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朝会的玉簪记

 “《玉簪记》,高濂著。写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爱情婚姻故事。剧中写少女陈娇莲在金兵南下时与家人离散,入金陵女贞观为道士,法名妙常。观主之侄潘必正会试落第,路经女贞观,陈、潘二人经过茶叙、琴挑、偷诗等一番波折后,私自结合,终成连理。作者把陈妙常对爱情既热烈追求又害羞畏怯的复杂心理,描写得玲珑剔透。《秋江哭别》一出,情景交融,富有诗意。《琴挑》、《秋江》等零出,被各种地方戏作为保留剧目,盛演不衰。”

    我怀着对昆曲就是阳春白雪的曲高和寡和Iris看了九朝会的昆曲堂会,发现带有阶级色彩的评论真是害死人。什么“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什么“对封建礼教的蔑视”简直就是一派胡言,我眼中怀疑明代的昆曲就是现在的东北二人转。一会儿人高马大愣头愣脑的潘必正上来,唱“怨鳏居兮徬徨”,一会儿陈妙常来个“叹长宵兮孤冷,抱玉兔兮自温”,一会儿男的再来“只怕露冷霜凝,衾儿枕儿谁共温”,女的拍案而起,怒道“潘相公出言太狂,莫非有意轻薄于我?”男的无语遁走,女道士却又在花阴深处顾影自怜,说“此情空满怀,未许人知道”,简直就是现代酒吧男女419的古代版,真可谓是人民群众有钱了,格调也变得高雅起来,不但吃饭要吃魏晋风骨,以前在酒吧看的事情现在都搬到戏台上了,服务员道士服装一穿,吴道子的步辇图一挂,让人在魏风晋云中晕晕乎乎不能自已,本以为是清心寡欲,结果整个一香艳词曲……

回来搜索了下两个演员,还是很有功力的。

邵天帅的《游园》: 

Posted in 兴趣 | 11 Comments

推荐一个片子:台北故宫——你所不知道的故宫

当年央视很有名的《故宫》系列片那群人马拍的,不禁让我感叹现在所混的真是个没文化的行业。
 
Posted in 兴趣 | 6 Comments

我印象深刻的几部电影音乐——华语电影篇

为什么要写华语电影?因为我外语电影看得不多,相比之下,对近年来的华语电影更有发言权。往往一些好的音乐,能让我爱上一部电影有很多电影,我已分不清是喜欢电影多一些,还是喜欢它的音乐多一些。

1. 《卧虎藏龙》,谭盾

《卧虎藏龙》是古装大片中唯一带有导演对人性心理追寻的片子,音乐也是如此。用马友友的大提琴塑造周润发和杨紫琼的“人心就是江湖”,用新疆音乐的变奏塑造玉娇龙初遇小虎时的灵动和不打不相识,谭盾的音乐和李安的心理刻画是相辅相成了。中国音乐的精髓体现在杨紫琼和章子怡的那一场"Night fight"上。古筝的轻盈和鼓点的敲击简直就是对李安特意营造出来的那场水墨画的音响注脚。这不就是音乐中的轻功吗?在玉娇龙与小虎在边疆分离的那场戏和玉娇龙纵身一跃的那场“Farewell”,用的主旋律是相同的,但却发展出不同的变奏,一是不舍,一是凄怆,在雨雾缥缈的武当山顶,玉娇龙在空中完成她人生的最后一个升华,李玟的“A love before time”在宏大的弦乐伴奏中响起,观者无不动容。

从宏村的夜斗到大漠的丝路,谭盾的音乐是纯东方旋律的,但配器和和声的制作又是西方交响式的。这一配乐风格影响了许多后续的电影配乐,比如好一些的《功夫熊猫》和差一些的《英雄》。

