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电影评论

《云图》:大卫·米切尔的手术刀与沃卓斯基的交响曲

小说《云图》如同一把手术刀,锋利、精准、刀刀见血,直击人心。大卫·米切尔理工科出身,受到传统欧洲教育,又在亚洲文化中浸淫多年。他的小说有一种东方与西方文化碰撞和结合的微妙平衡。小说《云图》胜在结构,1-2-3-4-5-6-5-4-3-2-1的叙事方式像一张庞大的网,铺天盖地地把读者罩住,让你在迷宫里被耍得团团转,又如同急于寻找出口般寻找每个故事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欲罢不能。 电影《云图》是一场急速赛车般的体验。视觉效果无敌的沃卓斯基姐弟与导演过《罗拉快跑》和《香水》导演Tykwer,这三个智商与创意无敌的人联手,把这部据说是最难拍成电影的小说改编成了视听体验。电影的头三十分钟如同过山车慢慢爬升一样,把1,2,3,4,5,6六个故事的开头展现在观众面前,之后开始急遽旋转,闪回、剪接、碎片一样的拼接,在每个故事若有若无的联系间穿梭来回,用电影所独有的蒙太奇和音乐把同样故事的主题连接在一起。每个故事的讲述方式都是顺叙,但故事之间的顺序被完全打乱,观众如同被倒吊在过山车上,不知道下一秒看到的会是什么,只觉得新奇、心悸、此起彼伏。 小说和电影《云图》让我们同时作为读者与观众看到了阅读和观影所能给我们展现的最大的可能性,作者和导演把这两种媒介的优势都运用到了极致。这是一部书的胜利,也是一部电影的胜利。 电影并没有改编小说太多。《云图》原书中是六个几乎没有关系的故事: 1. 1850年,南太平洋的轮船上,律师Adam Ewing的航海日记,与一个黑奴的友谊; 2. 1931年,比利时音乐家Robert Frobisher写出传世《云图》交响曲,与老年天才作曲家和同性恋人之间的纠葛; 3. 1975年,记者Lousia Rey调查旧金山一座核反应堆安全威胁丑闻的故事; 4. 2012年,出版商Timothy Cavendish逃出老年疯人院的故事; 5. 2144年,近首尔,克隆人Sonmi-451觉醒并加入地下反抗组织的事迹; 6. 后末世时期,人类文明被毁灭,夏威夷,原住民Zachry与高科技文明残存者互相帮助的故事。 这六个故事发生在人类浩瀚历史的不同空间和时间内,如同茫茫夜空中散落的群星,在不同时刻,散发着它们独有的光华。但看似不经意的线索,如胎记、纹身、出现在每个故事里的名字、纽扣等等,成为把这些星星串在一起的丝线。这些故事,通过不同的传承方式,冥冥中传到下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手里,并对他们的命运产生千丝万缕的改变。律师的航海日记写成了小说被音乐家读到;音乐家与情人的书信被女记者看到;女记者的故事被出版商出版;出版商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被克隆人看到;克隆人的事迹被后末世时期的原住民奉为神明,并沿着她的道路前进。这些传承的方式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变化,但祖先所做的事情,哪怕只是一次历险、一段友谊或者爱情、一个决定或者一次决心,都会被后代捕捉到,对他们的命运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人类前进的历程。 不管在什么时代,人类所追求的都是同样的东西:自由与爱。而这些东西,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欲望的膨胀,反而变得越来越难获得。19世纪的种族不平等,20世纪初欧洲文明的没落,后期的大国冷战与勾心斗角,发展到22世纪人类对克隆人的压迫与满足自己的私欲,最终导致了人类文明的毁灭,重新回到人吃人的黑暗时代。大卫·米切尔的哲学,是人类文明的进程并非线性,而是轮回;而不管在什么时代,鼓励人类前进与阻碍人类发展的,始终都是两股相对的力量,我们若能活下来,不是因为战胜敌人,而是因为战胜了自己。 小说中,每个故事中共同出现的线索展现了这一点,而在电影中,沃卓斯基与Tykwer则加入了用同一帮演员演六个不同故事的方式,让这轮回式的历史变得更加直白。电影结束后的演员表让我们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汤姆·汉克斯和海莉·贝瑞各演了不下十个角色,其他主要配角如裴斗娜、休·格兰特、苏珊·萨兰登、Jim Broadbent、Jim Sturgess等也各演了起码五六个角色。周迅也有三个角色,只是出场时间都不太长。考据流可以仔细看看,这些在每个国家都能独挡一面的大腕演员联合出演的这种感觉可不是在什么电影中都能看到。这种新奇的做法有些缺点,比如汤姆·汉克斯的奇异化妆和服装总有点走错片场的穿越剧的感觉,而不同时代、不同种族的角色让一个演员来演对化妆师来说确实有些吃力。但正如同在迷宫中寻找线索、坐过山车看到下一个转弯、听旋回舞曲听到似是而非的动机,这些演员和线索的出现无疑很好地串起了整个故事,让这宏伟的主题和野心勃勃的构思变成了雷霆万钧的交响曲,展示出人类宏大而悲剧的历史。 我在生日这天赶上了电影的首映日,周五的下午影院上座率颇高。三个小时的电影竟然没有一刻觉得无聊或者冗长,我心里对沃卓斯基和Tykwer不由得叫了声好。这是部绝对值得看第二遍的电影,联想到安迪·沃卓斯基接受采访时说的:“(投资人)觉得概念和卡司都特别好,就是没人给我们钱”时的辛酸,我要对他们的创造力表示由衷的祝贺。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从Looper看美国电影业的海外前途

