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Xin Wang

威斯康星的群鸦

在Van Galder的堪比卡车还高的大巴上,窗外群鸦成群地飞过玉米地。由于地势的开阔,云朵好像特别低,灰白的云层下面是低矮的灌木,叶还未黄,而玉米已经被收割完毕,留下大片黄色的空地。当年梵高要是来这里,也许能画出不一样的田野。 相比于加州的单调,中西部广大的农业州的风景则相当有层次。这里有树,有水,有黄叶,有风,有雪,有季节。相比之下加州的天气真是如永动机般无聊!好像某篇连载的科幻小说《异海》中写的那样,只有一成不变的永恒的极端。 从伊利诺到威斯康星,从西北到麦迪逊。最早知道这个地方是从高中某本《我们学英语》之类的杂志上看到的封面照片,白雪皑皑笼罩着静谧的校园。空气的凝固不单因为寒冷,还因为远离尘嚣的世外之地。多年不见的朋友来接我,在麦迪逊的校园里散步,看小本科生们的兄弟会姐妹会标,人人都穿着红色的校服去看橄榄球赛。这是九月中一个不忙的周末,天气还没有变冷,然而空气中已有凉意,不怕冷的美国大妞还穿着背心和背带裤,我则已经穿上了在加州时的最厚的衣服。小镇由State Captical广场为中心呈星形发散出来,两个小巧的湖散落在一旁。虽然街上也有人,校园里也有人,可是给人的感觉就是寂寥,这种寂寥在地广人稀的加州都没有过。加州是火热的,不安的,而这里是缓慢的,孤独的。 在这里生活的人是耐得住寂寞的。

Posted in 书籍旅游, 日记摄影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紫校橄榄球纪事

橄榄球确实激动人心,在电视上看就已经如此,更别提现场的群情激奋。和一堆小本一起坐在紫色的海洋里,在几万人的Ryan Field为自己的学校加油,本身就是一件能提高学校自豪感和体育意识的事情……中国的学校什么时候来这么一下就好了。可惜百年名校们除了修个大讲堂,根本没体育场什么事,地方不够,意识也不够。体育给人带来的感觉是无以伦比的,几万人为一个队加油呐喊的壮观和温暖是人类崇高的极限希望。 昨天是Homecoming parade,老校友们拖家带口地全来了,在停车场里打开后备箱,拖出烧烤架,跟儿子儿女说,这就是你爹你妈曾经上过的学校!相对而言,football之前的tailgate就更像一场狂欢,男男女女在后备箱旁边使劲喝酒,仿佛生怕不能把自己灌醉去看令人难以接受的比分。果然,上半场还略微有领先主场优势的Wild cats下半场一分未得,难看得大家纷纷在比赛结束前就提前离场,结束了冬季到来前最后一个温暖周末的夜晚。 里三层外三层的紫色夹克、帽子、围巾、手套,还有脸上大大的N字,是同学们用冰棍加颜料互相创作的激情。大家在紫色的洋流中走回家和地铁站。这是我们的颜色。这是我们的节日。

Posted in 日记摄影 | Tagged , , | Leave a comment

美国东,美国西

在加州两年没有生过病的人一来芝加哥就得了感冒——这里的秋天行进的速度就像快进的录像带一样。昨天望下去楼下的树还是满树红叶,今天就已经落得满地纷纷,估计到不了周末就得叶尽枝黄,提前入冬。一周前还是黄绿相间呢。 加州真好。在的时候不觉得,离开了才知道,除了植被难看一点,加州的气候和温度是哪里都比不上的。在这样的气候下代代生活,加州人民果然是美国人民中最没心没肺的一群。刘思达说美国人民越往西越傻,这话不假。芝加哥人民走在路上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的样子,据说这叫“pessimisticly aggresive”。地铁年久失修,卫生间连坐垫纸都没有——这是旧美国,相对于加州的新美国,简直是两个国家。 这里还不是美国东,最多只能算美国中。Rachel说美国中西部和加州是英语口音最淡的两个地方,但芝加哥除外。南方人民口音更重,但我还没去过。也觉得想看世界的心愿不是那么强烈了。在看过那么多地方之后,还有哪里比家更好呢? 来了之后像疯狗一样的时间表,买家具,安顿行李,POP,报道,各种Orientation和免费午餐,聚会,认识新人,上课,新老师,作业,阅读,小组讨论,看朋友,看博物馆,看音乐会。然后又是作业,算术,统计,考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听讲座,听上届学生的经验。图书馆。办公室。教室。买菜,做饭,再写作业。 一个月就这么过去了。

