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 wangxiaoxin on 从一个华盛顿到另一个华盛顿
- 匿名 on 从一个华盛顿到另一个华盛顿
- 天天 on 异乡风味与中国胃
- GM on 我为什么要回国
- waking on 《虔诚的鳏夫》:什么时候中国导演也能这么自信就好了
Categories
Archives
- April 2020 (3)
- January 2020 (6)
- December 2019 (4)
- November 2019 (1)
- October 2019 (31)
- April 2018 (3)
- March 2018 (4)
- January 2018 (2)
- December 2017 (3)
- November 2017 (1)
- October 2017 (6)
- May 2017 (1)
- April 2017 (1)
- March 2017 (15)
- July 2016 (2)
- May 2016 (2)
- February 2016 (4)
- December 2015 (1)
- November 2015 (3)
- October 2015 (6)
- September 2015 (3)
- August 2015 (1)
- July 2015 (1)
- June 2015 (5)
- May 2015 (1)
- April 2015 (1)
- March 2015 (10)
- February 2015 (1)
- January 2015 (6)
- December 2014 (2)
- November 2014 (4)
- October 2014 (3)
- September 2014 (3)
- August 2014 (4)
- July 2014 (2)
- June 2014 (1)
- April 2014 (2)
- March 2014 (3)
- February 2014 (4)
- January 2014 (1)
- December 2013 (3)
- November 2013 (9)
- October 2013 (2)
- September 2013 (2)
- August 2013 (5)
- June 2013 (1)
- May 2013 (3)
- April 2013 (2)
- March 2013 (2)
- February 2013 (1)
- January 2013 (1)
- December 2012 (5)
- November 2012 (3)
- October 2012 (6)
- September 2012 (9)
- August 2012 (4)
- July 2012 (10)
- June 2012 (11)
- May 2012 (4)
- April 2012 (5)
- February 2012 (4)
- January 2012 (6)
- November 2011 (5)
- October 2011 (4)
- September 2011 (1)
- August 2011 (4)
- July 2011 (3)
- June 2011 (4)
- May 2011 (1)
- April 2011 (6)
- March 2011 (11)
- February 2011 (4)
- January 2011 (12)
- December 2010 (9)
- November 2010 (11)
- October 2010 (6)
- September 2010 (4)
- August 2010 (9)
- July 2010 (9)
- June 2010 (6)
- May 2010 (15)
- April 2010 (10)
- March 2010 (11)
- February 2010 (13)
- January 2010 (15)
- December 2009 (19)
- November 2009 (17)
- October 2009 (20)
- September 2009 (17)
- August 2009 (20)
- July 2009 (9)
- June 2009 (6)
- May 2009 (12)
- April 2009 (14)
- March 2009 (7)
- February 2009 (8)
- January 2009 (10)
- December 2008 (9)
- November 2008 (15)
- October 2008 (18)
- September 2008 (11)
- August 2008 (10)
- July 2008 (6)
- June 2008 (14)
- May 2008 (5)
- April 2008 (11)
- March 2008 (7)
- February 2008 (10)
- January 2008 (8)
- December 2007 (10)
- November 2007 (7)
- October 2007 (11)
- September 2007 (9)
- August 2007 (3)
- July 2007 (10)
- June 2007 (2)
