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电影评论

Imitation Game 《模仿游戏》:人与机器的区别是什么?

           在《模仿游戏》的最后二十分钟,在审讯室里,面对着探长的图灵说出了本剧的题眼:人和机器的区别是什么?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人是有不同想法的,机器则不是。你爱草莓,我讨厌滑冰,你喜欢看书,我对花粉过敏……图灵这番话,点出了他这一生最重大的两个主题:事业与性向。  图灵的一生以创造了图灵机,也就是后世无数码农为之贡献了一生的计算机闻名。当他在剧中说出“Digital Computer”时,多少人的心里响起轰轰烈烈的背景音乐:啊,一个时代开始了。然而《模仿游戏》里,主要情节是他在二战中破译德军密码“谜”的过程,他和他的同事们为二战做出的无名英雄式的贡献。“谜”是德军在二战中发明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加密器,由于其复杂的构造,创造出了几乎不可能穷尽的可能性。如果图灵和他的同事们用手工算法,每十分钟解决一种可能性的话,他们需要2000万年才能算出所有的可能。人工的路被堵死了;这使图灵想到,他要创造一台比人算得更快的东西,电子的大脑,也就是计算机的雏形。当年的“计算机”是多么庞大而复杂啊:无数的铜线和字母轮在屏幕上轰隆隆地旋转着,速度却比今天的电脑不知道慢了多少倍。然而,就是这样一台机器,却是后世所有计算机的祖先,它足够破译德军的密码,这是人不能办到、而机器却可以的东西。  然而,什么是机器不能办到的东西?选择。机器不会选择,它只能告诉人类它们计算出来的东西;作出选择的,永远是人类自己。破解“谜”之后,一旦破解被使用,德军就会知道他们的密码已被破解,而一旦德军弃用密码,他们将前功尽弃。图灵和他的同事们面临这个世界上最艰巨的选择:如何使用他们的破译,来尽可能地保护英国的人民、提早结束战争,同时又不被德军知道?这是全世界最难的难题:一个人的生命重要,还是五个人的生命重要?还是一千万人的生命重要?谁应该被牺牲,而谁又应该被保护?这个选择的难处在于,无论什么样的选择,都会有人唾骂。电影中借图灵之口不无嘲讽地说道,“全世界以为这是不同文明形式之间壮丽的对决,可是在我们看来,只是统计学算出的概率上的数字。”战争不过如此,甚至人的生命也不过如此。图灵研究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可是这台机器服务的是谁?  也许正因为此,英国政府战后将他们所有的资料、成果付之一炬。他们回到各自的大学,江湖再见,所有的档案变成了空白,他们将此事保密了五十多年。战后,图灵因为同性恋被判决“猥亵罪”,他在服刑两年和服用荷尔蒙之间选择了后者,这使他的精神受到了摧毁。不到42岁,他选择了自杀,全球最伟大的生命之一就此谢幕。他有办法创造出全世界最聪明的机器,却只能对他自己的人生作出最悲剧的选择;他把自己的图灵机命名为“Christopher”,那是他初恋的名字。历史上确有此人,并确实引领他进入了密码的世界,但在年轻的时候就因为饮用受污染的牛奶,得了牛结核病而死去。在电影中,他的死亡是戏剧性的:充满霸凌行为的校园,两个少年相依为命。当一个鼓足勇气拿着用密码写成的“我爱你”去找另一个少年时,听到的却是噩耗。他的死改变了图灵的世界观,从此他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  同性恋与发明图灵机一样,都是超越了当时的社会而不见容于主流群体的行为。电影中多次提到:只有最难以揣测的人,才能做出最惊世骇俗的事情。图灵如此,历史上能引导人类进步的伟大人物,哪个不是如此。即使这样的秘密被保守了几十年,人们还是终于能有一天正确地评价他的贡献。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把这个神经质、痛苦而又想与人为善的天才刻画得淋漓尽致,例如电影中他说的那个笑话本身并不可笑,可是他的表情神态却让人忍俊不禁,让人清楚地看到图灵不擅长的一面。自夏洛克•福尔摩斯以来,他一直在正确的演艺道路上前进。马修•古尔德保持了帅哥的一贯本色,剧中还有各种熟悉的英伦面孔,比如《唐顿庄园》里的小司机,《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中的基友,各自都贡献了为数不多却精彩的表演。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Leave a comment

《傲慢与偏见》:2005年电影版与1995年电视版,孰优孰劣?

