  当然,他说的更有哲理。在影片里,他说,在一块土地上种出自己的农作物,是完成殖民的重要标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完成对火星的“殖民”了;我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都是46亿年从来没有人走过的土地。马克沃特尼是任何影片中真正的英雄。他的英雄不仅在于他能做出勇敢壮烈的举动(比如最后把自己从太空舱中弹射出来),更在于他能忍受寂寞孤独和绝望,并在绝望中保持乐观坚强的精神。马克沃特尼在剧中开的玩笑让观众在影院里比一部普通的喜剧片笑得还多。这个人物被马特达蒙演活了;他有普通人的痛苦、绝望,能对NASA说F word,也能在NASA公关部问他要自拍照片时在镜头前搞怪;他也勇敢、无畏,又并不鲁莽行事,是有血有肉的、我们所崇敬的宇航员的代表。  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一幕,是最后当他的队友们决定返航去救他时,他需要自己达到3200公里以外的一块地区。在没有大气的星球上,他开着火星车在干燥的白天、寒冷的黑夜独自前行,身后是巨大的没有尽头的火星的星空。白天,他把太阳能电池铺在地上充电,抓紧时间睡几个小时,晚上又在零下的气温中行进在亘古无人的星球上。没有人和他交流,没有补给站,没有反馈,没有已知的成功途径。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玄奘、张骞,用一己之躯探索未知的处女地,他是太阳系中的哥伦布。  导演Ridley Scott是著名的硬汉风格,导演过《黑鹰坠落》、《汉尼拔》等“硬核”电影的他在这个剧本面前,呈现出了与去年《星际穿越》完全不一样的风格。《星际穿越》的风格是温情脉脉的,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爱情、友情;然而《火星救援》是毫不拖泥带水的,虽然里面也满满是人类的美好感情(从队友在返航途中决定回去救他就能看得出来),但更多的是乐观、坚强,面对困难毫不惧怕的“人定胜天”的精神。这也是为什么太空电影总能让人心潮澎湃的原因:我们崇敬那些牺牲自己、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的人,这是人类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之外从古至今从未停止的探索步伐。基于此,营救马克沃特尼又有了比拯救大兵瑞恩不同的意义:从对伦理的反思到对星辰大海的征途,不仅仅在于当下,而在于对未来的无数种可能性的展望。  看完电影回来,找到《火星任务》的原著小说看了一遍。原作是作者自费以电子书形式出版的,后来被导演看中,拍了这部电影。原作像是一部宅男在电脑前敲出来的小说,我看的是翻译版本,能看出来文笔很普通,但充满了宅男式的自嘲、玩笑,遇到问题去“解决”而不是去“抒情”的精神,毫不拖泥带水,这也许是Ridley Scott看中这个剧本的原因吧。  作为中国观众,在看到中国国家航天局出手相助的时候当然要感叹一下画风不对。在一个美国影院,一堆美国观众中间,突然听到了陈数字正腔圆的中文,还在震惊之际,就发现中国已经强大到可以当美国盟友的水平了;想起来几十年前的太空科幻片都是以俄国宇航技术为Plan B的,现在从《地心引力》到《火星救援》,中国宇航已经成了美国科幻片中愈来愈明显的背景,还有最后NASA局长充满敬意地和中国航天局局长的一次握手,让人感慨中国终于也快和美国并肩了,可是怎么就拍不出这样的电影呢?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聂隐娘》:侯孝贤的减法

        我带着尊敬和一丝失望在电脑上看完了侯孝贤的这部电影。如某个网络评论所说,这不是一个合格的商品。侯导晦涩的风格从《海上花》到《最好的时光》到《聂隐娘》,他的电影语言恐怕让许多步入电影院的观众望而却步。我后悔在电脑上看这部电影也是这个原因,在家里看时,周围环境的嘈杂使我没办法融入电影营造的环境中去,也就不可能与主人公的感情产生共鸣。顺便说,我对那种大片才要到电影院中去看的说法是极其反对的,《环太平洋》、《圣安德鲁斯断裂》这样的电影,去影院固然可以收到刺激,但在家里被狂轰滥炸也是一样的;然而像《聂隐娘》这样的电影,就像唐诗说“依依墟里烟”,“长河落日圆”一样,如果不到真情实境中,是无法体会创作者所要表现的精神的。  据编剧朱天心所说,《聂隐娘》是一部讲少女碰见当年所爱之人,不忍下手的的爱情片。如果就当作类型片来看,这当然不是一部好电影。侯孝贤连故事都没讲清楚,剩下的还要我自己google藩镇割据魏博兵变。舒淇演的聂隐娘,在十岁时被公主屈叛、抢走自己青梅竹马的初恋时就能跑到别人院子里去,在树上一坐就是半天,那一定是个性情中人,起码也是能把自己感情充分表达出来的少女。可是在《聂隐娘》里,除了她掩面哭泣那一段令人动容之外,全程她脸上的表情几乎没有变化,让人分不出她是喜是悲,更没法跟着她的感情线进行下去。  但作为艺术片的观众,我又喜欢侯孝贤的这种减法。他留白太多,呈现的几乎只有静态的画面和缓慢进行的镜头。他把背后的故事全部隐去,只剩下浮出水面的一角。节奏是缓慢的,慢到现在几乎不可能有任何电影能这么拍;他一点也不在乎剧情、情节、悬念对观众的刺激,就是现在充斥中国电影市场的国产商业片的反义词。那些电影恨不得拿个痒痒挠,直接来把观众挠笑或者挠哭,而侯孝贤是自己慢慢地画,他全身心地浸入自己的创作状态,晚唐的楼,田兴发配时碧绿的山,隐娘离开时的音乐,正是我们需要的唐传奇。  我希望这样的片子能比《煎饼侠》能多一些。多一些很长时间后,我们脑海中还会想起的昏暗宫灯下的刀光,还会想起的唐朝这个诡异妖艳时代的的刺客和巫蛊,甚至还会想起的宫殿的天花板上那一根一根榫卯结构的木梁。  这些已经足够。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Tagged , | Leave a comment

