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电影

《流浪地球》:假如李安来导演

waking王小心 评论 流浪地球   2019-02-09 14:40:56 如果我来拍《流浪地球》,我会以人类发现太阳正在死亡为开始,地球发动机运行、地球开始流浪为结束,因为这才是“流浪地球”的本质——地球为什么要流浪,以及地球是如何开始流浪的。流浪——Wandering,这个悲壮又诗意的词,并不是流浪途中碰到的一次事故,而是我们为什么要开始这次伟大的旅程。在这个Why和How的关键词下,有太多人性和感情可以挖掘了。想一想,当第一个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灭亡时,他是什么感受?当人类决定成立联合政府时,有多少博弈和妥协在其中?有没有流血,有没有革命?当人类修建地下城时,有多少牺牲在里面?当地球停转、洪水滔天之时,是谁决定了牺牲那35亿人的生命?当抽签搬迁地下城时,又有多少伦理、多少爱情、多少艰难的选择在里面? 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好的“人”的故事,而不是像大刘这样简单粗暴,上来就是直接事故,直接开始救援了。现在的这个故事只能算是流浪地球系列中的一集,叫《木星救援》差不多,并没有回答流浪的终极命运,没有写出人类在太空中的渺小和绝望感。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里缺少了人的故事。这个剧本太刘慈欣了,有各种硬核、各种冷静旁观、各种死亡,就是没有“他们是如何成为今天的他们”的故事。来救援的小分队,每个人的性格都奇奇怪怪、前后不符, 我直到后半截都差点没认出来谁是谁;除了男主有几个一笔带过的童年镜头作为背景介绍之外,各种或大或小的配角,Mike隋,韩朵朵、韩子昂,脸上全都写着一副“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我要做什么”的表情,我怀疑没有任何一个演员有人物小传,以至于极大地限制了演员的发挥。 这种简单粗暴的叙事方式还导致了一部分逻辑的漏洞。如祝佳音的评论所说,我不是说科学逻辑——比如地球为什么能动、能否点燃木星等等,这些是故事预设逻辑,我们只要接受就好——而是日常逻辑,比如“这个人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比如周倩把火石给射灭了:你神经病啊?火石很贵的!比如吴京最后放弃飞船,就算是为了儿子吧,可是你之前的形象不都是一个冷静的军官、能放弃老婆的生命,加上你的飞船上有几十万人类最后的希望吗? 槽吐完了,下面是夸赞时间。这部电影确实是达到了好莱坞工业水平的,我不能说它比《星际穿越》强,但如果制作完全一样,演员都换成美国人的话,起码在美国院线是能有票房的。导演说他们去好莱坞参观之后大受刺激,确实是这样。现代主流电影是一个成熟的工业体系,我很自豪看到中国的科幻电影达到了这样的水平,接下来就看人文思想什么时候能达到这个水平了。作为一个不算太迷的科幻销售受众,当年看《流浪地球》中只能在头脑中想象的瑰丽场景变成的活生生的画面,令人激动。我还很欣赏影片中有几个幽默的片段,比如每次开车前的“亲人两行泪”桥段,还有“违规操作扣12分”,办假证、送蚯蚓干贿赂,太中国了。我觉得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畅想《飞向人马座》、《三体》被拍成电影,如果李安来导演就更好了,在刘慈欣的想象力上,里面的伦理部分随便给李安一块都是奥斯卡水平的作品啊。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阿波罗11号》: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waking王小心 评论 阿波罗11号   2019-01-26 13:35:56 登月,无疑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创举,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集体行动之一。