        两百年前,当简奥斯丁开始描绘她所熟悉的庄园生活时,她也许没有想到,对她周围这些乡绅男女的细微观察会被后世的批评家和艺术家用了放大镜来细细地研究。她的描述无疑是有局限的:从阶层上来说,她的笔下永远只有她所在的那个阶层:乡绅和新兴资产阶级。既没有店员、雇员等小资产阶级,也没有贩夫走卒、佣人农夫等无产阶层,对贵族生活的描写也甚少。然而,就是这样一架视角有限的透视镜,却掀起了了田园生活中的暴风雨。在她最初创作小说之时,我猜测她可能只是想用戏谑讽刺的笔触写几个爱情故事和家庭小说,然而,即使是自发地而非自愿地,她的小说成为了辛辣的现实主义小说:那些寥寥几笔刻画出的贵族夫人们的嘴脸,其走狗们的谄媚,英国婚姻与继承制度的荒谬,新兴资产阶级与没落贵族间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无一不被描写得生动有趣;而正是由于这种自发性,读来更觉浑然天成,生动有趣,因为那就是她自己的生活。   这也是我看到的1995年版电视剧《傲慢与偏见》和2005年电影版《傲慢与偏见》的最大区别所在。简言之,就是95年版把原著忠实地拍成了现实主义作品;而05年版只能算是浪漫主义的言情小说。   95年版的人物诠释,夸张、戏剧,我们仿佛可以看到简奥斯丁下笔时想象的读者会心一笑。班纳特太太那抑扬顿挫的台词,科林斯先生那像是几百年没有洗过的头发,都给人这样的感觉。伊丽莎白是阳光的、健康的,虽然不符合现代审美的身材,但整个人是赏心悦目的。新版凯拉•奈特利饰演的伊丽莎白骨瘦如柴,瞪着大大的眼睛望着达西先生,瞬间让我穿越到《一吻定情》之类的言情剧;他们的对话是降调的,包括朱迪•邓奇饰演的德•包尔夫人,也是特意压抑,尽量想回归日常生活中对话的状态。这两种表演孰优孰劣,不能妄下评论,不过回想《傲慢与偏见》的原著,简奥斯丁的笔下其实每一幕都是戏,从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头几次对话,到柯林斯先生荒唐的求婚,到旅行中去德•包尔夫人家做客,每一幕都有强烈的戏剧冲突,而且是一场接着一场,几乎没有停顿。我看电影和电视,最大的感慨就是编剧真好做,只要忠于原著拍出来,就几乎没有冷场。在这里,人物尖锐的性格和语言起了很大作用,这就是为什么95版的演员即使用夸张的戏剧语言把台词说出来,也不让人觉得超现实的原因所在。   05版的《傲慢与偏见》在镜头语言上的运用独具匠心,有文艺范儿的美。伊丽莎白站在英格兰旷野中眺望远方,宾利先生离开之后仆人向空中掀起的白色桌布,达西和伊丽莎白在舞曲结束时四目相对、忘却旁人的眼,这些转场几乎是一首华兹华斯的田园诗。十八世纪的田园生活拍得甚有野趣,庄园的牲畜,青翠的山野,热闹的舞会,肮脏的街道,还有班纳特太太跑出去追柯林斯先生时那呱呱叫四散的一群鹅。然而,说到有人物的场景,这版就不如95版电视剧了。两人在彭伯里庄园偶遇一场,达西从自家的水塘中湿淋淋地出来,两人几乎在最原始、最自然的状态下相遇,看得心儿怦怦直跳;相比之下,05版设计伊丽莎白透过门缝看到达西,就显得不那么高尚;还有伊丽莎白接到简来信说妹妹私奔一场,95版的达西双眼发红,拳头紧握地离去,很符合他的性格,同时也符合书中描写的伊丽莎白误会的下一个悬念;而05版不知是不是为了节约时间,达西当场就说出“我来帮忙”的话,不但不符合原著中他矜持含蓄的身份,简直就是现代电视剧的高富帅。   《傲慢与偏见》的中心思想是现实主义作品,虽然是以上层阶级的眼光来看的现实主义。正如书中作者借伊丽莎白之口说出的一样:“他是个绅士,我是绅士的女儿。”这是场门当户对的婚姻,不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言情片。95版的《傲慢与偏见》初看起来不突出,然而行云流水,演技一流,剧本还原度极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剧。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Leave a comment

