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电影

《勇敢者的游戏:决战丛林》:二十年过去了,你还是这么好看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waking王小心(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032617/ 《勇敢者游戏》绝对是中国广大80后的共同回忆之一,因为那是一部当年引进的屈指可数的大片之一。那年我大概上高二,在电影院里看完了之后感到的震撼无以言表。看惯了国产地道战的我们从来没想过电影还可以这样拍,那简直就是把我们生活中的脑洞搬上了大银幕。可以说,这部电影和其他的几部奠定了我爱进电影院的习惯,养成了我爱看电影的习惯,甚至影响了我写影评、上豆瓣,结识一群文艺青年,总之,大大影响了我的生活。 二十年过去了,罗宾威廉姆斯都不在了,而我竟然又重新走进影院,看了重启版的Jumanji。十点多的影院里几乎满座,大家都是带着美好的记忆来的,当然他们不知道有一个当年在发展中国家看过这部电影的少年,如今来到了电影业的中心,坐在了观众席上。看完了只有一个感觉:二十年过去了,Jumani还是这么好看啊。 当然现在的要求不能和当年同日而语。一言以蔽之,Jumanji是一部温馨、幽默、刺激的类型片,特别适合青少年观看。故事的主人公和我当年同龄,电影中当然讲到了如何对待人生、如何与朋友相处等一系列教育内容,但这些内容披着青少年最爱的游戏的外壳,就有了个引人入胜的设定。在这一部里,桌游都变成了更新换代的任天堂电游,而坠入游戏的高中生们在游戏中几乎相反的角色设定是电影几乎所有幽默和张力的来源。印度Nerd变成了巨石强森,白富美变成了功夫熊猫Jack Black– 顺便说一下,Jack Black的演技真是出神入化,光看他演小女生就能值回一半票价。Jumanji变成了丛林,类似寻宝地图的游戏,但游戏本身的场面并没有主角的性格冲突那么出彩。几个我比较喜欢的场景是Alex带着新来的人走隧道,以及充满异国风情的村寨,确实很像我在RPG游戏中碰到的场景。整个剧情基本没有让人喘口气的地方,除了强森和Jack Black还有Kevin Hart的搞笑,而最后感人的一幕,是他们回到现实世界看到已经成人的Alex,也带给观众许多感慨,同时也是对第一部的致敬。 对我来说,也是一样的。当年看Jumanji那个在影院大气不敢出的小女孩已经变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当年三四线城市的电影院也变成了好莱坞中心地段的影院。时光改变了我们多少,听听电影里1996年的Alex问的那句话就知道。当时白富美拼命地在惋惜自己的手机,少年懵懂地问:“Does ‘Phone’ mean something different in the future?” 我们已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可是,在那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现在的我仿佛和二十年前的我成为了一体,我们坐在那里,静静地分享着属于自己的时光。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三块广告牌》:奥斯卡几乎最佳原创剧本

《三块广告牌》顾名思义,是以美国中部某小城外的三块广告牌为线索的故事。这个线索是如此具象,以致我一直以为本片是根据某个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女儿被奸杀的母亲怒于当地警察局找不到杀人犯,于是倾其所有买了三块广告牌,刷上刺眼的标语鞭笞警察。多像真人真事,对不对?然而并不是。这是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编得如此精妙,所有的人物关系,利益和感情的冲突,都在密苏里州这个偏僻的小镇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愤怒而执拗的母亲,患癌的警察局长,警察局里本来无所事事的小喽罗,本来过着幸福生活的局长妻子,抛弃母亲找了年轻小三的前夫,在父母不和妹妹意外阴影下生活的哥哥…每个人都那么有戏,而每个人因此而起的看似极端的行为和紧张的冲突,也有了合理的解释。 