在一个没有电脑、没有手机和互联网的时代,仅凭数千火箭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工程师的实验心血,代表人类最沉着、最冷静、最手脑平衡的三位宇航员的合作,就可以把人类送上几十万公里之外的荒凉星球,并且还能平安地把他们再带回来。这种事情放在二十一世纪生活的我身上,想都不敢想。但是,五十年前的人类就已经完成了,不得不感叹一声,战争真是人类进步的最大动力。 我觉得人类真是可以不用浪费自己的才能在一些平庸的东西上面。比如电影领域,可能90%的东西都是平庸的,不值得花时间去制作或者去看。而这部电影,光是题材就超越了90%的电影。登月是人类的高光时刻。这样的题材,应该怎么拍电影都不会差。电影发掘了海量当年的素材——从未公开发表过的素材。令人惊奇的是,当年的录像录影资料竟然还比较详尽,很多还比较高清。在这些海量原始资料的背后,怎么剪辑,怎么组合就是导演的功力了。幸运的是,导演给我剪出了一部出色的纪录片。 影片从佛罗里达火箭中心的大远景开始。直到进入准备室之前,我都没有太多感觉,和看新闻记录片差不多,因为那些火箭的镜头我们多多少少都已经从电视上熟悉了。而当镜头一摇到正在穿宇航服的阿姆斯特朗等三个宇航员身上,观众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这紧张恰恰来源于他们的平静,他们一丝不苟的头发,他们沉着的回答;这看起来就像执行一次普通的飞行任务,而不是把人类带上月球。然后是更近距离的上车,离开,开到火箭发射架下,乘电梯直上到100米高的火箭平台,一气呵成,那真实的近距离和真实的噪音让我觉得从来没有离火箭发射那么近过,也让我感觉不需要高科技也能让人有VR的体验,仿佛我就要坐进火箭发射舱里了一般。 影片用屏幕上的时间分秒作线索,告诉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发射。随着时间的临近,控制中心、海滩上游客、火箭庞大的近距离镜头交替出现,近、远、当事人的视角不断转换,加上轰鸣的有节奏的鼓点,给人一种巨大的紧张和焦虑感。直到火箭点火前的最后几秒,音乐、噪音、对话全部消失,只剩下充斥整个放映厅的鼓点数秒,神来之笔。镜头靠近火箭下方的点火器,那一声声击鼓仿佛敲在观众的头顶上。轰地一声,巨大的火焰升腾起来,人类用自己的力量把这个庞然大物送上了宇宙,这个镜头,看得我热泪盈眶。 音乐和音效在这里无疑是立了大功的;在后面的情节中也是,几乎有了分割故事的功能。这么多海量的素材,如果剪辑不合适的话,很容易让观众觉得是个冗长的科教片;但导演不但承担起了科教的任务,而且还用艺术的方式传递给了观众。除了刚才提到的屏幕上的倒数分秒时间,影片还把每项任务的示意图画了出来,告诉观众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因为50年前拍摄的素材并不是为拍电影做准备的,而由于技术限制,很多镜头也无法拍摄。看了这些gif图,我才大概明白登月的步骤,也明白为什么控制室里总是坐着成百上千个科学家。点火、火箭升空、整流罩分离、绕地飞行、登月点火、绕月飞行、登月舱分离、着陆月球、分离月球、与指令仓接轨、绕月飞行、点火回地球、着陆仓分离……基本上就是一个多了很多步的“把大象放进冰箱里”的故事,也是一个让我觉得“怎么可能实现”的故事。然而人类实现了,影片呈现了。正如影片里阿姆斯特朗那句震撼人心的“这是人类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名言一样,并非他意识的感慨,而是彻彻底底的事实。镜头扫过了那些一看就是顶尖聪明的脸庞、那些难得见到笑容的脸庞,控制室里一排排成百上千的火箭科学家、工程师……他们为这项任务付出的努力,值得为整个人类所铭记。 