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 wangxiaoxin on 从一个华盛顿到另一个华盛顿
- 匿名 on 从一个华盛顿到另一个华盛顿
- 天天 on 异乡风味与中国胃
- GM on 我为什么要回国
- waking on 《虔诚的鳏夫》:什么时候中国导演也能这么自信就好了
Categories
Archives
- April 2020 (3)
- January 2020 (6)
- December 2019 (4)
- November 2019 (1)
- October 2019 (31)
- April 2018 (3)
- March 2018 (4)
- January 2018 (2)
- December 2017 (3)
- November 2017 (1)
- October 2017 (6)
- May 2017 (1)
- April 2017 (1)
- March 2017 (15)
- July 2016 (2)
- May 2016 (2)
- February 2016 (4)
- December 2015 (1)
- November 2015 (3)
- October 2015 (6)
- September 2015 (3)
- August 2015 (1)
- July 2015 (1)
- June 2015 (5)
- May 2015 (1)
- April 2015 (1)
- March 2015 (10)
- February 2015 (1)
- January 2015 (6)
- December 2014 (2)
- November 2014 (4)
- October 2014 (3)
- September 2014 (3)
- August 2014 (4)
- July 2014 (2)
- June 2014 (1)
- April 2014 (2)
- March 2014 (3)
- February 2014 (4)
- January 2014 (1)
- December 2013 (3)
- November 2013 (9)
- October 2013 (2)
- September 2013 (2)
- August 2013 (5)
- June 2013 (1)
- May 2013 (3)
- April 2013 (2)
- March 2013 (2)
- February 2013 (1)
- January 2013 (1)
- December 2012 (5)
- November 2012 (3)
- October 2012 (6)
- September 2012 (9)
- August 2012 (4)
- July 2012 (10)
- June 2012 (11)
- May 2012 (4)
- April 2012 (5)
- February 2012 (4)
- January 2012 (6)
- November 2011 (5)
- October 2011 (4)
- September 2011 (1)
- August 2011 (4)
- July 2011 (3)
- June 2011 (4)
- May 2011 (1)
- April 2011 (6)
- March 2011 (11)
- February 2011 (4)
- January 2011 (12)
- December 2010 (9)
- November 2010 (11)
- October 2010 (6)
- September 2010 (4)
- August 2010 (9)
- July 2010 (9)
- June 2010 (6)
- May 2010 (15)
- April 2010 (10)
- March 2010 (11)
- February 2010 (13)
- January 2010 (15)
- December 2009 (19)
- November 2009 (17)
- October 2009 (20)
- September 2009 (17)
- August 2009 (20)
- July 2009 (9)
- June 2009 (6)
- May 2009 (12)
- April 2009 (14)