《消失的爱人》: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含情脉脉的面纱Enter a post title

        也许是事先知道了故事里会有转折,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并不觉得特别意外。大卫芬奇显然想把一部悬疑剧拍成一部伦理剧,所以他把转折放在电影一半的地方,又让我这样期待看悬疑的观众觉得转折太快,以至后面的七十分钟都变成了女主的独角戏,顶多加上点他一贯的犯罪写实风格,并没有多大惊喜。  当然电影还是好的,好的有几点。一是如film noir般浓烈的犯罪风格,女主拿着刀片割开高潮中的喉咙,血就像黑色大丽花一样在床上绽放开来,这在国产剧里是绝对不会出现的残酷的现实;女主的逃跑、在山区酒店中的经历让人想起《十二宫》,远离都市疏离人群的罪恶,在腐烂的地下室中慢慢发酵。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大卫芬奇从来没有变化,依然是那个我尊敬却不能说最喜爱的导演。  二是女主的表演。虽然缺少了“美国甜心”式的外表,但她冷峻清淡的面容反而与这部电影的风格融为一体。所有的画面都是冷色调的,没有一帧是暖色,正如她冰冷的眼神。看罗莎蒙德·派克在一些采访中的表现,她根本不是影评中那样的风格,可见她为了演好电影确实付出了很大努力。  Gone Girl的故事主线是个反转片,但其实反转得很有限,满足不了大多数观众的智商需要。所以,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还是“资产阶级的”家庭关系。我看完电影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含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这最能表示这部电影的主题。在美国和欧洲这样的发达国家,夫妻间也总是彬彬有礼的,说话间用“请”,“亲爱的”,“谢谢”,“亲爱的,请递给我一下盐瓶好吗?”看着煞是举案齐眉,羡煞旁人。婚姻是把两个陌生人变成最亲密的人的一种行为,没有人在最亲密的陌生人旁边还可以永远做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正如《欲望都市》中Carrie忍不住在Mr. Big身边放屁一样,任何人都会有丑陋的一面,柴米油盐、打嗝放屁,你身边的那个人不总是在亲吻你前用手指划过嘴角的人,也不可能永远都说着上东区文雅的书面语言。美国如此,欧洲如此,中国也如此。结婚前同居是多么必要啊!  还好,我们还有孩子。费孝通先生多么英明,在七十年前的《乡土中国与生育制度》中就已经阐明了这一点:一个婚姻有了孩子之后才能变成稳固的三角关系。我们的女主虽然没看过费孝通,但自发地作出了最能维护她婚姻关系的选择,当然,这也是大多数家庭做出的选择。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Leave a comment