这部影片让我想起我看过的许许多多与外太空有关的科幻片。《火星救援》、《阿波罗13号》、《星际穿越》……我这才知道,那些科幻的情节并不是空穴来风,也并不都是单纯的想象。甚至即使是想象也没关系,因为人类就是从想象开始创造现实的。那些星辰、那些我们只能仰望的星辰,就是我们永恒的征途,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征途中,我们才能明白人类的意义。艾德林在返回地球途中的最后一次电视转播中说:“回想过去几天,圣歌中的一节出現在我脑中:‘我觀看你指頭創造的蒼穹和你擺列的月亮星辰,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 回家的途中,明亮的月在夜空中闪耀,端端正正地照在我们的头顶上。观看苍穹和星辰大海,就是我们人类的意义啊。 另:在飞机上看了《登月第一人》,影评点这里。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音乐 | Leave a comment

《无名之辈》:并非喜剧

waking王小心 评论 无名之辈   2019-01-14 14:38:57 看《无名之辈》的时候,我从头到尾就没有把它当作一部喜剧片来看,正如看《疯狂的石头》时,我也没有把它当成一部喜剧片。“喜剧片”这个名字太狭窄了,它把各种影片都归类到了一个自以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范围,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多受众。在我心目中,只有《夏洛特烦恼》或者《泰迪熊》这种类型片才叫喜剧片,因为这些片子都有固定套路,固定桥段和表演,而《无名之辈》,显然不在这个范围内。 《无名之辈》里我最喜欢的戏有两场:一场是天台上的暴雨,一场是尧十三的《傻子》。我发现有贵州情结的导演视觉风格都有点相似,比如饶晓志和毕赣。一座座被阴湿的天气斑驳了的破旧的山城高楼衬托着这一场青山绿水,天台上的风呼呼地刮,预示着这闷热的天气终于有个短暂的转折。在被无数乌云淹没的黑暗中,悬在头上的倾盆大雨终于落下,室内暗得开起了日光灯,让我想起我中学的教室。这样的气氛中,衬托着两个绑匪的情绪高潮,我们明白原来李海根不是懦夫,胡广生才是;而最后高潮之前的尧十三告诉我们,其实他们都是无名之辈,都是懦夫,也都是勇敢的人。在前情基本交代完毕、而高潮尚未到来之时,这样的情绪一松特别容易让人带入自我。我们的故事虽然没有这么戏剧狗血,但谁没有个故事呢?在这样的故事之后,谁不是难以抗拒命运的无名之辈、却又一直想为自己的爱的人改变的勇者呢? 我不知道《无名之辈》在国内的宣传是怎么做的,但这海报确实是低劣的营销。每个看了海报的人都以为这是《夏洛特烦恼》或者《开心麻花》一类的喜剧,既欺骗了观众也伤害了影片,与前段时间《地球最后的夜晚》如出一辙。这部电影的海报应该做成《暴雪将至》或者《暴裂无声》那样的,哪怕把任素汐在天台上躺着拍的照片放上去也比这强。 另外很多号称学院派的影评在豆瓣上纷纷恶评说视听平庸,叙事手法平庸,过于煽情,三观不正等等,等会儿,难道不是《夏洛特烦恼》那种告诉人们要对自己老婆好的说教才叫过于煽情吗?为什么坐台女不可以有爱情为什么醉驾的父亲不能有补偿?再说下去要说小三不能拍电影了是吗?而关于叙事手法——我觉得这部电影逻辑通顺,每条线都说得通,当然不是《疯狂石头》这样的神作每条叙事线都丝丝入扣非彼此不行,但起码是严丝合缝,比《追凶者也》和《暴雪将至》肯定是强的,比导演自己的《你好,疯子》也强太多了。如果说瑕疵,就是最后的高潮过于拖沓,学生群架一场戏除了导演想要有“燃”的感觉并无作用,眼镜拿枪指着李海根的一场戏也与人物性格不符——几乎是把他拔高成了类型片里的正面人物——除此之外,剧情流畅,节奏紧凑,完成度颇高,是部好电影。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黑镜:潘达斯奈基》:我们是五指山下的孙悟空吗?

