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我得承认,不是这部戏中的台词,或者节奏打动了我。它确实像mush说的不够好,或者像白话课文一样出现在历史剧中不像那么回事,或者快赶上哈姆雷特的长度过于冗长。但一部戏剧,并非像小说一样,只是其中的文字打动了你,也并非电影,是一两个镜头打动了你,话剧是从大幕拉开时起音乐,舞台上的声响,演员的那一个眉梢眼角,唱念做打,嬉笑怒骂,某块背景的拆与合,带着观众的心一点点沉入故事中,并给你呈现出这个故事最难以想象的结局。
 
顾贞观无疑是这个剧中最能出彩并塑造得最合格的角色。说到被人诟病的台词(其实郭沫若的历史剧中,哪句不是大白话),导演确实在吃《金缕曲》的老本,但顾贞观字字是血的《金缕曲》一出,加上冯远征羸弱孤独的背影,就奠定了整个故事悲壮苍凉的基调。这不是一个风雅的历史故事,跟明珠跟容若公子都没有本质的关系,而是任何年代任何人都会碰到的境遇。十几年的尴尬坐馆生涯为了一个虚妄的希望,汉人知识分子的清高抵不过朋友知己的真挚情义,一句“季子平安否”,已经足够令人潸然泪下,而最后一幕杏花茶馆前的似曾相识,让人回想起顾贞观几十年的守望,吴兆骞从才气横溢的大儒到奴才走狗的形神两异,二人的参商和错过,是个完满地照应了开头的结局。
 
刘欢的《去者》确实是这部戏吃的另一个老本所在。本来是为《胡雪岩》而作的电视剧主题曲,却与知己的故事配合得异常妥帖,除了音响师几处不和时宜地故意制造高潮外,大幕甫一拉开,三弦的前奏就把我带入历史的车轮中,而全剧中反复出现的主旋律:“无奈何青春逝去 无奈何江山真易改 情谊无价亦无保 天降仇敌忾 ”正是顾贞观一生的写照,配上整个舞台一面《金缕曲》的,真让人有山水迷离,地远天高之感。
 
其实没有《金缕曲》和刘欢的音乐,我可能会一样觉得这部戏不好;但这两样东西加上冯远征自身的角色特质挽救了它。看话剧真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活儿,一旦发现哪里不对,那真是越看越看不下去,但如果带着宽容地心态去原谅比如转角生硬吴兆骞性格过于脸谱等等缺点,还是会发现有可取之处的。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兴趣. Bookmark the permalink.

2 Responses to 知己: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1. says:

    看电影也是这样的,我向来比较宽容,咔咔

  2. Xian says:

    如鱼得水哈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