Looper,又名《环形使者》,是近来为数不多的在美国和中国同步上映的所谓“大片”。前有布鲁斯·威利斯这位著名的从美国大片时代就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动作明星,后有Joseph Gordon-Lewitt这位走小文艺小清新路线而受到中国广大文艺女青年喜欢的演员,此片在美国和中国都有良好的市场基础,票房高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不过和在中国的朋友对了对剧情之后,才发现此片在美国和中国的版本有巨大差别,简直不亚于某些港内合拍片的两个天壤之别的公映版本。首先,美国版里,许晴一言未发,许多镜头,怎么说呢,拍得跟周大福广告似的,搞个特写,或者加个柔光、逆光,许晴画着浓妆,披着头巾,回眸一笑。这个我也能理解,因为笑容、美貌、爱情故事是无国界的,但语言不是。但是据说在国内版本,许晴是说了话了。让许晴说什么呢?就她这个角色在故事中的重要性而言,完全可以通过布鲁斯·威利斯的叙述来表现。许美人的花瓶作用,充分表现了美国观众对亚裔角色的关心程度。 其二是上海2070年的末世景象。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印象,前几年是绝对倒退一百年的前清风味,恨不得每个人都跟郎世宁的画儿里长得一样。这几年由于金砖四国崛起了,大城市国际化,于是变成了前清风味和末世景象的混合体。基本上是东方明珠顶个球,美女还是云髻高束,男人基本长得跟修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华工照片似的。问题在于,据说中国版本加了无数广告,比如京东苏宁什么的,我在美国影院完全没看见,只看见浦东外滩的云山雾罩和穿梭其中的飞行器,让我想起《云图》的预告片,混合了生活气息和末世情结的怪异景象。 美国人越来越知道海外市场的重要性,这种质朴的方式不失为一个好的开头。我记得在Media agency的时候,有媒体来做提案,说现在有技术可以做到在播放的电视剧里做品牌植入,拍的时候背景是空白,播的时候就可以把金茂大厦挂上我们品牌的户外广告,男女主角在前景你侬我侬,背景就是外滩波光粼粼烟花绽放衬着LED的巨大牌子。然后我突然想到,由于金砖四国如此重要又如此有钱,还有如此良好的群众基础,美国作为一个文化和价值观输出国完全可以这么拍:四国各找一个美女,让布老头子拍四遍,然后去上海、里约、莫斯科和孟买分别取景,CG一画,在每个国家公映就放该国的版本,用该国的美女,插该国的广告,不但海外收入大大增加,赤胆英雄还能谈四遍恋爱,简直是天下一家的解决之道啊。

Posted in 乱七八槽,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 Leave a comment