广告牌惹怒了局长,他告诉母亲他并非不尽职;母亲说她仍然需要一个答案,局长和盘托出他是癌症晚期;母亲看似无情地说:“那能让你办事更有效率,不是吗?”局长、小喽罗被卷进了这场风波里,而母亲和儿子自己的生活也是。在典型中西部强悍决绝的女人形象的背后,是她对自己没有尽好母亲责任的穷尽一生的后悔;在警察局长兢兢业业、幸福家庭的背后,是这个世界留给他不多的时间;在恐同的小喽罗背后,是他对自己同性恋身份无法认同的痛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有自己立体的性格;这些故事和性格交织在一起,极大地拓宽了电影的丰满程度。我在座位上看得惊心动魄,一个意外接着一个意外,一个包袱接着一个包袱,以致最后母亲和小喽罗一起开车去寻找强奸犯的时候,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仿佛看见了一部家庭爆米花电影的圆满结局。其实母亲最后说的那句话更让我觉得温暖 — 当警察犹豫地问,我们真的要去找那个我们自认为的强奸犯吗时,母亲说:“我们可以在路上慢慢想。”整个片子中,这是她第一次表达出她不一定要做什么的心情。她总是那么决绝,不近人情地批判警察,六亲不认地骂自己的家人,只为了给她的女儿找回公道,但其实内心深处更是为自己的失职找到弥补。而这里,她终于与这个世界和解,更是与自己和解了。 这个中西部的故事风格很像《赴汤蹈火》,所以当我发现导演是欧洲人时实在是大跌眼镜,也许只有开头的插曲《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能透露出点欧洲的背景吧。电影的插曲都很好听,不过我觉得有时候有点太满,风格太多。这部电影最大的优势还是故事的精妙和完整的结构,像一张交错的网,几乎可以搬上话剧舞台。我觉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已经差不多被预定了。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银翼杀手2049》:我们是过去的未来

先说我不是科幻迷,更不是《银翼杀手》死忠粉,在看这部续集之前甚至都没有看过第一集和原著,所以与网上那些专注粉银翼二十年的粉丝的专业评论肯定不能比。只是我在电影后想去查这种未来世界的末世感是源自哪里时,得到的答案是:就源自于《银翼杀手》。 这部电影的舞美设计太强了,我从没见过拍的如此逼真的末世未来。由于我就居住在洛杉矶,幻想这座城市30年之后的样子就更有感觉。滔天的洪水,绝迹的生物,灰色的天空,雨雾蒙蒙中巨大的霓虹灯招牌,亚洲文字,染着头发的妓女。整个城市的基调都是灰黑金属色的,唯一的亮色就是在空中穿梭的飞船的尾灯。这部电影只能在影院看,因为这种基调下,任何光线都会让观众漏掉细节。 我曾经沉迷于国内国外插画家们画的末世感未来城市的感觉,在现实城市中加入金属科技的毁灭感,让人禁不住沉浸其中。我又想了想国内哪个城市最有末世未来感,觉得香港首当其中。九龙城寨这种本身就很末世的构造出现在香港,加之人口密度极高的居民区、千姿百态的招牌、霓虹灯,还有现代高科技营造的虚拟快感,最合适不过了。这种末世感初看起来不可思议,但想想,三十年前的底特律能想到它会是今天的样子吗?一场灾难、一场战争,说不定就让脆弱的人类生态系统崩溃,我们统统在生活在水坝的后面、几万人一栋的超级巨大的居民区里呢? 《银翼杀手2049》的场景设计和《降临》很像,都是巨大或极高到让人敬畏的非人类建筑,果然是同一个导演的作品。除此之外,《银翼》的剧情极其简单,基本就是一个仿生人寻找自己身世的故事,间插与全息影像女友之间的爱情。听起来五分钟就可以讲完的电影拍了三个小时,而且还让人中间找不到可以上厕所的时间,因为观众全程都浸入其中,好像真的生活在那个未来灰暗的时代。排除人物形象不够丰满、对人性的诠释不够丰富这样的缺点之后,这样一个制作实在是称得上完美无缺。 我其实挺惊讶这部片子能在中国上映的,因为美国定级为R,里面裸`露镜头不计其数,虽然其实和性有关的部分并没有裸露。据说国内剪掉了很多镜头,包括浸泡在营养液里的仿生人裸`体。这样下去,岂不是以后大卫雕像都要剪掉了? 今天由于家里有事,我们只能放弃平时去看电影的影院,而去了UCLA westwood village里的Recency。洛杉矶的秋天终于到了,从前几天的30多度高温凉爽下来,看着满街快乐的男女学生,有种回到北大讲堂看电影的感觉。电影院特别古老,是那种巨大的大厅,离屏幕老远的传统电影,可是建筑华丽,装饰精致,卫生间里面都贴着一小块一小块马赛克拼起来的图案,墙上挂着久远的好莱坞黑白剧照,让人也感觉回到了美国的镀金年代,走出影院,仿佛我们也到了当年的未来。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天才枪手》:没作过弊的请举手