《月光爱人》(A love before time)试听

2.《太阳照常升起》,久石让

这部电影没有得到太多人的认同,可能是因为实在太晦涩,太符号化了。这部电影是姜文的一个梦。他的太阳,革命,疯子和妈妈全是他内心世界的表现,而与此相配的音乐也显得格外符号化。从最开始的短小的那个进行曲动机开始,通篇都充斥着一种雄性荷尔蒙的味道。强大的,侵略性的和不容忽视的配乐,还算是对这部电影作了一些观众能理解的注脚。只有在疯妈念《黄鹤楼》的时候,出现一些柔美的长笛表现女性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旋律,也是弱不可闻的。

这个片子很有创造力的一个地方在于黄秋生的《梭罗河》。其实导演们都特爱用这首曲子,之前王家卫在《花样年华》里就使用过,但从来没有像姜文这样出格。呵呵,这样的一首歌曲在姜文手里也可以变成性暗示的助手,在第一段沉闷的疯妈自杀后的潺潺水流中出现简直让人眼前一亮。

黄秋生《梭罗河》视频

这个片子太支离破碎了,所以我不得不再分一段……那段苏联符号眼中的《黑眼睛》也是电影音乐的一个亮点。我在前面的日志中是这样写的:“典型的新疆歌,算是弥补了一下这部电影中交代不清的年代和地点。故事开头暗沉凄凉的女声和最后篝火晚会时歇斯底里的众神狂欢形成鲜明的对比。原声里的这段
改编在电影中并没有出现,男声的和声如同天籁,少数民族特有的凄怆和感情把这首歌衬托得苍凉无比,一瞬间让我想起
Frida里面的一首墨西哥歌曲,也是歌不尽人生浓烈的悲欢离合。
”很多少数民族都演绎过这首歌,比如艾斯卡尔和栗正酒吧等,参加我前面写的《太阳照常升起ost,栗正酒吧和陈楚生》

《黑眼睛》试听

3. 《不能说的秘密》,周杰伦

其实这部片子的音乐规格肯定没有前两部和我后面要说的几部高。但音乐是周杰伦原创,又是新生代电影的矮子的将军,当然要鼓励一下了。

影明显有抄袭/模仿/致敬的痕迹,说什么也好。音乐也是这样,很流行的mixing风格。有jay斗琴时《海上钢琴师》的活泼调子和令人激动的
技巧,有小雨在唱片店里听到的老歌《情人的眼泪》(姚苏蓉演唱,周杰伦这里很有老电影人的调调),很像《黑社会》里大家票选老大时的背景音乐“心上的人儿,有永远的微
笑……”周璇唱的,大概;有jay玩笑之作模仿80年乐队的《女孩别为我哭泣》,被黄俊郎唱得有模有样;当然,有更多的充斥其中的古典音乐,那一首贯穿整
部电影的Secret竟然是周杰伦自己的作曲,让我非常诧异,我不知道他还能写如此古典的曲风——怎么说呢,很像肖邦年代的作品,或是19世纪浪漫主义作
曲家的风格拼接,但anyway,jay的才华还是让我刮目想看,包括斗琴时那几首肖邦的改编,也挺不落俗套的。

 
本片的主题曲《不能说的秘密》和唯一一首女声独唱《晴天娃娃》倒都是一般,jay一贯的风格,没什么过失也没什么出彩。翻到最后的制作班底页
面,基本上是周杰伦的作曲和制作撑起了整部电影的音乐格局,当然,不管在电影导演还是音乐上,他都有贵人相助的,这个孩子真是明日之星啊。

《情人的眼泪》试听

4. 《赤壁》,岩代太郎

岩代太郎的音乐听得很少,这张赤壁倒挺让我喜欢的,去电影院看了三遍赤壁(上)也很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音乐。

    

电影原声分成两种,一种是从这里那里拿来主义的,拼成一张小品,好的话真是与电影恰如其分的衔接,比如Kill
Bill,差的我就不说了,中国电影到处都是;一种是直接找人从一个动机出发,发展成许多变奏或狂想曲式,这种已经被大部分稍有资金的电影或电视选择。这
一类型里面,比较成功的是《卧虎藏龙》,还有《太阳照常升起》等等。

    

岩代太郎的这张作品的旋律相当西式,完全没有考虑到中国古代只有五音而无fa,si音高的特征,甚至可说是相当的好莱坞化。如果就是个电影配乐也就无可厚非了,可是您别让吹笛子的小孩也吹出个半音来啊,你以为这里哪里啊,羌族或者维族么?

