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April 2011

作为城市之王的他们

前几天有一篇文章,是描述中国的快递员的,说他们的手可以轻易摸出快递的u盘是否金士顿4G,或者标书的厚度精确到页。在国内时,每天上班除了同事、客户和供应商,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快递员了。他们的自行车像闪光的鱼一样在城市的车流中游走,他们闪烁的目光背后藏着深沉的秘密,他们知道我们所有的举动却不会告诉你,他们递过来的包裹或者信封里是沉甸甸的机关。我们看到他们的容貌,知道他们的时间,却不知道他们背后的故事;而他们知道我们的,从名字到爱好,从职业到薪水,从人际交往到不可说的地下秘密。 这样的城市之王有很多,除了快递员,还有卖光盘的。他们在一周的某一天晚上准时来到加班的办公室,拎着拉杆箱无声无息地推门进来。早有内线带他们进入一个会议室,然后加班的人们仿佛嗅到了什么气息一样,逐一放下手中的键盘和鼠标,鱼贯而入那灯光明亮的地下市场。他们熟知我们的爱好,对每一部片的要求,上下或者续集,蓝光或者D9,你要的是塔可夫斯基而你要昆汀,上次你要的货广州那边还没到,这张盘你先拿去电脑上试试能不能播……这是比例行找饭辙更有意义的时刻,你看着日光灯映照的那一摞摞光盘,早已神游到了深夜的家用播映机旁喝一杯小酒的时光。 到了美国之后,人与人之间的隐私被保护得极好,我们通常不知道邻居是干什么的,然而快递员直到。在这里,快递员变成了更伟大的职业。他们高高在上,开着18轮的大货车在州际高速上穿行。他们的车门从来不关,他们停车的技术超一流,能把车轮停在离马路牙子不足5公分的地方。他们个个威武雄壮,人高马大,满脸的络腮胡子,穿着UPS或者Fedex的制服,敲起门来孔武有力,经常把屋内的人震得一愣一愣。等你赶去开门,只听到楼道的大门一响,引擎发动,斯人已来去如风,剩下一个巨大的牛皮纸箱横躺在你门口的草垫上,上面写着你的名字。 这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生活过了很久,久到我从他们的敲门声就可以分辨不同的人和公司。他们通常一人负责一个区域,他们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住户熟悉到连地址写错的包裹都可以投对的程度。长久以往,我大概能分辨出那个敲门震天的快递员大概是墨西哥裔,长得蛮横但其实说起话来轻声细语,而那个Fedex小哥应该是身材瘦小的亚裔,对,就像Fedex广告上的那个一样。我想和他们打个招呼,可是他们离开的速度总是远远快于我开门的速度,除非需要签字的包裹,而这种情况很少发生。所以我们继续维持不见其人的友谊,而这种友谊更多是单方面的——他们知道我们,而我们不知道他们。他们能从名字、订的东西和订的频率上分辨出来你家小宝是否快满一岁,或者这位单身女性又换了个男朋友,而我们——我们只能听到那年复一年的敲门声。 美国的城市之王还有送报纸的,虽然我对他们所知更少。在我的想象中,他们应该骑车在薄薄的晨霭中穿行,在这个城市即将苏醒之时把一摞摞报纸准确地投递——不,应该说是“扔”到订户的家门口。我这个印象的得来是因为从我家的地势看去,这摞报纸是从一楼直接扔到我家三楼大门口的,从准度、精度和时间来看,那家伙从未失手。由于投递报纸的时间相对我的起床时间实在太早,所以这个想象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我曾经自己在一楼尝试扔过,完全不得要领。直到今天,这个想象得到了证实,因为妈妈来我家了。据她的证词,早起晨练的她站在楼道口往下俯视,只见一个家伙朝她笑,然后一摞厚厚的报纸“嗖”地向她飞来,她一手接住,还以一笑。听完之后,我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活生生的武侠高手过招的场面,大侠与大侠对决,然后相视一笑,各走江湖。