我只看过很少的泰国电影,印象中都是小清新的青少年恋爱,还有特别难听的《还珠格格》配音电视剧。《天才枪手》刷新了我对泰国电影的看法,发现这个东南亚一隅、以广告创意和时尚闻名的国家还是有优秀的导演和编剧的。 电影的名字揭示了电影的内容,讲的是两个中学优等生卷入作弊风暴的故事。最开始,我以为是纯炫技风格,比如《天生杀人狂》那种只讨论杀人,不讲政治正确和道德的电影;结果一路看下来,发现不仅讨论了道德,还讨论了社会阶层、贫富分化、阶级跃迁、教育公平等一系列社会和伦理问题。男主女主和男二女二简直就是镜子的两面,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做事的手段都是截然相反的,甚至连性格都是这样。男主女主内向,男二女二外向;男主女主要强,男二女二软弱。然而,正是软弱的人获得了胜利,让人不仅感慨想要打破阶级的壁垒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我本来不是很爱看炫技流电影变成社会派,就像一本小说如果是本格推理,我就不喜欢后面再变成社会派;然而这部电影犀利的剪辑和镜头大大增加了我的的好感。虽然是小小的作弊,却拍成了悬疑大片,让人从头到尾呼吸紧张,起不了身。虽然有些情节不甚合理,但有些却是神来之笔。比如最后STIC考试中女主在想象中弹钢琴一节,让人想起夏洛克的记忆宫殿;还有男女主在天桥上的相遇,那下面一个直行一个禁行的红绿灯让人想起《色戒》中的“2B”房间号,都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就在主角的一念之间。 作为一个亚洲人,没有作弊过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亚洲对作弊的容忍程度好像也大大高于欧美,后者可以直接把作弊者开除。从小到大,我抄过别人的卷子也被别人抄过。高一考政治,我正抄书抄得高兴,老师一屁股坐在我的课桌旁边,把我吓得魂飞魄散。我至今感谢她没有直接把我赶出考场。文具盒里的小抄更是常事,甚至连高考都不例外。大学里有同学当场帮别人写了一份卷子,也有同学找人代替游泳考试被人举报差点毕不了业…但是来美国之后,似乎真是再也没有抄过,可能是入乡随俗吧。 最后说说女主。这姑娘刚20岁,模特出身,身材高挑,长了一张所谓高级脸,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心想真难看,难道是带资进组的?结果越看越有味道,演技也大大加分。回头想想中国,竟然找不到这样的演员,不是顶着一张整容脸的所谓小花,就是演技连整容都不如的木头人,气质就更不用说了。新生代里想来想去,估计只有周冬雨能胜任?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一念无明》:香港语境下的生存困境

香港是我见过的压力最大的社会之一。高收入和高密度带来的高物价与逼仄的住宅环境,足以把每个靠工资生存的人逼到绝望的境地。阿东家的住宅条件恐怕可以被任何一个内地贫困线以上的家庭秒杀,更不要说其他同等GDP的发达国家。十几年前学校的学生会组织去香港交流,其中有个莫名的项目是参观房地产,一口港普的导游得意地向我们炫耀贝沙湾的豪宅,其实也就是一百多平米而已,估计已经是香港收入1%才能买得起的了。 这种逼仄环境下更可怕的是邻居闲言碎语带来的精神压力。正常人在这里都住不下去,何况一个精神病人。恐怕任何一个燥郁症病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都只能恶化。但是,这并不是香港最恶劣的居住条件。远的九龙城寨不说,最近报道的“蚁族”,和150米改装成18个卧室的出租屋,都是香港见怪不怪的现象。