Taken2 《飓风营救2》:新好男人连姆尼森

近东和中东不仅是经济热点,最近两年连电影里也屡屡出现。MI4把场景搬到了迪拜,伊斯坦布尔也满足了西方人对东方的一切想象。Tinker Tailor里把原作的香港搬到了制作成本相对减少的伊斯坦布尔,Taken2里,观众们更是大饱眼福了一场伊斯坦布尔的屋顶风光。宏伟的教堂,海风和汽笛,亚洲与欧洲的分割线,东方与西方的碰撞交汇,时空的横剖面,连姆尼森在船上细细地给女儿讲这座历史之城,海上烟火盛开。 这一部的重点放在父亲和女儿救妈妈的情节上,比起上一部,打斗戏份少了些,但是情节仍然从头到尾都扣人心弦。Taken系列的妙处在于,作为前特工的连姆大叔,总有在电影里教外行怎么做特工的情节,顺便也给我们这些外行观众普及了特工知识。上一部教女儿怎么向外界传递绑架者的信息,这一部则走得更远。他凭借一只手表的秒钟计算自己被绑架了之后走了多远,凭借出色的听力记住自己所经过的位置,然后又教女儿如何用一只圆珠笔,一根鞋带,在地图上找到自己所处的精确坐标。看完这部分,我也觉得自己如果被绑架,可以知道被绑去哪里了! 小美女也不负众望,从一个菜鸟成长为能救爸爸的姑娘,临危不惧,很有女承父业的潜质。连姆尼森大叔近两年越来越多地在银幕上扮演好男人好父亲的形象——没办法,他长得就像好人,那副慈爱的、过分担心女儿的脸简直就是银幕下无数父亲的写照。纵然他能教会女儿开着出租车在伊斯坦布尔的街头横冲直撞,但在两次挂掉路考的女儿考试时还是坐在DMV外面的板凳上担心得要死。另外,片子里的海滩和逆光让我怀念南加州了。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Leave a comment

Samsara:轮回与永生

两千多年前的埃及人就已经参透。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死亡是每个人的最后居所。生是暂时的,死是永恒的,死是永生。 两千多年来,追求永生的方式多种多样。埃及人发明了木乃伊,古代人发明了宗教,现代人发明了宗教仪式般的交通、机械化大生产、人类的不同形态和人造人。 从自然到宗教,从宗教到现代生活,Samsara这部没有一句台词、对白或画外音的纪录片呈现了各种追求永生与在地球上永恒存在的镜头。迪拜的通天塔,密宗的坛城,屠宰场里不见血的大开杀戒,快镜头中地铁里不断移动的我们。我们如同地球上的一粒沙子,在精密到类似于仪式式的日常生活中机械运转,匍匐在从曼谷到耶路撒冷,从西藏到欧洲每座城市最高、最宏伟的宗教建筑前面,讲述人类与生俱来的希望。 影片中的各种文化和景象,我去过的、没去过的城市,熟悉的、不熟悉的文化,呈现在镜头前面的形式都很有创意,大部分给人震惊的感觉。比如大漠中的斗转星移,用快镜头的方式呈现日夜变迁;极端对称的山水,奇特的地貌;但更令人震惊的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在镜头下呈现出宗教的感觉。一班一班的地铁,川流不息的工厂工人,养鸡场屠宰鸡群的机器,还有夜色下,灯火流转的车行道和高楼大厦中明灭的灯光。 人类社会的素材可以如此千变万化,90分钟的电影也不过取沧海之一粟。古往今来,在生死的主题之间,我们创造了多少东西,又有多少是无法改变的?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 Leave a comment

