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 wangxiaoxin on 从一个华盛顿到另一个华盛顿
- 匿名 on 从一个华盛顿到另一个华盛顿
- 天天 on 异乡风味与中国胃
- GM on 我为什么要回国
- waking on 《虔诚的鳏夫》:什么时候中国导演也能这么自信就好了
Categories
Archives
- April 2020 (3)
- January 2020 (6)
- December 2019 (4)
- November 2019 (1)
- October 2019 (31)
- April 2018 (3)
- March 2018 (4)
- January 2018 (2)
- December 2017 (3)
- November 2017 (1)
- October 2017 (6)
- May 2017 (1)
- April 2017 (1)
- March 2017 (15)
- July 2016 (2)
- May 2016 (2)
- February 2016 (4)
- December 2015 (1)
- November 2015 (3)
- October 2015 (6)
- September 2015 (3)
- August 2015 (1)
- July 2015 (1)
- June 2015 (5)
- May 2015 (1)
- April 2015 (1)
- March 2015 (10)
- February 2015 (1)
- January 2015 (6)
- December 2014 (2)
- November 2014 (4)
- October 2014 (3)
- September 2014 (3)
- August 2014 (4)
- July 2014 (2)
- June 2014 (1)
- April 2014 (2)
- March 2014 (3)
- February 2014 (4)
- January 2014 (1)
- December 2013 (3)
- November 2013 (9)
- October 2013 (2)
- September 2013 (2)
- August 2013 (5)
- June 2013 (1)
- May 2013 (3)
- April 2013 (2)
- March 2013 (2)
- February 2013 (1)
- January 2013 (1)
- December 2012 (5)
- November 2012 (3)
- October 2012 (6)
- September 2012 (9)
- August 2012 (4)
- July 2012 (10)
- June 2012 (11)
- May 2012 (4)
- April 2012 (5)
- February 2012 (4)
- January 2012 (6)
- November 2011 (5)
- October 2011 (4)
- September 2011 (1)
- August 2011 (4)
- July 2011 (3)
- June 2011 (4)
- May 2011 (1)
- April 2011 (6)
- March 2011 (11)
- February 2011 (4)
- January 2011 (12)
- December 2010 (9)
- November 2010 (11)
- October 2010 (6)
- September 2010 (4)
- August 2010 (9)
- July 2010 (9)
- June 2010 (6)
- May 2010 (15)
- April 2010 (10)
- March 2010 (11)
- February 2010 (13)
- January 2010 (15)
- December 2009 (19)
- November 2009 (17)
- October 2009 (20)
- September 2009 (17)
- August 2009 (20)
- July 2009 (9)
- June 2009 (6)
- May 2009 (12)
- April 2009 (14)
- March 2009 (7)
- February 2009 (8)
- January 2009 (10)