Posted in 日记摄影 | Leave a comment

一个欧盟能源专家的退休生活

Giovanni每次见到我,总是很严肃地和我讨论一些严肃的形而上和人类技术前景的问题。他是意大利人,在欧盟做过多年的能源专家,苏联解体后,总是被派到东欧的穷国去,帮助当地的能源部门与欧盟的标准接轨。他在布拉格住了好多年,又在布鲁塞尔住了几年,后来要被派到罗马尼亚去的时候,终于拒绝了,和他的美国妻子Anne回到美国来,在西岸的阳光下过起了惬意的退休生活。他和Anne是四十多年前被派到美国做能源电池时认识的,这使他最终放弃了意大利国籍,成为了一个带意大利口音的美国人。 Ann家是我见过的美国人里面思想最开明的一家,比起大部分保守的美国人,他们很随便地就接受各种政治和宗教观点,对中国的了解令人咂舌。在他们家做客,他们和爸妈谈起文化大革命,推荐他们看Mao’s last dancer;我想了想,如果反过来,爸妈能和他们谈谈肯尼迪遇刺和民权运动吗?肯定不能。Giovanni和我说意大利和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历史悠久,机构浮肿,精英教育。他的中学也分文理科,文科要求学六年的拉丁语,至今还能大段背诵莎士比亚的台词。Anne就觉得很不解,为什么要背这些没用的东西,学这些死亡的语言? 我却很能理解,觉得这和我们背《岳阳楼记》是一样的。说到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他又拿出一本世界地图,查询SD和我们家乡的纬度。 Anne家最近爱上了中国茶,我去他们家,总是带一些乌龙茶或者绿茶。Giovanni得意地向我展示他的茶叶收藏,满满一柜子,难为他从美国的网站上买到邮购的中国茶叶。他和爸爸探讨泡茶的方式,有自动控制水温的开水壶,有沙漏,还有精确的量杯。他跟我说,美国人以前不喝中国茶,只喝英国茶(印度茶),红茶浓到分不清杯子里的是茶还是咖啡,苦得惊人。然后他详细介绍了红茶、绿茶和乌龙茶的发酵过程,顺便教了我几个英语单词。 Giovanni和Anne的家在La Jolla海边的半山腰上,客房里能看见海景,真正做到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Anne种的花花草草比比皆是,还摘下好几个橙子送给妈妈。后院里有一片空地是Giovanni体育运动的地方,最近他们迷上了一个游戏叫Bocce,是一种类似滚地球的意大利式球戏。Giovanni说他年轻的时候玩足球,后来打网球,再后来打高尔夫球,现在就只能打Bocce了,这球的运动量和中国的门球差不多。说话间他拿出一张纸,给妈妈图示他新换的膝盖手术示意图,两个语言不通的关节病患者进行了热切的交流和意见交换。

Posted in 日记摄影 | Tagged | 1 Comment

Rio《里约大冒险》:巴西旅游宣传片

周末爸爸妈妈去Midway Museum,我们去downtown的horton plaza看动画片,3D的Rio。首先我要说,这部片子的3D不是卖点,起码不像Avatar或者肉蒲团那样是卖点;其次,这部动画片竟然既不是Disney也不是皮克斯出的,而是20世纪福克斯;再次,我不知道巴西旅游局有没有做赞助或者植入,但在2016年Rio奥运会之前来这么一次,真是太值了,不但美国人民对Rio有了超级好的印象,整个动画片就是对全世界的Rio宣传片,比张艺谋拍的背景宣传片好多了。 近一两年看到的中国背景的电影也就是Karate Kid了,虽说整个大环境基本真实,对中国的描写也还算公正,可是看到那么别扭的四合院和中学还是让人觉得心头发紧。而在Rio中,虽然有贫民窟,有犯罪团伙,可是那充满热情的桑巴舞和巴西歌曲,灯火璀璨的Rio港和标志性的耶稣雕像,还有举世闻名的Rio狂欢节,无一不让人想立刻买张机票投身到那汹涌澎湃的热情人潮中去。加上Jamie Foxx的煽情歌曲和Anne Heatherway的性感配音,简直是从头到尾扣人心弦的完美演出。 中国太需要这么一个故事了。虽然我不知道在巴西人民的眼中,这部电影看起来有没有不真实或者刻板印象之处,但我觉得起码它全面地展现了南美的美好和热情,起码对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民起到了正面效果。而在Karate Kid中,除了武术和功夫我们仿佛没有别的长处——哦,如果排除那假模假式的游园会和一看就是ABC穿的旗袍之外。美国人对中国演员的唯一印象就是成龙和李连杰,而对中国的唯一印象就是功夫。知道功夫当然不是坏事,可是在功夫之外,是好莱坞的他们真的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还是更令我们害怕的,中国变成了毫无历史和性格的平凡的国际大都市?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一周