Samsara:轮回与永生

两千多年前的埃及人就已经参透。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死亡是每个人的最后居所。生是暂时的,死是永恒的,死是永生。 两千多年来,追求永生的方式多种多样。埃及人发明了木乃伊,古代人发明了宗教,现代人发明了宗教仪式般的交通、机械化大生产、xxx和人造人。 从自然到宗教,从宗教到现代生活,Samsara这部没有一句台词、对白或画外音的纪录片呈现了各种追求永生与在地球上永恒存在的镜头。迪拜的通天塔,密宗的坛城,屠宰场里不见血的大开杀戒,快镜头中地铁里不断移动的我们。我们如同地球上的一粒沙子,在精密到类似于仪式式的日常生活中机械运转,匍匐在从曼谷到耶路撒冷,从西藏到欧洲每座城市最高、最宏伟的宗教建筑前面,讲述人类与生俱来的希望。 影片中的各种文化和景象,我去过的、没去过的城市,熟悉的、不熟悉的文化,呈现在镜头前面的形式都很有创意,大部分给人震惊的感觉。比如大漠中的斗转星移,用快镜头的方式呈现日夜变迁;极端对称的山水,奇特的地貌;但更令人震惊的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在镜头下呈现出宗教的感觉。一班一班的地铁,川流不息的工厂工人,养鸡场屠宰鸡群的机器,还有夜色下,灯火流转的车行道和高楼大厦中明灭的灯光。 人类社会的素材可以如此千变万化,90分钟的电影也不过取沧海之一粟。古往今来,在生死的主题之间,我们创造了多少东西,又有多少是无法改变的?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 Leave a comment

Premium Rush 《致命快递》:快递员也有春天

说《致命快递》是美国版《疯狂的赛车》的有点夸大其实。除了都有骑车在城市的公路上狂奔的情节之外,两者没有任何相似之处。《疯狂》的多线索叙事、复杂的人物关系、情节和结构的巧妙设计都是《快递》所没有的,虽然看着也用了倒叙的手法和看似的多线索,但基本都是小儿科水平。看着看着,总觉得好莱坞编剧低估了观众的智商,以为我们都是100除以4不知道等于几的水平嘛。 公路片是电影向来热爱的题材。一路跑,一路编,就有好多故事可以写。夏天的纽约又是如此生机勃勃、红尘万丈,众生杂相,不一而足。小囧脸的囧字脸比两年前Inception的时候宽了一半,可是还是一副小清新的模样,纵使在这部片子里他的职业改成了骑着自行车送快递的工人阶级。为帮亚裔女孩送快递给华裔黑帮(这个设定怎么看怎么没法表扬,囧),他们xxx;可惜如今的纽约治安太好,连个像样的反面组织都找不出来,所以只能和笨警察、坏警察、以至自己人一路作斗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影片除了拍得过于简单之外,整体的可看性还是不错的,算是个配角的亚裔女孩这回也找了个不算太离谱的亚裔演员。唯一比宁浩好的地方是骑车行进在城市车水马龙中的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感,以及城市快递员们享受骑行与冒险精神在工作中的体现。这让我想到北京的快递员们,每次看着他们一头汗水从怀里掏出个变形的盒子我就觉得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作为城市之王的他们》,我们什么时候能拍一部他们的电影呢?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 , | Leave a comment

The Odd Life of Timothy Green《蒂莫西的奇异生活》:父母必读

话说小时候,大部分孩子都有爸爸妈妈说:“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你是充话费送的”之类各种胡言乱语的经历,虽然我是很聪明不信的,但有的孩子居然信了,还伤心欲绝。在这部电影里,这个孩子倒真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花园里长出来的。Jim和Cindy夫妻多年不育,被医生判了死刑,然而在一夜幻想之后的一个奇怪的暴雨之夜,一个浑身泥土的孩子从他们家花园冒了出来,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当了父母之后,我们才深刻地意识到,孩子是一生中最大的礼物。人类是不公平的,爱从来都是长辈给予晚辈,人舍得为自己的孩子花钱,却不一定舍得给自己的父母花那么多钱;人给予自己父母的爱很可能没有给予孩子的多。每个人都欠着父母的恩情,却又把这份情传给下一代。为人父母之前,怎么样也想象不到哺育一个孩子会费多大的辛劳;如同影片中Cindy所说那样,We want it to be perfect. Not him, but “it”, we want his childhood to be perfect.我们希望给他一个完美的童年。为了这个完美,所有的父母都在磕磕绊绊中前进,学习怎样为人父母,为人师表,给自己孩子做最好的榜样。为了弥补一个错误,家长们又犯了更大的错误,而美好的生活就在这错误和摸索中不断前进。 Timothy Green是给Jim夫妻的礼物,也是给他们一个学做父母的机会。可能没有多少未婚青年会有所感触,可是做了父母的我们却在影院里看得感动深受。父母是那种会为了孩子能上次足球场不惜一切代价求教练的那种人,父母是为了孩子不顾脸面演奏自己不擅长的音乐的那种人。父母是一种职业,却是最辛苦,也是大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职业。Timothy在给父母的心中写道,你们是爱我最多的人,比其他的任何事情、任何人都要多。这个孩子,和他来时一样奇异地最终离开了,Jim和Cindy得到的是一季温暖的家庭生活,以及学习为人父母之道的成长。最后他们终于如愿以偿,他们的故事打动了领养中心,给他们送来了一个真正的孩子。可是我却在电影院里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因为我知道,每个孩子对于父母的记忆都是独特的,那个可爱的古灵精怪的Timothy永远也回不来了。 影片拍得不温不火,有几个片段很动人,Timothy的小演员CJ Adams无辜的眼神可爱得紧。虽然没有太多的高潮和令人叫绝的情节,作为一部平实的家庭片还是很适合父母看的。影片还穿插了美国的铅笔工业日薄西山的前景和产业工人的苦苦挣扎,以及新英格兰地区美丽的秋季风景,美国中产阶级(工人阶级?)家庭生活的喜怒哀乐。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Leave a comment

