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看了一部哈姆雷特,浅利庆太版。除了舞台设计上的改变,在台词和表演上是非常尊重原著的,而就算极简主义的舞台设计也给观众留下大把的关注台词的时间。但我发现,整个剧场的观众一晚上都在昏昏欲睡。Mush开场前就提醒我会很困,而我完全是抱着接受经典文学再教育的心态来的,但中场时还是困得不行出去溜达,不慎听见某个观众在说:“要演到十点四十五呢”的时候郁闷欲死。在剧场里是非常不容易睡着的,因为王斑等人如雷贯耳的台词永远都在刺激你的耳神经。我终于在最后决斗时挣扎着清醒了过来,而且饶有兴味地观察了王斑用剑刺死他叔父的夸张片段。
我和Mush讨论为什么这出终于原著的经典话剧会让人如此昏昏欲睡。我起初的观点是:A,在莎士比亚 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节奏缓慢,所以戏剧的节奏也特别缓慢。如果去看个戏需要坐马车一天的时间,那么戏至少要三个小时才够本吧。而哈姆雷特是个多么简单的故事啊,三个小时只能靠冗长的台词来凑了。在400年后的今天,人们都对这个故事如雷贯耳的时候,三个小时就变成了不是对故事的好奇而是对演员演技的拷问,那么,昏昏然也是正常现象了。B, 400年之前的逻辑和现在有点不一样,所以人们对当时那个故事的发展顺序并不能完全理解。
后来我发现,还有更多的原因。就我的有限戏剧知识和经验而言,古代戏剧和现代戏剧的一个重要区别——不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就是古代戏剧的任务形象全部都是平面的,而现代则是立体的。莎氏的剧只有两种:悲剧和戏剧,而里面的每个人都可以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非好即坏。还有一些简单的人物作为陪衬,比如懦弱,可怜,单纯等。元杂剧,京剧,好像也是如此。但从近现代戏剧开始(我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人物开始变得复杂而立体,比如《玩偶之家》,比如《王尔德夫人的扇子》,比如《雷雨》。
《雷雨》是九月份看的话剧,同样在人艺剧场。同样也是非常忠于原著的话剧表演,连场景布置都显得那么陈旧。这部同样长达三小时的话剧看下来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震撼。当最后的雷雨倾盆而下,周萍在房间里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当周朴园和侍萍被巨大的痛苦压倒,当繁漪站在舞台中央狂笑,我的眼中噙满泪水却不能落下,真心诚意地认为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无出其右。也许不是最好的小说,但绝对最好地利用了话剧的优势三一律。所有的社会家庭矛盾都被集中在这个三小时的段落里,集中在一场雷雨的前中后。这是话剧能震撼人心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里面所有的角色都是“有人性”的,都是观众可以理解并同情的,甚至包括残酷的周朴园。
曹禺在剧本的序中说过,他最初脑海中浮现的人物是繁漪,这也是他认为塑造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在我看来,这个人物也是《雷雨》中最有血有肉的,她的成功是整部剧成功最不能缺少的一部分。还有侍萍与周朴园的回忆,那些当年我在中学课本上看了之后无动于衷的台词现场看几乎是整部戏最温情的一部分,既然周朴园不是罪大恶极的坏蛋,那么《雷雨》的悲剧才更值得观众同情。观众在戏中能看到自己所能理解的情感,才能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所以,古代戏剧主要看台词和表演,而现代戏剧主要看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所以《哈姆雷特》拍成《狮子王》如此受欢迎,拍成《夜宴》就遭人耻笑。《夜宴》就试图把明明简单的故事拍成现代文学那样深入地刻画人的情感与心理,基本上算是失败。不要问我现代话剧《雷雨》改编的《黄金甲》也那么失败,我只能说是导演太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