- May 2007 (5)
- April 2007 (8)
- March 2007 (8)
- February 2007 (4)
- January 2007 (4)
- December 2006 (7)
- November 2006 (6)
- October 2006 (9)
- September 2006 (10)
- August 2006 (11)
- July 2006 (9)
- June 2006 (12)
- May 2006 (7)
- April 2006 (22)
- March 2006 (8)
- February 2006 (11)
- January 2006 (9)
- December 2005 (10)
- November 2005 (13)
- October 2005 (8)
- September 2005 (8)
- August 2005 (10)
- July 2005 (16)
- June 2005 (5)
- May 2005 (14)
- April 2005 (2)
Category Archives: 日记摄影
王小心的店的新到货品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698 这两天更新了一些模板和小插件,有了一些小心得。 1.新主题的启用: 这个主题叫Vina,是个杂志式的模板,很漂亮,但下面的widget只能成竖列,不能成横行,还没有搞定。 2. 如何用live writer写wordpress博客? /wp-admin/options-writing.php 有一项,开启之后就能用wlw了,我一直用wlw的~ 3. 如何去掉Header上面的广告? 很简单,Header里面加上语句 <style>#conash3D0 {display:none}</style> 4. 如何删空sidebar? <?php if (!function_exists(’dynamic_sidebar’) || !dynamic_sidebar(1) ) : ?> <?php endif; ?> 这两句要留着,两句中间的部分删掉。之所以有时候用到这个语句是因为siderbar里面自带的widgets和“工具”里的widgets重复。 5. 问大牛的问题: Vina里面,每个文章的图片像素如何解决?现在看起来都很大,缩略图不好看。在live writer里面贴个图试试
Posted in 日记摄影
6 Comments
This is a live writer test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678 test test
Posted in 日记摄影
2 Comments
传说中的北京第一家主题KTV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656 原来就在望京!望京多好呀,北京多好呀,无呜呜呜呜。 不过我们去的时候只有最后一间日本式包房了,拍了几张照片放上来。木头地板,有大木头箱子和竹子。听说还有hello kitty包房,电影包房,生日包房等等。 晚上玩德州扑克手里没有一张好牌,输了15块钱,555,把我们家的格调都输光了。
Posted in 日记摄影
6 Comments
摩登天空音乐节:小文青儿的狂欢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653 为什么国外乐队都撤销了,modern sky音乐节还有摩肩接踵的人群?因为北京的小文青儿娱乐太少了。 我已经分不清北京城里的小文青儿和小愤青儿,及果儿们的区别,只知道如果你不是瘦的皮包骨头,都不好意思进场。看看男青年们的英式礼帽和粉色细腿儿裤,女青年们的露着内衣带子的小背心儿和大墨镜儿,此时此刻,这是全北京最矫情的地儿。北京十月阳秋的午后暖阳让我想起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在阳台上吻了绿子的那个初秋的午后。阳光太好,晒得人在震耳欲聋的音响声中昏昏欲睡,躺在草地上,可以感到金黄色的颗粒从空中纷纷洒下,这时候音乐都成了配角,我们只想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几分钟幸福。 音乐也的确是配角,我到的时候Steely heart刚走,上来广州的沼泽,最后是波激小丝,女主唱一出来我就走了,没有来得及看果味Vc和后海大鲨鱼。有人与我意见相同,大屏幕的滚动短信台上就有人说:终于听见了绵羊音版的摇滚。虽然没有啤酒,没有香烟,没有外国乐队,但起码朝阳公园的草坪适合睡觉。 自己带相机的好处就是可以不用去网上四处搜寻图片。坏处就是只有定焦头什么都拍不上!呜呜。 今天还看了巨牛B,巨令人激动的《哥本哈根》。过一会儿再上来写评论,为了证明王小心的国庆八日游没有白过。
Posted in 日记摄影
8 Comments
中网归来 China Open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647 中网归来,真是祥和的比赛,和谐的比赛,温馨的比赛。天气好,球员好,裁判好,志愿者也很好。 本着一机一镜的原则,我只能拍到如下非常失败的照片:不过,看芬妹妹两盘轻取Vinci,真是太可爱了!
