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记

IMG_5934

四年之后,从美国到北京,我像一个住在山里太久的和尚,下山之后看见了太多的尘世,各种信息纷至沓来充斥了大脑,需要时间和精力去慢慢吞咽消化。

除了睡觉,每时每刻都在见人,每时每刻都在和人谈天,谈旧事,谈新事,谈变化,谈不变,谈过去与未来的连接。即使这样,觉得还是远远掌握不了四年来发生的事。

觉得离开这个国家已经很遥远了,虽然有些感官还是条件反射式的习惯。比如北京地铁里熟悉的气味,硬塑料的蓝色座椅和座椅上的突起,空气中的煤烟味,还有出租车上的评书声。还有很多不习惯,比如越来越堵的道路,路边占着车道的停车位,超过500的PM2.5,大家带着的口罩。以前很多被我视而不见的东西开始变得明显了:比如所有的车表面都是脏兮兮的,各种丑陋的招牌和街边的叫卖声,以前从未注意到这个城市的难看和差品味。历史的、经典的东西被压缩在一个角落里,映衬着灰色的天空,焦躁的、急切的东西被放大了,喧嚣着人们的一切感官。

以前的朋友和同学步入中年,青年时代不同的人生和职业选择渐渐地显示出了结果,人生开始分化了;现在还主要体现在财务上,以后会慢慢体现在更多的地方。在现在的中国,钱似乎是评判人生成功的唯一标准(其实在各个现代社会都是,不过有的社会没有这么赤裸裸),每个阶层都活得不开心,因为永远有更高的阶层在鄙视自己。

回了趟六年未至的江西,感觉国内经济的腾飞已经渗透到三四线城市了。故乡在我上大学以前发展得极其缓慢,甚至可以说十几年都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然而近十年来,三四线城市的发展是腾飞式的;工资的飞速提高、大量的城市化和乡村人、土地的空置,互联网带来的消费线上化,都让小城市与超级大城市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具体到个人,就是有人愿意为了故乡的舒适放弃大城市的机会了;而大城市的资源集中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城市压力极大,从住房、物价到生活品质,许多人是为了无法企及的希望在拼命。

总之每个人都在变化,每座城市都在变化,生活也在变化。那种曾经可以“和你一起躺在地板上听唱片,听完眼前就出现了银河”(淡豹语)的生活,已经远去了。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