    

除此之外,这张唱片还是颇为可圈可点的,开头迂回而雄壮的旋律配上那逐渐恢复光彩的锈剑就颇为凌厉,还有瑜亮的旋律,曹操的旋律都衍生得
不错,第一遍时并没有太大感觉,可是很耐听,逐渐发现里面还蕴含着电影没有拍出来的那种三国最珍贵的谋略和权术的感觉。两首含蓄的慢板Previous
Day和Precious One也不错,甚至牧童的那首A Hero And A Boy除了太西方之外,也尽力表现了周都督的胸中东吴丘壑。

我爱赤壁,哎呀,就为了这音乐去电影院看看赤壁也好啊。不知道为什么日本人都很崇拜三国,音乐游戏做得都是一等一的好,原声大蝶.-.[三国志.-.长江燃ゆ.OST].专辑这张也很不错,可以去verycd上下来听听。

《赤壁》主旋律试听(就是电影开头从一把锈剑变成一把亮剑的那段音乐)

5. 《功夫》,黄英华

这张OST很有意思,因为基本没有原创的音乐,周星驰学习昆汀,把不知道哪个角落里面淘出来的过期音乐变废为宝,形成了本部影片多种多样又无厘头的音乐风格。其实要说完全没风格也是不科学的,周星驰的电影惯用中国民族音乐,《大话西游》里如此,《功夫》里也是用了数不清的《东海渔歌》,《将军令》,《小刀会》(没错,原封不动的大话西游)和《十面埋伏》,还有《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请问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与电影中那多种多样的功夫一样让人眼花缭乱。当然,也不是光拿来本国的就行了,包括《流浪者之歌》(就是周星驰跑包租婆追的那一段呀)在内的西方音乐和《只要为你活一天》这样的经典老歌他也是来者不拒的,所以,整部电影+音乐古怪而恰到好处的运用就给我们呈现出一种奇怪而又工整的美感。这说明,“拿来”也可以变“主义”的。(另一个电视剧的例子参见康洪雷的《士兵突击》,也是除了关峡的一段主旋律之外全部拿来,也是多元化莫名其妙还挺恰到好处的,从电影原声抄到日本动画片,无所不用其极)

《只要为你活一天》试听黄圣依唱得太差了)

6. 《无间道》,陈光荣,冯庭正

像热爱《赤壁》一样,我热爱《无间道》,并毫不怀疑地把《无间道》推为十年来港片的唯一经典。但《赤壁》还是颇有瑕疵,并有下集诸多让我不满的情节跳跃,这样就显出电影音乐的愈发珍贵甚至超过电影本身;而《无间道》的成功在于它的完美,从情节,构思到演员,还有充满细节意味的摄影,剪辑,甚至配音,都完成得无懈可击,因此让我看了一遍又一篇之后仍然充满兴趣。

因此,这部电影的音乐就显得不那么突出,甚至可以说变成了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水乳交融。片头开始,影片中那充满佛教和警世意味的对“无间”的解释和狰狞的佛头甫出,宏大的音乐就揭开了电影令人不得不往下看的序幕。一开头,不停的闪回和两人生活轨迹的展开伴随着《跟他交换》的旋律让人大呼过瘾,随着情节的层层推进,音乐的变化多端而统一的旁观味道贯穿始终,比如两个内鬼斗法时的扣人心弦的“有内鬼,行动取消”,梁朝伟跟踪刘德华时的“标”都是其中的精彩片断。到了黄秋生从高楼被推下的突然死亡时缓缓响起的《再见…警察》就完成了一个华美的高潮,这里音乐和情节的配合简直是天衣无缝,再没有比这更合适的音乐了。

