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箱

 书箱

五个书箱,在秋天的黄昏中,发着幽暗的光。

Posted in 日记摄影 | 11 Comments

久石让的花火

Sida同学说,一个人的学术最高水平在他博士毕业之后第一本书的时候就已经奠定了。我要说,一个人的音乐风格在他最初几张专辑的时候就已经奠定了。如果在第二或第三章专辑的时候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那他一定没有大师的潜力。

比如罗大佑,他的《歌》差不多是他成就最高的歌曲之一。比如久石让。他有什么?无非就是切分音和四分之三拍+钢琴嘛。和任何现代音乐的作曲家一样,他也是从给电影,电视剧,广告,动画片配乐等籍籍无名的工作开始做起的,但他的切分音和四三拍,却奠定了新一代亚洲青年音乐梦境的基础,并影响到更多正在从籍籍无名工作中开始崛起的潜力人,比如陈建骐和苏打绿。

久石让的三板斧——切分音,四三拍和钢琴是他最鲜明的个人风格,也是我从无数电影中能一耳朵听出来久石让的原因。从《太阳照常升起》到《入殓师》,那些切分音造成的进行曲风格,加上钢琴的独奏细细密密的像雨打玻璃一样的旋律,使得整部音乐呈现完整的配合电影的风格,但又加入他个人的东西。比如太阳照常升起里面的“the parade” 和入殓师的结尾曲,虽然一个浓郁,一个温馨,却都有种明亮欢快的东西在里面,使我看完电影之后再听到音乐,很容易回想起电影的气氛,而又知道这就是久石让个人的东西。能把音乐和电影成功地结合在一起,也是配乐师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当然,和久石让合作最紧密的导演应该是宫崎骏,但我看动画片很少,无从评价。其实用不着看宫崎骏,只要看看CCAV,稍微有分辨力的耳朵都能知道他们抄了久石让的音乐多少,从阅兵式到地震救灾,从电视剧到新闻专题……我一度以为《士兵突击》也是抄袭,后来才知道他也参与了《士兵突击》音乐的制作。所以,兵迷们可以知道那些《士兵》里我们听着感觉奇妙的音乐是从何而来,比如演戏结束后成才听见的吉他曲,温柔得仿佛都不应该在这部电视剧里出现,但奇怪地,又是符合那个情境下的主题。还有更多:

专辑《久石让遇到北野武》(久石让为北野武电影所作配乐的精选专辑)
The Rain(出自电影《菊次郎的夏天》,其旋律是Mother+Summer/Summer Road中的一部分)
——第05集,三多从团部回五班
——第06集,指导员来五班
——第06集,老马一个人晚上思索
——第07集,三多不想离开五班躲了起来,早上回到班里被按在桌子上,哭诉不想再离开家后结果还是被“扭送”回了连部
——第08集,三多说怕拖大家后腿,班长和三多擦车那段
——第09集,三多刮胡子
——第21集,拓永刚弃权后,三多和成才聊天时怪成才不拉住拓永刚
——第26集,三多吃饭,成才看他吃,之后两人聊天
——第28集,成才告诉队长“我要留下来”后,三多叫齐桓帮忙寄信,袁朗在办公室思索
Cliffside Waltz III(出自电影《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第08集,三多在车里得知老马要退伍却不敢露面而伤心落泪
——第09集,三多砸了班长的手后独自一人躲在战车里
HANA-BI(出自电影《花火》)
——第20集,拓永刚和吴哲受罚时的配乐
——第20集,三多成才穿制服在楼里发呆 
 

好吧,现在我发现凡是听着过瘾的音乐都来自久石让,那首史今退役时的《征服天堂》除外……

最后要说一下,其实久石让(Joe Hisaishi)他老人家的名字也是抄的。抄谁的呢?昆西·琼斯(Quincy Jones)的日本发音…… 所以,抄好也是不容易的事啊。

点击下面的图片听放之四海而皆准的《Summer》,你会发现极其耳熟

2009-10-16_223650 2009-10-16_223613

Posted in 音乐戏剧 | Leave a comment

王小心的店的新到货品

 

IMG_2842这两天更新了一些模板和小插件,有了一些小心得。

1.新主题的启用:

这个主题叫Vina,是个杂志式的模板,很漂亮,但下面的widget只能成竖列,不能成横行,还没有搞定。

2. 如何用live writer写wordpress博客?
/wp-admin/options-writing.php  有一项,开启之后就能用wlw了,我一直用wlw的~

3. 如何去掉Header上面的广告?