- March 2009 (7)
- February 2009 (8)
- January 2009 (10)
- December 2008 (9)
- November 2008 (15)
- October 2008 (18)
- September 2008 (11)
- August 2008 (10)
- July 2008 (6)
- June 2008 (14)
- May 2008 (5)
- April 2008 (11)
- March 2008 (7)
- February 2008 (10)
- January 2008 (8)
- December 2007 (10)
- November 2007 (7)
- October 2007 (11)
- September 2007 (9)
- August 2007 (3)
- July 2007 (10)
- June 2007 (2)
- May 2007 (5)
- April 2007 (8)
- March 2007 (8)
- February 2007 (4)
- January 2007 (4)
- December 2006 (7)
- November 2006 (6)
- October 2006 (9)
- September 2006 (10)
- August 2006 (11)
- July 2006 (9)
- June 2006 (12)
- May 2006 (7)
- April 2006 (22)
- March 2006 (8)
- February 2006 (11)
- January 2006 (9)
- December 2005 (10)
- November 2005 (13)
- October 2005 (8)
- September 2005 (8)
- August 2005 (10)
- July 2005 (16)
- June 2005 (5)
- May 2005 (14)
- April 2005 (2)
Author Archives: Xin Wang
Taken2 《飓风营救2》:新好男人连姆尼森
近东和中东不仅是经济热点,最近两年连电影里也屡屡出现。MI4把场景搬到了迪拜,伊斯坦布尔也满足了西方人对东方的一切想象。Tinker Tailor里把原作的香港搬到了制作成本相对减少的伊斯坦布尔,Taken2里,观众们更是大饱眼福了一场伊斯坦布尔的屋顶风光。宏伟的教堂,海风和汽笛,亚洲与欧洲的分割线,东方与西方的碰撞交汇,时空的横剖面,连姆尼森在船上细细地给女儿讲这座历史之城,海上烟火盛开。 这一部的重点放在父亲和女儿救妈妈的情节上,比起上一部,打斗戏份少了些,但是情节仍然从头到尾都扣人心弦。Taken系列的妙处在于,作为前特工的连姆大叔,总有在电影里教外行怎么做特工的情节,顺便也给我们这些外行观众普及了特工知识。上一部教女儿怎么向外界传递绑架者的信息,这一部则走得更远。他凭借一只手表的秒钟计算自己被绑架了之后走了多远,凭借出色的听力记住自己所经过的位置,然后又教女儿如何用一只圆珠笔,一根鞋带,在地图上找到自己所处的精确坐标。看完这部分,我也觉得自己如果被绑架,可以知道被绑去哪里了! 小美女也不负众望,从一个菜鸟成长为能救爸爸的姑娘,临危不惧,很有女承父业的潜质。连姆尼森大叔近两年越来越多地在银幕上扮演好男人好父亲的形象——没办法,他长得就像好人,那副慈爱的、过分担心女儿的脸简直就是银幕下无数父亲的写照。纵然他能教会女儿开着出租车在伊斯坦布尔的街头横冲直撞,但在两次挂掉路考的女儿考试时还是坐在DMV外面的板凳上担心得要死。另外,片子里的海滩和逆光让我怀念南加州了。
写作是一个人的事
收到朋友寄来的明信片。几个字,漂洋过海从另一个大洲到达这里,和许多广告邮件、杂志、账单放在一起,安安静静地躺在信箱里。 我是个爱写明信片的人。虽然有短信、微信、各种电子设备,但都无法模拟写下明信片时,墨水落在卡片上的痕迹。在黄石看见小黑熊时些微的震惊,站在埃菲尔铁塔上面看天空的云飘来飘去,涅瓦河的河水浩浩汤汤,都是写明信片的心情。仿佛贴上邮票,寄出去,就把此时此刻的心情封存起来寄给了朋友。在心里,仿佛听到了那边微不可闻的,“砰”的一声,像酒塞拔出了红酒瓶,封存的东西飘出来,酒香四溢。 明信片是微型的写作。更大一点的是日志、随笔、评论、小说、长篇小说。有多少人有从电影院出来,心里觉得有东西要说,不吐不快的经历?看过一篇小说,要找个人评头论足一番,让他听听自己的想法?