Posted in 日记摄影 | Tagged , | 2 Comments

芝加哥之声

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莱纳和索尔蒂都已经不见踪影,我们只剩下满头白发带着老花眼镜的穆蒂。我小时候在CD上看见他的时候他还是风流倜傥的帅哥呢!满头白发的穆蒂从后台走出,观众的眼睛都在他身上。他大步走上指挥台,还是那么神采飞扬,指挥《浮士德》的时候恨不得跳将起来。他和弹李斯特第一钢协的Michele Campanella都是急性子,跺脚砸琴键,好像希望曲子快快结束。两个人都是白头发,都是意大利人,相得益彰。乐团小提琴首席竟然是个华裔女孩,别人都穿裙子她穿裤子,从衣着到拉琴的姿势,都有女强人的味道。 这是李斯特的两百周年。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小册子上写道,当一百年前,我们演出“李斯特一百周年”的时候,李斯特还是一个超前的作曲家,激进的流行明星。再回首,一百年就这样过去了。李斯特没有变,芝加哥之声没有变,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音乐厅也没有变,可是人们的思想已经太不一样了。台下坐着的白发苍苍的观众,一百年前他们的爷爷奶奶是否坐在同样的位置上呢?写在纸上的音符被准确地演奏出来,传到他们耳朵里一字不差。不是因为技术上的音效,交响乐团的音乐厅的音响效果是我听过的音乐厅里最棒的,不论是北京的中山公园音乐堂,还是圣迭戈的的音乐厅,都不能与此相比。买学生票只要15块钱,而售票员给了我一楼正中最好的位置,正对着提琴首席。在座位上我能听见乐器振动空气的声音,不同声部传到耳朵里的余音的时差,精确无误的每一个音符。我能听见芝加哥之声! 传奇的人物在乐谱上一代一代过去了,新的人物正在变成传奇。不知道一百年后李斯特三百周年纪念的时候,是否还能听到一模一样的音乐,流淌在Orchestra Hall的空气之间?

Posted in 音乐戏剧 | Tagged , | Leave a comment

Crazy Stupid Love:家,甜蜜的家

秋风乍起,这是来芝加哥看的第一场电影,竟然还是熟悉的Fandango院线。电影在LA拍摄,让我想起加州,阳光,不要钱的趴车位,房子与房子之间遥远的距离。这部上映已经若干个月的电影竟然还有场次和观众,在开场之前已经足以说明电影的受欢迎程度。而之后两小时的故事,也充分证实这是本年度爱情喜剧中到目前为止最好的一部。 多线索叙事讲得好就像《巴别塔》《两杆大烟枪》,不好就像《情人节》《全城热恋》,后者基本是明星贺岁式的拼凑,简单粗暴的人物关系毫无看头。而像Crazy Stupid Love这样的多线索叙事是通过人物间巧妙的关系组合把整个故事串联起来,开始让人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还以为剪辑出现了问题,最后真相大白时还是挺让人佩服编剧的想象力的。虽然不同人物情节有些不平衡,比如外遇的那个小三就完全没有刻画好,但瑕不掩瑜,看下来还是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中年危机,婚姻家庭,爱情喜剧,老到不能再老的话题,编出有新意的故事真不容易。和妻子差异太大要离婚的Cal,神秘多金男Jacob,暗恋雇主的小保姆,装大人的可爱男孩,情感危机的老婆,一团乱麻的感情纠纷。难得的是演员竟然纷纷到位,Steve Carell刻画中年笨拙家庭男惟妙惟肖,Julianne Moore近年来演的戏就没一部下过水准,其中她和Steve打电话的一场戏看得我潸然泪下;Ryan Gosling接住Emma Stone的那个动作也震惊到我,而那一身”photoshoped”的肌肉估计会成为经典台词。最关键的是,这个故事里有真实,有同情,有对人生的本真刻画。寻找真爱的过程也许是愚蠢疯狂的过程,但结果是我们每个人都奋不顾身去追求的,摔倒、眼泪、嘲讽、误会,在甜蜜的家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蓝精灵的童年回忆