waking王小心 评论 黑镜:潘达斯奈基   2019-01-01 06:31:28 《黑镜:潘达斯奈基》让我想起很早以前流行过的选择型小说。读到某一页,你可以选择一个方向,然后小说会告诉你跳到下一个或下某个章节阅读,从而改变主人公的命运和故事的走向。 电影的形式并不比这类小说高明多少,但结合主人公的故事——设计游戏、探索自己的命运,给了观众一个戏里戏外的结合性尝试:Stefan在控制游戏中主人公的命运,然而他并不知道是谁控制了他的命运;我们在戏外试图控制Stefan的命运,而并不知道他的命运是否真的由我们控制;Stefan不知道在电影中自杀是否能让他回到另一个宇宙/起点,而我们不知道在我们的“戏外”,是否有人在控制我们的命运。 所以,这部电影的终极问题是:我们是否具有自由意志?这部电影里的主人公是没有的,因为他为我们戏外的“导演”所主宰;而我们作为现实中的人类,一直觉得我们是有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我们自己做出的,从而影响到我们自己的命运。但如果其实并不是这样呢?如果我们的每个选择都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从操纵,而我们只是魔术师帽子里的那只兔子、五指山下的孙悟空呢?或者即使不如此,我们的每个选择都是被先天基因、出生环境、原生家庭、社会因素、蝴蝶效应所左右,假使重来一千次,也仍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那么我们还是自由的人类吗? 这部电影的许多地方,从观众的感受上来说,都是可以被改进的。整部电影更像一个游戏而不是电影作品。作为一个在任天堂红白机的坦克游戏上都玩不到十关的游戏废柴,这部电影显然带给我诸多困扰。因为选错而一遍又一遍重来的情节让我有些无聊,而各种假选择(选了也不会改变剧情走向)也不会给我带来能给主人公做出命运选择的快感。我希望的互动是坐在电视机前,真正分析主人公的性格和周围环境,而为他的命运做出自己认为最正确的选择。比如,去考公务员还是去创业,看见帅哥要不要上前勾搭之类,这可能会弥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遗憾。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无双》:郭富城的梦和我们的梦

waking王小心 评论 无双   2018-12-30 05:24:44 **********************这是一部不能剧透的电影********************** **********************所以你如果打算看这部电影的话就先看完再来看评论吧********************** **********************但如果你觉得看剧透没关系的话也可以********************** 《无双》是中国版的《搏击俱乐部》。有人说它情节上更像《犯罪嫌疑人》,但我觉得更像前者。有人会说,《无双》里的郭富城是主动编故事,而搏击俱乐部里的爱德华诺顿是不自觉的幻觉,是self-conscious和sub-conscious的区别,但其实,郭富城编出来的周润发,何曾不是他想象的、完美的、布拉德皮特式的自我呢? 影片在一开头其实就做了剧透:丢勒的《骑士、死神与魔鬼》。郭富城是典型的幻想型人格,做的是一件事,然而心里想的是另外一个版本。这是双重的真与假:他编的自己是郭富城,实际做的是周润发;而当他在做周润发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丢勒的骑士,一心向着光明,追求张静初代表的女神的美好,是舞台上的主角,而直到最后我们才知道,他与她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交集。 这种不管是在实际中、还是在郭富城叙述的故事中的真假并存,让故事的前一半变得亦真亦幻,也让观众看得云里雾里。一直到电影放了一个半小时的时候,我还在想,这部电影为什么能有8.1的高分?后来我才想到,这部电影与《禁闭岛》,在这部分上多少有些相似之处。《禁闭岛》做得更明显,让观众走进了小李子的“梦境”,而这里的大部分情节都被认为是真实的,直到诸多不合理的情节发生,让我技术搞不清是港片普遍缺乏逻辑的关系还是导演故意为之:周润发摇身一变化身银幕男神小马哥,直接扔把枪给呆若木鸡的新手郭富城就去抢劫,去屠个泰国村子也把技术人员带在身边,还有张静初怪异的行为……看到这里我直接说:这不就是三星港片的套路么? 