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段奕宏

《烈日灼心》:演员、剧本和逻辑

曹保平的电影一直都是那样,你觉得好,可是里面有东西总是不特别符合逻辑,让人觉得生硬,从《李米的猜想》到《烈日灼心》都是这样。当然,这也许不是曹保平的原因,而是中国的警匪悬疑类型片要同时为广电总局和主流观众妥协的原因。比如《烈日灼心》里最后的反转,就显得不必要:如果昆汀来拍,那三个人一定就是最终的杀人犯;“法律不能规定人能好到什么程度,但可以限制人能坏到什么程度”;这句电影的台词其实就是主题:杀人犯的救赎。曹保平说,这是因为主流观众肯定不会买杀人犯自我救赎的帐,我同意,但他可以把情节编得更圆一点,而不是用一个杀人大盗来给他们洗白。 除去一些情节上的生硬,电影还是相当吸引人的。摄影与音乐的考究就不说了;从开头到最后,基本没有冷场,所有的伏笔都得到了引爆(有些伏笔的生硬,如尾巴的突然出现和三个人对她的深厚感情等,则略去不提),角色和情节之间的互相呼应也做得很好。这个故事的悬念不是“杀人犯是谁”,而是“他们为什么杀人”和“他们怎么样被发现”;而发现与被发现中的警长段奕宏与协警邓超之间亦友亦敌的关系也成为了剧情的主要张力所在。有同事的友情,有救命的恩情,也许有暧昧的感情,统统加之在追捕与被追捕,怀疑与反怀疑的主线之上,并在天台追逐一场戏中得到了仪式般的升华(烈日之下,如临深渊),成为一部两个半小时电影毫不冷场的原因。因此,其中一些生硬的转折,比如另一个协警莫名其妙的死亡等等,也容易被影评谅解了。 还值得一说的是演员的演技。这是我看过的邓超演的最好的一部戏,完全是中戏教出来的教材范本,一言一行都有戏剧舞台上的张力,我这才明白一部戏真是可以毁了一个演员,也可以成就一个演员;段奕宏还是老样子,带着气声的末尾词让我偶然想起袁朗,可是他成功塑造了一个具有八十年代价值观的恪尽职守的刑警形象。最佳男主角奖同时发给这几个人一点也不过分。 所以,其实类型片要拍得好看很容易,好剧本,好演员,和好的逻辑。曹保平有了前两者,逻辑差一点,所以没有达到宁浩的高度。但大部分中国电影,第一条就挂了,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时间,我们还是只能看看好莱坞的枪战片隔靴搔痒的原因。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Tagged , , ,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