很简单,Header里面加上语句
<style>#conash3D0 {display:none}</style>

4. 如何删空sidebar?
<?php if (!function_exists(’dynamic_sidebar’) || !dynamic_sidebar(1) ) :  ?>
<?php endif;   ?>
这两句要留着,两句中间的部分删掉。之所以有时候用到这个语句是因为siderbar里面自带的widgets和“工具”里的widgets重复。

5. 问大牛的问题:

Vina里面,每个文章的图片像素如何解决?现在看起来都很大,缩略图不好看。在live writer里面贴个图试试

Posted in 日记摄影 | 6 Comments

《立春》:你以为你不是王彩铃?

立春

立春

由于生活状态不平衡带来的心态不平衡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就像王彩铃。如果她安稳地与周瑜结了婚,生了孩子,她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不满足。所以费孝通说得好,家庭生活需要孩子降生之后才能平衡。张楚也说得好,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这么说来,我周围的人里面,只有两种状态:未婚且没有男友/女友+已婚且有孩子的。生活不停摇摆,最后总会找到一个平衡点,不管是否喜欢,但都必然接受,不接受的,要么是天才,要么是尼采。

所以,只有天才才有资格痛苦。“天才的痛苦与白痴的欢乐”,王彩铃的失败就在于,她以为自己是个天才,以为自己和别人格格不入,因此自己创作了这种痛苦并享受这种痛苦。她那些和胡老师做作的谈话,那些自杀的行为与虚荣的话语,都来源于对自己的认识不清。顾长卫在塑造这个(或者这群)人物的时候,无疑是带有沾沾自喜的上帝视角的。正如从那个山顶上被刀刻笔涂得一塌糊涂的亭子上俯瞰的破旧小县城一样,那许多“出来了的”和“成功了的”人正在沾沾自喜地俯瞰那些“没出来的”和“失败的”人,可是,你真的有资格嘲笑,或者同情王彩铃们吗?你以为你不是王彩铃?你不是胡老师?

顾长卫的成功在于,不但每个破败的小县城里都有王彩铃和胡老师,每个人的心里也都有王彩铃和胡老师,包括拍电影的这人自己。看到这电影,我脑海里浮现出许多人的脸:那些跟我在破旧的竹楼二层跟我讨论莫扎特和马扎斯的脸;那些群艺馆里穿着泳装排练舞蹈的脸;那些在讲台上慷慨激昂讲述《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脸;那些劝我去试试艺术节、去考音乐学院的脸。我七岁的时候,去一个老师那里学小提琴。我永远记得我拿到琴的第一天,在炎热的夏天知了的叫声中走回家,那时候,一个四分之一的小提琴对我而言都是如此沉重,还有乐谱,铃木的小提琴教程,沉甸甸地握在手里。妈妈把旧的沙发布裁下来,给我做了一个小提琴套,从此,我就成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王彩铃中的一个。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4 Comments

This is a live writer test

test test 

IMG_3297

Posted in 日记摄影 | 2 Comments

《入殓师》:生命礼赞

入殓师

入殓师

看完《入殓师》,我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出了好久没用的小提琴,艰难地调准了A弦,试着回想小时候的曲子。久石让的配乐和这部电影一样有特色,尤其是入殓师在河边拉大提琴的时候(虽然从专业角度考虑,在那样空旷的地方是几乎没有回声与混响,效果肯定不好),他的神情太漂亮了。