影片越往下看越不合理,但我突然发现了破绽——在半岛酒店里,周润发屠杀之前说了一句话:“加拿大是我的伤心地。”我脑子里平地一声雷:周润发从来没有在加拿大发生过什么伤心事,在郭富城的故事里,周润发只是路过加拿大,伤心人只有郭富城一人而已。突然所有的疑惑都得到了答案:根本就没有什么周润发,那只是郭富城的编造、或者郭富城的想象而已。 所有那些小马哥的情节,抢劫的、杀人的、端着枪让人几乎以为白鸽就要飞起来的情节,原来都未曾真正发生过。郭富城在故事里塑造了一个周润发,也塑造了一个更凶悍,也更快意人生的自己;庄文强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个周润发,也塑造了一个观众心目中的小马哥的复活。所以这个角色只能由周润发来演,他代表着多少代电影观众的偶像,银幕上不可动摇的战神,丢勒笔下的骑士,让我们重新体验了当年的梦境。 所以我为这部电影叫好,因为它不是一般套路中的港片,没有黑社会的打杀也不是警察卧底的重现。它是一部创新的电影,导演真正理解了电影造梦这个词的含义,让我们跟着郭富城做了一场醒着的梦。郭富城固然好,周润发更是宝刀不老,而最可惜的还是张静初。撇去私人话题不谈,当年她如果不被封杀,就她的演技和起点而言,现在起码也有像汤唯一般的成就了。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波西米亚狂想曲》:全人类的乡愁

waking王小心 评论 波西米亚狂想曲   2018-12-10 14:55:03 对于皇后乐队的主唱Freddie Mercury,我只知道三点:第一,他是同性恋;第二,他死于艾滋病;第三,他创作了了不起的《波西米亚狂想曲》。所以,我的影评和他的各种级别的粉丝的影评视角是不一样的。然而,即使我只知道这三点,仍然不影响我坐在影院的最后一排,欣赏了两个小时的高潮电影,并在最后哭成一团。 我对《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印象始于大学。那时候一塌糊涂BBS有个摇滚板块,不知道为什么平时听古典的我觉得应该附庸风雅地去听听摇滚。那里聚集了一群摇滚青年,既帅且骚,既文艺且疯狂。我和他们去唱过几次K,一般开始要唱一些不痛不痒的流行歌曲,酒过三巡开始唱《国际歌》热身,然后凭着《国际歌》的高音护体开始唱摇滚。我深深为他们的嗓音所折服。后来版上出了一张CD,是各位版友各选了一首他们最喜欢的摇滚歌曲。我对《波西米亚狂想曲》的认识,大概是从那段时间开始的。 我一直觉得在现代音乐里,有的旋律是东方的,有的旋律是西方的,而最好的旋律是全人类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就给我这种感觉,最开始,我以为是因为里面加入了歌剧的成分,后来发现其实在歌剧之前的钢琴部分就是如此了。不仅旋律如此,歌词也是有宇宙意义的,不但提到了所有人生的根源——童年和母亲,有着弗洛伊德式的情节,还有浮士德式的灵魂清算,与自我的战争与宿命论般的和解。因为如此,这首歌变成了全人类的乡愁,从词到曲,一首长达6分钟却没有副歌的重金属摇滚、民谣、歌剧的混合,让我在昨晚的影院又重新回到了十几年前的校园,成为了我的乡愁。我甚至不记得那些卡拉okay店的名字,也不记得那些版友的去向,BBS最终也消失了——不仅是某个BBS,而是作为一种社交形式的的存在的消失;但那些唱歌的身影和那张CD,却一直在我的记忆里。 电影讲的是Freddie的生平,Rami Malek的演绎可以说是相当生动了。这部影片的拍摄得到了皇后乐队的很多加持,里面的歌曲版权都是无偿供给的。最后二十分钟的那段Live Aid表演,简直是史上最大制作的Cosplay:从演员到群演,从钢琴上摆放的饮料到舞台上缠绕的电线,这曲赞歌给我们弥补了当年录像的单角度和模糊的画面,搞了一个真人版3D VR。人类真奇妙,史上最大的乐队都是咫尺之隔的邻居、同学组成的,常常让人发出感概,为什么天才都集中在方圆几里的地方。或者说,他们互相成就,缺一不可。电影本身几乎就是乐队献给Freddie的礼物,能看到他们对他的一往情深。我羡慕他们亲如一家的感情,同时也在想,如果中国也有摇滚乐或者流行乐的土壤和市场,在当年的摇滚版这样的地方,会不会成就几支伟大的乐队呢。 “你永远在听你十三岁时听的歌曲。”我晚了一点,大概是十八岁吧。这首歌赋予了全人类乡愁的意义,也赋予了每个个体不同的乡愁的意义。对我来说,基本是一直在脑内循环的、人生中最珍贵的那几年。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音乐 | Leave a comment

《毒枭》:如果我们当年拉美化了,会不会也有魔幻现实主义?