- December 2008 (9)
- November 2008 (15)
- October 2008 (18)
- September 2008 (11)
- August 2008 (10)
- July 2008 (6)
- June 2008 (14)
- May 2008 (5)
- April 2008 (11)
- March 2008 (7)
- February 2008 (10)
- January 2008 (8)
- December 2007 (10)
- November 2007 (7)
- October 2007 (11)
- September 2007 (9)
- August 2007 (3)
- July 2007 (10)
- June 2007 (2)
- May 2007 (5)
- April 2007 (8)
- March 2007 (8)
- February 2007 (4)
- January 2007 (4)
- December 2006 (7)
- November 2006 (6)
- October 2006 (9)
- September 2006 (10)
- August 2006 (11)
- July 2006 (9)
- June 2006 (12)
- May 2006 (7)
- April 2006 (22)
- March 2006 (8)
- February 2006 (11)
- January 2006 (9)
- December 2005 (10)
- November 2005 (13)
- October 2005 (8)
- September 2005 (8)
- August 2005 (10)
- July 2005 (16)
- June 2005 (5)
- May 2005 (14)
- April 2005 (2)
Monthly Archives: March 2011
《简爱》:半个哥特版的才子佳人
小时候看《简爱》,硬生生把一个小说看成才子佳人的琼瑶故事,把寒冷生硬的英格兰生活看成活色生香的鲜花朵朵,我知道跟我一样的女孩子还有很多,都是看完了之后忽略了男主的痛苦经历和不堪往事,而把他想象成一个达西或者费云帆那样的大叔,性格才华经历样样都有还特爱你,从此走向文艺青年小清新的不归路。哎,名著害人啊。 其实我一直到现在也不知道《简爱》算不算名著,如果算的话,那估计也是里面关于平等灵魂的对话打动了读者,其余的,也就是一个写得生动的哥特故事吧。所以要说改编名著,这一版简爱的开头对哥特风格再现还确实令人印象深刻,比如简爱第一次遇到罗切斯特的那条小径、城堡里极暗的烛光和粗糙的沙砾墙壁,给人重塑想象的感觉:原来十九世纪的英国一点也不浪漫,明明是很落后很偏僻很荒凉的嘛!可是除了Trailer里面的那部分哥特,要哥特的时候又完全不见了,比如伯莎梅森的出场就是一个败笔,那么正常的样子,还是一个美女,远不如原著中描写得令人悚然动容和触目惊心。本来是可以一波接一波地塑造高潮,从听说城堡里的传说——半夜的咯咯笑声——罗切斯特房间起火——婚礼前的面纱被人撕烂,是个围绕爱情和尊严主线的不错氛围,结果导演温吞水般不给力,观众也只能将就着看完还算忠于原著的影片。 本片的好处在于真实还原十九世纪的英国,给人一种“哦!原来这不是童话故事”的感觉,可是罗切斯特太温柔,简爱太漂亮,大牌演员又太抢眼。当然没有人比得过奥森威尔斯的罗切斯特先生——他简直太适合这个角色了,夏洛特的描写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难得有人那么丑还能给观众那样的好感。演简爱的演员太年轻,无甚感觉,好像迄今也没有出过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简爱。
Posted in 电影评论
2 Comments
你在场的春天
我知道你在那里,虽然我还没有看见你。我能感觉到你在我肚子里踢打的样子,一定是攥着紧紧的小拳头,好奇地想出来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 你在场的这个春天,圣迭戈的天气一如既往地美好。如洗的蓝天下,窗外的海鸥不时停在我们家的阳台上,院子里的山毛榉开了大片大片的花。 你在场的这个春天,我和你爸爸手忙脚乱地帮你准备各种用品,虽然我们压根不知道你需要什么。我们带你去旁边的公园看大狗,爸爸把大手放在肚子上暖你,而刚才还手舞足蹈的你一下子变得乖乖的,好像突然从淘气的小宝成了个听话的小姑娘。 你在场的这个春天,外婆给你织了花花绿绿的毛线衣,奶奶给你买了各式各样的小被子。