那么,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下,精神病人该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那么,正常人该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 《一念无明》是双关的,不仅是在讲燥郁症患者在误解和重压下的生活,也是在讲香港社会在压力下的困境。阿东是有病的,被医生确诊,需要治疗;阿东的未婚妻,精神崩溃在物质和非物质的双重压力下,只能在“神”的面前嚎啕大哭,咬牙切齿地选择“原谅”,她是有病的吗?阿东的挚友在工作压力下跳了楼,他是有病的吗?阿东的邻居余师太在看到邻居需要帮助时一言不发匆匆离去,然后又恨不得把他们扫地出门,他们又有没有病呢? 《一念无明》并没有提供答案或出路,只给了一个相对温情脉脉的结尾,虽然这个结尾对主人公的实际生活并没有什么帮助。阿东和爸爸说,回家吧,可是他们的家在哪里呢?原来的廉租房已经回不去了,妈妈也没有了,弟弟远走美国,他们会去哪里呢?恐怕导演也不知道。但我们多少还是抱着希望的,至少父子还在一起,最痛苦的一页已经翻过去了,希望他们和香港的未来都会越来越好吧。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未来世界的主人翁:死亡还是永恒

今年有本书特别火,就是比尔盖茨在《时代》上推荐的夏季书目之一《未来简史》。这本书和同一作者的《人类简史》结合起来看,能深深感到我们正处在一个剧烈变化和动荡的时代中。比如,1700年的人类生活和1000年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在我们这个时代,科技的爆发使得我们的生活每天都不一样,真正做到了日新月异。二十年前,我们谁能想到今天每个人都拿着一个小盒子在说话呢?《小灵通漫游未来》里面的大部分情节,那时候看起来还是不可思议的幻想,而今天几乎所有的都成了现实,比如视频通讯、自动驾驶,没成现实的也被Elon Musk之流划进了时间线,比如两个小时从纽约到上海。那天和同事谈天,他认为在有生之年,我们可以去空间旅行。技术真是一样好东西。 可是,技术有时候也是一样吓人的东西,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太快,以至于我们没有时间去适应。比如我们人类问了几千年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以为永远不能解决的一个问题:永生。埃及的法老认为金字塔可以永生,中国的秦始皇认为海上仙丹可以永生。但是,现代科技似乎真正能做到永生—他们超越了肉体永生的命题,而是把你的思维拷贝下来,让你的思维继续在电脑中永生。说实在的,我对肉体永生并不感兴趣,永生说到底,不过是你的思维一直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有了思维,你可以操纵电脑做你任何想做的事情。另一项给人带来巨变到令人恐惧的技术是VR。有了VR,你不需要真的去吃饭、去做爱,虚拟现实能直接刺激你的大脑,让你感到美食和高潮的快感。VR技术和思维永生结合起来,人类长生不老、永远活在电脑空间里的理想就成为了现实。 把这一情节拍成电视的是《黑镜》第三季第四集,两个女孩在San Junipero得到永生的故事。现实中,她们是耄耋之年的老妪,住在政府的养老院;虚拟世界San Junipero中,她们是回到自己青春年代的女孩,重新收获了爱情,并能“永远”地幸福地生活下去。我觉得这个名叫San Junipero的虚拟城市的构思很有意思。这里乍看起来像是希腊式的小城,但细想起来确是法老在金字塔里营造的死后城市。数不尽的亡灵生活在这里,虚拟世界给他们建造好了一切需要的东西,正像法老把自己的一切带到了墓地;只不过木乃伊冻结的是肉体,而电脑冻结的是灵魂。她们的灵魂将在虚无的时空中,永远地飘逸下去。 如果你知道自己能活永远,你是否还会选择它?还是觉得死亡其实更好?如果科技能把死亡和生命的界限取消(参见黑镜第二季第一集,女主把她死去的丈夫“Ash”买了回来),那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无论如何,世界正以令我们诧异的速度前进着,也许有一天,死亡不是生命的对立面,而是抗拒永恒的武器。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看不见的客人:反转电影的剧透和观影体验