电影中有歌词的音乐总是比较引人注目,我说的是蔡琴的《是谁在敲打我窗》,把这样的歌曲配在这样的情节中,要我说,配乐人真是得到外星人指点了才有这么好的创意。

《再见,警察》试听

7. 《宋家王朝》,喜多郎

我很佩服日本人,真是做什么就能做好什么。除了久石让,喜多郎是日本另一个现代音乐的大师,对电影的配乐也是出手就有,这部片子的成功一多半是音乐的功劳。我不知道电影配乐的流程,但与有些电影先把粗剪的片子拿去给作曲家不同,《宋家王朝》的配乐一定是在剧本或构思初有时就拿去做音乐了,并且导演和作曲家之间一定有过很多次深入的讨论,所以结果就是音乐为电影的宏大叙事与人物刻画呈现了完美的解释,甚至起着推动电影发展的作用,这也是张婉婷的细心造就了这部电影的成功。

宋查理教三个女儿弹钢琴时的The Soon sisters主题动机就出现,并且贯穿始终。从最初的钢琴但旋律如同耄耋老人的回忆,到后来的弦乐和声与整个交响乐团的伴奏为我们徐徐展开中国那一段传奇历史的画卷,主旋律没有变过,但不同的改写却让整部片子像是有了灵丹妙药般或了起来,同样的旋律,可以让人悲伤,可以让人心境平和,也可以让人胸潮澎湃。Dr. sun and qingling 的柔美描述他们相爱的生活,没有任何风尘意味,正如宋先生在念圣经时的庄严肃穆:“圣经上说,世间万物皆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悲恸有时, 跳舞有时。花开有时,凋零有时……”The Bonfire描述三姐妹为了建立一个新中国的不同理想,和最后的迥异结局,配以影片最后出现的字幕,庆龄和美龄终身没有再见的无奈,音乐如同看惯了世事变迁的老人的叹谓,都令人心折。

The Soong Sisters 试听

Posted in 电影 | 12 Comments

赤壁下的无语

我满怀着看过《赤壁上》之后对吴宇森的美好期待和对缠绵在中国人头脑中1900年的故事和传说的视觉表演去了电影院,结果发现:借东风没有了,华容道没有了,火攻的idea如何想出来没有了,群英会变成了两个人的约会,苦肉计变成了美人计,全片小乔的戏份比谁都多,曹操竟然为了美女泡的一杯茶输了一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
 
其实我倒是不反对吴宇森把战争片改成动作片,把史诗片改成爱情片,但起码您要演出那些我从小耳熟能详的等了二十几年的故事啊。要是电影这样演,我还不如去看小人书呢!我发现,电影中那些凡是跟史实(小说实?)符合的情节,拍得都很好,比如二十分钟的草船借箭扣人心弦,五分钟的《短歌行》跌宕起伏。剩下的那些罗贯中语焉不详或者跟罗先生对着干的情节,既没有好的剪接也没有好的调度,甚至连赤壁上中那么贴切的音乐和个人秀也不知所终了。我说吴宇森啊,要知道罗贯中的故事流传了这么多年不是没有原因的,它确实好看啊……您和一帮编剧拍脑袋想出来的西方式的英雄美女和短兵相接,真的是我们看了这许多年的贵族的战争么?
 