妈妈拾起了十年没有做过的毛线活,为的是给你织一条小毯子;我们买来了各种布料,租了缝纫机,开始学习从来没做过的针线活:兔子喂奶垫,飞天红猪吐奶巾,还有小围巾,小围兜……这些东西并不是不可以买到,可是妈妈就是想你带上亲手做的东西。 你在场的这个春天,医生夸你是个Perfect的小宝,按时生长,按时发育,按时乖乖地胎位正了过来;每当妈妈担心你不活泼的时候,你总能在肚子里给妈妈来上那么一下,好像在说:别担心,我在这里呢! 你在场的这个春天,International center的奶奶和阿姨们给你准备了最好的baby shower。在Georgina 奶奶的家里,那所面朝太平洋的房子里,你获得了好多出生前的礼物。所有的小哥哥小姐姐们都来了,为了庆贺你即将的降临;所有的妈妈们都来向你妈妈分享各种经验,而没有生过孩子的年轻姑娘们则带来了她们的祝福。我们在一起吃午餐,做游戏,拆礼物。你有了一打毯子,许多奶奶们亲手编织的毛衣、帽子和小靴子,毛绒玩具,锅碗瓢盆,甚至还有了好几本。书你知道吗?这些所有的欢笑、游戏和礼物其实不单是为妈妈准备的,而是为你,为同时在场和不在场的你。 我仍然没有看见你,但是我能感觉到你,你的生命,你的感觉和你的成长。你会是我生命中最不平凡的事件,最大的奇迹,而我将会用最大的努力和能力去爱护和照顾这个奇迹。 附:美国的baby shower 在美国各式各样的派对当中,Baby Shower当属最温馨可爱的一种。名为Baby Shower,却不是给婴儿沐浴,而是给准妈妈的一场“物浴”和“灵浴”:在婴儿预产期的前一两个月内,准妈妈的女性好友将准妈妈的女朋友们、女同事们、女亲戚们召集起来,共同把祝福、忠告、礼物连同幽默洒向准妈妈,为的是帮助她做好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准备。在这样一个全然女性的喜庆世界里,总是友情浓浓、脂粉气香香、欢笑声阵阵。Baby Shower的由来已久,早在美国殖民地时代,妇女们就聚集在准妈妈的家中,一边缝制婴儿衣服、裁剪尿片,一边传授育儿经。在商品发达的今天,婴儿用品应有尽有,凡想得到的都买得到。大家都带着精心选购的礼物来到派对的场所,或是主办人的家中,或是公司里,或是教堂内。即将出世的宝宝若是个男孩,那么房间布置会是蓝色调;若是个女孩,则是粉色调。房内最宽大舒适的椅子一定是准妈妈的“宝座”, 椅子上还会系着一串蓝色气球,粉色气球。
王小心家的晚餐之芥蓝牛柳
这个菜我一直都叫做芥兰的……不知道为什么输入法里面只有Gai Lan,好奇怪。1.新鲜芥蓝洗净,竖着切,一棵切两到三片。2.牛肉切片,放精盐、鸡精、生抽、老抽、淀粉、胡椒粉腌制,再滴点油上浆。3.烧开水,芥蓝放里稍煮至菜茎外软内脆。沥干水分,整齐地摆在盘里,滴上蚝油。4.热锅放油,下大蒜粒,炒牛肉至熟。5.牛肉加汤汁起锅,均匀地铺在芥蓝上。
连载:你的数据,和你自己(一)
你生活中的一切细节——买了什么,去了哪里,爱上了谁——都能被数据挖掘公司从互联网上抽取、捆绑和交易。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作者:Joel Stein 译者:王小心 原文刊登于《时代》Time, Mar 21,2011 在我把我的姓名和Email地址交给Michael Fertik三个小时候之后,这位reputation.com的CEO打来电话,报出了我的社会保险号码。“其实我一两个小时之前就拿到了,”他说,“就是太忙了,来不及给你电话。”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除了我自己的社会保险号码之外,我听到了许多更有趣的关于我的数据。我积攒了一大批网上和网下公司收集到的关于我的信息——它们来自我浏览的网站,我购买的商品,我的Facebook照片,我的信用卡,我的会员卡,我听的歌,我填过的问卷,以及我订阅的杂志。 Google Ads的偏好认为我是一个对政治、亚洲美食、香水、名人八卦、动画片和犯罪电影感兴趣的人,但不关心“阅读和文学”或者“人文与社会”。(这不是真的!)Yahoo!则把我定位成一个36到45周岁之间的男人,使用苹果电脑,喜欢曲棍球、说唱、摇滚、父母养育、菜谱、服装和美容产品;它还认为我住在纽约,虽然我六年前就搬到洛杉矶了。Alliance Data,一家位于德州的市场数据公司,知道我是一名39岁的受过教育的犹太人,每年至少挣125,000美元,大部分的购买都在网上完成,但购买东西的平均价值只有25块钱而已。它还特别知道在2004年得1月24日我花了46块钱买了“低价礼物和商品”,而在2010年10月10日,我话了180美金在内衣上。