《星际穿越》:还记得《飞向人马座》吗?终于找到了可以拍它的导演了

看《星际穿越》的第一遍,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我十几岁的夏日的午后,我捧着一本从图书馆借来的《飞向人马座》看得津津有味。那是我看的第一本长篇科幻小说,没有想到,也是中国二十世纪以前最好的一本科幻小说。几十年后,诺兰回到了硬科幻的世界里,把所有人童年时期看过的那种最原始的科幻梦想搬上了银幕,以一种近乎完美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我们如今看的科幻,几乎被炫丽的特效所蒙蔽了。所有的设备都是最新的,像是刚刚从工厂里下线(参见《饥饿游戏》);主人公身上的装备全都一尘不染,像是生活在无菌车间里(参见《地心引力》);所有的信号都是数码的,美得就像站在挂历前表演(参见《源代码》以及几乎现在所有的科幻片);所以,当我第一次看见电影里出现陈旧的、几乎是铺满灰尘的NASA秘密工厂,我多少是有几分失望的。但随着电影情节的推进,我意识到我犯了一个错误。童年的回忆涌上心头,最真实的画面是我们最初始的记忆。所有的一切都真实得可怕,真实得像几十年前,《飞向人马座》的女主人公误入飞船而冲上太空时的情景。后来我才知道,诺兰拒绝了一切3D和绿屏技术,他用胶片拍摄,尽力还原了电影本来的面貌。这让人觉得,这个故事是可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那些玉米地是他找人种的,那个黑洞是他用了800TB的数据做出的最接近真实的黑洞;那种胶片带来的些许的模糊感,让人觉得这与数码摄影的那种冷冰冰的割裂的美感是不同的。技术并非不好,但技术容易让人忘记,你最初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这也许是诺兰不用手机,也不用email的原因所在。他并不是摒弃技术,而是在努力讲述故事。在故事的内核面前,一切技术只不过是为人所驾驭的东西。 甚至这个故事本身也是。我说它像《飞向人马座》,是说这部电影与诺兰的其他大部分电影不同,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烧脑片”,故事结构本身是平淡无奇的线性叙事。看这部电影,你需要的是物理知识的储备,而非像《Inception》或者《魔术师》那样复杂的逻辑和推理。在近未来的地球,由于沙尘、空气含氧量下降等原因,人类急需找到一个新的方法解救自己的后代。于是以马修·马康纳为代表的宇航员离开了自己两个年幼的孩子,向着不可知的茫茫太空挺近。飞翔,不断地飞翔,远离家园。这样的澎湃激情是人类探索太空的最初动力,当Endurance飞越土星时,那巨大的美丽的光环让人觉得,我们是如此渺小,而宇宙是如此壮丽,像《飞向人马座》一样,不论最初的原因是什么,当你逃离了地心引力之后,剩下的就只有无穷无尽的世界让你去探索。 寻找家园这个故事其实是对人类最根本问题的探索: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恢弘的太空除了美丽之外,给予我们的是深刻的不安全感。哪里才是我们的下一个家园?而在找到了家园之后,怎样才能回去最初的家园?地球上吸引我们的最初的东西是什么?难以想象那些充满巨浪的星球和冰冷的岩石都是在地球上取景的,因为它们看起来太疏离、太荒凉,让人无法想象在这样的星球上如何生活下去。而使他回到地球上的动力,是对女儿的爱,正如Dr. Mamm所说,人在临死前想到的最后一件事情都是自己的子女。事实上,这本电影本身就是诺兰送给女儿的礼物,“Flora’s Letter”,这是一个父亲能为自己的孩子所奉献的爱。 这就是所有人说诺兰冷酷,他的作品也冷酷,但事实上他是四个孩子的父亲,他的妻子是大学时的恋人的原因。他有自己的世界,而且正试图把天才的灵感和想象力与一切人类作品中最重要的因素——情感结合起来,向世人呈现出表现力与所表现的内容完美结合的作品。他正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白日梦想家》:自定义的生活