可惜,这个世界太大,而我们太孤独,想倾诉的人不在身边,于是我们只能在人山人海的演唱会上举着接通的手机,一个人旅游的时候写下明信片,把想要说的、想要对方看的东西,统统倒在里面。 再有的时候,压根没有人可以相视一笑。写评论,写散文,写小说,不过是把自己记忆的闸门打开,把珍贵的东西放在保险箱里,按下发送键或者另存为,把它锁起来,仿佛这样可以永不忘记。其实哪里能不忘记呢?看到过去自己写的东西,都忘记了当时的心情,仿佛注视着另一个人,只偶尔会为当时的自己唏嘘喟叹:为什么在这里变成这样了呢?如果当时不怎么怎么样,生活是否会有另一个结果? 我不习惯网络连载的小说,作者最大限度地迎合读者,读者甚至可以改变主人公的命运,或者作者本来就没有自己的想法,完全看读者的喜好而定。如果我写小说,一定不想写那种在每章末尾都写“求票”“求粉”“求评论”的小说;我热爱那种从不出面发言的作者,每一个字都像是写给自己的东西,读者是副产品,你们爱看不看。写作是最私人的事情,而读者改变主人公的命运,就像是恩客要求妓女变化床上的姿势。但是,这样埋没了许多好的作品。我知道有许许多多好的作者,写着一个人的文字,像完成一件使命一样,伏在书桌上默默耕耘。写作时,空间与时间与我们的空间与时间割裂开来,如果作品不小心流传到别人那里,也像是接到明信片时那轻微的“砰”的一声,然后,酒香四溢。 他们有自己的乐园。
Samsara:轮回与永生
两千多年前的埃及人就已经参透。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死亡是每个人的最后居所。生是暂时的,死是永恒的,死是永生。 两千多年来,追求永生的方式多种多样。埃及人发明了木乃伊,古代人发明了宗教,现代人发明了宗教仪式般的交通、机械化大生产、人类的不同形态和人造人。 从自然到宗教,从宗教到现代生活,Samsara这部没有一句台词、对白或画外音的纪录片呈现了各种追求永生与在地球上永恒存在的镜头。迪拜的通天塔,密宗的坛城,屠宰场里不见血的大开杀戒,快镜头中地铁里不断移动的我们。我们如同地球上的一粒沙子,在精密到类似于仪式式的日常生活中机械运转,匍匐在从曼谷到耶路撒冷,从西藏到欧洲每座城市最高、最宏伟的宗教建筑前面,讲述人类与生俱来的希望。 影片中的各种文化和景象,我去过的、没去过的城市,熟悉的、不熟悉的文化,呈现在镜头前面的形式都很有创意,大部分给人震惊的感觉。比如大漠中的斗转星移,用快镜头的方式呈现日夜变迁;极端对称的山水,奇特的地貌;但更令人震惊的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在镜头下呈现出宗教的感觉。一班一班的地铁,川流不息的工厂工人,养鸡场屠宰鸡群的机器,还有夜色下,灯火流转的车行道和高楼大厦中明灭的灯光。 人类社会的素材可以如此千变万化,90分钟的电影也不过取沧海之一粟。古往今来,在生死的主题之间,我们创造了多少东西,又有多少是无法改变的?
Samsara:轮回与永生
两千多年前的埃及人就已经参透。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死亡是每个人的最后居所。生是暂时的,死是永恒的,死是永生。 两千多年来,追求永生的方式多种多样。埃及人发明了木乃伊,古代人发明了宗教,现代人发明了宗教仪式般的交通、机械化大生产、xxx和人造人。 从自然到宗教,从宗教到现代生活,Samsara这部没有一句台词、对白或画外音的纪录片呈现了各种追求永生与在地球上永恒存在的镜头。迪拜的通天塔,密宗的坛城,屠宰场里不见血的大开杀戒,快镜头中地铁里不断移动的我们。我们如同地球上的一粒沙子,在精密到类似于仪式式的日常生活中机械运转,匍匐在从曼谷到耶路撒冷,从西藏到欧洲每座城市最高、最宏伟的宗教建筑前面,讲述人类与生俱来的希望。 影片中的各种文化和景象,我去过的、没去过的城市,熟悉的、不熟悉的文化,呈现在镜头前面的形式都很有创意,大部分给人震惊的感觉。比如大漠中的斗转星移,用快镜头的方式呈现日夜变迁;极端对称的山水,奇特的地貌;但更令人震惊的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在镜头下呈现出宗教的感觉。一班一班的地铁,川流不息的工厂工人,养鸡场屠宰鸡群的机器,还有夜色下,灯火流转的车行道和高楼大厦中明灭的灯光。 人类社会的素材可以如此千变万化,90分钟的电影也不过取沧海之一粟。古往今来,在生死的主题之间,我们创造了多少东西,又有多少是无法改变的?