我庆幸自己生在80年代,这样我就可以跟女儿说:妈妈小时候最爱看的漫画就是蓝精灵。这么说起码她可以听懂,而不像生在50年代的我妈我爸,只能跟我说:爸妈小时候最爱看的漫画是草原英雄小姐妹,我只能一头雾水,而我女儿更是闻所未闻。普世价值的存在是多么有好处啊。 美国人实在苛刻,IMDB上蓝精灵只有4.8分。我没觉得这部动画片比美国人一贯喜欢的傻乐型动画《格列佛游记》或者《南极大冒险》之类的更差,起码影院里穿着小裙子坐着的小女孩都看得咯咯咯直乐。只能说这是一部适合5岁左右儿童看的动画片,或者5岁左右儿童的父母。蓝精灵永远是那样可爱,蓝妹妹永远是那样温柔,在遥远的大森林里住在蘑菇房子里的蓝精灵生活仍然是那样令人向往,他们的童话世界是我们每个人童年最美好的梦。 记得小学的时候一个同学拿来一个蓝精灵模型,大概只有泡泡糖那么大小,可是却充分地吸引了我的眼球,让我爱不释手,甚至死乞白赖求那个同学送给我。那个蓝精灵大概是他上海的亲戚什么的给他的,在我们那个小城市里实属罕见。他想了想,同意送给我,我当时的心情是现在有人买钻戒给我也得不到的。我们俩一到下课就跑到教室外面的阳台上玩这个蓝精灵,高兴的心情持续了——呃,三节课。最后一节课前我的蓝精灵终于引起了某个小人的嫉妒,她装在不小心把这个小玩偶从三楼的阳台上碰了下去,从此我再也没有找到他。一上午我的心情从波峰跌到了谷底,此后的一整个学期我想起这件事都觉得心痛。蓝精灵仿佛以慢镜头的姿势从我眼前摔下去,然后慢慢地,慢慢地,消失。不知道这个蓝精灵还在哪个遥远的角落,埋在深深的泥土中。前几天路过玩具店,发现里面竟然有一模一样的蓝精灵模型,正是我童年记忆中永远失去的那种。蓝爸爸,蓝妹妹,应有尽有,4.98美元一个,童叟无欺。我站在他们面前想了片刻,罢了,我女儿有那么多玩具,怎么也不缺这么一个了。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1 Comment