Posted in 日记摄影
6 Comments
花博会实况报道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635 花博会的tips,给还没去的人儿: 1. 花博会人比花多。不对,是只见人不见花,花都被人踩死了。 2. 排队买票的时间是半小时到一小时,视售票员手快慢而定。如果分头排队,一定要带好手机,否则可能找不到人。不过带了手机也可能打不出去。 3. 无数飞机从头顶上呼啸而过,所以如果拍不到花,可以拍飞机。 4. 请自备干粮午饭,要不然只能坐在地上喝凉水,或者吃水吧里的自热米饭。 5. 结论是:北京人民的精神生活真匮乏。 剩下的直接上图:
Posted in 日记摄影
3 Comments
转载:一机一镜,怎么用都够了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618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616795/ 我要坚持住只使用35毫米镜头 一镜走天下,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你拍摄的对象是什么。在一机一镜的定义中,不存在变焦镜头的内容。如果讲变焦镜头的话,也就没有一机一镜的定义。卡蒂埃-布勒松是一机一镜的典范,寇德卡也是,他曾经长期使用一枚25毫米镜头。一般来说,人文领域及特定的拍摄内容,一机一镜足够用。商业摄影中,一机一镜的情况非常罕见,但也不是没有。新闻摄影中这种情况就基本没有了。 人文领域的拍摄,一般来说,主要以三枚镜头为主:28、35、50。 尼康曾想高价收购拍摄世界名人的邓伟手中的那枚标头。一般来说,选择标头,是以环境人像为主。35毫米镜头人像与环境兼顾,28毫米镜头主要以环境介绍为主。象寇德卡拍摄吉普赛人,介绍吉普赛人的生活环境,是衬托主题主要手法,所以他选择25毫米镜头的广角。 有人说变焦镜头很方便为什么还要买定焦?定焦能做的变焦也能做的啊。表面看是这么个道理,实际使用中完全两种感觉。我们知道,西洋画中,素描是基本功,那么,摄影有没有基本功?我的理解,摄影的基本功就在这个一机一镜中。我们有时候讲镜头感,什么是镜头感?布勒松说:“摄影家的眼睛,永远都在评估出现在他眼前的事物。他只须移动1毫米的几分之一,便可以把线条吻合起来。他只须稍微屈膝,便可以将透视改变。把照相机放置在离主体近一些或远一些,他便可以刻画出某一细节——这细节,既可能相得益彰,也可能喧宾夺主。然而,对照片进行构图所需的时间,几乎是跟按动快门的时间一样的短,因为两者同是条件反射而已。 ” 所谓的镜头感,就是“条件反射”四个字。长期使用某一焦段的镜头,譬如标头,你就学会用标头的眼光看世界。开始的时候你还需要用手搭个方框笔划一下才能确定取景的范畴,熟能生巧后,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拍摄的内容是哪些。 比较毁人的是开始就使用变焦镜头。用变焦镜头培养镜头感是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拍摄不仅仅是焦距的问题,拍摄最重要的,是要去思考拍摄的这个过程。比如你想拍摄矿工的生活,场景是几个矿工兄弟在炕上喝酒,屋内环境比较简陋。在拍摄这个场景时,首先你要先找光,光是摄影的生命,你要看,我的光在哪里,最强的光线打在哪里,在这种环境拍摄,光比很大,所以你必须要有取舍。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你要找位置,比如你用28毫米镜头,F8,4米外全清晰,但屋里容不下这个距离,所以你要走两步,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景深。景深是什么?景深就是空间感。景深可以非常非常非常切实地影响我们对现实的观看。用普通话说,光圈先决决定一切。(谈到光圈,这是一个基本功。比如标头,一般的练习,是在五米之内,用各种光圈拍摄物体,一米下各种光圈组合的景深是多少,两米是多少…虽然镜头上有景深指示,但你还是要去练,这个过程很关键,你要把这种烙印烙在脑子里。我们有时候讲艺术的创作,你连景深的范围心中都没有数,怎么去创作?)第三步,就是所谓的决定性瞬间,在恰当的时间里按下快门。高潮会在某个瞬间降临。 一幅好片子有没有,按下快门的瞬间就知道了。