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司旁边新开了一家Alamo Drafthouse Cinema,特点是有一个租古早DVD碟片的小店和可以一边点菜一边吃饭一边看电影的放映厅,今天S又恰好没课来妈妈的公司混,于是晚上我们一起看了这部Farewell。
早就听说这是一部催泪与幽默齐鸣的电影。故事讲一个从小移民美国的女孩听说住在中国的、从小一手把她带大的奶奶得了只能活三个月的肺癌,于是全家从五湖四海一起回到中国,名为举行孙子的婚礼,实为“见最后一面”的瞒着奶奶善意谎言。女孩Billi的美国教育让她觉得荒唐:怎么可以对当事人隐瞒病症的事实?而在中国,人人都觉得这不是问题,因为人人都这么做。
电影有个悲伤的主题,要按照《渴望》或《唐山大地震》式的中国家庭伦理剧来拍,估计得洒出一盆狗血;而这部电影则把悲伤拍出了温馨和幽默,甚至是“好看”的感觉。在大部分时间里——大概从十五分钟开始吧,我手里就攥着纸巾,一边擦眼泪一边笑出声;电影完后,一女孩在洗手间里跟我说:幸亏今天没画眼妆。好久没看过这种倾泻情感式剧情、还不让人觉得苦情的电影真是太难得了。
但说到底,这部电影的目标受众还是美国观众。正如前文所说,这样的事情在中国根本都拍不成电影,因为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这么干。所有人都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做着他们认为为你好的事情。Billi的妈妈在她爷爷去世时没有告诉她,因为她还在学校,“学习重要”;导致她心理一直觉得爷爷就这么消失了,在她心里最易碎的和故乡的最后一点联系也就这么没了;这次奶奶生病,她妈妈也没告诉她,因为“你那张脸肯定瞒不住”。但同时,怎么能说她妈妈不爱她,他们不爱她奶奶呢?正是因为爱,才让她妈妈培养她(在生活中,培养Lulu Wang导演)音乐和写作,让她有了今天的发挥空间;才让他们想让奶奶高高兴兴地去世,正如奶奶当年当年对爷爷做的一样,直到瞒不住,才告诉他实情。在深夜的酒店大堂里,爸爸和伯伯有一段深刻的对话,基本上在探讨西方和东方的亲情方式孰优孰劣。似乎并没有对错,但有趣的是结尾放出现实中奶奶的镜头(几乎和电影里一模一样),字幕说:从确诊到现在已经六年了,奶奶依然健在。如果他们选择告诉奶奶实情,结局是否会不一样?
我很喜欢这个电影的很多细节:Billi坐在地上哭,说她小时候爷爷带她抓蜻蜓,她刚说完我就泪目,因为这太真实了,绝对是导演的亲身体验,作为一个六岁就和家庭移民到美国无亲无故的女孩,那是她残存的对故乡童年的最后记忆。这样的细节,彻底勾起了全场观众对祖辈和童年的回忆——不过哪个族裔,哪里的移民,谁没有个这样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呢?在酒店里,Billi抱着借酒宣泄的堂弟的头,两个家族唯二的第三代互相安慰,只有他们有着孙辈对祖辈的共情的爱,却因为一个说英语一个说日语无法交流;还有妈妈和奶奶的婆媳关系,从妈妈的视角看奶奶的控制欲也是所有文化的共同点;另一些细节似是导演故意突出东西方文化差异,比如拔罐和餐桌上的对峙;但想到电影还是建立在东西方差异上并且面对美国市场,也无可厚非。
电影很多镜头我也喜欢,能看出导演的科班出身,比如深夜酒店的大堂,生死对话中,霓虹灯照在Billi的脸上;还有低镜头拍酒店里坐在地上哭的Billi,这里演员的发挥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比戏剧演员更好的Awkwafina;导演对音乐的运用也让我看到了她的古典音乐出身和特色;但有些镜头让我觉得有些过了,比如知道奶奶没看到诊断书时一家人雄赳赳的慢镜头,让我觉得导演似乎想往艺术片上发展却没有成功的努力。
最后说一下我知道这个电影的过程。某天和公司里一个管着一万多人的老大闲聊,他知道我是中国人之后说:“你看过The Farewell吗?好看的。”老大本身是个印度移民家庭出身,而这个电影又是我和一个普通话说得比中国人还好的美国女教授一家一起看的,这不得不说明这电影本身的魅力和它讨论的普世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