2012,在黄石公园(六):牛仔的故乡
上两回说到我们开车出了黄石公园的东门,眼前是一派外星球般的奇异景色。开车一小时越60英里,就到了美国著名的西部城市Cody。 Cody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并不熟悉,但在美国人心目中,估计就等于乌镇凤凰一样,是个有个性的所在。Cody根据这个城市的缔造者、也是美国西部牛仔的著名代表人物Williams Cody命名,他还有一个更有名的名字,叫Buffalo Bill,野牛比尔。 野牛比尔是将美国西部文化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19世纪七十年代西部大开发开始之后,大片的拓荒者来到这里寻找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这里有独特的牛仔文化,有雄伟的落基山脉,有辽阔的平原,有朴实的印第安人。作为这些独特的人文地理使得Cody认为,有必要让东部的美国和全世界认识有浓郁个性的美国西部。作为前美国陆军侦察兵,曾猎杀五千头野牛的Cody组织了名为Wild West的各种巡回表演,并获得极大成功。他给自己起了“野牛比尔”的艺名,并在秀中表演他自己,没想到一炮而红,人们知道了他开发西部、猎杀野牛、建设城市的巨大功绩。两大洲的人民从他这里知道了世界上有这么一块奇异有特色的土地,直到今天,这种印象还存在人们的脑海中。神秘的印第安酋长,传奇枪手,荒凉曝晒的西部景象,成为西部片和一切观众心中对西部的顽固印象,正如闯关东、走西口之于我们,成为历史画卷中特别的一幕。 开车进入Cody,两边有牛仔的竞技场,整齐的街道,一路上见不到的绿色。城中有巨大的以Buffalo Bill为主题的历史中心博物馆,里面有黄石、印第安、Cody一生等的详细介绍,规模宏大,展品多样,设计精湛,是我去过的美国最好的博物馆之一。门口的大妈看我们是学生,竟然还免费让我们进去,真是好人。 博物馆里有Cody建造城市的过程。在美国,西部这些今日看起来繁荣发达的城市,也不过一百来年历史。许多城市的成长过程是“自然”的,也有许多加入了人为操控的因素。博物馆里教堂、学校、商店等城市必备设施的模型,让观众自己摆出自己心目中城市的秩序,并与Cody当年的设计相比较。 走出博物馆,今日美国大部分的城市都已经大同小异。相对中国的多样性(虽然这种多样性已经在渐渐减少),在美国开车旅行最大的无聊之处就在于,开车一千英里,还是同样名字的商场,卖同样的衣服,吃同样连锁店里的食物。即使如此有特色的Cody,今日也被沃尔玛、Subway占据。望着这些整整齐齐的沃尔玛,Homedepot,我在想,是什么造就了Cody?是什么造就了今日的美国? 开车的女孩仍然放着兴奋的音乐,是Greenday的Peacemaker。西部在我们的后视镜中逐渐退去,越来越远。
2012,在黄石公园(五):大提顿的天空
黄石的美不在于风景,而在地貌的奇特性和动物的多样性。这里有地热、喷泉、温泉、火山、五光十色的矿物质湖,有巍巍高山,潺潺溪水,湍急的瀑布,幽长的峡谷;也有如画的平原,奔腾的野牛,指向天空的树木,穿行林间的麋鹿和妄图过马路的小熊。但论风景,黄石不是最美的。在黄石西南一隅的大提顿,才胜在自然风光。 大提顿作为单独的一个国家公园并不算太小,然而在面积一万平方公里的黄石旁边,则显得袖珍非常。就连旅游书Long Planet也是把黄石和大提顿放在一本书里的:黄石一般需要三天甚至更多,大提顿则只需要一天。开车从北到南贯穿大提顿,是仅有的一条主要线路。 大提顿的得名来源于大提顿山,而大提顿群山的得名来自于这些平地而起的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山,雄伟挺拔,像一组列队的士兵,而被早期的探险家如此称呼。在没有什么高山的北美大陆上,大提顿是最挑战美国登山者的几座山峰之一,我们在山下看着,只觉绿草茵茵,山势平坦,可是半山腰网上那尖锐得超过了常人想象的角度,是给予山峰壮美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许多登山者铩羽而归的原因。 我喜欢山多于海,是因为山岭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妙处,不像大海望过去一马平川。在不同的角度看大提顿,形状是完全不同的。第一天开车去黄石的路上,日暮的大提顿让人想起格萨尔王的传奇,仿佛真有披甲士兵埋伏在山中的城堡里;在阳光下看大提顿,秀美的轮廓屹立于蓝天之下,白色石灰岩的山顶仿佛被白雪皑皑覆盖;在山脚下近处看大提顿,山峰倒映在湖面的波光粼粼之中,又是一番风味。 Jackson Village的度假村大厅有着高达十几米的落地窗,室内是美国古典乡村风格的陈设,室外是皑皑雪山,大提顿的天际线映衬着蓝天一览无余。在这样的客厅里看看书,发发呆,靠着壁炉,望着远处的高山雪峰想想心事,是所有人度假都梦寐以求的事情吧。