我还是回去重新看《三国演义》吧,期待若干年后换一个导演能把它拍得更好。
Posted in 电影 | 10 Comments

梅兰芳:陈凯歌的纸枷锁

梅兰芳无疑是陈凯歌对旧时代的怀念。陈凯歌是最适合拍梅兰芳的人,但正如东方卫视采访时所说,“最适合演梅兰芳的人已经不在了”。
 
抛开黎明和章子怡平淡的演技不谈,梅兰芳还是充分体现了陈凯歌的出世观念。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就得是孤独的”,齐如山不惜逼走孟小冬,替他做主放弃了很多东西,甚至包括后来的让他给日本人演出都是这一理念的化身。在齐如山的心中,梅兰芳就应该好好唱戏,他是为艺术而活着的,他的生活中除了京剧不应该有其他。但是相反,剧中的齐如山反而是比梅兰芳本人更狂热的戏疯子。梅兰芳年轻时,是倔强,外向,勇往直前,到了中年之后,是内敛,含蓄,低调,他的生活中,除了唱戏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就是爷爷当年跟他说的纸枷锁;这个枷锁代表了很多不同的东西,可能是爱情,可能是民族,也可能是个性。这是他一辈子都希望砸碎的东西,也恰恰是齐如山不自觉中给他套上的。如果艺术家只为艺术而生活,他的纸枷锁就是个体的牺牲;例如,如果梅兰芳给日本人唱戏,他的艺术生命得以保存,但他作为艺术家的人格也就不存在了。但如果艺术家希望打破这个纸枷锁,要牺牲的可能就是艺术生命了。这个悖论是陈凯歌在戏中一直希望表现的东西,也是体现在齐如山和梅兰芳这一对人物身上的给全剧带来强烈的张力的戏剧冲突。
 
梅兰芳到底有没有打破这个纸枷锁呢?我们不如问陈凯歌有没有打破这个纸枷锁好了。和梅兰芳一样,他也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他的戏和电影即是希望他的理想能通过戏和演员的表现体现出来。从黄土地开始,一直到霸王别姬,这段时间的陈凯歌可是像极了年轻时代的梅兰芳,那种一往无前的济世精神是让人动容的。霸王别姬出现在了一个好时代,那时候中国的改革刚刚走到瓶颈阶段,经济发展了而人的思想刚刚开始变化,再后来的年代,所有人都被商业社会一股脑儿地卷进“笑贫不笑娼”的每个毛孔都滴着鲜血的资本中去。电影行业开始有了商业运作,陈凯歌们身上的纸枷锁还是真是沉重啊,《和你在一起》《无极》一部比一部充满了商业元素的电影让中国电影市场江河日下,加上张的《英雄》系列,冯的《夜宴》系列,中国本土的电影失去了年轻梅兰芳的精神,这副商业电影的纸枷锁带了没有15年也有10年了,这就是我为什么能为《卧虎藏龙》和《赤壁》叫好也绝不捧场《英雄》们的原因,商业电影什么时候才能成熟呢?《梅兰芳》就是陈凯歌自己在商业和文艺中的挣扎和冲突,是他自己对纸枷锁的解读。
 
最后,举个例子说明陈凯歌的纸枷锁在演员选择的问题上。他知道什么是好演员,比如余少群;但本戏的主角和噱头,还是不可避免地选择商业片中的大明星们。黎明的演技烂到什么程度就不说了,但是否真的除了张国荣就没有其他人适合演梅兰芳呢?好吧,让我们看看当年《霸王别姬》中,饰演张国荣小时候的演员,他叫尹治,出身梨园世家:
这是他现在的照片:
这是真实的梅兰芳的照片:
《梅兰芳》中成年梅兰芳在舞台上的替身就是尹治饰演的,另外,他还饰演了刺杀孟小冬的杀手。
Posted in 电影 | 5 Comments

在2008的最后一天说再见

舞台终于暗下来,乐队也安静下来。坐在舞台的一角,张震岳闭上眼睛,轻轻唱起蓝调版的《再见》。
 
“我怕我没有机会
跟你说一声再见
因为也许
就再也见不到你”
 