《钢的琴》:产业工人的末世悲歌

在张猛的镜头下,整个东北重工业区呈现出一种西方文学中旧约般的末世情态。日光透过破败的包豪斯建筑,照进废弃车间里的荒芜杂草和油漆斑驳的钢铁,光斑在镜头上闪闪烁烁。我从来没有见过有人把破产的工厂拍得这么美,仿佛这不是破旧的工厂,而是某些具有生命的东西,而机器在其中承担了让这个有机体死而不僵的机能。在破旧的外表下火花四溅的钢水,颤颤悠悠的吊车,上下摇摆的天平,都是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让人看到它似有似无的生命力深藏在层层垃圾的底下,仿佛蛰伏的巨兽不知道何时会爆发。 张猛的镜头简单,剪辑直接。许多外景的镜头都是用广角直接拍建筑的正立面,仿佛一张二维的画,浓缩了时间和空间感,人物在里面渺小得如同画上的配角。而人物的出现也是奇怪的:他们的背景永远都是空荡荡的:没有行人,没有街景,没有群众演员。有的只是雪后的枯枝,冒着热气的煤球炉子,空无一人的街道,远景斑驳的宿舍楼。仿佛这个城市和这些工厂一样,在爆炸的轰鸣声中倒下,如同留苏的老工程师竭力挽留的两个大烟囱,永远地灰败和沉默下去。 他的剪辑也和镜头一样直接了当。比如陈桂林借钱四处碰壁之后,下一个镜头就直接是偷钢琴;而偷钢琴行不通之后,下个镜头就是开始找人造钢琴。可是他也并非只有造钢琴这一个主题。 有人说,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产业工人。他们的手指灵活,车工细腻,那是从代代师傅那里传下来的手艺。这些手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败给了崛起的第三产业,后来是IT业,在后来是泡沫一堆的金融业。那些存在于我们童年脑海中的手艺被张猛以最浪漫的形式呈现,给这些末世的产业工人划上了一个伤感的句号。这些工人,他们是我们的父亲,他们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小时候能用废木头给我们做小马扎,我们的母亲能用灵巧的手给我们织各种花色的毛衣。他们用废旧的零件车出旋转的陀螺,他们用融化的钢铁焊出一朵铁花。具体到个案上,我的父亲曾经用木头的边角料做了一个电池灯,用于照明不时停电的那个年代,而里面的电池来自于我母亲的工厂。我小时候常常去她的车间里帮阿姨们串电池盖,听那些女工聊天,闻着柏油的气味。这些手艺在时代的浪潮中变得一无所用,直到张猛的镜头前。 他本来可以做得更煽情,像贾樟柯在《二十四城记》中一样,让受访者讲讲当年的故事。可是他没有这样做,甚至在刻意回避煽情。小元站在父亲面前的时候,只要镜头再多几秒钟,我就会落泪,可是他戛然把镜头转向了其他的地方。这不是编造,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他的镜头是活在这些工人中间的。 “钢”琴的声音不好听,含含混混的。可是在父亲和工人听来,那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影片的末尾有点象征主义的感觉,秦海璐如同卡门般晃动妖艳的舞裙,奏出了产业工人谢幕前最后的赞歌。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颐和园》:如同奔流的江河

娄烨说之所以影片名为颐和园,是因为那是俞虹与周伟爱情中最美好的意象,如同他其他的电影名字《苏州河》、《紫蝴蝶》,还有顾长卫的《孔雀》、《立春》。颐和园并不是我们大学时最爱去的地方,因为有点远。圆明园近在咫尺,也可以划船,还有晚清荒芜的颓废之感。谈恋爱的时候多数去圆明园,在半人高的杂草里走走,看黄昏的夕阳在北京的风尘中若隐若现。我印象最深的颐和园之旅,是班里组织春游,和风细柳,在长长的十七孔桥上慢慢地走。这些意象的出现转瞬即逝,甚至没有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太多的记忆,像我们的大学时代,青春挟裹着生命滚滚而过,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 似乎所有的生命都是为了那几年而活。那几年,每一段生活都是平平淡淡的反义词,遇到的每个人都是马克笔做的重点记号。导演在讲俞虹,讲周伟,其实也在讲我们自己。许多人觉得俞虹矫情,没有逻辑,可我却觉得,这就是我们。很多时候我们过着这样的生活而不自知,我们在后来的柴米油盐中努力遗忘这样的心情。极端地活着,强烈地活着,比我们生命中的任何时候都强烈。 所以影片里的革命和爱情同样重要。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给人带来高潮。所以冲动的感情总是伴随着革命的洪流席卷而来,而死亡,这个与爱情和革命息息相关的最后的主题,如同李缇的墓碑上所说:无论自由相爱与否,人人死而平等。有些人选择了在年轻的时候死去,更多人选择了世俗地活着。在柏林高楼上对着天空那个悬而未决的微笑,在影片末尾的熊熊火光中,可曾看到青春的决绝的自己? 最后,豆瓣上同时找不到两部电影的影评:一部是x党x业,一部是颐和园。真是挺讽刺的,尤其是,两部内容还挺相似的……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周四的Famers’market