《毒枭》给我最大的震撼在拉美风光。拍这部电视剧的人一定是有我们所说的“家国情怀”的,要不然哥伦比亚的山不会被拍得那么青,天空不会那么深蓝而幽远,城市的夜景不会那么星光闪烁。我从来不知道拉美这么美丽,之前所有的印象都停留切格瓦拉的革命之路,原始、炎热、丛林化。看完之后才知道,哥伦比亚,这个地处赤道却有高原气候的国家,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它的基尼系数也是最高的国家之一。看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个流行问题——中国会不会拉美化?然后,我开始想什么是拉美化,腐败、毒品,还是贫富分化?后来看到一篇很有启发的文章说,拉美化就是没有工业化的城市化。波哥大、麦德林,那些美丽的城市,在《毒枭》的摄影机下,像极了九十年代的中国的三四线城市,你可以想象得到的任何一个三四线——义乌、贾樟柯的汾阳,毕赣的凯里,或者是自己的家乡,只不过大了一百倍。想象一个一百倍于九十年代中国小城的城市吧,那就是哥伦比亚。 拉美真是个魔幻的世界。看这部剧,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马尔克斯诞生于哥伦比亚。在看过了艾斯卡巴的大象、河马和日销六千万美元的毒品世界后,我觉得马尔克斯几乎只能算现实主义。他们的人生观是我不能企及的,他们的生活是我不能想象的,而所有这些故事,都是几乎真实地发生在了那个一百倍版图于义乌的城市之中。这里有最血腥的毒枭团伙,也有最虔诚的天主教徒,有摩肩接踵的摩天大楼,也有连篇累牍的贫民窟。穷人无法企及富人的世界,社会阶层没有向上的阶梯,连接他们的只有毒品和革命。在这里,毒品几乎不是犯罪——反正圣经上没说,背叛、不忠和贫穷才是。艾斯卡巴在穷人的眼里是英雄,他说,“麦德林不会背叛我”,事实上也是如此。他是“富人中唯一一个会资助穷人的人”,他给他们建社区,建足球场,建学校。在他英雄迟暮的那几集里,我们几乎忘了他的手上有多少人的鲜血。 不知道美国是不是和中国一样,把周围的小国潜意识里当成自己的附属国,比如我们看东南亚和金三角。我觉得起码这部剧是如此,墨菲和潘纳几乎是带着解救落后的感情去的哥伦比亚。枪林弹雨,出生入死,并没有相应的物质待遇。美国人对意识形态的坚持有时比我们还多,因为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幸运地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两人都胜利回到了美国,成为了DEA的高级顾问。击毙艾斯卡巴的那场戏里,他们俩都有出镜,在酒吧里举着酒杯,对遥远的往事致敬,而电视剧也向他们致敬。 我其实很难分别这部剧里有多少写实、多少夸大,但我觉得,那些夸张的成分都是合理的。看的时候我时时提醒自己这是个魔幻现实主义的国家,才能相信那些看起来特假但其实是真事的情节。我甚至相信马尔克斯写的东西是真实的故事了。这就如同现代的中国看到的各种魔幻场景一样,你都不觉得它会是真的,然而它实实在在发生在这片大陆上,正如艾斯卡巴和他的动物园一样。从关塔塔一家的五星饭店顶楼看去,城市的夜景多美啊;然而灯光闪烁的背后,是什么样的贫穷、不平等, 和匪夷所思呢?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813591/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疯狂有钱的亚洲人》:假洋鬼子的假中餐