而在两个时间之间,我进行了100多次网上购物。Alliance还知道我拥有一栋建于1939年的价值854,000美元的房子——还有,听好了——它认为这房子有灰泥围墙。它说围墙大部分是木头的,在墙角有一些灰泥!草泥马。 EXelate,一家主要业务是交易个人信息的曼哈顿公司,认为我具有高度网络价值,致力于环保生活和国内旅游。BlueKai,位于华盛顿州Bellevue的一家公司是Exelate的竞争者,认为我是一个“具有大学教育精神的”高级从业者,具有高度网络价值,同时还租着跑车(向《时代》杂志纠正一下,这不是真的,除非丰田雅力士也算是跑车)。由于我在HerRoom.com上为我老婆卡桑德拉一掷千金花了180美元,BlueKai还一度认为,我是一个18到19岁的少女。 RapLeaf,一家最近由于挖掘用户ID而被Facebook禁止的数据挖掘公司,把我详细到一个35到44周岁之间的、有硕士文凭的、住在洛杉矶的已婚男子。但RapLeaf认为我没有孩子,是个医疗从业者,还开卡车。RapLeaf肯定没有读过我在《时代》上的专栏。 Intellidyn,一家数据交易的公司,认为我是时代公司的作家,还是个“高度同化的”犹太人。它们知道卡桑德拉和我热爱园艺、时尚、家装和健身,虽然描述我的词汇差不多等同于“被迫干这些事儿”。我们不太可能通过邮购购买汽车保险,但极有可能来一次欧洲河流游轮旅行,但事实上我们根本不可能搞什么欧洲河流游轮之旅。还有成千上万的公司我可以打电话知道更多关于我的事情,但预想不到的结果是,我开始觉得厌烦了。 这些关于我的每一条信息(和错误的信息)以平均0.4美分的价格出售给广告商,然后给我发送网络广告、产品目录或信用卡促销。这些信息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例如在网站上追踪装置(如Cookies),这些网站许可某家公司在你浏览网站或者下载软件应用的时候定位你,确认你的联系人信息和所在地点。你知道为什么过去的几年中,所有东西看起来都是免费的吗?其实不是这样。只是没有人告诉你,你付出的是你的个人信息。
王小心家的晚餐之牛奶西米露
今天有客人来,自制了一盆牛奶西米露。1. 西米两大勺,放入沸水,煮10分钟。这东西极其膨胀,煮的时候要用勺子不停搅拌,以免粘锅。2. 10分钟后煮至西米中间只有一点小白心的时候,关火盖上盖子焖,直至白心完全消失,西米呈透明状。3. 切自己喜欢的水果,橘子、香蕉、草莓、苹果、荔枝都可以。4.西米滤出,用冷水过一遍,和水果一起放入盆中,倒入牛奶,加糖拌匀。5.冷冻,食用。图片是手机拍的,大家凑合看吧。
Posted in 食色性也
Leave a comment
The Last Lions 《最后的狮王》:非洲夕阳中的末路英雄
我一直觉得,同样是动物,它们表现出来的神情和气质也有极大的差异。在纪录片The Last Lions里,相对于鬣狗的下贱,水牛的蠢笨,鳄鱼的卑劣,狮子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纯然的高贵、绅士和王者风度,这是从它们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来的,即使是垂死的、失败的、受伤的时候,它们的神情中所带有的仍然是淡漠和深沉。我不知道这属于人类的误读还是它们本是如此,但在这部电影里,我明白了人类为什么崇拜狮子,这种盘踞非洲大草原食物链顶端的动物,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勇猛刚毅,是力量与速度的象征,还因为它们的高贵、守信和承诺。 半个世纪前,非洲还有近50万只狮子,而在今天,这一数目惊人地下降到两万只。我不知道这个数字在几千年来有什么样的变化,但两万这个数目无疑已是种群灭绝的边缘。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一头母狮被入侵者打败并赶到新的危险地盘之后,为了保护和养育她的三只幼仔,所作出的努力和付出的牺牲。小狮子的眼神是那么动人,它们的可爱和人类的婴孩没有任何区别,而非洲草原的风光是如此旖旎,巨大的枯树、繁茂的草木、色彩斑斓的动物和一览无余的地平线的落日,如果站在达尔文的物尽天择的角度来看,那真是一幅动植物竞争生存的和谐图卷。 可惜这一切都建立在狮子这一种群处于濒危的背景当中。即使是百兽之王,它们如今也不得不为狭小的生存地盘而做出绝望的努力,同时还要面临自己的伙伴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同类相噬的危险。