2012,在黄石公园(四)——太平洋铁路的悲欢
美国西部,作为超越地理、景色的一个文化、风土人情的名词,无疑是美国为世人所知的几个著名概念之一。随着1869年美国东西铁路在犹他州的汇合(对,就是每根枕木下都有华工尸骨的太平洋铁路),美国这一经济体正式从东西两端接通了它的血脉。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了;淘金的人们沿着矿产、河流、和一切有利可图的资源前进,依山而建,依水而居,最终建成了我们今日看到的美国。 在行车的路上看到这些至今仍在沿用的铁路是件激动人心的事情。如今的铁路基本已经改作货运,由于公路网的发达和美国人开车的习惯,公路是这个车轮上的国度更为重要的命脉。但如果没有早起铁路的修筑,又怎么可能输送修筑公路的资源?这条铁路的修建横跨了北美最高的山脉——落基山,今日开车尚觉得险峻,当年华工在巍巍高山之间、经济和技术条件落后的情况下,腰系绳索、身悬半空,在坚硬的花岗岩上打眼塞火药,或握着铁锨冻死在罕见的严冬中。他们几乎是用身体推进了太平洋铁路的进程。他们在一切适合生存和不适合生存的地方扎根下来,生产生活,繁衍后代,用汗水和鲜血修建了北美大陆上的中国长城。 许多西部小镇随着铁路的贯通成为美国西部重要的城市。我们熟知的怀俄明州是美国重要的西部州之一,属于“旅游者的西部”;而爱达荷州由于农业的发达和相对的落后成为“西部的西部”。从黄石公园的南门出口出去,几十英里之后就到达爱达荷,翻越海拔3000米的高山,就进入爱达荷州一望无际的平原。这里的限速到达75英里,很多地方没有任何标志。而从公园的东门翻越另一系列高山出境,就到达怀俄明州的重镇Cody。 东门出去后见到的景色是令人难忘的,山石发着红色的光芒,各种奇石累累,灌木在干旱的天气中生长,而山脚下竟然有一泓大湖,湖边寸草不生。夕阳被云彩挡住,发出诡异的红光,整片云彩被映得如同五彩祥云般。我们都惊叹,这样的景色只能在月球上才能见到! 向东大约60英里后,穿过连续几个隧道,一座小城赫然出现在眼前,这就是Cody,也是传奇牛仔Buffalo Bill为止奉献一生城市。Cody正是以他的原名命名的。
Premium Rush 《致命快递》:快递员也有春天
说《致命快递》是美国版《疯狂的赛车》的有点夸大其实。除了都有骑车在城市的公路上狂奔的情节之外,两者没有任何相似之处。《疯狂》的多线索叙事、复杂的人物关系、情节和结构的巧妙设计都是《快递》所没有的,虽然看着也用了倒叙的手法和看似的多线索,但基本都是小儿科水平。看着看着,总觉得好莱坞编剧低估了观众的智商,以为我们都是100除以4不知道等于几的水平嘛。 公路片是电影向来热爱的题材。一路跑,一路编,就有好多故事可以写。夏天的纽约又是如此生机勃勃、红尘万丈,众生杂相,不一而足。小囧脸的囧字脸比两年前Inception的时候宽了一半,可是还是一副小清新的模样,纵使在这部片子里他的职业改成了骑着自行车送快递的工人阶级。为帮亚裔女孩送快递给华裔黑帮(这个设定怎么看怎么没法表扬,囧),他们xxx;可惜如今的纽约治安太好,连个像样的反面组织都找不出来,所以只能和笨警察、坏警察、以至自己人一路作斗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影片除了拍得过于简单之外,整体的可看性还是不错的,算是个配角的亚裔女孩这回也找了个不算太离谱的亚裔演员。唯一比宁浩好的地方是骑车行进在城市车水马龙中的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感,以及城市快递员们享受骑行与冒险精神在工作中的体现。这让我想到北京的快递员们,每次看着他们一头汗水从怀里掏出个变形的盒子我就觉得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作为城市之王的他们》,我们什么时候能拍一部他们的电影呢?
