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April 2020

《纽约的一个雨天》:伍迪艾伦的纽约我爱你

伍迪艾伦拍的电影真是越来越小众了。像每个老年人一样,他关注的东西就是身边那些陪了他一辈子的符号。中央公园这个表象在他的电影里不知道出现了多少次,近几年的电影《咖啡公社》《纽约雨天》里仍然不厌其烦地反复描摹。这部电影基本可以说是就拍给纽约那一个上流社会+高级知识分子的圈子的,如果中国有这么一个圈子,就相当于是拍给京圈+爱新觉罗后裔+保利集团看的一样,片中反复出现红墙黄瓦白塔南长街,只不过中国没啥老钱,时尚文化品位还没有高到那种程度。 片子讲的故事基本上是新钱和老钱碰撞的故事。女主演了一个在伍迪艾伦鄙视链底端的角色:中西部、金发碧眼、牛仔风味、选美皇后,家里开的是充满铜臭气的银行,为了提高品位把女儿送去东部读私立文理学院,简直是钱越多越底端。而男主属于“看不见的顶层”,女主崇拜的钱、导演、大明星、顶级私人宴会,都是他从小看观看腻的东西,他的纽约是MET,酒店下面的钢琴,Hamilton,雨天,而女主的纽约是“只去过两次”的“大城市” (可怜的女主,美国除了纽约之外确实没啥大城市)和两百块就能在地摊买到的LV和蒂凡尼。伍迪艾伦的白眼在这里都翻得快要冒青烟了。 看多了伍迪艾伦的品位其实也挺招人烦的。一方面全世界99.99%的观众可能都无法达到他的物质和精神水平,所以大家只能表示嫉妒,另一方面他对不属于“纽约”的东西实在是缺乏同情。这里的纽约不是只具体的城市,而是那一套属于纽约的情调、品味、圈子、犹太人等等的东西。这种缺乏同情即使在影片最后Gatsby他妈力挽狂澜地说了一套自己身世之后也没有好转。图桑为什么比纽约差?好吧也许是比纽约差,但那也不是女主自己选择的出身啊。她就是一个傻白甜的没见过世面的美国西部大妞,可能90%的女生都属于这一类型,她们才是美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写到这里,我倒是稍微理解了一些伍迪艾伦的白眼,就像在中国观众的心中,山西矿主的女儿虽然有钱,但她的品位可能和中国90%看抖音的女生差不多,对吧?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南方车站的聚会》:烟火红尘的人间,空中楼阁的故事

在疫情中,无意中看完了纽约的雨天电影,又看回湿漉漉的武汉。虽然电影里没有明说,但地图上若隐若现的黄鹤楼,对话中的汉江口,陪泳女的东湖,还有一口梆硬梆硬的武汉话,一下子就把我摁入那个每天新闻上都在播,但却从来没有去过的城市。热干面,长江大桥,一再出现的桥头旅社,满街的摩的,不断下雨的华南,刁亦男镜头下的武汉就和他的东北一样有特色,神奇的廖凡当完了东北警察又当南方警察,竟然毫无违和,刀凿似的两道法令纹后是他亦正亦邪的面孔。相比之下胡歌和桂纶镁就稍微出戏。胡歌是想往大荧幕上走的,脸和肌肉也适合,有旧好莱坞里面film noir的底色,但比起廖凡这种天然文艺片脸来说,还是太漂亮了点;桂纶镁扮土是绝对努力了,但好像还是台妹的土,不是我们大陆南方的土,比如谭卓郝蕾那样的。她可能还是更适合拍台湾文艺片。 更可惜的是,这并不是一个讲好了的故事。导演试图用不同时空的镜头交错营造一种迷离混乱的气氛,但却在故事中迷失了自己。我了解导演想展现聪明的意图——但展现有很多种方法,黑色的《两杆大烟枪》是一种,理科生的《敦刻尔克》是一种,文艺的《Waking life》也是一种。但不论哪种方法,都不能讲着讲着把逻辑丢了。桂纶镁为什么爱上胡歌?他们为啥好端端地掺和广场舞(就为了营造气氛)?两个人在湖边荡来荡去又这又那为什么不赶紧报警揭发赶时间?缺少动机使故事没有立起来的可能性,看起来是虚的,让人感觉主角都是生生被营造出来的海市蜃楼,一点都不脚踏实地,任导演拍得霓虹闪烁血花四溅,在戛纳还是被完全单线叙事的《寄生虫》秒杀。 有时候真不知道是中国导演的逻辑有问题,还是编剧不会写故事,或者是写好的故事拍不出来。最近很火的《误杀》,简单直白有趣,从头到尾娓娓道来,并无混淆时空或线索,也是让人看得津津有味的一个好故事,结果竟然还是翻拍人家印度的。有这种问题的导演也很多,比如娄烨,他能把每个场景拍得那么漂亮,但连起来就讲不成一个故事(但我喜欢娄烨的电影,完全是文艺青年的偏执);比如曹保平,讲得了一个漂亮开头,但中间总让人想,为什么主角会这样?像《心迷宫》这样故事扎实的电影少之又少,更不要提比肩《小偷家族》或《三块广告牌》之类的一流电影了。 但是,电影里有我深深怀念的中国南方场景。上一次回南国故乡是五年前,上一次去南方是太平盛世波澜不惊的去年。那些高铁上的满目绿色,潮湿的空气,挂着毫无美学的红字招牌的苍蝇馆子,霓虹招牌下的破旧民居,小摊上的麻辣烫和驱蚊花露水……《无名之辈》里有,《南方车站》里有,甚至《长江图》里也有。哪里有什么英雄城市,我只想念老百姓的烟火人间。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