        这部电影的前半段,我以为是Ted一类的搞笑讽刺片。Mitty做着他一直神游天外的白日梦,让我觉得几乎有点莫名其妙。对我来说,这部电影的亮点是从冰岛开始的。当Mitty为了爱情和最后的工作踏上旅途,去寻找他崇拜多年却一直素未谋面的LIFT杂志头牌摄影师Sean时,这部电影才真正对我开始展开它的意义。绿色的岛,蓝色的海,几乎无人的世界,直升飞机在低低的云层里飞,像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画家的油画。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梦想的生活是Sean式的,漫步喜马拉雅,俯冲喷发的火山,他的生活没有“做到”和“做不到”的区别,只有“喜欢”和“不喜欢”的区别;而现实的生活,是Mitty式的,有一个专横跋扈的老板,诸多不如意的生活,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以及,心里每时每刻都在想,却从来没有去做的梦想。 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是平淡的、单一的,就像装程序时的标准配置,沿着既定的道路一条道走到黑;对于那些走了不寻常路的人,是抱着看八卦、看失败的心态开始,而以嫉妒或者幸灾乐祸的心态而终。确实,能做到像Sean那样首屈一指的大师一样的人寥寥可数,可是我们至少可以在一些小事上面,做一些自定义人生的选择。 所以有些人选择了集邮,有些人选择了听戏,有些人选择了跑马拉松,有些人选择了旅游。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做得更深入些,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都可以。更重要的是,如Sean所说,“有时候我并不为拍一张照片。”他是超越了一切束缚的人,在世界上,没有任何物质的东西可以限制他了;名、利、甚至他的作品,都能不为所动。他达到了生活的最高境界——自由,这也是Mitty坐在醉酒的飞行员驾驶的直升飞机里,看着北冰洋海天一色的风景时所领会到的,尽管只有五秒钟;这也是跑北马的人在终点时领会到的,是各种背包族、追星族想要领会的,也是像我一样的文字爱好者在写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领会到的。 最好的生活不在物质,不在能做到与不能做到;而在心里,在于喜欢,在于盼望。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About Time 时空恋旅人:没把时空穿越拍成科幻片的成功

          最近看了两部关于时间穿越旅行的电影,结论只有一个:别把时间穿越拍成科幻片。  第一部是Coherence,中文名《彗星来的那一夜》,试图把它拍成正经的科幻片,视角巧妙,情节惊悚,耗费脑细胞无数,是个不错的科幻片。然而一牵扯到时间穿越的问题上,各种bug就纷纷出现,一会儿说时空只是少许改变,一会儿女主在别的空间中的命运已然大相径庭。各种解释不清楚。  所以第二部About Time就好很多,因为它摆脱了这种想把时空穿越拍成正经科幻片的作大死想法,而是把它彻彻底底地拍成了一部心灵鸡汤式温馨治愈片。  首先,这部片子里能够穿越的人是有限的,只限一个家族,而且只限这个家族里的男人。简单的说,就是父亲和儿子。所以,现在你明白它其实是一部父子教育成长篇了吧……  其次,这部片子完全避谈穿越可能发生的bug。绝口不谈技术层面的问题,比如要是穿越回去会不会看到过去的你,过去的你会不会把现在的你杀死之类。  再次,这部片子的情节主要是围绕着爱情和亲情来说的,基本拍成了一部合格的心灵鸡汤片。既然少了很多技术问题,那么真正的问题其实是,如果你有能力回到过去,把你的生活改变,你会不会让生活重来一遍,把没有做好的地方做好,把做好的地方做得更好?  片子给出的答案是不会。片子给出的答案是,把每天都当成只有一遍来过。即使是暴风骤雨的一天,也可以看到生活中的美;把每天尽量做得最完美,对家人好一点,对工作认真一点,对困难豁达一点……  解释得很好。可是,生活中总还是有让人后悔的事情啊。总有想把哪天或者哪段生活重新过一遍的冲动。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Coherence 《彗星来的那一夜》:你是最好的自己