这个电影一出来之后好评如潮,然后我就被豆瓣上某个粗心大意的网友在广播中剧透了。也就是说,我在甚至还不知道这个电影的内容前,就知道了电影的结局了。 所以,我是带着一种“看你还能说什么”的心态去看电影的。毕竟电影里来回来去就这么几个人嘛,悬念还能玩到哪里去? 结果是,悬念还是有的,不在于结局,而在于讲故事的方式,和故事的层层推进。故事很简单:年轻有为的企业家和情人被人敲诈,来到一家长得介于布达佩斯大饭店和闪灵里的酒店的房间里。当两人发现中计准备逃离时,被一个“看不见的客人”袭击,企业家昏迷,醒来后发现情人已经被杀。企业家被起诉谋杀,因为房间是一个反锁的密室,外人根本没有可以出逃的空间。企业家辩称冤枉,于是来了一位著名女律师为他辩护。影片的主题只有一个: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不知道这部电影是否根据话剧改编的,但它一定非常适合改编成话剧。场景和人物都有限,故事的编法其实翻来覆去也就这么几种,但是,还是以一种观众想象不到的方式发生了。律师和企业家的对话基本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发生,几乎可以用定焦镜头对着拍;两个人不断还原故事、追寻(逼问)真相的过程也可以由演员的重复出场表现。实际上,影片的布置也非常像话剧舞台。黑暗的外景,让大家把目光都聚集在小小的公寓当中(但我没明白为什么三个小时之后就要开庭了,外面还是漆黑一片),对面/对立的公寓房间中,站着一个剪影,随着故事的发展而渐渐清晰起来,等等。 最近有很多由话剧改编的电影。有的不错,比如《十二公民》,有的就比较牵强,比如《你好,疯子》,还有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比如《驴得水》。话剧的魅力在于三一律,在于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展开最大限度的冲突,张力在狭小的范围内爆发,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成功的话剧。《你好,疯子》的不成功,就在于故事没有讲好,虽然是话剧效果,可是前六十分钟,剧情没有任何推进。《看不见的客人》则相反,故事每时每刻都在推进,现实和回忆交织,台词和影像交替推动主线,虽然故事中只有三四个主人公,可是每叙述一遍,都在颠覆观众之前的印象。直截了当,直捣黄龙。 这是这部电影的优点,也是缺点。在一个小场景、简单故事的电影中,怎样防止观众知道了结局就影响观影体验,是这类电影需要关注和改进的地方。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在洛杉矶看《爱乐之城》:造梦的人在梦中看你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waking王小心(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262715/ 经历完这场128分钟的梦境之旅,我们走出洛杉矶Westwood的Landmark影院,长出一口气,西海岸的夜空中的群星在我们头顶上熠熠闪光。还有什么比住在洛杉矶的时候看到这场电影更幸运的呢?那些在我们上班时堵成一锅粥的10号公路和405公路,在片头可用奢侈来形容的长镜头下,变成了世界上最浪漫的地方;完美的摇镜,天衣无缝的镜头衔接,才华横溢的歌舞,电影之城的西海岸风情,这场十分钟的开场戏之后、片头出现时,影院里响起来雷鸣般的掌声,这是我第一次在片头结束时就听见掌声,每个观众脸上的表情估计都只可以用“牛逼了”来形容,正如当年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第一乐章之后的掌声,不是无礼,而是情不自禁地叫好。我相信本片过后,这个镜头毫无疑问地会为电影史上的经典镜头增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住在的Westwood地区,离好莱坞开车不过十分钟。比弗利山庄上的大明星和大导演们,驱车十分钟就可以下山到最著名的奢侈品街区Redeo Drive一掷千金;而旁边林立的电影公司Studio附近,是怀着追梦之心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来的未来演员们。