母狮的母性本能迫使她一次次发动进攻,面对比她数量大得多的种群,攻击那些几乎不可能的动物。在痛失幼仔后她悲凉的眼神,在捕猎失败后绝望的咆哮,即使结局还算温暖,还有什么比看到英雄末路更让人心酸的呢? 影片讲述故事的手法动人,给观众讲了一个好听煽情的故事。不过比起旁白80分钟的唠叨,我更喜欢的是另一种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即不动声色的皮里阳秋。我赞成纪录片的作者要有自己的观点(当然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些观点要观众自己的理解,纪录片的镜头和剪辑只是帮助观众理解的方式,比如China – A Century of Revolution。虽然这种煽情的方式很受美国观众的待见,比如坐我前面的老头老太太就哭得一塌糊涂,但我仍然觉得,去掉旁白中煽情的字眼,这仍然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我深深地佩服和崇敬创作者拍摄的勇气和精神,并对他们保护动物的勇敢作为表示敬意。
Posted in 电影评论
Leave a comment
Mad Men S04E07 《广告狂人》:新秀丽手提箱的故事
深夜看Man Men,风流倜傥的Don仍旧在屏幕上挥洒自如。相对于看他踌躇满志和人生得意的样子,我更中意他流露内心脆弱和不安全感的时候。新秀丽手提箱,第二天凌晨就要交稿,手下全都下班,只留他一个人在夜阑人静的办公室。下午他刚刚收到电话,那个在世界上唯一懂他的朋友即将离世。最好的Copywriter Peggy 过生日,男友为她邀请了她的整个家庭和朋友,想在大饭店给她一个Surprise Party。可是临走到电梯门口又转头回来,留下来和Don一起加班到凌晨。男友大怒,提出分手,两个满怀心事的人默默无语到天明。 Mad Men的编剧就是有这种本事,能把人生的嬉笑怒骂写于平淡如水之间。没有Desperate Housewives那种明显的讽刺感,平淡得让你觉得这就是生活,可是带着不动声色的惊雷,永远给人平静表面下的震惊。生活就是这样,广告公司的生活更是这样。我想起多年前我被下周就要上线的campaign被客户逼到哭,在办公室和creative吵架吵到哭,然后又默默回到自己的工位上,擦干眼泪,继续手里的活儿。Peggy站在洗手间里擦眼泪时候的情形,像极了每一个被生活逼到两难处境的人:自己有才华,有抱负,却被打击到一个角落里抬不起头来;工作和个人生活必须要牺牲一个;努力得不到赞扬,甚至连一句谢谢都没有。回过头来,觉得Don说的对:“我为什么要谢你?这就是为什么我给你付工资!”我的前老板说得对:Work is just work。第二天破涕为笑,和客户创意重归于好,继续满篇的Brief,第二天就要交稿的凌晨,办公室里灯火通明,那是种在悬崖边上工作的快感,我特别能理解为什么Peggy几次到了电梯门口又转头回来,宁愿在沙发上睡到天明也不回家。 Peggy是幸运的,她有一个好老板。他们之间没有男女的吸引,他却是最能给她专业上指导和事业上引路的那个人;看腻了Don和一干女秘书之间的风流快活,他们之间不涉及男女私情的关系更让人动容。Don也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好的手下,一个女版的自己,看着Peggy就像看着多年前的另一个自己。在深夜满是蟑螂的小馆子里面,两个人默默吃着迟来的生日餐,不过是汉堡薯条,却有心意相通的交流。为什么要用新秀丽手提箱?因为我想离开,我想过在路上的生活。在北京嘉里中心旁边的广式茶餐厅里——原谅我已经忘记了的名字,我和同事们和老板也常常一边吃一边在餐巾纸上回想客户刚刚提出的要求,一个字一个字的改,改到有人忍不住叫说:不如让我去做Copy算了!老板是香港人,说话像曾志伟,是公司里最勤奋、最身先士卒的人,北上广都有他的身影,遇到他也是手下的幸运。 晨光初现的办公室里,Don终于鼓起勇气打了加州的那个电话,女儿告诉她,妈妈已经去世了。Don在Peggy面前不设防地嚎啕大哭,甚至Peggy都从未见过那个永远都喜怒不形于色的老板突然这样。Peggy问他:谁去世了?Don说:在这个世界上唯一懂我的人。Peggy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轻说:这是不对的。新秀丽终于定稿的layout前,Don握住Peggy的手,两人十指交叠,那一刻,他们都感到了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温暖。