周四照例阳光明媚,和妈妈爸爸去UTC的Famers’ market。娜娜是我们的小跟班,到哪里都得带上她。她坐在小车里看鲜花着锦生蚝烹油。其实这世上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一样,不论是她头顶上各种各样的树叶还是透过树叶缝隙的金色阳光,无一不是新鲜的。婴儿真好,能看到所有新鲜的东西。 农夫从海里捞上来海胆卖,5元一只,现场吃8元,真正生猛。海胆放在冰上,刺还在缓慢地动,让我想起上周海洋世界里面看到的章鱼馆里的稀奇动物。还有生蚝,oyster,可以做成lemon pepper和spicy的口味。卖蔬菜的墨西哥小伙子彬彬有礼,黄瓜1块钱5根。还有卖小吃的大妈,卖帽子的老爷爷,不遗余力地推销给小宝带的太阳帽。美国做生意的人就是这点好,不卑不亢,像和邻居交谈,不像五道口的小贩,眼里都透着精光,一副只要把你钱包掏空损失点尊严没什么的架势。这种平等的姿态让我更同情看起来没什么生意的帽子爷爷。在蔬菜海鲜市场上卖帽子,可能确实不太恰当。我很想照顾他的生意,可惜太贵了。但也许根本是我多想了,确实有很多人在农贸市场上买帽子呢。 最近同情心泛滥。微博上真一条假一条的留言,看了难受,不看又觉得不与时俱进。我真讨厌微博这个东西,从形式到内容都混乱无比,简直是群魔乱舞。形式混乱败坏心情,内容不辨真假败坏胃口。打着公共空间的幌子,全是流言谣言的温床,似是而非的知识,伪科学的观点。什么阅读习惯,什么高尚精神,全被抛弃了。 于是赶紧回来写点字,仿佛口渴的人要喝水而不是可乐。当然博客也是短平快,可和微博比起来,起码算是写字了。娜娜睡去了,我也要睡觉了。南加的最后一个夏天,太阳底下本无新鲜事。

Posted in 日记摄影 | Tagged , | Leave a comment

隆巴顿是个好青年

哈利波特7下集的男配一毫无疑问地从罗恩变成了隆巴顿。这孩子真争气,当年的豁牙少年摇身一变变成了英俊青年(尤其对比另两个男主角吧),还当之无愧地拿起了地上的宝剑。当隆巴顿的剑刺向伏地魔的蛇的一瞬间,哦不,其实是在他拿起宝剑迈向伏地魔的一瞬间,人格升华了,电影高潮了,观众们鼓掌了,电影里的观众们激动了;我仿佛看着英国版刘胡兰大义凛然地站在敌人面前,大吼一声:共产党万岁!当然,他喊的不是共产党万岁而是Because you are wrong!但是,其实这两者不是一回事吗?所以,哈利波特其实是部西方版的主旋律儿童教育片,只不过共产党万岁变成了正义必胜,无非是普世价值取代了某种意识形态而已。 哈利波特7终于在该死的人都死了,没死的人都没死的大团圆结局中拉下了帷幕,观众们在拍手称快的同时纷纷表示自己的童年也跟着结束了。我不幸生得早,没赶上在青春期期间看哈利波特,可见一个人在十几岁之后世界观受到的影响真是有限。我们的十几岁看的是郑渊洁和叶永烈,而后来的孩子就能看西方魔幻世界中的普世价值了:正义、友爱、勇敢、担当。罗琳在写作方面是个天才,第一部作品能有这样的架构和文笔,不仅在儿童文学,就是在整个通俗文学中都是少见的。不论是许多新名词的创造,还是故事宣扬的价值观本身,都能在相对缜密而完整的情节中被表述出来。所以,即使我不算哈利波特迷,在看到森林中lily的灵魂对哈利说:“We never left”的时候,还是被感动了,而影院中更有不少人悄悄抹去泪水。 十年来哈利波特陪着我走过了北大周末书市、大讲堂,从486电脑上的盗版碟到美国的3D影院,一路追到末尾,他们的青春也是我们的青春,虽然不是我们的青春期。我们的青春期是刘胡兰和赖宁,而这一代的青春期是哈利和隆巴顿。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