他们个个才华横溢,身怀绝技,然而现在只能为了温饱,一边当咖啡店的服务员,一边应付可能只有几秒钟的角色的试镜。如高晓松所说,好莱坞的餐馆服务员都要比别地儿更漂亮些。打个车,可能uber司机就是南美来的碰运气的演员;工作中,同事的老公就正在一边当商业广告的制片人,一边写着自己毕生想拍成电影的武侠剧本。而公司VP的另一半,已经是为大电影公司工作多年的选片人。只有此时,我才会觉得,我居住在离造梦者如此之近的地方;在西海岸圣费南多山谷的艳阳下,那个已经屹立在此将近一百年的好莱坞,给全世界的观众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多少梦境。然而,能像La La Land中Emma Stone饰演的Mia那样出头的明星,又是多么地凤毛麟角,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只能在餐馆做一辈子服务员。片头的歌舞就可以看出,在好莱坞这样的地方拍电影,找群演是多么容易的事:从近景到中景到远景,少说也有几十个人,个个载歌载舞,而且看上去都有着不逊于专业的演技(想想我们的横店和北影门口群演的演技)。而他们当中,即使演了这样的电影,最后又有多少人能出头呢? La La Land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怀揣梦想的女演员Mia和爵士钢琴师Sebastian,在天使之城相遇、相知,恋爱,为各自的梦想奋斗起落。他们在拥堵的高速上擦肩而过,在深夜的酒吧中相遇,在浮华的豪宅中相识,在好莱坞的夜色中相爱。他们在格里菲斯天文馆中相拥起舞、直达天际的一幕无疑是除了片头之外最引人入胜的一幕。顺便一提,格里菲斯天文馆是我认为的洛杉矶最浪漫的地方之一,而且觉得所有情侣都应该去。不仅是因为那里可以看到著名的“Hollywood”标志,而是镜头扫过的James Dean塑像,检验地球自转的摆钟,呈现整个宇宙的宆幕电影,和居高临下、俯瞰夜晚的洛杉矶时的惊艳和感慨。只有这时,你才能从白日的世俗工作和生活中解脱出来,享受那几分钟属于自己的梦。La La Land,意为梦境,乌托邦,又是Los Angeles的简称。他们的故事之于电影,之于观众,都像经历了一场梦境一样。他们在他们的梦中演出故事,而我们沉浸在他们的故事当中。 Emma Stone和Ryan Gosling在本片中贡献了十分默契的演出,尤其是前者,她梦幻般的大眼睛实在太适合大屏幕了;她的形象就是为造梦而生的。这仍然是2016年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之一,如果说电影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就是有时让我感觉技巧的呈现太过华丽,眼花缭乱,有王婆卖瓜之嫌。同样是复古电影的《艺术家》,在这方面的处理就要平时很多。好在影评的末尾给了观众一个大大的惊喜与喟叹,在不流俗套的同时,也让我们想起自己的人生。好比在步入中年之时,家庭和睦、事业平顺,与另一半出去吃饭,在堵车的洛杉矶随意拐下一条高速,“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酒吧,我却偏偏走进了你这一间”, 在里面弹钢琴的竟然是多年前的旧爱,实践着你们相爱时说过的诺言,那一幕幕电光石火般在你眼前闪过,你又能分清,什么是梦,什么是现实吗?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七月与安生》:红玫瑰与白玫瑰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waking王小心(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258512/   也许是期待太高,我觉得《七月与安生》就是一个普通的畅销故事,用了大家喜闻乐见的青春爱情题材,加上一点儿抖机灵的包袱。也许是因为没有在大屏幕上看,我觉得这个故事给我的共鸣还不如《我的少女时代》,虽然后者的发生地点在台湾,而前者离我的生活更近。 七月与安生,是所有少女的两面,红玫瑰和白玫瑰,蚊子血和白月光,《广告狂人》里面说的,杰奎琳·肯尼迪与玛丽莲·梦露。一个是家庭和睦,父母给预设了人生道路的乖乖女,一个是放荡不羁阅人无数的江湖女,也是所有女孩都向往的半个人生。