《彗星来的那一夜》是部不错的科幻电影。它的假设是有无数个平行的时空,每个时空中都有自己,过着略微或者完全不同的生活。彗星来临地球的那一夜会导致无数平行的时空被联结,人们可以穿行在时空中,看到另一个时空中的自己。女主角Em是个失意的芭蕾舞演员,她发现了这个秘密之后决定来到另一个时空,取代那个更好的自己。  看完了这个电影之后,放弃漏洞颇多的假设概念不谈,我和家属首先谈了一下关于自己的无穷多个可能性。我问家属,如果你能像Em一样穿越平行时空,会不会拎着菜刀去杀了那个最好的自己?他反问,你觉得会不会有一个不是那么好的自己,拎着菜刀破时空而出,杀了你?  然后我们反思了一下各自的人生。我思考的结果是,我的人生(到目前为止的)虽然不算最好的人生,但肯定也不算最坏的人生。如果我中学的时候没好好学习,没考上大学,或者上了中专,这可能是我人生到目前为止最大的分水岭。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分水岭,很多我都没有做出现在看来最好的选择。但起码有些选择我做对了,或者说,我努力了,导致我还比较满意我现在的人生结果,并不想提着菜刀把另外一个成为大律师或者大富豪的自己杀掉。  之前我看过一个科普小短片,叫《十维空间》,是给大家解释不同维度的空间的含义的。我记得短片最后所说,十维空间是空间和时间的最顶点,它意即包含了所有的万事万物的无穷个宇宙的可能性。然后我又想,如果真的存在这些无限的平行空间,那么,比你现在更好的空间,和比你现在更坏的空间其实是相等的。  家属说,这要看你如何定义好和坏。从这一点上来说,好和坏完全是自由心证。你觉得现在的人生好,它就好;你觉得现在的人生坏,它就坏;无论你觉得有多好或者多坏,都有一个更好的或者更坏的可能性等着你。这也就说明,每个人都有后悔没有做出更好选择的时候,也都有庆幸做对了决定的时刻。你之所以成为现在的你,是无数种结果中的一种,It is what it is,是你这个时空中无数次选择的结果,也是最好的结果。  所以每个人都是最好的自己。无论你是多么后悔当时没有努力,或者失去了机会,这都是当时的你在当时各种条件(性格、知识、眼界、外界压力、各种偶然因素如当时天气)的作用下做出的选择,重来一次也很难改变,因为即使是偶然的因素,已经发生的就变成了必然。  从这一点上说,没有另外一个自己。我们一遍又一遍地描摹无穷多个可能的自己,无非是对自己过往的悔意和完美的幻梦而已。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绣春刀》的失败在哪里

      如果这部电影不是口碑与票房差距那么大的话,我要说,这是一部不错的商业片,有逻辑(光这一点就足以秒杀大多数国产电影),有情节,有冲突,也有高潮。导演讲了个好故事,虽然有诸多缺点,但不失为一部可以在电影院看得津津有味的武打片。评价也就到这里了。可是当我听说这部电影的票房还没能收回成本时,我吃惊了。  在现在的中国,看电影的都是什么人?评论电影的都是什么人?  我不明白为什么这部电影没有人看。其实《绣春刀》为市场化已经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比如导演路阳最初写的剧本其实是三个人的故事,这其实是一种史诗的写法;但为了突出重点,把故事都集中到的张震的故事上面,变成了戏剧的写法。还有刘诗诗的红衣服、大雪,赤裸裸的意图。成功与否先不说,但导演的思路是经过调整的。  但是仍然没有市场,或者市场比我们预想的差很多。许多评论说票房差是因为宣传、渠道、营销没有做好,我觉得本质上是一点:市场品味太差。我不指望这部电影能像小时代一样赚得盆满钵满,因为我知道中国最主要的人群还是在城乡结合部,或者农转非。对不起,我不是想歧视农村人民,但你成长的环境、受到的教育、见过的世面对品味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不是歧视,大而化之地说,这不是《绣春刀》的失败,而是一个时代的失败——在文化上的失败,如同美国在一战前夕也被人说成暴发户,没有文化没有文物没有博物馆一样。希望在富起来的中国社会和中国人里,电影不仅能作为一项商业的标志,也能成为文化的标志,不仅有大多数人可以欣赏的,正常的商业片(如《绣春刀》这样,而不是《小时代》这样的),也有可以给小众欣赏,最好还能收回成本的独立院线,因为我觉得中国缺的不是正常有品味的观众,而是把这些观众聚集起来的商业化能力;更缺的是沉下心来做事情的长远打算,而不是浮躁的赚完钱就跑,哪里赚钱去哪里的扰乱市场秩序的做法。  说回电影。我一直觉得戏剧的三一律是舞台艺术的黄金定律,虽然电影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如果能把三一律做好的,成品一定不差。《绣春刀》其实有这种思维,但没有完全做到。三个锦衣卫,各有故事,说是心怀鬼胎也好,心事重重也好,各种冲突累积到一起,终于在一个大雪的夜晚达到了顶峰,造成了国家和个人的双重悲剧。我觉得导演是照着这个想法拍的,各种情节的冲突、包袱的揭露也往这个路子上靠,如果拍好了,可以是《两杆大烟枪》或者《雷雨》一样的大喜剧大悲剧。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Leave a comment