爸妈上周四到,一路上从国内飞机转国际再过海关再从机场两个小时车到家都很顺利,没有任何意外情况,虽然我数着小时去小区门口接他们但是到了之后没有想象中的泪眼朦胧的情况,大家皆大欢喜,妈妈终于看见了大肚子的我,觉得很满意,晚饭给他们做了粥,竟然很快就睡着,时差倒得比我还好,第二天起来就精神抖擞了。 周五带他们去校园里逛逛,虽然景色实在乏善可陈(西部大农村!)但还是找出来图书馆、食堂和书店几个略微可逛的地方看看,还去看了被我拒掉的系和bird的办公楼。爸妈的一致意见是,图书馆长得真像世博园的中国馆。 周末去了99买菜,终于买到了许多中国菜,感谢西部大农村。爸爸挥舞菜刀做了很多好吃的,包括家乡特色菜,吃得我口水直流。去了离家看小宝,周日去了Carlsbad看花,顺便去了outlet逛逛,天水一色,毛茛花没有去年开得好,可是绵延数亩也还不错。 爸妈来了之后饭菜质量大幅度提高,吃饭支出大幅度下降,不禁让人感叹在国外会做菜而且热爱做菜是多么基本而且省钱的手艺。我本来以为我进步很大了,没想到比爸爸还是差很远。不沾阳春水就能吃饭的感觉真好啊,从此彻底不早朝……妈妈接手了所有家务,把小宝的衣服洗了一遍又一遍,还逼我去买香皂,跟她说有洗衣液也不听,还几度要把衣服晾在阳台上,根本不管我家有烘干机的现实。 厨房里飘着泡香菇的香味,爸爸妈妈去散步了,晚上回来要做三杯鸡。一周就这样晃晃悠悠地过去了,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倏地一下,美好时光就要过完。来了之后他们开始逼我走路,现在连去超市和商场都要走路去,这让没有车就不会出门的我情何以堪啊。他们昨天竟然散步到了海边,不但没有迷路还走了好几个mile,比我来了之后走的路加起来都多。爸爸着重检查SD的市政建设,并提出多方专业意见,妈妈则热衷比较美国和国内的物价。 周二去看了医生,小宝仍然很淡定地在肚子里不肯出来,虽然时间还没到,但小宝啊,当年你妈这时候可就已经出来了呢。你想做复活节宝呢还是五一节宝呢还是青年节宝呢还是母亲节宝呢?Bird说,只要不做校庆宝就好了,咱丢不起这人!说得也是,清华校训已然变成“听话出活”而北大校训已然变成“民主科学顶个球”了,如今的大学早已不是梅贻琦蔡元培的大学,而是政治和金钱的大学了。