A面反过来就是B面,两个人的命运交织,灵魂交错,最后在电影里合二为一。我昨天和妈妈说,出国的女人有两种,一种是一路乖乖读书出来的,还有一种是通过结婚、交流等各种机会出来的,两种人其实是非常不同的。后者承担的压力更大,然而更有令人刮目相看的生存之道,也是人生的AB两面,不是可以同时做到的。 我有点佩服导演让周冬雨演安生、马思纯演七月的设定,因为看起来反过来应该更合适。不过在《另一个波林家的女孩》中,导演也是让清纯路线的娜塔莉·波特曼演了一个荡妇,而性感的斯嘉丽演出贤妻良母,所以有时候导演的思路也是有够清奇。但我觉得,导演在戏里明显偏爱周冬雨,给她的近景之多,打在她脸上的光线之漂亮,把马思纯变成了一个女配。所以我很不解金马的双黄影后,因为我觉得如果影后只有一个的话,给周冬雨基本没有悬念。她的脸也更适合大屏幕特写,虽然不漂亮但线条流畅有特色,让人过目不忘,而马思纯就一时像高圆圆一时像张静初,可能也与她的角色不够激烈,不能出彩有关。 写完影评回头看了下我的少女时代,果然比七月与安生还多0.2分,看来我的观点还是和豆瓣主流相近的。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Hell or High Water 《赴汤蹈火》:那些生活在平行世界的人们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waking王小心(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220440/ 我没有去过德州。我的前老板生在德州,却长在苏联的试管和瑞士的寄宿学校(与金3胖是校友),上了美国最好的大学之一,然后来我们公司当了个不咸不淡的经理。她说,她打死也不会回德州。德州的教育、文化、宗教和政治都与她的人生三观格格不入。而我当时居住的西雅图是全美最liberal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几乎是德州的180度反面。在她看来,德州全是不好好读书的红脖,价值观是由枪支数量、上帝和禁止堕胎定义的,任何受过启蒙教育的人都无法居住。 没有去过德州的我无法想象德州的样子,正如我无法想象为什么他们会投票给川普一样。那里潮湿炎热得像腋窝的天气,一望无际的荒地和稀疏的油井,那一排一排在骄阳下无精打采的破旧民居,正午时分毫无人气的小镇,和少到只有一个十字路口的街头。我从未想过去探究他们的生活,但他们有成千上万。那些在尼克松时代就被称作“The Silent Majority”的蓝领白人,祖祖辈辈被穷困包围,现在又被银行攫取最后的财富,生活在越来越没有希望的世界里。 在这样的世界基础上构建的西部片,自然带上了悲凉的、壮士断腕的气氛。在传统的西部片中,没有好人与坏人,只有枭雄和懦夫;没想到在有法律界定的现代西部片中,仍然没有好人和坏人的定义,只有兄弟之间的羁绊和战友之间的情谊。Hell or High Water本身说的就是赴汤蹈火、义薄云天、在所不辞;作恶累累的哥哥为了弟弟的一个请求挺身而出,“Because you asked”,简单的一句话,他愿意付出他整个不堪回首的人生。他让我想到《追风筝的人》里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而另一对更有牛仔精神的老骑警,一个从头到尾都在不停开着种族歧视的玩笑,却能在最后时刻义不容辞地接过战友的枪,把案件追查到底。最后的枪口,死者定格在美国西部大开大阖的山岳之间,让我不禁同时为正反双方长叹一声。 影片拍得干净,从画面到情节,没有枝枝蔓蔓和拖泥带水,很难想象这是一个英国人拍的西部。四个人物,每个人背后的故事几乎都可以拍成一部新的电影,然而几乎没有交代背景,全靠对白和演员的表演。100分钟的正片全在追逐、对话和空镜,没有一分钟是多余的,让那些冗长而不知所云的电影无地自容。三个主角的演技自不用说,从开头抢劫银行之后的Dollar Bill Blues,到接踵而至的Dust of The Chase, You Ask Me To, I’m Not Afraid to Die,简直就是开车穿越美国公路之旅的最佳金曲合集。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Tagged ,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