The Good Shepherd《特务风云》:我是好牧人

长周末的晚上,突然想起来看这部差不多十年前的电影。故事没有火爆的画面,没有跌宕的情节,然而一看就是三个小时,直至深夜。 这个片子的英文名是点睛之笔,中文则完全没有把它翻译出来。不过也是,在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很难表达出宗教给人带来的责任感。这片子里,马特达蒙与意大利黑手党老板的一段对话是题眼。黑手党老板说:“我们意大利人有家庭,爱尔兰人有故土,就连黑人也有音乐。你们有什么呢?” 马特达蒙回答:“我们有美国。” 马特达蒙饰演的爱德华的一生都在为美国而奋斗,也在为他父亲的背叛而赎罪。他希望成为一个为美国披荆斩棘的人,事实上他也做到了;他抛弃了一切感情、人情味,杀了自己的老师、儿媳、同事,就连他唯一真情流露的初恋也被他弃之脑后。他的生活中只有责任、大义,他成为了一个好的牧羊人——从青年时代加入骷髅会开始受到的精英引领大众的洗礼影响了他的一生。只是,当他翻看父亲当年留下的遗言,他其实违背了父亲给他的一切教导。父亲教导他不要说谎,他终身都在对妻子和儿子说谎;父亲教导他不要背叛,他亲手杀死了他的导师和同事;父亲教导他要做一个好的丈夫和父亲,而这些都如同影片最后十秒钟的美丽镜头中,火焰烧过遗言的痕迹一样,只留下小小的、无足轻重的灰烬。 他希望做到这一切,然而他什么也没有做到。 他和初恋女友重逢的那个晚上,女友对他说,她一直在幻想如果他们两个生活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也许是个小小的大学城吧,你也许会教诗歌。”那是多么让人向往的、世外桃源的生活。然而,让年轻的爱德华再选一遍,我想他仍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OSS,那是他注定的人生道路,即使人到中年再回首,已不知对错。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Leave a comment

《壁花少年》:每个作家都曾经是宅男

             《壁花少年》记录了一个宅男少年高一生活的点点滴滴。他的英文老师是宅男;导演在拍片的时候也把自己代入了这个小宅男。头脑聪明体育没戏,在学校里不受待见,看见喜欢的姑娘不敢出手,有一个《死亡诗社》般的领路人把自己领进了精神世界,最终变成一个合格的文艺男,是这个世界上大多数内向聪明的男青年的最终出路。  既然所有的文艺男都是宅男,那艾玛沃生就是妥妥的宅男女神。高两届的学姐有美丽的容貌和不为人知的过去,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可惜艾玛沃生的美国口音不过关,怎么看都像从霍格沃茨退学下来的。演哈利珀特的时候没觉得,现在看起来演技真是最多只能算一般;更糟糕的是她一大厚肩膀还穿吊带和无袖衫,真不知道导演的品味是怎么来的。总之,是个不接地气的美国校花。  高中生活多美好。即使充满了暴力、粗口、Bully、同性恋、大麻和童年阴影,最后想起来也觉得温暖。那是可以藐视一切的年少轻狂,因为“回忆的日子还没有到来”,人生才刚刚开始,而“We are infinite”,张开双臂拥抱的这个世界有无限可能。年轻就是可以忘记一切糟糕的过去,因为轻装上路,所以没有负担。从最后五分钟的台词来看,小说写得比电影好。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