Sense8:当你成为别人时

神创造人类时,并没有给人类感知他者的能力。所以,我们永远也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也永远无法证明或者证伪我们对他人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所以才有了庄子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有了萨特的“他人即地狱”。即使亲如一家,血缘关系也对此无能为力。 如果有一天,我们可以感受到别人呢?可以看到他们看到的东西,听见他们听见的东西,知道他们的想法,获取他们的能力。沃卓斯基姐弟的新片Sense8(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中文译名,叫八仙过海)就为我们展现了这样的一个想象中的世界:有一个族群(Cluster),他们生活在世界上的不同角落,说着不同的语言,做着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人生问题。从冰岛到非洲,从韩国到芝加哥,从警察到小偷,从药剂师到企业高管……然而,他们却可以感知彼此,正如八人之一的德国混混所说:这样的感情比亲情还重要,因为它不是基于血缘,而是基于选择。 沃卓斯基给我开启了新的想象模式:如果有朝一日你能感受到别人,你会去做什么?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因为我们几乎永远也不可能做到这样;然而这个问题也是有现实意义的,即在这个世界上,有着超越血缘的、基于选择的关系。这种关系以你对对方内心的认知为出发点,与相貌、种族、职业、文化教育水平都没有关系,而是实实在在地看见他人的内心,他者的世界,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这是我们内心平行于外部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信之则有,不信则无。从这一点上说,沃卓斯基的哲学与《黑客帝国》时代是一脉相承的,你相信,就能用意念把勺子掰弯。如果你不能掰弯,那是因为你还不够相信。同理,在Sense8中,如果你相信,就能感受到别人的内心世界。如果你感受不到,那是你还不够深入。 从黑客帝国到云图到Sense8,沃卓斯基还是一样的表现主义与世界主义,一是用各种极具代表意义的符号来表达他们眼中的世界,比如八个主角的选取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表现地球文化民族的多样化;二是一定要政治正确,从黑人到白人到黄种人,异性恋同性恋到变性人,基本上,支配地球转动的都是minority,从来没有白英新什么事。我喜欢这个故事的开篇,对之后的发展也拭目以待,只要故事情节还是围绕着现实世界,就会有许多的新奇情节可以展开在这个设定之下。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About Time 时空恋旅人:没把时空穿越拍成科幻片的成功

          最近看了两部关于时间穿越旅行的电影,结论只有一个:别把时间穿越拍成科幻片。  第一部是Coherence,中文名《彗星来的那一夜》,试图把它拍成正经的科幻片,视角巧妙,情节惊悚,耗费脑细胞无数,是个不错的科幻片。然而一牵扯到时间穿越的问题上,各种bug就纷纷出现,一会儿说时空只是少许改变,一会儿女主在别的空间中的命运已然大相径庭。各种解释不清楚。  所以第二部About Time就好很多,因为它摆脱了这种想把时空穿越拍成正经科幻片的作大死想法,而是把它彻彻底底地拍成了一部心灵鸡汤式温馨治愈片。  首先,这部片子里能够穿越的人是有限的,只限一个家族,而且只限这个家族里的男人。简单的说,就是父亲和儿子。所以,现在你明白它其实是一部父子教育成长篇了吧……  其次,这部片子完全避谈穿越可能发生的bug。绝口不谈技术层面的问题,比如要是穿越回去会不会看到过去的你,过去的你会不会把现在的你杀死之类。  再次,这部片子的情节主要是围绕着爱情和亲情来说的,基本拍成了一部合格的心灵鸡汤片。既然少了很多技术问题,那么真正的问题其实是,如果你有能力回到过去,把你的生活改变,你会不会让生活重来一遍,把没有做好的地方做好,把做好的地方做得更好?  片子给出的答案是不会。片子给出的答案是,把每天都当成只有一遍来过。即使是暴风骤雨的一天,也可以看到生活中的美;把每天尽量做得最完美,对家人好一点,对工作认真一点,对困难豁达一点……  解释得很好。可是,生活中总还是有让人后悔的事情啊。总有想把哪天或者哪段生活重新过一遍的冲动。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A Most Wanted Man 《最高通缉犯》:走下神坛的间谍片