《入殓师》的主要成功之处在于主题,在于日本人对这种看来不起眼甚至没有人去触碰的主题的细致描绘。从小津安二郎开始,日本的电影之一种就是用工笔的方法描绘日本社会的世俗,我把它称之为“浮世绘的电影化”,从日本人传统喜爱的自然生活——秋刀鱼渍,到河里的鱼,春夏秋冬时令季节的变化,到黏黏糊糊的家庭关系,百依百顺的妻子,澡堂老板娘,到今日的风俗描绘,屡见不鲜。不同的是,这个主题太特殊了,正是因为这个主题的成功刻画赢得了观众和评委的尊敬。

村上春树曾在《挪威的森林》中借渡边之口说过: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而存在。这部电影简直就是围绕于此而展开。对死者的尊重,对死亡的尊重,其实就是对生命和生活的尊重。当殡仪馆老伙计按下点火的按钮,当小林用艺术的手法还原死者生前最美丽的容颜,当小林的父亲最后手里落下的石块,都温柔得不像残酷现实。虽然是围绕“死”而展开的电影,其实倒是对“生”的歌颂与赞美。导演太热爱生活了,所以才会那么细致地描绘日本乡村的景色,湛蓝的天空,飞翔的白鸟,美味的河豚,澡堂柔软的水,和从澡堂出来的冬天的第一场雪。这是一场对“生”的赞歌,虽然很多地方流于说教,更多地方不够现实,但就题材本身来说,能从这个角度入手,已经是大大震慑人心了。而且,谁家没有经历过亲人的离开呢,谁没有经历过生与死的主题呢。这样的片子拍出来,豆瓣上一堆评论,是个人都会有共鸣吧。

其实从我来看,《入殓师》离最佳外语片还有一段距离,温情有余现实不足,煽情有余情节不足。不过纵观前些年的奥斯卡外语片,凡是东方电影,多以人性题材为主,西方电影则以情节和政治性取胜,也算是奥斯卡的偏好吧。

北京最不好的地方就是秋天太短,冬天来得太快。今天看电影时的窗外,就像《入殓师》里面的大雪一样白雾茫茫,什么都看不见。茶杯里的水汽都可以氤氲在窗玻璃上了。

Posted in 电影评论 | 5 Comments

我可爱的小东西My gadgets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一个大牛的博客:茶淫橘虐

不过人家的相机是行万里路,我的相机是晚上连光线都掌握不好。人家的gadgets是户外装备,实用又美观,我的gadget什么都不是,只是天天放在口袋的东西,这境界就差海了去了。

人家有手电筒,水壶,甚至还有榨汁机(这怎么想得到),我只有办公室,家门和奶箱钥匙。我最值得称道的时候已经过去:几年在欧洲坐Youth pass的时候,袋子里的东西是——布袋,床单(住青年旅馆用),葵花籽和方便面(盐和热量),每个城市的免费地图,CanonA75(迄今为止我用过的最好的半手动小数码)。

还是来看看现在我都在用什么吧:

gadgets

上排:

* 防风镜:红色和绿色的小条纹。因为北京风很大,所以墨镜也要很大。

*门卡:绿色是我们公司的颜色,粉色的小熊是因为上面有某人生日而买的,以防门卡找不到。

*Creative stone和Sony的入耳式耳机:我不喜欢人人都用的ipod shuffle,所以买了这个。Mp3本来就没有音质可言,但耳机很重要。喜欢入耳式的耳机,因为可以在出租车,地铁,飞机等嘈杂的地方听。

下排:

*Burt’s bee润唇膏和Estee Launder唇彩:薄荷味道的没有颜色。北京不但风大,而且还很干。

*Canon 450d:我的新宠,虽然很不会用,虽然买了第二天就想换Nikon。但是一机一镜,还是先把它用好吧。

*Nokia 5800: 手机兼上网本。这个手机最大的好处是屏幕很漂亮,所以可以下载各种各样的壁纸;音质很好所以可以用classic作铃声。

*汉王e-ink 电子书。这个是电子墨水的书,所以感觉很真的书一样,不是液晶屏。也就是说,如果你关了灯,就看不见了。打开的屏幕是《星之海洋》第一章第一节。

我们用它们走遍天涯。

Posted in 乱七八槽 | 13 Comments

《哥本哈根》:那万物本质上不确定性的终极内核

哥本哈根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物理学家,他是否有道德权利从事将原子能应用于爆炸的研究?

