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年代》:出走和回家

我觉得小时候每个人都有宏大的理想,那就是出走至少一次。出走是对父母,老师,学校的威胁,是对既定被安排好的生活方式的反抗,但是我从来没有成功过。不是没有想过像怪气男生那样在家里的墙壁上写上大大的“我要出走”,但比起我模糊记忆中的某个童年玩伴出走到家里报警妈妈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还真没有过。那个美丽而古怪的女孩看了太多《圣传》一类的漫画作品,算是我的潮流先驱,是属于那种做什么事情我都觉得合理的人。后来上了大学,我的白日梦变成《在路上》那样的生活,或者像村上春树或是吉本芭娜娜笔下的主人公一样无亲无故,但最后只是抱着他们的书发呆而已。出走的梦想应该会在结婚生子之后彻底放弃,但那时我们太年轻,还不知道哪里是家,是梦吗,还是梦女神的子宫?
  
  看到《出走年代》之后才发现,每个人无论是拥有平淡,懦弱,疯狂或者偏执的清楚时光,内心的本质都有一样的一种;选择出走不是“自由人”的“ 自由”选择,而是类似“本能”的东西,正如素黑所说,这时生命走到这一刻必须下定的决心。但是,走了之后,我们又如何回到家呢?Shirley那天在日志中说:人生就是一个回家的过程。年少的时候不断离家,年老了不断寻找回家的路,即使脚步到不了,也一直在寻找心灵的家。作为一个已经当妈的人,我不得不开始崇拜她开始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此心安处是吾乡,真的很难。
  
  本来说出走,结果说到回家……书的笔调是有点类似村上春树想给人温暖和疏离的感觉,但没有做得足够好。也许作者是心理分析师的缘故,很多篇幅都是直接绕过情节解释而直接进入心理描写,让我有些头大。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图书. Bookmark the permalink.

3 Responses to 《出走年代》:出走和回家

  1. TN says:

    圣传~~~~~ CLAMP~~~~~~

  2. says:

    在这里,总能看到最先锋的电影信息。。。

  3. Xian says:

    所以我出走了吗。。。

Leave a Reply to TN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