《平原上的夏洛克》:中国农民的个人主义

《平原上的夏洛克》让我想起每次坐火车从北京出发,火车在广阔的华北平原上行驶的场景。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农村,这么多麦田,这么多铁路两旁的小路通向的一个个村庄,曾经高粱肥大豆香的村庄,曾经有平原游击队的村庄。京九线上衡水,总和老白干的广告同时到来,和德州的扒鸡一样,在回忆中变成了美好的条件反射。 那些村庄里发生的事情是多么有趣啊。我们看了太多粗制滥造的电视剧,里面全是试图还原生活结果越看越假的情节,也看了太多矫揉造作的文艺片,里面没有一句台词像是人会说的,再看这部电影,会发现这是多么真实、多么有烟火味啊。“建”卖的温室猪舍,小区门口的勃兰登堡雕像,大雨里从桥上斜坡下来摔的一跤,医院里的新农合讨论。在这样的真实基础上,偶尔出现的文艺——或者说超现实,就特别让人动容。比如雨后屋顶塑料布的那一汪锦鲤,结尾的那个像是日本电影里才有的绿色调和大西瓜,让我突然觉得自己超越了生活。还有就是本片的主要情节——夏洛克式的,一群农民坐在教室里讨论案情和线索,这段据说是导演想拍这部电影的最初灵感来源,也是让我眼睛一亮的剧情:多么超现实的情节,但是又太合理了,我完全能想象那块广袤平原上的一个农庄,人们想把某件事弄清的侦探式探索,这应该与导演拍的是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庄有关。这个主线还有一个优点:中国电影里,凡是说到农民和底层阶级的情节都特别沉重,比如秋菊打官司,是一种完全依赖国家机器的无奈和麻木;而在这部电影里,农民成了夏洛克,权力基本隐去了,农民像西部牛仔一样,完全凭借个人主义在这片土地上驰骋。多么理想主义啊。 导演用自己的父亲当演员的做法,肯定是有资金的因素在里面,但也让这部电影更有了一种真实的感觉,因为他演的就是自己。他那张脸上流露出来的真诚、固执和仁义,那不是演出来的,而是他自己的性格。如果让他去演个反派,估计就完全不成。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素人当演员都能有这么好的效果,如果不是,那导演真令我刮目相看。 这部电影本身我大概可以打7.3左右,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张弛不够有度,有的地方太拖沓,有的地方把人调起来,却又找不到地方放下去。比如最后超英跨上马,红衣戴帽,飞驰而去的一幕,真令人击节赞叹,三路人马在岔路口相遇,本来可以塑造一个极大的高潮(想想宁浩在《疯狂的石头》里摩托车撞汽车门的那一幕),结果超英到了,老板下来说话,之后情节张力就弱化了,结局毫无惊奇,主要都是导演的文艺喟叹了。但知道了导演的成长、拍电影的起源、演员的启用故事之后,我毫不犹豫给了四星。哪怕是在中国,只要给一个孩子充分的成长环境,让他随心所欲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也总有可能成功的,而且不是公务员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成功,对不对? 两个月没写影评了。疫情好多天了,生活停滞了,一直坐在家里焦虑,没有看电影。终于还是打算捡起来,慢慢消化生活的痛苦于文字中,看能不能让自己好过一点。

Posted in 电影, 电影评论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