从来不知道,这首带有些许台湾高山风味的《再见》蓝调可以唱得这么柔情和忧伤。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某个综艺节目的屏幕上,那时候对张震岳还没有太多感觉。后来才发现他的摇滚和文艺,发现他原住民的那一点天赋和执着,于是开始听《小星星》,听《思念是一种病》,听《就让这首歌》。迄今也听得不多,但在2008年12月31日晚上的北展现场,发现全北京的文艺小愤青们塞满了整个剧场,后面的弟弟从头到尾全部跟着哼唱,他们比我们更有激情。
 
“明天我要离开
熟悉的地方和你
要分离我眼泪就掉下去”
 
这首歌你是唱给谁的?是某个意外分开的姑娘,还是某段不得不逝去的生活?离得太远,我看不清你是否也含着眼泪。我不觉得你是新新人类,也不是什么明星或偶像,只是一直在唱歌的,一直在写音乐,一直在唱着生活和心境变化的年轻人。不管是摇滚还是乡谣,只要能有击中人心的那么一点东西,就足以立足了。
 
“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
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
这些日子在我心中
永远都不会抹去”
 
年末就是这样的引人惆怅。2008这个被人念叨了无数次的年份在离去的时候也是一样默默而匆匆,北京连一场雪都没有。在这样的年末的冬天的晚上,我们只能听歌,怀念,或者起舞。
 
“我不能答应你
我是否会再回来
我不回头不回头的走下去”
 
再见,2008,再见,2008的waking。再见,在我们即将分离的夜晚,再见,在我们共同经历过那么多的道路上。未来还会有很多,那么就不回头地继续走下去吧。
 
借用bobbi同学拍照一张因为她坐得比较近~
Posted in 音乐 | 3 Comments

内衣少女

我才听说郑中基的老爸是sony xx的老板,也才听说阿sa的男朋友是郑中基,我说怎么她从来没有负面和绯闻。这么看来,郑中基还算努力的了,唱歌和演戏都不错,虽然这部《内衣少女》打着绝世好bra的原创班底拍出来却是不知所以的狗血港剧。邓丽欣真可爱啊这孩子颇有郑秀文的潜质呢。
Posted in 电影 | 2 Comments

大搜查:终于是部好电影

从大家都说好到莫名其妙的叶问,矫情的梅兰芳和掩盖不了廉颇老矣苍苍皱纹的非诚勿扰,对了,还有彻底不知所云的女人不坏走出来,我的圣诞档期电影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香港人真是会拍电影,H.K.S.C.和H.K.S.E的摄影师和editors们真是我的心水。镜头摇起,四叶风扇那么一吹,光线通过百叶窗横打在陈奕迅的脸上,二叔舅舅表弟每人拿起一个手机,慢镜头送出不知名的拉丁音乐,那场景,活脱脱一个东方版教父啊。还有些非黑社会性质的,比如杜汶泽靠着和徐子珊说话,先是彩色的廊柱,然后两人的脸迅速分开,镜头横过来,发现他们并非在亲热而是离着有一定距离在谈天,焦点转到两人的脸上,就是这部戏的另一种气氛,温馨和人性的善良。
 
两种气氛都是这部戏的经典,当然,并不是这部戏是经典之作。缺少了无间道中那种人在世上苦苦挣扎的心理,审查局和香港市场简直是齐心协力把大搜查拍成了部贺岁片,哎,只能是部商业片而已。令我欣慰的是郑秀文又恢复了她疯疯癫癫的大傻妞形象,看着比长恨歌里安心多了;陈奕迅打扮打扮竟然还挺帅的,以前真是没有发现。另外,香港终于还是有批会演戏的演员,那批龙套啊配角啊哪个不比黎明强啊。
 
另外,我非常好奇港版的结局是什么样子。这个版本的结局也就比《黑社会》大陆版好一点而已。
Posted in 电影 | 7 Comments

非诚勿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008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往常以温馨感动幽默著称的冯氏喜剧今年都悲得让我在电影院里掉下眼泪来。