Posted in 电影评论
Tagged inception, joseph Gordon-levett, premium rush, 影评, 王小心, 疯狂的赛车, 致命快递
Leave a comment
The Odd Life of Timothy Green《蒂莫西的奇异生活》:父母必读
话说小时候,大部分孩子都有爸爸妈妈说:“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你是充话费送的”之类各种胡言乱语的经历,虽然我是很聪明不信的,但有的孩子居然信了,还伤心欲绝。在这部电影里,这个孩子倒真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花园里长出来的。Jim和Cindy夫妻多年不育,被医生判了死刑,然而在一夜幻想之后的一个奇怪的暴雨之夜,一个浑身泥土的孩子从他们家花园冒了出来,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当了父母之后,我们才深刻地意识到,孩子是一生中最大的礼物。人类是不公平的,爱从来都是长辈给予晚辈,人舍得为自己的孩子花钱,却不一定舍得给自己的父母花那么多钱;人给予自己父母的爱很可能没有给予孩子的多。每个人都欠着父母的恩情,却又把这份情传给下一代。为人父母之前,怎么样也想象不到哺育一个孩子会费多大的辛劳;如同影片中Cindy所说那样,We want it to be perfect. Not him, but “it”, we want his childhood to be perfect.我们希望给他一个完美的童年。为了这个完美,所有的父母都在磕磕绊绊中前进,学习怎样为人父母,为人师表,给自己孩子做最好的榜样。为了弥补一个错误,家长们又犯了更大的错误,而美好的生活就在这错误和摸索中不断前进。 Timothy Green是给Jim夫妻的礼物,也是给他们一个学做父母的机会。可能没有多少未婚青年会有所感触,可是做了父母的我们却在影院里看得感动深受。父母是那种会为了孩子能上次足球场不惜一切代价求教练的那种人,父母是为了孩子不顾脸面演奏自己不擅长的音乐的那种人。父母是一种职业,却是最辛苦,也是大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职业。Timothy在给父母的心中写道,你们是爱我最多的人,比其他的任何事情、任何人都要多。这个孩子,和他来时一样奇异地最终离开了,Jim和Cindy得到的是一季温暖的家庭生活,以及学习为人父母之道的成长。最后他们终于如愿以偿,他们的故事打动了领养中心,给他们送来了一个真正的孩子。可是我却在电影院里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因为我知道,每个孩子对于父母的记忆都是独特的,那个可爱的古灵精怪的Timothy永远也回不来了。 影片拍得不温不火,有几个片段很动人,Timothy的小演员CJ Adams无辜的眼神可爱得紧。虽然没有太多的高潮和令人叫绝的情节,作为一部平实的家庭片还是很适合父母看的。影片还穿插了美国的铅笔工业日薄西山的前景和产业工人的苦苦挣扎,以及新英格兰地区美丽的秋季风景,美国中产阶级(工人阶级?)家庭生活的喜怒哀乐。
2012,在黄石公园(三)
吃过晚饭已经是8点。天黑黑,我们从蒙大拿州的公园北门一路奔袭到怀俄明州的公园南门。突然副驾上的Dan大喊:Stopstopstopstop!!!!我还以为撞到了什么不明生物,捂住眼睛开始大叫,Grace一脚紧急刹车,颤颤悠悠地停了下来。对面一辆车也停在那里,我们发现一只体积大如大象的野水牛从我们身边慢悠悠地走过,还是逆行…… 黄石公园的野生动物保护得极好,从19世纪野水牛被猎杀到成为濒危物种到今天的漫山遍野随处可见,自然保护区功不可没。在Lonely Planet版黄石和大提顿公园的介绍中说,在黄石公园最值得做的事情,看老忠实喷泉只占第二,第一呢?是在Lamar河谷看野生动物。 从黄石公园的南门进发,到Grand Village之后往北走,沿着黄石河逆流而上,翻过《2012》中爆发过的火山,我们的面前突然出现了一片开阔地带,这就是美丽的Lamar河谷。 Lamar valley绵延的河谷像色彩缤纷的画面,远处高山的雪水滋润了几千亩的土地。野牛在这里奔腾栖息,麋鹿在林间跳跃。雨后的群山与平缓的河谷之间,洗刷出一道巨大的彩虹。动物真会选地方,把黄石公园最美丽、最肥沃的地方当成了自己的家,在这里繁衍后代,生生不息。 东线除了Lamar Valley以外,翻山途中的几座瀑布也是黄石历史上重要的一笔。19世纪,当第一批探险家到达这里,他们被山涧湍急的瀑布和激流所吸引,把它们命名为Upper Falls和Lower Falls,意思是上游瀑布和下游瀑布。有画家将这幅美景画成了油画,带回了文明地区,这是黄石第一次引起人们的注意,也开启了兴建国家公园的最初灵感。这样的美景今天仍然存在,随身拍来就像明信片一般美丽;而具体的地理环境与100多年前却有着细微差别,因为作为新生的地质带,黄石是非常活跃的地质地区,侵蚀作用仍然不断对这片土地进行着修改,直至峡谷变得越来越宽,越来越深,越来越长,而瀑布变得越来越湍急。 今天的瀑布与莫兰的油画对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