Posted in 日记摄影 | Tagged , | 3 Comments

《海上传奇》:贾樟柯的海上迷城

有人把贾樟柯的上一部纪录片《二十四城记》和《海上传奇》相比较,贬前者的“真假混合”的叙事手法而赞这部电影的真实拍摄。在我看来,作为电影,两者都是好的;作为纪录片,只要没有絮絮叨叨的旁白硬把镜头编成一个故事(如《最后的狮王》 The last lion),也是好的,至于纪录片的伦理和导演视角的悖论在哪里,我不想讨论。我喜欢贾樟柯的一点就是无论他的观点多么鲜明,观众总得通过他的镜头和叙事去找背后的东西,而镜头前的东西永远是干净的,冷硬的,不拖泥带水的。中国内地现在的导演中,只有他和顾长卫的电影语言如此,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表达风格。 片子总是阴郁的,镜头中甚至只有灰度,没有色彩。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建筑,灰蒙蒙的电线。上海与香港,这两座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双生花,在贾樟柯的镜头中水波粼粼,锈迹斑斑。这些锈迹就像那些仿佛是从历史后面走出来的人物一样,随着他们沙哑的发音和破旧留声机般的歌声,将发黄的历史推到了幕前。张原孙的英文舞曲,潘迪华的《永远的微笑》,还有许冠杰的《浪子心声》。浓烈的历史潮水一波又一波刺激着人的心灵,那些不同立场、不同家世、不同教育的人,黑道的,国民党的,大民族资本家的,为新中国而牺牲的,为文革为牺牲的,为民主精神而牺牲的,每一个故事都掀开这座海上迷城的一角,却看不清这帷幕后面隐藏的是什么。这些故事看起来如散珠一般没有联系,但这些发生在大历史下的个人家庭的悲欢离合,却是串起近代上海的重要线索。我们很庆幸这座传奇之城还活着,不仅建筑活着,语言活着,人也还活着。从老上海人到新上海人,从狭窄的苏州河水道到堂皇的世博园,这座城市背后的影子还在,根基还在。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2 Comments

Source Code 《源代码》的三次眼泪

看这部电影,我哭了三次。第一次是Captain请求最后一次回到列车上,去拯救那些看起来没有希望的旅客,并要求Goodwin把他switch off的时候。第二次是Capitan以Shawn的身份给自己的父亲打电话,告诉他,他很后悔他们之间的争吵。第三次是时间定格在0:00:00的时候,Captain和Christina拥吻,而列车上的人都在欢笑。做生意的继续做他的生意,讲笑话的接着讲他的笑话,天南海北的旅客继续他们的旅程。所以你看,一个商业片,一个讲穿越的老套题材的商业片,也可以拍出这么多感人的境界。第一个是英雄主义,第二个是亲情,而第三个则是爱情和生活。老实说,之前我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完全没有这么多。近来看了好多半烂不烂的商业片,比如《联邦调整局》或者《泛泛之交》这种,都是看到半途昏昏欲睡或者虎头蛇尾欺骗观众,突然看到这么一部情节结构完整还寄托了导演一些人生理想的片子,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后来知道导演原来是Moon的导演,也就释然了。对于这种反复介入同一时间/空间题材的电影,以前看过《恐怖游轮》,故事设计得颇为精妙,这次的Source Code也算一部。从最开始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列车惊魂8分钟,到Captain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身处黑暗的狭小空间里,到女军官Goodwin令人捉摸不透的神情,让观众猝不及防地被剧情击中,随着主人公的一遍又一遍游戏闯关式的来来去去而紧张兴奋。故事的前行围绕着列车任务——上尉身世的两条主线交叉进行,而随着最后的真相大白和Goodwin电脑屏幕上出现的一行行打字,观众才明白整个source code的体系结构,也才真正为Captain和那一车旅客的命运唏嘘。Jake在这个片子里剃了个平头,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想起郭富城;紧张的情节和狭小的空间有助于他的演技发挥,所以整体看起来还是很赏心悦目;演Christina的Michelle Monaghan则完全没有发挥空间,基本起的是一个花瓶的作用;而Vera Farmiga真是大放异彩,虽然她的神情在剧情的前半部分基本可用难以捉摸来形容,观众甚至不知道她是好人坏人,但后半部分她脸上的细微变化真可以看出人类的真情,真是熟女魅力啊。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