从舒淇欲说未说的那红唇间升腾起尚三那形如鬼魅的歌声开始,我就知道冯导开始玩文艺。北京的后海杭州的西溪北海道的大海全堆上,冯小刚借着葛优的口(邬桑)邬逸聪的手不停地感叹冯唐易老青春不在,连葛优的幽默在片子里都怎么看怎么凭空多了几分皱纹,一句“四姐妹加起来有三百岁了”和居酒屋里的谷村新司的《昴》都唱得我眼泪汪汪,更不要说那些刻意而为的自杀,离别和那些失败的相亲了。

这不再是典型的冯小刚喜剧,简直是对2008年整年传奇的悲悼。就连结尾的“希望”都显得那么没希望,只有舒淇的端庄妩媚在整部片子里那么出众,一次又一次地让人如沐阳光,那是比北海道的花海和麦浪更美的景色。

BTW,冯小刚的票房号召力还是比陈凯歌大,今天下午影院里又重现了那种看场电影要排队一个小时买票的镜头。

Posted in 电影 | 2 Comments

我要改名

不是我要成名,是我要改名。

今天收到某ty公司的一个新流星花园招标方案,我看了之后转发给同事,每个人都雷到无语。

雷点1:
自制400集超长剧《丑女无敌》第1季而且首开中国电视剧“大规模广告植入”先河,被誉为“史上最雷的广告电视连续剧”。

“最雷”也变成褒义词了么?

雷点2:
方式:剧情植入+背景植入
表现:除理念植入、明星植入外的所有表现形式
示例:伊利乳业
小渔家境一般,常常以一盒伊利牛奶和面包当作中餐。云海心疼不已,从酒店送来高级套餐。小渔却不领情,举起手中的伊利牛奶调侃着说:就吃饭而言,还是牛奶和面包实在……
楚雨荨来到小渔的寝室,桌上摆着的都是伊利牛奶和一推面包(中景)

请问一盒伊利牛奶多少钱啊?

雷点3:

新F4名单
云海,21岁,运动型
       赛车,灌篮,跆拳道,登山(户外运动)。英语口语水平高,
   国语水平低下,经常被人笑话。
端木磊,21岁,艺术型
       钢琴等乐器,有着贵族式的品位,爱听音乐会,对服装及音响等各种生活用品要求很高。
西门瑞谦,20岁,时尚型
       喜欢名车和顶级太阳镜,喜欢收集限量版的各种衣服手表运动鞋等。
叶朔,21岁,技术型
      电脑游戏,编程高手,热爱跟大自然接触的运动,潜水高手。

这说的都是谁啊?
xxf评论:你们是要把所有类型的厂商都一网打尽么?

雷点4:
xx:x国、x国著名歌手
   饰演:男1号——云海 : 21岁, F4成员之一
xxx:xx著名演员、歌手
    饰演:女1号——楚雨荨    19岁:
xx晨:快乐男声第x名
    饰演 : 西门瑞谦   20岁,f4成员
xxx:快乐男声第x名
    饰演 : 叶朔  21岁,f4成员
xxx:快乐男声
    饰演:端木磊,21岁, f4成员

这就是我要改名的原因!我为什么生在一个姓王的家庭!bird为什么生在一个姓张的家庭!如果F4们都换成我们的姓那是什么样的后果呢?

xx:x国、x国著名歌手
   饰演:男1号——王海 : 21岁, F4成员之一
xxx:xx著名演员、歌手
    饰演:女1号——张雨荨    19岁:
xx晨:快乐男声第x名
    饰演 :刘瑞谦   20岁,f4成员
xxx:快乐男声第x名
    饰演 :李朔  21岁,f4成员
xxx:快乐男声
    饰演:张磊,21岁, f4成员

OMG。 从今开始我要改名叫端木小心,谁都别拦我。

Posted in 日记 | 6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