《转山》:在西藏的时光

文/王小心 给一个朋友讲西藏。问: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想去西藏?答: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中,人的状态会变得不一样。独自行走,高原平缓,空气稀薄,阳光如酒。人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而抛弃了大都市的自我禁闭和伪装,变得心胸宽敞,信任他人。我们容易与陌生人敞开心扉,与不相识的背包客结伴而行,在街角一坐半天晒太阳,在偏远的寺院和喇嘛聊天。这是自然赋予人的变化,正如人类的歌声到了高原上就变得高亢嘹亮,人类的的眼神到了高原上就变得坚韧不拔。这些风蚀刀刻出来的痕迹,是安于城市一角的我们所追求的,由于难以见到而变得孤独,由于孤独而变得更为壮丽。 台湾同学张书豪因为要完成哥哥的遗愿而骑行滇藏线,路上碰到许多危险、朋友,亲情、友情。我理解他的选择,死去的人往往给活着的人带来许多变化,赎罪也好,内疚也好,励志也好,思念也好,人往往找到一个理由把自己的生活放大,让自己的心灵在某种寂寞和自虐中得到升华。那些平时领略不到的风景,壮美的山川,风幡旌旗,猎猎西风,会让我们的伤口仿佛被冰镇了一样;海拔5000米的高原和风雪,默默无言的修行尼姑,一个接一个的磕长头,会按捺住我们沸腾的痛苦。张书豪为哥哥在高原的顶端放飞风马,而我们觉得自己得到了救赎,那个脏的自己被洗干净晾晒在阳光下。 这就是我们要去西藏和一切艰险壮丽的地方赋予我们的礼物。 有人抱怨这里的故事把滇藏线夸张得太难,从而打消了许多驴友骑行的念头。这确实是电影的缺点之一,尤其是李晓川的重伤情节更显得过于戏剧性,与相对纪实性的风格显得格格不入。但我知道,很多夸大的情节是真实的,或至少是源于真实的。在藏区住过一年的我知道环境给人的心理带来的变化,从而使许多不可能的故事变得可能:人生如梦,在那里,你是自己的试验品。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Leave a comment