两年前看Tinker Tayler Soldier Spy,一堆帅哥身穿英伦风服装西装革履走秀,配合暗黑文艺的冷战调调,甚得我心。即使抛开故事情节不谈,电影隐忍内敛的风格也值得两个小时的票价。转眼苏联变成了俄罗斯,世界的热点早已不在铁幕,而换成了车臣、中东,而欧洲作为铁幕两头的中转站和桥梁,在间谍中还是那么抢手。不过苏联间谍换成了恐怖分子,斯拉夫人换成了穆斯林,纯正的欧洲文艺风变成了充斥着各种民族、文化、宗教的伊斯兰化大陆,有点沧海桑田换了人间的感觉。 A Most Wanted Man就是发生在911之后,当代打击恐怖主义如火如荼的今天。Smiley摇身一变,从帅帅的圆场发言人变成了一个头发灰白、烟酒不离身、穿着大背心的胖子,让我们不禁觉得间谍也是个夕阳产业了。但他仍然是个英雄,在24/7的残酷工作中,富有耐心地带领团队不断追寻最后的真相。他像是一部机器,很少有个人感情的透露,然而冷酷无情的外表下面,观众仍看到了他那颗需要靠香烟、伏特加,和午夜时分钢琴上的巴赫抚慰的心。而且,在以Robin Wright大妈为代表的美国情报大哥前面,他几乎可以说是善良的。他试图给车臣逃犯Issa寻找身份的庇护,试图把人权律师小姐拉出这趟浑水,他甚至试图保护Iman。 然而这样善良而人间英雄式的间谍注定有一个悲剧的结尾。最后霍夫曼开出租车一节,几乎让我想到《色戒》里王佳芝坐上黄包车的一节。太阳是那么好,带着点惨淡的温暖照下来,他们几乎就要成功了,那么近,那么近。然后现实打碎了一切,戛然而至的黑屏让故事结束在一个意料不到的地方。Gunther走远了,霍夫曼作为演员也走远了,这是他作为一个极其出色的演员奉献出的最后表演,几乎可以称得上伟大。这电影是他一个人的舞台,看完之后,真为他的死叹息。 我十年前在德国旅行,第一站就是汉堡。从哥本哈根坐船到这个欧陆北部的港口城市,易北河两边的工业港口林立,教堂的钟声当当当。文化和宗教扩散与入侵的痕迹是明显的:街角是土耳其人卖的Kebab(肉夹馍),带着小圆帽的青年站在路灯下抽烟。就连Gunther和Robin Wright谈事情的地点都变成了带餐馆的中国超市,这个城市早已不单是日耳曼人的天下。今日的汉堡就是当年的伊斯坦布尔,拒绝也好,接受也好,已经是不能改变的事实。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 | Leave a comment

《雪国列车》:三米以内的阶级冲突

看《雪国列车》,第一印象是觉得车厢里的逼仄。从最末尾的贫民车厢到最上层的统治阶级,不管是豪华游泳池还是高级夜店,所有的横截面不过是顶多三米的车厢宽度。从这头到那头,轻轻两步就跨过去了。 这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相同命运。不论你是列车的设计者维尔福德,还是底层车厢的反抗者,所有人都共享这三米的横向距离。所有的故事都在这三米的空间内发生。后面的人往前,不过是想去争取那更豪华的三米,他们始终在列车之内,被困于寒冷的地球当中,做着永不停止的往复运动。 如同统治者设计的车厢暴乱一样,周而复始,每次都清除有战斗力的男人,以保持车内人口的平衡。这一点,从吃鱼的隐喻就可以看出来:在这座列车里,所有的东西都必须像我们养的生态鱼缸一样,保持一种动态的、微妙的平衡。水草有多少,鱼有多少,氧气有多少,都不能错。在这里,人有多少,鱼有多少,植物有多少,都是一样的。这简直就是一座奔驰在陆地上的诺亚方舟。 可惜设计者忽略了一点:人类的自由思想。没有人会永远安于被统治的地位,这也是人类社会几千年不断战争和起义的根源。社会的资源需要不断再分配,在一个脆弱的、密闭的生态系统中,就显得更不容易维持。三位设计列车的大师(头,尾,南宫民秀)殚精竭虑,也只维持了这生态系统十七年的平衡,好在结尾出现了代表希望的北极熊,不然人类可能真就此毁灭了。 这是个很讨巧的题材,基本上怎么拍都能赚钱。奉俊昊选择了剧情片,当然也可以排成恐怖片,爱情片,文艺片……不一而足。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