王小心家的晚餐之三文鱼茶泡饭
1. 三文鱼一块,预热380°烤17分钟2. 米饭蒸熟3. 用剪刀把海苔剪成小块4. 三文鱼用筷子撕成小块,海苔,芝麻,芥末撒在米饭上5. 泡大约250ml绿茶(或者抹茶),淋在整碗米饭上6. 喜欢梅子味道的同学可以加一颗梅子
Posted in 食色性也
Leave a comment
The Adjustment Bureau《调整局》:自由意志教科书
金庸小说里面说到“心魔”,说到有一部兵书,就有一部佛法来化解;那些练武练到走火入魔的人,都是因为只掌握了兵书没有掌握佛法的缘故。黑客帝国里面Neo最终发现,只要自己意志够强大,你可以随意掰弯勺子,或者把人都透视成0和1的电脑符号;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果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要战胜瞌睡虫好玩心等等一切阻碍进步的原因……所以,The Adjustment Bureau 里面揭示的理念——所谓心魔啊自由意志啊等等一点也不新,也不足为奇,那都是金庸、Neo和我们小学老师玩剩下的。 相比于预告片的Film Noir黑暗气质,电影正片有点平铺直叙得让人失望。故事一开始就告诉观众有“调整局”这么一个东西存在,Matt Damon饰演的政客在事业与偶遇美女Emily Blunt的爱情之间徘徊不定,而调整局的雇员从打工仔到老大依次递推出现,劝说/要求他放弃所谓Plan之外的事情;然后到全剧最高潮的时候编剧摆了观众一道,提出所谓自由意志就是自己心魔,只要战胜心魔,自己也可以……云云(此处为不剧透省略三百字),看上去像是完全编不下去了所以只能搞出来个柳暗花明而已。 相比故事的薄弱,production design倒显得有点意思。调整局这个新造出来的词汇总让我想到美国一系列的神秘官僚机构,比如联邦调查局,中情局等等,而主演的服装也恰好满足了我对这种庞大臃肿而又疑云重重的机构的想象。五六十年代的复古西装礼帽,冷峻阴暗的办公大楼,挑高的天花板和层层叠叠的档案柜,对,还有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官僚制度和可笑的”Chairman”的称呼——都让我回到了冷战时代,不知道是在讽刺Communism还是杜鲁门主义。但这种讽刺性机构的存在,就更让我觉得电影中关于事业和爱情的讨论不堪一击,美国人认为他们的价值观才是主流,这不是恰恰与“自由”意志背道而驰吗?Matt Damon的演技没看出来好,Emily Blunt的气质还真不错,努力营造得使两个人之间终于有了点气场,虽然最后那个吻——其实最开始那个吻也是,实在是让人觉得有点矫情,不知道是不是导演的“自由”意志作祟。
Unknown《未知》:悬念解开就没得看了
豆瓣上的各位高手都觉得Unknown很白痴,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最近智商下降,竟然觉得还不错。这是一部基本靠悬念支撑的电影,从预告片的悬念一直延续到电影的前半部分,让人觉得似曾相识又云山雾罩。后半部分一旦悬念解开,观众要看的也就只有花瓶美女和帅哥打斗,变成平淡无奇的大片。如果我是导演,我宁可把悬念部分拖到最后解决,最好是在电影倒数五分钟的时候解决,然后立即结束,起码还像Inception那样给观众留下个骂娘的结尾。由于整部电影靠的都是预告片那点儿悬念支撑,所以本影评绝不剧透,同时鄙视剧透还不在开头中说明的影评们。片子还是挺流畅的能一鼓作气看下去,从像《致命ID》的开头开始,到越来越深的悬念和奇怪的人物出现,基本不会有卡壳的情节,让人再次相信,一部商业悬念片的编剧是多么重要。Liam大叔是本片的栋梁支柱,这个美国版张丰毅真是越老越帅,演技也没的说,在这么一部商业片中还能尽心尽力地用表演吊起观众的胃口。Diane小姐在演海伦的时候印象不太好——没见过古希腊美女长成这样,在这里面演个东欧非法移民的出租车司机,还还原了几分娇俏,与她的长相颇为符合。Mad Men里的娇妻Betty在本片中还是冰山美人的感觉,我甚至觉得她和Betty没差,连走路的劲儿都是一样的,根本不像个职业的……哎,不能说,一说就剧透了。美国人的假想敌还是确定在冷战时期的老对手身上,只不过最近多了富得流油的阿拉伯人。不过也能理解,超级大国不四处树敌怎么能霸气外露呢?更多影评请见:www.wangxiaox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