Bourne Legacy《谍影重重4》:马特达蒙版的大尾声

谍影重重4一开始就让我有种inception的即视感。雪地戏的大摇杆让我想起梦境第三层里的狙击枪,快到结尾时的Jeremy跳墙让我联想到小李子在蒙巴萨巷战中那堵怎么过不去的巷口。虽然Jeremy Renner比在MI4时也略有发福(可能是角色需要),但还是比小李子苗条很多啊,下来之后一个正手一个反手,两个菲律宾警察瞬间被撂倒,真是不负菲律宾警察的国际声誉啊。 谍影重重前三部基本是走悬疑片路线,这一部由于Jeremy的加盟,走起了动作片路线。与前三部Bourne苦苦追寻自己身份不同,这一部Jeremy充分明白自己要干什么,有什么资本,于是就变成了个人对抗制度的表现戏。悬念的情节基本被清空,主要是看帅哥卖萌和卖肉。卖肉的是Jeremy小哥,继MI4和妇联之后,Jeremy Renner继续瞪着小鹿般纯洁的眼神,我觉得他的眼神比女主都清澈!卖萌的爱德华诺顿,虽然他近两年一如既往的打酱油,整部片子里竟然没有任何出彩的镜头,一直看他嘚吧嘚嘚吧嘚然后就fade out了。。。但美人迟暮,气质犹在啊。虽然穿着衬衫裹得严严实实,可是那个小身板犹自让我萌得流口水。 本片算是相当不错的动作片,阿拉斯加雪山打飞机、营救没有武功的女科学家、以及科学家实验室杀人一节都可圈可点。Jeremy Renner纯洁的眼神望着女主,是个人都会被他感化吧。但场景转到亚洲之后,前面几场相对封闭干净的环境变成了嘈杂混乱的亚洲大市场,飞车决斗固然好,最后却让人有“这么快就结束了?”的感觉,仿佛还有一个高潮没到来。 整场电影基本像是前三部谍影重重的两个半小时尾声,前半部分昏昏欲睡,后半部分意犹未尽。主要看点还是两大帅哥,大反转+功夫秀。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 | Leave a comment

To Rome with Love《爱在罗马》:罗马旅游宣传片

要不是看Woody Allen的新片《爱在罗马》,我都忘记了罗马曾给过我多少的震撼。一开头,威尼斯广场立刻把我拉回到了许多年前初到罗马的那段记忆:宏伟而凄惶,每个角落都是历史。罗马的松树如雷斯庇基笔下的调调一样,顽强而生动地在镜头里一扫而过。Ellen Page眼中的帝国广场,Hayley口中的西班牙台阶,都在黄昏下沐浴着金子的光芒,仿佛亘古不变的传闻出现在了眼前。Woody Allen无疑是爱罗马的,但同时也带着自嘲:看这些不学无术、只知道高蒂的美国人! 几个美国人,一群意大利人在罗马的多线索故事,在这个古老而荣光的城市中被Woody Allen演绎得意犹未尽,令人喟叹。我最喜欢Alec Baldwin的故事。作为著名的设计师,他回到三十多年前居住的罗马,看到Jesse Eisenberg 和Ellen Page演出的一段似真似幻的故事——说得清楚谁是真,谁是幻呢?Baldwin仿佛看到年少的自己,坠入明知不可能却无法控制的情网;Ellen Page饰演的小清新、小文青,抢自己女朋友的男朋友时爱得天雷地火,却在下一刻转身就走,毫不留情。你只是她的过客,这句话在多少人手里变成了现实。 小夫妻出轨一段,则是Woody Allen对男女关系本质揭露的火眼金睛。Penelope Cruz饰演的风骚妓女一出场,多少双眼睛到了她身上;而Milly瞪着一双纯洁无辜的大眼睛,大腹便便加秃头的明星也被她手到擒来。“是出轨然后后悔好呢还是不出轨然后后悔好呢?”是永远的两难处境。Robert Benigni演技了得,他的“小公务员之死”演法的一夜成名奉献了本片最辛辣的讽刺。而最令人捧腹、最幽默的段子则数Woody Allen自己献上的势利的米国中产阶级——他最拿手的那一种。从飞机上的”I don’t like it”开始,这个右倾保守美国中产就与他准女婿家意大利殡葬业的工人阶级家庭格格不入。亲家打招呼的第一句话是“someone died?”笑翻全场。他势利、小气、偏执而神经质,真真假假,我觉得他在许多地方演得是自己。付小费时他说“这里是欧洲,用欧元应该比美元打个折扣”,结果他自夸自己智商150时他老婆讽刺他:“这里是欧洲,你的美国智商也应该打个折扣”。可这么个人,硬是锲而不舍让他亲家站在浴缸里唱歌,还在舞台上设了个莲蓬头,把他亲家捧成了在淋浴下唱歌的全球歌王。 作为欧洲三部曲的第二部,Woody Allen既发挥了他对中产阶级的小嘲讽与小同情,又有对男女关系的深刻见解——然后,还有罗马。Milly站在万神殿前面找不到回家的路,镜头360度一转过来,全是传说啊;片尾的西班牙广场,奥黛丽赫本吃过冰淇淋的浪漫之城,杂乱无章又有自己规则的古都,是否也如同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一样呢?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 |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