有人说胶片要等到冲洗出来才知道结果,那是你基本功不扎实的缘故。现在的时尚是用数码相机,如果说拍完了还得低头去看LCD,那是你滥竽充数的结果。从来没有一种艺术,可以在数量中找到质量。 一机一镜,开始的时候和训练自己的镜头感有关。无论你用什么机器,胶片还是数码,训练的过程都是艰苦的,如果你用的是35毫米镜头,那么你就时刻要用35 毫米的取景范围看任何东西。看的时候要注意,先看画面的四个角,然后再看中心的内容。这个过程很关键,要养成这个好习惯:先看四角。要用摄影师的眼光看世界。如果你是用35毫米镜头的,那么,这个世界就是35毫米焦距的世界——直到你成为大师,这个世界才能再次向你敞开。 看完我上述码的字,你就会知道,用变焦镜头培养镜头感,是件多么庞大的工程。不是说不可以,不过按照一般的规律,天才总是你旁边那个的人。变焦派的焦虑是,有些东西拍不下来怎么办?(其实变焦用久了,你也会发现,自己总是不自觉地偏好某一个焦段的拍摄。)这个事情一点也不矛盾。对于使用定焦镜头的人,没有拍不下的内容,关键是你想怎么拍。还是拿拍摄屋内矿工的场景打比方,用50的标头照顾不了环境的介绍了,怎么办?没有什么好怎么办的,改变原来的拍摄思路,改拍特写或者其他。取舍只在一忽悠间。谁也没有规定,一幅好的照片,一定一定要是什么什么的模式。模式是你自己制订的。变焦在学习的阶段,特别限制人的思路,这也是我不主张在初学摄影的那几年,用变焦头的缘故,因为你总是会试图用一种模式拍摄所有的内容,所以拍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除了家里的高跟鞋,你已经找不到新的视觉;你开始把兴趣转到摄影器材上,然后你就会发现,玩玩器材做个逍遥派在有米的日子里也是很快乐的事情。所有这一切,有可能仅仅是因为,从始至终,你都没有掌握自己的镜头感,你一直都在摄影的大门外徘徊,尽管你握着1670万象素的马克兔,但是那个,只和你的腰包有关。数码的危险性还在于,你可能更多地关注PS的技巧,而忘记了素材的来源。所有的素材都要求经过你那独一无二久经训练的摄影师的眼光来裁剪。 一机一镜,怎么用都够了。
Posted in 日记摄影
4 Comments
我生病了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606 甲流中。特此通知 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Posted in 日记摄影
8 Comments
星期日雨不宜出行
Original URL: http://www.wangxiaoxin.net/?p=560 事实证明周日的出行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尤其是在CCP领导下的国庆六十周年游行排练加北京入秋以来第一场大雨的那一天。那一天我跟B说话说晚了,但人家要兴致勃勃地去美术馆,看建国六十周年献礼展览。去就去吧,本来能指望看个《父亲》或者陈大师什么的,结果出门3点,上地铁3点20,下地铁3点50,一路小跑到美术馆,正好四点关门,一分钟都不带浪费的。门口还有若干像我们这样倒霉的中外美术爱好者,垂头丧气。 凄风苦雨加剧了我的饥饿感,我不遗余力地吹嘘我想吃的冰激凌,火锅,丽江庭院,于是好吧,我们去东方广场吃DQ。结果坐车到了门口,发现门关了——在周日下午的四点钟。一个穿警卫模样衣服的人神情肃穆地说:接上级通知……于是继续垂头丧气地往北走。一路大小商店无一开门,包括书店商场山寨服装店。王府井大街上难得地人烟稀少军队肃穆,不由举机拍了几张。一直走到乐天银泰都没商场开门,我的希望从DQ降到麦当劳最后化为泡影。好吧我们等车回去。 在涵芬楼前等着等着,气氛愈加地诡异起来。半小时过去了,没有任何一趟车过来,而等车的人还一点不少。一队穿着雨衣的人拖着箱子低头走过,路上没有一点声息。秋风猎猎,苦雨凄凄,乍一看还以为是在拍清朝僵尸片。我敏锐的直觉终于发现气氛不对,冲进雨里开始拦车,再过一会儿估计连出租车都要绝迹。后来果然证明了我的英明,只是出租车在路上又堵了半小时,虽然只是一个红绿灯…… 哆哆嗦嗦吃了一碗过桥米线一个冰激凌(超市买的)一袋薯片一斤葡萄后我终于缓了过来。只是今天上班发现同事中有比我更受戒严之苦的——他们没赶上六点半北京站的火车。好吧,但是他们拍到了长安街的坦克。
Posted in 日记摄影
5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