1941年9月,整个欧洲都被希特勒的铁骑践踏之时,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在秋日的夜晚来到了他曾经合作多年、亦师亦友、亦父亦兄的导师,被物理学界称为精神教皇的玻尔家中。作为丹麦人的玻尔,家中已是监视严密,到处都是窃听器和盖世太保看不见的影子。这是一次战胜国与被占领国之间的交谈,也是纳粹德国与未来的同盟国之间的交谈。此时,德国、美国都在紧锣密鼓地研制原子武器,而武器的核心就掌握在这些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手中。他们为避开窃听,选择了到户外散步,而10分钟后,两人就怒气冲冲地不欢而散,他们之间的伟大友谊就此结束。事实是,美国制造成功并向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而德国未制造成功。在战后的30年,海森堡都处于竭尽全力的解释,非难与敌视中。在那短短的十分钟里,他们到底说了什么?战后,英国情报局和无数的历史学家都想弄清楚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然而却从未解读出真正的原因。戏剧就在玻尔、海森堡和玻尔的妻子玛格丽特死后灵魂的对话中产生。

在没有政治利益的对话中,三人一次又一次地想解读出他们当年的对话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或者是由于什么原因。海森堡不远万里来到玻尔的家中;两人对对方的深厚感情;那短短十几分钟的户外谈话。唯一可以解读的是,这次谈话的后果是海森堡告诉纳粹,研制原子弹有技术上不可逾越的鸿沟,而美国成功地制造出了原子弹。唯一可以认定的是,海森堡当时向有着“教皇”之称的精神领袖玻尔问出了以下的话: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物理学家,他是否有道德权利从事将原子能应用于爆炸的研究? 对于这次决定世界命运的谈话,剧作者迈克·弗雷恩写了三个可能。第一个是,海森堡是想向玻尔传递纳粹正在研制原子弹的原因,并告诉玻尔现在全世界的原子秘密都掌握在他们这几个人的手中,希望玻尔向同盟国的科学家传递共同不制造原子弹的默契,但波尔误解了他。然而,这个原因被民族主义和政治利益打败了,如海森堡所说,“人们更容易错误地认为刚巧处在非正义一方的国家的百姓们会不那么热爱他们的国家……德国是我孩提时代的一张张脸,是我摔倒时扶起我的一双双手,是鼓励我、引我上路的一个个声音,是紧贴着与我交谈的一颗颗心。德国是我寡居的母亲和难处的兄弟,德国是我的妻子, 德国是我的孩子。我该知道我为他们选择什么!”于是三个灵魂只能重来。第二个可能是,海森堡是来炫耀的,然而如果如此,海森堡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根本不可能连扩散率计算的数学都没做就放弃了原子弹,这只能说明海森堡和玻尔一样,都“没想要造原子弹”。在第三个可能中,弗雷恩放弃了对原因的解读,只把最后实际的结果公布给观众——海森堡的双手没有沾过任何人的鲜血,而奥本海默,作为正义的一方,却屠杀了无数的无辜民众。

观众该相信谁?该如何解读这短暂的片刻?剧作者也没有给出答案,只是说,一切得以幸免,非常可能,正是由于哥本哈根那短暂的片刻,那永远无法定位及定义的事件,那万物本质上不确定性的终极内核。