在美国的吃瓜群众们,你们吃过P.F.Chang没?看Crazy Rich Asians,感觉就像吃了一顿美国餐馆里的假中国餐,高大上的摆设,精致的摆盘周到的服务,四六不着的口味。 其实看到好莱坞主流电影(美国所有的影院院线都在上,基本满座)出现全是亚裔的面孔和中文的流行主题歌,还是非常有自豪感的。一直以来,亚裔的声音都被忽略了,在文化产业更是沦落为边缘的花瓶。但是看完后,像我一个小朋友说的,“觉得并没有被代表到”。何止是没有被代表到,是被假代表了好么。首先,你讲一个文化隔阂的故事,那你应该让个白女嫁去亚洲啊?女主虽然是个黄香蕉,但还是一副中国人的面孔啊?既然你在电影里反复强调她的美国人属性,那找个典型的金发大妞不是更好吗?其次,作者和电影反复强调的“old money”,你真当美国观众的好欺负的听见老钱就浑身打鸡血啊?亚洲哪里有老钱?亚洲的老钱早被鸦片、殖民和长枪洋炮或者中国文革给消灭了好么?除非男主姓赵,否则现在亚洲的权势阶层不是当年的南洋民族资本企业家了。作者还要非把亚洲人排出个三六九等,新加坡和印尼华人是一等——是的,那是你们被殖民的时间长一点,西化得更彻底一点而已。说到底,不还是你们西方的价值观输出吗?都二十一世纪了,电子竞技都入选亚运会了,我们就别生生给读者造出一个老钱的梦境好么?再次,女主的“pursue one’s passion”大获成功,彻底战胜了杨紫琼的“family first”,说到底不还是西风压倒了东风吗?我倒是觉得我们可以来商榷一下。抛开你们西方的二元论觉得二者必选其一不是黑就是白不谈,为什么追求自我的价值就一定比家庭至上正确呢?另外,美国家庭的housewife比例比中国多多了好嘛,基督教的家庭至上价值观在美国才是压倒男女同工同酬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呢。 除了这些基本价值观的失败,其他情节就基本不用吐槽了,比如电影里的一场麻将就说服杨紫琼阿姨的狗血戏码,就不算太过分,小言桥段而已,我看《公主日记》也这么拍,男主饰演的角色不是号称亚洲的威廉王子嘛。电影正是在触及基本价值观的地方暴露了短处,不如老老实实当成一部小言拍,起码主演都是亚洲人,还有一千四百万美金的婚礼可以看,看着开心。 下次再拍亚裔电影,我宁愿把李安的《推手》《喜宴》再放一遍,这才是真正的东西文化价值观冲突,用非结构化的剧本以真实性来争取共鸣。如果是结构化的剧本(好莱坞式的梦境制造),我宁愿看李冰冰演的花瓶《巨齿鲨》或者二十年前的《喜福会》,也不愿吃这假中餐。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八年级》: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怯懦的小女孩

Snapchat公司的PR和影视方有合作,所以我们才得以在公映之前在圣莫妮卡的Arclight提前看了这部电影。一句话,拍得真是好。有人说像少年版的《伯德小姐》,我觉得还要好,更真实,更怯懦,更温馨。 影片内容很简单,围绕着一个八年级(相当于我国初三)的小女孩初中的最后一段生活。小女孩Kayla内向、不出众,在看脸和看“social”的美国校园里处于垫底的阶层。然而她的少女心不比任何人少。她希望走出自己的内向性格,去和更多人交朋友,对班上的帅哥有一颗花痴之心,然而现实和幻想总是有距离:班花有自己的圈子,基本全程看手机翻白眼甚至都不在意她的存在;帅哥只想让她给他口`交;好不容易交到高年级的新朋友,等着她的却是更大的坎儿…… 影片全程的线索是小姑娘Kayla在youtube上自己录制上传的视频。每个视频看的人数都是个位数,每个视频的主题都是她做不好却在教别人怎么做的事情。“如何交朋友”、“如何找到自我”……这个拍youtube视频出身的导演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可是笑着笑着,我觉得这太真实了:她在告诉自己怎么做,也在告诉我怎么做。那个藏在我心里的、小小的初三的我慢慢跳了出来,那些当年困扰我的课题——怎么与人交往,怎么忍受班花的白眼,怎么与班里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的女生周旋,怎么变得更外向……这些都是我历历在目的事情。 而几十年过去了,我才发现事情并没有好转。你长大了,学会了掩盖,学会了专注在另一些事情上,比如工作,比如柴米油盐;可是那些当年困扰你的问题,比如怎样才能揣度他人的心理,怎样才能厚着脸皮与陌生人谈笑风生,怎样才能知道什么时候得寸进尺什么时候示弱求饶……这些我原来不会的,现在还是不会。我们用冷漠掩藏了羞涩,如果你在宴会上看见我有一张高冷的脸,那只是因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话题;我们用平庸掩盖了不熟练,我们日复一日按部就班地做着同样的事情,只是因为我们不想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域……我们无数次告诉自己,人生就这样吧,那个在心里的八年级女孩感叹到。 所以,我还是佩服Kayla的,她愿意去尝试——虽然不一定是成功的尝试——但她还给未来的自己写了一封感情饱满的信放在时间胶囊里,对未来充满着信心。这信心不是“我一定会更好”,而是“不好也没关系”,而这个自信很大一部分来自末尾与她父亲的超级感人的一段对话。Kayla问爸爸:我长成现在这个样子,你是不是很难过?爸爸笨拙而温柔地说:怎么会难过呢?我以上帝的名义起誓,我比幸福还要幸福!你是那么容易让人爱上,从小到大……我以为我要教你善良、教你分享、教你这样那样,可是我发现你不用教,自己就学会了这些东西。这个单亲的爸爸,含辛茹苦地把女儿一点点带大,每一天的成长对他来说都是奇迹。 是的,我们懦弱、内向、不好看,可是我们都是奇迹。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生存家族》:更古不变的家庭议题

《生存家族》是个典型的日本片,就是那种把主角背景全换成另外一个国家也能让人一眼看出的日本片。 一是设定。除了日本,很少有国家喜欢拍这种莫名其妙的与生俱来的灾难感,比如“日本沉没”和“日本以外全部沉没”这种,脑洞之大,无出其右。这次拍了个一停电就两年半,而且人人安之若素,好像觉得这很正常,除了没法生存之外礼节还是要保存的……这要是换成美国人拍,主角早就拎着机关枪上打砸抢了。 二是更本质的,家庭题材和放低视角的拍摄。这种角度从小津安二郎开始,到是枝裕和,日本特别擅长处理家庭成员之间含情脉脉、或者说是黏黏糊糊的关系,只不过这次换了个灾难片的视角,但本质上写的还是家庭核心和田园生活,这与日本民族的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 故事很简单,东京突然大停电,城市生活以及整个现代生活的基石陷入瘫痪,有着各种中产问题的一家子只好骑车去乡下的爷爷家。乘飞机一个小时的路程,骑车要花上三个月,还有各种艰难困苦,甚至生命威胁——看到这里不禁觉得,现代生活是多么脆弱!一个停电,就可以让我们困在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甚至失去饮食和水这种基本的生存储备,更别说洗澡换衣这种习以为常的日常了。 结尾是皆大欢喜的大团圆,所以并没有让电影更加升华,但中间的很多笔触感动我。比如暴风雨中父亲因为喝了脏水而拉肚子不得不蹲在野外,让人又好笑又觉辛酸,还有同样是父亲从甩手掌柜到逐渐负起家庭责任的改变,也让人感动。 这种笑中带泪的拍法也是日本电影所擅长的。影片有几个地方是神来之笔,让人在为主角揪心中还能笑出声来。一是神户的水族馆的鱼全都拎出来烤了吃,看到这里简直笑得肚子痛;还有爸爸的假发、电池冷却液,不动声色中戳你一笔。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