《哥本哈根》是一次话剧上的罗生门。比罗生门还要精妙的是,它把物理学上的种种两难性理论,如测不准原理和薛定谔的猫与政治世界的瞬息万变结合在一起。科学家们,自以为成为神的旨意的化身的科学家们,以上帝视角俯瞰着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他们掌握着人类的终极秘密,然而讽刺的是,这个世界总会沿着其自有的规律发展下去,比如原子弹的制造,比如克隆的成功,都是必然发生的事情,不可改变的命运。我们与其从原因中勘察,不如以结果为准则。更因为,这是世界上很多事情的发生是没有原因的:一个人,今天出门坐公共汽车,明天骑自行车,后天打车,是没有原因,或者说原因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的;我们只能讨论结果。而原因,就在人们事后的一次又一次的解读中,被演变成了历史。每个历史学家都是storyteller,每个普通人在回忆自己过往的时候,也是storyteller。这个Teller无谓对错,也无谓真假,只有结果。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高考时报了一所其他的大学/志愿?如果我那天没有去那个餐厅,就不会遇见那个女孩?如果我没有那次面试,没有去异域工作?谁也不知道生活是否会改变,我们只能看到现在的生活。

在东方先锋的小剧场里,不知有多少人为这两小时的话剧激动和沉思过。《哥本哈根》无疑称得起20世纪最伟大的50个剧目之一的称号,也是极少数让人看了之后想再看一遍、或者去看剧本的话剧。话剧在这里展示的是真正的语言魅力,而非像现在流行的那样,跳梁取笑,或感官优先。看了话剧之后再看剧本,感到的是弗雷恩深刻的思想、丰富的信息量;看到剧本之后再看话剧,会发现那些平面的台词被演员演绎得活色生香,其中不乏动人的、或铿锵有力的台词:有描述两次大战之间欧洲短暂宁静的美好生活;有海森堡和玻尔发自内心的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热爱;有玛格丽特对自己丈夫的爱惜和维护;有掌握命运的科学家在22条规则的责任和义务中生活的沉重。

这是一部可以成为教科书的话剧。三个人,三把椅子,两个小时,基本没有变换过的场景和布置。比起某些话剧的上蹿下跳和某些人号称的先锋、实验,这是多么简洁的艺术,这才是话剧的真正魅力。

Posted in 音乐戏剧 | 8 Comments

传说中的北京第一家主题KTV

原来就在望京!望京多好呀,北京多好呀,无呜呜呜呜。

不过我们去的时候只有最后一间日本式包房了,拍了几张照片放上来。木头地板,有大木头箱子和竹子。听说还有hello kitty包房,电影包房,生日包房等等。

晚上玩德州扑克手里没有一张好牌,输了15块钱,555,把我们家的格调都输光了。

img_3243img_3254

Posted in 日记摄影 | 6 Comments

摩登天空音乐节:小文青儿的狂欢

摩登天空音乐节
为什么国外乐队都撤销了,modern sky音乐节还有摩肩接踵的人群?因为北京的小文青儿娱乐太少了。

我已经分不清北京城里的小文青儿和小愤青儿,及果儿们的区别,只知道如果你不是瘦的皮包骨头,都不好意思进场。看看男青年们的英式礼帽和粉色细腿儿裤,女青年们的露着内衣带子的小背心儿和大墨镜儿,此时此刻,这是全北京最矫情的地儿。北京十月阳秋的午后暖阳让我想起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在阳台上吻了绿子的那个初秋的午后。阳光太好,晒得人在震耳欲聋的音响声中昏昏欲睡,躺在草地上,可以感到金黄色的颗粒从空中纷纷洒下,这时候音乐都成了配角,我们只想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几分钟幸福。

音乐也的确是配角,我到的时候Steely heart刚走,上来广州的沼泽,最后是波激小丝,女主唱一出来我就走了,没有来得及看果味Vc和后海大鲨鱼。有人与我意见相同,大屏幕的滚动短信台上就有人说:终于听见了绵羊音版的摇滚。虽然没有啤酒,没有香烟,没有外国乐队,但起码朝阳公园的草坪适合睡觉。

自己带相机的好处就是可以不用去网上四处搜寻图片。坏处就是只有定焦头什么都拍不上!呜呜。

今天还看了巨牛B,巨令人激动的《哥本哈根》。过一会儿再上来写评论,为了证明王小心的国庆八日游没有白过。

Posted in 日记摄影 | 8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